孩子的心理专家

2023-01-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孩子的心理专家

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调适

为了使离异家庭的孩于能够健康成长,家庭、学校和社会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注重广博的情感培养,弥补离异家庭孩子的情感缺陷 家庭是以骨肉亲情为纽带形成的特殊社会组织形式。父子、母子之间的情感关系是建立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开始。在离异家庭中,孩子与父母的情爱残缺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帮助缺少父爱母爱的孩子克服情感心理障碍,离异的父母要创造条件,尽可能给子女多一点爱和关怀,离异前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不要不择手段地抢夺家产,败坏对方的名誉;离异后要尽量多抽时间与孩子沟通情感,使孩子明白离异后的父母没有放弃对他们的关怀、教育和抚爱;有条件的父母应抽时间多陪孩子,有意识地让孩子开阔眼界和心胸,把来自家庭不愉快的情感排解开,引导孩子面对现实,调整自我,做好心理准备,用良好的意志品质战胜来自各方面的挫折和困难,做生活中的强者。

注重离异家庭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 离异家庭的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上要加强理性,注重健全人格的培养。避免对离异的对方言过其实地攻击、指责,不要为了争取孩子的偏爱,过分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也不能对孩子放任自流。因为这种娇宠溺爱、嫌弃不管或专横粗暴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反而会导致孩子为迎合某一方采取不当的做法,形成“双重人格”的障碍。所以离异的父母在对于女教育的同时,要注重自身的修养,以自己良好道德品质和文化素质为孩子树立榜样,以社会道德规范和健康的心理要求,帮助孩子树立坦诚、正直、果断、谦虚、坚强、沉稳的健全人格。在学校,教师应通过细心观察、调查研究及时发现离异家庭孩子心理存在的问题,要剖析原因,对症下药,及时疏导,矫正不良的心理及行为。可以考虑创设离异家庭孩子不良情绪发泄的环境,教育同学对离异家庭的孩子关心和关爱,不歧视和讽刺,建立同龄伙伴间可倾诉和疏导的氛围及正常的的交往关系。教师还有责任教育孩子体贴父母,重新建立与父母和他人之间和谐的交往关系,树立远大理想,养成自信、自尊、自助的良好个性品质,增强奉献意识和法律观念,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以愉快的心境投入生活和学习之中。

社会有责任保证离异家庭孩子的健康成长 目前,在普通的中小学里,几乎每个班级都有父母离异的孩子,为了使这些孩子健康地成长,我们的社会服务机构和学校有责任做好以下的工作:

1社会应重视和完善离异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治疗机构,这样即可以帮助离异的父母解决自身的心理困惑以及教育孩子所遇到的问题,也可以帮助离异家庭的孩子正确地认识父母的选择,排解内心的疑惑。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未成年保护法》,在判决离婚案、处理孩子抚养问题时,要考虑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教育。通过完善孩子的监护权,使孩子尽可能多地得到双亲的照顾和关怀。对虐待、残害孩子的违法行为要依法惩处。政府可以协助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机构,对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给予及时地疏导和治疗。

2在净化礼会文化环境的同时,还要加强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卫生教育。学校要把学生的心理教育纳入教学计划,积极发展和完善学校健康教育体系,从学校教育内容上,提供学生可以处理家庭问题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学校还要及时了解、掌握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变化的规律,及时发现异常表现,化解消极的因素,对特殊类型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及时取得家长配合,对学生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综合矫正。这样才能提高教育的实效。

作者:郭黎岩

第2篇:单亲孩子的心理成因及教育策略

摘要:近几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婚姻法中男女平等;结婚自由、离婚自由等条款的规定,使得妇女地位直线上升,同时离婚率逐年上升,导致单亲家庭数量的增多,校园中单亲家庭子女数量也逐年增多。单亲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摆在教师目前。如何对他们进行教育与帮助,成为教育工作者悉心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单亲孩子 心理特点 教育策略

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单亲家庭的数目日渐增多,严重地影响了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他们有的孤僻、不和群;有的早熟、对人戒心很重;有的有逆反心理、不爱说实话,还有的情感冷漠、不容易被温暖……而对这些特殊的孩子,必须采用特殊的教育方法。我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同时又是班主任教师如何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下面我就自己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发现与教育策略与大家进行分享。

一、班级中的单亲孩子各具特色

案例1:冉某:2014年我班毕业的一个男孩子,他上二年级时父母离异。离异后他和母亲一起生活,母亲在超市打工,作息时间没有规律,别说是没法管孩子的学习,就是连最起码的吃饭也时常在街头打游击。关键是超市盘货经常在晚上12点左右才结束,他的妈妈作为大堂经理必须参加,长此以往,这个聪明的孩子有着强烈的厌学情绪,在学校中不能遵守纪律,逃学更是他的专长,晚上不回家成了他的习惯。他会在同学家的楼道里、自己家的地下室或附近的大桥下睡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回家或上学。他母亲已经习惯了孩子晚上不回家。幼小的孩子看到校门口其他孩子的父母送他们上学的一幕幕难道没有一点说不出的痛吗?

案例2:梁某:今年我班的一名学生,父母离异,无固定监护人,虽然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但经常会偷偷去母亲的理发店,去一次,爷爷、奶奶会狠狠地打一次,可打过了还是要去,由于缺少父母的爱及应有的家庭教育。在校表现为:学习不用功、沉默寡言、其他同学逗他时他会恼怒,真正欺负他时他却一言不发,真的,让人很费解。

案例3:葛某:今年我班的一名学生,母亲在孩子上三年级时因车祸死亡,作为一名普通农民的父亲为了抚养两个孩子,不得不外出打工,孩子委托姑姑照料。这样,孩子相当于离开了所有的依靠,不但要接受母亲离去的痛苦,还得适应姑姑家的生活环境,对于一个八九岁的孩子来说,真的很难。在交谈中得知,别的小朋友会欺负她,骂他“没娘娃”,甚至连她姑姑的孩子也这样。她姐妹俩听了,只能找个地方躲起来,无处倾诉。为了少受欺负,走路不敢抬头,不和别人打招呼,不和别人说话,在学校,课堂上曾今活泼的她现在从不发言,下课便趴在桌子上一动不动。

二、单亲孩子的心理特点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不难看出这几个孩子都有相同的背景,当父母双方离异或夫妻双方只剩一方时,对孩子来说,就意味失去了一方的庇护,甚至更多些,孩子在心理上必将承受巨大的痛苦,开始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恐惧。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主要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一)沉默寡言,自己看不起自己

由于家庭的变故,他们比大人敏感、脆弱,同时不具备足够的心理调控能力,遭受的打击比家人更大。在短时间内无法面对幸福破损的严酷现实,因而会感到无所适从、闷闷不乐。他们会自觉不自觉地想起以前,同样的同学,同样的教师,同样的姐妹……变得不愿意和别人交流、不敢参与集体活动,甚至自己看不起自己。

(二)对自己过分苛刻,缺乏信心

单亲孩子往往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总是低估自己。表现得自我轻蔑、自我责备,单亲孩子会把一切的不如意归因于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无休止地自责,产生不安、内疚、失望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导致自己的整个心理失去平衡。久而久之,他们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甚至对一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因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

(三)敏感、焦虑

单亲孩子看到的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攻击,尤其是离异家庭的孩子,在父母离异前很长一段时间就看到的是枪林弹雨、讨价还价、相互敌视的硝烟或冷战,孩子成天处在充满对抗的环境中,他们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看作是一种情绪的较量,整天生活在提心吊胆中,他们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敏感,结交伙伴时总怕别人说自己的坏话,被人说了什么总是不开心,表现出退缩、敏感、焦虑的特点。

三、引导单亲家庭子女健康成长的教育对策

作为班主任的我们,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是学校教育的主力军,是直接面对单亲孩子教育的对象,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总结了如下几点教育单亲孩子健康成长的策略。

(一)建立单亲家庭学生的成长记录袋

从入学起就开始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将单亲家庭孩子的纪录袋分出来保管。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及时沟通,平时注重心理疏导,生活上的关照,行为的矫正。为了不伤害这些学生的自尊心,接到一个新班的时候,班主任要第一时间内与原班主任联系,提前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这样省时省事。

(二)用爱心和耐心去呵护他们

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想带好一个班,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去关心集体中的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对于单亲孩子,更要关注他们与同学的交往、活动中的表现、同学分组学习的竞争与合作等等。教育其他学生能友好地与单亲家庭学生相处,不挖苦、不欺负、不疏远这些敏感、孤僻的群体。为他们营造一个充满真情友爱的班集体,使他们感到生活充满阳光,感到自己在不幸之中的特别幸运。

(三)多鼓励、赏识单亲孩子

单亲家庭的学生心理压力大、思想负担重,怕教师和同学知道自己家中的真实情况。班主任应经常与他们谈心,引导他们要正确对待无法改变的事实,同时,只要他们有一丁点的进步就毫不吝啬地表扬、鼓励;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就动员全班学生呼应、帮助;把一个秘密愿意告诉你的时候你不妨毫不犹豫地抱一抱他,并为他保守秘密。并且为了他们能健康成长,要创造良好活动的环境,积极鼓励单亲家庭学生参加班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和社会活动。

参考文献:

[1]邓伟志,徐榕.家庭社会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张开荆.单亲家庭青少年不良情绪的成因分析及对策[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

[3]常艳春.离异单亲家庭对子女成长的不利影响[J].家庭与家教,2004(4).

(责编 田彩霞)

作者:周慧琴

第3篇:单亲孩子的心理分析和教育策略

【摘 要】近年来,学校里的单亲孩子越来越多,他们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在完整的父爱和母爱的呵护下长大,他们在成长期更容易走向叛逆、偏执的道路。本文主要是对单亲孩子的心理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单亲孩子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单亲孩子 心理分析 教育策略

近年来单亲孩子的教育引起了教育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只有对单亲孩子的心理有一个准确的分析,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单亲孩子进行教育和心理疏导,帮助单亲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学校成立了“怎样发挥党团队作用,关注学生弱势群体”课题组,为单亲孩子建立档案,观察分析其行为表现和心理特点,采取有效帮扶措施,高度关注单亲孩子。

一 单亲孩子的心理特征分析

1.情绪、情感不稳定

相对于其他孩子,单亲孩子情感更加脆弱,而且过于敏感,过于在意外界的评论,思想固执,往往在一个问题上爱钻牛角尖,在处理事情上又容易冲动,不加思考,这就造成了单亲孩子的情绪很难保证长期稳定。情感的波动令这些单亲孩子更加冷漠、更加早熟,比普通的孩子更加独立,有着更加强烈的戒心和防范意识。故而难以和其他人友好地交往,人际关系也会很差。越是没有足够的朋友,不能够及时地把自己的感情宣泄出来,越是容易走向极端,让自己的心灵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这样的单亲孩子往往心理负担很重,经常闷闷不乐,意志消沉,不敢谈论自己的父母,不愿意看到其他孩子在父母面前撒娇,时间长了,就会演变成对其他事情的漠不关心,然后极度不合群,不愿意参加任何集体活动。

2.自卑心理和消极心理

单亲孩子面对生活往往有着难以克服的自卑心理和消极心理。在孩子的成长中,有一个阶段父母是孩子心中的榜样,孩子以父母为荣,做人和看待事物的准则都在向父母看齐,父母对自己的赞美和表扬往往成为孩子继续努力最大的动力。但是单亲孩子很难产生这样的情感,在人格建立最为关键的时期,产生了自卑、消极的心理。

3.没有良好的自控能力

单亲孩子往往喜欢破罐子破摔,没有良好的自控能力,对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盲目模仿,用各种恶作剧和特立独行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很多孩子就这样走错了路。

4.抵触婚姻和家庭

由于单亲孩子从小就见证了一段不幸的婚姻,他们往往会偏执地认为婚姻就意味着不幸,这样的思想让单亲孩子对婚姻、家庭有着恐惧心理,难以信任自己的家人。

二 对单亲孩子的教育策略

1.加强与单亲孩子的沟通

单亲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少来自家长的关爱,缺少能诉说心里话的朋友,非常需要教师的心理辅导。教师应当和单亲孩子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及时和单亲孩子进行思想上的沟通,了解单亲孩子的思想,及时对他们进行疏导,尽力消除单亲孩子和父母之间感情的隔阂,引导孩子正确地看待单亲家庭的事实,同时也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给单亲孩子宣泄情感的机会,防止单亲孩子把什么事都憋在心里,想办法让单亲孩子开朗起来,摆脱自卑的困扰。

2.尊重孩子的人格

单亲孩子比普通的孩子在思想上要早熟,人格上也更加独立,在对单亲孩子进行教育时教师要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能让孩子因为自己家庭破碎的境遇变得自卑。单亲孩子往往是敏感而又脆弱的,他们需要比普通孩子更多的保护和肯定,在言行中体现对他们的尊重,增加对犯错孩子的耐心和信任,使其化为孩子积极向上的动力。对单亲孩子的教育中万万不能有讽刺和挖苦,教育犯错误的单亲孩子时要不失时机地引起他们内心的震动,润物细无声地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又学会维护自己的尊严。

3.培养单亲孩子的自信

自信是一种良好的品格,自信基于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和肯定。对自己的认识不足和过低地评价自己容易形成自卑,过高地评价自己也会变成自大。遭遇父母离异的单亲孩子往往没有足够的自信心,被抛弃感始终折磨着他们,让他们变得怯弱、胆小、不自信。

三 结束语

单亲孩子经受了家庭的破碎,心灵上遭受了巨大的伤害。对单亲孩子的教育,学校需要用更加丰富的方法和策略疏导他们的思想,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用成功的喜悦恢复他们的自信心,给他们更多的温暖、关心和鼓励,这样单亲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娇.青少年人格教育的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1(6)

[2]张守武.单亲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教育策略[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10)

〔责任编辑:庞远燕〕

作者:华云龙 庄忠琼

第4篇:心理专家谈不说话的孩子

心理医生谈不说话的孩子

语言障碍、智力障碍和行为障碍等。但心理性因素在引起选择性缄默症方面占重要地位。尤其在一定的外在事件引起儿童心理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同时作用于特定的性格特征时,极易引起 儿童缄默的出现。一 般而言,此类儿童病前往往具有敏感、胆小、害羞、孤僻、脆弱、依赖等性格特征。患儿早年常有情感创伤的经历,如家庭矛盾冲突、父母关系不和、父母分居离异,父母虐待儿童、亲人死亡、危及生命的经历以及频繁的家庭搬迁等家庭环境突变等,有些患儿就是在家庭环境变迁或一次明显的精神刺激后发病。有研究证明搬家频率或更换学校、幼儿园的频率较高非常容易引发该病。移民儿童中选择性缄默发生率高,印证了这一点。另据调查许多此类儿童的家庭具有一 些典型特征,如过度依恋、父母过分控制儿童,过度保护,过分严格要求,不信任外界和陌 生人,婚姻不幸福,父母很少给儿童练习讲话的 机会等。许多此类儿童虽然已经获得语言功能,但开始说话的时间比正常儿童要明显延迟,且常常伴有其他语言问题。少数患儿还有多动、抽动 障碍、遗尿、遗粪等异常表现。因此选择性缄默症不应仅仅是一个语言问题。本文中的小芸,既非先天性耳聋、智力低下等器质性障碍,也排除自闭症的可能性,同时也 不存在语言发展障碍,引起她缄默的原因显然是 心理性因素。小芸的父亲做生意,常年不在家。而妈妈在小芸之后添了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相 互之间年龄仅相差一岁。不难想象,妈妈自然疏于照料大女儿。年幼的

她被送到私立全托幼教机构,过早离开家庭,离开父母的照料,必然她的心灵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幼儿期是儿童与照 料者间形成安全依恋的重要时期。在她尚未形成 安全依恋时便独自生活于家庭之外的环境,很容 易产生对于环境的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在渐渐成长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焦虑和对环境的回避行为。那么,家长该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患有选择性 置缄默症呢?如果您的孩子符合以下五点,就要引起注意了:在需要言语交流的场合 “不能”说话.而在另外一些环境说话正常;持续时间超过 1个月:无言语障碍,没有因为说外语(或不同方 言)引起的言语问题;是由于入学或改变学校、搬迁或社会交往等影响到患儿的生活;没有患诸如自闭症、精神分裂症、智力发育迟缓或其他发育 障碍等发育或精神疾病。但由于一些其他的儿童 心身疾病 (如 :儿童精神分裂症 伤寒、舞蹈 症)也会伴随经常性或暂时性的缄默不语,需要 小心加以鉴别,所以建议家长还是需要寻求专业 人士的诊断。 一 旦确诊,该如何治疗呢?治疗主要采用心 理治疗、家庭治疗和行为治疗。最好是能以幼儿园或学校为基础将患儿的父母,老师和心理治疗 师三者的治疗结合起来进行有针对性地治疗。不 管是家庭、幼儿园、学校还是治疗室中多以正负强化方式的行为矫治方法效果较好。治疗早期 鼓励患儿各种形式的回应,只要患儿能小声说话或仅仅耳语就及时地给他奖励,然后逐步提高要求直到用正常大小的声音讲话时才给他奖品。等患儿交流增多后逐步减少、停止鼓励,甚至反对。有计划地诱导患儿使用言语交流。课堂上,最初鼓励患儿参与集体回答:鼓励患儿单独和老师交流,提

前准备要回答的问题等。及时表扬儿童,哪怕是非常微小的进步。还要注意,许多选择性缄默症儿童不喜欢当众被表扬,因为众人关 注的目光会带给其窘迫的感觉,以致下次由于害怕表扬而出现退步,所以最好私下表扬鼓励。此外,应尽量消除不良心理刺激。对患儿的缄默表 现不要过分注意,不要逼迫他们讲话,以免使其 精神更加紧张。成人要能理解选择性缄默儿童在 学校或幼儿园讲话是一件个人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的事,而非主观改变意愿就可轻轻松松达到的事 情。家长在和儿园沟通配合的同时,要改善生 活环境,尤其是不良的夫妻关系,给患儿一种家 庭温馨感。作为辅助性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适 当给患儿服用抗焦虑药。

第5篇:心理专家这样教孩子

编者按:面对421模式(四个老人,两个父母,一个孩子)的现代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突出,也成为很多家长们头疼的问题。孩子从小就是备受宠爱的掌上明珠,也就习惯了有求必应,一呼百应的家庭模式。父母们除了无奈地忍让他们的调皮和耍赖,似乎找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让我们跟心理专家一起学习如何“管理”儿子吧。

专家简介

庄文浩,美国APU(美国太平洋大学)心理学哲学博士,中国地区从事心灵成长科学与身心治疗的专家。

父母要做表率,明确自己的身份和责任

少让老人带孩子

目前中国很多家庭的孩子都是交给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带,父母在外地工作或者到周末才去看看孩子。

“这就是身份混乱”,庄文浩说,照顾孩子是父母的责任,如果把这种责任转交给了爷爷奶奶,那就是未做份内之事。爷爷奶奶对孙子来说,他们的“身份”不是父母,所以他们不应该承担照顾孙子的主要责任。

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许多中国父母都十分忽视,从没想过,孩子在这种“身份混乱”和责任混乱的环境中长大,他自己又如何建立一种正确的“身份观”和“责任观”。“父母都可以不承担身份内的责任,又怎么能让孩子明白‘身份’的涵义呢?”庄博士说。

建立孩子“身份观”和与之相应的“责任观”,实际上就是给孩子划定与之年龄相对应的界限,让他明白自己的年龄和身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这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界限,就像是楼房的窗户,如果你不关上,孩子真的会从这个窗户往外跳,因为他不知道外面是楼高10层的危险。”庄博士说。

父母必须在孩子面前做出表率,用自己的行为来告诉孩子身份与职责,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责任。这样,孩子就会知道,学习不是为了父母,而是自己作为“学生”的本分。

他爱打篮球,在家只看体育频道

只看培养兴趣的电视节目

庄博士的儿子看电视也是被管制的。电视是孩子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但这个途径往往会不分糟粕,无论是否适合孩子,一股脑儿全部展现在孩子眼前。面对电视,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进行取舍。

庄文浩说:“我儿子很少看电视的,就算看电视,也是看看体育节目。”庄博士从小就培养儿子一些有益的爱好,比如打篮球,所以他儿子最喜欢的就是体育频道,不良电视内容就没机会侵入他的眼球了。

此外,庄博士的儿子在一所国际学校念书,学校每天会将筛选后的电视内容如新闻、纪录片、科学探索等节目播给学生看。这样就不用担心他们被“少儿不宜”的内容影响。

严格管理电脑 控制上网时间

上网要打申请报告

庄博士认为,网络对孩子的影响力是非常可怕的,所以他有一整套严格的上网制度。

首先是对电脑的管理,电脑放在上锁的书房里,而且电脑设有两级权限密码,一级权限是只能打字,二级权限是可以上网。

儿子每次要使用电脑前都必须向爸爸提出“书面申请”。申请内容包括使用理由、内容、时间、几级权限,得到爸爸的批准后才能使用电脑。

监督执行也很重要。申请的时间一到,无论作业是否做完都要关机。“这是让孩子从小就学会高效率地学习,如果他因为聊天、游戏耽误了做功课,他就必须承担后果。”

刚开始时,对于这项规定,儿子也有意见,庄文浩就郑重地告诉儿子: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法律,咱家的法律就是这样。你如果不服,可以申请“移民”,但批不批由我决定。

找答案的过程最重要

写作业要做好计划

陪孩子写作业,是许多家长最发愁的事,先是催,然后陪着、检查,实在不行就亲自上阵帮孩子写。这一点,庄博士也有办法,就是每天只看儿子的“计划本”,然后抽查计划完成情况。

学校专门给学生有一本“计划本”,每节课后布置的作业,都会登记在这个本子上。庄博士每天就是对照计划本看儿子的完成情况,如果没完成,他会问儿子为什么没做完,是不会做还是忘记了。

如果是忘记了,他也不会责骂儿子,因为“健忘是孩子的生理结构造成的,他们的大脑还没发育完全,丢三落四是正常的,但是要提醒孩子把忘记的作业补写在计划本上,然后按时间完成。”

如果是不会做,他会告诉儿子:不会做没关系,但必须要去做,否则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答案。

庄博士认为,对于孩子来说,答案不是最重要的,寻找答案这个过程才是最重要的。他要做的就是锻炼孩子从小就养成寻找答案的习惯,当有一天父母不在身边时,他也就能够自己去找答案了。

如果,孩子的作业做错了,他不会帮他改正,而是引导他去发现自己的错误,如果实在发现不了,那就把错误的作业交上去,让老师的红叉来指出他的错误。庄博士认为,要让孩子从小有受挫能力,家长不能为了面子,为了让老师对孩子有个好印象,而把孩子的错误掩饰或更正。

“家长别怕孩子犯错,我宁愿孩子在小时候就把成长中所有的错误犯完,因为很多错误长大后再犯就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庄博士说。

手机是大人的工具

绝不纵容孩子买手机

中小学生配带手机已经习以为常,有的家长觉得无所谓,有些家长觉得不合适但又无法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庄博士的儿子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看看他是怎样“对付”儿子的“无理”要求:

爸爸:你为什么想要有部手机?

儿子:为了想念爸爸妈妈时就能方便联系。

爸爸:你的同学们都有手机吗?

儿子:是啊,他们都有了。”(言下之意就是别人有了,我也要有)爸爸:既然他们都有了,你想爸爸的时候,就借他们的手机打一下吧。儿子目的没达到,一段时间后,又想出新的理由来要手机。

儿子:现在的同学都没有手机,给我买部手机吧,我想你们的时候可以随时打给你们。

爸爸:同学们没手机,那他们想爸爸妈妈的时候怎么联系呢?

儿子:他们打公用电话,或者借老师办公室电话打。

爸爸:那你也一样可以通过这些办法给爸爸打电话。

从此以后,儿子彻底打消了买手机的念头。

这时,庄博士告诉儿子:爸爸的钱足够给你买一部很好的手机,但手机是大人的工具,等以后你到了这个身份的时候,自己赚了钱就可以拥有了。

庄博士说,孩子会想尽办法得到想要的东西,家长需要严格地按照“界限”来拒绝,当然要拒绝得让孩子心服口服,这就需要技巧。

与心理专家面对面

教育孩子是很多家长头疼的事情,但是看了庄博士这样管理儿子,你是否有很多疑问,是否想与他面对面地交流一下教子高招呢?我们为您准备了这样与庄文浩博士面对面的机会,快来报名吧!

招募人数:20名(男女不限)

招募要求:40岁以下,限北京地区。

电话:(010)65369664

机会有限,先报先得。

北京安定医院心理讲座

主题:儿童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

主讲人:北京儿童少年心理卫生中心副主任,北京安定医院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梁月竹。

地点:北京安定医院多功能厅(安康胡同5号)。

电话:(010)583030

37、58303244

时间:2007年12月15日(周六)上午9点~11点

第6篇:【心理分析】法国儿童专家:光有爱还不够,帮助孩子构建自我

http:/// 【心理分析】法国儿童专家:光有爱还不够,帮助孩子构建自我

今天,父母对孩子的爱虽被不断提及,但却掩盖了真正的教育问题。父母之爱不能简化为单纯的感情,没有教育意蕴的爱,不是真正的父母之爱。——克洛德·阿尔莫

高尔基说过,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母爱。 是的,父母对于子女的爱,甚至超过了对自己生命的爱,是世上最伟大无私的爱。但是,在子女年幼的时候,是无法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的,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会经历许许多多的困难,有太多东西需要子女们去学习,去体验。父母在帮助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因为自身方法不当,或是孩子产生了叛逆心理,往往会与孩子发生矛盾和冲突。而太过溺爱,对孩子百依百顺又会使孩子丧失学习的动力和能力,最终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在法国精神分析学家,儿童问题专家克洛德·阿尔莫(Claude Halmos)的《光有爱还不够》一书中,作者对“父母之爱”做了全面准确的分析,提出了对孩子要“正确的去爱”的观点和方法。对几种典型的,对孩子有负面影响的“父母之爱”也做了详细的分析可供父母们参考。

作者分析了“父母之爱与一般意义上的爱的区别”,“爱的意义”,同时提出了“教育是对父母和孩子的保护”,“爱并不是总是有益的”,“父母对孩子最重要的帮助是帮助孩子构建自我”这些发人深省的观点。相信每一位读者在认真读过这本书之后,对自身亲自关系的改善以及子女的教育上都会产生莫大的帮助。

1作者简介

克洛德•阿尔莫(Claude Halmos),法国当代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儿童问题专家,在诊所和公共领域从事对成人和儿童的服务工作已愈20年,著有《光有爱还不够》《童年重要的一步》《成长》《交谈就是生活》等。

2本书精彩观点

1. 人们越是歌颂爱,就越是忽视教育„„爱的过渡膨胀可能源于一种误区,即“孩子也是人”的理念导致人们忘记了他是一个“构建中”的人,其成长离不开成人的权威作用以及他们的教育准则。 生活在一个没有基本规则的环境中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成长。 父母爱孩子,其实爱的他们自己。

2. 要给予孩子爱,就要求父母本身有爱。这只有在下列两种情况下才有可能:他们在童年时期享受过自己父母给予的爱;如果没有的话,也能在今后的个人生活历程中意识到这种缺失。缺失感终究代替不了已缺失的爱。

3. 在父母对孩子的爱中,父母致力于失去孩子。 父母必须在依恋孩子的同时不断致力于与爱子分离,必须一直同时体验这种依恋与分离。 建筑师倾注自己全部知识和精力建造了一座能抵御岁月侵蚀、风暴摧残的城郭,当他凝视自己的作品、确信它会在自己死后仍旧巍然屹立时,会感到自己的所有努力都得到了回报。父母亦是如此。

3内容简介

父母之爱不能简化为单纯的感情,没有教育意蕴的爱,不是真正的父母之爱,法国当代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儿童问题专家克洛德•阿尔莫在这本重要的著作中告诉我们:儿童并非“天生”就拥有与其他人共同生活的能力,也无法独自发现人类生活的法则。成长的过程即构建自我的过程,为此需要成人的帮助,而教育正是构建自我的主要支柱。因此,爱孩子决不能只限于舔犊情深。

用感情来涵盖父母之爱的观念对孩子、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了严重后果。阿尔莫用自己一贯擅长的清晰语言,让所有的父母明白:爱孩子究竟意味着什么?对一名儿童而言什么更重要?儿童最需要什么?

http:/// 如何转变“爱”的方式?正确的爱不仅能带给孩子真正幸福,也能给孩子带来光明的前途。

作为当代最著名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人物之

一、儿童精神分析专家克洛德·阿尔莫,她的著作与实践对当代儿童教育产生的深刻的影响,她来自于精神分析理论的运用,成为解决许多被广泛关注的儿童问题的一把金钥匙。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精神分析学家,阿尔莫指出:今天,父母对孩子的爱虽被不断提及,但却掩盖了真正的教育问题。当然,爱是最基础的东西:如果孩子没有享受来自父亲和母亲的爱,孩子将终其一生去寻找能够弥补这种缺失的东西。但如果以为父母对孩子怀有很深的感情,并把它全部表达出来,这对孩子的成长就足够了,这就完全错了。

仅有这种最基本的爱是不够的,父母之爱必须包含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在本书中,阿尔莫为我们提供了转变“爱”的方式,这一转变不仅带给孩子真正幸福,也是带给父母幸福的“钥匙”。

4引言

对一名儿童而言什么更重要?他最需要什么?今天大凡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心里都有确定的答案。对于大多数同胞来说,事情的确很清楚:对孩子最重要的就是——爱。这种肯定的回答似乎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因为罕有人仅靠理性而做出这种回答。成年人言称孩子需要爱,其实无意识中说的经常是他们自己。他们或是在怀念一种自己过去历经磨难才得到的温情,或是在表达曾因缺乏爱而经历过的无法根除的痛苦。

谈论童年的人向来都带着个人感情色彩。相比其他方面,这方面的观念更能扎根于当事人自身经历的最深处。表面上看似深思熟虑的科学或哲学立场往往隐藏着人们内心最痛苦的呐喊。

这种个人经历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尤其因为在其大部分变得无意识的情况下,当事人会忽视其存在。他们从此会真诚地拒绝了解这种影响在多大程度上左右着自己的思想;他们也不知道正是因为这种影响,他们对别人任何讨论问题的尝试都产生表皮反应,甚至有时为迫使有异议者沉默而采取恐怖态度:“怎么?您竟然怀疑爱对孩子的必要性?”讨论相应变得复杂了,而且会让人感到痛惜,因为将爱视为儿童主要食粮的思想不只存在于个人,而且已经漫布整个社会。爱已经成为衡量与父母—孩子关系有关的一切东西的主要标准,被人当作这种关系的起点和终点到处援引,比如在官方声明、生活实践以及诸多社会讨论中。很明显,支持这些说法的公理是: 孩子是“在爱的沐浴中”长大的。此外这种公理也见诸于许多著述,而且人们势必要认识它,却鲜有质疑的声音。我们会为此感到吃惊。因为提出孩子是“在爱的沐浴中”长大的观点是一种巨大的倒退。相对于一个世纪来精神分析实践带来的所有有关儿童的知识来说,这是罕有的退步。精神分析实践首先让一些成人患者有机会发现他们痛苦的根源来自童年,其次通过直接对儿童开展的工作,人们了解了他们的感受,从而揭示了一种儿童心理构建过程的存在及其复杂性。没有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是全副武装好的。没有一个孩子是带着一个健全的心理结构来到世间的。孩子的成长要靠后天的构建。在这个构建过程中父母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不能把这个作用局限于一个“爱”字上,除非对它进行缩减。这一点其实人人都知道。

的确,在日常生活中,每当成年人提起他们童年的时候,我们不是屡屡听到类似下面的话吗:“我认为(或者我确信)父母是爱我的。”说完之后立即会补上一个 “但是”(“我认为父母是爱我的,但是„„”)。这个“但是”显然说明除了他们父母的爱(这一点任何时候都毋庸置疑),还存在问题。

http:/// 这些问题的产生不是因为父母没有能力爱自己的孩子,而是因为他们面对孩子、面对孩子的自立、性行为、欲望等无所适从。我们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因为一般来说,我们在自己童年时代对此有过体验),即使是对孩子抱有无限爱意的父母,如果因自身经历而无法了解孩子需要他们了解的东西,也会给孩子带来痛苦(而父母自己却对此浑然不知)。

另外我们也会注意到,在突出“爱”这个字眼时,社会的表现也很矛盾。确实,一方面,社会不断在各种媒体中召集那些所谓的“心理学家”给父母提出如何处理与孩子关系的建议,不断邀请这些心理学家参与各种对儿童和教育进行思考的组织机构,不懈地出版一些普及读物、名符其实的父母之道指南,想办法帮助人们学习为人父母之道、创办“父母学校”帮助父母们更好地胜任某些人今后所称的“职业”。与此同时,在很多重要领域,社会运行的方式都使人觉得在涉及父母与孩子关系时,“爱”是唯一被考虑的标准。

这里存在一种差别,需要我们深思。

第7篇:心理专家谈强迫症人的心理冲突

强迫症人心理冲突的来源是什么?

强迫观念与强迫行为是强迫症状的最常见的两种基本形式,当头脑中闪过某些不良的强迫观念时,强迫症朋友往往就会纠结于某些强迫观念而忽略当下该做的事情,并强行控制自己去打消这些不良的念头,但导致的结果却是越想控制越难控制,越难控制又越想控制,这两股力量斗争的必然结果就是心理冲突的产生,这就是强迫症的本质。

强迫行为也是如此,如当事人本身并不愿意去做某件事情,但当他真的不去做时有发现自己内心感到非常的焦虑不安,又不得不去做,只有这样才能使内心的紧张与焦虑得到暂时的缓解,这就是强迫行为发生的心理动力。

类似这样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只是对于多数人而言并没有成为心理冲突产生的因素,而对于强迫症人而言,却总要把这种正常的心理与行为反应视为不正常,从而成为心理冲突产生的重要来源,那么为什么这些生活中本来很正常的事情在强迫症人眼里会成为不正常并成为心理冲突的来源呢?

上海神光心理咨询中心专家小组通过对大量的临床案例分析研究发现,这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在于个体内在的人格特质,强迫症朋友往往都对自己有比较完美的高标准、高要求,做事都力求完美,不能接受有任何的瑕疵,这种过度的完满主义导致在生活中总是觉得自己还有什么事情没做好,而且在主观上会产生焦虑、内疚、自责等情绪体验,当这些情绪体验会在某些人格特质下被无限放大,并最终成为引发心理冲突的重要心理根源,因此,强迫症导致强迫症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还是在于自身的人格因素。

第8篇:心理专家谈强迫症的形成过程

曾经有人用火鸡与牛粪的故事比较形象地形容了强迫行为和焦虑的关系,正如故事中所叙述的那样,最初火鸡只是抱着试试的心态借用牛粪的能量往上飞,后来越来越依赖牛粪的力量,而忽视了自身的潜能,从而引发了更大的焦虑,强迫症的发生过程也是如此,最初强迫症状的发生只是为了帮助我们达成某些目标或缓解某些焦虑情绪,但这种行为的结果是暂时让我们从中受益,可慢慢地就会发现,焦虑越来越多,症状也越来越严重,甚至还需要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就如火鸡整天纠结于吃与不吃之间,最终形成心理冲突,所以,用强迫行为缓解焦虑并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于很多有过切身经历与体会的强迫症人而言,他们可能会说我也知道自己的焦虑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可我就是停不下来,我总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想法,那你说我该怎么办呢?其实,仔细想想,这到底是不能还是不想的问题呢?我们的回答是不是不能,至少不想,因为改变就意味着阵痛,只要当在某些应激情境下,人的惰性才会被可能,潜能才能无意识地释放出来,如当地震、海啸等灾难来临时,你还会去纠结于是否还要去检查门窗吗?当你被饿得晕头转向的时候你还会在意食物上是否有细菌吗?所以,面对生活中的很多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我们不是不能克服,而是不想克服,是一种习惯所致,只要把这种习惯扭转过来,斩断自己的退路,才能赢得出路,才能真正战胜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所以,上海神光心理专家认为,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被症状所吓倒,而是被自己所吓倒的,正是因为身后还有后路的这种想法才使我们裹足不前,心存侥幸和安逸,只有果断地斩断后路,才能从心理上战胜强迫。

第9篇:心理专家谈药物治疗强迫症的困境

药物治疗强迫症的困境

强迫症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类心理疾病,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的强迫症人约有500-1000万,约占总人口数的5‰~10‰,面对如此庞大的群体可真正有实力的治疗强迫症的医院却并不多,而且全部采用的是药物治疗的模式,那么强迫症人是如何看待这些治疗强迫症的医院的?上海神光心理咨询中心专家小组提出了如下看法:

众所周知,目前关于强迫症的治疗模式无非就是医学和心理学两种不同的取向,事实上,更多的人还是偏向于医学模式,在医学模式中最常用的就是药物治疗,大量的临床实践已经表明,药物治疗给人带来的往往是喜忧参半的结局,喜的是终于能让自己看到一点康复的希望,忧的是到底有没有预期的效果?有没有副作用?

特别是在刚开始接受药物治疗的时候会显得比较纠结,在服用药物一段时间以后感觉症状会减轻很多,似乎药物治疗还是非常有效的以一种治疗方式,与其每天饱受痛苦和煎熬,不如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说不定还能有奇迹出现,这就是强迫症人的心理,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但有些时候还是对药物治疗的效果估计不足。

目前所使用的治疗强迫症的药物多为抗强迫抑郁类药物,其疗效在抑制强迫症表面症状的同时也可能使其思维受到抑制,从而使思维变得越来越迟钝,行为也变得越来越懒散,更可怕的是严重的药物依赖,一旦停药后还可能出现较为强烈的药物戒断反应,所以,越来越多的强迫症人已经意识到药物治疗强迫症的效果是有限的,其作用也仅限于从表面去缓解某些强迫症的表面症状,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这也决定了药物治疗强迫症的缺陷,也是治疗强迫症的医院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上一篇:大一高数期末考试试卷下一篇:传染病突发事件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