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是一种捕捉能力和洞察能力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设计的概念

“设计”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设计活动是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出现的。原始部落有一种能够代表氏族关系的图腾符号, 被认为是设计的起源。[1]设计的产生源于工业的出现, 同样产生于原始人类对于石器有意识的加工、改造、制作。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性行为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征[2]。

设计最重要本质在于设计是为他人所服务的, 如何理解设计是为他人所服务在于:首先, 设计是为需求所服务, 设计的价值在于改善社会以及生活中的不足, 如果设计无法满足于他人的需求, 那么这个设计就毫无价值。其次设计一定是有理可循的, 在做设计的时候一定要遵循设计原理, 如果只凭设计师一厢情愿的想象, 那么设计出来的作品一定无法使消费者感到满意。

二、捕捉和洞察生活中的“!”

设计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日常生活是设计的平台, 也是创新设计的源泉。创新是一切设计工作的基础, 是设计的核心和生命, 也是设计得以发展和前进的原动力。[3]在设计师设计作品的过程中, 经常会遇到没有想法, 感觉难以突破过去成果的情况。其实, 遇到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设计者缺乏对生活敏锐的洞察能力, 设计的本质是为人民服务的, 其根本目的在于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经常会遇到各样的问题与麻烦, 比如普通长柄雨伞无法挂靠在架子上也无法平稳的依靠在墙面上难以放置;普通的延长插座经常会出现插座位置靠的太紧而导致体积较大的电源插头无法同时使用的情况。日本设计师原研哉说过:设计的意义在于发现一个很多人都遇到了的问题, 然后试着去解决[4]。从原研哉的话中可以看出, 日常生活中的细小问题是设计创新的出发点, 设计师必须要具有对于生活敏锐的洞察力。把握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细节, 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人融入生活, 拓宽自己的视野, 找寻生活中不便之处, 通过对这些不足之处的设计重塑来解决问题, 才能设计出对人们更友好、更便捷的作品。

日本设计师佐藤大是一位典型的具有明锐洞察力的设计师, 佐藤大不但有着非凡创意和才华, 同时极具领导才能。佐藤曾被选为newsweek杂志“世界最受尊敬之100位日本人”“全球最受瞩目企业100家”等, 活跃于世界大舞台[5]。他的设计作品大多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小物品, 佐藤大的Nendo工作室一直在坚持让人们的生活中充满惊喜的小“!”。他们相信, 有无数的“!”隐藏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只是我们不曾察觉, 亦或者我们早就知道生活中本该存在这些“!”, 但却对这些痛点熟视无睹。如何理解佐藤大所说的“!”, 在我看来, 这个符号想传达的信息可以很好的从佐藤大的作品当中体现出来。佐藤大的设计作品大多都是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 但是经过佐藤大的设计, 我们会惊呼, 这位设计师对于细小事物的洞察能力太强了。

佐藤大在2016年的时候设计了一款抱枕。大多数人都有使用移动设备观看视频的经历, 这款抱枕外形看起来与传统抱枕并无太大区别, 但是佐藤大正是通过他敏锐的洞察能力完成了这款能改善生活的优秀设计。这款抱枕的表层使用了不同粗细的布条拼凑出的, 在抱枕上暗含了可以卡入平板与手机的缝隙。这样可以使喜欢躺在沙发或者床上使用移动设备观看手机的用户有更良好的体验, 不必再担心在观看手机的过程中手机砸落的问题, 也可以避免在长时间观看移动设备时手腕酸痛难忍的现象。这款设计作品同时兼顾了抱枕与移动设备保护套的功能, 并且很大程度的改善了人们在日常使用移动设备时的舒适度。

在我们的生活中, 一定遇到过在使用长柄雨伞的时候难以安置的情况, 普通的长柄雨伞在使用完以后由于造型的原因, 除了安置在专用的伞筒中, 很难平稳地靠置在墙面或者桌边, 经常会出现滑倒在地上情况, 虽然这并不影响雨伞正常遮雨功能的使用, 但还是会给使用者带来一些困扰。佐藤大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一微笑的细节, 洞察到了使用者的需求, 设计出了一款Star-Brella雨伞。这款雨伞的伞面并没有特别之处, 设计的亮点在雨伞的手柄, 雨伞的手柄做了三角形支架, 可以使雨伞可以站立安放, 也可以安稳的挂靠在墙面、桌面上, 让使用者在使用雨伞的过程中更加的方便快捷。

佐藤大说过:“设计师的工作不是制造奇形怪状的东西, 也不是简单地让物体看起来更有型。设计的本质上就是为解决问题寻找新方法。当设计的目的变得过大时, 目的就会变的模糊, 甚至根本搞不清它是什么。所以设计往往都是从捕捉本质开始的, 通过捕捉到的本质来选择方法, 并开始进一步的设计。很多好的设计, 都是在设计时捕捉到事物本质以后, 发现了更好的选择。

三、结语

在当今社会, 每一个设计师都需要责任感, 设计师的责任在于通过设计来改善生活, 只有能改善他人生活的设计作品才是有价值的, 让他人通过设计使生活更加快捷高效。设计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设计无处不在, 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 应该要明白, 设计并不是一件伟大的事情, 必须更多地把目标投向我们的生活, 因为设计来源于生活, 只有在生活中仔细的捕捉事物的本质, 才设计出更贴切生活的好产品。

摘要:在21世纪的今天, 设计已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组成元素, 设计的本质是为社会和他人所服务的, 一项好的设计一定是可以“改善”这个世界的。本文针对捕捉能力和洞察能力对设计的重要性展开, 说明设计是设计师捕捉能力和洞察的体现, 设计师只有捕捉到事物的本质内容, 洞察他人的需求和意图, 才能进行有目的性的选择, 发现更好的选择。

关键词:设计的本质,捕捉能力,洞察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一.论设计起源与艺术起源的关系[J].现代装饰, 2012-12.

[2] 庄璐.论设计起源与艺术起源的关系[J].美与时代 (上) , 2014-01.

[3] 蔡克中.基于日常生活的产品创新设计[J].包装工程, 2015-04.

[4] 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6.

[5] 邵文琪.浅析产品再设计—佐藤大设计理念解读.大众文艺, 2015-10.

上一篇: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与对策下一篇:地下工程的抗浮设计和加固措施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