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硕士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环境经济硕士论文(精选5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近年来,军队专业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某些领域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本研究基于军队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特别是国防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养模式改革建议。

第一篇:环境经济硕士论文

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

摘要: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是环境法学专门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层次。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在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从确立多元化的培养目标、选择有效的培养方式、确立多维的培养质量考核机制等方面对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所谓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遵循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和社会需求,为研究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总体运行方式。它的构成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培养评价。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是环境法学专门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层次,其培养模式正确与否,不仅影响着整个研究生的教育与培养,而且制约着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环境法人才的迫切需求。长期以来,我们将环境法学硕士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较高学术和科研水平的教学和科研人才,从课程的设置、教育方式到培养评价基本上以学术性为标准。但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单一的学术性人才的培养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因而在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必须转变培养模式,培养能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人才。湖南师范大学(笔者所在学校)法学院在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实践中,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环境法学研究生的目标出发,对研究生培养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一、确立多元化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1.多元化的培养目标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行法学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含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和博士三个层次。对法学硕士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是法学教育和选择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前提。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法学学科学位制度开始逐步建立。由于当时我国高层次教学、科研人才奇缺,博士教育又不发达,硕士学位的培养目标就定的很高,主要是承担培养科研人才的重任。1980年通过、2004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就明确规定,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术型人才。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定位于应用型、学术研究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但在实际培养工作中却沿用着学术研究型的惟一人才培养、评价标准。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作为整个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组成部分,同样把人才培养和评价标准定位同博士生一样为学术研究型,学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大学和研究单位。不可否认,20多年来,这个层次的教育确实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教学和科研人员。从我校环境法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来看,自1995年在法理学硕士点招收环境法学方向硕士生以来,已毕业了11届80多名学生,进入高校的占80%,其余的只有20%进入政府行政执法、司法、法律监督和法律服务部门。然而,时过境迁,如今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在向大众化迈进,硕士研究生不断扩招,博士教育也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仍按学术型人才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再也无法进入高校和研究机构。2006年,我校环境法学毕业的学生还有个别同学进了高校的二级学院,但2007年和2008年没有学生进入高校从事环境法教学和科研,有个别学生进入高校也是作为辅导员或外语教学人员引进。大量的学生毕业后被充实到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律师行业。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广泛性已成为制约一些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和威胁群众健康的重要因素。环境质量的好与坏,与一个地方环境法的贯彻落实有密切的关系。无论从执法者还是从守法者的角度,纯法律人才已不适用,掌握全面的环境法专业知识,配备足够的环境法学专业人才,对从根本扭转我国不利的环境局面,强化环境监督管理,改善环境质量,推进环保工作具有实质性意义。因而。社会对环境法学应用型特殊人才的需求在日益增强。

目前我国环境法学高等教育的模式,即本科阶段开设普通法学专业或环境学专业(即使开设环境法学课也是作为选修课,大部分学生把爱好和兴趣集中在民法学、刑法学等大部门法学上),本科毕业后再攻读环境法学硕士,从而成为环境法学的专门学术性人才。这样的培养模式也难以适应社会对环境法学人才的需求。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硕士生的培养目标趋向应多样化,其培养应有学术型和应用型的区分。多元化的培养目标既要求从纵向上区分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目标,更要求从横向上明确学术型学位与应用型学位的不同要求。

2.多元化的培养目标是现代人发展的需要

研究生教育的目的不仅要反映社会的需求,而且还要反映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对自身发展的需求。任何教育的根本任务都是为了培养人,研究生教育作为高层次教育同样应当服务于实现人的自我价值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人们需求的层次也不断在提升。因此,在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我们应当考虑两种情况:一是研究生个体的差异。在生源上,由于国家没有限定条件,没有统考科目,不论是本科、专科还是同等学历。也不论是学工、学农、学医,都可来报考法学专业。这就造成研究生入学后在兴趣、爱好、潜力、基础等方面的不同。二是研究生未来的发展方向。接受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是提高现代人社会竞争能力重要途径,当今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接受研究生教育,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从实际情况来看,不仅仅有许多应届的本科生希望攻读硕士学位,目前不少已经工作在各种不同职业领域的现职人员也希望有机会接受研究生教育,以求得自身的不断的发展。后一部分人由于工作性质与经历的不同,他们对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不同,需要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因此,从人的个体发展和实现目标的差异角度看,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应当是多样化的。

3.多元化的培养目标是环境法学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

我们应该注意到,环境法学作为我国部门法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于其他部门法的显著特点。第一,环境保护法学是随着环境问题的严重化和国家强化环境管理、加强环境保护立法的迫切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因而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第二,作为以环境保护法为研究对象、研究环境保护法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是在法学和环境科学相互渗透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又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性、边缘性。交叉性和边缘性决定了要想对于环境法学有全面的掌握,一是必须广泛汲取其他部门法学学科的知识。如环境民事侵权是指由于环境污染或破坏而导致的对特定或可认定的人的生命、健康、财产、精神、环境权益的损害。它虽有别于传统民法上的侵权,但就民事责任上看,不难发现环境民事侵权是传统民事责任在现在的发展,只是更加平衡考虑了受害者的利益。二是必须有其他学科的知识铺垫,尤其是环境科学、生态学等自然科学知识。

如前所述,长期以来我国许多大学法学院本科课程设置

上并没有把环境法纳入法学核心课程。环境法专业教育的模式一般为本科阶段开设普通法学专业或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毕业后再攻读环境法学硕士。实际上只有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学生才能真正有条件进行环境法理论的系统学习,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对自己在环境法学领域的发展确定方向。如果按原来的培养模式把环境法学硕士生定位于学术性人才,这三年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法律专业进来的学生要补大量的环境科学专业课,而非法律专业进来的学生又要补法律基础课。只能说这个阶段为以后学术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环境法学学科要发展,大量的基础理论和实践问题要研究,从而为我国环境立法、执法、司法提供帮助和建议,就需要专门从事理论学术性研究的博士生来完成。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把博士生培养目标确定为下一代的研究者,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主流阶段,把硕士生培养当作是本科的自然延续,作为博士教育的过渡阶段…。这种方式值得我们借鉴。其目的就是考虑到社会的不同需求、研究生培养的不同取向和学科发展的衔接。

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无论是要满足我国环保事业发展的需要,还是要满足当今环境法学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环境法学学科发展的需要,都提出了培养目标多样化的共同要求。因此,培养目标多样化是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根据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和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以及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多样化需求,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定位不再是单一学术型人才,而是复合型人才。具体而言,我们是按以下三种类型确立培养目标:1)过渡型研究生:培养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科研素质的以后攻读博士的人才,对学生的培养侧重于学术研究,在校期间可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2)专门型研究生:培养掌握系统专门知识的高层次人才,以满足社会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要求;3)适用型研究生:培养适应社会各专门领域对从业人员特定要求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选择培养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的有效方式

培养具有复合型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贯穿于研究生的全部教育过程,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是如何选择合理有效的培养教育方式,我们法学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积极探索。

1.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

复合型的硕士生不仅应该具有相应的有关学科的理论基础,而且应该具备运用相关理论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因此,对研究生的培养应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两方面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而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必须以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前提,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形成则有赖于科学的课程体系。因此,建立面向新世纪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是培养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基础。硕士生有两年的学位课程学习阶段,只要课程设置合理,选课得当,打好比较坚实宽广的理论知识基础还是有保障的。我们根据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本着“重视个性、强调基础,突出实践,反映前沿,交叉综合”的指导方针对课程体系重新作了调整。第一,大大压缩必修课程门类。以前,我们环境法学硕士点设置必修课太多,多达十几门,且不乏重复开设的现象,而选修课太少,造成学生专业面太窄,知识结构过于单一。这是由传统的单一的学术性培养模式造成的,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前不久调整培养计划时,除了公共基础课(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基础英语等)外,把专业学位必修课程由原来的16门改为8门,增加了选修课的比重,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需要等来决定每学期的选修课程。这样可以消除必修课程繁多、研究生负担过重的倾向。第二,学分的综合化。我们对研究生课程学习有明确的学分规定,并有必修和辅修之分。所设主修课程应使环境法学硕士生对环境法学科领域知识达到一定水平;对本学科、本专业的国内外新发展、新动态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辅修课应是使硕士生进入学科前沿而开设的新理论、新技术及适应学科交叉需要的课程。第三,课程内容的综合化。课程内容设计几大模块:专业的基础课程0;扩大知识面和开拓学生思维的前沿学术动态课程(如法学研究前沿问题)0;加强培养研究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的课程;与论文写作直接相关的课程(如法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我们要求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必须花几个月的时间去有关单位实习,然后再回校完成学位论文。我们认为这样的课程设置既可保证学生形成比较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又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实际的需要。

2.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要尽量避免过分追求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化和完整性,要改变把知识传授作为课程教学重点的做法。为此,我们在内容讲授时,要求老师采取专题教学方式,结合自己的学术背景和当前社会实际,为学生介绍有关问题的前沿观点和解决问题的看法和认识。要求学生做到:一是上课不必拘谨,善于讨论、辩论,善于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点;二是课后有目的地对某一个问题在进行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在教学方法上,改革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体系为线索、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输式的单一教学形式。课程的组织灵活多样,可以教师讲授、学生提问,也可以采取分任务给学生让学生讲授,老师提问。我们在讲授中国环境法课程时,一直坚持期中有两到三次老师和研究生的专题讨论会,由研究生主讲,每次二人,一人担任主持,一人中心发言,其他同学参与提问。这样既可以引导研究生深入思考,促进研究生去钻研问题,解决问题,扩大知识面,又可以培养研究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很好的协作、沟通能力,使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实现了角色的转变。总之,整个教学过程朝三统一努力,即:教学过程与研究问题相统一;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业务素质与思想素质培养过程相统一。

3.采用灵活有效的研究生指导方式

导师是研究生指导过程的主体,决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应避免两种情况:一是放任自流型,二是保驾护航型。为了更好地指导研究生,我们采取了:第一,入学半学期后,采取双向选择方式,为研究生配置导师。要求导师从多个角度了解研究生,既要了解学生知识背景、科研基本素养,也要了解学生的为人,从而捕捉研究生思维活动的闪光点,塑造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第二,对研究生培养的重大问题则实行导师集体指导。集体指导方式有利于研究生吸取众家之长,开阔眼界,易于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英国、美国在这方面有成功的经验。例如,英国实行大、小“双导师”制,研究生入学后即接受导师的指导。大导师要求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指导研究生学习中的大问题并为学生的研究工作提供经费资助。小导师一般是一位中年讲师。大、小导师通常有相同的研究课题和兴趣,共同指导研究生的科研工作。美国研究生的指导由教师群体负责。这种集体式的指导方式,具有各教授学术、知识优势互补的长处,为研究生提供了较多的学习、研究机会,从而更好地强化了对研究生的指导。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集体人员包括环境法所所有老师,集体指导主

要表现在负责研究生命题、复试,制定和修改培养方案,负责每位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学位论文开题、论文的交叉审阅、论文答辩的组织和评价,组织有关学术活动,等等。第三,聘请兼职指导教师。国内外许多院校的实践证明,聘请兼职指导教师对于完善指导教师队伍结构、增强指导力量具有积极的作用。环境法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专业性,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在环境与资源学院、省林业厅和省环保局等部门聘请具有较强学术能力和实践经验的人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兼职指导教师既可以单独指导研究生,也可与高校教师合作指导。实践中,我们采取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方式。二者之间在知识、能力、方法、指导上做到了优势互补,形成导师的整合培养优势。这样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接受不同观点的熏陶,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更好地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第四,严格要求指导教师。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方法,往往更多的是向指导教师学习,指导教师在研究生科学素养和能力的培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因此,对指导教师在业务水平、务实作风、道德品质等方面提出了很多要求,并有量化的考核指标。

三、确立多维的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考核机制

1.严把学位论文关

长期以来,我们衡量一个硕士研究生能否顺利毕业。拿到文凭,主要是看两个方面:一是考试成绩,二是毕业论文。对学生来说,毕业论文的写作是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手段;对学校来说,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也是研究生培养的最终成果。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前后互相联系的系统,从招生、考核、选拔、指导教师遴选、培养到答辩,是一环扣一环,每个环节都要把好关。如何把好学位论文关,我们的做法是:一是严把选题关。论文开题报告既是学位论文写作的基础,又是论文写作能否成功、论文质量高低的关键。学生在三个学期的课程学习后就进入论文开题。由所有导师组成的导师组进行开题把关。我们根据学生的学术基础和就业去向,并不用统一的学术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开题报告。对于准备攻读博士的硕士生,学术水平无疑是衡量培养质量的最重要标准,因此此类硕士生培养重点是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他们需要完成一篇学术水平较高的学位论文,定题时要求学术性强。但对于硕士毕业后即要参加工作的应用型环境法学硕士生,评价他们的培养质量标准则应当侧重于理论的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因此对他们的培养更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更要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他们的学位论文应当强调应用性,可以采用调研报告、研究综述等多样化的形式。我们认为在目前环境法学研究生培养目标多样化的趋势下,如果我们仍坚持以学术水平为惟一质量评价标准,则将抑制除学术型外的其他类型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将不利于我国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遵循严肃认真的原则,主要是审查论文选题是否具有创新性和实践价值、论文是否有前期研究基础、论文的技术路线是否合理、逻辑思维是否严谨以及能否完成论文等等。二是严把论文送审和答辩关。从近几年调查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在毕业论文上下功夫。有的同学甚至只用了几周时间在网上查找资料、粘贴,就能拿出一篇七拼八凑的文章过关。由于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对论文的把关实行导师负责制,只要导师通过了,一般就没有过不去的。毕竟规定参加盲评的是少数。从2008年开始,我们增加了送外省盲评的比例,并在答辩或送审前要求导师组成员交叉审阅,提出修改意见。答辩是很严肃的事情,也是研究生学术水平、学习成绩考核的最后一道关口。我们长期坚持聘请外校的专家作答辩委员会主席,委员由导师组组成。但这样做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导师不回避,外校的专家想把论文质量关,但碍于熟人情面而违背初衷。因此,如何把好答辩关是我们今后应当不断探索的问题。有学者主张,各省应建立研究生教育的动态评估机构。由教育部门组成专家库,对各校所需要的答辩委员中的校外专家,实行抽签制,可以打破省际地域界限。这样可以使评价相对公正,使人才质量得以保障。

2.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

我们从两方面来完善和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第一,建立导师、研究生淘汰制。这是一种负激励机制,通过这种机制,来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对导师,办法是打破导师资格终身制,若导师3年没有科研项目就停止招生,若要再次招生则必须重新经过导师遴选。对研究生考试、中期考核、论文质量等不合要求的,先亮黄牌,限期整改,仍不合格实施淘汰。第二,加强对研究生平时学习与研究过程的跟踪、督导和检查。这是因为研究生的质量不仅体现在最后的结果上,而且还反映在学习与研究的全过程。我们在加强管理力度的同时解放思想,运用国际化的眼光,注意学习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经验来完善我们的管理和评估体系,如引入动态的管理和评估方法,将学生的学期成绩和实践成果等都作为评判标准而建立资料库,将研究生在法律实践中的表现、担任班院干部而付出的劳动等也纳入管理评价范围。每学年院、校两级设立了各种奖项对表现突出的研究生进行鼓励。

作者:李爱年 谌意桃

第二篇:浅谈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思路

摘 要: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环境法学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环境法学人才的培养及成长也应建立在科学环境资源法教育的基础上。目前国内大多数法学院在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秉承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普适性与特色性结合、现实性与前瞻性兼顾的原则。确立多元化的培养目标和质量考核机制,从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出发,并在综合多学科知识、国家环境政策立法动向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性教学。笔者现就环境法學硕士研究的培养思路作一浅析。

关键词:环境法学 培养思路 硕士研究生

研究生的教育及培养直接关乎较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而其培养思路也会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好坏产生重要的影响,并将直接决定着研究生个人的发展及其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程度[1]。环境法学研究生作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部分,是以培养高层次专业化的法学人才为目标及适应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而设立的。然而,随着我国研究生的大规模扩招及社会需求的变化,单一学术科研人才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因此,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必须转变思路,应该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1 确立多元化的培养目标

近几十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也越来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及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社会对环境法学应用型特殊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强。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应趋于多元化,这不仅是社会和现代人不断发展的需要,也是环境法学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2]。因此,无论从我国研究生教育现状和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出发,还是考虑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多样化需求,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已不再是仅仅培养单一学术型人才,而是复合型人才,因此,可从以下三种类型确立培养目标:专门型研究生,培养掌握专门系统知识的高层次人才,以满足社会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需要;过渡型研究生,培养具有较高科研素质和学术水平的,并且在以后攻读博士学位的人才,主要侧重于学术研究;适用型研究生,培养能适应社会各个专门领域的具有特定要求的高层次人才。

2 热点学术问题引导教学

研究生教育作为本科学习的提升及延续,两者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研究生阶段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高。由于研究生负担一定的科研任务,知识积累的不断提高,因此,其创新能力也成为了衡量学术水平及实践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3]。从环境法学学科特点及研究生的自身特质出发,可以采用研讨式教学及参与导师课题等多种方式引导教学。在环境法学硕士的教学上,应主要对环境法学上经典的问题及前言热点学术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关键还要让学生明白这些问题为什么会成为广受关注的问题;研讨式教学就是教师要重视研究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参与性,充分调动参与者的潜能,在老师启发下,师生在学科前沿问题上互动交流、相互启发,以实现对某一问题的深刻理解。大多数环境法学专业的研究生在入学时,专业知识比较薄弱,通过参与导师课题研究,专而后博,以研究促学习与科研,通过课题申报与研究,才能知道如何收集材料、提出并解决问题,并写成学术论文,其科研能力也能得到全面锻炼。

3 实践性教学

研究生教育作为一种专业教育,其更强调理论知识的坚实及专业知识的多样性,需要科研研究能力与实际工作能力的兼备。而环境法学各种理论的形成及其科学性、合理性的验证,都必须借助社会实践才能完成,因此,在教学中应该不断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不仅能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也能够不断提高研究生以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深化理论的能力。考虑到环境法学学科特点,可以组织学生到相关部门及地区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调研实践,学生也能比较清晰理论在实践中的指导意义,同时也能够唤起学生们热爱环境、追求人与大自然和谐的情感,使他们深刻理解学科使命,从而充分调动科研学习的积极性[4]。此外,还可以将调研实践中遇见的问题带到课堂中去,进行深入剖析,以理论进一步指导实践,这对提高学生发现与解决问题能力及思辨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4 多元化质量考核机制

目前,在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多元化的趋势下,其质量考核已经不能以坚持学术水平为唯一标准,不过也要严把毕业论文的选题关和答辩关。由于研究生的质量不仅仅体现于最终的结果上,还反映在日常学习及研究的整个过程,因此,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如建立导师、研究生淘汰制,加强平时学习及研究中的跟踪、督查。并且在加强管理的同时,解放思想,采用国际化的发展眼光,积极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经验以指导和完善既有的管理及考核机制。

5 结语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将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具有较高学术、科研水平的高级人才,并且从课程的设置到质量考核机制上都以学术性为标准。目前,环境法学的发展及进步是需要高素质专业型人才的不断推动[5]。因此,只有将环境法学教育同当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及崛起联系起来,并且对环境法学研究生硕士培养过程中所遇见的诸多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与不断反思改进,才能够培养出较高综合素质及学术水平的环境法学人才。近几年来,从我国环境法学硕士毕业生在工作中的成果及得到的好评来看,国内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思路已初有成效,但仍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相信,只要所有环境法学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不久我国的环境法学也一定能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一致。

参考文献

[1] 李爱年,谌意桃.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9(2):104-107.

[2] 周玉华.环境资源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9,8(4):45-47.

[3] 刘永鑫.我国环境法人才培养状况及应对措施[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7(4):267-269.

[4] 王灿发,于文轩.论我国环境法学的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J].当代法学,2008,22(6):144-151.

[5] 应义斌,曾超,徐惠荣,等.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高教探索,2010,5(8):92-94.

作者:任家震

第三篇:军队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

[摘要]近年来,军队专业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某些领域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本研究基于军队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特别是国防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养模式改革建议。

[关键词]军队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位;培养模式

[

作战环境一直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国防科技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化学、生物、核技术在战场中的应用,作战环境发生显著的变化。军队院校开展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能够为军队和国防建设输送联合作战保障人才。立足军队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结合国防科技大学该领域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实际,课题组提出了军队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

一、军队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及目标

自1996年11月军队院校获批专业学位授权以来,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重大成就,为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输送了一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近年来,随着化学、生物、辐射、核(Chemical,Biological,Ra-diological&Nuclear,CBRN)恐怖事件在各类突发事件中的比例不断上升,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普遍加强和巩固了应对CBRN恐怖事件的各种准备,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建立和完善专业过硬、反应迅速、协调顺畅、保障有力的反恐怖应急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军队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位主要以培养掌握环境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军队、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建设实践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采用课程学习、工程实践和学位论文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具有承担军事作战环境下预警、检测、防护、处置、改造、利用等相关任务的能力,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或指挥管理人才,能够很好地满足国家和军队对反恐怖应急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当前,军队院校开展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单位主要有国防科技大学、陆军勤务学院、陆军防化学院,每年招生人数约为10人。

二、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为适应化学、生物、辐射、核等领域军事环境处置需求,2015年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学位依托学校化学、生物、核、气象、海洋等基础学科和“核生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室,按照培养“面向作战环境、服务国防建设、注重数理基础、突出工程实践”环境工程领域专业人才的科学定位,重点开展核辐射灾害预警监测与处置、生化灾害预警监测与处置、军事环境改造与利用、清洁资源技术等方向研究工作,以培养应用型环境工程高层次人才为目标,以服务军队和国防建设为根本,采用课程学习、工程实践和学位论文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培养具有承担军事作战环境的预警、检测、防护、处置、改造、利用相关工作能力,能够运用核生化和数理知识描述与处理军事环境工程实际问题,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或指挥管理人才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学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基本学制为2.5年,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基本学制为2.5-3.5年。根据实际需要,在学研究生修业年限可在相应基本学制的基础上适当延长。

(一)课程学习

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29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低于24学分、实践环节学分不低于3学分、开题等培养环节不低于2学分。

主要课程分为政治、外语、数学、军事理论、科技、人文等系列公共基础课程,学术规范、方法论课程,以及环境工程专业领域核心课程、实验课程。我校鼓励学生跨领域选修课程,根据需要可选修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我校也鼓励学生选修互联网及军综网平台上的相关MOOC课程。对于在本领域缺乏本科层次业务基础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补修相应的主干课程,但不计学分。课程学习为后续开展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二)项目实践

实践环节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主要是通过实习实践活动提高专业素养及实践能力。实践环节可采取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总时间不少于半年。实践结束后须撰写总结报告,实践报告应有相应的深度和独到见解,成果可直接服务于实践单位的技术开发、技术改造、生产,或者部队工程保障、科研项目研究等。学生完成相关实践环节并经审核合格后,可获得相应学分。实践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研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我校与军事科学院、湘潭大学、战略支援部队某试验基地等军队和地方单位开展了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及相关学术学位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工作,具备了开展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養所需的实践环境。

(三)双导师制

军队院校应用型专业研究生多采用双导师培养模式。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以院校导师为主、部队和行业导师为辅的双导师制。院校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主要负责协商军队(或国防工业部门)导师共同为研究生量身定制培养计划,指导研究生开展课程学习、课题研究及撰写学位论文,并对研究成果进行把关等。军队(或国防工业部门)导师由军队或企事业单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担任,主要负责与院校导师共同为研究生量身定制培养计划,指导研究生开展工程实践,协助指导研究生开展课题研究及撰写学位论文,并对研究成果的工程背景、应用价值、实际水平进行把关等。

(四)成果展示

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学位主要包含核辐射灾害预警监测与处置、生化灾害预警监测与处置、环境资源净化与生态修复、军事环境改造与利用、气象海洋安全与防御等5个研究方向。研究生论文选题需要紧扣国家、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经济社会建设现实需求,直接来源于工程建设实际或具有明确工程背景与应用价值,同时应具有先进性、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能够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应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职脱产学习人员应结合岗位工作进行选题。

我校环境工程领域专业学位论文类型可以分为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管理、调研报告等。学位论文需遵循具体明确的撰写规范,不仅要求系统性较强,理论分析较透彻或系统设计较完善,技术环节较完备,而且要求实验内容较充实、数据结构合理、表达准确、文字图表规范,有一定的先进性、新颖性及工作量,研究内容在环境工程领域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技术水平。

三、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及存在的问题

(一)招生生源专业不对口

由于我校未设置环境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来源主要是化学、生物学和核技术及应用相关专业本科生,并且由于考生对就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顾虑,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学招生工作存在“报考人数少于招生计划数”的现象,需要从相近专業考生中调剂录取。这些因素导致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存在生源专业不对口的现象。

(二)导师队伍缺乏实践经验

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学位主要依托“核生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室及化学、核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建设,指导教师大多为上述学科学术学位导师兼任,由于管理方式和传统理念的影响,大多数导师重理论研究,缺乏工程实践经验。由于体制的原因,聘请的军队(或国防工业部门)导师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双导师的作用未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实践环节缺乏物质保障

一方面,由于学院实验室大多为学科科研学术实验室,尚未建立专门的环境工程专业学位实践体系,学生的实践活动主要是依靠校外的合作实践基地来开展,受到时间、地域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的实践活动开展得不对口、不充分、不及时;另一方面,学院主要开展的是理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缺少与现场试验和应用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科研项目,学生缺少动手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机会。因此,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理论基础较为扎实但实践经验欠丰富。

(四)学位论文过度强化学术性

虽然本领域专业学位论文类型可以分为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管理、调研报告等,但学位论文阶段性成果的证明材料依然是已在学术刊物或会议论文集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同时由于部分学位论文选题缺乏工程背景,导致研究生学位论文过度强调系统性、学术性,与实践环节脱节,缺乏实践数据验证。

四、改进建议

(一)加大招生宣传力度

考生对工程硕士等专业学位研究生认识存在偏见,导致报考生源不足。学校要加大招生宣传,宣传工程硕士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层次人才培养是重要类别之一,是满足部队对实践型人才需求的一个重要举措。军队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面向部队和国防工业部门环境工程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具有明显的就业指向性。我们根据考生生源性质制订分类培养方案,解决部队和国防工业部门送学难的问题。如探索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采用非全日制培养,入学(学籍注册)但不离岗,采用校内导师与原单位实践导师合作联合培养模式。同时依托网络加大在线课程建设,对于不能离岗的学生可依托MOOc平台修学相关课程,通过考核后认定学分。

(二)加强应用型导师队伍建设

导师是实施人才培养的主体,高水平的应用型导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学校应建立“双导师制”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学校一方面要外聘军队和国防工业部门从事生产与技术研发的高水平兼职实践导师,聘请兼职导师主讲实践(实验)课程;另一方面要重点遴选有主持应用型科研项目或工程项目经验的教员作为专业学位校内导师,同时对新遴选的应用型导师进行岗前培训、参观见习。

(三)建设开放型实践基地

应用型人才是工程硕士等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特征,实践教学及相关的实践基地建设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近两年学校招收的环境工程专业学位多为应届考生,并且全部为跨专业考生,缺乏工程项目实践经验和环境工程专业领域相关的实验方法和工程技术,因此建设环境工程领域专业实践基地对提高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至关重要。但由于受到招生人数较少的限制,建设专有的实践基地成本较高,难以发挥建设效益。学校一方面建立可供化学、生物医学工程、核科学与技术等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共享的实验室,建立可供应用统计、工程管理等相关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共享的实践基地;另一方面通过学校与部队或国防工业部门间的科研(工程)项目合作建立实践实习基地,加强学校、部队、国防工业部门问的交流与合作。

(四)建立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标准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是体现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研究生个人学术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的综合反映。环境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类型可以分为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管理、调研报告等,但对学位论文系统性要求较强。学校一方面要求本领域研究生学位论文具有系统性、创新性的同时,要确保论文选题紧扣国家、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现实需求,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工程背景与应用价值;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兼职实践导师在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中的作用,学位论文要凸显实践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价值。另外,建议学位论文阶段性成果要多样化,证明材料可以是学术论文、发明专利、技术报告等多种形式。

五、结束语

改进和完善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该领域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军队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以军队和国防工业部门环境工程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为基础,根据生源性质探索分类培养模式,采用自主培养和外聘兼职的方式加强应用型导师队伍建设,与部队和国防工业部门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建立共享开放型实践基地,强化学位论文全过程管理,确保学位论文创新性和实用性,保证学校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作者:张振福 韩开锋 罗世尚 楚增勇

第四篇:数字经济时代会计专业硕士职业能力提升研究

引用格式: 刘珂,乔诗音.数字经济时代会计专业硕士职业能力提升研究[J].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4):97-102.

DOI :10.12186/2021.04.013

英文大标题 Research on improving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of 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 in digital economy era

关键词: 数字经济时代; 会计专业硕士; 职业能力

摘要: 数字经济时代,会计的基本职能、工作方式、工作范围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对于会计人员的数字化思维能力、数据挖掘能力、业务综合处理能力都提出了新要求,当前我国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现状还难以适应这些新变化。高等院校应融合数字技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师资配置、课程设置、能力考评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持续提升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以满足数字经济时代对高层次会计人才的需求。

数字经济时代,现代信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日益运用到众多领域和各个行业,产生了一个全新的商业环境,社会需要大量能够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商业环境的会计人员。此外,与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高端会计人才的供给明显不足。国家《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面对当前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新机遇,会计从业人员要持续提升素质和加速转型。高等院校是我国培养高级会计人才的主阵地,如何在会计人才的培养理念、培养方案、培养过程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以促进会计专业人才职业能力与时俱进,受到了多方关注。学者们普遍认为,应当从职业道德、通用能力、专业能力三个维度衡量会计人员能力,高校应培养具备大数据分析能力和大数据思维的复合型财会人才[1]。会计专业硕士(MPAcc)旨在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的会计领域专门人才,近年来的招生规模快速扩张。同时,我国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数量在不断扩大,以满足需求和提高质量为主的一系列研究生教育改革措施正在实施之中。本文拟分析数字经济时代对于会计人才职业能力的新要求和当前会计专业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职业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数字经济时代对会计人才职业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经济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新业态也重塑了会计行业,引发财务会计在基本职能和工作方式等方面发生转变。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1.数字经济带来财务数字化转型

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为财务工作提供了更加精良的分析技术和设备,财务部门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为财务中台,实现了从业务端采集数据到财务端整理和分析数据的全面在线、实时互联,并进一步推动了财务自动化、数字化发展。财务数字化转型使得财务中心成为企业的数字神经系统,使财务会计在会计职能、工作范围、工作方式等方面发生重大转变。

其一,会计职能发生变化。会计职能由原来简单的核算、监督向管理、分析、决策等职能转变。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解放了会计人员的生产力,将其从繁琐的凭证处理、重复的操作性业务中解放出来;财会人员可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分析预测、参与企业的战略决策[2]。同时,对于高端会计人才能力素质的研究表明,高端会计人才不仅需要一定专业知识的积累,而且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高端会计人才还在越来越多地承担战略决策、风险管理等职能。

其二,会计工作范围发生变化。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会计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融合,价值创造和数据分析的作用凸显,会计信息不再局限于财务报表等财务信息,而是将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关联整合。新技术的应用使数据利用范围显著扩张,数据来源从财务系统扩大至整个业务系统,提升了数据处理的全面性和及时性,从而實现信息时效性数据支持,满足各环节需要,帮助提升未来发展的预测能力[3]。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发展,更加专注于将会计信息进行全范围、全过程、全方位的综合分析。

其三,会计工作方式发生变化。大数据的应用促使会计工作方式发生转变,会计人员的工作内容不仅从以前的会计核算转向管理和监督,其工作重心也从以前的事后算账前移为事前评估和事中控制[4]。数据驱动决策,财务成为真正的大数据中心。会计人员需要精通业财一体化系统,通过数据分析给出专业的判断,为公司的经营决策和风险管控提供支持。也就是说,会计工作的重心由反映过去转变为预测未来,由传统会计管理模式转变为信息技术管理,由事中监督、事后分析转变为全过程管控。

2.财务数字化转型对财务人员提出的新要求

财务数字化转型必然会引起人才、管理、组织、技术和战略布局等诸多领域发生变革。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我国财务数字化转型日益深化,有关财务人员的数字化技能培养也迎来了新变化和新要求。《2019中国财务共享服务调研报告》提出,数字化人才短缺、企业内部数据管理能力和流程再造是财务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核心挑战。

其一,数字化思维能力需要提升。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数字化转型挑战,引起传统会计思维发生战略转变。首先,应转变传统财务数据决策有用观,树立全体数据大局观。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的获取、加工、处理、利用范围、方式、报告形式等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数据从财务数据扩展到包括业务部门数据在内的全部数据,使数据的类型由单一向多种、由静态到动态转变,会计人员必须适应数字化发展趋势,实现传统财务会计向数字化模式转变。其次,财务人员应提升系统性思维能力,准确把握数据间内在的本质联系,理清问题的内在逻辑,透过全局数据发现问题和规律,利用数据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再次,应掌握数字经济时代会计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适应数字经济思维变革的要求,培养对数据信息的敏感度,发挥数字经济时代会计在服务价值创造、资源合理配置中的作用。

其二,数据挖掘分析评价能力需要提升。面对日常经营和管理活动的数字化,财务人员也需要具备数据整理、分析和挖掘能力。首先,与过去相比,会计人员可以获得和利用的数据量非常庞大,如果会计人员没有一定的数据挖掘能力,就难以从大量的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其次,会计信息的获取来源更加广泛,使得数据信息多种多样,需要专业的技能进行挖掘分析,将有潜在价值的数据转变为当前可用信息,以此提高会计信息处理效率和决策水平。会计人员需要运用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决策树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数据挖掘分析技术,对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和逻辑推理。再次,除通过掌握数据挖掘、分析处理的职业素质和技术能力外,还需要加强培养会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其三,综合业务处理能力需要提升。数字经济时代的会计工作不仅需要掌握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知识,还要对统计学、计算机、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对于高端会计人才来说,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相应的职业能力,还需要具备跨专业的综合知识和复合型技能。在业财融合发展的趋势下,会计人员不仅需要懂财务,还需要懂业务、熟知业务流程,才能更好地胜任工作,因此对于会计人员的持续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要求高层次会计人才重视和加快综合业务能力和职业素质的提升,发挥在数据分析、风险控制、决策支持等综合业务方面的统筹协调能力和作用。

二、数字经济时代会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全国会计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2019年度指导性培养方案中,会计专业硕士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国际化会计专门人才,并要求具备良好的业务能力、职业道德、管理素养和数据处理等能力。这一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顺应了当前会计人才的发展方向,科学合理,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当前多数培养MPAcc的院校都按照此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和开展教学工作。但是在会计专业硕士的实际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其一,受当前招生范围和招生规模等因素的影響,MPAcc的生源质量存在差异,部分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基本专业素养比较差。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招生时允许跨专业报考,注重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生源的本科专业分布广泛,基础会计知识的掌握情况和专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部分生源在会计专业基础知识方面比较欠缺。

其二,虽然会计专业硕士培养目标明确,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其与学术型硕士培养的差异化和区分度不高,导致会计专业硕士未能完全达到培养目标要求。教学过程中虽然存在实习实践环节,但是各个学校大多以结果导向评估实习实践质量,过程管理和监督不够严格,因而导致实践环节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未达到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水准。

其三,当前会计专业硕士培养计划多为管理会计、财务会计、注册会计方向,其中主要课程内容为管理学、会计学,缺少数字经济时代所应具备的学科融合知识,表现为学生的学科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窄;会计专业硕士的国际交流项目数量跟学术型硕士相比也少很多,因而会计专业硕士的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战略职业能力也相对欠缺。

其四,专业化程度和导师选拔机制等方面存在一些不符合会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问题,导致会计专业硕士师资队伍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如一些校外指导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机会比较少,在对学生的实际培养过程中参与度低,导致校外指导老师有名无实。同时,少部分培养单位为了追求热度和经济效益而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实质上并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师资力量,因而培养质量难以保证。

其五,部分培养单位的培养目标没有很好地结合地域和学校特色,对会计专业硕士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准确,特色不鲜明,而且在培养过程中也没有很好地将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变化及时地融合进人才培养方案并加以实施。

其六,当前教学质量评估过程中几乎没有在校生的有效参与,未能及时地了解在校生的职业能力弱项,同时毕业生职业发展和跟踪反馈等评价机制也不够完善,导致无法及时地对教学质量做出科学评估和对教学方案进行有效调整。

综上所述,由于各培养单位的培养质量和培养水平参差不齐,会计专业硕士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不高、特色不鲜明,当前的培养现状与国家对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会计人才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根据数字经济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会计人才的需求,结合各个高校的人才供给现状,可以看出,会计专业硕士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与社会需求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提升会计专业硕士的职业能力迫在眉睫。

三、提升会计专业硕士职业能力的对策建议

会计专业硕士职业能力培养需要积极融合数字经济时代特征和会计人才职业能力的需求变化,做好自身职业能力提升。高等院校应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师资遴选、课程安排、质量考评等方面进行教改研究和实践探索,保障会计专业硕士职业能力建设,持续提升会计专业硕士培养质量,切实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会计人才的需求。

其一,完善学生的基础能力。一是应注重基础专业能力和基础通用能力培养。MPAcc的专业背景差异较大,统一教学必然导致培养质量难以统一的情况出现,因而对于基础专业能力和基础通用能力提升而言,应当对学生的基础能力进行评估,发现学生的强项和短板,因材施教,及时给予专业指导。对于跨专业的研究生,导师可以有意识地将会计与其他学科融合,让这些学生在熟悉的知识领域学习会计专业知识,使其在学科融合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培养出有专业特长的毕业生。二是应培养持续学习能力。培养单位除需要做好常规教育科目外,还应注重信息化在线教育、互动教育、大数据实践教育等方式,形成持续化学习,将目标任务、能力建设和服务水平都建立在会计转型新要求上,不断完善基础能力。

其二,围绕职业能力强化实习实践,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一是应完善实习实践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实习实践的过程监督,及时掌握学生动态,真正发挥实习实践环节在学生能力提升中的作用。二是应加强实践课堂设置,实现产学研联合培养。例如,可以到企事业单位参观学习、成立实务研讨项目组,让会计专业硕士更加了解会计实务,训练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战略管理思维,同时在实践中体会会计职业在数字化转型和市场需求变化背景下所面临的挑战,从而更好地了解职业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

其三,加快知识结构重构,优化课程设置。一是应加快会计专业硕士知识结构框架构建,以能力框架为指引完善人才培养内容和方案。以经济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为导向,针对不同研究方向的会计专业硕士设置不同的知识结构框架,培养学生的多学科知识体系。结合会计人才需求趋势,加强管理类知识课程,并融合金融、税务、信息处理等跨学科知识。二是应优化课程设置,助力国际化人才建设。会计专业硕士有2—3年的学习时间,学校可以在第一学年构建交叉学科为新型会计类方向,如智能财务分析、审计与咨询、税务会计等,以知识结构重构为主;在第二学年根据研究生自身职业规划,选择性增设国际金融、跨国公司会计等课程,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三是应拓宽边界,基于学科融合进行多角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多维度思考。依托跨学科融合视角提出的创新性理论,设置创新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和多学科融合运用能力。

其四,优化双导师培养考核体系,助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一是应落实双导师制,多维度遴选导师。专业导师应通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水平,通过指导学位论文写作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实践导师可以由具备实务经验的校内老师担任,也可以从社会各界有实践经验的优秀专家中选任,实践导师应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应完善導师考评制度。对于校内导师,可以将其与学术型导师考评分离,把学科竞赛、案例教学、优秀硕士论文等内容纳入专业硕士导师考核晋升的条件之中。同时可以将更多符合时代需要的专业职业能力纳入考评范围。对于校外导师,应制定合作导师管理办法,明确工作职责、职业道德和考核标准,实施过程监督,真正发挥出会计专业硕士双导师培养模式的优势。

其五,定位数字化会计人才,提升数字分析能力。一是应结合时代需要增设前沿课程。目前,涉及数据分析和挖掘的课程还比较少,在预算预测、成本分析、决策支持、数据管理等课程教学中对理论教学比较重视,对实践教学比较轻视。高校应当结合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优化课程设置,增设特色课程,突出案例教学,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态势,跟上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二是应培养数字化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设数据分析课程,掌握Excel、Python、Stata等量化分析工具,提升对系统数据进行量化分析的能力。积极配合业财融合、管理集成、财务数字化转型开展人才培养交叉融通创新。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学科竞赛、案例分析等实践环节提升学生的全体数据大局观、数据敏感等数字化思维能力。

其六,加强会计专业硕士培养效果的评估和反馈,持续完善培养方案。一是应优化教学过程监督和教学质量评估。高等院校应做好过程控制和质量监管,期中和期末做好适时评价,同时配合教育主管部门开展各项教学质量评估工作,不断持续改进。二是应建立会计专业硕士在校生能力评价机制。建立以专业评价、综合能力评价、诚信道德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根据评价结果改进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三是应建立培养单位与毕业生的反馈机制。通过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反馈和交流,持续关注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状况,结合社会需求变化调整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完善高端会计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

[1] PALL R, OGAN Y. Business intelligence & analytics in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Status and future focu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2018(6):37.

[2] 谢诗蕾.探索信息化时代会计人才培养的转型之路[J].财会月刊,2020(1):81.

[3] 乌婷,乔引花.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职业能力建设探讨[J].会计之友,2017(19):38.

[4] 向传殿.新时代专业会计硕士人才培养改革探究[J].财会通讯,2021(3):167.

作者:刘珂 乔诗音

第五篇:挪威经济学硕士教育探析

摘 要:挪威高等教育得益于雄厚的资金支持而发展迅速。挪威经济学院(NHH)作为挪威最有名望的大学之一,其经济学教育具有国际化程度高、课程设置灵活有弹性、教学资源丰富、考核方式多样、常规讨论会较多等鲜明特色。

关 键 词:经济学教育;国际化;课程设置;教学资源

挪威位处北欧,国土不到4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地广人稀且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具备现代化工业的发达福利型国家,拥有全球第二的人均GDP,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制定的人类发展指数中近9年连续8次为世界第一,多次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合人居住的国家。挪威历史上有不少著名人物,如音乐家格里格、剧作家易卜生等。2010年,笔者得到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中国挪威政府互换讲学金”项目的资助,在NHH(挪威经济学院) ① 的金融与管理科学系访问10个月,有机会比较深入地了解了挪威的高等教育体系。

一、挪威高等教育概述

北欧在20世纪末均完成了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转变到大众化的进程,教学质量较高,但由于国家较小,不如美国、英国影响力大,挪威也不例外。挪威高等教育机构以公立为主,私立为辅。公立高校不仅拥有绝大部分生源,也获得国家提供的高额经费,加上挪威研究理事会的资金支持,外部捐赠和学校收入等,拥有充足的经费进行运作。

挪威的高等教育直接由中央政府负责,高等教育机构有综合性大学、专业大学、高等学院、专业学院、艺术学院和私立大学。中国教育部认可的39家挪威高等教育机构的名单中包括7所综合性大学、7所高等专业学院、24所高等学院和1所私立大学 ② 。UIO、NHH 和NTNU是挪威创立时间最久、也是最有名望的三所大学,不仅拥有数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且资金雄厚,在一些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二、NHH经济学教学特点评析

笔者访问的NHH属于高等专业学院, 建立于1936年,2011年正值建校75周年,学校准备了一系列校庆活动以扩大声誉。NHH坐落在挪威第二大城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Bryggen的雨都卑尔根,是挪威学生学习经济学专业的首选, 也是挪威工商业界招聘的主要生源学校。 作为高等专业学校,NHH的规模较小,仅有3000多学生、约400名教职员工,两栋综合型教学办公大楼。 ③ NHH通过欧洲质量体系(EQUIS)认证,致力于延续教学和研究的高水平,是全球管理学联盟协会(CEMS) ④ 、国际管理学院联盟(PIM) ① 等会员。

NHH的历史上有4位杰出的代表:现代风险理论的奠基人Karl Borch,因此NHH有别名“不确定学院”;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CAPM)创立者之一Jan Mossin;Finn Kydland因为对动态宏观经济学的贡献而获得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AgnarSandmo在2009年获得环境经济学领域的欧洲终身成就奖。这4位教授的名字也成为学校4个讲堂的名称,在这里进行教学和举办各种学术活动。 在2010年金融时报欧洲商校 ② 排名中,NHH上升列31位。 与其他国家同类高校相比,NHH的经济学教育有以下鲜明特点:

(一)国际化程度高

NHH的本科教育为挪威语,主要学生是挪威人和周边语系相近的瑞典、丹麦等北欧国家学生,同时学校提供免费挪威语课程,非北欧学生可以通过一年期的课程掌握基本的挪威语。NHH的国际化程度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国际学生数量多。NHH的硕士学位有3个英语项目对国际学生开放,5个挪威语项目;博士教育为全英语教学。外国学生的比重相当高,以金融与管理学科系为例,非挪威籍学生近30%。

二是NHH作为PIM和CEMS等机构成员,拥有庞大的交换网络。NHH与全球超过140所商校以及顶尖综合性大学的经济和商业管理学院建立了学生互换网络,并为交换学生提供补助,50%以上的硕士会选择进行交换。互换不仅为学生提供在其他国家高校学习一学期或者一学年的机会,也为其未来就业提供了国际化视野和经验。同样,每年有大批国际学生来到NHH进行半年到一年的学习, 据统计已有来自50多个国家的学生曾在NHH学习并加入学校的校友网。学校为交换生在住宿、选课、深入了解挪威文化等方面提供一切便利,成为宣传挪威的窗口。挪威人英文水平普遍较高,因此无需担心日常生活、学术交流等方面的语言障碍。有趣的是,因为外籍学生的比例非常高,有一些讨论课会要求每组有三种不同国籍的学生,而这也能轻松达到;很多校园活动也体现多文化交融,加深不同国家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使他们扩展眼界,增强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灵活有弹性

NHH硕士教育有8个专业,其中对国际学生开放的英语项目有三个:能源、自然资源和环境硕士(Master in Energy,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简称ENE),国际贸易硕士(Master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简称MIB)和品牌管理硕士(Master in Marketing and Brand Management,简称MBM)。 学生获得这些项目的硕士学位需要修满12门课程,包括6门专业课和6门选修课;完成一篇硕士论文。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 可以自己选择课程时间和交换时间。 但学生必须从其专业核心课程中选择专业课,选修课则可以更加多元化,既可以从学校提供的组合中进行选择, 也可在交换时期选修交换学校的课程, 某些专业也可用参与研讨会或者实习进行冲抵普通课程。 因而NHH的经济学教育很明显的特征就是非常具有弹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研究方向、就业目标组合自己所需的课程进行学习,如果本校没有,也可在交换学校获取相关课程学分,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资源, 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组合自己最需要的教育课程。NHH有不少课程是跟外校合作, 这些课程的教师通常会选择集中的时间,连续几周密集授课。不少学生会选择这类课程,以空余整块的时间去实习或者写毕业论文;其他的课程每周1~2次授课。 下文笔者选取NHH的ENE项目为例详述。

ENE是NHH的特色专业, 挪威丰富的能源以及使用能源的高标准和经验使ENE项目非常具有说服力,影响较大。课程主题覆盖石油、天然气、电力、水电等能源项目,内容涉及经济、地理、化学等,是名副其实的交叉学科,ENE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对能源和自然资源发展以及环境影响的学习来培养下一代跨学科的经理人。主要关注四大领域:一是能源和自然资源产业链的经济学基础; 二是企业和政府在商业能源和自然资源发展方面的互动; 三是战略回应更具竞争的能源和自然资源市场; 四是环境对企业和政府决策的影响。其课程设置结构见表1。

(三)教学资源丰富

在NHH,教学资源主要是通过学生注册获得“It is learning”许可来获得,这是由多所挪威大学资源共享形成的学习网站,学生可通过该网站方便地获取自己选修科目的教师推荐阅读资料、课程PPT、往年试题等一系列详尽资料,在上课和考试前做好充分准备,并可以跟教师进行互动,有些类似于我国高校开设的网络课堂。由于挪威的版权税高,书本价格十分昂贵,就博迪的《投资学》而言,同一英文版本中国和挪威的价格差达到7倍,因此大多数课程要求学生购买的是教师自编的课程用书,推荐书学生可通过图书馆借阅。教师自编书主要包括课程核心内容、阅读材料、练习题等,虽然打印、复印效果也许不如正规课本,但内容可以年年更新,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价格也适中,与网站上提供的丰富资源相配合,实际的知识含量远远高出正规课本。笔者认为这种方式非常值得国内高校借鉴,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学习资源,也更具时效性。另外,图书馆提供多种45分钟的文献检索等课程,师生可通过邮箱告知图书馆需要的书籍,一般会在一两个月内上架。

(四)考核方式种类繁多

NHH的课程考核同样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加权组成,学校非常注重学生的日常学习和团队合作,教师们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包括:学校考试(口头或者书面)、在家考试、综合评估、学期论文、个案作业、项目有关的任务或者论文等,每门课程可由上述方式的一种或者多种组成。在许多课程中有强制任务(如团队作业和方法论作业)或者学期论文,学生完成后才能参加期末考试。

新生在开学的“迎新周”都有专人讲解学校的设施、 各项规定, 其中考试规定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NHH的考试规定共有21项之多,涉及考试方式的解释、考试答题细则、抄袭与作弊处罚等各方面,在学校网站上公布。在校考试的监考也非常严格,一般二十几个人的考场就有两位老师监考。 课程考试的很多试题均为开放式的论述题, 学生在多道题目中选择几题回答, 这种方式可有效对学生的学习深度和逻辑思维进行考察。评分系统为字母评分(等价分值),共6个等级:优秀到及格的5个等级A(5分)、B(4分)、C(3分)、D(2分)、E(1分)以及不及格F,考试分数在考试结束后3周内公布。 助教在课程中发挥较大的作用,他们均为相关专业的博士生,为学生讲解习题,批改课程作业和答疑,期末考试由助教先行批改,授课老师进行核实,如果分值不一样会取加权值,有效降低了试卷批改中可能产生的失误。

(五)常规讨论会多,开拓视野

每周至少有3个研讨会,一般时间是每周一、三、五的12:15开始,持续45分钟到1个半小时,这个时间大多数老师和学生都有空闲, 所以不少人会直接带着午饭边吃边听,研讨会在学校首页公布,也会通过校内邮箱提醒大家参加,并附上论文,参加者可以自己打印出来。

以金融与管理科学系为例, 常规上有两种类型的研讨会:一个是周一(有时候周二也有)的Brownbag(起源是因为午餐袋是棕色的, 很多人会带着午餐参会),从12:15到13:00一般为45分钟,在读博士生就自己当前的研究和论文半成品与导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大家对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提出问题和参考意见, 等论文完成之后会印刷成册放在员工休息室,以供大家参考和讨论。二是更正式的周五研讨会, 从12:15到1:30, 演讲者多为欧美名校专家就其研究和院系师生进行交流,讨论往往十分激烈;对该论题非常感兴趣的师生, 还可与专家预约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非常规的研讨会主要是招聘期的Job Market,大概有30场,每周2~5次。NHH的未来发展目标是扩大办学规模,每年的招聘都是声势浩大的全球遴选, 候选人经过选拔后会被邀请来NHH进行陈述, 主要就自己的Job Market Paper与教师和博士进行交流,其演讲能力、思维逻辑方式、论文质量等均会列入多位资深教授的积分表,进行最终选择。

参考文献:

[1]谭敏,王志丰. 波伦亚进程下的挪威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制改革[J]. 复旦教育论坛,2006(4):73-76.

[2]李青霞. 挪威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学质量研究[J]. 外国教育研究,2008(9).

[3]NHH. Bulletin [M]. NHH Publication,2010.

[4]张超. 挪威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进展[J]. 外国教育研究,2005(8).

[5]MSc In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M]. NHH Publication,2010.

[6]谢亚理,陈怡如. 台湾与挪威高等教育改革之比较[C]. 教育资料集刊(第44辑),2009:51-78.

(责任编辑:龙会芳;校对:李丹)

作者:叶楠

上一篇:公共关系管理论文下一篇:护理专科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