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电网电力技术论文

2022-05-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国内综合建设速度持续加快,电力行业在国民生活生产中的重要性表现地越来越突出。由于电力行业不仅仅关系着社会大众的正常生活工作,同时也在根本上联系着国家的安全、稳定运行状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0kV配电网电力技术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0kV配电网电力技术论文 篇1:

10kV配电网电力技术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 要 本文介绍了10kV配电网主要技术特点,分析了10kV配电网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研究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 10kV;配电网;变压器;解决措施

0 引言

电力系统由发电、输电和配电三部分组成。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三大构成之一,关系着电能分配的质量与应用成效。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对于电力工程质量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和配网系统可靠性有着和密切的联系,配网电力工程技术水平高就能够提高配网电力工程的可靠性,从而提高我国电力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因此,深入研究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很有现实意义。

1 10kV配网工程施工技术问题

1)由于经济发展较快,原有的10kV配电网已经不能满足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做好电网规划。通过规划使配网形成电源布局合理,网络互供能力强,电能质量有保证的一个合理优化的网络。对老配电线路的改造,尤其是负荷集中、影响较大的重要旧线段,若不能进行大规模线路更新,应该采用双电源供电;

2)电气设备在电网中运行必须承受工频电压、内部过电压及大气过电压的作用,对于落雷较多的10kV线路,可以采取多种技术措施来提高其抗雷击的能力;如采用瓷横担代替针式瓷瓶,针式瓷瓶改用瓷横担后,雷击次数会明显减少,只不过瓷横担的机械性能差,对于大档距、大导线线路不适用;

3)在运行中,设备的绝缘长期承受工作电压,当绝缘件表面积污后,只要表面污物达到一定的含盐量,遇到潮湿的状况就容易引起闪络。污闪有时发生在一相,也可能多相发生,还可能多处同时发生。当出现污闪后,容易引起单相接地,此时其余两相电压将升高,稳态时为相电压的倍,暂态时情况下可达成2.5倍相电压。

2 10kV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准则

2.1 系统运行及倒闸操作

2.1.1系统运行

1)值班人员应监视母线电压变化,380V母线电压变化范围应为370V~410V之间,经常超出规定范围时,应调整变压器电压分接,调整至极限仍经常超出规定范围时,应上报;

2)值班人员必须了解与本站有关的系统运行方式。操作与系统有关的开关、保护、自动装置时,要严格按调度命令或本站《现场运行规程》执行;

3)上级为同一系统的两个电源,在10kV系统并列时,必须做到:相位相同(新设备投入运行,如用二次核相时,必须先用同一电源定相,然后再进行核相);根据调度员的命令或经调度员同意; 安装合环保护或其他自动装置。

2.2 倒闸操作

值班人员必须明确本站所有设备的调度划分,凡属调度范围内的一切倒闸操作,均应按调度命令进行,操作完毕应立即向调度员回令。倒闸操作可以通过就地操作、遥控操作、程序操作完成。遥控操作、程序操作的设备应满足有关技术条件;双重调度的设备,在一次工作中运行人员只接受一个调度单位的调度命令;倒闸操作任务涉及到多个调度单位的调度权限时,运行人员应分别接受多个调度的命令,如调度明确由一个调度单位统一下令时亦可执行操作;配电室自行调度的设备或与用户订有停发电联系制度的倒闸操作,应按有关制度规定执行。

2.3变压器保护

630kVA及以上干式变压器应装设温度保护,当过载或故障引起变压器绕组温度过高,应发出报警信号并开启冷却风机;温度超过安全值时,应跳闸。

2.4 自投装置及微机保护

装置在投入运行前,由继电保护班将有关规定记入继电保护日志中,并编入现场运行规程;自投装置投入运行时:先投交流电源,后投直流电源;先投合闸压板,后投掉闸压板。停用时相反;由于系统方式改变或保护装置本身的缺陷,影响自投装置长期停用,应将原因详细记录在运行日志中,并报上级;与自投装置有关的或所内变压器停用或熔断器熔断时,自投装置应停用,P.T和所内变压器的低电压启动接点如串联使用,在停其中一组P.T或所内变压器,值班人员应熟悉防误闭锁装置的性能并掌握操作方法,正确执行操作程序,有关规定应列入现场运行规程。

2.5一次设备运行、异常和事故处理

1)根据继电保护日志的记录,正确投入各种保护;

2)改动变压器无载分头后,应测量线圈导通,确认合格后再投入运行。备用变压器分头应同时改变。变压器在过负荷情况下,不许调压(或按厂家规定执行)。 切换无载调压变压器的分接开关应在变压器停电后进行,且需在变压器各侧装设接地线后,方可进行切换。油浸式变压器切换前,先打开分接开关的盖罩,提起定位销子,再搬动分接开关的把手,并将把手旋转到所需的分接位置,然后放下定位销子;干式变压器根据分头位置图切换连接片位置,在确定切换的连接片接触良好,测量线圈导通后,方可将变压器投入运行;

3)干式变压器应接超温跳闸,超温跳闸的温度可按变压器厂家说明书的要求;

4)变压器并列运行应符合下列条件:接线组别相同;电压比相等(允许误差土0.5%);短路电压相等(误差不大于10%)。电压比和短路电压不同时,在任何一台都不会过负荷的情况下,经本公司总工程师同意,可以并列运行。

5)变压器应编号,标志清楚、明显。

2.6 二次设备运行异常和事故处理

1)检查直流母线电压是否正常,母线电压的变化范围应控制在额定电压的±5%范围内,正常浮充运行时,在满足蓄电池浮充电压的基础上,允许略高于额定值,但不得高于母线额定电压的10%,对采用电磁机构作为负荷的合闸母线,允许到115%。对新设计的站,如果负荷情况允许,在其它非正常浮充运行方式下,控制母线和合闸母线电压的变化范围应控制在85%~110%;

2)整流装置电源不应少于两个交流电源;

3)蓄电池正常情况下应进行浮充,每三个月应进行一次均衡充电;具备微机控制功能的充电装置按所整定的时间,控制充电装置自动进行均衡充电;

4)每次巡视时应对蓄电池进行普测。两次巡视间隔小于 30天时可不再次进行普测;

5)直流系统不允许在存在接地的情况下长期运行;

6)浮充运行的蓄电池电压应保持厂家规定值,无厂家说明书时,按以下值进行控制: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2.23±0.02V(13.44V-13.68V) 高倍率镉镍蓄电池GNG系列:1.36~1.40V GNY圆柱型镉镍蓄电池:1.36~1.40V;

7)运行前检查

进行充电设备各种功能的传动试验,过压、欠压、断相、过流保护、自动状态转换功能等;对绝缘监察进行传动试验,如果系统采用微机接地自动检测装置,验收时必须对各路的定值进行校验,装置必须具有排除对地电容的能力;直流屏的各种表计和开关、熔断器等应具有相应的名称和标识,字迹清楚、标识完整;检查蓄电池外表应无裂痕,各种连接端子应无松动,并普测蓄电池的端电压;检查初充电的记录,并做好保存;施工中使用过的蓄电池,投运前应重新进行一次充放电;蓄电池应有编号,正负极连接应正确,并有明显标志。

参考文献

[1]刘燕歌.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2).

作者:张磊

10kV配电网电力技术论文 篇2:

浅析10?kV配电网线路规划及其分段

[摘 要]随着国内综合建设速度持续加快,电力行业在国民生活生产中的重要性表现地越来越突出。由于电力行业不仅仅关系着社会大众的正常生活工作,同时也在根本上联系着国家的安全、稳定运行状态。针对电力行业来讲,10 kV配电网建设内容一直都是其中较为重要的构成,目前做好10 kV配电网线路规划以及分段工作往往显得极为关键,并且也是电力系统高质量运转的重要前提保障,本文将会对此展开科学分析。

[关键词]电力系统;10 kV配电;线路规划;分段处理

在开展10 kV配电网展开规划工作时,往往需要根据线路分配来展开布置,其结构包括开环运行以及环网接线,并且随着配电网改造的进一步加深,现有配电网自动化运转的水平也变得越来越高。另外,在对10 kV电力配电网的线路展开分段时,该规划方式也会使配电网运行可靠性得到更大地提升,与此同时对每条供电线路展开分段,不仅可以缩小停电的范围,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切实减少用户的停电时间。所以本文进行主题分析,非常具有必要性。

1 有关10 kV配电网线路规划运作过程中存在的现状问题

在进一步展开10 kV配电网线路规划以及分段分析之前,应当对配电网规划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较为科学的把握,根据有关人员的调查研究得知,其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电力人员在展开10 kV配电网线路规划工作的过程中,会明确发现10 kV配电网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些缺陷主要表现为线路分布不均匀,它会直接导致电源分布呈现出不合理的状态。之所以会出现10 kV配电网线路分布不均匀,主要是因为在展开规划工作的时候,并没有事先做好相应的调查规划工作,这样也就使得配电网电压表现出明显的忽高忽低问题,最终影响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作。所以在10 kV配电网线路规划运作过程中,往往会存在较大的缺陷,这些缺陷问题应当采取科学的措施,进行全面彻底的解决,才能大大提升规划分段的质量。

(2)配电网结构不够合理。在目前10 kV配电网结构当中,电力技术人员采用的结构框架,出现故障时往往难以展开较为合理的维修,因此会使得整个供电企业的发展受到直接的影响。除此之外,還需要注意配电网系统运行可靠性不高也是常常存在的重要问题,某些地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加便捷的增加新线,常常违背了制定好的规划和设计原则,使得电力系统常常出现超负荷运行的情况,这也是电力故障表现出来的重要特征。因此,要注重配电网的结构合理性,这将对整项工作的开展会产生较强的提升作用。

2 做好10 kV配电网线路的规划以及分段措施研究

根据第一部分内容分析可知10 kV配电网线路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如果不能对这些问题加以处理,那么必定会导致分段工作受到影响。因此,将会展开科学规划以及分段的措施分析。

2.1 切实增强规划分段的观念

10 kV配电网的规划工作人员首先应当在观念上切实重视规划分段工作开展的质量,特别要明确配电网线路的负荷水平,之后对其展开极为必要的预测工作,不断重视周围环境以及实际情况,之所以这样展开操作的根本目的在于能为今后的估算以及测量工作提供必要的根据。另外,实际维修工作中所运用到的预测方法相对较多,往往常见的方法有外推法、单耗法等,供电企业应当同当地的实际环境展开全面契合,不能单纯的以偏概全来展开配电网的规划操作,只有将质量技术第一的观念牢牢铭记在心中,才能更好地开展基础性的工作,实现合理化与科学化的配电网建设工作。由此可见,从根本上确保配电网线路规划分段观念的强化,是做好该项工作的重要前提,有关电力技术人员应当对此予以重视。

2.2 做好简单常开环网的分段选择工作

通常来讲,简单常开环网模式一般都会运用到城市10 kV配电网络当中,然而在郊区的位置往往采用放射式结线。

如图1所示,我们可以从中得知这是10 kV配电网系统中较为常见的常开网结线,在具体运行过程中,电力系统中的电流往往都会从1号位置,分别经过2、3、4号位置,最终达到5号位置,此种结线模式往往被称作为联络开关。在配电网的运行过程中,每一个开关的两侧都能为一条馈电线末端,假如一侧位置失去了电源,那么也就可以通过人工操作的方式,来科学化的展开联络开关,之后再次向另外一层进行供电,这样的方法还会确保配电工作能持续长效的运行下去,从而提升供电的可靠性。所以,在展开分段处理工作时,有关电力技术人员也就需要将相应的线路展开全面化的剖析,从中获取最为有利的设置要点,来大大增强电力系统运行的科学性,以此实现配电网系统的科学规划以及分段。

2.3 做好10 kV配电网线路规划的选择工作

在10 kV配电网规划工作开展过程中往往都会采用环网方式,在这样的规划之下,较为有效的减少停电范围,运用最大限度的力量,来缩短用电单位的停电时间,这样才能使电网的利用率得到提升。如只考虑到配电网分段后,那么会存在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即较多的分段数会增强投资,这在经济上是坚决不容许的。除此之外,配电网分段数量会越来越短,配电网设备出现故障的几率往往会增大,该过程中所带来的维修工作压力将会变得越来越多,因此要想确保10 kV配电网分段选择得到更加高效、经济的特点,那么就需要采用措施,展开一定程度上的研究来做好10 kV配电网线路规划的选择工作。

2.4 切实把握好复杂开环网结线的分段选择工作

在10 kV配电网线路规划以及分段工作中,复杂开环网结线的分段选择是整项系统工作需要切实注重的要点。但我们也需明确的是复杂的开环网结线以及简单的常开环网构造在根本上存在极大的不同。根据有关技术人员的全面分析可知10 kV配电线路的构造较为复杂,需要将电源以至所有联络开关之间的线路总长设置为线路长L,并且使10 kV配电线路的分段数设为n,那就意味着分段开关数将会成为n-1,可进一步的展开分段数的计算工作。除此之外,有关配电线路的工作人员,还需切实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当自身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之后的操作将会得到更为科学的开展,进而大大提升开环网结线的分段选择水平。因此,有关工作人员应当在此过程中,采取更为科学的计算模式,来把握好相应的分段规划模式,这对于实际工作的开展,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环网开关分布设置如图2所示。

2.5 注重线路分段明确化制定以及分段人员的培训

10 kV配电网线路分段在展开制定的过程中,主要是科学实现线路传输属性的相似化处理,对老化线路展开最全面的更换,科学调整传输管局比较大的线路。在分段工作开展时,我们应当要充分分析不同地域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应当根据地区范围、线路传输的方向,以及线路的实际分布情况,实施更具相似性的分段,也就是要使传输电能的需求性更为相似,传输电能地区相近的某些部分需要看作是同一段。其次分析规划分段人员的培训,在国内各个地区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科学的展开有关培训工作,培训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当前地区的发展前景作出最为科学有效的说明,这样能够让培训人员明确地了解地域网线路的规划情况以及分段的现状,并且培训人员还需要掌握好配电网线路有关的领先技术。通过全新化的理论培训之后,还应当更加深刻的展开实地考察工作,考察的目的在于弄清整项工作开展的情况,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在培训课程当中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从而使得不同时期的线路规划,都能够达到相应的标准要求。正因如此,在当前阶段下切实注重分段制度的明确化制定,以及分段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往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有关人士应当对此予以高度重视。

3 结语

由此可知,10 kV配电网线路规划以及分段工作,是目前电力系统正常运作的重要工作,因此需要有关技术人员予以全面重视。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了主题分析,首先分析了10 kV配电线路规划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其次给出了科学展开规划以及分段的重要措施。相信随着技术人员的重视与认识,最终国内10 kV配电线路规划以及分段工作水平,必定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壬.浅析10 kV配电网线路规划及其分段[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5):230.

[2] 李昂,张珍.浅析10 kV配电网线路规划及其分段[J].江苏科技信息,2016(15):57-58.

[3] 谢峥,杨楠,隆舰艇.考虑不确定性和安全效能成本的配电网低电压综合治理方法[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20(9):36-48.

[4] 徐华,朱涛,陈翔,等.10 kV配电网线路规划接入容量计算方法及应用[J].广东电力,2017,30(7):12-17.

[5] 许均锡.浅谈10 kV配网的自动化设计[J].科技与创新,2014(24):144-145.

[6] 陈杰勇.浅谈10 kV配电网存在的问题及线路安全运行的管理方法[J].科技与创新,2015(14):55-56.

[7] 王凱军,肖峻,葛少云,等.杭州滨江区10 kV配电网规划中的接线模式与转供能力分析[J].中国电力,2005(2):64-69.

[8] 陆炜.10 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及其提升措施研究[J].电子制作,2013(20):11,17.

作者:武强

10kV配电网电力技术论文 篇3:

提高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

摘要:当前人们生活不断提高,电力的需求不断加大,对供电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提出巨大挑战。本文分析了影响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影响因素;提高措施

1影响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因素

1.1网架结构不合理

10kV配电网的网架结构设计对其供电的可靠性影响非常大。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由于我国早期建设技术相对较为落后,设计配电网的网架结构时没有考虑到长久因素,再加上建设条件和环境因素的限制,使得许多10kV配电网建设的单辐射线路。这种单辐射线路在遇到电网故障时,无法很好地通过转供电将所带负荷转运出去,进而影响到电力用户的及时供电,使得10kV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降低。

1.210kV配电线路及电气设备故障的影响

10kV配电线路以及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也会对供电可靠性造成直接影响。例如,配电线路发生倒杆、断线、短路、非全相运行以及与线行旁边的树木过近,配电变压器、断路器以及熔断器发生故障等,都会给用户的供电造成很大的影响。

1.3人为因素影响

人为因素主要是指盗窃公共电力设施引发的事故、高抛具有导电性能的物体、交通事故引起的电杆倾倒或者断线、违章建筑导致接触导线引起的短路、砍伐树木时压断电线等,人为规章是非常多,也是不可预测的。除以上人为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影响因素是运行维护人员的影响,运行维护人员对工作的责任心以及维护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10kV配电网供电运行的稳定性,运行人员没有做到及时的监管和检查,在出现问题时没有及时解决问题也是影响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原因。

1.4气候原因

气候条件的变化对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是很大的,在某些气候条件下,电力设备元件的故障率要比在最有利气候条件下的故障率大许多倍。对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影响最大的是雷害事故,其次是大风、雨雪天气。其中,雷害事故易造成绝缘子和瓷瓶闪络、避雷器爆炸以及开关损坏等。大风、雨雪天气易使10kV导线舞动,从而导致相间短路、线路被异物缠绕等导致短路故障等。

2提高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

2.1逐步完善配电网的网架结构,以提高转供电能力

用户的用电需求以及N1準则是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所要达到的标准[1]。对于配电网中重要的电力用户,应采用双回路供电方式,并制定出比较合理的运行方式以提高其供电可靠性。要做好城市10kV配电网规划工作,宜将供电区域划分为数个供电区,实行分区供电,并适当提高配电网的容载比,简化上级电源的主接线形式,减少中间变电站的数量,从而有效减小线路的短路电流。对于单辐射线路,要结合电网改造逐渐将其改造为环网接线,或者通过增加分段开关等方式提高其事故及检修情况下的转供电能力。

2.2合理改造线路和电气设备

合理改造配电网的线路以及电气设备,提高线路及电气设备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可以有效的减少线路和电气设备故障的可能性,从而很好地提高10kV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合理改造线路和电气设备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供电企业应当积极创新和引进先进的电力技术,采用新型科学的电气设备,换掉老化、技术含量较低的旧设备,实现配电网的自动化、节能化、智能化,从而有效地提高10kV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2)供电企业可以采用新型的无功补偿装置对配电网的无功缺额进行有效地就地补偿,从而很好地保持配电网供电线路的功率因素稳定。

2.3大力推广配电网状态检修技术

在对10kV配电网供电线路进行检修时一般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当积极的采用状态检修技术,这一技术就是根据实际需求对电路设备开展检查维护的工作。除此之外带电工作技术也应当得到大力的推广,在进行电力工作时,在不停电的前提下及时消除电路中存在的故障。这一技术的应用,能够保证10kV配电网供电过程不会被突然的中断,一方面保证用户用电的稳定,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实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提高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管理措施

3.1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

必须要建立起完善的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管理机构,配备专责人员,执行统一标准,彻底杜绝目前普遍存在的多部门管、都不管所导致的责任不明确现象发生。同时要建立企业统一的信息数据共享平台,以实现统计数据的共享,并确保其有用性、及时性和准确性。要根据供电企业的自身实际情况,实行目标管理体制,提出可行的预期可靠性目标,组织预期目标的层层分解细化,制定落实保证目标实现的具体措施,并以定期考核为手段来严格地保证供电可靠性得到提高。

3.2加强配电网停电计划管理

在进行停电计划的制定工作时,要事先做好预检和大修等作业计划。在检修管理中要将生产计划管理与可靠性管理紧密结合,在安排每一项检修工作时要充分考虑到各专业部门的配合问题,合理高效地利用停电时间,提高检修效率,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停电时间,避免重复停电。

3.3加强线路以及电气设备的运行管理

(1)加强提高10kV配电网供电线路以及电气设备的巡查力度,尤其是工作人员较少而事故发生概率较高的夜间巡逻,巡逻人员一旦发现线路故障或者电气设备损坏等问题,应当立即上报,并及时对其进行维修处理,将事故所带来的影响减少到最低[2]。(2)对于年久失修、电能损耗较大的电气设备要及时发现并上报,督促电气技术管理部门及时更换。(3)加强电气设备和供电线路的质量合格检测工作力度,如果发现不合格产品或者质量问题,应当立即要求停止安装和采购,并且及时上保,要求停止该类型厂家设备的采购与使用。

3.4加强维修人员的综合素质

人为因素是影响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重要原因之一,电力公司首先从本公司的工作人员着手,在技术上和管理上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为10kV配电网供电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

4结语

提高10kV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不仅是广大用户的需求,也是供电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提高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要从技术角度、管理角度着手,加强10kV配电网的建设和管理,切实提高10kV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葛于红.提高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J].安徽电力科技信息,2010(1):35-37.

[2]李伟新.提高10kV配网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7):1883-1884.

作者:张超 倪一炜

上一篇:和谐校园的演讲稿下一篇:银行职工竞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