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运维经理岗位职责

2022-06-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it运维经理岗位职责

IT运维经理岗位职责

1、参与公司重大项目的it方案的编制、论证和实施;

2、公司业务系统的建设、运行与管理;

3、计划、建立、维护公司信息技术基础架构;

4、提供专业的it服务,包括电脑、软件、会议系统、用户端网络、统一通讯、电话及其它电子终端设备,掌握最新硬件,软件的信息和方法,合理调配it设备资源;

5、制定信息技术管理政策、流程、标准并执行,包括信息安全管控、防病毒攻击策略的完善并执行;

6、制定系统及数据备份策略,加强系统及数据的日常备份,定期做灾难恢复演练,适当提供冗余,确保公司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恢复性;

7、负责公司it资产的管理,建立管理流程,确保资产信息准确、全面,按标准合理调配,提高使用效能;

8、做好信息技术日常运营的统计分析,不断在流程上、技术上、服务品质上进行改进,提高自身及公司员工工作效率。

第2篇:it运维经理岗位职责

1、IT运维经理岗位职责

1、全面负责IT系统运维团队管理和建设;

2、负责机房服务器架设与正常运行,优化各项维护工作流程;

3、负责网络及服务器的网络设置、维护和优化、网络的安全监控、系统性能管理和优化、网络性能管理和优化;

4、全面负责公司运维项目的升级、扩容需求与资源落实,配合开发需求,测试、调整运维平台;

5、对于发生的紧急和重大故障在规定时间内解决和排除,并按要求提交相应故障处理报告。

2、IT运维经理岗位职责

1、域环境的管理,备份,维护。

2、机房环境的建设,运维,管理。

3、办公室内部网络设施的管理。

4、公司内部信息系统以及对应数据库的建设,运维,管理,包括金蝶K3Wise财务系统(总账模块),CRM,泛微OA,取数系统等。

3、IT运维经理岗位职责

1、为业务系统(估值、TA、客服直销系统等)提供日常运维支持;

2、协助业务人员进行业务系统的功能、业务测试;

3、协助业务人员进行报表的一些编制、数据分析;

4、负责业务系统相关的工作流程的拟定;

5、负责业务系统的权限管理,并协助各部门主管进行权限分配;

6、负责交易数据、清算数据及其它重要数据的日常接收和备份,保障数据安全;

7、负责运营管理部业务系统同其他外围系统的对接,并及时制定对接方案;

8、负责创新类产品的技术方案评估,解决产品方案在业务系统实现层面所遇到的问题;

9、部门负责人交办的其他工作。

4、IT运维经理岗位职责

1、参与公司重大项目的IT方案的编制、论证和实施;

2、公司业务系统的建设、运行与管理;

3、计划、建立、维护公司信息技术基础架构;

4、提供专业的IT服务,包括电脑、软件、会议系统、用户端网络、统一通讯、电话及其它电子终端设备,掌握最新硬件,软件的信息和方法,合理调配IT设备资源;

5、制定信息技术管理政策、流程、标准并执行,包括信息安全管控、防病毒攻击策略的完善并执行;

6、制定系统及数据备份策略,加强系统及数据的日常备份,定期做灾难恢复演练,适当提供冗余,确保公司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恢复性;

7、负责公司IT资产的管理,建立管理流程,确保资产信息准确、全面,按标准合理调配,提高使用效能;

8、做好信息技术日常运营的统计分析,不断在流程上、技术上、服务品质上进行改进,提高自身及公司员工工作效率。

5、IT运维经理岗位职责

1、根据公司业务发展,进行城域网络运行的管理和规划;

2、管理公司现场实施团队(运维团队),帮助提升公司技术团队的技术能力;

3、安排相关人员抢修通信设备障碍,并组织分析障碍原因,重大障碍及时汇报相关部门;

4、负责部门工作的协调,确保公司客户的全网畅通;

5、负责光纤通信系统的线路、机房和用户机线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

6、上级领导交代的其他工作。

第3篇:银行IT运维职责

最佳答案检举IT运维是IT管理的核心和重点部分,也是内容最多、最繁杂的部分,该阶段主要用于IT部门内部日常运营管理,涉及的对象分成两大部分,即IT业务系统和运维人员,该阶段的管理内容又可细分为七个子系统:

■ 设备管理:对网络设备、服务器备、操作系统运行状况进行监控

应用/服务管理:对各种应用支持软件如数据库、中间件、群件以及各种通用或特定服务的监控管理,如邮件系统、DNS、Web等的监控与管理

■ 数据/存储/容灾管理:对系统和业务数据进行统一存储、备份和恢复

■ 业务管理:包含对企业自身核心业务系统运行情况的监控与管理,对于业务的管理,主要关注该业务系统的CSF(关键成功因素Critical Success Factors)和KPI(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 目录/内容管理:该部分主要对于企业需要统一发布或因人定制的内容管理和对公共信息的管理

■ 资源资产管理:管理企业中各IT系统的资源资产情况,这些资源资产可以是物理存在的,也可以是逻辑存在的,并能够与企业的财务部门进行数据交互

■ 信息安全管理:该部分包含了许多方面的内容,目前信息安全管理主要依据的国际标准是ISO17799,该标准涵盖了信息安全管理的十大控制方面,36个控制目标和127中控制方式,如企业安全组织方式、资产分类与控制、人员安全、物理与环境安全、通信与运营安全、访问控制、业务连续性管理等

■ 日常工作管理:该部分主要用于规范和明确运维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安排、提供绩效考核量化依据、提供解决经验与知识的积累与共享手段IT运行维护管理的每一个子系统中都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实现完善的IT运维管理是企业提高经营水平和服务水平的关键。运行/维护阶段与服务/支持阶段的分界线为前者是面向IT部门内部的管理,而后者是面向业务部门、企业中的其它人员或直接面向客户。

第4篇:运维副经理岗位职责

基础设施运维副经理

1、监督指导各外包服务公司的工作情况。

3、控制费用,降低成本。参与物业部合同和预算

4、建立健全各项防火防范制度;与相关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

5、负责数据中心内各类保安及应急方案,并组织实施。

6、进行消防设施的预防性检查。

7、制消防、安防等物资采购和维修的预算。

8、监督外保公司履行合同规定的执行情况。

2、负责制定日常清洁和特别清洁工作计划和要求。

的起草、编制工作。

第5篇:运维副经理岗位职责

基础设施运维副经理

1、监督指导各外包服务公司的工作情况。

3、控制费用,降低成本。参与物业部合同和年度预算

4、建立健全各项防火防范制度;与相关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

5、负责数据中心内各类保安及应急方案,并组织实施。

6、进行消防设施的预防性检查。

7、制消防、安防等物资采购和维修的年度预算。

8、监督外保公司履行合同规定的执行情况。

2、负责制定日常清洁和特别清洁工作计划和要求。

的起草、编制工作。

第6篇:IT运维现状

伴着IT在企业中的作用日益明显,IT建设和IT运维同时成为了企业效率的加速器。同时,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运维已成为了各行各业单位,尤其是信息服务部门普遍头痛的事情。本文以下内容总结几个头痛的主要因子,拿出来供大家参考指导,并接下来的系列课题中会对针对这些现状提出改进措施。

现状一:IT运维人员成本偏高

据专业调查,大多数CIO表示最关心的是IT运维成本过高。原因是在过去的5年中,很多企业都实施了很多IT系统,使到IT运行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难管理。同时,其中有50%的受访CIO认为IT运维成本过高的一个原因是IT运维的自动化做得还不够好,依靠手工流程来管理,不但使到运维效率不高,而且人力成本更是花费惊人。

同时,另一家国际知名调查机构Gartner调查发现,在IT运维成本中,源自技术或产品(包括硬件、软件、网络等)成本其实只占20%,而流程维护成本占40%,运维人员成本占40%。流程维护成本包括日常维护、变更管理、测试成本等;人员成本包括训练、教育、人员流失、招聘成本等。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流程维护”类和“运维人员”两者都与软性方面的成本相关非常紧密。而且三者的关系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备注:C类成本的大小很大程度取决于B和D类。

现状二:处在“救火式”的IT运维控制

目前,国内在IT运维过程中,IT员工大多数只是处在被动低效率手工救火的状态,只有当事件已经发生并已造成业务影响时才能发现和着手处理。这种被动“救火”会导致:①.IT运维人员终日忙碌,IT运维人员日常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是处理一些简单重复的问题;②IT运维本身质量很难提高;③再加上故障预警机制的不完善,往往是故障发生后或报警后才会进行处理,不但事倍功半而且故障还常常会出现恶性连锁反应;④IT部门和业务部门对IT运维的服务满意度都不高。

现状三:简单的自动化程度起了“反作用”

尽管IT运维管理的技术在不断进步,但实际上很多IT运维人员并没有真正解脱出来,主要原因是目前的自动化不高而导致的。目前的技术虽然能够获取IT设备、服务器、网络流量,甚至数据库的警告信息,但成千上万条警告信息堆积在一起更本没法判断问题的根源在哪里。还有,目前许多企业的更新管理绝大多数工作都是手工操作的。即使一个简单的系统变更或更新往往都需要运维人员逐一登录每台设备进行手工变更,当设备数量达至成百上千时,其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而这样的变更和检查操作在IT运维中往往每天都在进行,占用了大量的运维资源。因此,实现运维管理工作的自动化对企业来说已迫在眉睫。

就如图中一样,所有信息(杂乱)都从各个地方被收集到了这个圆圈(容量不变)里面,信息进去后不能主动流出来。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这个圆圈容器装满后会爆破,或者是溢出来;圆圈的运行速度会慢慢降下来,从而导致信息输入的速度也会变慢。

现状四:本是同家兄弟,却不经常来往

这个问题主要是发生在拥有许多子公司的企业,每个子公司的系统都是独立的,下面主要以国内银行业为例。以前国内的银行业没有搞集中建设,每家银行的各个地方分行都单独建设和维护自己的核心业务系统,都各自配备开发人员和维护人员。

同时在运行维护方面,对故障的解决,完全依靠运行维护部门的工程师的上门服务。不管问题大小,工程师都要来回去现场解决。遇到一些技术难度大的问题,如果工程师的水平高,处理起来就快;如果水平低,甚至花上几个小时,可能也解决不了。

虽然现在国内银行业的IT运行维护管理水平,有点接近国外80年代末90年代初银行业的水平,现在银行IT结构上都采用了大集中模式。从硬件设备上来看,国内银行不比别人差,甚至还有些领先,但IT运维管理还没达到国外当时的水平,尤其是呼叫中心、客户服务方面。”

结束语

从上面三个现状来看,主要是有关软性方面的。的确如此,国内借着近十几年高速发展,硬件方面的发展取得了重大进步,某些方面的水平甚至是超过了国外的水平,并且IT硬件的生产厂商也是出现了很多与国外厂商同等秀舞的水平,如华为、中兴等。但是往往是硬件易学,知识技巧难寻。这不仅与国内教育环境有关外,还与知识经验的继承又关。

上一篇:宁波住宅小区停车费下一篇:地铁站长助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