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网点风险防控

2022-09-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银行网点风险防控

论如何防控银行网点柜面操作风险

摘 要:银行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风险,其中银行網点柜面操作风险是银行风险中管理难度最大、发生频率最高及影响范围最广地风险因素之一。柜面业务在实际操作中,如果相关工作人员出现操作失误,那么就会给银行带来很大损失,而且也会使银行的形象受到影响,从而阻碍银行的发展。由此可见,在银行发展的过程中,对银行网点的柜面操作存在不规范行为,是当前银行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则是根据对银行网点柜面操作风险进行防控的相关研究,希望可以帮助银行能够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如何防控;银行网点柜面操作;风险

一、基本情况

在对银行网点柜面操作风险进行分析时,相关工作人员首先要对银行网点柜面操作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就以延安为例。延安分行辖内有县支行15个,营业部有一个,全行所有的对外网点有63个,在这些网点的全部工作人员有四百多个,因此导致在具体的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复杂性,从而导致银行网点柜面操作风险的存在。对于其他地区而言,也同样如此。除此之外,因此在对柜面业务进行风险控制时,银行根据“三化三铁”的要来进行管理。在进行管理时也要注意基础管理的相关标准,从而使得银行在对柜面操作风险进行管理时,能够使用多种形式进行预防。

二、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的分类和特点

(一)分类

根据相关规定表明,银行柜面操作风险是指柜面人员、系统、不健全的内部程序或其他外部事件导致柜面操作存在异常或漏洞。根据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的实际发生情况可将其分为以下四大类:第一,由于银行柜面操作人员违法违规操作、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柜面操作风险。第二,在进行实际操作时,相关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不规范所引发的,这类风险包括流程设计不规范、执行流程不规范等。第三,由系统因素所引发的风险,这类风险包括系统失灵、系统被病毒入侵。第四,外部事件所引发的风险,这类包括欺诈、突发事件、银行在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在银行发展的过程中,一旦柜面操作出现风险,那么就会给银行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银行需要对其进行注意,要把柜面操作业务的流程进行规范,并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以此来降低网点柜面操作风险发生的概率。

(二)特点

在银行网点柜面操作风险进行防控时,相关工作人员要对其特点进行充分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对其进行防控。银行柜面操作风险其特征性明显,可主要划分为以下四大特点:第一,银行柜面操作风险具有多样性的特点,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的产生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主要是由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相关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能力不足、内部人员或内外勾结所造成的,因此,柜面风险是多样的。第二,银行柜面操作风险具有破坏性的特点,柜面操作直接面对客户群体,覆盖范围广,风险类型多,一旦暴发风险事件往往给客户造成极其不好影响,甚至导致新闻媒体的介入,不仅给银行造成损失,同时也会对银行形象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第三,银行柜面操作风险具有不可预知性。银行每天都会接受不同的客户,而且又因为在柜台工作的工作人员较多,因此流程较为复杂,从而导致会有风险的存在,但银行并不能对这些风险进行预知。第四,所产生的影响较大。在银行柜面操作业务执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损失与其他机构相比较小,但所产生的影响较为严重,不仅会对银行造成经济损失,而且也会给银行的形象来带影响。

三、银行柜面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内控意识不到位

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如果制度不能够充分落实,那么就会出现操作不规范的现象产生。第一,重服务轻管理。有些银行为了业务的开展,会特别强调客户的需求,从而导致柜面操作出现不规范的现象。但又因为企业的公章不能带到企业以外的地方,那么就会产生冲突。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是制度让步与服务。第二,银行对相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培训的力度不够。除此之外,银行也不重视对柜员专业素养的培养,从而导致柜面工作人员缺乏职业道德素养。第三,在银行柜面的实际操作中,有些员工会为了自己的私欲而对规章制度视而不见,从而使银行受到影响。第五,员工的自我意识不足,部分员工工作态度不积极,虽然对柜面操作各类规范了解,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出于便捷、遗漏或其他方面的考虑,违反操作规范,造成操作风险的产生,除此之外,柜员与主观、柜员与柜员之间都不进行防范,这样也会造成风险的发生。

(三)人员素质不到位

在银行柜面的实际操作中,操作人员的个人素质也是否重要。当前银行新进柜面操作人员通常具有较高的学历,但是实际操作经历缺乏,当前银行系统中许多账务操作已实现自动化,操作人员只需了解相关操作代码,但是当前许多员工缺乏探究精神,只会简单的代码操作,而且不了解实际操作的内容,导致出现问题时,由于实际操作流程与内容不了解,不能很好的处理与解决问题,甚至出现导致误操作,导致风险的产生。除此之外,业务知识或技能的缺乏也会导致柜面操作风险的产生。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关操作也在不断进步,面对这一情况,相关柜员的能力需要提高。

(三)规范操作不到位

当前银行柜面操作流程已形成一套具体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在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过程中,仍旧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在实际柜面业务操作中操作人员可能会因为图便捷或业务掌握熟练度不够,出现重复重做交易、串户等情况,造成操作失误。比如在进行结售汇业务处理时柜面操作人员如业务知识不了解,对现钞与现汇概念不清晰,那么可能导致客户在进行外汇时将现汇操作为现钞,虽然价格一样,但现钞不能发往境外,导致业务需重新进行,造成客户反感,甚至引发投诉等。

(四)柜员思想管理弱化,风险防范意识淡薄思想

在银行柜面的实际操作中,柜员思想的管理也是很重要的,其中道德风险是最大的风险,如果柜员的思想管理不到位,那么就会导致风险的发生。在实际工作中,有些网点会对柜员进行制度教育、法规教育、警示教育。但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并没有进行深入教学。因此就会导致,有些柜员没有责任感。除此之外,部分柜员即便不懂业务,但也不会主动学习,因此导致柜员的业务能力不强,从而导致风险的发生。

四、银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防范应当采取的措施

(一)深入开展内控合规教育,提高员工风险防范意识

银行要加强对员工合规经营意识和风险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从而使柜员能够认真学习相关规定。在实际工作中,也要不断强化柜员的风险意识,从而使柜员能够形成一种责任感。

(二)加强员工业务操作流程学习与培训工作

加强员工业务操作流程学习与培训工作也是很重要的。在进行这一环节时,银行可以通过《业务操作指南》来进行,从而使柜员能够进行系统的学习,以此来提高柜面业务的规范化操作水平。

(三)严格检查,缓释风险

在银行柜面业务操作的过程中,也要严格进行检查,从而使风险能够得到缓释。在实际工作中,银行要根据各项检查所暴露的风险,来进行解决。

(四)强化柜面风险管理工作

在对柜面的岗位进行设置时,要进行合理安排。要对柜员的责任进行严格要求。在对柜员的权限进行划分时,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来进行。如果发现,柜员存在违规违纪现象,那么就需要对其进行严格处理。

(五)注重柜面员工行为,做好风险排查

要对柜员进行思想教育,从而提高柜员的守法意识,除此之外,也要对其进行检查,一旦发现不良苗头,要及时制止。

(六)嚴格问责,防范风险

对网点人员,以及相关部门的检查都要严格进行。如果发现违规操作,那么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处罚,从而防止风险的发生。

(七)激励与约束并重,充分调动柜面人员积极性

建立完善的相关约束机制,从而使得柜员的积极性能够被激发。树立典范,发挥示范作用,从而使得柜员的创造性能够被激发。

五、结论

在对银行柜面风险进行防控时,银行要对柜面操作风险的分类和特点进行充分了解,从而使得能够更好的进行柜面操作风险防控。除此之外,也要对银行柜面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进行充分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对风险进行预防。

参考文献:

[1]薛丹丹.基于大数据技术防范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的研究与实践——以福建农信为例[J].中国金融电脑,2020(08):41-44.

[2]刘巧珍. N银行柜面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20:14.

[3]张亮. 邮储银行HS分行代理机构柜面操作风险管理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20:18-19.

[4]陈琳. 建设银行Q支行网点柜面操作风险管理研究[D].贵州大学,2019:5.

作者:邓德贵

第2篇:商业银行基层网点信贷风险管理策略探讨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我国科学实力的不断加强,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变得越来越高,人民的收入逐渐增加,相应的,人们的购买力也就随之增加,因此物质生活条件也相应的提高。然而,在人们消费水平上升的同时,人们对于所想要购买的东西也就产生了变化,可以购买价值更高的一些商品。随着我国各方面实力的增强,我国的消费支付方式也在传统消费支付的方式上丰富了不少,其中,银行贷款来进行商品的支付就是一种方式。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银行信贷相关工作也需要做出一些调整和改善来适应新的经济背景。然而,在银行信贷工作中,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长久以来的一个主要风险,为了降低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保证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商业银行银贷风险管理。本文基于我国基层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开展现状,针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探讨,并就这些风险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策略,以供基层网点工作人员在进行信贷工作时参考。

关键词:商业银行;基层网点;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应对策略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行业环境的不断变化,金融行业必须要做出相应调整才能够保证自身得以持续良好发展。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金融行业以及国家经济的良好发展都是具有直接的联系的。然而,市场环境的不稳定也导致我国商业银行基层网点的信贷工作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增加了银行信贷的风险。商业银行作为社会各方面资金的重要提供者之一,信贷风险带来的不良影响所造成的后果对其是非常严重的。需要严格把控信贷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切实做好信贷风险管理才能够保证自身的经济效益。

一、信贷风险的定义以及类别

1.1 信贷风险的定义

信贷风险的产生是一个从萌芽到出现的过程,从广义上来讲,信贷风险就是指贷款的单位或者个人因为种种因素导致没有办法及时将所贷款数的成本和利息全数归还给借款银行,使得银行的实际收益没有达到预期收益,银行的信贷资产因此受到损失。信贷风险具有客观性、隐蔽性、扩散性以及可控性的特点,一般来说,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形态包括赔本风险、赔息风险以及赔利风险。所谓信贷风险管理,并非是规避信贷风险的出现,而是尽可能的减小信贷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保障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

1.2 信贷风险的分类

根据其产生原因的区别,信贷风险可以被分为“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国家和转移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以及“法律风险”这七种不同类型的的风险,其分类参考是《有效银行监管的的核心原则》。从上述分类可知,信贷风险的涉及范围比较广,涵盖了多种风险。商业银行中所要面对的主要信贷风险就是信用风险,因此我国各商业银行需要做好信用风险相关的防范和信贷工作监管,以保证自身得以持续良好发展。

二、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基层网点信贷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信贷风险管理理念滞后

我国商业银行基层网点的相关工作人员缺乏信贷风险管理的认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明白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缺乏对信贷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视。我国市场经济的竞争随着国家发展而变得越来越激烈,在金融行业亦是如此,各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而信贷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经济收入,为了增加其经济收入,商业银行基层网点的工作人员也就不断的扩展信贷业务范围,却忽视了对信贷风险进行管理,造成了“重业务,轻管理”的现象,从而导致许多隐患的堆积。同时,商业银行基层网点工作人员责任意识的缺乏以及基层网点缺乏良好的信贷风险管理规划也是造成商业银行基层网点信贷风险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的原因。

2.2 信贷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

信贷风险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多层级信贷风险管理制度与我国经济发展进度和产业结构的不相符。“业务划分过细导致程序冗杂”、“信贷风险评估缺乏合理性”、“商业银行基层网点相关工作人员缺乏客户管理意识”以及“流程造假”都是管理制度不完善的具體表现。

2.3 信贷风险管理和信贷经营转型没有同步推进

信贷风险管理工作没有和信贷转型以及信贷业务发展同步推进,其具体表现为“信贷风险管理缺乏标准”、“短贷长用现象普遍”以及“信贷风险管理手段老旧,管理效率低下”。

2.4 信贷风险管理基础薄弱

我国信贷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手段都过于老旧,与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不相符,且综合工作效率和质量较低。同时,我国商业银行基层网点相关工作人员缺乏规范经营意识,造成对信贷风险控制的难度增加。员工的素质也是造成信贷风险管理基础薄弱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商业银行基层网点信贷风险管理策略

3.1 培养稳健的信贷风险管理文化

培养稳健的信贷风险管理文化,需要树立正确、科学的发展观、风险意识、责任意识,要正确认识信贷风险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对商业银行的危害,加强防控措施,审慎进行放贷工作,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强化自己的责任意识。基层网点也需要强化权利与义务的制约,防止利用权力进行不合规操作行为的出现。

3.2 强化信贷风险管理基础

要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信贷资质的管理;优化信贷处理机制,合理简化信贷工作流程,以方便对其进行管理;要强化与基础数据质量的管理,正确、准确评估客户的信贷水平,预防信贷风险造成经济事故情况的出现。

3.3 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团队的建设

工作人员是各项工作进行的基础,其素质和专业水平也直接影响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因此要做好信贷风险管理工作,就需要加强对信贷风险管理团队的建设,加强管理团队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以及公共关系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明确其工作职责,使用考核机制来层层选拔适合信贷风险管理的人才,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

四、总结

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业务,然而在当前商业银行基层网点的信贷业务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需要加强信贷风险的管理,切实保障商业银行经济效益,才能够推动银行的持续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志传.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控之道[J].中国农村金融,2015,09:78-80.

作者:葛通

第3篇:智能化背景下的商业银行网点运营操作风险管理策略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非传统金融机构的加入、监管政策导向的变化、客户金融行为的改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客户争夺已逐渐取代市场份额成为商业银行间的核心竞争领域。

为适应形势的变化,商业银行运营管理以服务前台转型、为客户提供最佳服务体验为目标,通过将传统运营模式与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紧密融合,开展了体系性的运营流程再造,运营管理智能化、电子化、移动化趋势日益明显,网点业态发生颠覆性变革,操作风险特征随之变化。

商业银行网点业态趋势

新技术的发展,诸如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大数据等,潜移默化地重塑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和金融服务需求,商业银行网点的运作模式随势调整,功能定位从业务办理场所转向维系客户的营销服务平台,自助化、集约化、智能化成为未来银行网点的共性发展趨势。

第一,业务办理自助化。随着智能自助设备的日益普及,自助服务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依托业务流程与金融科技的结合,将业务操作向前(客户)迁移,将传统员工的操作全部或绝大部分转换成为客户自助行为,以改变网点业务办理模式,改善客户体验。

第二,作业处理集约化。网点原有的标准化业务职能将逐步迁移至后台,前台分散受理、后台集中处理的新运作模式将被构建,实现“前台操作标准化、后台操作集约化”。通过进一步优化配置资源,降低网点运营成本。

第三,客户服务智能化。运用端到端思维,以客户为中心,借助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将人与技术相结合,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使客户在同一个网点的物理空间内即可享受全方位、智能化的商业银行优质金融服务,体验商业银行各类金融产品和人性化互动。

网点运营操作风险变化趋势

在商业银行转型过程中,网点运营管理随之发生变化,呈现出交易渠道多元化、人员使用复合化与风险领域集中化的特点,运营管理的复杂程度相应增加,新风险不断产生,风险分布特征也在变化。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实务看,运营操作风险占金融机构重要风险点的比重超三分之一,始终是最主要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点。其中,账户、转账汇划与对账、重要物品与现金、银行卡、同业业务、票据及客户身份识别方面的风险点占比超过80%,是预防高发商业银行风险案件的重点运营操作风险领域。

账户类风险管控压力骤增

在新科技手段广泛融入金融行业的大背景下,金融服务不断从线下向线上转移。这一趋势下,银行和客户的接触仅限于账户开立与签约环节的“一次性”特征日益明显,账户类业务作为银行接触客户的第一个、也可能是唯一一个环节,逐渐成为商业银行识别、管控客户及业务风险的重要抓手。以个人结算账户业务为例,近年来网络电信诈骗案件高发,犯罪分子正是利用银行网点在开户环节对来人身份审核不到位的情况,一旦在开户环节伪冒得手,后续在电子渠道上的犯罪实施就相对容易。

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在政策导向上也不断压实商业银行在账户业务风险管控方面的主体责任。2019年取消企业开户许可工作中,人行一方面取消了账户启用日这一风险缓冲区域,另一方面将核准制改为备案制,商业银行管控风险的压力更大、责任更明确。

资金类风险管控难度增加

客户资金方面,传统柜面渠道办理资金划转业务往往需要1~2个柜面审核环节。受理业务过程中,面对面的模式便于银行接触客户,从而了解其交易背景和交易习惯,感知资金异动或来人存疑的情况,干预和堵截异常交易。随着智能设备、电子渠道的推广,客户办理资金交易的渠道不再局限于传统柜面渠道。为规避银行审核,不法分子往往采用线上、自助渠道办理资金划转,一旦发生洗钱行为或客户资金被盗用,难以及时发现和阻止。

银行内部资金方面,金融电子化给商业银行金融产品体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满足客户差异化、便捷化的服务需求,越来越多交易逻辑复杂的金融产品应运而生,与之相对应的,是更为庞大、复杂的资金核算体系和内部账务流程,快速扩大的风险缺口,以及显著攀升的风险防控难度。

人员类风险管控手段存在“逆向选择”

作为业务的发起者、实施者,人员类风险是运营风险发生的重要因素,表现形式包括:外部欺诈、内外勾结与内部欺诈。从危害程度看,由内部人员参与的内部欺诈或内外勾结造成的运营风险案发频率高、影响面广、危害性大、媒体曝光度高。

传统网点运营模式下,商业银行普遍采用“双线控制”“定向顶岗”来控制人员类业务风险,人员配置以3~4人为下限。实现运营业务前后台分离后,由于前台操作的工作量不断被后台剥离,未来网点运营人员配备可能直接精简至1~2人、业务处理综合化成为趋势,网点运营人员的岗位职责从以操作为主的单一职能走向“营销+操作”的复合职能,一旦网点运营人员处理不好合规内控与营销拓展之间的关系,就可能发生为获取营销回报、完成营销指标,擅自降低业务审核标准、甚至主动帮助客户绕开银行风控防线的情况。

要素类风险管控重点及手段复杂度增加

相较于上述三类风险,金融电子化的趋势给要素类风险的管控则带来了更为利好的影响。管控方式上,电子化手段的运用为运营要素提供了“脱实向虚”的可能,电子印章、电子登记簿、电子凭证等应用解决了实物运营要素管控成本高、手段匮乏、针对性差的难题;管控重点上,对运营要素实施电子化改造,以机控代替人控的过程中,管控重点将不断聚焦于尚未实施电子化改造的要素(如受制于监管政策要求无法实现电子化的印章、凭证等)以及已实现电子化改造的运营要素在线上各管控环节的严密性上。当然,电子化手段运用为运营要素风险管控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还要时刻关注和防控新技术、新手段在运用过程中产生的派生性风险。

运营操作风险管理策略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风险形势,为进一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商业银行网点运营操作风险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主动应对,通过扩大管理范围、优化管理手段,不断强化事前与事中控制,逐步实现风险智能化、集约化、模型化管理。

基本管理原则

一是在范围上要求“全面”。既要基于基础客群交易需要及业务办理习惯,完善方式,巩固传统柜面业务风险管理;更要适应业务集约化处理趋势,扩大范围,加强对各业务条线运营操作类工作的风险管理。

二是在方式上依托“机控”。发挥流程管理在业务制度设计和相关系统开发评审中的统筹规划作用。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促进业务流程再造,加强系统机控能力。

三是在时效上强调“及时”。发挥集约化的风险监控平台在运营风险管理中的基础工具作用,通过平台功能完善与模型构建,构建以事前预警与准实时监测为主体,辅以事后检查监测的风险监控模式,提升管控时效。

实施路径

第一,智能化。推进人控向机控转变,提升风险管理刚性。在业务管理方面,将指纹、人脸、虹膜等生物识别技术运用于交易过程,强化真实性审核;在要素管理方面,实施各类运营要素电子化改造。

第二,集约化。搭建后台业务集中处理与授权平台,上收高风险业务审核权限。剥离前台验印、记账、复核、对账等操作环节,通过后台规模化处理,将前台分散风险转移至后台,提高集约化管理水平。

第三,模型化。运用大数据管理进行异常行为与交易分析,设定参数化模型规则、以流程嵌入方式,前移风险管理时效关,不断强化风险事前预警与准实时监测,提升防控时效。

运营操作风险管理措施

推进全面管理,规范流程控制

标准化的运营流程本身就是风险控制的重要方式,它体现了风险控制和运行效率的统一,因此,要以各项业务流程设计与梳理为起点,以账户、账务、运营要素三大维度为判断标准,确定运营操作风险管理业务全景图,参与产品设计、系统建设、技术支撑等方面,通过建立标准化的运营作业流程,合理平衡风险与效率间的关系,将风险防范融入到运营服务支撑中。

第一,账户与账务管理。以“抓好两端、核实支付”为核心风控理念,一端抓住、管好账户开立与签约的源头环节,另一头扎实推进银企对账的末端环节,同时严格账户存续期间大额支付核实控制。

第二,运营要素管理。结合柜面无纸化项目的推进,实施包括纸质凭证、业务印章、客户回单在内各类运营要素的电子化改造,通过实物要素电子化减少前台操作风险点。同时,对无法实施电子化改造的实物要素通过电子化登记,实现“颁发——领用——使用——保管——交接——銷毁”的全生命周期电子化管理。

实施智能监控,提升风控时效

发挥后台集中监控优势,快速响应内外部风险事件案件,不断完善运营风险监控模型,加速大数据、实时数据传输、人工智能、OCR深度识别等金融科技与运营风控的融合应用,构建“异常交易事前预警,重点风险事中控制,剩余风险事后监测”的一体化风控体系。

第一,异常交易事前预警。以风险大数据为驱动,通过整合内外部数据信息,构建异常信息数据库,借助实时数据处理技术,将风险监控嵌入运营作业流程,实施事前风险提示、警告或阻断,从源头控制风险。

第二,重点风险事中控制。应用实时数据及影像传输技术,推进权限类业务后台集中审核或处理,剥离前台运营主管审核授权等事务性工作压力,集中精力加强网点现场管理工作。

第三,剩余风险事后监测。对监测发现的疑似风险交易,应用OCR、AI视觉识别等技术,通过特定算法与机器学习深度融合,构件场景化监控模型,对风险交易的业务凭证、办理场景开展图像与视频智能化监测,避免人工监测覆盖窄、效率低、投入大等方面的弊端,提升整体监测效能。

加强人员管理,完善内部控制

与内外服务具有高度关联的运营风险,其管理的核心在于人员风险防范。因此,要通过优化管理手段,加快风险防范重心转移,实现员工行为管理由事后以查为主向事前主动预防的转变。

第一,建立运营员工画像。利用内外部大数据,整合员工基础、外部违规、交易行为、系统权限等方面的动态信息,通过权重赋分与风险评定,实施基于员工画像的分层分类差异化管理体系,及时控制潜在风险隐患。

第二,常态化员工行为排查。基于员工交易行为数据,从业务类型、资金规模、系统权限与轮岗执行等方面构建异常行为监测模型建设,开展常态化的检查监测,实施及时的交易限制与提示。

综上所述,提升网点运营操作风险管理,一方面要运用智能化手段,以新的思维模式重新审视运营操作风险,不断提升运营操作风险管控能力;另一方面是利用金融科技塑造新的网点运营操作风险管理模式,提升运营操作风险管控效率和降低运营风险管控成本,有效管控网点运营操作风险。

金融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商业银行应以网点运营操作风险管理转型为契机,不断完善网点运营操作风险管理创新机制,始终保持创新基因,不断化繁为简,推陈出新,持续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能快速应对内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网点运营操作风险管理 “不变”之道。

(作者系上海银行总行运营管理部总经理)

商业银行月度资讯

银行补充资本再获政策支持

9月7日,金融委召开会议指出,鼓励银行利用更多创新型工具多渠道补充资本,真正落细落实尽职免责条款,有效调动金融机构业务人员积极性,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全面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央行开展央行票据互换操作

9月11日,央行开展了央行票据互换操作,操作量50亿元,期限3个月(91天),费率0.10%。本次操作面向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公开招标,一级交易商可使用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各只银行永续债参与操作。

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9月16日,央行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在此之外,为促进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再额外对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央行发布《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8)》

9月20日,央行发布《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8)》指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日益健全,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促进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央行与国际清算银行在京共同主办人民币国际化研讨会

9月20日,央行和国际清算银行在北京联合举办人民币国际化研讨会。来自全球30多家央行和10余家商业机构的高级代表围绕扩大人民币资产投资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零售金融科技下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或成盈利增长点

9月23日,数据显示,零售业务正在逐渐成为中国银行业创收的重要引擎。自2009年起,中国零售银行业务收入以每年23%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20年,整体规模将达到3.2万亿元,成为全球第二大零售银行市场。

财政部划定银行拨备覆盖率红线

9月26日,财政部发布《金融企业财务规则(征求意见稿)》,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例,监管部门要求的拨备覆盖率基本标准为150%,超过监管要求2倍以上,要对超额计提部分还原成未分配利润进行分配。

央行在香港成功发行10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

9月26日,央行在香港成功发行6个月期人民币央行票据100亿元,中标利率为2.89%。全场投标总量超过360亿元,认购倍数达3.6倍,认购主体包括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国际金融组织等各类离岸市场投资者。

作者:赵刚

第4篇:营业网点法律风险自查及防控措施

9月17日,我们收看了省行法律视频讲座,感到受益非浅。会议结束后,我所及时召开员工会议,传达了讲座的要点及省行领导讲话精神,认真查摆业务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法律风险,明确了今后工作措施。

一、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法律风险点

(一)协助执行方面。

目前, 协助执行的主要风险点有:违规操作;超范围协助;向非执法人员泄露客户资料;转移被执行人基金;不履行协助执行义务。

(二)反洗钱工作的风险点。

1、为不提供身份证件或提供假身份证件的客户开立存款账户;

2、为提供虚假开户资料的客户办理存款、结算业务;

3、发生大额、可疑交易,不按规定及时、准确报告;

4、应当发现可疑交易而没有发现;

5、不按规定期限保管账户资料和交易记录,账户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不完整;

6、泄露反洗钱工作信息;

7、对洗钱风险较高的业务未按要求开展客户身份识别或重新

1

识别工作;

8、不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和时限反馈发洗钱协查。

二、整改措施

(一)强化制度执行,认真配合有权机关做好协助执行工作。 按照农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认真审查协助执行机关的主体资格、执行内容、工作证件、法律文书等要素。

1、相关法律文书应符合法律规定;

2、 有权查询存款的执法机关有:人民法院;税务机关;海关;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军队保卫部门;监狱;走私犯罪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含军队监察机关);审计机关。

3、有权冻结存款的执法机关有:人民法院;税务机关;海关;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军队保卫部门;监狱;走私犯罪侦查机关。

4、有权扣划存款的执法机关有:人民法院;税务机关;海关;

5、除法律规定有权查询的机关和本人凭身份证查询以外,其他个人和机关一律不得查询个人存款信息。

(二)反洗钱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1、在网点设立反洗钱岗位,明确专人负责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工作。

2、坚持勤勉尽责,遵循“了解你的客户”的原则,建立健全和执行客户身份识别制度。

3、依法妥善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确保重现性。

2

4、组织形式多样的反洗钱宣传培训,营造良好反洗钱氛围。

(三)积极做好法律学习培训工作,提高全员学法知法守法的自觉性。

第5篇:邮储银行支行网点风险管理报告季报

2014年第一季度风险管理工作报告

2014年一季度,我支行十分重视风险管控工作,在严格执行上级要求的管理办法和制度的前提下,我支行细化风险管理,坚持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并进的经营策略,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内控管理方面

我支行一直将内控管理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逐条逐项将各项管理规范内控要求进行落实与学习,对发现的隐患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地方向相关部门反馈,建立内控、案防学习文件和整改档案,建立重大事件应急预案及处置方案,切实做到有查必改,使各项措施真正落实到实处;加强支行反洗钱监督力度,规范反洗钱管理流程;积极开展员工排查工作,对支行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行为进行深入排查,从侧面了解、关注员工的思想动态。

二、制度管理方面

支行员工熟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业务制度》、《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指引》,能正确掌握业务流程操作风险识别方法,管理人员能了解全行金融案件治理政策、风险管理制度、案件风险防控措施和特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并且对业务流程操作风险及防控措施以及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要求等内容熟悉。对日常管理检查、业务检查、风险排查、审计监督发现问题都能及时整改落实。特别对柜员工号使用、开户、验印、业务印章保管、大额支付的授权等业务环节,责任到人,明确不相容岗位和业务,坚决断绝串岗、混岗或违规兼职等问题的发生。同时我支行每日至少一次对大额、反洗钱系统客户进行跟踪核实;每旬至少一次对现金、重要空白凭证等进行盘核;每月至少一次对开户、挂失、大额存取、大额现金、客户预留印鉴、业务章戳、设施设备进行自查;每季度至少一次对支行整体风险管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做到严格把控支行各项管理制度。

三、安全保卫方面

支行配备一名保安和安全员,并制定各岗位职责,支行每月都开展一次安全学习和安全演练,每位员工都能熟悉各项演练预案和安全器具的使用;支行案防设施设备都符合相关制度要求,X月XX日监控系统出现故障,及时向保卫部进行报告并及时更换。为此我支行对安全设备设施进行安全自查,从中发现不少问题,能及时整改的已整改,不能及时整改的已书面形式报告保卫部。案防器材都能正常使用,支行每月20日都会对110报警系统进行测试。

四、员工培训教育方面

支行实行每日晨会提示风险防范点,每周例会风险防范培训,为加强员工风险合规知识教育,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工作,加强网点应急预案的学习和演练,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员工异常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现按照上级案防要求对演练录像进行拷贝保存以待上级检查。支行能严格把控各项风险、完善各项服务管理制度,在规范员工工作流程和服务行为下强化自律约束、合规经营,不断提高支行整体风险管理能力,努力将风险降到最低,确保我支行各项业务安全、稳健发展。

第6篇:银行风险防控

对权力的有效制衡是预防金融机构内部人员违法违规的重要手段。农村金融机构要通过完善制度,不给违法违规人员留下可乘之机。如可以引入管理人员权利制衡机制,使管理人员的个体行为处于整个管理层的制约之下,防止权力的滥用;明确岗位责任并签订廉政保证书,规范管理人员的职务行为;坚持信贷审贷分离,采取大额贷款审批人员交纳风险金的做法,从操作环节上防止违规放贷,杜绝以权谋私行为;坚持岗位轮换制,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严格执行重要物品保管使用制度。

加大对内部人员违法违规的处罚力度是杜绝金融机构内部风险的又一个重要方面。内部人员违法违规,固然有心存侥幸的成分,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对违法违规成本的漠视。因此,要增加对违法违规者的处罚力度,使其不敢违规。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培养守法和敬业精神不可或缺。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人员素质差异性很大,政治和业务素质的欠缺成为引致内部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管理人员和职工的守法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金钱观,自觉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弘扬廉洁奉公和爱岗敬业的主人翁精神,形成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使奉公守法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金融风险的产生会构成对金融安全的威胁,金融风险的积累和爆发会造成对金融安全的损害,对金融风险的防范就是对金融安全的维护。因此,要将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加强内控防范风险,放在关系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保证国家金融安全的高度来看待,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措施,力争将风险化解于萌芽阶段。多未雨绸缪,少亡羊补牢。

第7篇:银行案件风险防控试题

案件风险防控实务培训考试题

部门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总分20分,每题1分)

1、银监会针对各类案件的特点、成因,先后提出了防范操作风险的“十三条意见”,明确了案件治理的“六个重点环节”,推行了强化内控管理的“十个()”,制定了建立案件治理长效机制的“十项措施”。

A.制度建设B.机制建设C.联动建设D.文化建设

2、全国银行业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标本兼治、查防结合、()、提高案件防范能力。

A.加快发展B.加强内控C.强化落实D.加强教育

3、根据《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操作风险包含下列哪种风险?()

A.市场风险B.策略风险C.法律风险D.声誉风险

4、下列哪项不属于防范操作风险内控“十个配套与联动”。()

A.完善审计体制、提升审计职能与加强对审计问责制度建设的配套与联动

B.查案、破案同处分到位的双向考核制度建设的配套与联动

C.激励员工揭发举报与员工薪酬制度的配套与联动

D.重要岗位的强制性休假与岗位审计的配套与联动

5、下列哪项不属于操作风险防范“十三条”所列明的监管要求范围?()

A.不得为从事非法集资活动的企业提供开立账户、办理结算、提供贷款等便利条件

B.建立和实施基层主管轮岗和强制性休假制度,并确保这一安排纳入人事管理制度

C.严格印章、密押、凭证的分管与分存及销毁制度并坚决执行

D.加强未达账项和差错处理的环节控制,记账岗位和对账岗位必须严格分开

6、下列做法不符合监管要求的一项是()。

A.严禁行内辞退、辞职人员或社会上的“中间人”代客办理业务

B.加强对可能发生的账外经营的监控,当日出单要核对,机器打印的出单要全部核对

C.对重要岗位和重点部位的监控录像,每天要由专人负责定时查看

D.对开户手续不符合规定的,一般不予办理,但重点客户、大型客户等特殊情况除外

7、下列哪类人不属于案件专项治理工作须排查的“九种人”?()

A.有“黄赌毒”行为的B.个人或家庭经商办企业的

C.小额资金购买彩票的D.无故不能正常上班或经常旷工的

8、下列哪项不属于案件查处中必须坚持的“三个必须”?()

A.不管涉及哪一级,案件必须查清B.不管案件涉及金额多少,都必须严查

C.不管涉案人员是谁,犯错必须处理D.只要违规,不管是否案发都必须追究

9、我国银行业第一个关于操作风险管理的规范性文件是()。

A.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B.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

C.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D.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10、银行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向关系人以外的其他人发放贷款,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该款刑法规定的罪名是()。

A.集资诈骗罪B.高利转贷罪C.违法发放贷款罪D.贷款诈骗罪1

11、“KYC”原则的中文含义是()。

A.了解你的业务B.了解你的客户业务单据C.了解你的客户业务

D.了解你的客户

12、案件防控长效机制的良性循环应当是()。

A.排查-整改-提高-再排查B.制度-执行-检查-修订制度

C.制度-执行-反馈-检查-修订制度D.制度-排查方案-整改-修订制度-执行

13、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尤其是设立新的机构或开办新的业务,均应体现()的要求。

A.制度先行于业务 B.内控优先C.发展是根本,管理是保障D.合规人人有责

14、“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指()。

A.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并购贷款管理暂行办法、项目融资业务指引

B.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授信尽职指引

C.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项目融资业务指引

D.贷款通则、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项目融资业务指引

15、国家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是()。

A.中国人民银行B.公安部C.中国工商银行D.中国证券管理委员会

16、根据《反洗钱法》规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金融机构可根据自身需要决定是否设立反洗钱专门机构或者指定内设机构负责反洗钱工作

B.金融机构对先前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或者完整性有疑问的,应当重新识别客户身份

C.客户由他人代理办理业务的,如代理人有授权委托书的,则不必对代理人的身份进行核对、登记

D.金融机构破产和解散时,应当将客户身份资料和客户交易信息及时销毁

17、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均以()为经营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

A.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B.效益性C.安全性D.流动性

18、下列符合银行业从业人员“守法合规”要求的做法包括()。

A.遵守法律法规B.遵守行业自律规范

C.遵守所在机构的规章制度D.以上皆是

19、银行员工不得利用职权和工作便利接受或索要任何可能会被视为商业贿赂的()。

A.礼品B.礼金C.招待D.以上皆是

20、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以下哪一项不是金融诈骗的违法行为?()

A.编造引进资金的理由从银行贷款B.上市公司董事长变更,没有进行披露

C.自制信用卡从银行提款机提款D.提供不完整的财务报表,以获取银行贷款

二、多选题 (总分30分,每题1.5分。选少、选多、不选均不得分。)

1、下列关于银行业的描述正确的有()

A、高风险行业B、经营风险、管控风险、承担风险损失C、获取风险收益

D、风险管理能力是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2、属于银行三大主要风险的是()

A、声誉风险B、国家风险C、法律风险D、信用风险

E、市场风险F、操作风险G、流动性风险 H、战略风险

3、以下哪些行为明显不妥,有可能会对银行业从业人员及所在机构产生不利影响?()

A.某银行业务人员在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发现该客户提供的业务申请材料有部分是假造的,但是为了做成业务,该业务员暗示客户其行为可能触犯法律,并建议该客户可以经由第三方代其申请,以规避法律约束

B.某银行业务人员发现其经办的某笔业务是为了逃避监管规定或规避法律、法规禁止性规定,于是按照内部流程进行了必要的报告

C.某银行业务人员出于私情向家人提供规避监管规定的意见和建议,并利用其所在机构的资源为这些行为提供方便

D.某银行客户经理明确告知某客户,其申请资料存在不实之处,并让客户重新提交真实的申请材料,以顺利提交审核

4、银行员工下列哪几种行为被监管部门所禁止?()

A.银行员工个人卡(账)与企业账户发生资金往来

B.银行员工为亲属和朋友代开账户

C.银行员工为客户垫款、提取现金、购汇

D.在工作时间为企业代处理账务,在营业场所为企业保管账册、票据印鉴、密码等

5、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五大体系包括()

A、组织体系 B、岗位职责体系 C、业务和管理流程体系

D、工具体系 E、考评奖惩体系

6、我国银行管理实践中,关于操作风险成因分类说法正确的有()

A、人员风险 B、内部欺诈 C、实体资产的损坏 D、流程风险

E、IT系统及技术风险 F、外部事件风险

7、下列哪些属于“一案四问责”的内容?()

A.对案发当事人问责B.对相关制约人问责

C.对内部督察责任人问责D.对领导责任人进行问责

8、下列哪些属于案件防控的“五条防线”内容?()

A.在明确岗位职责、操作规范的基础上,建立岗位自我约束防线

B.按照职责分离、相互制约的原则,建立严密的业务流程监督防线

C.健全风险、合规、稽核部门,全面推行会计主管委派制度,建立监督检查防线

D.强化业务管理部门的辅导、检查职责,建立业务条线监督防线

E.提升管理技术手段和系统支持,逐步建立覆盖所有业务、所有部门的IT系统技术防线

9、银行内部控制的目标是()

A、确保国家法律规定和银行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B、确保银行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施和充分实现。

C、确保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D、确保业务纪律、财务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的及时、真实和完整。

E、确保投资者利益最大化

10、银行业从业人员的下述哪些行为明显违反了有关信息保密的规定。()

A.向与业务无关人或其他组织,包括向其所在机构同事透露客户的个人信息

B.出于好奇或其他目的向其他同事打听客户的个人信息和交易信息

C.不妥善保管或销毁填有客户信息的单据、凭证、开户申请书或交易指令

D.将客户信息用于未经客户许可的其他目的

11、银行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包括()

A、内部控制环境 B、风险识别与评估 C、内部控制措施

D、信息交流与反馈 E、监督评价与纠正 F、考核激励与惩罚

12、以下关于商业银行办理业务的禁止性规定,说法正确的是()。

A.商业银行办理委托收款结算业务,应按照规定的期限兑现,收付入账,不得压单或压票

B.任何个人不得将单位的资金以个人名义开立账户存储

C.商业银行应当在公告的营业时间内营业,不得擅自停止营业或者缩短营业时间

D.商业银行办理业务,提供服务,按照规定不得收取手续费

13、员工行为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A、坚持从严治行,对违规违纪行为果断进行处理,坚决铲除违规土壤。

B、加强对员工行为的关注。制定员工异常行为排查管理办法,通过“听、看、谈、报、防、查”等方式提高排查效果。

C、加强对员工日常行为的管理。建立重点员工关注档案,进行跟踪管理。做好员工工作时间之外的行为监督。

D、增强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E、加强员工的自我学习

14、良好的职业操守包括()

A、诚实信用 B、守法合规 C、专业胜任 D、勤勉尽职

E、保守秘密 F、公平竞争 G、抵制违规

15、银行业员工发现下列哪些情况,须第一时间向部门经理或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A.案件和案件隐患B.风险事件C.重大内控漏洞D.员工行为失范

16、案件防控长效机制建设要求在公司治理方面实施以下内容()

A、规范公司治理机制。B、完善风险管理构架 C、强化业务流程管理、D、推进合规文化建设。

17、案件防控长效机制建设要求在内部控制机制方面实施以下内容()

A、完善内控制度建设 B、落实“四项制度”

C、加强重点环节控制D、持续内控制度评价

E、强化岗位流程制约

18、中小金融机构在制定责任追究制度时应把握以下原则()

A、自查从宽、他查从严 B、尽职免责、失职重罚

C、教育惩罚相结合 D、处理要公平

19、中小金融机构的案件责任追究应遵循以下原则()

A、教育惩罚相结合 B、一案四问责 C、上追两级

D、依据要充分 E、处理要公平 F、处理轻重要适度

20、案件防控工作日常开展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案件防控工作组织推动和采取防控措施的情况 B.风险自查自评和排查工作情况

C.主动排查情况及成 D.发案银行业金融机构落实整改措施和问责情况

三、判断题(总分20分,每题1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风险是必然存在的,体现了银行风险的客观性特征。()

2、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方法要求在采取一系列全新的风险管理技术的同时建立全员风险管理文化。()

3、操作风险是银行“开门即来”的最古老的风险,其所具有的不对称性特点表明其是一种不会带来收益的纯粹风险。()

4、中国银监会全新监管理念主要是指“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

5、银行内部控制是指银行为了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

6、内部控制制度五大要素中内部控制措施是内部控制制度的核心和中枢。()

7、内控措施的“四眼原则”可理解为一笔业务需有两人经办。()

8、“内控优先、制度先行”,“开办一项业务,出台一项制度、建立一项流程”表明制度与流程在保障内控制度的执行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9、中小金融机构并不缺少制度,真正缺少的是对制度的执行。究其根源,是因为没有形成严格的、令行禁止的合规习惯和约束,欠缺自觉合规的文化环境。()

10、案件防控长效机制的核心在于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11、银行业中小金融机构科学薪酬分配制度的核心是业绩,业绩决定员工的职级调整、绩效工资的分配。()

12、《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案件责任追究指导意见》中的“直接责任人是指对形成案件风险引发不良后果起直接作用的违纪违规人员。()

13、中小法人金融机构对案件防控治理承担首要责任的是董事长(理事长)。()

14、单位提交开户申请资料,银行审核相关证件无误后即可为其开立账户并启用。()

15、在特殊情形下,银行客户经理可代理客户进行对公账户的的开户并转交其印鉴卡。()

16、执行存款实名制只要客户提交了真实的身份证件即可为其开户。()

17、银行经办人员或客户经理获客户书面委托授权后,可代其向银行购买重要空白凭证。()

18、规范的对帐制度包括:严格设立记账、对账岗位,执行双人对账,换人对账等对账风险防控措施,严防“一手清”。()

19、对公客户对账一年至少组织一次。()

20、银行自身的行政公章及法定代表人印章必须分开保管并实行平行交接。()

三、论述题(30分)

1、简述我行关于员工从业禁止若干规定(15分)

2、请结合银行实际,谈谈应如何做好案件防控工作。(15分)

第8篇:银行操作风险防控措施探析

银行操作风险防控措施探析 提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银行是经营风险、管理风险从中获得收益的高风险经营行业,因而防范和化解风险是银行的永恒主题。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发展,在大量金融产品提供给消费者的同时,银行业所面临的操作风险也越来越大。商业银行如何应对防范日益复杂多变的操作风险,如何采取多种防控措施,建立操作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以提升银行的竞争力,这是一门风险管理科学。

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定义,操作风险是指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相比,操作风险具有四个明显特征。一是风险的内生性。二是复杂性和隐蔽性。三是风险与收益不对称性。四是关联性。这些特殊因素都决定了操作风险的防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商业银行长期不懈的努力方能取得成效。

一、对操作风险引发案件的成因剖析

操作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从许多案件看,是屡犯屡查,屡禁不止,重要制度形同虚设。如查库制度、授权制度流于形式;没有坚持重要岗位轮换和相互制衡机制;金库管理制度、现金提取、现金调拨程序管理不严,导致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截取库款、盗用现金;网点管理不到位、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失控,工作人员私自开户购买支票挪用银行资金等。操作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各商业银行经过这几年的改革,虽已相继建立了垂直的内部审计体系,建立了内控风险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操作风险管理等。但与建设现代金融企业的内在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一是缺乏对操作风险的整体掌控,未应用统计学原理对操作风险事件进行计量、分析,更谈不上数据库的建设和科学有效的管理。二是“三道防线”未能形成整体合力。由于基层机构、专业管理部门和内控合规部门的职责界定不清,三道防线不能很好地衔接,导致政出多门、各自为战,削弱了内控体系的整体性、协调性和有效性。三是未建立操作风险评价、监督和整改机制等。

缺乏完善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方法和程序来管理风险。银监会《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要求商业银行制定完善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对操作风险的明确界定和分类,并在全行范围内建立统一的方法和流程来识别、评估、监测、控制操作风险。但不少商业银行还未能制定操作风险管理政策,也就难以有效地控制操作风险的发生。

二、强化防范操作风险的多种防控措施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完成和成功上市,并同外资银行开展同台竞技,防范操作风险是提高竞争力和公信度的一项紧迫任务。防范操作风险要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公布的《操作风险管理和监管稳健原则》和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为指导,但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则要因地制宜,强化防范操作风险则应采取多种防控措施:

(一)要学习贯彻《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提高对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提高全行员工合规经营理念,增强防范操作风险的自觉性。在银行经营中,依法经营、合规操作是银行一切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每个银行员工应尽的基本职责,把合规经营理念贯穿到员工的日常行为之中,使之成为自觉的习惯,把操作风险管理的各项

措施细化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节点。

(二)要建立健全操作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为防范操作风险提供组织保障。为加强对操作风险的统一管理,商业银行应成立操作风险管理委员会,作为银行操作风险的调研、决策、组织、沟通和协调机构。操作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可挂靠在法律与合规部,对操作风险进行日常监控管理。

(三)建立制度“防线”,用完善制度防范操作风险。比如民生银行开展了以加强制度建设和防范操作风险为主要内容的查防银行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在剖析已发案件、查找风险隐患基础上,对现有规章制度的缺陷,及时进行相应的补充、修订和完善;并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业务操作规程,完善了对创新业务品种的制度跟进,强化了对薄弱环节的监控管理,不仅杜绝了管理“断层”和风险控制“盲区”,为有效防范操作风险提供了制度保障。

(四)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中,要求通过制定完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方法和程序来管理风险,通过适情计提操作风险所需资本来抵御风险。对此,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已走在其他商业银行的前面。目前,建设银行正在探索标准法的实施路径;并收集了1998年以来的操作风险损失的各种数据,计量各条线各类型操作风险的损失率,为未来开发资本计量模型、实施高级计量法打好数据基础。

(五)加强执行力建设,防范操作风险。美国管理学家拉里·博西迪和拉姆·查兰在《执行》一书中提出:“执行应该成为一家公司的战略和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执行力是企业领导者的主要工作。作为企业的各级领导者,如果不知道如何去执行、执行不力,那么,所有工作都将无法取得预期的结果。

(六)要充分运用现代技术堵截操作风险的发生。防范操作风险仅仅靠制度规定是不够的,还要靠管理艺术,靠创新。工商银行的票据业务量高居各家银行之首,但近3年来没有发生过一起票据操作案件。这是因为工商银行在票据业务的风险管理上采取了不少措施,搞了一些创新,如建立了票据营业部、对分行实行了票据移存等。各分行的票据必须在一定时限内移存到票据营业部,而且移存还要按照票据的时间序列,先进的票据先移,不允许替代。这种创新做法避免了很多操作风险。工商银行这一创新成功做法,是很值得其他银行进行学习推广的。

(七)由于操作风险具有内生性特征,决定了防范操作风险还应在建设合规文化、开展警示教育,警钟长鸣,提高员工的道徳素质和防腐抗变的能力、构筑坚实的道徳防线上狠下功夫。从无数大案要案实例表明,那些违法犯罪分子无不是丧失了理想信念,陷入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腐化堕落的泥潭。正如刘明康主席指出:在法人层面,我们要讲治人、治法,不能仅抓业务。商业银行业务健康发展的基础是依法合规,从国际经验看,业务健康发展的前提有三项原则,即“了解你的客户”、“了解你的客户业务”、“了解你的部下”。看来,要防范操作风险最根本还应从治本入手,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员工理想信念、思想道徳教育,建立良好的合规文化,要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要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为行动的指针;要教育员工珍惜现有的工作、生活环境、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自觉抵制各种诱惑,远离违法乱纪;要加强职业道徳教育,引导员工学规学法,增強道徳意识和法制意识,遵章守法;要警钟长鸣,加强对有不良行为员工的转化教育,严防

道徳风险。

第9篇:银行案件防控、风险排查自查报告

银行案件风险排查报告

按照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风险排查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我行案件防控风险排查工作,提高全行员工案件防范意识,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查找风险点,及时发现并上报各类案件,消除案件隐患,确保案件防控风险点排查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行长为案件防控排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部门负责人组织本部门的排查工作,充分认识案件风险防控工作的严峻形势,高度重视,切实负责,把案件风险防控排查工作落实到位。主要对以下方面进行排查。

一、资金柜面业务方面

通过翻阅2017年试营业以来全部业务凭证及各类登记簿,尤其对重要空白凭证、印章、内部账户等账簿进行重点排查,营业部能够严格执行“碰库”制度,早中晚三“碰库”,确保现金、重空、印章的账实相符;能够严格按照《潭农商村镇银行综合业务系统综合柜员制管理实施细则》进行规范操作,有效防范操作风险;制定了明确的岗位职责,权责分工清晰,起到相互监督作用;认真执行大额现金取现登记制度,对超过5万元的大额取现业务实行预约管理,建立了大额划转登记簿,大额交易严格按照反洗钱的相关规定逐笔进行了审批,并详细记录其交易对方、资金用途等重要情况,对异常资金交易及资金变动做到实时监控。

通过对资金、柜面业务方面排查,并查阅“查库登记簿”及“柜面业务交接登记簿”等各类登记簿及查看监控录像,各项工作均符合我行制度规定。未发现存在诈骗、挪用、套取资金现象,资金、柜面业务操作规范。

二、信贷业务方面

通过检查客户评级授信情况,包括授信准入、流程、额度、期限的检查 ,贷款尽职调查情况检查、信贷合同、征信检查、利率定价检查,委托支付检查,抵质押物检查等,用信前基本已签订相关文本资料,完善用信手续,基本上严格按“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要求执行,需委托支付的已按要求签订委托支付协议,提款申请书中支付对象名称、账号与提供的用途证明和实际基本相符;抵质押物均已办理登记或止付手续,贷款经办基本合规,未发现虚假抵质押的现象。通过审阅贷款合同中贷款走款、抵押、保证、付款条件、支付方式等条款规定,查阅放款及支付手续,确定贷款委托支付合规,风险控制有效。

三、下一步工作开展计划

下一步我行将严格按照《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7]6号)的要求,加强对员工理想信念、合规化、职业道德和反腐倡廉等方面的教育,其内容包括:案件治理与风险防控政策,规章制度和相关工作要求,内控管理基本制度,主要业务流程操作风险及防控措施等,引导员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和爱岗敬业精神,促进各岗位从业人员掌握风险控制要点,强化员工的遵纪守法意识和风险防控意识,努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廉,增强主动防控风险的内在动力,使全员的业务素质及合规意识得到新的提升,加强机构、管理和操作等责任约束,进一步查找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强化风险防范管理,加大工作力度和深度,切实做好风险防控工作,为我行的业务发展保驾护航,确保村镇银行安全、规范、有效运行,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上一篇:镇烟叶生产工作方案下一篇:用原来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