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下的施工管理论文

2022-04-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新时代的发展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变得尤为重要。为了可以更好地对不安全因素进行管理,那么就需要进行智能化安全管理系统进行应用,这样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安全管理质量的提升。本文首先针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影响因素进行阐述,然后分析新时代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技术,包括智能安全管理系统、人员安全管理模块、机械安全管理模块以及监测预警管理模块。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安全管理下的施工管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安全管理下的施工管理论文 篇1:

当前时期下道路施工的安全管理

【摘要】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道路施工安全的管理工作,安全事故明显减少,但是仍然远远不足,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可小觑,因此,应引起社会各界及施工企业单位的强烈重视。本文主要对道路施工的安全管理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道路施工;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安全生产需贯穿道路施工全过程,这绝不仅仅是加强安全监督和检查就能够完全解决的问题,更加需要施工作业人员树立牢固的安全生产意识,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重点在于防范,以预防为主,只有严格注意这一点才能够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从而减少人员的生命财产损失。

1、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1安全管理意识有待加强

在目前的道路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较为突显的一点问题便是安全意识的欠缺。大部分的道路管理人员在进行施工管理时,其安全意识有待加强。如果一味的追求施工速度,其最终的结果无非是两种。第一种,运气尚好,那么道路工程的工期能够得到有效缩短,但其质量始终无法得到保障,安全隐患也依旧存在。另一种便是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危害。原有的不良思想致使道路施工单位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无法进行充分的认识,对生产施工员工也缺乏科学必要的教育。因此,在实际施工操作时,极易出现错误,由此引发安全事故。

1.2管理水平及质量偏差

虽然不可否认的是,有部分单位在其道路施工管理过程中,已制定出了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措施,但在其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些许问题。大部分的道路施工单位依旧受到原有施工思想的影响,认为要想有效提升经济效益,最好的方式便是将成本降低。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致使整体的施工安全管理质量一再降低。

1.3安全监管机制缺乏以及人员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

对于施工作业安全的监督与考核是道路单位施工管理的一项基本内容,主要是要通过考核与监督对工程的进度,尤其是对工程的质量进行监督与检验。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大部分的道路施工单位对于安全监管工作的力度依旧有待加强,而相关的责任制度也尚未建立。

2、提升道路工程安全管理水平的对策

2.1健全完善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2.1.1施工单位方面的施工安全管理

施工单位方面的施工安全管理主要是指积极建立起一个安全生产监管网格。施工企业可以成立一个专属性质的安全生产监管小组,以经理为主要领导人,负责人及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任人为副组长,各部门的负责人为组员。施工企业可以定期召开施工安全会议,对在施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积极建立起一个安全生产监管网格,真正实行对施工安全生产的动态性管理。另外,还应对相关的施工安全检查制度进行贯彻落实。工地是一个动态的现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也必须是动态的,作为须防范安全事故的重要措施,要求企业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

2.1.2项目部门的安全管理

在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综合治理、从严治理以及标化管理等原则,将公司中制定的安全管理体系理论作为根本的基础前提,积极建立起一个以项目部为带头人的安全生产体系。为贯彻落实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帮助。

2.2加强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的人员管理

首先,要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实现安全观念规范化。道路施工项目中的安全事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直接及间接的经济损失,对于道路工程项目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各项目办、监理办、项目经理部人员及施工现场管理人员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掌握一定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科学知识,自觉的遵守各项安全生产法令和规章制度。

其次,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与教育。在开工之前,安全管理工作小组就应该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比较系统的安全教育,技术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教育;在施工过程中,要定期召开安全会议,强化安全宣传,使施工人员能够及时把握安全注意事项,按照安全规章制度执行,消除事故发生的苗头;在工程竣工后,管理人员还要及时进行安全总结教育,对于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时反省,找出原因,积累安全施工经验。

2.3完善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要切实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就必须依靠完善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来保障,加强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奖惩不怠,才能真正实现道路施工安全管理。

首先,要建立和完善安全组织保障体系,制定和完善道路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若干制度及应急机制,使安全管理有章可循,明确各部门、各级人员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和权限。其次,要建立安全管理网络制度。应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总负责人,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财务负责人分管共抓的安全管理网络。其中,项目副经理主要负责具体安全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总工程师主要负责从技术方面来落实安全生产,对工程部和质安部直接负责,财务负责人主要负责资金管理。其三,要落实安全生产合同制。建设单位必须与施工单位签订安全生产合同,,明确合同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与义务。最后,要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调度会制。道路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应该定期组织召开安全生产调度会,及时向各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传达中央及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文件精神,并对上一阶段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分析,研讨解决方案,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并确定下一阶段安全管理的具体工作任务和安全监控的重点,明确下一阶段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目标等。

2.4做好安全投入与安全控制工作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道路建设费用中应当包含不得低于投标报价1%的安全生产费用,主要用于施工安全防护用具及设施的采购和更新、安全施工措施的落实,从而改善道路施工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管理。首先,要根据道路工程特点,找出其中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关键工序,并制定专门的预防方案,严格按规范操作,力求质量和安全的双达标。其次,对于一些高空临边作业等,应该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作好周边防护和警示标志,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网或防护栏杆,施工人员应戴好安全帽,对一些危险操作要使用安全带,防止在作业过程中出现落人、落物等重大安全事故。

2.5开展安全管理培训

在安全管理工作当中,施工人员作为工作主体,其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水平是影响安全施工的关键。目前,很多施工企业的施工人员都存在安全意识薄弱、自我安全保护能力较低的情况。想要实现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就必须要加大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和能力提升。为此施工企业可以聘请专家来进行安全意识的讲座与技能培训,在提升施工人员安全管理意识的基础上,使他们的自我保护水平也得到显著提高,从而实现施工人员安全保护的内外在结合,为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提升提供基础支持。

3、结束语

对于道路工程来说,安全管理水平不仅是基本问题,更是关键性问题,施工企业想要實现道路工程的有效建设,做好道路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尤为重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不仅要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还要制定专门的安全管理体系,为每一个施工人员提供全面的安全保护。另外,施工企业还必须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提升施工人员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和保护水平,让每一个施工人员都能够具有充分的安全保护意识和全面的自我安全保护技能。

参考文献

[1]杨庆.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分析[J].价值工程,2012,32

[2]胡学梅.高速道路施工的安全管理探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12

[3]王育平.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1

作者:李开兵

安全管理下的施工管理论文 篇2:

新时代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摘要:在新时代的发展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变得尤为重要。为了可以更好地对不安全因素进行管理,那么就需要进行智能化安全管理系统进行应用,这样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安全管理质量的提升。本文首先针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影响因素进行阐述,然后分析新时代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技术,包括智能安全管理系统、人员安全管理模块、机械安全管理模块以及监测预警管理模块。旨在可以更好地通过智能安全管理来实现对施工安全监测,从而保证工程安全实施。

关键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智能安全管理系统

引言:随着施工工程规模的不断增加,在施工现场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会对施工人员会造成非常大的伤害,甚至会造成生命危险。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加强施工安全管理,需要进行智能安全管理技术的使用。这样不但能够符合新时代的安全管理模式,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安全管理质量,有效促进施工安全的开展。

1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影響因素

1.1人员因素

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来说,影响管理效果的主要是人员因素。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因为缺乏对安全方面的重视,这样会让日常的管理工作倾向于其它管理内容,从而会带来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导致所有的施工人员对安全问题不够重视,容易引发安全事故。人员因素还包括施工人员,很多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这样会导致在日常的施工过程中容易因为技术问题而发生意外,这样不利于施工人员的安全。比如会因为误操作而弄伤自己,也会因为高空作业时没有佩戴安全设施,从而导致意外的发生[1]。

1.2机械因素

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造成非常大的影响还包括机械因素,因为机械性能会出现问题,这样会导致对其他人员造成伤害。比如机械失控,这样会对周边人员造成伤害。除此之外,有些机械设备因为缺乏保养和维护,容易出现螺丝松动的问题,这样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出现机械设备损坏问题,从而对操作人员造成非常大的伤害。总之,机械问题是导致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需要对其进行重视。

1.3材料因素

材料问题是发生安全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比如在进行材料摆放工作时,因为材料没有摆放正确,出现高空掉落问题,这样会对下面的人带来伤害,甚至会失去生命。除此之外,施工材料的质量也会对施工安全材料影响,比如在进行日常的施工作业中,需要搭设脚手架,人员需要通过脚手架来进行踩踏施工。若是脚手架自身的质量出现问题,那么非常容易为施工人员带来身体上的伤害。

1.4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会影响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比如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突然出现坍塌问题,这样会让正在施工的人员出现生命安全问题。除此之外,因为对周边环境不够了解,也会容易导致安全事故。比如在日常的施工中,并没有看到机械设备过来,比较容易出现碾压事故,不利于施工安全开展。因此,在日常的施工作业时,不仅需要关注手中的工作,同时也需要检查周围环境,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这样才能够避免出现危险。

1.5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是影响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因素之一,很多施工单位不注重安全管理,并没有设定一定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这样会让所有的施工人员对安全问题不够重视,从而会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问题。而且施工单位并没有针对日常的安全问题进行重点检查,施工人员不会遵守安全规范,不利于施工的安全作业。施工单位并没有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演习工作,一旦出现问题,就造成非常大的危险。总之,因为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去进行施工现场管理,那么会导致施工人员在日常的施工中存有非常多的安全隐患,不利于施工的安全开展[2]。

2 新时代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技术

2.1智能安全管理系统

为了可以实现智能安全管理工作,需要进行安全管理系统的构建。首先,需要应的信息采集技术,这样才能获取相关情况。可以利用全端的感知技术来进行使用,比如可以利用指纹死别系统来进行一定的监控,也可以利用监控系统和传感器进行信息的识别,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管理要求。还需要系统具有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可以利用网络来进行网络环境的建设,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数据格式之间的转化,有效进行数据服务器的存储,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为数据处理工作奠定基础。而且服务器可以更好地进行平台的支持,有效促进基础层、数据层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可以更好地了解相关人员的全部信息,同时也能够对机械参数,应急预案等内容进行管理,更好地实现服务器的利用,支撑系统的运行。管理人员能够利用计算机系统去进行现场的施工监管工作,同时也能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仔细分析,做好安全评价工作,有效实现智能化的安全管理。

2.2人员安全管理模块

在智能化安全管理系统中具有人员安全管理模块,主要是能够对施工人员的个人信息进行登录,这样能够更好地通过系统来进行管理工作的实施。需要对人员姓名、电话号、家庭住址进行信息录入,同时还应该对项目经理、安全员、施工组长信息进行存储,一旦出现安全问题,能够找到相应的责任人,有效促进安全管理效率的提升。还会对施工人员的个人信息进行电子标签的制作,这样能够通过监控系统进行管理,有助于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

2.3机械安全管理模块

在智能安全管理系统中还需要设计机械管理模块,能够更好地针对机械设备的信息进行系统的登记录入工作,这样能够更好地进行设备需求计划的管理,从而能够给采购人员提供详细的指导,按照相关日期来进行定期采购,这样才能够实现现场施工的顺利进行。还能够通过信息化系统来进行机械设备的管理,以防出现丢失的问题。还应该对所有机械设备对应的参数进行数据存储,能够更好地为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进行监督。一旦相关参数存现了问题,会进行安全预警工作,这样才能确保机械设备的使用安全[3]。

2.4监测预警管理模块

监测预警模块是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的中啊哟内容,能够通过视频监控工作对施工人员的作业情况进行全面了解,这样能够更好地实施安全监控。通过对现场人员的监控可以核对个人信息,还能够对人员的活动轨迹进行全面了解。对于危险区域来说,一旦有人进入后,需要立刻发出警报,从而可以提前避免危险的发生。还可以对现场的机械设备进行监控预警工作,在机械设备中安装传感器,这样能够利用传感器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一旦遇到危险,那么就会通过传感器检测到相关信号,立刻进行系统的报警反馈工作,这样能够立刻停止机械作业。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检查,这样能够查明真实原因,解决问题,之后继续进行施工作业,这样能有效避免出现机械事故。

结束语:综上所述,对于现场施工来说,施工安全永远要排在第一位。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施工安全,那么就需要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对于现代化的安全管理工作来说,更加需要进行信息技术的使用,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安全管理质量。因此,需要进行智能化安全管理的系统设计,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安全管理,让安全管理更加具有系统性,提升安全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宗怀慧.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评价研究[J]. 四川建材,2022,48(02):234-235.

[2]丁文玲,陈政. 智慧工地系统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建筑安全,2022,37(02):63-65.

[3]汪玲,段宇. 层次分析法在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 居业,2022,(01):192-194.

[4]林伟楠. 浅析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以“华侨博物馆陈列厅升级改造工程”为例[J]. 中华建设,2022,(01):102-103.

[5]应潇斐,魏富强. 视频融合与智能监控技术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建筑施工,2021,43(12):2658-2660+2669.

作者:姜家渊

安全管理下的施工管理论文 篇3:

施工条件下的行车安全管理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被变化,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铁路也迈向了高速发展,各项设备的先进与完善。近年来,每次过完春节,全国各个路局就会针对本局的线路,供电设备装置进行维修及保养,成千上百的铁路维修工人日夜在线路道路两旁进行工作,并且西郑高速铁路随之开通,所以说从我国高速铁路发展来看,对列车行车的安全要更加关注!

关键词:行车安全 站内区间(施工) 轻型车辆 安全措施 目前, 随着国家铁路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铁路开始修建复线,以提高运能。对行车安全,特别是施工当中列车的行车安全管理要从基础,根本上整改,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加强规章制度执行力度。加强施工计划、站场检修、封锁施工作业管理,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行车安全。

一、站内施工条件下的行车安全管理。力争不中断行车,不降低行车速度,又要支持配合工电部门施工,因此,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保证行车的安全前提下做到行车和施工两不误。

1、日常检修、维修前后的行车安全。在中间站行车中,往往会遇到工务、电务部门进行施工或设备检修,这时车站行车的不安全因素就会大大增加,行车部门要保证行日常检修不列入铁路局“施工(运输)方案”。

2、站内施工条件下行车安全。列入铁路局“施工(运输)方案”的施工或技术改造,如站内更换道岔、钢轨、6502电气集中改微机联锁等,车站要在施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以行车安全为核心,组织好施工期间的行车工作,并配合施工部门作好现场施工工作。

3、站内施工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 严格按时间要求操作。(2)要克服本位主义,树立整体意识。(3)杜绝临时变更列车运行计划或施工计划。

4、站内施工时建议采取的措施。(1)施工前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2)建立施工督导组制度。(3) 领导干部施工要求。

二、区间施工条件下的行车安全管理

1、封锁区间施工。封锁区间施工时,列车调度员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及列车运行情况,做出具体安排,并及时向施工区间的两端车站、有关单位及施工领导人发出的现场施工的封锁区间命令。

2、利用列车间隔施工。工作量不大、临时性的施工,可利用列车间隔时间完成施工任务。

3、区间施工时行车安全及注意问题。区间施工前准备、区间施工时行车安全、注意问题和建议采取的安全措施和站内施工基本相同,但是下列问题在区间施工时应注意:(1)区间线路施工时,施工民工要持证上岗,上岗前要进行安全教育,特别是双线铁路单线施工时要格外小心,要保持施工点与两边车站、线路两边通信畅通。(2)区间线路施工,施工单位提出封锁要点和慢行计划,须经运输部门审批,纳入月度运输方案,未经申报审批严禁施工。(3)运输部门必须按批准的施工计划和方案,根据施工最低需要和运输实际情况,按时给足封锁区间的时间,不得任意变动或压缩时间。(4)确定施工封锁和慢行,应根据线路通过能力和施工需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采取集中作业、平行作业等办法,充分、合理地利用“天窗”。

三、施工安全措施。在列车速度提高、行车密度增加、施工工作量大、任务集中、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施工安全是当前铁路运输安全的最大隐患。中间站对确保施工、施工行车、人身安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

1、要精心组织 。施工组织方案如同军事战争中的"作战方案",要想取得每场施工"战役"的胜利,就必须提前运筹帷幄、统筹兼顾、周密安排、精心组织。组织方案要做到"九个明确"。

2、要严抓关键。(1)严把调度命令接收和运统46的登签销记关。近几年,因调度命令和运统46把关不严造成事故的案例不少,应引起高度重视。(2)严把非正常行车关。因施工停用信联闭设备的行车非常关键,应根据运行揭示命令,严格执行非正常接发列车作业标准,对进路的准备、行车凭证的交递从严把关。 3.严把列车限速关。(4)严把设备故障关。

3、要认真落实。(1)认真落实业务培训制度。(2)认真落实备品检查制度。(3)认真落实联系汇报制度。施工期间车站值班员要加强与施工部门和现场作业人员的联系,以确保施工、行车和职工人身安全。施工点毕前30分钟,车站值班员要督促施工联络员,及时掌握施工进度情况,并将施工进展及需要延点的情况上报列车调度员,提前计划施工车辆的返回,做好施工销记和线路开通后行车的准备工作。

4、重点抓好施工前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施工单位要与设备管理单位签订安全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各部门对施工关键内容要详细核对,确保正确无误。工程管理部门要及时到现场对每项施工的数量、规格、影响范围和准备情况进行细致的检查。

5、建立施工督导组制度。首先按施工等级,由主管领导带队,有关业务科室参加,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其次是站段成立施工督导组,由安全、技术和有经验的驻站人员参加,负责同路方共同做好进路确认、凭证把关等。同时施工中做到“三亲自”、“五把关”,强化施工中的整体配合,并且建立完善的经济处罚制度。

总之,在既有线确保安全施工需不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达到全员皆为安全而工作,这样才是安全生产的基本保证。我们要防患与未然,深刻体会关键措施和部署对铁路施工安全应有的作用,积攒宝贵的经验,为下次更好的完成施工中的行车组织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作者:徐小丛

上一篇:教师试用期工作总结报告下一篇:行政办公室重点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