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法的药剂学论文

2022-04-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运用实验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河南中医学院2010级药学、药物制剂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药学班为对照组,药物制剂班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要方式的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教师讲授结合PBL的教学方法,探讨PBL教学法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结果显示PBL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法能显著提高学生实验成绩及的团队协作精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PBL教学法的药剂学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PBL教学法的药剂学论文 篇1:

创新型PBL教学法在药剂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摘要:近年来,PBL教学法已成为国际上广为关注的一种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在药剂学教学过程中,用PBL教学法改革现有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调动积极性非常有意义。然而,PBL教学法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PBL教学法进行改良,将其与多元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各取精华,旨在提高教学质量,为探索更有效的培养高素质药学人才的教学方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药剂学;创新型PBL教学法;教学改革

药剂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技术学科,实践性、操作性极强,其理论教学内容繁多,且重在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1-3]。传统的课堂教学受学时和资源等因素限制、无法很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单一的“灌输式”授课方式,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究知识的能力。因此,本课题组在《药剂学》理论课教学中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PBL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4]引导学生主動学习、消除课堂内外的限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也发现了一些弊端,如:该法实施中缺少对知识掌握的全面性、系统性;对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技巧和全面掌握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知识都有很高要求。因此,本课题组将单一的PBL教学模式改良,与其他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取长补短,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一、创新型PBL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创新型PBL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性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4]。因此,教师首先要设计出适合学生自学的问题,同时该问题要符合授课内容,又要贴近生活,使学生对提出的问题产生兴趣。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交流、研讨,使得学生能够加深理解,而教师可针对学生不理解的内容再详细讲解。其次,将人数较多的大班重组为小组形式,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班内小组讨论,并将其与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对比教学及现场教学灵活结合运用,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创新型PBL教学法有益于营建主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思考,通过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及合作能力,有利于克服、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记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二、创新型PBL教学法在药剂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课前预习。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目的,运用启发式教学,将设计好的案例及问题提前发给学生,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思考、推理和分析,锻炼自学能力。

2.提出问题。问题是创新型PBL教学法的核心,如何精心设计问题是运用创新型PBL教学法的关键。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所提问题应具有启发性、趣味性、实用性,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药剂学的大多数问题来源于生活,比如片剂、注射剂、胶囊、贴剂等,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各种疑问,如:为什么制剂有口服、注射、外用等给药方式?为什么口服制剂有的是片剂、有的却是胶囊剂?可以不可以将注射剂改变剂型以方便给药?有哪些方法可以实现缓控释释药?哪些缓控释片可以掰开服用,哪些不可以?如此设疑可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

3.分析与解决问题。在问题分析中,教师要尽量把学生引入到问题中去,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去思考。这样的学习思考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过程可以使学生意识到他们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还需要获取哪些信息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检索学习材料及信息,查阅专业期刊、数据库等资源,如各国药监局网站和药学专业网站。针对学生对制剂生产及应用缺乏感性认识,教师仅通过板书和语言反而让学生感到抽象和枯燥。我们以“哪些缓控释片可以掰开服用,哪些不可以?”为例,让学生进入药店调研并查阅药品说明书,通过检索相关信息提交答案,教师组织学生讲解与讨论。另外,我们还结合案例教学法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欣弗事件被广泛作为药剂学课程的案例进行无菌制剂的教学。在“欣弗不良反应病例出现的根本原因?”问题基础上,学生通过调研,并进行案例分析,加深对无菌、无菌制剂概念的理解与记忆,从而加强了教学效果。

4.归纳与总结。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探讨中,教师可顺势引导进行归纳总结,如:如何根据原料药的理化性质合理地选用辅料及确定用量,合理设计工艺流程及选用适当的制药设备,最后制备出质量合格的片剂。例如,我们需要做缓控释制剂,其效果是否成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辅料的选择特别关键。常用的药用辅料就有羟丙甲基纤维素、聚乳酸、黄原胶、壳聚糖等。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对非重点内容简要概述,使得内容主次一目了然。教师在归纳总结时,可通过对比教学与学生讨论比较各种剂型之间的异同,有助学生区分、记忆和掌握。

三、创新型PBL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

该模式在我校药物制剂2015级1、2班的《药剂学》教学中实施,本课题组从期末考试和问卷调查两方面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

1.期末考试。对药物制剂2015级1、2班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汇总,将成绩与药物制剂2014级1、2班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对比(试卷题型相同,难度与知识点覆盖面相似),并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结果可见,与上一届专业学生相比,经过创新型PBL教学的学生成绩得到了明显提高(P<0.05)。

2.问卷调查。从兴趣、理解记忆、思维启发及创新思维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实验组(2015级药物制剂专业学生)均优于对照组(2014级药物制剂专业学生)(P<0.01),且实验组96.8%的学生认为创新型PBL教学法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见表2)。

四、结语

创新型PBL教学法作为一种参与式的学习活动,可以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将PBL教学法结合多元模式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此外,全体师生参加课堂交流,教师需要查阅资料,预见到学生学习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并作充分准备,敦促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创新型PBL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综合了协作学习、发现学习、综合学习以及范例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的特点,在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强调适用性知识传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信息运用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但是,创新型PBL教学法仍存在如下问题:(1)教师经验不足;(2)无现成教材;(3)教学模式的改变使学生短时间内无法适应。因此,要完善创新型PBL教学,教师只有不断学习,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提高业务素质,方可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刘颖,冯年平,林晓,等.药剂学教学中“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探讨[J].药学教育,2016,(32):53-55.

[2]陈琳,袁宏,岳伟,等.PBL教学法在传染病学临床见习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31-33.

[3]盛瑞,朱益,张慧灵.PBL结合CBL教学法在留学生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药学教育,2016,(32):35-38.

[4]马少华,应志国.PBL、TBL、CBE三种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0):109-110.

作者:侯琳 祝侠丽 朱玲

PBL教学法的药剂学论文 篇2:

PBL教学法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学上的应用研究

摘 要:运用实验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河南中医学院2010级药学、药物制剂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药学班为对照组,药物制剂班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要方式的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教师讲授结合PBL的教学方法,探讨PBL教学法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结果显示PBL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法能显著提高学生实验成绩及的团队协作精神。

关键词:PBL教学法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学 教学模式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药学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属于药剂学的分支,由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两个相对独立的学科组成,通过对药物的体内过程进行质与量的研究,进而推进新药的设计、新剂型新制剂的开发、药物的质量评价以及药品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1]。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比如高等数学、分子生物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理学、生物化学等,它的实践性非常强。本学科为了促使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把握,精心设计了相关实验,包括血药浓度法和尿药浓度法实验,目的是想通过全面的药动学实验提高药学生的专业素质,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为提高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我们运用PBL教学法对该实验课的教学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學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提出,通过相关领域的问题引领学生参与主动思考,从而提高教学水平。1993年该方法在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中得到推荐,而在我国,这种方法在实验教学领域的应用相对较少,尚处于尝试摸索阶段[2~3]。为了迎合国家对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笔者结合近些年的教学工作状况,采用PBL教学法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学引入PBL教学法的课程设计

根据我院实验开课情况,我们“选择氨茶碱血药浓度测定与药物动力学的研究”及“盐酸环丙沙星片剂体内药动学参数测定”两个实验开展PBL教学法,首先设计问题,对于前者,让学生根据实验内容首先分组,16人/组,提出如下问题:(1)为什么采取氨茶碱作为研究药物?(2)实验选择的时间为什么要8小时,且采样时间不是平均分布,而是前紧后松?(3)如何计算双室模型的参数?而对后一实验,分组通常2人/组,提出如下问题:(1)哪些药物适合采用尿药法进行研究?(2)尿药法取样时间有无要求?(3)尿药法计算生物利用度时,采用亏量法和速度法的注意事项分别有哪些?由于课堂时间较为紧张,所以上述问题通常在实验开始前两周提出,在实验开始之前进行课堂提问,学生回答结果计入实验课成绩。

2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学引入PBL教学法的课程实施

(1)根据实验课程设计,于2013年对于我院2010级药学、药剂专业进行了PBL教学法授课实验研究,其中药学班作为对照组采取传统授课,而药剂班作为实验组采用传统教学与PBL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讲授。

(2)在实验课前两周,分别对药学、药剂专业进行教学,将课程所设计问题提前布置给实验班的学生,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资料。并根据学生分组情况,指定责任心强的同学负责本组问题的讨论及实验实施。在开课前一周带教老师检查讨论情况。

(3)实验课开始时,利用10~15分钟对所布置问题进行提问,包括实验原理、实验方法、注意事项等等,回答问题计入学生实验课成绩中。

(4)实验结束以后,老师对所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做重点分析和总结,便于进行教学研究。

3 PBL教学效果评价与结果

通过对两个班级进行结果比对,发现实验班较对照班课前提问成绩(满分20分)及实验分数(正确结果为10分,实验失败者为0分,越接近正确数据的依次增加分数)结果如表1所示,具有显著差异。

从表1中可以看出,实验组的实验成绩要远高于药学班,且实验小组内成员有较强的协作精神。同时,以无记名的方式对药剂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回收率100%。其中“你认为所布置问题对于实验顺利实施有无帮助”,回答有的占89%以上,“你主要是以何种方式得到问题的答案”,回答查阅资料的有38%,小组内讨论的有56%,可以看出,PBL教学方法在实验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协作精神以及自主学习能力都有所提高。在“PBL教学方法是否适合你”问题中,有67%的学生回答适合。

结果:PBL教学方法在实验教学中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实验成绩以及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非常适合药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

4 讨论

4.1 PBL教学方法的优势

实验教学上可以很好的使用PBL教学方法,因为其优势较为明显,主要在以下两方面:其一,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教师作为引导者,针对实验教学内容设计出真实而有意义的问题,通过寻找问题答案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并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真正意义上实行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对于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帮助。它克服了传统教学法的弊端,是一种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其二,PBL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由于教学改革,实验课时在严重压缩,如何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既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能使实验顺利实施,要求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在问题讨论中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法要求教师在课前精心准备,查阅大量资料,合理设计问题,同时还应掌握问题衍生出的相关知识,准备学生的提问,这些都有助于提升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

4.2 所遇到的问题

(1)PBL教学法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促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因此,充足的教学时间是保证PBL教学法在实验教学中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但我们遇到的实际问题就是实验课时间过少,所以如何有效利用时间是困扰教师的一大难题。为了保证顺利实施,通常我们的做法就是尽可能早的给学生布置问题,给学生留够充足的时间查阅文献,学习资料,然后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进行提问,这样既保证了PBL教学法的正常实施,又能够给学生留够充足的学习时间。

(2)在实验数据统计方面,由于实验对象的个体差异影响,我们在前期预实验及参考资料的基础上,以20%的差异范围给予学生实验成绩,超越此范围的,实验成绩以不及格对待。

综上所述,引入PBL教学法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对老师的教学方式也做出一些挑战,比如如何合理设计问题,如何确定PBL 的实施范围,如何正确定位师生的角色,以及如何解决课时不足等方面的矛盾,促使教师在实验教学方面根据学习效果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水平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也是今后实施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学PBL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中心.药品技术评价文集(第三辑)[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

[2] Diana F Wood.ABC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medicine:Problem based learning[J].BMJ,2003(326):328-330.

[3] 陈春燕,郭晓奎.传统教学法与PBL结合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 微生物学通报,2008,35(9):1494-1496.

作者:黄海英 卢萍 贾永艳 韩德恩

PBL教学法的药剂学论文 篇3:

PBL联合CBL教学法在中职药剂学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1 中职药剂学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开展,基层药学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中等职业卫生学校药剂专业主要培养目标正是具有一定医药理论知识和药学实践操作能力,可以在基层医院药房、药品生产企业、药店服务行业等一线岗位发挥价值的实用型技能人才。

基于目前我国的中职招生现状,来中职院校就读的大多属于初中成绩不理想,基础知识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群体。而药剂学作为药学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涉及到的内容和分类繁多,对该群体学生来说记忆难度大。另外,中职院校教学实验条件有限,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较少。同时由于国内外药学领域近些年的迅猛发展,教材更新速度已然无法匹配现代化药剂生产中新辅料、新剂型、新设备、新工艺等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如果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学习停留在以书本理论教学为主,简易陈旧的实验设计为辅的学习中,必将会使学生所学知识与现实脱节,无法达到实用技能型药学工作者的培养目标。

2 PBL,CBL教学法特点讨论

2.1 PBL 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这种教学方法最早由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教育学、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提出,1969 年美国神经病学教授 Barrows 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先应用。它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把学习过程置于案例情境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讨论和课后自学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合作来解决问题的自我导向式学习。突出特色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团队合作的能力。整个教学过程实施的关键是问题的设计以及案例的搜集。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针对授课学生的认知程度量身定制,既不能浅显直白,缺乏思考讨论的必要性;又不能过于超出学生的现有水平,使其失去思考探究的信心。问题的设计需要围绕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承上启下,相互关联。教师精心巧妙的问题设计是激发学生产生有价值的思考和讨论的“药引子”。

2.2 CBL 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

这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案例,以教师为主导,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让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小组讨论。优质的教学案例的选取和搜集可以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案例在围绕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涵盖学生需掌握的概念和原理;通过教师团队的协作,还可以使案例融合学科间的知识,使学生对系统知识的掌握达到横向串联的效果;热点新闻和鲜活的临床案例对学生而言有较强的参与感和临床实战感,可以迅速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2.3 PBL联合CBL教学法

PBL 教学法中,教师扮演的是聆听着,目的是促进学生开放式探究,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发散思维的习惯。但这种教学方法对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有着相对较高的要求。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以及案例的准备往往需要缜密的逻辑,备课难度和耗费的时间远远高于传统教学。学生的课堂讨论也很容易由于基础知识薄弱和查阅资料能力不足而难以达到预期。

教师在CBL 教学法充当主持人的角色,虽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便于把控课堂方向,也能够减轻了学生课下的学习负担,但由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领导地位,单独应用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基于这两种教学方法在药学教学领域带来的改革,为了打造更能让中职学生接受的课堂,我们出于取长补短的教学尝试,将PBL教学法与CBL教学法联合运用于药剂学课程中。在适当激发学生发散思维,主动学习的前提下,给予合理的引导;在体验团队协作的精神同时,让他们领会到学习可以不局限于課堂、教材和教师,善于利用新型媒体渠道同样可以了解到更多的日新月异的专业前沿知识。

3 PBL联合CBL教学法应用举例

以我校药剂学课程所用教材中靶向制剂这一部分内容为例,将PBL联合CBL教学法运用到该部分内容的教学中。

(1)解析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在该部分内容的学习中,需要学生掌握靶向制剂的概念及分类,了解靶向制剂和药物目前在临床上的应用。由于靶向制剂在药剂学课程中归属药物制剂新剂型,相对于传统剂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成熟应用,靶向制剂有一定的新颖度,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且由于靶向制剂目前在癌症治疗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癌症又是近些年高发的恶性疾病,所以在搜寻案例方面比较容易入手。

(2)教师准备案例,利用案例引入问题。例如目前多数抗癌药物在临床上的治疗矛盾体现在在其不良反应上。使用抗癌药物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胃肠道反应,肝肾毒性,免疫抑制等多种不良反应。能否让药物定位释放而不影响其他部位的功能呢?以抗癌药物会引发多种不良反应的临床案例引入靶向制剂这个概念。

(3)设计问题,分组布置任务。将班级学生按照学习程度合理分组,分组时尽量考虑到组与组之间成员的实力平均。根据本次课内容可将班级学生分为三组,分别承担靶向制剂的三种分支类型的资料查找与案例搜集任务。每组设有组长负责组员的具体分工以及督促本团队的学习进程。对后期完成较好的团队可适当给予奖励。

(4)课堂讨论,教师就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总结。每组选派代表根据本组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及展示。推荐学生通过制作简单的PPT来进行讲解,便于其他同学观摩和讨论的同时也能锻炼学生运用计算机的技能。教师可在学生讨论完成后,选取其中1.2个典型案例或者问题进行总结,也可在此基础之上对问题或者案例进行延伸,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4 总结

通过PBL与CBL教学方法的联合运用,可以达到有效规避两种教学方法单独使用时的局限性。教师精心准备的典型案例、缜密的问题设计以及周全的任务分配让课堂效率大大提升。学生在接受任务后,有效的团队分工合作,主动解决问题以及寻找案例的过程更是让学生翻转角色,成为教学过程的主要参与者。教师在最后对讨论环节产生的疑惑以及典型案例的总结剖析为整个教学过程查漏补缺,画龙点睛。

由于药剂学课程内容上的限制,PBL联合CBL教学法并不适合于所有章节教学的运用。教师应根据每一章节教学内容的特点来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题:本文章为河南省教育厅研究课题,(立项号ZJB18134)

作者:孟夏 曹倩

上一篇:图书工作计划推荐下一篇: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