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经验交流会演讲稿

2022-04-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发言者在演讲过程中,演讲稿是其展示自我思想的重要方式,好的演讲稿内容,能够让发言者充分表达出自我观点,所以,写出一份观点准确的演讲稿十分重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考研经验交流会演讲稿精编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考研经验交流会演讲稿1

首先 向大家读一下哈佛大学的一项调查:

在没有目标的时间里,的人有自己清晰长远的目标;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只有一些模糊的目标;的人没有目标。25年之后…… 3%的人几乎都成为了社会各界的精英、领袖;,事业有成;60%的人成为了社会大众的群体,平凡地生活着;那27%的人生活不如意,工作不稳定,抱怨社会不公平。

我不要求大家做那3%的社会精英、领袖,但是我希望大家做那10%的各专业领域的成功人士

关于为什么考研呢,我是这么想的:

1、本科生的教育是通才教育,也就是什么都学一点,但都不精,而研究生教育是专才教育,学的比我们深,比我们精。

2、现在的社会是一个讲知识、讲学历的社会,你的学历越高你以后发展的空间也就越大

3、我们学校没什么名气,就业压力大,即使就业了,工资也不会太高

其次 跟大家介绍一下考研必备信息:

1、我国研究生的分类:

学术型硕士:传统意义上的硕士,简称"普硕",以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为主,每年招生一次,学费每年6000—10000元不等,但有奖助学金,基本可以抵充学费,学制一般为三年。

专业型硕士: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学制一般为两年,公费名额较少,社会认可度不高,建议大家报考学术型研究生。

2、往年情况的录取比例:

3、你要了解你要报考的研究生院的招生简章、招生目录、单位性质、专业和学科的设置、导师及研究方向、指定参考书目、招生单位地址和电话、报名时间、查分时间及网址、调剂。提醒大家一下,如果某名校的某专业专业只招收3、4个人,建议大家千万别报这样的专业,这四个人当中可能有三个人都是保送生,我们胜出的机会几乎为零,大家要尽量往高报,你站在第一个台阶,你的目标是第三个台阶,你努努力可能跳过第三个台阶,但是你一定会跳过第二个台阶。

4、报考时应考虑的主要是因素:

客观因素:你所在院校的城市未来发展机会的大小;学校的品牌影响力、校友资源。

主观因素:自己的兴趣爱好。

考研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尽早了解考研相关信息,收集资料为明智选择。

5、考试科目 :

英语 :大家要准备一本单词书、历年真题书、强化阅读、作文书、大家可以在备考四六级的过程中就顺便把考研单词背完,我英语六级就是这么过的,我们听力不占优势,只能靠阅读拿分了,要想阅读拿高分,单词量必须够。另外阅读要注重规律的总结,翻译要注意归纳生单词,作文要有自己的模板,阅读一共四十分,得阅读者得天下。

政治:建议大家报个辅导班,政治一共考五门课程的内容,马哲、思修、毛中特、近代史、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内容又多又杂,对理科生来讲学起来不太容易,不过大家不用担心政治没有不过线的,要想打到80分以上很难。

专业课:大家要弄到你报考院校的历年真题和答案,最好能联系到在读研究生,从他们那里可以获得很多珍贵的资料和宝贵的经验。

6、考研时间安排

准备阶段 2014年1-3月

1、搜集考研资料,确定考研目标,听考研形式的讲座

2、选择专业,全面了解所报专业的信息,准备复习

3、购买考研真题,评估自己实力,制定学习计划

复习阶段 2014年4-5月

1、一轮复习:重点科目是英语和数学,当然政治科目中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也可提前复习,注重基础的复习

2014年6-7月

2、关注考研公共课的考试大纲,准备暑期复习

提高阶段 2014年7-8月

3、第二轮复习:开始重点复习政治、巩固英语和数学,可以参加暑期辅导班,做到三门公共课同步提高

2014年9-10

1、购买专业课辅导书,联系导师

2、对前两个阶段的复习进行总结、梳理、查漏补缺。

3、确定十一长假复习计划、开始专业课系统复习。

4、研究生开始网上报名,谨慎填报志愿,牢记自己的报名信息。

2014年11月10-14 1、考生到指定的地点进行现场确认,缴费并照相。

考试阶段 2015年1月中旬 1、调整心态、准备考试,熟悉考试环境

复试阶段 2015年3-4月 1、关注复试分数线,关注所报考院校及专业的最新动态。准备复试(口语、听力)

2015年4-5月 准备复试,联系招生单位,关注复试成绩。

报到阶段 2015年6-7月 1、关注录取通知书

2015年9月

1、报到

最后跟大家说说考研心态的问题:

考研是一个艰辛、漫长的过程,而树立一个良好的心态对自己战胜这个困难至关重要,考研是选拔性考试,注定要有人失败,重要的是每时每刻都要对自己有信心,一定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到。考研是一个可以让自己成熟的一个过程,不但学习能力大有长进,而且精神上也得到了升华,因为经历过追求成功时的痛苦与艰辛,就会懂得面对生活中的风雨。我们还年轻,一定要给自己一次机会。

考研是场心理战,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就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考研绝对是我们大学四年生活中最浓墨重彩的一张。

送给大家一句话,坚持就是胜利!!

谢谢!

考研经验交流会演讲稿2

站在这里,虽是寒冷的冬季,我的内心却无比火热。首先要感谢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信任,使我有机会在这里发表演讲。在这个充满生机和活力,挑战和希望并存的伟大时代,我觉得作为一名农村信用社的职工,忠诚、奉献、务实和向上是我的人生目标,做到服务三农,情系中小企业是我的最大愿望。为此,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立足农信心系服务》。

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离不开“三农”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只有做好“三农”,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才能真正建设好小康社会,真正让亿万人民享受改革开发、经济发展带来的幸福。在做好“三农”,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中,我们农村信用社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寄托祖国和人民的希望,真正把做好“三农”,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作为自己的头等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面向“三农”和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紧紧围绕“三农”和中小企业的发展目标,以改革经营机制、优化业务流程和创新管理方式为核心,不断加大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的投入总量和工作力度,努力提高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的运作效率与水平,切实提升“三农”和中小企业业务可持续发展能力,充分发挥信用社在农村商业金融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始终不逾地抓好做好各项工作。

服务是农信社全体员工的永恒旋律。服务是一种理性化的商品,在当今社会,服务就是生产力,就是效益,服务跟不上,我们的事业就很难发展。在金融业激烈竞争的今天,农信社的立社之本是服务,农信社的兴社之路更是服务。要发展必须要靠个性化、亲情化、特色化的服务。在工作中,我们时时注重服务的重要性,不断总结经验,找出不足,把优质的服务当成农信社的特色品牌全力打造推介给客户,要求全员始终抓住“服务”这个有关农信社生死存亡的主线展开工作,用扎实的功底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

我社自2008年开始,积极在全县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推广和农户评级授信工作。在工作中,制定了《农村信用联社农户评级授信工作方案》,按照“先评级、后授信、再用信”的原则,对“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服务优质”的信贷扶持,通过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评级活动,提高了农户评定等级的授信金额,对评级农户授信额度由原来最高*万元逐步提高到*万元,满足了农户的生产生活资金需求;简化了贷款手续,不用担保,手续更少,方便农户及时获得贷款,持有贷款证的农户,可在有效期限和限额内,由本人凭贷款证及有效身份证明,到信用社直接办理限额内的贷款;增加贷款品种得到。农户不仅可以申请种植业、养殖业、小型农机具等生产性贷款,也可以申请建房、治病、子女上学、购置大件耐用消费品等消费类贷款;并根据生产周期、贷款用途合理确定期限,允许跨年度使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为更好地专于服务,我们在对业务的掌握上,认真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开展岗上练兵活动“比、学、赶、帮、超”,看谁工作效率高,看谁差错率低,使员工在相互比较中找出差距,弥补不足,以扎实的功底搞好服务。我们走企业、访单位、串小区、进商店、走乡镇,发扬“想千方百计,走千家万户,尽千辛万苦,说千言万语”的“四千四万”精神,不分白天黑夜穿梭往来于农村、企事业单位,与客户进行经常性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客户的需求,知晓客户的所思所欲,及时调整营销策略,捕捉商机,在激烈的商战中抢占先机。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凭着强烈的责任心,凭着对工作的满腔热情,我们把信用社发展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小巨人,树起了小社也能做大文章的成功典范。成功的背后总是蕴藏着艰辛的劳动,凝结着很多的艰辛和汗水,闪光的荣誉来自于默默的奉献。成绩不是终点,而是更高、更新的起点,是前进鼓和冲锋号。只要我们用真心、真情去打动客户,就一定能无往而不胜。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们的事业是神圣的,我们的前途是锦绣的,我们的明天是辉煌的,我们有诸位领导高瞻远瞩、任重道远、运筹帷幄的大气豪情;有产权清晰、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的农村金融管理体系;有多年来与广大农民兄弟唇齿相依的合作关系;有勤劳朴实、乐于奉献的广大信合员工,有省内外农村合作成功的典范。看今朝“铺天盖地”、“顶天立地”倍受欢迎,“信用工程”硕果累累,小额农贷送往田间地头,“选择中国信合,共创美好生活”脍炙人口。我们有理由坚信,信合企业“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被动局面会尽快改观,信合之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辉煌指日可待,让我们用智慧点缀山河,用微笑挑战明天,用一颗炙热的心换取江山多娇,用我们共同的辛勤和汗水,去浇灌信合事业光辉灿烂的美好未来。

上一篇:关于历史教学的初中历史论文下一篇: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