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真正的英雄导学卷

2022-10-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24真正的英雄导学卷

24《真正的英雄》导学案

编写人:徐建华 审核人:朱家荣 编写时间:2012.0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有关作者及演说词的一些特点;了解有关的背景资料;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品味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反复朗读课文,感受其中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一些航天知识,培养学生探索科学未知领域的精神。 教学重点

让学生加强朗读,主动探究,把握演讲词的思想感情,感悟主题。 预习导学

1.给加粗字注音。

余暇( ) 阴霾( ) 疆域( ) 孜孜不倦( ) 梦寐以求( ) 迫不及待( ) 刚毅不屈( ) 2.你对课文了解吗?

(1)演讲者在演讲中表达的感情包含几个方面?

(2)本文的写作思路是什么?从写作思路来看,本文可分几部分,每部分内容是什么? 3.仿写句子。

例句:选择了高山,你也就选择了坎坷。选择了宁静,你也就选择了孤单。 仿写:选择了________________,你也就选择了________________。 4.想一想

①全文可分前后两大部分,前后两部分各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②里根总统所宣扬的美国精神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怎样看待这种精神? ③里根总统是如何在演讲中给自己定位的? 课堂导学

板块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查阅了有关航天飞机和载人宇宙飞船的资料,请你给大家介绍一下查阅的资料。

(学生交流,相互补充,教师参与引出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 板块二: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

2、思考下列问题。 演讲词的主题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板块三:研读与赏析

1、从文中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句子为什么感动了你。

2、据此,你能理解第12段中为什么说在麦考莉芙身上“凝聚了整个国家的想象力”?

板块四:体验与反思

1、宇航员们因为航天飞机的失事而牺牲,但为什么演讲者还说“这是诉说胜利和勇敢的故事”?

2、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里根总统宣扬的美国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你怎样看待这种精神?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板块五:探究学习(作业) 1.摘抄好句子并学会运用。

2.有兴趣的同学继续搜集有关航天飞机和载人宇宙飞船的资料,感受人类的伟大和科技的进步。 板块六:课堂检测 阅读理解

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如何理解“她不仅是她的学生们的教师,而且是全国人民的教师”? 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我们所能尽力做到的就是记住我们的七位宇航员——七位“挑战者”,记住他们活着的时候给熟悉他们的人们带来的生机、爱和欢乐,给祖国带来的骄傲。 1.解词。 锲而不舍:

2.“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3.你喜欢文中的哪一句话?为什么?说说理由。

《真正的英雄》教案

作者:孙丽丽 时间:2012-08-19 14:16:50

《真正的英雄》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 积累“余暇、阴霾、迫不及待、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等词语。

2.了解有关航天飞机和载人宇宙飞船的发展情况。

3.了解演讲词的特点。

能力目标:1.体会演讲者丰富强烈的思想感情。

2.联系生活体验,理解本文意味深长的语句,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航天英雄在探索太空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勇气和献身精神。

二 教学重、难点:

1.充分朗读课文,体会演讲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深入领悟主题思想。 突破方法:多形式,多角度朗读理解文本,以快速阅读实现整体感知,以听录音体味感情基调,以体验角色总统般地投入情境把握思想感情。

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自主探究法

3.多媒体法

四 课时安排:2课时

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心目中的“英雄”是谁?“英雄”一词你怎么理解?

英雄——(1)才能勇武过人的人。

(2)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佩的人。

(3)具有英雄品质的人。

那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英雄”的文章《真正的英雄》(板书)

(二)交流资料,讲英雄

1.了解作者的生平:1911年2月6日出生于伊利诺伊州坦皮科2004年6月5日逝世于加州洛杉矶贝莱尔。美国政治家,第33任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第40任美国总统(1981年-1989年)。他也是一名伟大的演讲家。在踏入政坛前,里根也担任过、报社专栏作家、电视节目演员、电影演员和励志讲师,并且是美国影视演员协会(Screen Actors Guild)的领导人。他的演说风格高明而极具说服力,被媒体誉为“伟大的沟通者”(The Great Communicator)。历任总统之中,他就职年龄最大。他是历任总统中唯一一位演员出身的总统。

2.介绍交流有关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的概况,感受科技进步。

3.教师多媒体展示航天飞机外形、熊熊的火球、爆炸时的分叉火焰、飞机残骸的视频。

4.听泛读课文。 5.介绍演讲词的分类:叙事型、抒情性、说理型

演讲词的特点:针对性、条理性、鲜明性、通俗性、适当的感情色彩。

(三)朗读感知,知英雄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标识字词,画出宇航员的名字,并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

1.字词

哀悼(dào ) 锲而不舍(qiâ ) 勋章(xūn ) 锤炼( chuí)

阴霾(mái ) 孜孜不倦(zī ) 企求(qĭ ) 凝聚(níng )

战栗(lì ) 拓荒(tuî ) 弥补( mí ) 不朽(xiŭ )

2.词语积累

哀悼:悲痛的悼念(死者)。

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迫不及待:急迫的不能再等待。

建树:建立(功绩)。

锤炼:磨练。

孜孜不倦:勤勉,不知道疲倦。

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希望着。

弥补:把不够的部分补足。

3.课文内容把握:

A. 结构梳理:

(1---4):表达深深的哀痛和对英雄的赞颂。

(5--13):追忆几位献身的英雄,要人民永远记住这些“真正的美国英雄”。 (14-21):号召人民化悲痛为力量,继承英雄未尽的事业,继续向太空进军。

B. 感情归纳:

(1) 前半部分抒发悲痛心情。因为英雄已死,无论对人类,对国家,还是对亲人,对朋友这都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2) 后半部分主要表达力量。人类不能永远悲痛、消沉下去,而应该化悲痛为力量,沿着英雄的足迹继续前进。

C.. 主题概括:

这篇演讲词哀悼了罹难的航天勇士,颂扬人类的探索精神,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踏着先烈开辟的道路,继续进行太空探索。

(四)抓住细节,识英雄

1.分析第一部分,找出作者演讲的目的。

2.找出令学生感动的话语,并分析。

3请同学跳读课文,找出描写七位英雄的语言,用一句话概括出英雄的性格品质。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研讨回答,教师归纳:

机长迪克•司各比:勇敢执着,不怕危险;

驾驶员迈克•史密斯:为祖国屡建战功;

宇航员朱蒂丝• 莱恩尼科:乐观(笑对工作,笑对人生);

罗纳德•麦克耐尔:有梦想并为之奋斗(充满梦想,建树了难忘的业绩);

埃里森• 奥尼佐卡:有梦想,性格坚毅;

格里高利•杰维斯:善于感激、感恩(不忘母校,为国争光);

女教师科里斯塔• 麦考利芙:勇敢,有探索精神

总结七位英雄的共同点:敢于奉献,敢于献身,敢于探索,敢于追求,开拓进取,积极乐观。

教师小结:真切的感情源于英雄们令人感动的生活细节,一一展开深情的追忆使人感到这些英雄原来也是活生生的平凡人,让人潸然泪下!总统与大家一起共同仰视英雄们,平易近人的字句,浸透着悲痛、哀悼之情,句句发自内心,激起听众的强烈共鸣。

(五)精神感染,品读语句。

要求学生自读课文,从文中画出自己感动的,有些想法的句子,然后四人为一组,再一起读一读,议一议。

1、演讲者提及女教师麦考利芙的时候,为什么说她“凝聚了整个国家的想像力”?

理解:麦考利芙是全美选出来的教师代表,是世界上第一位“太空教师”。她参加这次太空航行,其意义非同寻常。原定由她在太空中向美国和加拿大250多万中小学生讲授两节太空课,还将在航天飞机上参加几项科学表演,孩子们没想到迎来的却是噩耗。在这里,“整个国家的想像力”可以理解为代表着美国未来和希望的中小学生。

2、在痛苦中我们认识到了一个意义深远的道理:未来的道路并不平坦,整个人类前进的历史是与一切艰难险阻斗争的历史。

理解:人类在自己前进的征程中有理想和梦想是美好的,但前进的道路是充满艰辛和坎坷的,要想取得进步,就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和锲而不舍的努力;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磨难,只要积极的面对它,我们都可以战胜它,战胜它的过程就是我们进步的过程!

3、今天的荒漠就是太空和人类知识没有达到的疆域。有时,我们会感到想达到外星球还力不从心。但我们必须重新振作起来,忍受着磨难,不断前进。

理解:我们人类必须信心百倍,去战胜面临的一切困难和挫折,只有这样,整个人类才会进步,人类探索宇宙的能力才会提高!

4、 我们将珍爱他们每个人的故事,这是诉说胜利和勇敢的故事,这是真正的美国英雄的故事。

理解:他们明知道自己接受的任务有巨大的危险性,但他们并不害怕,义无返顾,无怨无悔,大义凛然地踏上了征程,不管他们是否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他们都是真正的英雄!

5、他们的梦想决没有破灭,他们努力为之奋斗的理想一定会成为现实。人类将继续向太空进军,不断确立新的目标,不断取得新的成就。这正是我们纪念挑战者号上七位英雄的最好方式。

理解:这句话告诉人们,悲痛不能消磨我们的意志,我们要从悲痛中走出来,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向太空进军,并且以好的成绩来告慰七位英雄的亡灵!

6、里根总统所宣扬的美国精神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怎样看待这种精神?

理解:开拓精神、想像力、英雄主义、献身精神、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刚毅不屈的品质等。——美国精神

不要用狭隘的眼光来看待这种美国精神,而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把它看成是全人类的优秀品质和高贵精神的代表。推而广之,只要是人类的精华,就不必分民族、种族、国家、意识形态,而都应当借鉴、学习、吸收。

(六)作业设计

以《我心目中的英雄》为题写一篇小练笔,要求:表明你的观点,结合具体人物和事件,字数300字左右。

(七)板书设计:

真正的英雄

里根

里根总统{哀悼 }

追忆 ----真正的英雄 -----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向太空进军

第2篇:24真正的英雄导学案

24 真正的英雄

【预习案】

一、 材料链接

1、作者介绍

1911年2月6日-2004年6月5日,是美国第

49、50任总统。(1981年1月20日—1985年1月20日,1985年1月20日—1989年1月20日)历任总统之中,他就职时间最长。在他任职期间,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没有经济衰退和经济萧条的和平时期。

26岁时,他在好莱坞赢得了第一份演出合同。他共参加53部电影的演出。他是历任总统中唯一一位演员出身的总统。

美国政治家,第33任加利福尼亚州州长(1967年-1975年)。在踏入政坛前,里根也担任过运动广播员、救生员、报社专栏作家、电影演员、电视节目演员和励志讲师,并且是美国影视演员协会(Screen Actors Guild)的领导人。

他的演说风格高明而极具说服力,被媒体誉为“伟大的沟通者”(The Great

Communicator)。

2、写作背景

1986年1月28日上午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1点38分,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约1分12秒后突然爆炸,机上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爆炸后,飞机坠入大西洋中。这架耗资12亿美元的航天飞机,转瞬间销于无形。美国全国上下悲痛万分,纷纷哀悼;全世界也为之震惊。1月31日,休斯敦航天中心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里根总统在会上发表了声情并茂的演讲。本文即是这次演讲的演讲词。

3、文体知识

演讲稿也叫演说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所发表的讲话文稿。 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 演讲的内容和形式。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 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演讲稿具有宣传、鼓 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演讲词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但它一般不讲求说理的严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而总是以某一种精神鼓舞人,以真切的感情打动人。本文即具备了这一基本特点。

二 、预习自测

1、字音字形:

为加点字注音

哀悼 ()锲而不舍 ()勋章 ()孜孜不倦() ....

阴霾 ()拓荒() ..

2、整体感知

(1)面对这场灾难,里根总统在演讲词中讲了些什么内容?表达了总统里根怎样的情感?

(2)演讲者提及女教师麦考利芙的时候,为什么说她“凝聚了整个国家的想像力”?

(3)宇航员们因为航天飞机的失事而牺牲,但为什么演讲者还说“这是诉说胜利和勇敢的故事”?

三、质疑

【探究案】

一 、内容探究

1、里根总统宣扬的美国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你怎样看待这种精神?

2、主题思想

二、 写法探究

1、写作思路。

三、 语言探究

1、请从文中找出你认为精彩或令你感动的语句或段落,读一读,品一品。

第3篇:七年级下24 《真正的英雄》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会读、会写、会解释本课生字词。

2. 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培养在困境面前永不言退和对未知世界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

二.预习提纲

1. 了解作者生平资料,搜集挑战者号失事的情况,介绍演讲词的特点。

2. 自读课文,解决字词。

3. 理清作者思路,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交流探究

1. 文中追忆了哪几位英雄?他们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为什么称之为真正的英雄?

2. 朗读文中你喜欢的语句,说出你喜欢的理由。

3. 你从课文哪些地方感受到里根演讲词强烈的感染力?

四.自由展示

1. 展示预习提纲。

2. 展示交流探究。

五.拓展延伸

(1)里根总统赞扬了美国宇航员的哪些精神品质?这些精神对你有什么启示?你想对遇难的宇航员说些什么?

(2)试着写一篇追悼词。

教学流程

1. 新课导入:由学生谈论心中真正的英雄导入本课.

2. 完成预习提纲。

3. 合作学习交流探究。

4. 完成拓展延伸。

第4篇:24. * 真正的英雄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字词积累。

2、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把握内容。

3、了解演讲词的特点。

4、理解宇航员的精神,体会英雄的含义,把握主旨。

5、朗读课文,感受文中隐含的强烈感情。

2. 教学重点/难点

1、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把握内容。

2、理解宇航员的精神,体会英雄的含义,把握主旨。

3、朗读课文,感受文中隐含的强烈感情。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仰望苍穹,我们内心会有无穷的遐思,想象着太空的模样,神游其中。但人类真正走向太空的每一步,是需要解决很多问题,需要战胜重重艰难险阻,需要人类优秀的儿女付出一切,包括生命。今天,我们学习《真正的英雄》这篇课文,来感受人类探索太空的勇气和信心。

二、解题。学生交流后媒体展示背景资料。

三、媒体展示学习目标。

四、审读题目和导语,进行联想,提出问题。(预测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类,媒体展示)

1、谁是真正的英雄?他们有什么特点?

2、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3、真正的英雄有什么价值?

4、作者要表达什么?

五、自学。

1、齐读字词,正字音。

2、自读课文,找出表现作者情感、观点、人物特点的句子。

3、完成学习目标。

六、交流。

1、概括内容。

赞颂英雄,分别追忆几位献身的英雄,对英雄的罹难表示深深的哀痛,号召人们永远记住这些真正的英雄,化悲痛为力量,继承他们未竟的事业,继续向太空进军。

2、理清思路。文章结构是“总——分——总”。

第一部分(1-4):表达深深的哀痛和对英雄的赞颂。第二部分(5-13)分别追忆几位献身的英雄,要人民永远记住“这些真正的美国英雄”。第三部分(14-21)号召人民化悲痛为力量,继承英雄未竟的事业,继续向太空进军。

3、演讲者在演讲中有什么样的情感?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演讲词总是以某一种精神鼓舞人,以真切的感情打动人。作者在演讲中表达的感情包含两个方面:悲痛和力量。全文的整体情绪是悲痛,但并不仅仅停留于悲痛,而是号召人民把悲痛化为力量,鼓舞后继者更加奋勇前进。

4、联想问题。

(1)迪克·司各比:工作中与危险相伴,探索太空不畏危险。 迈克·史密斯:为祖国屡建功勋。

朱迪丝·莱恩尼科:笑对工作,乐对人生,热爱生活。 埃里森·奥尼左卡:充满梦想,建立了令人难忘的业绩。 罗纳德·麦克耐尔:坚毅,梦想太空生活。

格里高里·杰维斯:感恩为他指点未来的老师,不忘为母校争光。 科里斯塔·麦考利芙:以勇气和探索精神荣获全国人民的教师荣誉。 他们的共同点:勇敢无畏、坚强、勇于献身、有开拓精神。

(2)在作者看来,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

(3)真正的英雄是一个国家、民族的代表,也代表着人类勇于探索、勇于承担责任、勇于献身的精神,他们感召我们去探索未知,提升生命质量,给我们战胜艰难困苦的勇气和力量。

(4)哀悼罹难的航天勇士,颂扬人类的探索精神,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踏着英雄开辟的道路,继续进行太空探索。

七、解疑、拓展。

1、演讲者为什么说麦考利芙“凝聚了整个国家的想象力”?

麦考利芙是全美教师代表,是世界上第一位“太空教师”。她参加这次太空航行,其意义非同寻常。原定由她在太空向美国和加拿大250多万中小学生讲授两节太空课,还将在航天飞机上参加几项科学表演。孩子们非常期待上她的太空课,没想到噩耗却迎面而来。在这里,“整个国家的想像力”可以理解为代表着美国未来和希望的中小学生。

2、宇航员们因为航天飞机失事而牺牲,但为什么演讲者还说“这是诉说胜利和勇敢的故事”?

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本来就是一部冒险的历史,一部勇敢者的历史。宇航员的每一次升空,都意味着危险,完全可能一去不返,但他们并不害怕,而是大义凛然,义无反顾,随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成功还是失败,每一个升空的宇航员都是胜利者,都是勇敢的人,都值得人们学习。

3、里根总统所宣扬的美国精神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怎样看待这种精神? 开拓精神、想像力、英雄主义、献身精神、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刚毅不屈的品质等。——美国精神不要用狭隘的眼光来看待这种美国精神,而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把它看成是全人类的优秀品质和高贵精神的代表。推而广之,只要是人类的精华,就不必分民族、种族、国家、意识形态,而都应当借鉴、学习、吸收。

4、演讲者为什么说继续向太空进军是纪念这七位英雄的最好方式?

他们的梦想是完成太空航行,承担好自己的责任,体验全新的太空生活,因此,继续完成他们未完成的梦想,向太空进军,把他们的理想变成现实,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

5、如何理解“我们所能找到的惟一安慰是,我们在心里知道飞得那样高那样自豪的你们,现在在星际之外找到了上帝许诺以不朽生命的归宿”?

七位宇航员的生命轰然而逝,但他们的精神凝聚在这特定的时刻,长存于人们的心中,会永为后人所敬仰,永远激励着后人。表现了演讲者对他们高度的赞扬、深深的追念之情。

6、里根总统的演讲为何如此感人?

他把自己当作人民中的一员,与人民共同仰视英雄。他抓住英雄们令人感动的生活细节,一一展开深情的追忆,再现他们曾经鲜活的生命,让人潸然泪下。言语发自内心自然流出,饱含悲痛之情,不给人客套、虚假之感,激起听众的强烈共鸣。

八、找出让你感动的语句或段落,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对它的理解。

九、自测。

十、自结。

课堂小结

哥白尼说: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未来的道路并不平坦,整个人类前进的历史是与一切艰难险阻斗争的历史。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是一部冒险的历史,也是一部勇敢者的历史。巨大的困难,造就伟大的事业。希望每一个同学在英雄的激励下,都能成为人类历史的天空中璀璨的一颗星!

第5篇:24. * 真正的英雄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把握课文内容,体演讲者丰富强烈的思想感情。 2.朗读精彩语句,并理解其深刻含义,深入领悟主题思想。 3.理解人类在科学探索上愈挫愈奋,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

2.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精彩语句的深刻含义,深入领悟主题思想。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第10次发射升空后,突然发生爆炸,舱内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悲剧,美国陷入一片悲哀之中,世界也为之震惊。1月31日,里根总统发表了这篇电视讲话。今天就让我们从这篇讲话中,再次认识这些真正的英雄。

一、自主探究——预习与交流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o) 锤(chuí)炼 余暇(xiá) 阴霾(mái) 拓(tuò)荒 弥(mí)补 哀悼(dà

i)以求 彻(chè)夜不眠 迫(pò)不及待 勋(xūn)章 孜孜(zī)不倦 梦寐(mè2.根据词语写意思或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哀悼:悲痛的悼念(死者)。 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迫不及待:急迫的不能再等待。 建树:建立(功绩)。锤炼:磨练。 孜孜不倦:勤勉,不知道疲倦。 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希望着。弥补:把不够的部分补足。

3.作者链接

罗纳德·威尔逊·里根,美国政治家,第33任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第40任总统(1981年-1989年)。他也是一名伟大的演讲家,他的演说风格高明而极具说服力,被媒体誉为“伟大的沟通者”。历任总统之中,他就职年龄最大。他是历任总统中唯一一位演员出身的总统。

二、阅读课文.合作与探究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质疑、讨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一)整体感知

学生速读课文,思考:

1.这篇演讲词追忆了哪几位英雄?请你分别概括这些英雄的事迹或性格。 【交流点拨】迪克·司各比机长:探索太空不畏危险 迈克·史密斯:为祖国屡建战功

朱蒂丝·莱恩尼科(女):笑对工作,乐对生活 埃里森·奥尼佐卡:充满梦想,建树了难忘业绩 罗纳德 ·麦克耐尔:坚毅 高利·杰维斯:不忘为母校争光

科里斯塔·麦考利芙(女教师):以勇气和探索精神荣获全国人民的教师荣誉 2.这些英雄的共同点是什么?

【交流点拨】勇敢、坚强、勇于献身、有开拓精神。

3.里根总统在这篇演讲词中都写了哪些内容?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交流点拨】内容主要写了哀悼遇难的英雄;颂扬人类探索的精神;号召化悲痛为力量,激励继续探索。

4.里根总统演讲时包含着怎样的情感?怎样朗读才能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交流点拨】情感主要是由悲痛中蕴含敬佩到化敬佩为力量。因为英雄已死,无论对人类,对国家,还是对亲人,对朋友,这都是一种巨大的损失。所以前半部分抒发悲痛心情,语气自然要低沉。人类不能永远悲痛、消沉下去,而应该化悲痛为力量,沿着英雄的足迹继续前进。所以后半部分主要表达力量,语气自然要激昂。

5.这篇演讲词的特点是什么?

【交流点拨】以真切的感情打动人,以崇高的精神鼓舞人。

(二)深层探究

1.宇航员们因为航天飞机的失事而牺牲,但演讲者却说“这是诉说胜利和勇敢的故事”,如何理解?

【交流点拨】人类探索本来就意味着冒险,宇航员的每一次升空,都意味着危险,都有可能是灾难,但他们并没有害怕,而是义无反顾,随时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他们都是胜利者,都是勇敢者。

2.作者为什么要写“一个世纪前的开拓者”?

【交流点拨】以此为例证明美国历史上就有这样的传统,不怕失败,开拓进取,也为下文号召大家“重新振作起来,忍受着磨难,不断前进”做好铺垫。

3.“我们的国家的确非常幸运,因为我们依然保持着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和刚毅不屈的品质,我们仍然有像„挑战者‟号上七位宇航员那样的英雄。”这是“美国精神”的集中表述,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美国精神”的?

【交流点拨】里根所宣扬的“美国精神”的具体内涵是指开拓精神、想象力、英雄主义、献身精神、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刚毅不屈的品质等等。这种百折不挠的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绝不仅仅只属于“美国精神”,它是属于全人类的。

4.质疑:里根总统的演讲里为什么把女教师麦考利芙说成是“凝聚了整个国家的想象力”?【交流点拨】麦考利芙是全美选出来的教师代表,是世界上第一位“太空教师”。她参加这次太空航行,其意义非同寻常。原定由她在太空中向美国和加拿大250多万中小学生讲授两节太空课,还将在航天飞机上参加几项科学表演。

(三)语言品析

说说你对下面这些句子含义的理解。

1.在痛苦中我们认识到了一个意义深远的道理:未来的道路并不平坦,整个人类前进的历史是与一切艰难险阻斗争的历史。

【交流点拨】人类在自己前进的征程中有理想和梦想是美好的,但前进的道路是充满艰辛和坎坷的,要想取得进步,就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和锲而不舍的努力;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磨难,只要积极的面对它,我们都可以战胜它,战胜它的过程就是我们进步的过程!

2.今天的荒漠就是太空和人类知识没有达到的疆域。有时,我们会感到想达到外星球还力不从心。但我们必须重新振作起来,忍受着磨难,不断前进。

【交流点拨】我们人类必须信心百倍,去战胜面临的一切困难和挫折,只有这样,整个人类才会进步,人类探索宇宙的能力才会提高! 3.我们将珍爱他们每个人的故事,这是诉说胜利和勇敢的故事,这是真正的美国英雄的故事。

【交流点拨】他们明知道自己接受的任务有巨大的危险性,但他们并不害怕,义无返顾,无怨无悔,大义凛然地踏上了征程,不管他们是否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他们都是真正的英雄! 4.他们的梦想决没有破灭,他们努力为之奋斗的理想一定会成为现实。……人类将继续向太空进军,不断确立新的目标,不断取得新的成就。这正是我们纪念挑战者号上七位英雄的最好方式。

【交流点拨】这句话告诉人们,悲痛不能消磨我们的意志,我们要从悲痛中走出来,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向太空进军,并且以好的成绩来告慰七位英雄的亡灵!

(四)追踪链接,深化主旨

材料:“挑战者”号爆炸后,总统调查委员会迅速成立。通过四个多月的残骸打捞、搜寻和调查分析,该委员会于6月9日向里根总统递交了长达256页的调查报告。报告中指出,失事的原因是当时气温过低(只有3C,而以往历次发射气温都未低于10C),导致右侧助推火箭的一个橡胶密封垫圈破裂,燃料外泄,造成起火爆炸。

痛定思痛,此后美国的航天飞机有400个以上的地方经过改进。两年之后的1988年9月29日,经过重大改进的“发现”号航天飞机终于再度升空,人类在征服太空的道路上又踏上了新的征途。

1.结合课文内容,看以上材料,能证明什么?

【交流点拨】美国已从悲痛中走出来,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向太空进军,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就重新踏上了征途。

2.你认为美国太空探索事业快速发展的精神内涵是什么?我们怎样看待这种精神呢? 【交流点拨】开拓精神、想象力、英雄主义、献身精神、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刚毅不屈的品质等。

“择其善者而从之”,不要用狭隘的眼光看待这种美国精神,而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把它看成是全人类的优秀品质和高贵精神的代表。只要是人类的精华,就不必分民族、种族、国家,而且都应当借鉴、学习、吸收。正因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所以精神没有国界。

课堂小结

在科学探索的漫漫长路上,人类每前进一小步,都可能以牺牲他一部分最优秀的儿女作为代价。“挑战者”号爆炸了,整个人类太空计划也因此遭受重大挫折,但人类并没有被吓倒。我们看到,此后有更多的国家、更多的人员投入到太空探索的事业中去,一架又一架航天飞机升上了蓝天,去探索那茫茫未知的宇宙世界。让我们随着宇航英雄的魂魄,发扬美国精神,总结教训,积蓄力量,不断前进,去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科技奇迹。

课后习题

1、积累人类的历史壮举

2、完成配套练习

板书

第6篇:真正的英雄导学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4课

一、

学习目标:了解演讲稿;掌握“余暇”“阴霾”等词语的音、形、意;辨析多音字和形近字。

二、

学习重点:细读课文,品味关键词句,体味丰富的感情。

三、

学习难点:培养在困境面前永不言退,对未知领域进行不屈不挠地探索精神。

四、

预学部分【自主学习】

、文学常识:

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在各种会议上,它用来交流

,表达

,发表

,提出号召倡议。它有三种类型:叙事型,说理型,抒情型。本文属于

2、根据拼音写汉字:

哀dào(

)

xūn(

)章

qiâ(

)而不舍

chuí(

)炼

阴mái(

)

zīzī(

)(

)不倦

qǐ(

)求

战lì(

)

tuî(

)荒

mí(

)补

不xiǔ(

)

3、解释下列词语。

(1)哀悼:

(2)锤炼:

(3)弥补:

(4)建树:

(5)锲而不舍:

(6)孜孜不倦:

(7)梦寐以求:

(8)迫不及待:

4、快速阅读课文,梳理结构。【整体感知】

(

):表达深深的哀痛和对英雄的赞颂。

(

):追忆几位献身的英雄,要人民永远记住这些“真正的美国英雄”。

(

):号召人民化悲痛为力量,继承英雄未尽的事业,继续向太空进军。

五、

导学模块【合作探究】

、全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作者为什么要写“一个世纪前的开拓者”?“今天的荒漠就是太空和人类知识没有达到的疆域”,相对于“今天的荒漠”,“昨天的荒漠”指的是哪里?

3、茫茫宇宙,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开拓,去发现,去献身。从“挑战者”号到“哥伦比亚”号,人类从失败中一次次站起来。相信终有一天,人类会冲出太阳系、银河系,去开辟更为广阔的天地。中国载人宇宙飞船“神舟”五号、六号、七号已经成功发射升空。你对航天英雄想说些什么呢?(不少于80字)

六、

固学提高【课堂检测】

、以下各句属于抒情的表达方式的一项是(

)

A.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沉痛地哀悼我们失去的七位勇敢的公民。

B.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扬的语言,而在于我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

c.她总是对人们微笑着,总是迫不及待地想对人民有所贡献。

D.安息吧,我们永远忘不了你们。

2、选出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

)

A.本文作者抓住英雄令人感动的生活细节,一一展开深情回忆。

B.这篇以情动人,平易近人,让人深思,令人感奋。

c.里根总统所宣扬的美国精神只指英雄主义精神。

D.这篇演讲词哀悼了罹难的航天勇士,颂扬人类的探索精神,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踏着先烈开辟的道路,继续进行太空探索。

七、

课后反思

上一篇:听课后的感想下一篇:三八妇女节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