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公共文化建设论文

2022-04-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而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当前我国乡村公共文化建设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本文在调研吴江区平望镇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苏南地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特点,提出4个方面的对策建议,对推动苏南地区乡村社会发展和促进苏南“强富美高”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现代公共文化建设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现代公共文化建设论文 篇1:

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建设之思考

摘 要: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的人们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城市新型社区则指在城市化过程中新形成的不同于单位社区的新社区。社区文化对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新型社区居民市民化,保持和维护社区的稳定,进而构建起和谐社会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城市新型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与建设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社区;公共文化;建设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的人们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共同体的人们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关系密切、守望相助,人与人之间富有人情味。城市新型社区则指在城市化过程中新形成的社区,它可能是城市拆迁过程中原来农村居民转化为城市居民形成的社区,也可能是因城市房地产开发而形成的、有别于原来单位社区的新社区。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社区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战略性问题。

当前,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区居民对文化的渴望和需求越来越突出。社区文化建设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原有的农村居民以及其他新进入城市的居民融入到城市的文化与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城市化、现代化过程中新型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与建设的现状又是如何的呢?笔者对成都市的一些新型社区进行了调查,发现当前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与建设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滞后。许多社区的文化设施建设较为落后。社区文化设施的档次低、功能少,设施有些老化、面积狭小,难以满足社区居民就近、就便进行文化活动的需要。有的社区甚至租用活动场所。在笔者的调查中,只有20%的调查对象对文化设施非常满意,有20%的人竟然说“不清楚”。这数据充分说明缺乏活动场所和设施,阻碍了社区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社区文化投入供给不足。据了解,许多社区每年的文化建设经费主要是靠上一级部门拨款,加上社区文化产业有一小部分的创收。此外经费便没有其他渠道来源。社区文体活动没有专项资金,往往造成活动越多贴补就越大,制约了社区公共文化活动的建设与开展,也不可避免地造成社区文化建设内容单一、层次低、规模小、影响力不高等问题。

(三)社区文化专业人才缺少。由于受思想观念和市场规律的双重制约,社区文化活动中老年人群体和女性群体充当了社区文体活动的主力军。专业文化人才缺乏有效的整合,文化、教育系统的专业人员、艺术院校的学生、艺术团体的专业工作者等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难以实现与社区基层群众文化需求的对接。

(四)对社区公共文化的认识存在偏差。无论是社区的干部,还是社区的普通居民,对于什么是社区文化,还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如把社区文化与群众文化或群众文艺等同起来,认为搞好了群众的文艺活动,就是搞好了社区文化。对于社区文化建设的形式,认为开展了各项文化活动,社区文化建设就完成了。这种认识可能导致社区文化建设停留在一般的社区文艺活动层面,没有挖掘出社区深层次的文化传统。

(五)社区认同意识不高。社区认同意识是社区居民对本地社区的认同、喜爱等心理感觉。调查显示,虽然有52%的人认同社区,但还是有48%的人不认同社区。这可能同社区的文化价值认同感偏低有关。新型社区里的成员的社会身份、社会地位、收入水平、文化差异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很大,社区成员之间的行为模式、生活模式、心理认同、价值取向等相去甚远,导致了他们彼此之间存在着一种疏离感,相互间难以实现融合,从而导致社区认同的缺失或偏低。而社区居民只有超越将他们区分为社区各集團成员的界限而彼此相互联系时,相互间的信任才能建立,只有有了信任,认同才有可能,只有有了认同,社区文化活动才能够搞好。

社区认同意识不太高还表现在社区居民参与不积极、参与意识不强。在大多数社区中,经常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活动的主要是离退休老人,尤以老年妇女居多。许多居民虽然生活在社区,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意识淡薄。有时甚至错误地认为那是政府部门的事 ,与自己无关。

(六)社区文化教育功能弱化。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一个人的文化价值观往往受到家庭、邻里、学校、同辈群体、工作单位等初级群体的影响。而居住共同体、同辈群体、工作环境对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持续影响他们的一生。这就要求社区文化加强社会价值观、技能传授等方面的文化教育工作,把社区文化推向更深更广阔的领域。社区文化教育功能弱化与社区文化活动的针对性还不够强有关系。社区除了进行文艺表演类等的活动外,还进行了很多知识技能方面的培训。社区民众对社区提供的公共文化活动的满意度不是很高。社区文化教育功能弱化的突出表现是社区提供的公共文化对新型社区居民对城市的融入度提供的支持力度不够。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社区公共文化的服务与建设应在以下方面加以改进。

(一)增加资金投入,完善社区文化设施。社区文化建设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才能确保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主体应该是政府,作为一种公益性的投入。与此同时,要努力建立多渠道的投入机制,对此可以仿效发达国家的做法,建立社区文化建设基金。同时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社区文化建设,形成社会资源共享、多方积极投入的社区文化共享共建局面。

在文化设施上,可以采取资源共享,互补互利的方式,扩大文化设施的数量和使用效率。社区要尽量密切与辖区内单位的关系,争取辖区内单位将他们的文化活动场所向社区居民开放,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的共有共享、互补互利。

(二)健全壮大社区文化队伍。在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要充分重视社区的各类文化人才资源。对此可以采取多种形式选拔、培养群众文化人才:(1)建立健全“文化人才库”,对辖区文化人才进行登记造册,统筹协调市区文化人才的使用,充实社区文化队伍;(2)加强各类社区文化兴趣协会建设,从中发现有专长的文化骨干,吸收到社区文化队伍中来;(3)加强同本市艺术院团的联系与合作,从艺术表演骨干、退休或在职教师、文体爱好者中,采取自愿报名、组织考核的办法,选聘一批既有专业知识技能和组织协调能力、又热心社区服务工作的人才,担任社区文化活动辅导员,指导开展社区文化活动。

(三)加强社区文化活动的针对性,丰富社区文化活动内容。社区成员的收入水平、社会地位、教育水平、年龄结构、知识层次、兴趣爱好等可能相差很大。这些不同和差距导致了对文化生活的不同需求。社区传统的唱、舞、球、拳、剑等公共文化活动,越来越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因此社区文化活动要做到层次性和多样性相结合。要注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要雅俗共赏,尽量照顾不同层次、不同爱好人员的文化需求,使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居民群众在社区文体活动中得到教育,交流和提高,分享到社区文化活动的乐趣。

(四)积极培育社区文化中介组织。社区文化本质上讲是一种群众性文化,它的建设应该是全体居民共同参与的群众性行为。这就需要通过培育社区自治组织,实现对社会的再整合。因此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对社区文化中介组织的培育。中介组织可以走由无偿到低偿,最后再过渡到有偿之路。与此同时,政府可以尝试与社区中介组织签订协议,委托他们进行社区文化建设,给与相应基金资助,并进行监督和调控,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作者:焦治平

现代公共文化建设论文 篇2:

苏南地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对策研究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而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当前我国乡村公共文化建设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本文在调研吴江区平望镇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苏南地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特点,提出4个方面的对策建议,对推动苏南地区乡村社会发展和促进苏南“强富美高”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对策;苏南

乡村公共文化建设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南乡村地区得益于苏南模式的成功实践,实现了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以此为基础缩短了城乡公共服务的差距。吴江区平望镇是苏南地区乡村发展的一个缩影,其位于苏浙沪三省市交界的中心地带,是吴文化区域交汇的重要枢纽。本文通过实地走访和调查研究吴江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现状,对其建设的成效和经验进行总结,最终针对苏南地区这一特殊区域,提出服务苏南地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队伍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1.1 提高政治站位,坚定乡村文化自信

苏南地区各级党政机关及基层乡村干部要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认识,牢牢坚持以乡村文化自信为准则引领乡村公共文化建设。要通过各种途径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自身的政治站位,强化自身的政治担当,坚持正确的方向和历史使命,加强对乡村文化及乡村文化自信的思想认识[1]。尤其是对基层乡村干部而言,通过理论学习,其可以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奉献精神和时代精神,这对他们开展乡村工作至关重要。同时要引领乡村公共文化意识形态建设,明确乡村公共文化建设方向。在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中,各级党政机关和基层乡村干部除了要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还要加强党的理论在乡村居民中的宣传,使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为乡村公共文化中的主流,为乡村居民认识和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造良好的氛围环境,从而确保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不走样、不走偏。

1.2 加强队伍建设,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离不开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撑,再好的政策也需要基层人员去执行,因此打造一支高水准、接地气的公共文化人才队伍是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工作的重心。首先,要适当放宽选人用人标准。乡镇文体站属于文化事业单位,省、市级政府可以公开发布事业单位招考公告,面向社会广泛招聘文体管理员,可以放宽录取标准,如果应聘者具备担任这个职务的能力且了解当地民风民俗,其通过考核后,就可以给予其事业单位编制。村一级不再设置文体管理员一职,改由乡镇文体站统一派出。如调研发现,平望镇下属21个行政村和7个居民社区,如果每个村和社区都要配备一名文体管理员,过多的人员编制会导致支出增多,增加乡镇一级的财政负担,因此建议一名文体管理员对接几个村或社区,以削减一部分人员开支。其次,引进专门的文体人才。基层政府要鼓励和支持文化专业从业人员参加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工作,并且要充分利用好高校毕业生从事支农工作的一系列国家政策,挑选一部分在文体上有特长的高校毕业生参与当地的公共文化建设。

2 统筹乡村公共文化建设资源配置和经费渠道

2.1 優化资源配置,科学合理规划布局

首先,政府要整合乡村公共文化资源。政府需要统筹人、财、物等乡村公共文化资源的投入,运用科学的方式合理配置乡村公共文化资源,形成有机的系统布局,以提升乡村公共文化资源的整体使用效能,最终实现对乡村公共文化资源的最大化利用[2]。在乡村公共文化资源硬件方面,苏南地区各级政府要注重完善乡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可以整合一些功能类似或单一的乡村基础文化设施,尝试探索和拓展其功能,增强服务乡村居民的能力。在乡村公共文化资源软件方面,苏南地区各级政府要优化财政支出,以文化惠民工程为主要抓手,丰富乡村公共文化活动内容,加强民间文化队伍建设。其次,政府要合理规划乡村公共文化资源布局,可以考虑将乡村居民的生活空间相融合,重视乡村居民日常生活与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互动。苏南地区各级政府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本地区内乡村居民的年龄结构和文化偏好,以乡村居民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根据乡村居民出行的便捷程度调整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布局位置,使乡村居民能更方便地使用乡村公共文化资源。

2.2 拓宽投入渠道,实现多元路径供给

公共产品的公共属性决定了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必须以国家财政为主要资金渠道,因此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资金必须依赖于国家财政的投入。应推动乡村公共文化建设财政资金投入制度化,优先保障乡村发展的财政支出,确保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财政资金投入。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以平望镇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例,平望镇在文化体育与传媒领域的公共预算支出只占公共预算总支出的7%,具体分配到乡村公共文化领域的支出金额和比例则更低。因此政府要增加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财政资金投入,确保乡村公共文化建设财政资金投入逐年稳定增长,并且保证乡村公共文化建设财政资金投入增速与乡村地区经济增速相匹配,使其适应乡村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二是规定乡村公共文化建设财政资金投入比例。政府是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责任主体,不仅要规定乡村公共文化建设资金在政府总预算支出中的比例,还要根据各级政府在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不同责任,明确其在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中应承担的财政资金投入比例。

3 创新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实现路径和特色模式

3.1 立足本土文化,打造乡镇特色品牌

应加强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开发。苏南地区人文气息浓郁,各地保留着各个年代留存下来的大量传统文化资源。首先,政府要重视对传统乡村文化设施的利用。我国乡村地区最普遍的传统乡村文化设施就是祠堂和戏台,这些文化设施在历史上扮演着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角色。政府可以根据乡村居民的使用频次和不同需求,将这些传统乡村文化设施改造成具有现代意义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如文体活动中心和乡村教学点等,成为乡村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就能使用的乡村基础文化设施,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起到有益的补充作用[3]。其次,政府要重视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公共文化的一部分,政府对其的保护和继承不仅是在建设公共文化,同时也是在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政府要加强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帮助其“走”进课堂、“走”进社区。政府还要加大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金投入。政府可以通过专项资金补贴的方式,对本地区的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性开发,在确保其不会损坏的基础上向社会开放,促使其发挥作用。比如政府可以在保持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翻新老建筑,并将老建筑作为乡村公共文化活动场地,促进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3.2 依托现代手段,创新文化供给方式

首先,政府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便捷优势。当前网络技术迅速发展,不少乡村居民尤其是青年群体收集和了解信息的渠道已经从报纸和电视转变为互联网。通过整合和完善相关政府部门网站,在网络上打造有关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信息公开、意见征集、审批投诉等功能,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提高政府工作效率[4]。同时,要重点注意移动终端的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工作,主动开通和创建微信公众号和手机APP,方便乡村居民随时随地查看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相关内容,促进乡村居民对本地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认知。其次,政府要提高乡村公共文化设施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政府在兴建乡村公共文化设施时,要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信息化设备的配备,提升乡村公共文化设施信息化水平。同时要注意本地区乡村公共文化设施与国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对接,利用数字化储存手段的优势,打破文化信息资源交流与传播的空间距离限制,破除各类公共文化资源的利用壁垒。政府要注意在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内新增互动式空间,尤其是村史馆等展览类型的乡村公共文化设施,要采用VR(虚拟现实)等新型技术手段,增强乡村居民的体验感,提高其满意度,丰富乡村公共文化供给的形式。

4 建立基于村民需求的乡村公共文化建设机制

4.1 尊重主体地位,改进村民需求表达

首先,政府要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把满足广大乡村居民的文化需求作为自身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政府需要打破以往自上而下的乡村公共文化供給模式,探索以需求为导向的乡村公共文化供给新模式,更多考虑乡村居民的真实需求,使乡村公共文化供给有的放矢。其次,基层文化工作者必须放低姿态,将工作重心下移,通过下基层观察和实地走访等方式深入乡村居民的日常生活,加强与乡村居民的互动,聆听、了解和分析他们的文化需求,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虚构乡村居民的文化需求。基层文化工作者还需要加强对乡村居民的权利意识宣传,使其意识到自己的需求表达能够影响或决定政府决策的制定和执行,从而将公共文化需求表达和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相结合,并使乡村居民更加乐意表达自己的文化需求[5]。最后,政府要关切弱势群体的需求。乡村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包括留守群体、外来务工群体和残障群体。政府要通过基层走访和问卷调查等形式,主动关切这3个群体的文化需求,并针对群体特点提供相应的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和活动。

4.2 发挥主体意识,引导村民主动参与

乡村居民被动参与乡村公共文化活动的效果不如主动参与乡村公共文化活动的效果好,想要让乡村居民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就必须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乡村居民的主动参与是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取得优秀成果的重要推动力,其只有充分认识到自己在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和地位,才能形成对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心理认同,从而激发建设乡村公共文化的内生动力。因此在建设乡村公共文化的过程中,乡村居民要通过村民大会等途径,主动建言献策,积极发挥主人翁精神。现阶段苏南地区乡村留守群体以老年人群为主,受历史条件的制约,他们欠缺科学文化素养。乡村居民参与乡村公共建设的能力与其文化水平的高低存在联系,而其综合文化素质则需要通过后天培养得到提升,除了学校教育以外,社会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补充途径[6]。苏南地区各级政府要通过各种渠道帮助提升他们的综合文化素质,使其拥有参与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本能力。一方面可以通过村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宣传栏等途径帮助乡村居民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乡村教育点、乡村培训班等,以讲座和授课等形式帮助乡村居民提升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

5 结语

吴江区平望镇经济发展情况良好,城乡差距不大,具有一定的苏南地区代表性。通过调研平望镇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存在的实际问题,本文提出了4个方面的优化对策,对当前苏南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时间表,乡村振兴战略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仍是我国开展农村工作的重要部署。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作为振兴乡村文化的重要手段,受到了各级党政机关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吕宾.流动与留守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的困境及其破解[J].理论导刊,2019(08):102-109.

[2] 吕宾,俞睿.乡村文化自信培养困境与路径选择[J].学习论坛,2018(04):66-73.

[3] 李金龙,刘巧兰.话语赋权: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供给的基本保障[J].图书馆建设,2018(10):23-31.

[4] 祁述裕.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五个着力点[J].行政管理改革,2019(05):21-23.

[5] 曹文军.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的社会责任提升功能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11):148-150.

[6] 王东,许亚静.供需错位:社会关系视角下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问题研究——基于豫西J村的田野观察[J].图书馆,2019(12):36-42.

作者简介:徐新洲(1982—),男,江苏扬中人,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教育管理、农村公共管理。

计正昊(1995—),男,浙江温州人,硕士,研究方向:农村公共管理。

作者:徐新洲 计正昊

现代公共文化建设论文 篇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城乡公共文化建设研究

[摘要]文化权益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公民平等享有文化权益,对于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城乡公共文化建设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必须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文化一体化体系建设,保障城乡公民平等享有文化权益。

[关键词]全面小康社会 城乡公共文化 文化权益

全面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近年来,城乡公共文化建设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十分突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四个全面”重大战略思想指引下,加快城乡公共文化建设,稳步推进城乡公共文化一体化进程,对于缩小城乡公共文化发展差距、保障公民文化权益、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城乡公共文化建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意义

第一,城乡公共文化建设是保障城乡公民平等享有文化权益的应有之义。文化权益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保障城乡居民平等地享有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所谓文化权益,“是反映着人们在文化实践领域不断获得文化利益的权利,是人们创造和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权利,包括享有文化教育、参与文化活动和文艺娱乐活动、从事体育活动、享有医疗、养老等社会福利、从事文艺创作、享有社会精神文化成果和文化服务以及从事旅游等活动的权益”。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人民群众对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的精神需求也日益提高。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城乡公共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影响了城乡公民平等地享有公共文化的权益。因此,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必须在创造和分配文化利益方面充分考虑人民群众在文化权益方面的均衡性、整体性、平等性和公正性问题。这既是社会公平正义理念在文化权益上均等化和无差异化的重要价值取向,也是推动城乡公共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前提条件和重要动力。

第二,城乡公共文化建设是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的客观要求。由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加上地方政府和基层集体经济组织对农民文化权益的重视程度不同,城乡公共文化无论是文化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还是公共文化产品及其服务水平的供给都存在巨大差异。在经济实力较强、基层领导重视、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地方,文化建设的投入较多,文化生活也相对较丰富;相反,在经济比较落后、基层领导不重视、农民文化程度较低的地方,文化设施建设则严重落后,农民的文化生活也更加贫乏。近年来,尽管国家对公共文化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基层公共文化资源分散、各自为政带来的公共文化服务不均等、效率低的问题依然突出。只有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文化一体化体系建设,才能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上的巨大鸿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文化基础。

第三,城乡公共文化建设是提升公民素质、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文化建设与人的现代化密不可分,因为文化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通过精神层面的人文关怀、人文呵护和人文提升对人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情感体验等方面进行潜移默化的重塑、改造和升华,促进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型。正如美国著名的现代化问题专家阿历克斯·英格尔斯所说:“在整个国家向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人是一个基本的因素。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否则,高速稳定的经济发展和有效的管理,都不会得以实现。即使经济已经开始起飞,也不会持续长久。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其核心和关键是培养和造就物质上富有、精神上富足、具有现代化意识和文化品质的公民。

第四,城乡公共文化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必然要求。公共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小康社会的文化建设既要重视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又要促进公共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当前,世界各国的竞争,已从单一的经济竞争走向了资源、管理、科技、人才、文化的综合竞争。其中,文化已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发展战略的轴心。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抓住机遇,抢占国际市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成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经济支点,而且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样性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发挥文化愉悦身心、健全心智、提高文化涵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近年来城乡公共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城乡公共文化建设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损害了城乡公民平等享有的文化权益。

首先,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与管理不平衡。由于国家文化事业经费投入和政策扶持过于向城市集中,导致许多功能齐全、配套先进的公共文化设施主要集中在城市,加上基层政府对发展农村公益文化事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热情不高,农村文化设施功能单一,文化产品单调、老化,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滞后,致使部分经济富裕农村出现“文化荒漠化”倾向,政府对农民文化权益的维护和保障亟待加强。文化投入类别、区域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不尽合理。而城市亦存在分化现象。如重大文化设施投入较多,高端居住小区文化设施比较完善,而区级、街道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受人员和经费限制,对现有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与维护不足,导致许多设施陈旧老化,有效利用率不高。特别是一些基层文化设施的功能和作用发挥还比较有限,甚至存在弱化的倾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活力明显不足。

其次,城乡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供给质量不平衡。向公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是政府发展公益文化事业的重要职能。近年来,不少城市不乏文艺精品创作在全国摘金夺银,但相比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贴近广大群众需求的公共文化产品的总供给量仍显不足,特别是贴近城乡居民生活、符合居民自娱自乐需要的优秀原创文艺作品数量还不够多,质量还不够高。面向城乡居民的文化创作中能够反映群众生活的优秀作品偏少,有些作品在题材、主题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因脱离实际,缺乏生活感和时代感,与消费者的文化理解、欣赏习惯和认知心理产生隔膜,很难引起群众共鸣。民间文艺创作和艺术生产不丰富、不活跃,文艺体制改革和文化系统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力度不够,专业艺术院团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较严重,缺乏竞争意识和市场意识,艺术创作缺乏生命力和创造力,优秀艺术剧目很难脱颖而出,影响了民间文艺的繁荣和发展。

第三,城乡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与配备不平衡。构建城乡公共文化网格化体系的关键在人。除了资金投入问题,近年来,由于社会地位低、经济待遇差和发展空间小等原因导致从事公共文化网格化服务工作的文化队伍人员流失严重,公共文化人才队伍不稳定,专职文化人才与兼职文化人才比例不协调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等问题,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的公共服务意识、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均有待提高。一方面,政府在城乡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侧重于高层次的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而忽视了公益性公共文化人才的培养,没有将公共文化人才的培养纳入文化发展计划。另一方面,基层文化队伍建设还较薄弱,基层文化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没有实现经常化、制度化,基层文化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与工作付出不成比例导致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三、加快城乡公共文化一体化建设,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文化基础

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城乡公共文化体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城乡居民平等享有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文化权益,纠正过去政府主导下以“评奖”为目标的文化政绩形象工程,转变城乡公共文化建设“重形式轻内容、重城市轻农村、重政绩轻成效”的发展理念,不断推进公共文化体制改革和公共文化系统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城乡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体系、城乡公共文化管控和绩效评估机制、城乡公共文化网格化体系构建经费保障机制以及城乡公共文化网格化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第一,构建完善多元化的城乡公共文化产品及服务网格化供给体系。构建城乡公共文化体系的前提是,要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机制,提高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因此,必须改变过去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由政府主导供给的单一模式,动员社会力量,打造一个由政府、民营企业、非政府组织、个人“四方参与”的公共文化网格化产品供给主体机制。在构建城乡公共文化产品及其服务体系过程中,政府、企业、社会公益组织及个人承担着不同功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政府扮演组织协调者的角色,鼓励和联合民营文化企业、非政府组织以及个人的力量共同建设公益性、普惠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积极引导民营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引导文化资源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合理流动。鼓励非政府组织以及个人为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创作注入新的力量。通过构筑政企合作、上下联动、多元化立体化的公共文化产品及服务网格化供给体系,可以有效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文化资源,进而夯实城乡公共文化网格化体系的基础。

第二,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和考核激励机制。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体系是衡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效的一种方式。要将城乡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纳入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业绩考核评价中,强化政府官员对城乡公共文化建设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服务意识。为构建科学公正的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体系,城乡公共文化建设主管部门应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可操作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结合定量、定性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等方法,建立起科学的绩效评估模型。同时,建立一个有专家组、领导组、公众联合组队的评估主体,保障评估结果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在文化系统的各类评奖、评优的年度考核中,应适度向基层公共文化工作者倾斜,以稳定基层文化服务队伍。

第三,建立健全城乡公共文化建设经费保障机制,保障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经费稳定增长。打造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尤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经费保障机制创新方面,应打破政府单一的公共文化资金投入机制,继而打造“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渠道公共文化资金投入模式。政府应通过制定金融、财税等优惠政策,拓宽发展城乡公共文化的资金筹措渠道,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等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努力构建主体多元的投入机制。要坚决贯彻落实公共文化建设经费向乡村级公共文化领域倾斜的原则,重视加强农村公共文化相关政策法规的制订工作:首先,在保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方面,以法律、法规形式切实保障投人,明确规定各级政府财政资金中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所占比例,并要求按一定比例逐年增长;其次,在发展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规范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行为方面,既要以立法形式明确政府为农民提供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管理,又要规范文化机构及从业人员的职责,解决乡村级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不足及服务质量均等化的问题。

第四,加快城乡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城乡公共文化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构建城乡公共文化网格化体系的关键,除了稳定持续的财政资金的投入保障外,还离不开一支公共服务意识强、政治素养好和业务素质优的公共文化工作者队伍。针对近年来因社会地位低、经济待遇差和发展空间小等原因导致从事公共文化服务的文化队伍人员流失严重,公共文化工作者紧缺等问题,各级政府应该制订相关政策,不断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的薪资待遇,创造个人发展机会,在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适度倾斜。同时,地方政府还可以通过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回到城乡社区、街道等基层文化单位从事文化志愿者服务或创办公益性文化演出团体,充实基层公共文化队伍,丰富城乡公共文化内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在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中,我们不仅要谋划如何加快城乡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更要统筹考虑如何加快转变城乡文化发展方式、争创文化发展新优势,充分认识协调推进城乡公共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性,更加注重加强文化建设,发挥公共文化教育人民、引导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城乡公共文化的共同繁荣与发展。

责任编辑:李卓矗

作者:罗志勇

上一篇:三年级英语教案范文下一篇:守恒量教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