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多媒体教学论文

2022-04-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根据实践经验讨论了在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运用多媒体的优势、缺点以及注意的事项。多媒体教学有它的局限性,需要与传统教学手段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关键词分析化学多媒体教学效果分析化学是无机化学的后续课程,是高等院校化学、化工、环境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分析化学多媒体教学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分析化学多媒体教学论文 篇1:

浅谈分析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建设

摘 要: 多媒体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有利于增强相关课程教学效果。根据分析化学课程特点,对分析化学教学课件在课程介绍、课程大纲、教学ppt、电子教案、实验内容、习题与思考题及在线答疑等环节进行网络课件建设,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教学效率。

关键词: 分析化学课程 建设多媒体 教学课件建设

分析化学是化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关于测定物质的质和量的科学,是一门具有很强实用性,同时又有严密、系统理论与实际密切相结合的学科。分析化学作为四大基础化学之一,成为化学、生物、环境、食品乃至材料等诸多专业的学科基础课[1]。

长期教学发现分析化学在以往教学中主要存在教材内容丰富、知识点多、课时不断减少的问题,这样在教学中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消化程度[2]。为推动分析化学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利用现代信息及网络技术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学习,便于学生接受和掌握课程内容,所以本文对分析化学多媒体课件进行建设。

分析化学多媒体课件利用Adobe Dreamweaverruan软件制作,安装运行方法为360软件。基于简单、通俗易懂、设结构清晰、定位准确、表述规范、与课堂同步原则加以建设,适合相应认知水平的学生。操作方便、灵活,交互性强,启动时间、链接转换时间短。本课件共有以下几个模块:

1.课程介绍

分析化学这门课程实际授课包括理论部分和实验部分,且理论和实验分别为独立课程,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本环节主要介绍分析化学及实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形式、主要内容。通过此环节建设,便于自学学生掌握分析化学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及主要内容,进而充分了解分析化学的作用、任务及意义。

2.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进程的总和。本课件中的大纲分为理论课程大纲和实验课程大纲,此环节建设从教学角度出发,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做了叙述。主要介绍了各章主要内容、难点和重点。通过教学大纲,学生了解了分析化学的重点及难点,可以有的放矢,攻克难关,充分学习掌握分析化学的知识点。

3.教学ppt

理论教学ppt与实际教学同步,便于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消化知识点。ppt色彩搭配协调,视觉效果好,符合视觉心理。界面布局合理、新颖、活泼、有创意,整体风格统一,导航清晰、简洁。文字、图片、音乐、视频、动画切合教学主题,和谐协调,配合适当。制作精细,吸引力强,激发学习兴趣。逻辑结构清晰,层次性强,具有内聚性。其中文字、符号、单位和公式符合国家标准,知识内容范围完整,知识体系结构合理。重点难点突出,启发引导性强,符合认知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利用ppt,对于难度较大的地方机动自主调节学习进度,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自由自主学习、复习及消化知识点。很大程度解决学生笔记难记,复习难度降低等实际问题。通过每一章节理论ppt制作,了解每章节小结、问题提示、课外知识和知识点归纳等功能。一些相关课外知识的介绍可以提高学生对分析化学的认知,每一章节知识归纳让学生系统领悟各单元知识框架。

4.电子教材

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促进教师和学生在分析化学学习领域内沟通与探讨,配合多媒体课件中的教学ppt,利用网络资源——《分析化学》华东师大等编著的第四版,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优化,方便学生自学。通过以往对学生使用纸质教材习惯的研究对比发现,电子教材的优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加入书签、标注和笔记等功能。具有丰富色彩的调色板、万能橡皮擦和荧光笔等辅助工具可以让学生随意对电子教材进行标识、擦掉不想要的标记或更改标识;选择自己喜欢的任一颜色对电子课本进行标注,通过各色荧光笔对电子教材中的难点重点进行分类。进而达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和强化记忆,从而轻松攻破知识难点,提高学习效率的学习目的。

5.实验内容

包括实验的电子教案和教学ppt,优化分析化学实验结构和数量,内容完整翔实,方便学生预习,掌握实验基本原理、实验内容,探讨、分析、解决分析实验问题。实验视频点播,直观、简洁的实验ppt教学内容容易引发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实验中学生动手做的效率;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关实验,让学生的潜在能力得以最大限度发挥,造就与时俱进的、具有独立思考、实践能力和竞争能力强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6.习题与思考题

通过此环节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本模块有各章书后思考题及答案,以及8套分析化学试卷,便于学生自学、复习及自我检测。由于学生自主学习某一课程对该课程需达到的目标状态缺乏全面细化的了解,造成学习过程中对知识掌握的程度,还有哪些缺陷和不足,不能轻易确定。做习题在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检验学习效果都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认真完成课堂作业,积极主动地发挥每一道习题特殊的功能和作用,才能有效提高思维能力,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7.在线答疑

通过此模块可以学生为核心进行远程教学,支持学生在线提交疑难问题,教师通过远程电子白板进行在线解答,同时分发参考资料或各类通知给在线学生。较好的人机交互——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交互、讨论。通过此环节,做到问题不拖延、不积累,难点疑点及时消除,提高学习效率。

多媒体课件建设简洁不花哨,通俗易懂,与课堂同步,实用性很强。采用多媒体手段,利用网络、图、文、生等交互作用便于学生熟练系统地掌握分析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提高自学能力,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全新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方式的作用,并将大大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恒武.分析化学基础课教学与社会需求的调查和思考[J].大学化学,2009(06).

[2]夏新泉.谈分析化学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资讯,2007(09).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资助(桂教高教2012JGA147);广西校企联合培养化工专业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No:2012JGA147);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No:2013JGB154)。

作者:金文英 易忠胜 陶慧林 海洪 潘宏程 李建平

分析化学多媒体教学论文 篇2:

浅谈在分析化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经验

摘 要 根据实践经验讨论了在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运用多媒体的优势、缺点以及注意的事项。多媒体教学有它的局限性,需要与传统教学手段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关键词 分析化学 多媒体 教学效果

分析化学是无机化学的后续课程,是高等院校化学、化工、环境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分析化学主要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部分,长期以来,教材内容上定性分析多侧重于系统分析,关系复杂,定量分析多侧重于公式推导,艰深难懂。在教学方法上也主要以课堂讲解为主,同时根据教学内容开设教学实验。笔者在几年的分析化学教学过程当中尝试大量使用多媒体教学,取得了一些经验教训。

1 控制多媒体课件的放映速度,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减少课堂教学时数,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时间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多媒体课件的优点之一,就是可以提前把要解说的内容做好,在需要放映时只需一点鼠标,节省了大量写板书的时间。但如果控制不好课件播放的速度,这也同样是多媒体课件的缺点。如在复杂酸碱体系中计算溶液pH值、络合滴定反应中副反应系数的计算等都需要大量公式的推导,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跟着教师的书写记笔记,记的过程当中体会教师推导的思路,如果课件播放速度过快,学生们应接不暇,就难以理解和掌握所讲的内容。所以教师对于容易理解的定理、概念等可以适当加快放映速度,但对于难以理解的问题必须放慢速度,甚至需要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反复放映或以各种形式和角度去分析和讲解。

2 投影屏幕不能完全替代教师板书

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仍有一些地方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完全替代的,首先是黑板即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内容还可以方便地增删。当然多媒体授课对于这一点不是完全没有解决的方法,目前可以使用如电子教鞭、屏幕笔等多种软件完成在投影屏上的直接书写,甚至可以直接使用各种颜色画出很漂亮的箭头、着重号等,加强教学效果。但是很多老师可能粉笔字、钢笔字都写的很好,“鼠标字”却还需要加强练习才能写出手。另外,好的板书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学生抬头一看,便对本节课的重点一目了然。

3 掌握熟练地计算机操作是教师多媒体授课必备的技能

目前还有不少老师使用多媒体,操作技能还不扎实,有些常识性的操作还不掌握。多媒体教学经常被人诟病的就是操作过于线性,限制了教师的自由发挥。比如大部分教师常用的PowerPoint,就被认为很死板,幻灯片只能从头一张张连续播放。有的老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使用了大量的跳转按钮、超链接等功能。其实PowerPoint本身就带有自由跳转到任何一张幻灯片的功能,在放映时右手在小键盘上输入幻灯片编号以后回车,就可以转到对应幻灯片上,而不需要用超链接。如果认为幻灯片编号不利于记忆,那么还可以将幻灯片以讲义的形式打印出来,需要跳转时看一下讲义即可。要想让多媒体服务于自己的课堂教学,老师首先要熟练掌握多媒体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全面驾驭多媒体,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地用好多媒体,使自己的课堂熠熠生辉。针对化学教师而言,专业的Chem Office、ChemSketch等软件的使用更是需要掌握的基本功。

4 切忌多媒体喧宾夺主

如果多媒体课件图片、声音、动画用的过于频繁,会导致学生的兴趣点转移到欣赏课件上,而不是教学内容上。形象直观及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辅助手段,能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但如果在制作多媒体课件过程中没有把握好其真正作用,那么就会适得其反。如:有部分虚拟分析化学实验多媒体课件画面优美,切换页面的动画和声音也富于变化,结果学生的注意力过多地集中于优美的画面、无效的动画和声音中,忽视了教师的讲解和实验的本质内容。多媒体授课不需要无关的声音来刺激学生。多媒体课件在制作过程中不能过分的追求表面美观,而忽视了多媒体作为教学辅助手段的真正作用。

5 总结

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要确立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是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在授课,而不是多媒体通过教师的嘴在说话。多媒体在教学运用是实施教学的一种手段,但不是唯一的,作为教师首先应把握住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使多媒体发挥最佳教学功能。

运用多媒体是为了辅助教学,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但运用多媒体教学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唯一途径和手段,教学中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去使用多媒体,应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方式,合理地综合和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包括传统媒体,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功能,取得最佳效果。多媒体固然有它的局限性,但我们要用赞赏的眼光看待它,让其与传统教学手段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 格桑曲珍.浅谈我区高校分析化学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J].西藏科技,2007.09.

[2] 邓洪,廖齐,王元兰,陈学泽.无机及分析化学多媒体教学方法研究[J].科技信息,2007.11.

作者:敖日格乐 特喜铁

分析化学多媒体教学论文 篇3:

多媒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初中化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教学让学生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学会分析化学现象、化学过程,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计算机多媒体通过各种表现手法抛开某些表面的、次要的、非本质的因素,将内在的、重要的、本质的东西展现出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本文就此探讨了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化学;多媒体技术;应用

1.前言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高效的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技术的教学环境、教学手段、教学观念及教学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初中的化学内容以基础理论知识为主,以化学实验作为主要教学对象,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不仅能刺激学生保持昂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初中化学课堂更加生动、形象、直观、有趣,从而使化学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2.多媒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技术的有效使用使教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通过设立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

初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要教学对象的学科,在实际生活中的实践性很强。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不同程度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能有效地扩宽学生的知识结构,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念。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同,多媒体技术以学生为主要对象,利用图片、声音、颜色等手段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而教师在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时,应当收集各方面的教学资料组成教学内容,把枯燥无味的语言文字转变成视频和音频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索兴趣,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从而达到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3.多媒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制作教学课件,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大,现代化教育模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支持,各中学在化学教学中逐渐引进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初中生随着见识的增多,对教师的课堂授课要求也逐渐增高,教师利用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方法,不仅能使传统单调的教学课堂变得生动化和人性化,还能有利于教学过程的有效实施。为了提升教师制作教学课件的能力,要求教师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知识结构,不断学习相关的化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适应化学教学的发展需求。各中学引进了大量的先进多媒体设备,为教师在化学教学中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设施保障。为了适应不断更新的教学技术,教师只有通过不停的学习和总结,在传统化学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化化学教学模式,优化初中化学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能力,丰富教学方法,才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教师在讲授“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一节时,由于微粒是不可感知的,看不见也摸不着,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觉到抽象和枯燥,难以理解。即使我们能够利用课本中的图片加以解释,或用相关模型进行教学,但教学效果并不明显。若教师在课堂中改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就会使内容更加形象、生动、主观,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

3.2构建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学生在刚接触到化学学科时,会充满好奇心和新鲜感,而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初中化学教学中,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利用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幻灯片、电脑等,构建良好的学习情境,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学生很好地吸收化学知识。

例如在讲《物质构成的奥秘》一章时,由于教学内容十分抽象,难度也非常大,用模型演示会造成学生的概念模糊,从而影响学生对这一章节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将原子的构成和分子的性质设计成动画的模式进行演示,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3创设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创设实验探究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实验演示是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化学实验在演示过程中稍有不慎实验就会失败,甚至会产生有害气体,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若教师在实验演示结合教学内容,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实验教学中,就能弥补操作过程中的不足和缺陷,从而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讲授铁生锈这一实验时,教师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向学生逐步展示铁生锈的整个过程。通过对比铁在有水无空气、有空气无水和有水有空气等环境里的不同变化,帮助学生主动观察到铁锈蚀的过程,并理解铁生锈反应出的原理,进而探究防护铁的方法,达到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索能力的目的。

4.结语

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模式的一种体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形象、生动、真实地体现了初中化学教学内容的直观性要求,有利于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初中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正确、合理地把握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优化多媒体教学的程序,使初中化学教学达到高质高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石福俊.浅谈多媒体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09)

[2]赵世银.浅谈多媒体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06)

[3]李玉松.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1(20)

[4]杨耀海.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J].安徽教育.1998年09期

作者:赵素娟

上一篇:度农技推广工作总结下一篇:财务分析基本程序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