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教学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本论文主题涵盖五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人文地理教学论文(精选5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自从有了人类,人文精神就彰显出独特的光辉。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学,是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不仅可以使人明智,还可以培养人文理念。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体现和贯彻这种人文精神呢?笔者进行了探讨。

第一篇:人文地理教学论文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文地理类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普通高等院校在设置课程时也开始着眼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文地理类课程安排与合理构建。对这一课程体系构建进行研究,主要针对于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授课对象等内容进行探讨,目的是从当前我国基本通用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文地理类课程体系中获取基本资料,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实际,更新研究方法,培养专业人才,进而为我国的地理与城乡规划提供专业性人文地理人才。

关键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人文地理类;课程体系;构建

1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性质与专业构造

1.1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性质

人文地理学是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规律性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学科特性主要包括社会性、区域性和综合性[1]。城市规划专业则主要含括城市规划、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城市交通、城市市政工程规划、区域规划等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城市规划设计等基本训练,掌握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能力,并培养能参与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城市开发、房地产筹划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城市规划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通过以上两种学科的互相结合,形成当前我国高校中通行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两者存在差异,又互为表里。其专业设置目的无疑是为培养具有两者综合素养的全能性人才,为当前我国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工程改善、地区合理规划等建设领域提供人才资源,借助改革开放和城镇化的东风,又快又好地提供经济与社会效益。

1.2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专业构造

人文地理课程、城乡规划课程以及工具类课程,構成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内容。作为该专业的课程内容基础,人文地理课程主要是为了教授当前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等理论性内容;城乡规划学则包含城乡规划原理、区域规划、城市设计、居住区规划、小城镇规划、村庄规划等规划性原理知识,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由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学、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建筑制图等内容组成的工具类课程,则将之前两者与实际操作相互统一,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这一专业用之于民的实践手段与表现形式。结合当前我国面临的用地面积紧张、人地关系矛盾等社会问题,三者相辅相成。其中,人文地理类课程因其所处的关键位置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也暴露了更多的问题,如何使人文地理类课程更好地结合社会实际,从而契合专业发展目标已经成为当前该课程的主要开发任务[2]。

2 人文地理类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2.1人文地理类课程与新型专业培养目标不相符合

作为理学学科的重要分类,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与工科中的城乡规划专业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区别,主要是前者专业下的学生相较于后者应具备更多的人文性地理文化基础知识储备。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国家在相应的城乡宏观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上提出了更广泛的发展目标,新型城市化、城乡统筹发展、数字信息城市化建设等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作为传统学科,某些高校的人文地理类课程却往往不能跟上潮流,在课程设置上总是与现实中的城乡规划等领域相互脱离,只重视传统的书本知识,并没有当前新形势的变化而调整自身的专业培养目标、授课内容及授课形式。因此,如何实行人文地理类课程与城乡规划专业的相互融合,进而达成符合时代要求的专业培养目标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2.2人文地理类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设置不相符合

相比较实际应用中城乡规划与人口学、地方城市特色、城市社会化相交叉的特点,人文类地理学科设置往往只注重于科学理论探讨,较少与其他学科产生联系。实际上,新型人文地理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综合属性,要求在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时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系统规划及全局考虑事物的专业能力。当前的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主要是面临一种问题,一是专业课必修学时不足,造成学生不能真正掌握理论知识基础;二是一部分人文地理类课程内容和城乡规划原理课程存在重复,造成资源和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这就需要相关高校在今后开展课程时进行科学的配置和课时分配,进而更好的为学生着想,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实践构建更合理的课程专业设置。

3 人文地理类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与方法

首先,要根据资源与环境学院 2013 版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和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等,确定人文地理学课程群建设的目标与原则[3]。其次,要结合当前我国国情,对当前的课程及教材进行优化处理,对重要课程进行着重教学,对重复的课程进行凝练简化。最后,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从实例中发现不足,回归课堂,潜心研究,通过自主探讨提出解决问题,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开展实践教学,为学生今后走向实践岗位铺平道路。总之,只有不断推动人文地理类课程群性质、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与完善,才能促使该专业发展,学生能力提高。

4 结束语

当前高校中,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文地理类课程体系构建刚刚起步,水平较低,但其对学科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对改革的内容进一步明晰,与国家城乡建设思路相统一,做到课程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及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相互促进,推动多样化教学和实践化教学,保障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静,朱红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文地理类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高教学刊.2018(14):92-92.

[2]周晓艳,李秋丽,代侦勇,等.我国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定位与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7(1):82-87.

[3]那玉林.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文地理学课程群建设研究构想[J].阴山学刊.2014(03):73-73.

作者简介:

马鹏(1995-),男,汉族,籍贯:云南昭通,单位: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研究方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作者:马鹏

第二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文地理类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摘 要:文章着眼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专业性质和培养目标,从人文地理类课程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功能定位出发,结合目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中人文地理类课程的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探讨人文地理类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与具体方案,包括人文地理核心课程体系构成、模块化教学与案例教学实施等具体目标。以期促进人文地理类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发挥,提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人文地理素养及专业能力。

关键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人文地理类;课程体系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2012年教育部专业设置改革后的新专业。根据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分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两个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建设目前在全国各高等院校均处于探索阶段。文献查阅发现,国内目前已有少量关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1-4],但较少关注人文地理类课程群在专业发展中的定位与建设问题。对人文地理类课程体系的研究大多基于地理科学专业的视角,如刘云刚等提出人文地理课程改革应以“宽基础、强专业、重实践”为基本导向[5]。

人文地理类课程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本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课程群。本文着眼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专业性质和培养目标,从人文地理类课程在人规专业的功能定位出发,结合目前专业培养方案中人文地理类课程的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探讨人文地理类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与具体方案。以期促进人文地理类课程的作用发挥,提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人文地理素养及专业能力。

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专业特点与课程结构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涉及人文地理学、城乡规划学等多个领域,主要目标是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理论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能在区域规划、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等领域从事相关规划,并能参与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划、区域规划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目前已开设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高等院校结合自身的发展基础与专业特征,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向,但无疑人文地理类课程群在其中均起着基础性作用。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与工科城乡规划专业相比,隶属于不同的一级学科,其培养目标立足于宏观与中观尺度,具有地理学科基础广、口径宽的特点(表1)。这一方面使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具备了丰厚的专业基础,有多样化发展的潜能;另一方面,又导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相对较差,在与工科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如何制订兼顾理论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如何完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这些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人文地理类课程群建设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有必要開展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实践。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包括三大部分:人文地理类课程群、城乡规划类课程群、工具类课程群。人文地理类课程群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中承担着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地位,如何使人文地理课程群建设更好地契合专业发展目标显得尤为关键,包括如何解决人文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交叉领域的整合,如何强化案例化教学与实践教学等都是急需研究的问题。

人地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近年来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及应用领域出现多元化,计量研究和新技术的应用逐渐深化。因此有必要探讨在新形势和新背景下人文地理学教学优化与创新,如何结合专业特点进行人文地理学课程群建设,更好地发挥人文地理学的学科基础作用。本文试图明确两个问题,一是人文地理类课程群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二是人文地理类课程体系如何进行优化。

二、人文地理类课程群的建设现状与问题

(一)人文地理类课程群建设背景与现状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区别于工科城乡规划专业在于其中宏观的空间尺度、区域化的分析视角和综合性的思考角度,而人文地理类课程恰恰在其中承担着这样的培养作用。具有人文地理学科专业背景的城乡规划工作者擅长区域分析与社会经济综合分析,在区域规划、城市战略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中宏观层面规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学探讨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扩散与变化,其中城市与区域研究已经成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范畴,是21世纪中国地理学综合研究的主要领域[5]。人文地理学课程群具有知识面广、内容系统完整的特点,人文地理课程群的教学目标在于构筑学生的区域思维方式与视角,掌握有助于城乡规划与分析的地理分析方法,这也是体现专业定位的基本要求。

从人文地理类课程群的建设现状看,虽然各高等院校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大都开设了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核心课程,但对这些课程的定位不够清晰,导致这些人文地理类课程与规划类课程和其他课程的衔接不够紧密,因此实际发挥的教学效果参差不齐,教学目标难以完全实现。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也会无所适从,难以厘清人文地理类课程与城乡规划类课程的相互关系,不利于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育和专业能力的培养。

(二)人文地理类课程体系设置需关注的问题

1. 人文地理类课程与专业培养目标的契合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属于理学学科,主要目标是培养具备人文地理、城乡规划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在区域规划、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城乡发展(建设)决策咨询、房地产开发等部门从事城市设计与管理,开展村镇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居住区设计、村镇规划,并能参与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城市开发、房地产筹划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此外,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又与工科城乡规划专业存在明显差别,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应同时具备广博的人文地理知识基础。随着近年来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调整,在城乡规划与建设领域也不断提出一些新的理念,如新型城镇化战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数字城市等,均对城乡规划的地理学思维提出新的要求。人文地理作为传统的地理学分支学科,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学科传统,但是在新形势下如何达到与城乡规划学科更好的交叉与碰撞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因此人文地理类课程在设置时应考虑到城乡规划类课程的需求,更好地契合专业培养目标。

2. 人文地理类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协调

由于人文地理类课程的理学范畴及其研究传统,使其比较偏重于理论研究,在实际应用中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相对较少。而在实践工作中,城乡规划涉及到城市与区域发展历史、人口分布与迁移、地方特色等方方面面,尤其是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深层次推进,城乡规划开始出现社会化转向,这对城乡规划从业者提出了综合性思维的要求,也需要具有人文地理学思维的城乡规划从业者的加入。为了更好地发挥人文地理学在城乡规划领域的独特优势,应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关注人文地理类课程的安排,尤其关注人文地理类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相互协调。

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下,既要求开设人文地理类课程,也需要开设城乡规划类课程及其他专业技能课程,这就面临着教学课时不足的问题。尤其和五年制的工科城乡规划专业相比,在四年的时间内要统筹安排各类课程,并且要兼顾人文地理和城乡规划的学科特点,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就会面临较大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人文地理类课程的选择有两个原则:一是选取人文地理类课程中最核心的部分,将人文地理学中与城乡规划相关性较低的课程作为选修课,把课时集中在关联度大的核心课程。二是人文地理类课程要加强与城乡规划类课程的衔接和协调。人文地理类课程的讲授体系应围绕专业定位及开设目的,不局限于自身的课程体系和结构。例如,城市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课程,但城市地理学的结构体系中有一部分内容和城乡规划原理课程存在重复,因此需要授课老师之间相互沟通与协调,已获得更好的授课效果。

三、人文地理类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

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相对庞杂的情况下,如何选取人文地理类课程,更好地契合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与目标,并达成与城乡规划类课程的有效互动,对于专业建设与学生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文地理类课程群的设置目标

在生态环境、人口流动、城市化等问题凸显的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需要具有全局与系统、分析与综合等地学思维方式。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强调地学思维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作为地理学与社会经济发展最为紧密联系的专业之一,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经典地学思维和素质的培养。学生只有具备了全局与地方、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地学思维方式,对区域、空间、地方、尺度等概念有具体认知和理解,才能在遇到具体问题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因此,人文地理课程群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業培养目标中承担着专业平台的作用。人文地理类课程的主要设置目标是使学生了解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架构与研究内容,初步掌握人文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基本理解和应用人文地理学基本概念,掌握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地理分布及其演变规律,理解和协调人类文化地理现象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之间的关系,初步具备运用人文地理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重视对学生人文地理素质培养的同时,也应强化实践教学。无论是地理学基础分析调查能力还是空间数据获取与分析能力的训练,最终都应落实到城乡规划实践上。专业相关课程设置与能力培养都应围绕这一主线展开,指导城乡空间规划实践。人文地理类课程作为学科基础平台,在课程设置时除了考虑课程体系的自身特点,开设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核心课程外,还需突出城乡规划方向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为分流培养学生不同专业方向开设专业方向课程。

(二)人文地理类课程群的模块化

在明确人文地理类课程群构建方向的基础上,运用模块化思路探讨人文地理核心课程群的教改方向,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人文地理类课程群的教学方法改革。在理论课程设置方面,为了提高人文地理类课程的教学效果,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需对所开授课程的教材进行处理和凝练,优化整合教学内容。依据人文地理类课程的专业定位及对教材内容的把握,将理论教学内容归纳为4个模块:城市地理模块;经济地理模块;旅游地理模块和其他模块。在教学过程中需注意各模块与规划课程的衔接,以及与其他教学模块之间的整合。

在实践教学层面,结合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業特点,凸显专业实践性和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人文地理类课程群也应强调培养学生思考与解决城市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教学的安排上,需紧密结合人文地理类课程的知识体系,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

(三)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在人文地理类课程的具体教学实践上,教学内容需体现先进性和针对性,尤其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探索“做中学”、“研讨教学”和“案例教学”等方法,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和积极性。以经济地理学的教学为例,无论是对企业或行业部门的区位分析,还是对区域经济问题的研究,都与现实经济问题和经济事件密切相关。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安排上,可结合时势经济事件,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让学生在具体分析中掌握经济地理学理论,并逐渐形成运用经济地理学理论分析经济现象和问题的能力。日常教学安排中,采取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突出案例式教学。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作为佐证观点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或补充图片视频等资料,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结束语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目前仍处于探索和建设阶段,人文地理类课程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目前人文地理课程体系在构建过程中仍然存在不足,需关注人文地理类课程与专业培养目标的契合、以及人文地理类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协调。结合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建设思路,选择人文地理类核心课程,并按照不同的专业培养方向构建教学模块,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和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王璐.地方本科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4(10):150-152.

[2]吴晓敏,董萍,陆翔,等.地方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定位探讨[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9(1):51-55.

[3]王吉昌,屈康庆.地理学科背景下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建设的思考[J].高教学刊,2015(18):204-207.

[4]柳玉梅.论普通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中地学思维培养的重要性[J].科教导刊,2014(10):52-53.

[5]刘云刚.21世纪高校人文地理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人文地理,2012(2):156-160.

[6]王吉昌,屈康庆.地理学科背景下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建设的思考[J].高教学刊,2015(18):204-205.

[7]李俊,陈勇,苗作华,等.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教学刊,2015(09):34-35.

作者:赵静 朱红云

第三篇:人文精神与历史教学

摘 要:自从有了人类,人文精神就彰显出独特的光辉。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学,是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不仅可以使人明智,还可以培养人文理念。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体现和贯彻这种人文精神呢?笔者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人文精神 历史教学历史学

人类自从诞生以来,就在不断地探索着神、自然与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人文精神就是人类在三者之中做出的选择,也是人对自身价值与能力的肯定。人文精神是以个人的发展为基础,强调发挥人的价值与潜能,体验生命的价值,以理性的现实为基础,关注人类命运,注重世界共同发展,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的精神体系。

哲学、历史学、文学、修辞学等统统被称为“人文学”。历史学作为人文科学的核心之一,充满着丰富、深远、博大的人文资源,在陶冶人格、开阔视野、传承文化、继承创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历史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历程,也是人类在各个领域不断创新和战胜挫折的奋斗史。“欲知大道,必先治史”。历史的经验教训是人类付出重大代价之后体验到的,是宝贵的思想财富。学史使人明智,这里的智,既包括“鉴往知来、察人观事”的认识智慧,也包括“开拓进取、推陈出新”的创新智慧。史学的宗旨在于“经世致用”、“彰往而察来”,学习历史要注重从中领悟治国安邦的道理、军事外交的谋略、科技发明的创见、思想观点的深刻、文学艺术的魅力以及个人成就的历程。历史学习有助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生存能力”,如思考事物发展的成败得失,培养理性判断力和“合理精神”;体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如何和谐共处,培养人文精神;“见贤思齐,见不屑而自省”,爱善憎恶、追求真理,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等,这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核心资源。

要想使人文精神真正成为学生人格构成中的一部分,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最有效的方式与途径无疑仍是依靠历史教学。历史教学,以历史学为基础,还包括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和文化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师生交流沟通互动的课堂教学方式为主要途径,发扬历史学自身丰富、博大精深的教育功能为核心,以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为最终归宿。历史教学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借鉴历史,明理启智。但是这里指的历史教学,并非狭义的一种课堂教学行为,它包括所有形式的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有关的活动。例如,观看一场爱国主义题材的电影,进行一次有启发意义的讨论,与学生交谈所感受的历史等。

具体来讲,在教学过程中,人文精神该如何体现呢?

首先,从师生关系来看,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是建立在互尊互敬的基础上的。从人文精神的角度来看,教师与学生都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无论在教学中还是在生活中都是平等的。教师是一种职业的称呼而非一种权利的象征。教师不仅是历史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对学生个性与创造能力的发现者与培养者,更是学生健全人格的促进者。教师要用自身必备的基本素质、强大的理论修养,以及高尚的人格力量成为学生发展的引路人。学生则要保持自身思想与行为上的独立性。只有在一种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才能得到培养与发扬,学生才会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中的人。所以说,这种师生平等的教学形式是从人性自身出发的,是对人文精神的具体实施。

其次,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多少年来,教师一直被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以及“蜡烛”等。但是,在今天的历史教学中,教师的形象将会有很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不能对他人的个性与能力以及人格进行塑造,而只能进行一种正确的引导。正如萧伯纳所说:“我不是你的教师,只是你的一个旅伴而已。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前方。”

所以,历史教师除了具备知识结构层次的专业化以外,还须具备更多的技能与素质。历史是一门人文色彩非常浓厚的学科,这决定了作为一名专业的历史教师,应当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强大的人文背景以及对历史执著的热爱和独具特色的思维习惯。如在讲述中国近代史帝国主义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时,教师除利用时局图讲述外,还可以引用陈天华的诗句:“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法兰西,占广州,窥伺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这种针对性、生动性极强的材料和图画,与教师的讲述相结合,无疑会加深学生对当时中华民族面临的“瓜分豆剖”局势的感性认识,有助于知晓“历史是什么样的”。同时,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还应熟练地掌握学生的思维特点、个性差别、兴趣爱好等个人背景,能够用教师的技能与人格魅力为学生的发展指引方向,为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

最后,在教学手段方面,也要体现出人文精神。多媒体技术与历史学科的结合就是很好的证明。相对于整个历史进程来讲,历史教科书所给出的只是历史的一个剖面图,它不是立体的、活动的。多媒体技术则弥补了这个缺憾,它可以生动形象地通过各种方式来再现历史,让历史不再遥远,增添了学生对历史的直观感知。多媒体教学还有效地改进了教与学的活动方式,使教学信息传递形式更加生动活泼,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具体,学生心理更加协调开放,思维活动更加主动活跃。这不仅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有力地促进他们智力活动的发展。

另外,历史教学还要善于挖掘丰富浩大的人文资源,如学校图书馆、社区课程资源、音像资料、遗迹和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和网络资源等。教师认真发掘和探索这些丰富的人文资源,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开放意识、人文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人与自然环境的平衡与和谐意识等人文理念。

实际上,在历史教学中,我们所要培养的并不是终身从事历史研究的历史学家,历史知识应该作为一种现代人必备的文化修养理论加以接受。所以,历史教学要站在“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角度来构建其教学形式与模式,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中吸取智慧,提高人文素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因为历史教育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主要手段。爱国之心是一种强烈的感情,这是中华民族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纽带。祖国和爱国的观念在历史中形成,也需要历史认识来巩固。人文教育的价值,在于“唤醒个人自觉,凝聚民族精神,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文导向,以及克服唯智教育的偏失”。

这一点,美国做得非常好。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历史课成为社会科中的核心课程,其教育目标是通过学生对美国历史发展历程的学习,强调学生对美国式民主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意识的塑造。美国依阿华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社会科教授菲齐博士在谈到美国历史课思想教育的目标时说:“在美国,历史教学有时讨论某一事物的起源和过去,那是因为这样有助于适合社会并能与社会融洽的观念形成。我们认为历史教学有益于合理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忠于美国的情感培养。同时参与政治的民主期望公民参加选举,我们认为这样的知识能使他们成为更能干和理智的选举人。”确实,美国历史教育在民族意识的养成上是相当成功的。正如一位接受中国学者采访的美国民众所谈到的,“‘水门事件’和越南战争,从未动摇过我对祖国和民主制度的热爱。这是因为我们的祖先跋山涉水,来到这块陌生的土地,为的是建立一个以个人自由和社会正义为基石的理想社会。它是美国的国家认同,是‘合众为一’的基础,也是我们的理想之所在,美国的历史教科书一直是这样教导我们的。”

在社会、经济和文化日益发展和国际竞争激烈形势动荡的时代,历史教学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及其衍生出来的民族性,应该不断得到加强。如何做一个中国人?做一个中国人应该具备哪些知识和素质?如何完善和健全具有独立个性和一定的社会性的人格?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基本了解祖国历史的发展线索,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怀有对国家、民族和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更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以及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正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的:“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学校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简单回顾客观存在,还要不自觉地将人文精神贯彻其中,这样才能使历史学科更加生动饱满和充满灵性,而学生也才能在这样的教育下汲取历史的精华,提高自身的人文特质,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2]警世钟.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4]研究性学习:“课程文化”的革命.

作者:钱 萍

第四篇:探讨高中人文地理的教学策略

摘要:中学阶段的人文地理所包含的综合学科知识比较丰富,因此,在人文地理教学中,需要将多学科知识结合并整合相关教学资源,使学生更系统地学习高中地理,因此,本文就高中人文地理的知识内涵对我们的教学策略选择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高中;人文地理;教学策略

前言

中学人文地理学探究的是人的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规律,简单地说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相对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综合性学科知识要求更高,不仅涉及地理教学的部分,还包括一部分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在整个高中阶段的人文地理教学中,容易出现人文地理教学的难点。

一、高中人文地理教学中面临的比较突出的问题

1.教师在教学难点上很难做到度的把握,例如在进行城市布局形式这一知识点教学的时候,知识点本身并不难,但是需要通过多个城市的布局案例,对集中紧凑与分散式两种布局进行论证,从而使这个量成为需要思考的问题。

2.另一方面,就教学内容而言,高中的地理人文知识夹杂了许多学科知识,因此教师在讲解时需要渗透多方面的知识,例如文化景观与环境方面的教学,需要结合政治、历史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师不能进行多种知识的交叉,学生就很难对人文地理做出有效的理解。

3.最后一个方面是很难把重点放在教学方法上,在自然地理教学中,我们的教学可以整合到多个实践操作中,而人文地理的教学需要学生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与体会,领悟人文地理发展的规律,这是一种难以考虑的问题。从当前高中人文地理教学的难点分析来看,人文地理本身的知识特征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已成为当前教学策略中的难点;因此笔者认为,在我国高中教学课堂中,一方面需要教学知识的贯穿整合。

二、教学知识的贯穿整合策略

不斷改进我们教学方法,以此促进高中人文地理的教学效果。

1.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的区分。

高中阶段的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同属于高中地理范围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两者又有很大的区别,理解这一点对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很大意义。因此在人文地理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提醒,以免给学生造成学习上的困扰。就自然地理的内容而言,主要叙述自然地理要素及其综合构成的自然地理环境,涉及地球运动、地质、土壤、气候、水文、植被等许多自然地理知识,学习方式上更偏重于一定的科学性,在学习的方法上,理论结合实践,能够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而且在学习的方法上,理论结合实践,很好地实现了这一目标。所以对学生来说,学习方法就能很好地掌握。但就人文地理的内容而言,主要涉及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因而一方面涉及自然地理的学科内容,另一方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社会学等多个方面。教师在这种环节的教学中,难以做到具象表达,因此也就要求学生做好地理学习方式的调整。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的教学,学生要做好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要做到调整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实现人文地理教学。

2.以自然地理为基础。

虽然二者有很大的差异,所讲内容的重点也不同,但人文地理的教学必须以自然地理知识为基础,因此,对自然地理的充分掌握是其学好人文地理的前提。例如,在进行农业地域形态方面的知识讲解时,需要与自然地理的有关内容充分结合;农业地区的区位选择则需要着重考虑对气候、土壤、地形以及河流水源等方面的考虑,做好与自然地理有关的考虑,如:农业地区的位置选择;如:对气候、土壤、地形以及河流水源等的考虑,要充分考虑到"地"的发展;如农业地区的地理条件,需要充分考虑气候、土壤、地形以及河流的水源等因素。若对自然地理没有一定的基础,学生在人文地理学习中会产生更多的疑问。因此,在高中人文地理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自然地理知识,夯实学生自然地理学科内容的知识基础,才更有利于学生人文地理学习过程中的理解,使学生更容易形成系统的人文地理知识。

3.丰富教师的知识储备。

高中人文地理教学内容涉及的学科范围很广,不仅要讲授自然地理知识,还要对人文历史、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因素进行深入的探讨,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人文地理知识。如在解读我国沿海地区人文地理发展时,不仅要考虑到自然地理的特殊优势,如气候条件、地形条件、临海位置等,还应注重兼顾政治与历史因素。本文以京津塘沿海城市带为例,一方面得益于沿海城市的地理条件、区位优势,另一方面历史上本身就有一定的工业发展和农业发展的基础,还具有政治意义。更深层次地说,以城市产生的知识点为例,主要是政治因素形成的城市,典型代表有巴西利亚,以宗教为主要要素形成的城市,如梵蒂冈、我国的拉萨等典型代表;以自然地理因素为主的城市,如重庆、武汉等城市,更多以自然地理因素形成的城市。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包括政治、经济、历史、宗教在内的内容进行解释,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有更高的知识积累,要不断地掌握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为学生答疑解惑。

4.优化教学方式

应当说,在自然地理的教学中,对于教学方法的要求比较简单一些,我们可以结合自然地理的典型特征,对其进行公式化的解读,这些表现出来的都是比较具体的,如时区的计算、风量的测算、地球公转速度等对学生生活的影响,对学生生活的影响也是比较具体的。但在高中的人文地理教学中,要呈现具体的公式法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对一些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影响,许多学生本身的理解和经历会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在教学方式上要做出很大的改变。一是从教学形式上,更多地偏重于学生的思考和理解,改变原来只听老师听而不看学生观点的教学模式,调动课堂气氛,形成对地理学习的热情;其次,是在教学内容上,应适当地开展一些与人文地理相关的知识类知识,分享一些特别有兴趣的人文地理故事,如巴西首都迁移的故事,就会极大地受到政治方面的影响,以政治为线索与学生分享。即使结合某些寓言故事来进行人文地理学方面的内容讲解,如愚公移山的故事告诉我们,不断地坚持就一定能战胜困难的道理;然而,从地理范畴的理解来看,可就是破坏自然,不坚持因地制宜的表现,这是人文地理范围内人与环境的重要知识案例。此外,人文地理的学习需要我们广泛地认识和理解,尤其就人文景观的教学而言,每一种人文景观的产生都代表着人类活动的重要文化,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更应该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透过具象的表现,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人文地理的知识点。

结束语

总的来说,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的教学需要在引起师生足够关注的前提下,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知识储备,做到综合学科的渗透;同时在新时代背景下,结合现代教学技术也是必要的教学策略。认为经过学界的不断探索,人文地理教学方法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更新,从而实现人文地理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荣彩芳;浅谈地理教学中的“人文精掉”教育[J];教师:2009年19期

[2]周秋萍;优化区域地理教学的重要性及其教学方法[J];教书育人;2011年13期

作者:乌林花

第五篇:历史教学与人文教育

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教学,不但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加强人文主义教育,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情感教育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沉淀丰富的文化底蕴,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在历史上涌现的千千万万仁人志士、英雄豪杰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宝库。青少年学生往往崇拜历史上的名人英雄,但现行教材少有对具体历史人物全面叙述,更谈不上什么人格精神,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收集有关历史人物的资料,使人物变得有血有肉,才能引起学生注意。青少年学生最容易接受情感性的东西,易被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所感染,易于领悟和模仿。例如,甲午中日战争之后,谭嗣同发出了“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感慨!情感充沛,寄托诗人无限的惆怅和悲凉,也是激发诗人投身变法,救亡图存,甚至不惜以一死来唤醒世人的伟大品格。用历史人物高尚的品格熏陶学生,用他们的人格魅力去滋润学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励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学生追求成功的价值观,推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2﹒创新教育

人类发展史,就是人类不断创新,勇于探索的历史。通过具有创新意义的历史史实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教学内容看,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就是民族创新的表现,它们传入欧洲以后,使欧洲进入了近代资本主义文明;在近现代史上,林则徐的“师夷”,康有为的“上书”,毛泽东的“欲与天公试比高”及十年的探索,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一国两制”,等等,都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落后的面貌而勇于开拓创新的举措。用一个个鲜活的历史实例进行教育,其说服力强,感染力大,立足点高,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能使学生认识到如果没有开拓创新精神,社会就停滞不前,国家就会落后,历史就会倒退。“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从研究性学习的角度来看,综合学习和实践探究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个性的创造。从不同角度、不同的视角可以提出不同的课题,得出不同的结论,他们都会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带上自己的个性,每段历史的掌握都有个人的见解。这都体现着学生个性自由,有利于创新教育。

3﹒审美教育

美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其人文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学历史教学由于其学科特点,在实施美育方面可以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历史人物崇高的思想境界、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无形无声的处于内部世界的东西,把历史人物内在的美挖掘出来,用美的意识向学生介绍讲解历史人物,使学生在学习历史中欣赏美、感受美、并且学会在生活中创造美。

教师讲述语言的美妙是激发学生审美的开端。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往往贯穿着教师美丽的语言。从历史教学内容看,无数生动的历史画卷中,用鲜活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人类社会发展的美。如教学“充满魅力的中国书画”时,我提示学生不同时期的书画能表现出各个时期的历史进程和特征。通过启发引导,可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审美能力。如隋唐时期的绘画艺术,题材廣阔场面宏大,人物造型生动,色彩瑰丽;处处显示出靓丽、浓艳的色彩,各种造型都很丰满,雍容华贵之中展示着富庶,这些无一不说明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绘画艺术呈现出包容、开放、自由、进取的人文精神。又如精美的青铜器,雄壮的万里长城……让我们感受到美不仅仅是青铜器的精工,万里长城的雄壮,更应该是无数劳动人民智慧勤劳和先辈们保家卫国所付出的艰辛。通过教学,使学生从内心确立了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用真实的情感去理解他们、感受他们,丰富了精神世界,陶冶了人格情操,从而学会在生活中创造美。从教学方式看,适当引用一些与历史有关的诗句、对联、典故创造美的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在不知不觉中享受了美,提高了人文素养。

责任编辑 黄日暖

作者:谢植吾

上一篇:专业机电一体化论文下一篇:艾灸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