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期末测试题

2022-11-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四年级科学期末测试题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小学科学教学是培养小学生科学能力、强化小学生科学认知的重要教学工作,是帮助小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重要教育学科,直接关系着小学生科学观的形成。四年级做为小学教育阶段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转折阶段,这个时期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各种观念都正处于活跃期,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更应重视科学教学,尽量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观,但是由于科学教学并没有被纳入考试范围之内,这使大部分学生及教师都不重视科学教学,致使科学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对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和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可以为我国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提供积极的帮助。

关键词: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问题;对策

引言

科学做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拥有着其独特的教育意义,它可以让小学生对事物的本质形成直观的认知,让小学生明确事物发展变化的依据,进而为其今后的科学观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受考试大背景影响,小学生及教师并不重视科学教学,在人们的潜意识当中认为科学教学无关紧要,这使小学科学教学一直无法取得应有的成果,也无法完成自身的教育使命,更甚至有部分小学直接取消了科学这一门学科的教学工作,这直接关系着我国小学生未来素质教育的成败,对此相关教育者应该形成重要的关注,加强对科学教学工作的重视。

1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的现有问题分析

1.1学生参与能力差,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小学科学教学一直没有得到教师的有效重视,很多教师在科学课堂教学之前并没有进行充分的课前备课,对接下来要讲解的重要知识点没有进行大量的资源收集,而且也没有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准,课堂授课完全参照教材来开展,由于教师的课前准备不足,当学生提出新颖的科学问题时教师无法进行准确回答,这使科学教学丧失了自身应有的价值及吸引力,同时也使科学教学课堂缺失了一定的活力,致使教学质量无法达到社会需求目标[1]。

1.2教师不重视科学教学。我国一直采用考试模式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以此为依据来确定学生的升学,而科学学科并没有被规划到考试行列之中,这使教师轻视了科学教育的重要意义,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认为科学知识掌握的好坏并不影响自身的根本利益,从而使人们放松了对科学知识的探索和研究。甚至有的部分学校并没有聘用专职的科学教师,而是采用代课等方式来开展科学教育,这使科学教学丧失了自身的重要价值。另外大部分科学教师在开展科学教学时,往往采用其它学科的教学方式,或者是单纯的以满足教学任务为目标开展科学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科学教学的质量,限制了学生科学观的形成。

1.3学生缺少动手实验机会。小学四年级的科学教学必须要依靠大量的实验才能完成提升小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能力,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同时也是提高小学生科学认知和科学能力的重要措施。但是目前很多教师在开展小学科学教学时并不重视科学实验的重要作用,而且也没有为小学生提供有效的动手操作机会,小学生往往可以很流利的背诵出实验过程和实验原理,但是却不会动手操作,教材之中提供的实验只流行与书面之中,从未在现实生活中有过体现,这降低了小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知能力,他们虽然懂得了实验过程,却无法体会到实验的乐趣,进而使小学生丧失了科学学习兴趣[2]。

2如何改善四年级科学教学现状

2.1提升科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四年级的科学教材之中包含了大量的典型性实验,这些实验课程的开设为提高小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培养小学生科学兴趣做足了准备工作,所以教师在开展科学教学时一定要重视实验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只有保证实验课程的质量才能真正的发挥出实验教学的重要价值。教师要严格的按照教材中提供的规范去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同时还要重视对小学生观察能力、思考能力的培养,进而努力促进小学生科学思维的形成。

2.2加强实验规范的教导。科学实验拥有加强的规范性和严格的操作性,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时一定要努力为学生灌输严谨的科学态度,要求学生严格的按照相关实验规范进行实验操作,这样才能为学生今后的科学实验奠定有效的习惯基础。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完成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例如准备必要的实验工具、材料方案等;其次要求学生按照要求完成对实验过程的观察、分析、记录;最后引导学生共同完成对实验结果的处理,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3]。

2.3重视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是我国当今社会发展中最为重要一项基本教育任务,这关乎着我国未来的发展潜力和发展效率,如何有效的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已经受到了人们广泛的重视。小学四年级正是为学生奠定坚实综合思维基础的重要时期,而科学教学正可以满足人们的以上教学观点,它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可以起到非常关键性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问题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所以教师不仅要将基础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将良好的创新思想传递给学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四年級的科学教学是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教育工作,它直接关系着学生、社会、国家的未来发展,所以教师应该摒弃自身的传统理念,积极建设自身的科学观、教育观、价值观,提高对科学教学的重视,争取为学生的科学能力发展打造良好的空间和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晓波.多给学生一些时间——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时间分配问题[J].新课程学习:下,2013(11):34—35.

[2]陈志琴.激发科学学习热情,培养探究创新精神——生本理念下小学科学教学初探[J].新课程:小学,2013(07):118—119.

[3]何德怀.学习新理念拓宽新视野——关于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的点滴体会[J].新一代:理论版,2013(09):32—33.

作者:胡志良

第2篇: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1、

冬天正午,我面向学校旗杆,红旗的影子正好挡住太阳,我的前面是__方,左面是__方,右面是__方,后面是__方。

2、

各种小动物都有家,鸟的家在__,蚯蚓的家在__,鱼的家在__。

3、

风从东方吹来就叫__风,大自然是__的力量使空气流动形成风,我们这儿冬天常常会刮__风。

4、

上体育课或参加体育运动后,我们升上会__,心跳__,呼吸也__。

5、

降雨量指雨水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以__毫米为单位,荆门地区一年降雨最多的是__季,最少的是__季。

6、

人呼吸最重要的器官是__。

二、判断题(对者打“√”,错者打“×”,每题3分,共24分)

1、天想下雨就下雨,不想下雨就不下,人不能控制。

2、学校升旗用的滑轮是定滑轮。

3、我们要爱护小动物,捉到的小动物观察后要放归大自然。

4、蝗虫是害虫,蜗牛是益虫。

5、动滑轮能省力,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方向。

6、通过天上云量多少可以预测天气的变化情况。

7、经常参加运动可以增加肺活量,对人健康有益。

8、人的学习、运动等一切活动与大脑无关。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序号填在“( )”中,共20分)

1、雨量器应该放在(

A、风大的地方

B、空旷的地方

C、遮阳的地方

D、水沟旁

2、风向标指向西北,此时的风向是(

A、东南

B、西南

C、西北

D、东北

3、下列谚语指天气变化的是(

A、小时不动,长大无用

B、一年之计在于春

C、大雪盖层被,枕着馒头睡

D、天上勾勾云,地上雨淋淋

4、能够找到蝗虫的地方是(

A、草丛中

B、水中

C、地上

D、地板下

5、观察蚂蚁最好的方法是(

A、放在水中

B、放在玻璃瓶中

C、杀死后

D、放在地上自然状态下

四、问答题(第一题8分,第二题7分,共15分)

1、和一年前比,我们身体发生了哪些明显变化?

2、晴朗的早晨,我们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怎样辨别方向?

五、实践题(每题12分,共24分)

1、说说你了解的校园内的小动物的名字(4-5种),并说出其中2-3种昆虫的名字。

2、观图(见课本第41页上图)回答问题。 (1)说出实验方法、步骤。 (2)发生的现象。

(3)空气为什么会流动起来?

第3篇: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 班级

姓名

一、填空。(20分)

1、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 ______ 。

2、1783年,法国人利用 ______ 原理成功制造出载人的热气球。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 ______ 。

4、当物体快速振动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就变______ ,当物体振动减慢时声音就变______ 。

5、水蒸气遇______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_______。

6、购买加工食品时要注意看______ 和______ 。

7、物体的冷热程度叫 ______ 。

8、瘪了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变圆了,主要应用了______ 的热胀冷缩。

9、为了安全饮食,蔬菜水果要充分浸泡和 ______ ,要多吃______ ,少食______ 等。

10、热总是从____处向_______处传递

11、造霜时加入冰和盐是为了使温度降到______ 。

12、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______ ,冷却时,体积会______ 。这种现象叫 _____ 。

二、判断(8分)

1、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我们就说空气就被污染了。(

)

2、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 )

3、云就是水蒸气。

( )

4、所有的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

5、合理搭配食物必须考虑食物的种类和数量。

(

)

6、抽油烟机应该安在炉灶的上方。 ( )

7、水蒸气是白色的气体。 ( )

8、焚烧塑料会产生大量有害的物体。 ( )

三、选择(13分)

1、空气的性质 。

(1)占据空间 (2)没有质量(3)有流动性 (4)能被压缩

2、

颜色的物体吸热性能强。 (1)黑 (2)白

3、______ 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1)传导(2)对流(3)辐射(4)散热

4、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的食物是 (1)鱼 (2) 黄瓜(3)馒头

5、.蒸发的快慢与______ 有关。

(1)蒸发面积的大小(2)空气的流动(3)温度

6、绿色食品是指 的安全、优质、营养类的食品。 (1)绿色 (2)无污染

7、二氧化碳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固体,叫做 。 (1)气冰 (2)液冰(3)干冰 四.连线(6分)

1、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 振动幅度越大 声音就越弱

振动幅度越小 声音就越强

2、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振动的频率越快 声音就越低

振动的频率越慢 声音就越高

3、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 :

越长 音高越高

越短 音高越低

五、简答(14)

(1)、每当饭熟的时候,我们揭开锅盖,锅盖上会有许多小水珠掉下来,它们是从哪里来的?(3分)

(2)、一杯热水变凉的过程是怎样的?温度为什么会这样变化?(5分)

(3)、夏天给自行车轮胎打气,为什么不可以打得太足?(3分)

(4)、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压缩空气?(3分)

六.科学实践

1、设计实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8分)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2、设计实验证明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8分)

3、设计实验证明空气受热会上升。(8分)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第4篇: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学科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 填空。(35)分,每空1分)

1.能自由运动是动物的特征之一,动物的运动大致可以分为( )、( )、( )、( )、( )等几类。

2.按动物的食物把动物分为(

)的动物、(

)的动物、(

)的动物。

3.一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的,另一个物体就是这个物体的(

)。

4.小吊车是根据人或动物的(

)原理设计的。

5.物体机械运动的方式有三种,即( )、( )、和( )。 6.在相同的时间内,经过的距离(

),物体运动速度(

);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

),物体运动的速度(

)。

7.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

)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力既能使物体(

),也能使物体(

);还可以改变物体的(

)。 8.一天中(

)气温最高,(

)、(

)气温最低。 9.在生活中用到的常见的力有:(

) 、(

)、 (

) 、(

)等。

10.地球像陀螺一样不停的自(

)向(

)绕着(

)自转。地球自转一周大约需要(

)小时。

11.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 )形成的。 12.今天,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不断改进、( ),使得人们的( )和货物的运输变得越来原便利。

二、判断。(你认为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共10分,每题1分。)

1.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 ( ) 2.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是正确的。

(

)

3.物体距离地球地心的距离越远,受到的重力越大。

(

) 4.人们无法改变一个物体的运动方向。 ( ) 5.在一定时间内运动的距离越远,速度越快。 ( ) 6.所有的鸟都能在天上飞。

(

)

7.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和运动的物体静止都需要力。

(

) 8.未来的交通工具应该是绿色环保型的。 9.昼夜变化对动植物的行为没有影响。

(

)

(

)

10.交通与经济发展没有多大关系。 ( )

三、选择(把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内)(共20分,每题2分。) 1.太阳花开放的时间是(

)

A、早晨

B、中午

C、晚上8点左右

2.在漆黑的夜里可以用( )来辨别方向。

A、大树 B、树桩上的年轮 C、北极星 D、流水方向 3.要立体的了解一个学校的布局,应该看一下学校的(

) A、平面图

B、沙盘

C、示意图 D、交通图

4.汽车车轮在原地打滑时,应该(

)

A、往车轮下倒水 B、在车轮下撒些碎石

C、在车轮下倒泥 5.当我们坐在向前行驶的汽车里,会看到汽车以外的景物( )。

A、静止不动 B、向后移动 C、向前移动 6.坐在车上的人相对于( )是运动的。

A、司机 B、座位 C、邻座 D、窗外景物 7.胶鞋底的花纹是为了人们穿着时( )。

A、美观大方 B、增大摩擦力,防止滑倒 C、减小摩擦力,防止滑倒 D、 省力 8.经常参加长跑可以锻炼人的( )。

A、手部 B、臂部 C、腹部 D、腿部 9.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是( )。

A、北回归线 B、南回归线 C、赤道 10.用骆驼做交通工具是我国的(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江南水乡 D、华北地区

四、连线(5分)

1.把下面的发明创造与对应的模仿生物用线连起来。 1.狗鼻子

a. 新型日光灯 2.鸡蛋

b. 雷达 3.壁虎的脚

c. 薄壳结构屋顶 4.萤火虫

d. 电子鼻

5.蝙蝠

e. 吸盘

五、名词解释(6分)

摩擦力:

心率:

重力:

六、结合实际填一填:(12分)

1、你能给下面的力分类吗?

扭力

弹力

磁力

静电引力

浮力

摩擦力

直接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物体有一定距离的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列名词填入下图

赤道

北极

南极

地轴

经线

纬线

七、简答(12分)

1.人体的上臂是怎样运动的?(4分)

2.昼夜交替现象是怎样形成的?(4分)

3.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哪些事情与摩擦力有关?(4分)

一、填空。

1.飞行 游泳 奔跑 跳跃 爬行 2.草食性 肉食性 杂食性 3.参照物 4.肢体运动

5.平行移动 转动 机械震动 6.越长 越快 越短 越快

7.运动状态 位置变化 发生形变 运动状态变化 8.中午 早上 夜晚

9.扭力 弹力 磁力 浮力 摩擦力 压力(答案不唯一) 10.西 东 地轴 24 11.自转

12.发展

出行

二、判断。

1.√

2.×

3.√

4. ×

5.√

6.×

7.√

8.√

9.×

10.×

三、选择。

1.B 2.C 3.A 4.B 5.B 6.D 7.B 8.D 9.C 10.B

四、连线。

1——d

2——c

3——e

4——a

5——b

五、名词解释。

摩擦力:摩擦力是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这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心率:心脏在每分钟内跳动的次数叫做心率。 重力:物体由于地球引力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六、填一填。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扭力 弹力 摩擦力

有距离的力:磁力 静电引力 浮力 2.略

七、简答。

1.答:人体前臂运动是靠一组肌肉牵动的:当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时,肱二头肌牵动前臂骨向内收;当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时,肱三头肌牵动前臂骨向外伸展。

2.答:同一时间太阳光只能照到半个地球,被阳光照亮的一面是白昼,另一半球就是黑夜,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3.答:橡皮与纸,笔与纸,板擦与黑板,打扫卫生卫生用具与地面,车轮与地面,滑雪,(答案不唯一)

第5篇:四年级期末科学复习计划

1、 全面系统地复习教材。

2、 检阅同步指导丛书,查缺补漏,追加记忆。

3、 强化记忆1-4单元的测评试卷。

4、 检阅资料的背诵情况。

5、 模拟测试。

2014年6月5日

第6篇: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卷总体情况

本卷尽量用各种的形式和方法去涵盖我们想要发现的一些问题。题分为四大题,有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和实验题,题型丰富,便于学生解答,符合四年级学生的特点,检测的内容比较全面,到位。知识点全面,难度适宜,联系生活紧密,体现了学科特点,能充分评价学生对学到的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二、学生卷面分析:

1、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较好。

2、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表现在学生简答题、实验题。

三、今后改进措施:

1、加强新课标的学习,更新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知识的获得过程。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进而达到举一反

三、灵活应用的水平。

2、教学中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让学生适当关注生活中的科学问题,接触一些开放性问题,改变科学教学过于追求“精确”、“唯一答案”的状况,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情感发展空间,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3、应加强学生的日常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注重培养学生审题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小学四年级科学试卷分析

一、试题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的试题主要有以下题型:判断、选择、看图识别和实验题。所出题型涵盖了本学期所学内容,试题结构合理、题型全面、题量适中,范围广泛,同时侧重双基,体现了知识与技能相统一,过程与方法相联系的新课标要求。

本套试题考试,共分为四大题。第一题判断题,目的是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判断能力,每小题1分,共10分;第二题,选择题,要求学生准确把握所学内容,正确剔除那些似是而非的答案,做出自己的选择,每小题1分,共10分;第三题,看图写仪器名称,要求学生列出的实验仪器进行识别,重点考察学生实验识别能力,每小题2分,共10分;第四题,实验题,考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分值为20分。

二、基本情况

本年级2个班,分别是44人参加考试,一班合格率达90.1%,优秀率81.8%,最高分,47分。二班及格率是90.1%,优秀率是72.7%,最高分是48分.

三、具体情况分析:

(1)判断题

本题学生得分率也较高,失分较多的是第

4、

7、10小题,说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不牢固,似是而非,不能用学过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选择题

本题学生答题情况不错,该题出现错误较少,

问题大多数出现在第

2、

7、9小题。第2小题“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正确答案为A,有许多同学误选了C,原因可能出在掌握的知识不牢固,不能够清楚的分辨说法的正确与否。第7小题是学生结合实际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进行解决的问题,问:家里最好采用什么方法净化水,许多学生选择沉淀。看来学生的应用知识能力和生活经验有待提高。第9小题“下列植物,我们吃的哪些是根。学生的错误太多,还是知识掌握不扎实。”

(3)看图识别题

试卷上出现的一些仪器学生基本上都见过,除了显微镜学校没有,学生没有见过实物,其它的实验器材学生都用过。因此学生掌握的还是不错的。基本上学生都能够识别给出的实验器材的名称。我想这和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积极的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有一定的关系。

四、对今后教学的反思和建议:

1.继续加强学习习惯培养,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在教学中积极的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小组合作,探究周围世界的知识,激发学生对于我们生活中的现象及事物的兴趣,并且能够积极的进行探究。

2.联系学生生活、社会实际,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积极的调动学生积极地将所学的知识应用的自己的生活中去,改善自己的生活,体验学习科学及应用科学的兴趣。

3.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的对于周围的世界进行提问,猜想,设计操作方案或者搜集相关的资料,进行实验或者整理分析资料抽取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及探究能力。

4.从学生答题中出现的有些错误,可以窥见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方式、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试卷质量分析

一、参加测试人员基本情况

本次期末检测了我们回民小学四年级共有94名学生参加,这些学生总体素质较好,对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也十分感兴趣。这次测评,人平89分,其中60分以下3人,60-69分4人,80分以上87人,针对这些情况,特对试卷进行细致分析。

二、对试题的看法

本试题共分七大题,题型灵活多样。有针对性,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能根据书中丰富多彩的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及平时搜集整理的资料,做得很棒。从整体上来看,本试卷对 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了全面的考察。

三、分析学生得失分的原因

第一大题填空、第二大题判断,全校有7人失分在5分左右,其中王冰冰、郑亚杰由于基础太差,读不懂题意,失分在10分以上。第三大题选择题,学生能够针对情况灵活认真地进行选择,其中第5小题交通事故的报警电话( )有70多名学生失分,这说明交通事故案例未引起学生重视,我们也应加强交通安全的教育。第四大题列举题,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同学们做得很棒。第五大题思考与阅读,学生分析能力强,正确率达98%。第六大题生活实践,这一大题十分细,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认真填写,细致区分。第七大题事例分析,此题共有两大题:第一例是交通事故方面的,学生能够分析这起交通事故的原因带来的后果及今后自己应该怎样做?失分较少。第二例是有关农业销售问题,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一致认为先自力更生把公路修好这种做法正确一些,这大题总失分量在3分左右,主要是一部分学生思维不严密造成的。

四、改进办法及措施

1、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工作。

2、进一步提高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丰富多彩的能力,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性格。

3、强化知识与能力的训练。

五、对试卷的建议

四年级的学生毕竟是中年级学生,试卷如果像品德与社会教科书一样图文并茂、丰富多彩。这样学生在测试时也就更能感觉到本学科的乐趣。

第7篇:四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题整体情况分析:

本套试题涉及面广,对课本四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考查,可以说面面俱到。既考查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应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科学与生活的联系,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本人认为,试题紧紧围绕《科学课程标准》,不仅仅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还紧随最新科学发展,充分体现了科学学科的特点,另外,从试卷本身来看,题量适中,灵活多样,紧紧围绕本册的教学目标,面向全体学生。

二、答题整体情况分析

从整体上看,多数同学基础知识部分答得较好,失分较少,正确率在80%以上。分析判断能力还有待提高,回答问题缺乏完整,有关科学生活部分的问题较多,是今后的教学目标和重点。

三、逐题分析:

(一)、填空

共6个小题,每空0.5分,总计10分。此题正确率达70%以上,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所学的科学知识,个别学生失分主要在第1题。还有第5小题,个别同学也出现了错误。原因是由于没有掌握扎实。

(二)、选择

正确率60%以上,多数学生错在第2小题和第5小题,错误的原因是由于学生缺乏对电路连接的理解,平时接触的少。

(三)、判断

共5个小题,每题2分,计10分。此题考查学生的判断能力,从试卷答题情况来看,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正确率达75%左右,错的较多的是第2小题。

(四)、连线

分值在8分,学生得分基本在8分左右,失分很少。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植物种子传播方式的掌握情况。

(五)、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共3个小题,计12分。此题正确率为30%以上,2小题正确率较高,

1、3小题失分较多,原因是学生对石灰岩的特点及面包发霉与哪些因素有关掌握不清,无法描述其特征,有的说不出来,有的回答的不完整。

四、改进措施:

1、加强和重视差生的辅导,并与家长取得联系,请求家长配合,对差生适量加强练习,使之不断巩固。

2、重视学习习惯培养,尤其是学科学、用科学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加强综合社会实践活动,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多观察、动脑,积累生活经验,充分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4、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学习《课标》,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对科学课爱学、乐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助于学生的今后发展。

上一篇:服装店创业计划书下一篇:教师培训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