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室护理论文

2022-04-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腹腔镜手术室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0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45)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n=45)给予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种护理方式在腹腔镜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腹腔镜手术室护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腹腔镜手术室护理论文 篇1:

妇科腹腔镜手术室护理时间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室护理时间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收集妇科实施腹腔镜手术患者1903例的相关资料,分析手术方式、连台手术及患者心理状况对手术室护理时间的影响。结果:非手术时间中术前等候时间平均值为33.6min,术后等侯时间平均值为31.7min,非手术时间平均值为65.3min,手术时间平均值为59.7min;不同手术方式下的术前等侯时间、术后等候时间、手术时间、非手术时间及手术室护理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0.0.01);首台手术患者的术前等候时间及非手术时间显著低于连台手术,术后等候时间、手术时间及手术室护理时间显著高于连台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0.05);焦虑患者的术前等候时间、非手术时间及手术室护理时间均显著高于正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0.0.01)。结论:手术类型、连台手术及焦虑患者均可影响手术室护理时间。严格的工作制度、密切相关部门配合,术前良好心理护理,合理安排手术,加强腹腔镜手术培训,提升术中配合技巧是降低妇科腹腔镜手术室护理时间,提升手术室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妇科;腹腔镜;手术室护理;因素

引言

对于妇科中的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其在当前是一种微创手术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法产生的创伤较小,且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承受的痛苦较小,目前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的妇科手术治疗。随着外科手术逐渐向着专业化发展,手术室的护理质量竞争也在逐渐加剧,各个医院在手术空间和时间方面展开竞争,这使得手术护理过程中除了常规内容之外,还需要对手术室资源进行优化和合理利用,提升手术室的护理管理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医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妇科实施腹腔镜手术患者1903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①妇科腹腔镜手术;②资料齐全;③完善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清电解质、免疫四项、心电图、胸片等检查;排除:①妇科腹腔镜相关禁忌证下手术;②资料缺失。1903例患者中年龄26-79岁,平均(46.3±14.3)岁。手术方式:附件手术(输卵管造口术、输卵管系膜囊肿切除术、盆腔粘连松解术、输卵管妊娠切开取胚术或切除术、卵巢囊肿及肿瘤切除术等)763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525例。子宫切除: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615例。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1903例。术前焦虑(SAS≧50分)836例,正常1068例。

1.2手术室护理时间相关定义 将妇科腹腔镜手术分为3个阶段:①术前等候时间:患者人手术室至手术开始前的等候时间;②手术时间手术开始至结束手术时间;③术后等侯时间手术结束至离开手术室的时间。将术前等候时间+术后等候时间称为非手术时间,术前等候时间+手术时间+术后等候时间称为手术室护理时间。

1.3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詳细记录的妇科腹腔镜手术的相关资料,包含:手术室护理时间(术前等候时间、手术时间、术后等候时间),手术方式,麻醉方式,连台手术,焦虑水平,比较不同手术方式麻醉方式、连台手术、焦虑水平及手术地点下的手术室护理时间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l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料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方式与手术室护理时间 非手术时间中术前等侯时间平均值为33.6mm,术后等候时间平均值为31.7mm,非手术时间平均值为65.3mm,手术时间平均值为59.7min。不同手术方式下的术前等候时间、术后等候时间、手术时间、非手术时间及手术室护理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2连台手术与手术室护理时间首台手术患者的术前等候时间及非手术时间显著低于连台手术,术后等侯时间、手术时间及手术室护理时间显著高于连台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心理状况与手术室护理时间 焦虑患者的术前等候时间、非手术时间及手术室护理时间均显著高于正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3讨论

3.1手术方式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室护理时间的影响妇科腹腔镜手术应激大,术中相关组织的分离、电凝、切除处理耗时长,手术室护理时间长。不同手术方式的术前等候时间、术后等候时间、手术时间、非手术时间及手术室护理时间有较大的区别,单纯的附件切除耗时最短,子宫切除联合附件切除手术操作复杂,需分离组织多,术中仔细探查及电凝刀分离,止血处理,明显增加了手术时间及手术室护理时间。出于手术难度的考虑,通常首台手术为相对复杂的手术,晨间手术者、麻醉医师及手术护士精力较好,思维清晰,术前ld手术室做好了相关仪器设备的准备工作,手术护士调试相关仪器设备,准备相关器械,将患者送至手术室进行手术,因此子宫切除+附件切除术前等侯时间较短。附件切除手术的难度相对较低,多以连台手术方式实施,相邻手术间的仪器设备整理、更换,麻醉复苏工作耗时较长,因而术前等侯时间延长。

3.2心理状况对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室护理时间的影响 患者的心理状况与围手术期的各项护理依从性、手术配合程度密切相关,患者由于对腹腔镜手术缺乏了解。担心手术效果,害怕手术失败。担心术后疼痛,恐惧未来生活,临近手术时更为明显。本研究结果发现,焦虑患者的术前等候时间、非手术时间及手术室护理时间均显著高于正常患者,P<0.0.01.分析原因为:术前明显的焦虑情绪,人手术室后灯光、仪器设备、医生护士、监控设备声音均可加重其焦虑情绪;手术护士在与患者核对相关信息、讲解注意事项、协助摆放体位及与相关沟通耗时较多;另外麻醉前保持患者处于平稳的心理状态,有助于麻醉的顺利实施,心理负面情绪的患者麻醉诱导过程中手术护士不仅要协助麻醉的实施,采用各种方式分散其注意力增加了麻醉耗时,间接增加了非手术时间及手术室护理时间。

综上所述,手术类型、连台手术、心理状况是妇科腹腔镜患者手术室护理时间的影响因素,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降低术前、术后等候时间,缩短手术室护理时间,是提升手术室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方式。

作者:马慧慧 杨雪 修春蕾 纪淑香

腹腔镜手术室护理论文 篇2:

探究人性化护理在腹腔镜手术室中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腹腔镜手术室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0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45)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n=45)给予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种护理方式在腹腔镜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11%明显比对照组的77.78%高(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56%明显比对照组的82.22%高(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腹腔镜手术室中应用效果显著,是理想的护理方式。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腹腔镜手术室;应用效果

腹腔镜手术是治疗胆囊结石比较常见的一种手术方法,主要特点有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以及脏器功能恢复快等,但是在手术的过程中患者感受到的疼痛感较强,且会发生一些并发症,需要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人性化护理秉承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最近几年广泛应用的护理方法。为了研究人性化护理在腹腔镜手术室中应用效果,笔者通过选取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患者90例展开研究,将其分为2组,分别选择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两组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现将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人选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行腹腔手术患者90例,对这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例数相等的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男性19例,女性26例;年龄为32-74岁,平均年龄为(51.2±6.1)岁;该组实施常规性护理措施。观察组45例患者,男性22例,女性23例;年龄为33-75岁,平均年龄为(52.4±6.2)岁;该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没有发现明显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临床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让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嘱咐患者要积极配合医师,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要听从医护人员的安排,护理人员要定期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主要内容包括:(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手术具有未知性,患者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往往带有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因此,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要进行心理方面的疏導,在与患者耐心交流,要用柔和的语气与其沟通,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得到相应心理安慰,使得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2)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规范化、全面化的健康教育,让患者深入了解腹腔镜手术的相关知识,明确实施手术的必要性及其优势,让患者及患者家属放松心情。(3)术中护理:对患者进行麻醉前,为其讲解手术的相关设备仪器,使患者熟悉环境,消除陌生感;为患者建立好气腹后,观察其是否存在胸闷、腹胀等不适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4)术后护理:术后定期对患者进行探访,观察患者术后的心理、精神状态,如果患者存在心情低落、状态不佳等情况,则需及时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消除不良状态,;观察患者伤口恢复情况,如果患者存在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判定标准为:显效:患者经过护理后基本痊愈;有效:患者经过护理后临床症状有很大改善;无效:患者经过护理后临床症状没有发生改变甚至发生恶化。(2)以问卷模式展开调查,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指标有“不满意”、“一般”和“满意”。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9.0版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计数资料表示用[例数/百分比,(n/%)],计量资料表示用(x±s),两组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时(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对

观察组总有效率91.11%明显比对照组的77.78%高(P<0.05)。如下表: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对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如下表所示:

3.讨论

对于腹腔镜手术,医护人员如果能采取有效的护理方式,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人性化护理以患者为主体,真正为患者服务,以其优质和专业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效果。在腹腔镜手术室中,运用人性化护理方式,为患者提供全方面的护理措施,让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降低患者焦虑、恐惧的心理,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通过人性化护理,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还提升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組总有效率91.11%明显比对照组的77.78%高(P<0.05);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56%,比对照组的82.22%要高(P<0.05)。研究结果也表明了在腹腔镜手术室中,采用人性化护理能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是理想的护理方式。

作者:张妮妮

腹腔镜手术室护理论文 篇3:

探究将舒适护理措施应用于普外科腹腔镜手术室中的价值

摘要:目的 分析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舒适护理干預措施的效果情况。方法 选取的研究资料为本单位在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期间收集到的要接受腹腔镜治疗的普外科病患资料共计120例,随后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结果 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情况,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下床活动、住院时间,观察组比对照组要短,且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舒适护理措施用于普外科腹腔镜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取得了理想的护理干预效果,值得推荐使用。

关键词:舒适护理;普外科;腹腔镜手术;负性情绪;术后恢复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目前在临床普外科、妇科治疗中微创医疗技术被广泛应用。其中腹腔镜手术技术由于其较多的优势(对患者的伤害小、出血量少、恢复效果好等)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受到了广大患者的欢迎[1]。那么为了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需要在普外科对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中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本次研究实施的为舒适护理措施,取得了理想的护理效果,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均选取自江苏省锡山人民医院东亭分院中,是在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期间收集到的要接受腹腔镜治疗的普外科患者资料120例,选取的患者所包含的疾病为:阑尾炎、胆囊炎胆囊结石、大肠癌等。全部患者均签署同意书,随后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纳入60例患者。两组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

1.2.1准确评估病患的舒适度

在对患者实施舒适之前要构建舒适护理小组,护理人员要及时全面地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需求等实施评估,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合适的舒适护理措施。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随时对护理方案做调整,确保护理模式是符合每个患者实际情况的。

1.2.2术前护理

手术前护理人员要常规访视患者,与患者开展有效的交流,经过观察我们发现很多患者存在负性心理,对于这些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干预,鼓励、安慰患者并及时给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做好时效性的心理护理,以疏导患者的不良心理,使患者能够及时建立起积极的心理,提升治疗信心,促进理想护理效果的达成。

1.2.3术中护理

手术治疗过程中,护士要为患者选择并协助患者摆放合适的体位,尊者患者隐私,注意遮挡患者的隐私部位,进行手术温度、湿度调节以及术前消毒[2]。为患者建立气腹后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相关身体指标情况,比如:血压、心率等,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异常及时予以处理。

1.2.4术后护理

在手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与呼吸情况,在手术后的访视环节要多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了解患者的全方面感受,若发现患者舒适度不高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根据患者身体恢复情况,鼓励尽早下床活动,以促进患者尽快康复[3]。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软件包SPSS21.0完成腹腔镜手术患者实验数据统计学处理。护理满意度以%形式展开,进行X2检验;情绪评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以(均数±标准差)形式展开,进行t检验。P<0.05则表示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标准。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

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下床活动、住院时间,观察组比对照组要短,且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比较两组患者的情绪评分情况

见表1。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同时医疗技术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升,目前在临床普外科治疗过程中,微创技术治疗方式广泛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其中腹腔镜手术治疗方式由于其诸多优势的显现,受到了广大医务人员与患者的欢迎,那么,为了不断提升手术治疗效果,要在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做好护理干预。本次研究主要是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治疗过程中配合着舒适护理干预,舒适护理全面突显着人性化理念,是本着“一切为了患者”的理念所实施的护理方案,贯穿于手术全过程中,达到了理想的治疗效果。通过本次研究我们证实到: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室工作过程中采取舒适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促进患者取得理想的心理,缩短患者的手术恢复时间,进而全面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促进理想治疗效果的达成。

参考文献:

[1]鱼莉军.舒适护理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干预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5):1385-1387.

[2]关丰秋.舒适护理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临床中的护理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0):262-263.

[3]吴书琴,刘华,李娜等.舒适护理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干预效果分析[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6,14(2):253-255.

作者:冯萌娜

上一篇:法院演讲比赛稿下一篇:临终患者心理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