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运行下的机电设备论文

2022-04-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机电设备作为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对于提高泵站的工作效率有很大帮助。当然,这一目的的实现,需要强化泵站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切实有效地管控机电设备运行,降低故障隐患或故障问题产生的可能性,为使机电设备长期安全运行创造条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全运行下的机电设备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安全运行下的机电设备论文 篇1:

浅析影响地铁安全运行的因素及对策

摘要 在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地铁的交通有效地对于地面交通的矛盾进行了缓解,满足了不断增长的市民的交通需求,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地铁的安全运行一直是地铁管理工作中的基础,也是社会所广泛关注度的热点问题。本文就对于地铁安全运行影响因素和相关的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地铁安全运行;影响因素;应对策略

1引言

在我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今天,城市内部的交通需求一直在不断的提高当中,并且城市人口数量和物资交流需求的不断增加,城市内部用地情况十分紧张。针对于地面交通方面资源的不足,地铁的出现和建设有效地缓解了运输量增长和现有运输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相对于地面交通来说,地铁的运行环境相对封闭,并且人员较为密集,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就很有可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因此,加强对地铁安全运行影响因素的全面分析,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来控制安全风险隐患,提高地铁安全运行水平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地铁事业发展中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

2地铁安全运行影响因素浅析

第一,工作人员和乘客方面的安全影响因素。地铁体系本身十分庞大,相关工作人员的数量众多,很多岗位的工作都与地铁的安全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司机本身需要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水平,并且对于安全问题有着足够的认识,本身肩负着重要的职责。司机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可以积极配合领导和指挥,保持足够的安全意识。调度指挥人员需要对于行车、电力以及环控进行全面的调度,在地铁运行管理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为之,他们负责对于地铁运行计划进行制定,为地铁运行提供电力方面和环境方面的保障。安全员和维修人员则需要负责地铁行车安全和维修维护方面的工作,在发生故障时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和维护。对于乘客来说,地铁的安全运行与乘客自身的行为影响也十分密切。乘客在乘坐地铁的过程中,一些不合理的行为都会导致地铁运行安全受到影响。

第二,列车方面。列车运行之前,相关负责人员需要对于列车的整体进行全面、深入、仔细的检查,确保列车运行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例如,如果对于列车的车门和车体没有进行细致的检查,那么运行过程中就很可能出现车门失控和脱轨等多方面的问题。部分列车的零件也要经过相应的耐受性检查,确保在特殊极端环境下获得良好的效果。

第三,轨道和供电方面。在地铁列车形式中,轨道肩负着重要的导引和承载的职责,轨道保持一个良好的运行状态是列车安全运行的基本前提。在日常要对于轨道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轨道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提高整体轨道的状态保障能力,让整个地铁的运营过程更加安全。针对于轨道的检修和维护,要采取先进的技术设备的策略,提高轨道的正常运行水平。地铁运行中,供电也是地铁正常运行的基本基础。供电方面要做好相应的保障工作,避免由于供电故障所导致的地铁故障出现。

第四,通信信号系统和机电设备。地忒的通信信号系统是整个地铁运行中的一个重要体系,其包括了各类电话系统、无限系统、信息传输系统和各类基础设备,是整个地铁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前提,也是列车调度指挥与运行自动化的必要前提。如果这类设备出现故障,那么整个地铁的调度运行工作就会收到很大的影响。机电设备主要包括了地铁体系中的给排水、空调、照明、报警灯系统。

第五,其他外界因素。在地铁运行期间,很多不可控的外界因素都会对于地铁的安全运行造成很大的影响。例如,恐怖袭击、自然灾害等情况。地铁本身运行过程中人流较为密集,针对于特殊情况,地铁的运行管理部门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3地铁安全运行的应对策略

第一,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地铁的安全运行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同时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也是各项安全运行管理工作的落实基础。在相关制度完善的过程中,要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目标进行明确,结合地铁的实际情况,对于安全管理制度、激励制度、事故处理制度、隐患排查制度等进行完善和调整,并且制定和下发安全管理指标,让安全管理责任得到更好的落实。针对安全隐患排查的各项需求,在有关制度的完善上要重视排查工作的长效开展,并且结合地铁运行环境的实际情况,对于地铁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针对性地检查,将规范日常安全管理和隐患排查作为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积极落实好相关安全管理制度。针对于隐患排查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要对于隐患问题进行等级鉴定,并将安全隐患信息及时反馈给相关领导和隐患单位,立刻进行分析、落实整改,直到隐患消除。

第二,加强内部培训工作的落实。为了更好地推进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地铁的相关工作人员要积极地参与各项培训和学习工作,掌握不同的规章制度,提高整体思想觉悟,以良好的安全意识来应对日常的工作,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开展相关工作。对于不同的岗位,要结合岗位的需求和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技术要求和安全要求,定期组织在岗员工进行考核与培训,保证在岗员工具有足够的安全理论知识和安全技能水平。在日常工作中,也要有意识地开展相应的应急事故的演练,提高在緊急情况下员工的抢险能力和配合能力,让员工逐渐掌握良好的专业技能水平。

第三,提高技术先进性和加强宣传引导。地铁的安全运行管理保障,需要相关技术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并且结合原有装备和配置的基础上,对于新技术进行积极性的学习和探索,不断地提高整体地铁运行管理的整体技术水平。另外,安全运行管理也要做好相关的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开展地铁安全乘坐知识,让乘客对于地铁的安全问题有着一个更加明确的了解,可以更好地遵守相关的规范,减少乘客因素对于地铁的安全运行所造成的影响。

第四、制定应急方案并进行模拟演练

事故和灾害的发生是难以干预料的,有一点的偶然性,也有一定的必然性。防止必然性,必须高度重视应急预案的制定。“预防为主”是确保地铁安全运营的原则。只有事先制定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增强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才能把事故与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程度。迅速的反应和正确的措施是处理紧急事故和灾害的关键。应急预案是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补充。它的主要内容应该全面,包括地铁的运营各个环节,要做到不发生事故,保证地铁运营安全,除了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思想教育、提高群体安全意识、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肃劳动纪律和作业纪律、建立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以外,进行事故应急处理模拟演练是十分必要的。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城建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地铁建设已经成为了一项关键的内容。作为城市基础交通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的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正常运转。针对于地铁运行安全的影响因素,我们要深入地进行分析,对于地铁安全运行的软硬件环境进行不断地完善,竭尽全力控制安全风险隐患,确保城市地铁运行的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韩飞.基于地铁安全的风险要素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5(21)

[2]朱明浩.地铁安全运营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究[J].科技展望.2014(09)

[3]林宇涛.论地铁安全运营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31)

[4]刘凯.影响地铁运营安全的因素[J]. 房地产导刊.2013(13)

作者:吕润

安全运行下的机电设备论文 篇2:

浅谈泵站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

[摘 要] 机电设备作为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对于提高泵站的工作效率有很大帮助。当然,这一目的的实现,需要强化泵站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切实有效地管控机电设备运行,降低故障隐患或故障问题产生的可能性,为使机电设备长期安全运行创造条件。如何强化泵站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文章通过概述泵站机电设备及其安全运行管理的必要性,分析泵站机电设备安全运行中容易出现的故障,进行探讨。

[关键词] 泵站;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9. 048

0 前 言

泵站承担着区域性的防洪、除涝、灌溉、调水、供水的重任,是解决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问题的有效工程设施,所以保证泵站良好运作是非常必要的。而要想做到这点,需要对泵站中机电设备予以高度重视,使之安全运行,提高泵站工作效率。而通过对以往泵站机电设备运行实际情况的分析,确定变电器方面、电动机方面、真空开关系统等容易出现故障,降低机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对此,应当加强泵站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使之能够科学的管控机电设备运行的全过程,分析影响因素,找出安全控制的措施,进而有效控制机电设备,使之更加安全、高效、稳定地运行。

1 泵站机电设备及其安全运行管理的必要性

1.1 泵站机电设备的概述

泵站结构是由泵房、管道、泵机、机电设备及一些辅助设备等组成的,这使得泵站具有结构复杂、操作难度大、工作量大等特点,在具体运行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影响泵站的工作效率,并且加剧泵站的运行成本。而由主机组、电气设备、辅助设备及自动化设备等组成的机电设备在泵站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保证水资源运输良好且快速,进而提高泵站的工作效率。另外,机电设备之中辅助设备和自动化设备的良好运行,可以使工作人员利用计算机操控整个泵站,保证泵站自动化运行,确保机电设备安全运行,也为泵站更好更快的运作创造条件[1]。

1.2 泵站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的必要性

从目前泵站应用实际情况来看,确定泵站在农田灌溉、城市给排水及跨流域調水等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而泵站能够良好的运作,与机电设备良好运行有直接关系,也就是利用机电设备来合理调度水资源,以便水资源应用到实处。当然,泵站机电设备运行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还容易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导致其运行不佳,因此需要工作人员定期或不定期的维修设备、更新零件,致使机电设备运行成本较高。对此,加强泵站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就显得尤为必要,要从保证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的角度出发,根据以往泵站机电设备运行实际情况及泵站工作需要,对机电设备予以科学的全过程管理,分析影响因素,找出安全控制的方法,从而有针对性的控制机电设备,保证机电设备长期安全、高效、可靠地运行。

2 泵站机电设备安全运行之中容易出现的故障

对以往泵站机电设备运行实际情况予以分析,确定机电设备运行之中容易出现的故障。

2.1 主变压器故障

通常情况下,泵站变压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对变压其的油温予以控制,尽量保证油温在85 ℃左右,最大极限值为95 ℃,如若超过这一限制,那么高油温将直接给变压器带来负面影响,使其无法正常运行。而这一不良现象的产生,与变压器温度指示异常故障有直接关系,也就是在变压器温度指示异常的情况下,工作人员不能获得准确的油温温度数值,即便超出最大限值也不得而知,不能及时控制油温,进而给变电器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2.2 电动机故障

除了变电器方面容易出现故障之外,在泵站机电设备运行的过程中电动机方面也容易出现故障,使之不能正常供电,相应的机电设备安全运行将受到极大威胁。参考相关资料及以往电动机故障分析,确定能够导致电动机故障的因素有多种,如在电动机定子铁芯松动;定子绕组端部的绝缘层被破坏;电机轴承破碎等。另外,水中含有杂质引发电机过载现象,致使机组强烈振动,也会导致电动机故障。

2.3 真空开关系统故障

通常情况下,泵站真空开关系统故障表现为无法准确入位或合闸困难等现象。而此种故障现象的产生与开关柜未能标准化做作业有很大关系。也就是开关柜安全作业中,工作人员没有严格依据相关标准来控制与地面的高程,并且加强开关柜质量的控制,如机械操动机制作工艺粗糙或摇入螺杆变形等,导致分开关手推车难以及时入柜;开关三相动静触头接触不当,加剧触头温度,使之被烧毁,大大降低机组运行的安全性[2]。

3 强化泵站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的措施

基于以上内容的分析,可以确定泵站机电设备运行之中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故障,这些故障大大降低机电设备的有效性,相应的泵站作用的发挥也会受到影响。对此,应当强化泵站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有效控制机电设备运行,防范故障发生。

3.1 强化泵站变电器安全运行管理

为保证泵站变电器安全运行,在具体管控变电器的过程中,应当根据泵站应用需要,制定科学的、合理的变电器安全运行管理计划,以便有序展开变电站检测校验工作,尤其是加强变压器油温的检测。

3.2 强化泵站电动机安全运行管理

为了避免电动机故障,直接影响机电设备正常运行,间接影响泵站工作效率,强化泵站电动机安全运行管理也是非常必要的。从以往电动机故障情况来看,要想切实有效地管控电动机,需要对电动机运行的全过程予以有效控制,以此来提高电动机运行的安全性。具体的做法是,在电动机运行之前,需要检查设备,并且注意营造良好的作业环境,而在即将启动电动机合闸时注意依据操作制度,模拟设备操作,以此来降低操作失误率。

3.3 强化泵站低压开关柜安全运行管理

既然低压开关柜不能正常运行会给真空开关系统的使用带来负面影响,那么在强化泵站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之际,还要对低压开关柜予以有效管控,也就是注意检查低压开关柜的仪表外表是否有损坏现象;检查仪表引线是否有松动、脱落或指示灯精确度不高的现象;检查二次系统是否有控制开关接触不严、熔断器安装不佳的现象;检查开关柜的密封性及接地是否牢固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处理,从而保证低压开关柜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

4 结 语

基于本文一系列分析,分析了当前泵站变压器、电动机、低压开关柜等设备容易出现故障给机电设备带来负面影响,使之不能良好运行的情况,应当强化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使之能够得到有效管控,保证机电设备安全运行,为提高泵站工作质量和效率奠定基础。所以,泵站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的有效实施是非常有意义的。

主要参考文献

[1]王瑞云.关于水利泵站机电设备自动化安全运行管理的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1):15-17.

[2]何宝国.对泵站机电设备安全鉴定的几点认识[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8,14(4):326-327.

作者:徐俊 邱晓侨

安全运行下的机电设备论文 篇3:

水电厂机电设备安全运行与管理

摘要: 在我国能源产业发展中,随着能源结构变化以及环保要求的提升,电厂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提升。为此做好电厂管理研究,提高电厂管理质量就成为了技术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水电厂的原理就是利用水力来进行发电,它是属于一种可再生、可持续发展的清洁能源,相比较传统的火电站有着高效和环保等优势。针对水电厂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水电厂;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

引言:电厂电气设备安全管理技术研究,是其重要的研究内容。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能源无疑是贡献最大的。在众多能源中,对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影响最大的就是水电,水电供应是我们能源供应的主导部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民生建设都带来的重要的作用,但面对强大的市场竞争,水电厂想要在众多企业中占有一席之地,确保机电设备的正常工作的基础,同时需要对机电设备进行维护有效提高水电厂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必须对机电设备进行合理的整改,使水电厂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

1 设备运行维护安全管理意义与原则研究

1.1 安全管理的意义

在燃机电气设备技术与运行管理中,安全运行与维护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以起到以下的几个主要作用。一是确保电厂发电生产中相关电气设备安全运行,进而保障电厂发电运行正常。二是确保电气设备使用寿命,进而降低电厂生产的整体成本。三是为电厂生产整体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

1.2 安全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在电气安全设备管理中,技术管理人员应秉承以下的几个原则:(1)生产安全第一原则。在电厂生产中,技术人员应将设备安全运行作为技术管理的第一要务,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技术管理工作。这也是我们此次技术管理研究开展的基础原则。(2)技术管理统一化原则。标准化与统一化是当前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因此在电气设备管理中技术人员应坚持安全管理统一化原则,即电气设备在设计、采购、安装使用以及维护管理中采用统一技术标准的原则,确保安全管理标准化的实现。(3)确保技术创新原则。在电气设备管理中,技术创新工作的发挥着重要技术支持作用。因此在日常管理中技术人员应在传统的管理技术基础上做好相关的技术创新工作,如采用新型的电气设备、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设备监控质量等,都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4)生产成本优化原则。在电气设备安全管理中,技术人员通过提高设备使用寿命以及减少安全维护中的不必要支出,可以有效地降低设备管理成本。同时在技术管理中,技术人员还应采用合理的设备与人员配置,在确保安全原则的基础上降低安全管理成本。

2 水电厂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机电设备本身存在隐患

安全隐患是阻碍机电设备发展的重要因素,机电设备本身的落后就是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原因,由于水电厂机电设备的使用年限很长,很多设备已经老化,都在超负荷的使用,虽然近几年对机电设备的改造力度大,但由于更换周期原因,很多机电设备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无法从根本上提高设备的效率,使得影响整体设备运行。

2.2 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不到位

管理人员是确保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前提,只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才能确保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对于机电设备管理岗位,收入低,风险大,岗位对专业技术人员失去了吸引力,很多水电厂都出于人员短缺的状态。一些管理人员的管理思想过于落后,缺乏创新意识,这样就使管理意识和能力得不到提高,另外,管理人员没有足够重视安全问题,忽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这都会将低安全运行管理的质量水平。

2.3 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现阶段来看,我国的机电厂机电设备在运行中,很多机电厂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系统不是很完善,制度不合理,不注重安全,只是单一的追求效益。对于已经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一些技术人员没有具体执行,只是做做样子,落实不到工作中来。也存在对于机电设备存在的隐患置之不理,隐患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1]。对于已经存在的机电隐患,不进行追踪解决,这就为以后的水电站设备运行事故留下了伏笔。

3 水电站机电设备安全运行问题对策

3.1 规范和完善机电设备

对于机电设备的改善不仅要从外因来改变,而是要从设备本身来改变,在第一时间检查设备,对于机电设备及时更新换代,跟上现代经济科技的发展需要,加强对水电厂现有设备的管理,并且对先有设备的整体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对于一些使用设备比较老旧的设备进行及时更换,以来提高设备的高效运行。另外,还要加强设备的检测和维修,防止设备故障的发生,减轻机电设备故障所带来的损失。提高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与此同时,在工作中,我们不仅要恪守职责,还要加强预防措施的完善,做好紧急故障的抢救工作,确保水电站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在当今市场经济越来越活跃,对此我们应该要迎合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的改变安全管理策略,提高设备的运用效率,保障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2]。

3.2 加强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工作人员是水电厂最多并且最重要的存在,是机电设备运行的核心力量。首先,必须加强工作人员的素质管理,针对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管理讲座以及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整体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3]。其次,要加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第一,要对管理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加强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第二,就是要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提升,比如,像责任意识,安全意识,严格约束自身的安全管理行动,确保水电厂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第三,管理人员在进行人才招聘或者内部选拔工作的过程中,应该要重视其综合素质,确保选用的人才在综合素质,能力方面达到要求,确保管理队伍的强大和整体素质的提升。

3.3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在工作中,安全管理是水电厂发展第一个需要改善的问题,安全是保障一切工作稳定进行的前提条件。有了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我们才能更好的要求质量和效益的产生。水电厂需要建立工作人员的日常安全制度,要求工作人员按时上下班,进入厂地要佩戴一切确保安全的物件,如:工作服,安全帽,手套等[4]。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操控设备,同时建立机电设备安全使用制度,更要爱惜设备,不得损坏。注意机电设备的日常保养和工作性能。为了顺应时代发展,要淘汰一些过时的设备,引进新设备,确保工作效率。

3.4 做好技术创新研究

在电气设备安全管理中,技术人员应根据在企业自身基础上做好设备管理与安全技术创新工作。技术创新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了以下两个原则。(1)实用性原则,即技术创新应在电厂原有技术基础上开展,可以起到有效的安全管理作用,避免新技术无法有效落实应用。(2)配套原则,即新技术应配套采用,避免新旧技术实现有效配合造成新的安全技术问题。

结束语:

水电厂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是确保水电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应该加强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降低机电事故的发生,确保水电厂的安全生产运行。

参考文献

[1]南冠群,赵晓嘉,范迎春,张鹤鸣,乔进国.巨型水电厂运行和维护关键策略[J].大电机技术,2018(05):76-79.

[2]王浩,车军.信息化点检系统在水电厂设備管理中的应用[J].水电厂自动化,2016,37(01):31-32+38.

[3]张德智.水电厂机电安装工作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J].低碳世界,2013(20):79-80.

[4]魏其栋.水电厂机电安装工作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J].民营科技,2013(07):92.

作者:车永兴

上一篇:广播电视工作总结范文精编下一篇:班主任德育工作总结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