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长特节能减排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达拉特旗的夜晚十分寒冷,气温大约在零下10摄氏度。一片像被核弹轰炸过的光秃秃的沙地上,十间厂房里的上万台“比特币矿机”昼夜不息地运转着,在寂静的夜空里发出轰隆隆的声音。它们闪烁着惨绿色的光芒,像《黑客帝国》中的矩阵,充满科幻感;也像狼的眼睛,满溢贪婪。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比特币矿场,一年能产出13万个比特币。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攀长特节能减排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攀长特节能减排论文 篇1:

落实节能减排战略促进攀钢科学发展

近年来,攀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的重大战略决策,注重资源开发与保护并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工艺,狠抓“三废”综合利用,努力保护生态环境,成为我国首批清洁生产试点企业和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之一,在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吨钢能耗、万元产值能耗等指标不断优化,外排废弃物合格率明显提高,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降低,先后获得全国重点钢铁企业环保先进单位、“三废”资源综合利用先进单位、四川冶金环保先进典型单位等荣誉称号。2008年3月27日至29日,中宣部“高举旗帜、科学发展”系列主题宣传报道组集中采访报道了攀钢节能减排工作经验。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节能减排战略及措施

钢铁企业既是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企业,也是消耗资源、能源很高的企业,钢铁产业在支撑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必须承担好节能环保的主体责任。攀西地区的矿产资源绝大部分是结构致密的钒钛磁铁矿,采选、冶炼和金属回收难度大,曾被外国专家判定为无法利用的“呆矿”,且矿石硫含量相对较高,在目前世界钢铁领域还未找到冶炼系统烟气脱硫最佳办法的情况下,攀钢冶炼系统烟气脱硫工作难度则更大;攀钢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先生产、后生活”的思想指导下建设起来的钢铁企业,环保历史欠账较重。为此,攀钢领导班子鲜明地提出,环保问题不仅是制约企业发展、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重要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是否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治问题,坚持把环保风险作为影响攀钢生存发展的主要风险之一来防范和控制,强调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为发展的代价,自觉将节能环保问题作为生产发展的硬约束,切实把节能环保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根据攀西资源的特性和攀钢发展特殊的历史背景,攀钢确立了节能减排的战略地位、发展方向和重点内容,将节能减排作为发展的硬约束,并纳入企业“做大钒钛、做精钢铁、做好资源、做强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始终坚持走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发展道路,以实现企业与环境协调发展。

二、着力推进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促进攀钢科学发展

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突出强调通过实施结构调整,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转变发展方式,从根本上实现节能减排,推动攀钢实现科学发展。一是积极淘汰能耗物耗高、资源利用率低的落后产能。近年来淘汰的落后工艺装备包括:攀枝花本部的模铸生产线、初轧生产线、40万吨三火成材的线材生产线;攀成钢30吨小电炉、216、318钢管生产机组;攀长钢1#、2#5吨小电炉。二是大力实施“材变精品”的产业升级技术改造。先后建设新1号、2号焦炉、新1号、2号转炉、全连铸生产线、轨梁万能轧机生产线、钒氮合金生产线、微细粒级钛精矿回收生产线、高钛渣生产线等。其中,全连铸技术改造后钢材成材率提高了12.5%以上;高钛渣产品代替钛精矿作为钛白粉生产原料,可大幅度减少钛白粉生产的环境污染;建成340连轧管机组、159机组和508机组,使钢管生产工序能耗下降了30%以上,成材率提升10%以上。三是大力开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双高”产品。开发出时速350公里100米长尺钢轨、热轧汽车大梁板、限制有害物质家电板、大口径无缝钢管、钒氮合金、氯化钛白、高钛渣等钢铁钒钛新产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实现了高产值、低消耗。其中,自主开发的PD3钢轨,比原用U71Mn钢轨使用寿命提高一半,最新开发的PG4高强耐磨钢轨使用寿命比原U71Mn钢轨提高一倍以上;限制有害物质家电板率先通过欧盟“ROHS”证书,成为国内第一家完全满足欧盟家电用板环保要求的生产企业。致力研发推广含钒钢轨、含钒钢筋等绿色环保产品,倡导和实践节能环保的消费模式,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依靠科技进步优化技术经济指标

攀钢坚持把科技进步作为节能减排的根本举措,坚持自主创新开发和应用高效、低耗、绿色、环保的工艺技术,强调依靠科技进步不可逆转地节能减排。一是加强节能减排工艺技术研发。针对冶炼和轧钢等各工序能耗指标及入炉焦比、钢材综合成材率等指标关键开展技术攻关,确保从根源上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如加强余能余热回收利用、水循环利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废气治理等技术研究与应用,有效控制了污染源点;攻克了微细粒级钛铁矿回收的世界性难题,技术和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大幅度提高钛资源回收利用率。二是推广实施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并运用具有攀钢特色的溅渣护炉工艺,使攀钢转炉炉龄稳定提高,大幅度降低了炼钢用耐火材料消耗;实施了1、2号焦炉干熄焦工程、高炉TRT、转炉煤气回收和炼钢、热轧、钒制品加工等系统废水循环使用等技术改造,发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三是充分引进社会专业力量开展节能减排。新钢钒将部分环保设施委托给钢城企业总公司负责管理,钛业公司与攀枝花攀化公司开展了废酸专业化处理的战略合作,攀成钢与川化签订循环经济框架协议,实现了资源能源社会大循环。

四、大力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着力实施资源循环综合利用

攀钢作为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之一,坚持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再用、循环”为原则,积极发展循环和清洁生产工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企业与环境协调发展。一是抓好攀西资源综合利用。攀钢依靠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攻克了用普通高炉冶炼高钛低品位钒钛磁铁矿这一世界难题,形成年产1000万吨钢规模,并且把资源中的钒和钛提取出来,进行深度开发利用并形成产业化规模,大幅度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减少了环境污染。在2004年完成阶磨阶选产业化推广,改变了攀西钒钛磁铁矿精矿品位只能达到52%左右的局面,使铁精矿品位提高到54%以上,提高幅度达2.06个百分点,并且可以对每年开采过程中被排弃多达500万吨的极贫矿和表外矿进行回收利用。二是狠抓钒钛资源深度利用。攀钢从最初只能生产钒渣,到拥有钒氮合金、高钒铁、V2O3、V2O5等系列化产品,钒产业技术和规模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2007年钒产品(以V2O5计)产量达到1.65万吨,成为我国最大、世界第二大钒制品生产企业,同时也使我国钒产业成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通过科技攻关、技术改造和资本运营,攻克了微细粒级钛铁矿回收这个世界性难题,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化成套技术和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掌握了硫酸法锐钛型、硫酸法金红石型、国内唯一的氯化法钛白、高钛渣等系列产品的生产技术。目前已具有年产钛精矿30万吨、钛渣6万吨、钛白粉8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成为国内最大的钛原料和重要钛白粉生产基地。三是抓好“三废”资源综合利用。摒弃“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以降低消耗、减少排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为着力点,积极推进“三废”资源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截至2007年,攀钢“三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从投产初期的2个发展到60余个,从单一固体废物利用发展为废水、废液、废气(汽)、固体废物以及余热余压的综合利用。利用高炉渣开发生产的高钛石油压裂支撑剂产品填补了世界该类产品空白,远销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建设1、2#焦炉干熄焦工程并同步建成25MW发电机组、3号高炉1.5万千瓦TRT机组、转炉煤气回收工程并同步建成55MW发电机组,累计年发电量7.5亿千瓦时,回收能源折合29万吨标煤。2007年,攀钢“三废”产品产值达到8.54亿元,创造效益达到6.51亿元。

五、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管理体系,着力抓好严格管理和责任落实

建立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严格落实节能减排战略措施。一是领导机制。攀钢及各下属单位先后成立了资源综合利用、节能降耗、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循环经济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各级领导小组定期专题研究节能减排工作,指导部署相关工作,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推动并督促节能减排工作顺利、有效开展。二是责任机制。狠抓制度建设,制定完善了《环境保护管理标准》、《能源介质管理标准》、《攀钢“三废”资源综合利用管理标准》等系列制度;建立了重大污染治理工程建设承包责任制、重大环保设施运行管理效果承包责任制、重点单位全年无环境污染事故承包责任制等,形成了“责任层层落实、压力层层传递”的责任体系。三是监督机制。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监督检查小组,制定完善监督检查管理办法,对节能减排工作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督办,重点是检查各单位节能减排和环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整改处理意见,对整改工作进行跟踪检查。四是考核机制。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坚持把能源消耗指标考核体系、环境保护指标考核体系、“三废”资源综合利用利润指标纳入奖惩考评体系,把节能减排作为硬指标、硬约束,并与领导干部任职业绩、薪酬和任免考核挂钩。

节能减排是党和国家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提出的重大战略。攀钢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抓好节能减排各项工作,在加大攀西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力度、提高攀钢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努力实现企业与社会、企业与自然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到2010年,攀钢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比2005年下降20%,低于1.52吨标准煤;吨钢综合能耗720千克标准煤;吨钢耗新水4.7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55.5%,低于3.983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63.2%,低于600吨。通过节能减排,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推动攀钢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

攀长特节能减排论文 篇2:

比特币梦幻

达拉特旗的夜晚十分寒冷,气温大约在零下10摄氏度。一片像被核弹轰炸过的光秃秃的沙地上,十间厂房里的上万台“比特币矿机”昼夜不息地运转着,在寂静的夜空里发出轰隆隆的声音。它们闪烁着惨绿色的光芒,像《黑客帝国》中的矩阵,充满科幻感;也像狼的眼睛,满溢贪婪。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比特币矿场,一年能产出1 3万个比特币。在比特币币价最高的时候,这相当于一亿多美元。

这里最大的成本来自于电力,每年500万千瓦——相当于一座中等城市一个月的用电量。

我是第一个正式拜访这里的外人。矿场的所有者们担心政府会因为“节能减排”或别的原因关掉它,一直讳奠如深。在工商注册中,矿场的公开名称是“内蒙古毅航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

矿场所在的达拉特旗是鄂尔多斯市以北70公里的一座小城。火力发电厂的巨大烟囱冒着青烟,煤车往来不息,风沙常年不停,整座城市呈现一种灰蒙蒙的颜色。

自从201 3年中国人大量进入比特币世界之后,热钱蜂拥而至,有人暴富,有人亏空,围绕着比特币产业的每一个链条都被竭泽而渔式地开发。

在比特币的系统里,挖矿可视作一种抢答题游戏一一每十分钟,比特币系统会将需要处理的交易信息打包成一个区块w(block),相当于一道抢答题,矿工抢答到的几率与持有的算力成正比达拉斯旗的数万台矿机,就是专门设计用于求解的计算机。

在比特币这个高技术、高度互联阿化的王国里,“挖币”是最容易产生大量财富但缺少技术含量的一环。

2013年以后,七成以上的矿场和交易发生在中国。最夸张的一个月里,被媒体称作“中国大妈”的买家,将约10Q亿元人民币用于比特币交易。

2014年11月1日,我刚开始试图了解比特币,当天,比特币的中国期货交易刚刚开通,每个比特币的价格是1900多元。一位业内人士建议我适时期货,我拒绝了。10天以后我得知,假如我当时投入10万元,再辅以杠杆,它的价格会变成100万元。

不过,又过去20天,等到我坐下来准备写作时,这笔突然出现的钱又快速地跌落,消失。这就是在比特币世界里天天发生的故事。

2011年,一群向往技术桃花源和货币民主的年轻人—一他们包括科幻作家、因涉黄而坐牢的有声书公司老板、起点网写手,充满兴奋地站在比特币世界门前,决意向中国普及这种新兴的虚拟货币。

这是比特币在中国的故事的开头。它带着理想主义出生,因贪婪而疯狂生长,随走入迷惘而收尾。最终,中国玩家使比特币逐渐成为它自身价值的对立面。

自由的先声

在中国的比特币圈子里,吴刚是最早接触比特币的那个人。

2009年6月,在一家P2P存储网站任CTO的吴刚收到一封邮件,里面介绍了比特币系统。吴刚将挖矿软件下载下来,随手在公司的电脑上运行起来。。

比特币的发明者叫“中本聪”——这是一个代号,真实身份无人知晓。2008年万圣节,“中本聪”用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向世界介绍了比特币。它的使用就像电子邮件,你可以给世界上的任何人发送一定数量的比特币。

2009年1月3日,“中本聪”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比特币矿工,挖出了第一个比特币。 根据设计,比特币没有中央服务器或托管方,这意味着没有一个像“中央银行”的发行者可以控制它。交易的验证和记录及整个系统的维护都由矿工进行。吴刚琢磨了两天,越想越觉得比特币充满无限可能。

比特币不能被任何个人和机构劫持,因此是自由的货币;由于2100万个比特币在30年内逐步产生,并依照算力分配给维护系统的矿工,又是民主的货币;且由于总量有限,它不会通货膨胀,购买力全由市场决定。

“自由、民主的货币;一个公开,不可被攻破的数据库。”吴刚总结初遇比特币时的理解。但他又觉得比特币的普及是一个不可能的事情,挖出7000个比特币后,他关掉了电脑,抽身而退。中国人暂时缺席比特币的实验。

在西方,比特币早期主要的应用领域是黄、赌、毒。作为成人网站的支付标配,“中本聪”在一封邮件中成功预测到了这一点:“比特币刚开始可以在一些小范围的地方使用,例如……成人网站的小微支付。”

比特币赌博网站Satoshi Dicc(中本村骰子)是初期最成功的应用,高峰时占据了全网一半以上的交易。Silk Road(丝绸之路)是比特币界的一个著名网站,上面能买到各种毒品,只接受比特币支付。2013年10月2日,FBI关掉它时,查封了17.3万个比特币。网站管理员乌布利希因“毒品交易,销售恶意软件,雇佣杀手”被逮捕。

在西方世界,比特币从一出生就带着强烈的价值观,并很陕找到了第一批死忠——自由主义者。

2012年,比特币的大事件是豪猪自由节,它是自由州项目(Free Stateprojeet,FSP)的活动之一。FSP是一个成立于2001年的政治移民项目,其目的是招收至少2000名自由主义者移居到新罕布什尔州来建立一个自由主义思想的据点。

比特币成为这个活动的首选货币,并在FSP社区成功获得应用,上百名自由主义者聚集在新罕布什尔州北部附近的白山,通过比特币支付衣食住行的费用,有人甚至用比特币来销售一辆二手车。

豪猪自由节的联合组织者vncssaVine说,比特币和FSP是一个完美的结合,因为都代表着去中心化和独立。一旦达到2万名会员的目标,比特币有望成为一个地区的主要货币。

在2013年以前,比特币的玩家群被认为是一帮手持科技利剑开拓通往自由之路的理想主义者。中本村骰子的创始人Erikvoorhees出席了豪猪自由节,并参与了一个比特币小组的讨论。

当时,一个标准的比特币聚会是这样的:2013年5月在美国圣何塞召开的比特币2013大会(比特币国内高度专业化的会议)上,主持人为了炒热气氛,在宣布开幕时喊道:“民主党人,来一点儿声音!”掌声稀疏。

“共和党人,来一点儿声音!”应者寥寥。

“自由主义者,来一点儿声音!”全场观众顿时沸腾起来。

就在美国比特币先驱们醉心于这种新货币的价值观的同时,在中国,刚刚进入比特币世界不久的人,开始开发它作为财富游戏道具的另一面。

疯狂前传

张楠赓已经不记得2011年他是怎么接触到比特币的。当时他正在北航读研,学集成电路设计,就像许多工科男一样,生活很无聊。他经常用动漫来打发时间,一年能看500多部。

开始接触比特币的日子,是张楠赓最开心的一段时光。他爱在国际论坛上跟老外聊天,讨论比特币技术和价值观。

基于专业优势,他利用课余时间做了些专门用于挖比特币的机器FPGA,主要卖到国外,一年能赚十几万元,也渐渐有了些名气。由于注册名叫“ngzhang”,他的外号是“南瓜张”。

当时,比特币仍然是西方世界刚刚兴起的一种充满价值观色彩的新兴技术,对一般中国人来说还很遥远。南瓜张也没太当回事。他的第一代矿机命名为伊卡洛斯(Tcarus),据说因为买家是外国人,所以取了个希腊神话人物的名字,但产品的背景图却是个性感动漫女孩——动漫《空降之物》的女主角伊卡洛斯。

2011年那批进入比特币世界的中国年轻人,跟南瓜张都有点儿像,爱幻想、有好奇心。

长铗原名刘志鹏,2011年建立了国内最早的比特币论坛和资讯网站“巴比特”。在此之前,他是一名科幻作家,从2006年开始连续三年获得中国科幻小说最高奖项银河奖。

不过在现实中,他是南宁国土资源规划院里的一名公务员,名义上搞金矿普查,主要的精力却耗在酒局、应酬上。他的科幻写作越来越晦涩,逐渐停顿。2011年,在生活的分裂感逐渐扩大时,他获得了比特币的信息,并坚信又找到了梦寐以求的桃花源。

最初对比特币好奇的人不全是极客,也并不是自由主义者。他们大多数都喜欢幻想,有理想主义气质。

2003年夏,17岁的刘志鹏完成高考,看到报纸说桃花源遗迹在隔壁县城,于是效仿陶渊明笔下的渔夫,从家乡邵阳市徒步一百余公里跑去探访。他带了点儿钱,走了两天,一路上吃住都在沿途的农户家,最后在奉家山一个山洞里找到一只碗。他带着这只碗又走回邵阳,交给文物局,还得到了领导的表扬。

“长铗”是什么意思呢?晋诗有云:“长铗鸣鞘中,烽火列边亭”。疏朗飘逸、不安于室,总之一股不愿意成为普通人类的劲儿。

跟长铗一同创办巴比特论坛的吴忌寒被圈内人称作“比特币布道者”。他是北大金融系的毕业生,在读大二时就思考过“去中心化货币”这种问题。后来,在风投公司做分析师和投资经理时,他翻译了比特币圣经一“中本聪”的白皮书。

被新奇的比特币游戏吸引的还有谢坚。他在上海做过程序员,在小县城靠卖水表赚了人生第一个一百万,同时还是个网络写手。读大学时开始,他以“疯狂小强”的名号在起点中文网上码字,专写科技小白成长为黑客的故事,多的时候一个月能赚几万块钱。2012年,他开始组织论坛讨论比特币,并把比特币写进了自己的网络小说《超脑黑客》。

更传奇的是龚鸣。他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信徒,是哈耶克“货币非国家化”理论的拥趸。他最为引人注目的身份是“动听中国”有声读物的老板。公司制作的有声书《少妇白洁》及《金鳞岂是池中物》,让他因“制作、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获刑3年6个月。在狱中度过一年多时间后,他被提前释放,以“暴走恭亲王”的笔名翻译了大量国外有关比特币的资料和报道。

一位圈内人对这批中国最早的比特币玩家有一个判断:“比特币就是场革命,参加革命的,都是帮一无所有的人。”在琐碎庸常的现实世界,他们是小人物、“宅男”,但心中装着对“桃花源”的向往。

比特币还完全没有显示出什么金钱诱惑。他们作为先行者,为比特币在中国的普及而工作。2013年中国比特币元年就要到来,这些年轻人离比特币给他们巨额回馈还差两年光阴。

财富端倪

比特币在中国的财富故事,始于南瓜张一个略带意外的发明。

2011年,南瓜张把FPGA电脑卖给外国人时,他并不认为这有多了不起,于他而言这就是一个勤工俭学的项目。

2012年6月,美国一个开发比特币挖矿机的机构“蝴蝶实验室”声称,他们准备研发一种功能远胜过现有水平的挖矿机器ASIC。

网络理想主义者南瓜张嗅到了一丝危险——这意味着比特币生产有被垄断的可能。

比特币系统有一个设定,那就是51%攻击。如果某个挖矿者掌握的运算能力超过整个比特币世界的51%,他就能对交易记录进行篡改。而蝴蝶实验室研发的新机器,使他们可以轻松拥有这个运算能力。这会毁掉比特币世界。

据南瓜张自己解释,纯粹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他决定自己开发ASIC挖矿机,并将它们卖给其他用户,对抗可能出现的垄断。他将新机器命名为“阿瓦隆”,这是亚瑟王传说中“天佑之岛”的名字。

2013年1月31日,在美国的比特币核心开发人员JeffGazik收到从中国寄来的一个巨大包裹。他从办公室请假回家,用网络直播了整个拆箱过程。这就是第一台阿瓦隆矿机。

南瓜张为自己解决了比特币世界的危机而自豪。他造出来的是一个可以产生巨大财富的工具。第一批生产出来的300台阿瓦隆矿机意味着每天近4万美元的收入。

“我至今很自豪的一点是,我们挡住了这个诱惑。”他说。

事后证明,拿到阿瓦隆矿机的人都发了财。由于巨大的挖矿能力,阿瓦隆矿机在市场上一度被炒到了40万元人民币。其中,吴刚是少数极为幸运的那批人——他一次买了十台。

中国人的比特币财富神话在这里才刚刚开始。继南瓜张之后,中国的天才少年烤猫成了世界上第二个造出ASIC矿机的人。

烤猫本名叫蒋信予,是中国科技大学2001届的少年大学生。2012年8月,他在深圳成立公司,宣布制造ASIC矿机的计划,并通过一个“虚拟IPO”项目在线筹款,按照0.1比特币一股的价格,发行了16万股。购买股票者可以分红。

吴忌寒与小强各买了1500股和12500殴。当时比特币还不算值钱,这笔投资大概在6万元左右。

小强那时候正埋头写小说,投资之后就没再管事。等他把带有比特币元素的网络小说《超脑黑客》写完后,烤猫矿机已经顺利问世,而小强意外地发现,他像笔下的主人公一样,因为比特币成了千万富翁。

烤猫用自己开发的矿机开矿,开创了比特币世界第一个由ASIC矿机组成的矿场。从2013年2月底起,仅一个月,烤猫就让股东们收回了成本。到2013年7月间,这座矿场每个月都能挖出近4万个比特币。

在巨额的分红刺激下,烤猫公司的虚拟股票直线上涨。2013年7月,每股的价格已经从0.1个比特币上涨到5比特币一股。创办仅一年的烤猫公司市值超过1.3亿美元。

因为这笔投资拥有了千万身家的吴忌寒,在2013年4月辞掉投行工作。与同事们告别的场面稍显尴尬。他曾把烤猫IPO的项目介绍给同事,但只有一个同事看在他的面子上象征性地买了两千块钱。在他们的理解中,比特币是一种不可靠的玩意儿。

2013年新年后,小强作为股东,在深圳拜访了烤猫那如印钞厂一般的矿场。烤猫矿场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矿场内乱糟糟的,温度比室外高了至少5度,巨大的排风机呼吲地转着。

让小强觉得充满反差感的是,矿场左边是一个服装厂,里面熙熙攘攘灯火通明,工人们紧张忙碌地将一匹匹布裁剪成各种形状,最终制成款式各异的服装;矿场右边则是一个电子厂,各种精密仪器全速运转,将一个个元器件组装成电脑主板。

“我站在世界最前沿,就在这个看着非常不起眼的地方。”谢坚在日志里写道。

两边偶尔有人从矿场路过,眼中露出带点儿疑惑的目光,周围的大部分的人们对比特币尚一无所知。矿场遭过一次贼,但小偷显然不懂这些矿机的价值,错过了致富的绝佳机会,把服务器里的CPU和内存条偷走了。

违背初衷

南瓜张和烤猫的成功,成为中国比特币圈的头两张名片。他们的财富故事强比他们此前所做的所有普及都有效得多。许多人蜂拥而至,试图复制他们的成功。

2013年5月,一个来自浙江的投资人找到吴忌寒,说服他放弃了去欧洲读商学院的计划,成立比特大陆,开始蚂蚁矿机项目。

6月,做机顶盒的深圳商人廖翔开始关注比特币矿机,10月,他开始了闪电矿机的项目。

2014年春节后.小强也决定做矿机。

资本接踵而至——龙矿矿机、花园矿机、氪能矿机、宙斯矿机、西部矿机…—卜多个新的矿机厂商加入了混战。

随着成千上万台ASIC矿机在生产线上被制造出来,比特币世界的算力如加满燃料的火箭般腾空而起。

两年里,运算能力增长了1.2万倍。

“中本聪”在设计比特币时,也许并没有想到有人对挖矿会有这样炽烈的热情。在他原本的设计中,挖矿并不是重点,只是维护系统运行的一个附属品。早在2009年12月12日,“中本聪”就曾表示,不希望用户采用运算能力更高的GPU来制造矿机并挖矿。

“我们应该有一个君子协定,推迟使用GPU的军备竞赛,这样会对我们的网络更有好处。这样我们更容易获得新用户。现在人们只要有一块GPU就可以参与公平的竞争,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比特币世界的运算能力,本质是获得比特币的能力。全网运算能力的飙升,使个人挖矿变得毫无意义,越来越多的比特币用户不得不关掉计算机。

龚鸣认为这个趋势无疑背离了比特币设计的初衷:“‘中本聪’当年之所以设计挖矿,其原意是希望每一个比特币钱包的拥有者都能够参与整个系统的决策机制。集中挖矿的机制并不是一个可取的方向。”

就像世界大战一样,挖矿业变成了刺刀见红、尸骨累累的残酷战场。在竞争之下,烤猫迅速从矿场的霸主地位跌落。到2013年10月,烤猫矿场占全网算力不到5%,并一路走低,由于分红骤减,烤猫的股票也从每股5比特币迅速跌回0.1比特币,后购买股票的股东开始对他进行咒骂。

到了2014年上半年,军备竞赛的发起者——矿机生产商在这场厮杀中也无法幸免。由于矿机迭代越来越快,廖翔发现他的矿机尚在生产线上,就已经遭到淘汰。

廖翔意识到矿机行业正在变成一条贪食蛇,吃掉对手后终将伤害自己。他呼吁同行们进行“算力裁军”,但是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事情正在走向一个死循环——由于个人挖矿没有前途,矿机商一再减价也普遍面临滞销,为了避免矿机在仓库中变成废铁,矿机商只好用来自己挖矿,但这又会让算力再攀新高……

2014年11月1日,在深圳比特币峰会上,小强告诉我,由于持续亏损,他已经关停了矿场,并试图转让,年初的600万投入如今只剩200万。

随着矿机迭代,耗电量增加,电价占到了采矿成本的80%甚至更高,矿场主们开始寻找更便宜的电价。

鄂尔多斯正是因为这个优势而成为理想选择。传统煤炭业使这个内蒙古城市的电力过剩,因而价格低廉,这为新时代采矿业提供了便利。

财富过山车

疯狂开采的背后,其实是比特币价格的突然飙升。

2013年之前,世界比特币交易主要由日本和斯洛文尼亚的两个交易所把持。2013年之后,Okcoin和火币网两家国内交易所成立,伴随着比特币的圈子里流传的一夜暴富神话,他们的市场份额开始飙升。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李笑来,他曾是新东方的英语教师。在2011年,李笑来以不到1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购入了2100个比特币,在反复交易后,2014年3月他接受媒体采访时宣称自己持有六位数的比特币,并被称作“中国比特币第一人”。同时,这也意味着他已成为亿万富翁。

吴刚是另外一个典型,自从2009年短暂地体验过比特币后,他在2011年再次入场,花了30万元人民币购买比特币,理论上,这笔投资如今至少让他获得了百倍的盈利。

在2013年的头11个月里,比特币看上去确实是一个稳赚不赔的投资项目。每个币的价格从年初的13美元开始平稳上涨。11月29日13点30分左右,比特币的价格涨到历史最高水平:每个1242美元。而同一天,一盎司黄金的价格是12扎98美元,那一刻,比特币成了名副其实的数字黄金。

佛罗里达程序员Laszlo肯定没有想到会有这一天。2010年春天,他曾经用一万个比特币买了两个比萨。日后忆及这笔买卖时,Laszlo说,比萨味道不错,就是有点儿贵。

那时,比特币更像是一个有趣而廉价的玩具。同在2010年,工程师GavinAndrescn花50美元买入了一万个比特币,并创建了名为“比特水龙头”的网站,毫无理由地向人们散发比特币,纯粹为了好玩儿。

—个公认的讽点是,在比特币上涨至1242美元的历史高点的过程中,中国的比特币交易者功不可没。据南瓜张透露,仅仅_2013年11月,中国人用于比特币交易的金额就有1(X)亿元人民币,这相当于此前全世界所有比特币的总价值。

2013年11月17日,中国比特币交易平台BTCChina交易量突破8万比特币,占全世界交易总量的43%。

比特币一路高涨的同时,媒体开始井喷式报道,其中包括中央电视台等权威媒体,这又进一步拉动了中国比特币交易者的热情。

广为流传的一个故事是,一个著名的比特币炒家,在2013年年底光景最好的时刻,几乎睡在交易所门口,为了方便交易,他直接持银行卡让交易所的工作人员为其支付,在价格狂涨的11月,他每天可以狂赚200万元。

当比特币赤裸裸地蜕化成金钱游戏的工具时,OkCoin的联合创始人何一并不意外。她认为中国人热钱多而可投资渠道太少,比特币作为一周七天二十四小时无休的交易品,受青睐并不奇怪。

然而,仅仅一个月之后,2013年12月,比特币价格暴跌近一半,之后的2014年币价继续下挫,这一年的大部分时候,币价始终在2000元左右徘徊。

龚鸣对此毫不意外,“怎么炒上去,就会怎么跌下来。”

在比特币国内,交易所的散户被称作“韭菜”。据交易平台火币网2013年11月透露的数据,该平台总交易额大于1000万元的贵宾用户40%为女性。这些交易用户被业界称作“中国大妈”。南瓜张估计,在一个月的暴涨和暴跌之间,中国大妈们投入100亿的金额,三分之二都被少数炒家收割。

到2014年11月1日,OKCoin、火币网、796等中国比特币交易所推出了期货模式。

由于允许做空,期货的出现让币价下跌看上去似乎不再成为一个问题,高杠杆的刺激让玩家掀起了新一轮的狂欢。中国各比特币交易市场不断刷新交易量纪录。

有过投行工作经验的吴忌寒对此冷眼相望。他认为在比特币原本波动就很大的情况下,再设置高额杠杆,显得过于激进,尤其是在没有任何政府监管的前提下,更容易出现风险。

吴刚则直言不讳地指出,现在中国的比特币期货市场就是一个赌场。

一位著名的“赌徒”在2013年净赚9000个比特币,又在2014年2月初一次赔光。他以开发矿机为名,筹集了一部分资金并且用于交易,赚到钱再将资金退还。但不久前,他又一次因为期货交易而破产了。

虽然供职火币网,但墨不一对炒期货并不赞成,“我一般不做期货,期货很危险,加上高杠杆很容易爆仓。”

墨不一表示,在目前这种价格波动幅度下,剩下来的就全是投机和赌博的人,这已经背离了比特币的初衷。

龚鸣则认为,在比特币交易所里,期货游戏比赌博更可怕,是一个负和游戏,因为赌博尚存在概率,比特币期货市场因为恶意坐庄的存在,散户几乎没有赌赢的可能,而庄家到最后免不了完蛋。

“我不会玩期货,为什么,我是德隆出来的,德隆号称是中国最后的庄家股票,但是倒掉了。任何坐庄最后都会死掉的,除非你赚到钱以后退出了。坐庄你必须控制局面,让它涨就涨,让它跌就跌,怎么控制局面?钱。但问题是你不是世界上最有钱的人,你迟早有一天会碰到比你更牛逼的,它可能是资本大佬,比你更有钱,到时你就会变成另一棵韭菜。”

感觉到比特币越来越成为投机者的狂欢,曾经凭热情义务普及比特币知识的龚鸣越来越心灰意冷。

“我现在不愿意去提比特币了,我过去翻译了很多文章,向很多不懂的人介绍了比特币,但是我把他们拉过来,他们就成为韭菜,结果我就成了一个帮凶。”他说,“这个体验是很悲凉的。”

在不多的发言中,“中本聪”曾经阐述:传统货币最根本的问题,是信任。央行必须让人信任它不会让货币贬值。银行本应该我们保管钱财并以电子化形式流通,但是们放贷出去,让财富在一轮轮的信用泡沫浮沉。

这段话发表于2009年,当时,金融危与通货膨胀像一块巨大的乌云笼罩着整世界。正是在这种情绪下,人们才对比特的出现感到欢欣鼓舞。初心

2014年11月,为了弄清楚过去两年里比特币世界的故事,我见到了许多中国比特币的最初推动者和参与者。他们曾经热心地向中国人介绍比特币。

带着理想主义进这个游戏的人们大多数从中赚到了钱,却开始怀疑。

龚鸣已经慢慢淡出比特币的圈子。他自己开了公司,业务是数字资产管理。他说,有更多的人表示失望,但他们用脚投票离开了这个行业,只是你看不到他们。

财经专栏作者端宏斌曾经致力于推动比特币普及,但现在他已经变成了比特币的唱衰者。他宣称,比特币就是一场庞氏骗局。

2014年10月31日,我飞往深圳参加一场比特币的峰会,廖翔在接我的车上,预测冬天就要到来,比特币的币值在不久后会跌到1000元人民币以下,并且将长期处在寒冬里。

会议间隙,我和小强散步时,一向笑嘻嘻的他用低沉的声音总结比特币市场的起伏:“像矿机行业,因为赚钱,一下这么多人进来,拼命生产,完全是非理性的扩张。”

2014年4月,长铗在拿到投资后,辞去了公务员的工作,在杭州成立了公司,继续经营巴比特。年初,合伙人因为“资讯网站难以变现—而离去,但现在看来,巴比特也正是因为离矿机行业与交易所较远,所受波动较小。他仍然打算在“数据挖掘”、“信用证明”这些短期看不到收益的项目上进行发力。

长铗承认他有点儿迷惘,“也不知道是原因决定着结果,还是结果决定着原因,从一开始,中国人就很少从事比特币核心捌术开发,不参与代码创新,做的都是如挖矿、开交易所等基础性的工作,如此一来,又越来越被边缘化,离比特币的初心越来越远。”

我在2014年11月28日的香港比特币峰会上遇见了RogerVer,他因为投资了大量比特币企业而被称为“比特币耶稣”。他从不挖矿,也从不炒期货,他告诉我,真正有价值的应用是那些和所有人有关的事隋,比如钱包、支付、数据库。

比特币的全球分工正在形成当中,而中国人离支付、钱包这些比特币的核心应用没什么关系。在这些核心标准逐一建立的过程中,中国人越来越被边缘化。

至今,中国人仍然掌控着比特币挖矿业的优势,但长铗一点儿都不引以为傲,他叹了口气说,挖黄金的矿工和黄金产业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2014年8月,美国人Jakc去了达拉特旗的比特币矿场,并拍下照片让它的壮观景象第一次出现在互联网上。

Jakc接触比特币是在2012年年底,那时候他在北京语言大学留学,他把自己所有的财产都换成了比特币,但他发现在中国几乎用不上比特币。“中国没有很多地方接受比特币支付。中国人的思路比较投机,主要当它是一个赚钱的方式,”Jakc说,“但在美国,人家看它是比较理想的,目的不是赚钱,而是改变世界。”

就在过去两年中,中国人为比特币的挖矿、交易而疯狂和低落时,比特币在西方世界却发展出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景象。

微软、戴尔、新蛋、ovcrstock、TigcrDircct等商家先后接受比特币支付。一些较大的比特币服务商如Coinbase、Blockchain、Bitpay分别获得了数千万美元的融资。

在硅谷比特币创业公司的CEO中,丁磊是唯一一张黄苞面孔。2014年3月,他创办了koinify,一家基于比特币区块链和智能合约的众筹平台。他相信pavpal创始人彼得,泰尔的一个理论——0到1的创新远比从1到N的发展更有价值。

丁磊名片上印着的是“philosopher”(哲人)。他说,在硅谷,比特币行业有各种各样的人,工程师、技术人员、律师,不像在国内,几乎全是矿工和商人。

这难免让人回想起2011年的某些时刻。当时,率先进入比特币社区的青年们还过着普通人的生活,没什么钱,但满怀抱负。

作者:曾呜

攀长特节能减排论文 篇3:

我国能源消费状况与节能减排对策分析

摘要:能源是人类生存﹑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能源问题一直是经济发展中的焦点与热点问题,正确认识与处理能源在消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我国今后经济和社会的长远健康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来看,我国能源应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能源总量比较大,但人均消费的能源却少之又少,甚至还存在高能耗的情况,对于企业及国家发展均有不利影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转变以往的发展理念,探讨能源现状,以节能减排为核心,带动相关工作顺利落实。本文以广东省为例,就我国能源消费状况与节能减排对策分析展开论述,以期能为更多研究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关键词:能源消费;节能减排;对策分析

广东地区具有丰富的能源,且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深入研究该地区能源消费状况,我们发现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能源消耗总量比较大、主要依赖不可再生资源、三产结构失衡等。针对这些问题,在解决过程中相关人员要从多个角度入手,立足于能源现有问题,在此基础上寻求解决策略。

一、广东省能源消费状况

(一)资源消耗量比较大,效率低

近三年来,广东省经济增长较为稳定,常年在6.5%以上,但从其经济发展模式来看,仍是传统“粗犷式”的发展模式,即:高排放、高污染,虽然能够保证经济的稳定提升,但周边环境的污染导致后续治理工作存在一定困难。同时,实际消耗过程中,广东省近三年的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8%,但能耗却是原先的1.5倍,消费弹性系数的增长使得广东省整体经济趋于下降趋势。虽然从2016年起,广东省能源消耗系数有所下降,能源使用率也有明显上升,但省内各个直辖市的GDP能耗仍处于较高的状态。同时,与其他省市相比,广东省单年能源损耗为1.908吨标准煤/万元,远超出北京(1.037吨标准煤/万元)、上海(0.958吨标准煤/万元)等地区,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广东能源消耗减免还是有发展的余地。

(二)能源消耗主要依赖不可再生资源

从近三年广东省能源消耗的结构来看,多数工厂仍采用传统的“煤炭生能”,而标准煤消耗占比约为总能源的73%,并且广东省煤含水量是北方地区的5~7倍,也就是说碳污染排放量要远远高出普通煤所排放的污染量。对此,二氧化硫排放治理也是当前广东省污染治理工作的重点,而一些天然能源所占总能耗占比只有三成,一些无污染的能源,如:水能、风能、太阳能、核能,其应用更是微乎其微。对此,为进一步降低能源污染,最大程度上控制有害物质的排放,政府与当地企业应加大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而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三)新能源开发力度不足

目前来看,广东地区仍存在新能源开发不足的情况,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能源开发效果。其次,还有一些企业仍采用高能耗技术,不仅增加了经济成本,而且也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由此可见,加大新能源开发力度尤为必要。

(四)环境污染治理不及时

调查发展,广东地区25.85%的企业在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且治理手段也比较落后。如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将会给环境带来很大负担,特别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硫的排放,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也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加大了治理难度。

二、广东省节能减排对策

(一)构建节能体系,优化资源结构调整

节能体系的构建能够帮助相关人员了解广东地区的实际能源消耗状况,进而结合能力损耗情况进行适时的调整,通过这种方式也能达到节能的目的。首先,广东地区要进一步加快工业结构的调整,聘请相关专家制定能源调整计划,同时还要高度契合经济发展指标,形成多元化的支柱产业。研究发现,从增量入手能够切实把握能耗问题,这种情况下也能使能源更具层次性。其次,相关地区还要重新制定战略发展目标,以低能耗服务业为基础,适当提高这部分的经济比重,从根本上降低单位能耗,减少污染物。在节能体系构建中也可引入新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这些可再生资源均有一定优势,不仅绿色、清洁,而且对于整体能源结构的优化也有重要作用。再次,結合地区能源消耗比重进行能源结构调整。以广东地区为例,该地区钢铁、有色金属、电力企业为三个龙头企业,总体能耗在60%以上。且能耗高的企业分布比较集中,这种情况下也会存在能源缺失的状况,对于当地节能工作的开展也有不利影响。同时,该地区也可积极推进第三产业,打破交通、金融行业的垄断,引导社会资金流向生产与生活服务业,以此加快资源结构整合的步伐。与此同时,能源结构调整过程中还要兼顾两个因素,即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结构,通过协调这两个因素也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此外,该地区也可聚焦核电建设,借助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优势,实现资源体系的再整合。此外,还有一些行业以煤炭为第一资源,且煤炭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这种情况下对当地人的生命健康也会产生较大威胁。对此,相关地区在能源结构调整过程中还要会改良发电机的结构,如引入烟气脱硫装置,通过这种方式也能有效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率,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降低发展成本。

(二)依靠科技创新,开发新型节能技术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新时代背景下,相关企业要将科技创新放到重要位置,以科技创新推动企业稳步发展。首先,相关地区可建立节能减排基地,也可集中能源企业、科学研究所等地区,鼓励相关工作人员共同研究节能技术,并将这种技术推广出去,通过这种方式也能有效节约能源。当然,广东省也可建立省级节能减排技术研发服务平台,致力于新型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并设置专项基金,鼓励各个企业进行新技术的改造与研发,通过这种方式也能促进自身创新能力提升。此外,相关地区也可完善节能减排工作评价机制,对当地企业节能减排技术的利用、创新等进行综合评价,并评选创意组,以此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此外,相关地区各个部门还要将新能源开发作为重点工作,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氢气等可再生能源,并将其融入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工作中,促进相关工作取得良好进展。最后,政府也要对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持支持力度,并增大这部分的资金投入,鼓励科研工作者深入研究新技术,如高效节电技术、热存储、高效清洁技术、二氧化碳零排放等,通过这些技术的更新也能带动相关领域的发展,进一步减少相关企业的生产成本。

(三)加强企业监管,减少污染源

目前來看,一部分企业过于重视经济发展速度,在发展过程中忽略了节能减排政策,未加强对能源设备的管理力度,这种情况下也对企业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对此,相关地区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严控重点工业污染源,避免其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其次,各个地区也要成立相应的监管部门,重点对城镇污水处理厂与电厂脱硫设施运行情况的专项检查。此外,各地企业也要将污染排放量的管理作为重点工作,以生态环境建设为把手,不断思考生态环境建设的要点,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的建设体系。当然,国家也可将企业监管工作列为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项目,完善奖惩制度,切实提升管理实效,促进地区节能减排工作顺利落实。

(四)开展国际合作,引进低碳技术

目前来看,我国在低碳技术领域的研究较国外晚,技术也存在不成熟的状况。基于此,我国要积极与国外相关单位取得联系,分析当前能源耗费状况,并立足于各个控制环节,在此基础上引入有针对性的低碳技术,进一步降低能源损耗。广东省着力于低碳技术的研究也能促进各个行业的稳步发展,降低能源损耗,节约生产成本,进而实现低碳经济发展。当然,当地政府也要鼓励各个企业将低碳技术的研发作为重点科研项目,并投入适量的资金,这种情况下也能帮助各个国家实现低碳技术的交流,进而生成新的技术,带动不同领域绿色发展。现阶段一些发达国家的低碳技术比较先进,各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邀请这些国家的技术人员深入现实工作指导,在努力发展和应用低碳技术过程中掌握低碳技术的应用要领。当然,相关企业也要实事求是,如充分解读与低碳技术相关的文件,如《京都议定书》下的“清洁发展机制”,厘清低碳技术概念及技术需求,在此基础上寻找能源开发新起点。

(五)加大宣传力度,倡导低碳出行模式

新时代背景下,相关部门要转变以往的发展理念,加大低碳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营造低碳环境,提升人们的绿色意识,真正做到低碳出行。可以说,低碳出行是现阶段能源保卫战中的关键环节。在战略实施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如认真阅读《全民节能减排手册36项日常生活行为节能减排潜力量化指标》,并借助新闻、微信、微博等多个平台落实相关工作的宣传,提升每个公民的低碳意识。当然,广东政府部门也可制定群众绿色生活指南。在此过程中,基层干部也要落实节能减排工作的宣传,组成宣传小分队,深入基层宣传相关内容,在全社会形成低碳节能的氛围。在实际宣传过程中,群众也可借助短视频发布自己低碳出行的相关视频,倡导其他工作人员也参与到相关工作中,提升工作效率。

(六)加强高能产业管理,降低能源损耗

通过长期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一些高能产业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对于能源的管理,仅停留下表面,未深入分析导致能源浪费将增大的因素,这种情况下也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以广东地区为例,通过整理调查数据,我们发现该地区电力损耗比较大,占总体损耗量的48%以上。如未加强对这部分能耗的管理,容易导致该地区产能降低。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相关单位要从两个角度入手,其一,遏制工业用电中高损耗势头,调查耗电量最高的环节,特别是生产工艺、耗电产品等,并做好数据收集,通过分析相关数据总结造成电能损耗增多的因素,从中找到解决办法。其二,相关部门要从多个角度入手进行管理,如商业单位、房地产、金融机关等,通过这种方式推进绿色工程的开展进程,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此外,相关地区也要整合现有资源,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的管理机制,进一步降低能源损耗。

(七)细化节能减排内容,保障节能减排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为节能减排工作撑起了防护伞。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相关单位要健全法律法规,首先要细化节能减排内容。第一,节能减排工具并非都是价格比较高昂的,在实际工作中相关单位也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也能保障节能减排工作正常落实。第二,节能减排工作的落实也可以以提高物品的二次利用率为主,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变废为宝,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第三,节能减排工作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实践。在制度制定过程中,相关人员也可通过设置节能周,收集大众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看法与建议,在此基础上完善相关工作。第四,为了提升节能减排工作落实效果,相关部门也可建立绿色CDP干部考核任用体系,从制度入手,加强对相关负责人的考核,保证节能减排工作顺利落实。其次,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例如,《节约能源法》,在法规制定过程中也要兼顾各个层面,如交通、建设等,在此基础上形成完整的工作体系。第一,相关部门要完善一系列与节能减排工作相关的制度,如深度解析《循环经济法》,寻找节能减排工作与经济发展的契合点,在此基础上细化法律法规内容。第二,借助统计学工具分析广东地区能源损耗情况,重点监督一些高能耗企业,完善相关的监督体系,构建反映各地区能耗水平、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的节能减排的统计体系。第三,优化财税政策,通过这一政策的引入落实节能减排工作,对生产节能产品的企业给予不同额度的税收减免,对不执行节能标准的耗能产品征收较高的所得税,通过上述方式使企业主动落实节能减排工作。

(八)重视非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实现全社会节能减排

建筑、交通等非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也是节能减排工作要点。以建筑行业为例,节能减排工作主要包括两个重要内容,一个是节能建筑,其指的是建筑结构的改造,将原先非节能建筑改造为节能建筑。另一个为建筑用能,其主要通过建筑能源损耗判断其是否为高能耗建筑,如为高能耗建筑,则通过细化相关的建筑标准优化相关工作。以交通为例,在节能减排工作落实过程中,应该积极构建节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此提高交通运输能源的整体效率。同时,政府也要鼓励发展各种节能环保工具,如清洁燃料汽车,在此基础上降低能耗,实现全社会节能减排。

结语

解决能源消耗问题是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新时代背景下,广东地区要立足于能源发展的现有问题,通过构建节能体系,优化资源结构调整;依靠科技创新,开发新型节能技术;加强企业监管,减少污染源;开展国际合作,引进低碳技术;加大宣传力度,倡导低碳出行模式;加强高能产业管理,降低能源损耗;细化节能减排内容,完善节能减排法律法规;重视非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实现全社会节能减排,多措并举,落实节能减排工作,带动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濤,李雪刚,王峥,张钲沅.绿色机场建设探索与实践——以深入推进首都机场集团公司节能减排工作为例[A].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优秀成果2019(第三届)下卷[C].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2019:10.

[2]王蓉.试论国内外节能减排产业政策、发展现状与趋势[A].《中国电力企业管理创新实践》编委会.2017年中国电力企业管理创新实践——2017年度中国电力企业管理创新实践优秀论文大赛论文集(上册)[C].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8:5.

[3]程时雄,柳剑平,龚兆鋆.中国工业行业节能减排经济增长效应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世界经济,2016,39(03):166-192.

[4]赵醒,王竞优,石磊,马中.基于DEA模型的中国火力发电行业环境效率及节能减排潜力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Chinese Society For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Chinese Society For Environmental Sciences):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5:10.

[5]王兵,刘光天.节能减排与中国绿色经济增长——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5(05):57-69.

[6]肖挺,刘华.产业结构调整与节能减排问题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家,2014(09):58-68.

[7]张国兴,高秀林,汪应洛,刘明星.政策协同:节能减排政策研究的新视角[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4,34(03):545-559.

[8]黄畅,张攀,王卫良,黄中,吕俊复,刘吉臻,岳光溪,倪维斗.燃煤发电产业升级支撑我国节能减排与碳中和国家战略[J].热力发电,2021,50(04):1-6.

[9]房建国,丁瑞,魏国,张敏,单绍磊.煤炭企业节能减排现状及对策研究[A].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煤炭工业节能减排高层论坛论文集[C].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北京《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杂志社有限公司.

基金资助: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科研平台和科研项目,广东省碳排放影响因素及趋势预测研究——基于STIRPAT改进模型(编号:2018GWQNCX099)

作者简介:孙方煜(1989—),女,湖南长沙人,硕士,中级会计师,专业方向:工商管理。

作者:孙方煜

上一篇:公共行政新趋势论文下一篇:医院纪检监察工作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