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会计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林业会计论文(精选5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现行的林业会计监督无法满足社会各界对资源与环境问题所提出的会计信息高质量的要求,从而导致信息使用者决策失误。文章就如何加强林业企业会计监督提出了五点建议。【关键词】林业企业;会计监督;建议近年来,林业会计信息失真严重,直接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第一篇:林业会计论文

浅析生态林业理论角度下的林业会计核算

摘 要:生态林业中的理论角度下,考虑的是生态经济学和生态规律,生态林业指的是有目标、多功能和多样化、多重成份、多层次,也是符合组合合理、分析原理、结构有序、开放循环、内外合作交流、保持能协调发展的道路下、具有动态平衡和生态平衡功能的庞大森林生态经济系统。发展多元化,物种多样性发展方针下要因地制宜,制定一系列山区以林为主的综合发展模式,并立足本地产品和自然资源等,形成多层次、多品种、粗精结合和软硬兼施的加工工业体系;在生态林业理论角度下的林业会计核算中以生态学、生态多样化下以生态经济学与外部性经济学作理论为依据下,生态系统地构建了森林生态林业会计核算的理论体系和一些列的制度。建立了具有理论性价值和可操作性,实用性强的森林生态价值会计核算办法,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对生态效益进行合理有效地评价。

关键词:生态林业 林业理论 林业会计核算 经济成本 生态林业实用性

生态林业中的主要成分是生态学、经济学和森林林业经济学等,用生态系统中的林业会计核算中生态价值的研究现状和意义包括:标准计量指标体系的制定生态效益和生态经济学计量指标体系生态价值计量的国家控制和合理管理体系。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中的森林生态会计核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下,用生态林业角度下的林业会计核算确认生态价值和计量的分析。生态效益的产生是产出和投入的占有量。

1 生态林业理论中的林业会计核算制度

生态会计是国际准则协调发展的基础,生态会计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可持续发展,在《森林生态价值核算案例》中有了明确的规定和制度对于生态会计核算基本原则,还有《江苏森林生态会计核算案例及研究》构建科学的森林生态跨级核算信息系统,和展现生态价值的研究及意义,有了统一的林业跨级制度、林业生产经营中的个体收益与社会收益一致,有了完善的林业会计核算体系才能很好的发挥他的作用性,使经济效益最大化等,综合经济效益和实用性下,发挥最大的能力。

生态资源资产中的会计核算下,用采用自主经营管理,计算出完整的林业产生的生产经营成本,核算成本盈亏,建立和构造。在使用其方法上设计有关会计报表,在林业生产中的经营模式是达到一定的经济效益。生态文明水平的发展,相对于经济快速服务化,那些工业仍占较高比重的生态文明水平就要明显低很多,所以林业会计核算中的模式有实行的价值。

在林业会计核算中核实要人工造林,种苗设备设施,科技支撑,病虫害防治,还有前期工作费的预算,这是生态林业会计核算中的主要成分。

2 生态林业理论角度下的会计核算内容

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种苗设备设施、防火设备设施、科技支撑、病虫害防治、其他明细科目都在生态林业理论角度下的会计核算内容中。林业企业贯彻企业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林业企业是以森林,林木下资产为核算对象和目的,林木和森林资产属于生物环保中资产的内容,林业企业应贯彻执行生物资产具体会计准则核算。虽然林木资产会计核算属于生物资产具体会计准则的范畴,但其中涉及林木资产会计核算的内容太少,提出了林木和森林资产按照核算与管理的需要,用材林列入消耗性生物资产,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下经济林和薪炭林慢慢列入生产性生物资产,防风固沙林和森林的计算等。生态农业中林业会计核算过分强调传统农业,实行自我封闭式的生物循环生产模式,如果不能得到政府和广大农民的支持,发展极为缓慢,但是随着发达国家伴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由污染度加大,环境保护以拯救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确保人类生活质量和经济健康发展,从而掀起了以保护生态林业环境为主的各种替代思潮,在经济核算中无论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认为生态林业是林业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其中林业会计核算是保障制度上的完善,能更好的服务人民,更好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生态林业下林业会计核算中的多样性、高效性、持续性,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其中林业会计的内容是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特色化,和核算出使得系统中的废弃物多次循环利用,从而提高能量的转换率和资源利用率,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并有效的防止废弃物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具体有种植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模式、养殖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模式、种养加工等,有利于经济实用,能普遍用于环境中。

3 生态林业理论下林业会计核算建议

(1)健全的林业会计核算和研究。

(2)完善的生态林业理论指导会计核算体系。

(3)林业会计核算中的方针和指导方式。

(4)林业技术的研究和设计。

(5)林业会计核算中实行林业经济管理科学。

目前,生态林业理论角度下的林业会计核算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以及所造成的后果,林业会计对象的不确定,不能满足生态林业发展的需要和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企业中会计制度,按正常的会计科目即可,如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等。对于明细帐你可依公司自身特点去设置。但是生态林业中的会计核算下新树苗不成问题,就象其他行业每年不也开发了新品种吗?林业会计核算就是要把利润最大化,赚钱是企业生存的目的,在园林绿化中合理的去创造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和社会发展效益,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 结语

林业经济学和林业会计核算有利于我国建设,以林业生态为首要林业会计核算为主要目标等,在生态林业中的基础要很好的建设下,一定制度的会计核算有效的调节各方面的生态问题,也可以在生态林业理论完善林业会计核算体系发挥作用。林业生态中要建设重点和热点,评述学术动向,开发学术讨论,提供科技信息,促进林业科技、教育及林业生产发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归咎于林业会计核算。林业会计核算在生态林业中占得比例很重,林业会计核算在经济上有一定的帮助,在环境保护中占有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1] 金德凌.关于林业会计绿色基本理论与内容的探索[J].林业财务与会计,2010(10).

[2] 王丽莉.完善生态林业理论林业会计核算的思考[J].2005(5):79.

[3] 石道金.冯迎春.杨丽霞,等.林业会计改革的探讨[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3(2):196.

作者:彭雪婷

第二篇:加强林业专项资金管理提高林业会计决算水平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对于环境的重视度越来越高,环保意识越来越强,更加注重生态建设。而在生态建设发展中,林业便是其中的主力军,所以林业的管理和发展越来越被重视,此文就专项资金管理等相关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林业;专项资金管理;会计;决算水平

一、前言

随着我们经济的发展,生态建设脚步的推进,林业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林业专项资金作为林业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与支撑,更是需要得到高效、安全的运用才能推进林业事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对于林业的资金投入更是逐年增大。面对数额不小的林业专项资金,加强林业专项资金管理以及提高林业会计决算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林业专项资金的特点种类及意义

1.特点

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资金种类自身都有不同的特点,要想解决林业专项资金使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林业专项资金的管理与使用,就要先了解林业专项资金的一些基本特点:资金来源广、渠道多、用途多,林业专项资金的使用单位点多、面广,林业专项资金的会计核算方法和种类多。

2.种类

林业专项资金的种类大致有育林基金、森林植被恢复费、更新改造基金和奖励基金、生产发展基金和后备基金、伐区道路延伸费、森林保护费等几种。由于本文重点介绍的是如何加强对林业政府的监管并且为了突出林业专项资金的特点,以下就重点介绍育林基金和森林植被恢复费两种比较典型的林业专项资金的类型。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育林基金,育林基金是根据林业生产周期长的特点和以林养林的原则、为保证林业再生产有稳定的资金供给,实现有计划地发展造林育林护林和林产工业,永续利用森林而建立的。

3.意义

林业专项资金的使用单位多而广,因此对于不同的主体,林业专项资金有不同的作用和意义。不同的主体加强林业专项资金的管理有着不同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加强政府投入的林业专项资金的监管方面着手讨论加强林业专项资金的管理。

三、加强林业专项资金管理的方法

1.增强领导人员的综合素质

只有不断提高领导人员综合素质,才能管好、用好各项林业专项资金,确保林业健康发展。促使林业部门领导人员及时掌握林业发展的最新走势,定期对部门领导人员的作风行为进行监察,并组织进行作风建设的讲座及思想方面的培训。

2.制定严格的审计制度

要建立起定期进行审计的制度,并且每次审计指定不同人员。(1)林业专项资金是经过专项审批后设立的,因此,资金从拨付开始到每一笔资金的使用情况都应当进行跟踪审查。这样可以全面、有效、快速的审查资金来源以及使用是否合法合规。(2)审计时,要首先检查记账凭证,辨别真假,可以采取抽查的方法,对使用单位专项资金的使用进行核查。(3)从专项资金使用单位的存款账户入手,着重对“未达账项”进行调整,以掌握专项资金的全部情况。

四、林业财务决算中存在的问题

1.报表设计不够完善

在现代的林业行业的决算报表中,其涉及的内容非常多,而且涵盖面也非常广,特别是一些森工企业和林场的报表中各种数据信息更是复杂。这就造成了工作人员在编写报表时工作量非常大,而且非常复杂。工作人员需要对林业的各种数据信息进行收集,然后进行编排整体。为了更加快速的完成自己的工作,许多工作人员都没有仔细的去现场进行收集数据,而只是编写了大概内容,对自己的工作敷衍了事,造成了许多数据不真实,报表不可用。

2.会计报表质量下降

会计的报表质量会出现下降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基层的会计人员太少,到了工作繁重的时候,这些基层人员经常一人要承担许多的工作报表,为了按时相关任务,那么报表的质量自然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另外,基层工作人员的变动性比较大,许多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素养,这也严重的影响到了报表的质量。再者,就是报表本身太多、太过繁杂,领导人员懒得看、看不懂,这些报表最终的利用率也不高,领导不重视,所以基层会计人员工作时也就容易经常的虎头蛇尾。

3.汇编软件不齐全

现代的填报软件还只是有单机版的,而且相关的软件都在同一个平台上运行,这造成了报表无法同步的进行填报和修改等,给审核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五、提高林业财务决算工作水平的对策

1.加强组织领导

为了保证财务决算工作可以顺利的完成,并且充分的发挥出其在财务管理和经济决策的作用,人们主要通过加强组织和强化领导从而把财务决算工作落实到实处。首先,要提高领导的重视程度。对于每年林业局递送的决算报表,厅领导要对其进行直接批示,并且對决算工作提出明确的要求,从而做好相关的指导工作。其次,落实工作职责。在进行决算工作时,需要从经办人、科长层层分级把关,把责任落实到实处。最后,加强相关的部署工作。决算报表工作所要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单位也很多,工作单位要及时的召开决算报表的工作布置会,从而传达和学习工作会精神,并且对决算报表工作进行统一的部署,使得整个报表的编审工作可以有序的进行。

2.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

第一,可以做到以会代训。在日常的工作中,多开一些财务座谈会议,对财务决算工作情況进行相关的通报,从而来强化相关的工作。第二,开展专项培训。为了促进会计制度更好的发展,我们组织相关的工作人员对相关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等进行学习,从而取得很好的效果。第三,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研讨。在不断发展中,表格的格式多种多样,而且软件还容易出现变化,所以在具体的工作中,每次都需要对表样进行调整,从而保证决算工作顺利的进行。针对这些问题,相关的领导部门应该开展相关的研讨会对其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研究,进而解决这些问题。第四,组织工作会计进行基础工作观摩。每年林业局可以组织自己的工作人员向那些基础工作表现好的单位进行现场观摩学习。会计工作人员通过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从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3.加强指导工作

一方面,会计需要做好相应的对账工作。相关的工作人员会根据预算的执行情况制定出相关的预算执行表,把相关的预算金根据计划直接分发给各个单位,但年终后,林业局和省财政部门做好相关的对账后,再对账单逐级下发进行对账,保证数据进行准确的填写;另一方面,对报表的格式进行完善。这可以在国家林业局报表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修改,增加相关的指标,比如森林资源补偿费收支等。

4.提高审核标准

第一,增设审核公式。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林业局的决算要求,组织汇审人员研究相关决算软件的参数,然后结合以前的决算数据情况,从而增设大量的审核公式,提高审核工作的工作效率。第二,需要做到层层审核。决算报表在编写完成后,需要经过县、区和省进行层层审核,尽量减少其中可能出现的数据错误,避免工作人员的工作失误。第三,对决算报表进行集中汇审。当决算报表递送到省里之后,省单位的相关工作人员可以组织、集中区内里的相关擦务人员进行汇审,从而实现交叉检查,这样的审查可以做到相互监督,保证审核工作的准确无误。对各套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规范性等都做到仔细的审核,从而提高报表的审核质量。

六、结束语

此文理论结合实际,从林业专项资金的特点种类及意义、加强林业专项资金管理的方法、林业财务决算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林业财务决算工作水平的对策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丽娜.健全制度强化管理努力提高林业财务管理水平[J].农民致富之友,2017(10):118.

[2]苏丽云.林业专项资金管理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2(10):50-51.

[3]吴卫红.政府投资营造林项目全过程监管体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

作者:谢云

第三篇:加强林业企业会计监督的思考

【摘 要】 现行的林业会计监督无法满足社会各界对资源与环境问题所提出的会计信息高质量的要求,从而导致信息使用者决策失误。文章就如何加强林业企业会计监督提出了五点建议。

【关键词】 林业企业; 会计监督; 建议

近年来,林业会计信息失真严重,直接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而会计监督作为我国经济监督体系中最直接、最主要的监督手段,长期以来人们对它寄予厚望,但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林业会计监督的作用一直呈现出低效率、弱化的态势。

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基本的重要的职能之一,是促进林业企业财务管理规范化、现代化、程序化、制度化的重要经济手段,也是保证林业企业经济效益有效实现的重要措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林业企业会计监督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下面笔者就如何加强林业企业会计监督提出几点建议。

一、改革会计管理体制,有效解决定位问题

由于会计人员不具有独立地位,从而使其监督软弱无力。为解决对谁负责的问题,可以考虑以分权的思路改革会计监督体制,将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从隶属关系、利益决定等方面分离开来,使会计监督主体具有独立性。从实现方向看,在不少林业企业中实行的会计委派制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同样,成立会计事务公司,使会计工作企业化也是一种积极尝试。会计事务公司以独立法人的形式存在,它既独立于各单位,又独立于政府的经济事务部门,为全社会提供会计事务服务,保证了会计监督事务的独立组织依托,独立人格和独立经济来源,不受经济、人事等外来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可以独立公正地发挥会计监督功能。

二、健全治理结构,完善内部监督约束机制

科学管理、依法理财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健全治理结构、完善内控制度、取消弱化“内部人控制”也是有效实施会计监督的重要前提。科学完善的自我约束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使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在实施会计监督时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针对会计工作部门的工作性质,林业企业要建立相应的薪金优厚与违法严惩结合的内部机制。通过这种激励和约束使林业企业领导人更关注林业企业的长远发展,从根本上消除制造虚假信息的动机;同时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提高林业企业有关培训、待遇、业绩及晋升等政策和程序的合理程度,尤其是鉴于会计人员专业素质要求较高、承担社会责任较大、取得成果不易察觉等原因,应对会计人员赋予与其自身贡献大小相适应的激励机制。激励措施是调动会计人员执行监督职能的一种有效举措。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激励机制,会计监督职能才能在实践中充分体现它的有效性。可以试着按会计核算质量、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与准确性确定会计人员的绩效工资标准,也可以根据会计基础工作水平、风险防范能力确定会计人员的年度奖励标准,还可以根据会计核算差错、发生事故的原因确定处罚标准等等。以此来评价会计监督职能发挥的有效性,并将评价结果与会计工作人员的收入直接挂钩,来提高会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保证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

三、强化社会中介监督职责发挥,明确国家监督职责

社会中介监督是以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为主的社会中介组织依法对受托单位经济活动及财务资料进行审计,并据实做出客观评价的一种监督形式。这是一种典型的外部监督。在国外,注册会计师对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来看,维护经济秩序离不开发挥注册会计师的有效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创新监督方式,努力提高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公信力。发挥注册会计师在社会监督中的作用,必须从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监督抓起。其一,需要加强制度建设,杜绝为招揽生意而牺牲审计质量的不当行为;其二,要加强行业自律建设,增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风险意识,使其敢于“独立、客观、公正”地发挥“经济警察”的作用;其三,要加强对社会监督机构的再监督,实现监督者权利义务和责任的平衡与对称。

国家会计监督部门应谋划全局、协调配合、减少内耗、树立形象、提高效率。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要进一步理顺部门利益、优化监督资源配置。财政监督应以林业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为主要对象。在监督方式上可供选择的途径包括:一是财政部门以社会经济管理者的身份委托注册会计师审计林业各单位的会计报表,财政部门保留对林业各单位会计报表质量和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质量再监督的权利;二是财政部门以国有资产代表者身份,有选择地向部分国有林业单位委派会计负责人,通过负责人对国有林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活动实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税务监督应当是政府部门对各林业单位会计工作监督的主要手段,税务监督的对象是纳税人依法纳税的情况,财务会计资料是其监督的基本内容之一。审计监督应主要承担国家投资项目的监督,实施对税务、财政部门行政执法监督的再监督。国家监督部门作为国家和政府中间监督力量的代表,要从根本上纠正监督越位、错位和缺位的问题,转变观念,改进监督方式,严格依法办事,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并且还要有大局观,学会“抓大放小”,适时退出一部分微观监督领域,转向宏观监督和控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国家监督和社会中介监督的必要性,就在于它不仅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促进林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有效进行的重要保证。

四、健全法律法规,制定林业会计制度或准则,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制定林业行业会计制度,建立一套完善的林业会计内控制度,规范原始凭证的取得、记账凭证的制作、科目的设立、账目的建立,要求明细科目的建立和涉及到的内容必须一致。建立国家级会计信息中心,完善全国统一会计报表格式的设计和管理,以及会计报表的填制、审批与报送,推动会计信息处理、报送、审批的电算化进程。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林业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使林业会计监督有法可依,使林业会计信息披露有统一的标准。在现行林业会计制度设计中,国家以所有者的身份仅对国有林场与苗圃制定了会计制度——《国有林场与苗圃会计制度》,该制度没有充分考虑集体和私有林场,对集体和私有林场没有适用性。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林业会计体系,制定能为我国林业建设和发展服务的林业会计准则或林业会计制度,建立健全统一的林业企业会计信息报告体系,是当前林业会计改革的首要任务。

为了提高林业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财务与会计人员要明确分工,保证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可靠。财务部门负责林业企业资金的收入和分配、速动资产的保管、筹措与投放资金,而会计部门主要负责按照会计准则记录林业企业的经济业务、提供财务会计信息、通过记录和报告对经营部门进行控制。二是通过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相关和一致;另一方面按照国家有关财务管理规定,对不合理的费用开支予以抵制,保证林业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三是林业企业要在会计核算上实现会计电算化,这既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又减少了人为因素对内部控制效果的影响,以逐步建立起高质量的企业信息系统。

五、明确管理者责任,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林业企业会计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取决于其领导者及职工的素质。因此要强化林业单位负责人的会计法制意识,加强对会计领导者的管理培训,使之将内部会计控制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严格按《会计法》的规定明确林业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地位,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关键。作为林业单位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这样就加强了林业单位负责人为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的地位,为会计工作者明确行使会计监督职能提供了保障。另外,为了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林业单位负责人作为会计责任主体,还必须要懂管理、懂业务、懂财务、懂会计,熟悉有关经济法规,对自己负责,对单位负责,对法律负责。

会计监督体现于会计核算过程之中,会计人员是会计监督的执行者,会计人员提供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人员素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会计监督工作的整体水平。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人员面临的经济事项也将日益复杂,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保持职业谨慎性和规范性的同时,能够从整体的角度并以科学的方法和准确的判断力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这种素质包括思想政治和业务能力两个方面。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推进会计队伍建设,首先要从严格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制度入手,以敦促会计人员通过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培养称职的从事林业会计工作的人员。其次要提高会计人员思想政治素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强调培养会计人员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廉洁奉公的良好职业道德。最后,不断加强业务培训和技能锻炼,丰富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增强他们处理和解决不断变化的经济业务的能力,提高其会计监督水平。

研究林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的同时,离不开对林业企业会计理论的研究。面对我国森林资源供需的尖锐矛盾和日趋严重的环保问题,林业会计应该参与环境资源的保护,促进森林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深层融合与发展。但是关于如何从宏观上再认识我国林业财会理论和方法体系则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理论上没有一套完整的体系。由于林业会计方法体系的多元化,核算对象的复杂化,尤其是在计量环节上尚未突破,使得当前林业会计缺乏与实务相结合的理论支点,其结果是林业会计实务没有相应的理论指导。在整个林业会计理论的研究中,最薄弱的是营林会计理论研究,以及采育有机结合的林业会计理论研究,还有林业资金理论和林业成本核算理论等。这些都是当前林业会计理论研究的重点课题。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生产部门,不仅跟其它行业一样发挥着经济效益,而且发挥着生态效益。但从林业会计理论研究方面来看,与其他部门会计对比,还有很大差距。作为广大林业会计工作者,应看到不足,奋发图强,深入调查,努力钻研,尽快建立与完善林业会计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 刘小玉.关于完善我国会计监督体系的思考[J].理论学刊,2005.10.

[2] 丁然.加强会计监督的对策[J].理论学习,2006.1.

[3] 郭丽华,等.浅议林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完善[J].山东林业科技,2004.1.

[4] 石道金,冯迎春,杨丽霞,等.林业会计改革的探讨[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3.20.

作者:周 颖

第四篇:林业会计核算体系问题及构建

一、林业会计核算体系的现状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以“木材利用为中心”的传统林业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影响,我国林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资本原始积累”的角色,以破坏森林资源为代价支持经济发展战略。目前我国森工企业执行《关于森工企业贯彻执行新的财务会计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规定森工企业原则上执行农业企业会计制度,也可根据业务需要,参照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增设有关科目和报表。《通知》还结合森工企业的特点,对维简费和育林费的征收、使用及会计核算做了具体规定,形成了育林基金制度核算体系。国有场圃贯彻《国有林场与苗圃财务会计制度》,《国有林场与苗圃财务会计制度》建立了林木资本金制度,并且将林木的培育和木材的采伐生产作为一个连续完整的生产过程进行会计核算,这是林业会计核算制度上的一个突破。

林业企业中的天然林保护工程专项资金使用单位实施《天然林保护经费会计核算暂行办法》。财政部于2000年12月进一步颁布了《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资金会计处理规定》并加以补充。公益林建设项目的会计核算采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公益林项目会计核算办法》。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项目资金必须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专项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这就造成了公益林项目核算与林业企业整体会计核算体系的割裂,事实上公益林建设项目资金的使用也很难与其他有关资金分离,于是会计核算上的困难与问题也就不可避免。

二、林业会计核算体系的问题

第一,林业会计制度核算范围过窄,而且不统一。目前林业经营单位四套会计核算制度仅适用于特定林业经营单位和特定的经济业务。其中,森工企业执行《关于森工企业贯彻执行新的财务会计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国有场圃贯彻《国有林场与苗圃财务会计制度》,而林业企业中的天然林保护工程专项资金使用单位实施《天然林保护经费会计核算暂行办法》,公益林建设项目的会计核算又采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与公益林项目会计核算办法》。其他林业经营单位如集体林场、股份制林场、个体林场和外商投资林场等,由于缺乏相应的会计核算制度,导致这些单位会计核算较混乱。而且四套会计核算制度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经济业务,分别设置账户、归集费用、编制会计报表,从而使林业经营单位需分为基本业务、天保经费和公益林项目等方面独立核算,分别形成不同的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报表体系,造成一个会计主体、多种会计核算方法并存的局面。

第二,林业会计核算的对象不全,不能满足林业发展的需要。现行林业会计的收益部分只计算在市场上可以进行交换的货币收益,而林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弓l起的生态、社会效益部分均未得到很好地反映。林业生产成本部分仅包含经济成本,未包含林业经济活动对环境资源和环境质量的消耗,造成各林业经营单位和个别收益、个别成本与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不一致,从而导致各林业经营单位之间由于资源差异和地域差异而分配不公。只反映了经济效益,未能综合反映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不符合现代社会对企事业的评价要求。

第三,未充分考虑林业经营单位的资本保全。林业经营单位按照企业化进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的首要目标应是资本保全,但在林业会计制度中未能体现资本保全原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林木资产在计价中仅考虑历史成本。未考虑时间因素影响。目前林木资产采用历史成本计价,把林木资产的成本分成造抚成本和管理费用两部分,待到以后林木采伐时,按一定办法将造抚成本和管理费用分别计人林木生产成本。该做法只考虑了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而没有考虑时间货币价值的变化情况,从而导致林业经营单位无法做到资本保全。在育林基金提取与使用的循环过程中,也未能体现资本保全原则。目前森林资源再生产的资金循环一方面采取森林培育成本从销售收入中收回。另一方面,因时间因素导致不足的部分以简化的办法按一定比例从销售收入中提取育林基金(或林价),以维持林业的简单再生产,而对于育林基金的提取来自于各林业单位的销售收入,使用时却采用统筹安排的方式,集中由地方财政安排使用。育林基金是维持林业简单再生产的资金,却在提取后由财政统一安排使用,无形中导致林业经营单位无法维护简单再生产,也就无法实现资本保全。

三、林业会计核算体系的构建

一是以森林资源资产核算为基础。强化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的有效途径是建立森林资源资产管理体系和价值核算体系:其中价值核算是基础和龙头。森林资源资产的入账价格应采用成本法,因为森林资源资产属于林业企业的劳动对象,需要管护经营,不断追加劳动,采用成本法便于核算。到森林资源销售或转让时再按价值计算销售收入,同时结转经营成本,计算盈亏,形成有机的森林资源资产的会计核算程序。采用成本法核算森林资源资产简单易行,便于企业操作。

二是按商品林和公益林分别构建林业会计核算体系。长期以来,营林生产都是按事业经营,实行预算报账制度,基本上是收支两条线。根据以“分类经营和分区突破”为核心内容的新世纪林业发展思路,必须努力深化以分类经营为中心的各项改革,促进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事业自身特点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形成,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进行林业会计制度改革,形成一个有机的林业会计核算框架结构。商品林应采用经济组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管理体制,按投入产出方式来管理,计算完整的林木资产生产经营成本,建立和完善林木资本金制度,以此为基础设计商品林生产的会计科目及其使用方法,设计有关会计报表及其编制方法,以及林木资产的成本核算办法等。公益林采取专款专用的原则,按收支平衡的方式来管理,建立严格的预决算制度,完善林业基金制度,以此为基础设计反映公益林经营的会计科目及其使用方法,会计报表及其编制方法,以及林业基金的使用和费用归集核算方法等。

三是转变传统的价值观。森林是环境与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关键,改变森林生态效益无价论,不仅要从观念上明确森林生态效益有价,而且要对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进行评估和核算。只有这样,才能将森林生态效益纳入到经济规划之中进行综合决策,进而有效地解决森林破坏问题,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刘 宇

第五篇:试论政府林业会计目标

【摘要】 本文认为,鉴于林业产业具有经济性和公益性的双重性质,林业产业发展需要政府参与其中。根据经济与会计的相互作用关系,政府发展林业公益事业需要会计发挥导向作用,政府林业会计目标的恰当界定是政府发展林业公益事业的基本保证。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政府林业会计目标确立应该考虑的因素等。

【关键词】 林业; 会计目标; 公共经济

林业既能提供生态产品又能提供林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等,既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贾治邦,2009)。其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显而易见。林业发展一方面要遵从一般行业发展规律,另一方面由于其公益性,具有特殊性,在考虑林业相关效率和公平问题时,视角需更为广泛,不仅需考虑经济效率,还必须考虑环境效率、社会效率等;不仅需要考虑一定时期内社会成员间的公平还应考虑代际间共享有关资源的公平等等。而从整个社会发展历史看,在效率与公平之间,前者更重要,只有解决了效率问题,社会才有可能真正公平,否则仍将是“贫困中的公平”,最终无法解决社会不公平(杨志勇等,2005)。由于会计信息是评价受托者责任履行状况的基础,并与受托者获得的激励紧密相关,而且,会计信息也是相关决策者决策的基本依据,在未来林业发展中,应完善和强化会计特有的基础评价和导向作用。笔者认为基于林业的特殊性及会计目标在会计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性,首要地,应确立恰当的政府林业会计目标。

一、政府林业会计目标的内涵

在一个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目标决定着财务报告应当向谁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决定着应当保护谁的经济利益,决定着财务报告所要求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决定着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原则,是财务会计系统的核心与灵魂,对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王莉丽,2008)。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中的一个最重要内容。经济发达国家会计专业团体和会计学家,对于会计目标的研究极为重视(陈今池,2007)。1978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了《企业财务报告目标》第一号概念公告,标志着美国关于会计目标的研究达到顶峰。随后FASB采取了以会计目标为起点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奠定了其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基础,这一模式广为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所借鉴,对于我国会计体系的改进和完善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另外,会计目标是分层次的。1973年特鲁布拉德委员会(TruebIood Committee)颁布了《会计报表的目标》研究报告。提出会计报表有12个不同层次的目标。Anton,Sorter和Gans的研究为这些目标建立了层次框架。他们将会计目标由抽象到具体依次分为基本会计目标层次、使用者需求及实现可能性的一般考虑会计目标层次、使用者需要信息具体会计目标层次、实现可能性具体会计目标和财务报表具体会计目标等五个层次。其中政府和非营利组织财务报表属于第二层次,该目标意味着应评估相关会计系统应提供各组织在完成组织目标过程中资源管理效率的信息,业绩的计量应该按可识别的目标予以量化。该报告对FASB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在其第一号概念公告中进行了准确和详细的描述。依据该框架,本文将政府林业会计目标具体界定为在我国基本会计目标基础上,从政府角度出发的林业产业具体会计目标。

不同的会计目标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会计惯例及由此演变成的相关会计准则及其演变过程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制度变迁”,准则通过会计报告等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行为,从而影响社会中经济利益的分配及经济资源的配置,具有经济后果(吕静静,2006)。目前我国林业产业中相关会计制度林立、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同时会计核算内容不全面,难以形成正常的林产品价格信号,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等问题,已为业界所广泛关注。这些会计核算制度,归纳起来大体可分为三类:国营、集体和企业。前两者更强调以预算为基础,社会性和非营利性及制度的公开性,不强调经济性。而企业会计制度强调经济性,不考虑社会性。目前,企业会计制度由于其经济效率性,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试图将企业会计准则广泛运用于林业,以提高林业发展的经济效率。但这里的效率仅包含了经济效率,对于林业发展需关注的其他方面如公益服务、生态价值和环境保护等均未涉及。依据新企业基本准则,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该准则强调会计主体的经济性和对股东(或潜在股东)权益价值的保障。这一目标,具有私人利益局限性并与林业发展的公益性相悖。另外,生物资产具体准则关于林业价值核算,仍然侧重于林木价值,未体现林业其他价值等,不利于林业产业公益性功能的发展,客观上仍将不能摆脱一直影响我国林业会计的以木材为中心的林业发展思路,并导致未来林业公益产品供给不足。林业产业发展更重要的在于林业公益事业部分的发展。根据经济与会计的相互关系,林业会计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取决于林业经济相关问题的分析。林业会计的建立和完善离不开特定的林业产业环境,需遵循林业内在发展规律,需要与林业环境诸方面相适应(辛胜利,2008)。笔者认为,鉴于林业产业具有一般产业的经济性及特殊的公益性,林业产业发展更重要地需要政府参与其中。因此,考虑林业会计目标时,相比于企业等私人个体,更重要的应从政府角度考虑。

二、政府在林业产业发展中的角色

由于人们对林业全部价值计量的现实局限性,对于森林的生态、环境、文化、社会价值等没有体现在其价格中,存在巨大的正外部性。在扭曲的价格信号引导下就可能导致现阶段对林业资源利用方式的不恰当,并导致林业相关公共物品供给不足,降低社会整体福利。由于林业本身具有的地域性,天然地使得林业发展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而私人企业经营则受到资源局域性的限制难以满足这一点;另外,林业自身发展具有长期性,需要更多的远见,超越具体个人的短期私利,从长远的角度,为整个群体的利益负责;同时林业的长周期性和对自然规律的依存性及正外部性,要求垫支大量资金,这一点对于自负盈亏,以营利为目的的私人企业是难以承担的;而且,林业除经济效益外的生态效应、环境效应、文化效应等受众均为社会集体成员,符合公共经济存在的基础的集体性,并且收益难以完全货币化,需要更多的公共经济参与。当然,群体是由个体组成的,群体发展时还应考虑到个体的利益,这就涉及到了分配。

在林业发展中的正外部性未被恰当计量并体现在林业产品价值中之前,过分鼓励以价格为信号导向的林业私人企业发展,可能导致林业资源行业中准入门槛设置低或无规范,或政府公共经济经营的缺位,在原料近乎0成本,对技术、资金等要求低,对环境等不承担明确具体经济责任的前提下,可能造成了林产品采伐、加工的暴利,在个人纯粹理性经济人的短期利益导向驱使下,将造成巨大社会负效应,同时这一粗放模式对于社会中的其他行业也会带来不良的示范效应。在一定公民道德水平的情况下,可能引致整个社会公民的集体利益短视行为;另一方面,由于对林产品价值属性及价格构成认识上存在偏差,导致人们常常对林产品的生态价值和环境价值,经济价值中代内与代际补偿价值重视不够。大多林产品价格中仅包括开发成本,没有包括补偿成本和环境成本等,那些力图按照“正常”资源性产品价值规律生产的企业根本没有可能在竞争中存活,好企业也被拉下水。因此,鉴于林业经营的规模效应、正外部性等,政府参与其中有天然的优势。

学者蔡剑辉(1999)对我国林业前一阶段发展问题总结时提到,过去我国林业经营指导思想把森林资源作为一种产品生产的原料基地,以木材利用为中心,把森林培育和木材生产人为地分离。前者划入事业单位范畴,采用事业化管理既不考虑经济效益,更不重视生态和社会效益,缺乏自发营林应有的经济动力,出现造林不见林的情况;后者划入森工系列,实行企业化管理,由于价格扭曲,导致森工企业利润虚增,诱发林业部门资金投向采运及林产品加工企业,导致森林资源需求人为扩大化和森林资源的粗放开发与浪费。类似地,上世纪90年代后期,黑龙江等国有森工企业在实施天保工程后木材限产、树木禁伐的情况下,以保护国有森林资源为目的,以开发和利用林下资源为基础,将林木资源的管护、多资源的经营利用以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式承包给个人实行管护经营。虽也提高了承包者的经营积极性,但也出现了承包者为追求林下资源经济效益最大化,“杀鸡取卵”式开发林下资源,不顾植被的保护,甚至破坏整个森林资源生态系统环境,影响林木的生长,造成事实上国有森林资源经营效益低下(王兆君,2007)。这些均说明了私人部门发展林业的弊端。林业发展中应加大政府的参与度和投入程度,而非鼓励私人经济的介入。

另一方面,从马克思经典理论中探求公共经济发展的理论依据,亦可得出公共产业经济发展必须由政府有效参与的结论。马克思认为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交通、运输、通讯联系、信息、城建、生态资源的综合利用、人力资源的综合开发等等,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共同的、一般的社会生产条件。而在这些生产条件上投资的微利或亏本的实际,使更大量的“公益工程”的发展转嫁到国家的肩上。显然这里已考虑到了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的差异性。因此,由于林业的公益性,林业经济发展需要政府参与。

三、政府林业会计目标的构建

在实践中,人们往往过分强调公共经济行为的公益性,而忽略其效率问题,将效率局限于私人经济效率范畴内。但事实上,政府是一个与企业和家庭构成的私人部门相对的独立的经济主体。从经济角度看,任何一种事业,无论是企业、个人还是政府经营都应考虑其投入与产出的配比关系。特殊地,公共支出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时不仅需要考察项目的直接成本与收益,还要考察它可能产生的外部性或间接的成本与效益(李银珠,2008)。在政府参与林业公共经济发展的必然性前提下,鉴于政府支出的有限性及政府支出内在的效率性需求,实践中应重视提高公共经济的效率性。林业产业发展的这一诉求的实现需要发挥会计基础导向作用。

由上,鉴于林业产业的公益性和一般产业发展所必需的效率性,笔者认为确定林业政府会计目标时必须体现公益性和效率性,应注重环境及生态因素、社会公平性、林业相关环境资源等的稀缺性和效率的提高等。

关于环境及生态因素。这是林业政府会计目标与林业企业会计目标本质上的区别。由于林业相对于其他产业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其提供了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对于整个社会生态影响重大,而这种重要性现阶段难于货币化计量,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旦林业发展失衡,将导致社会个体成员生存环境恶化,社会生态受到破坏,为此,人们将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甚至生命代价,这种损失有时甚至难以挽回。笔者认为林业政府会计目标的设立应以林业发展社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注重非货币环境与生态及社会价值因素的考虑。在此导向下,注重考虑生态、环境的安全性,不以局部、短期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侧重于某一区域甚至整个社会整体、长期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正如张琦等提出的,随着我国在公共财政、公共管理与政府治理等各方面改革的不断深入,现有的政府预算会计系统亦需改革以满足公共领域的信息需求,应该采用政府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适度分离与协调的形式完善现有政府会计系统。这不失为一种解决办法(张琦,2008)。

关于社会公平性。虽然效率对于社会福利是第一位的,但公平失衡将不利于效率的提高,如果公平长期处于失衡,也有违社会福利水平效率提高的初衷。由于政府发展林业属于公共事业的一部分,出发点在于社会福利的改进与优化,其受众应为社会公众。虽然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提高优先于个体福利水平的提高,但在不影响整体水平的前提下,应当充分考虑个体福利水平,应当考虑到整体福利的公平性,对于受损的个体应当给予补偿。重要的是,应在具体事项计划阶段就考虑到相关利益各方的福利公平问题。

关于稀缺的林业相关环境资源。新古典经济学对环境价值的说明资源有多种用途,一旦某种环境因素被使用的边际成本大于零,即意味着该因素已具有稀缺性,而稀缺性导致竞争性使用,产生了以价格调节供求之需要(陆宁等,2008)。随着资源与环境的消耗,原本是公众生来具有的,也随之变的稀缺,需要竞争才可获得,资源和环境成为具有稀缺性的产品,比之于其他社会产品对于人类生存更为基本、更为重要。现实中环境、生态的破坏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损失,短期内不会呈现,但经过较长期间如10-20年将呈现,需要社会付出恢复成本包括对于环境恢复成本、生态恢复成本、人身健康恢复成本等,这些恢复成本也应该被考虑内化为使用资源环境的成本。

庇古理论主张对外部性成本即社会成本和私人成本之差征税。但即使按这种原则给环境资源定价也是不够的。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耗自然资源的机会成本逐渐扩大。可持续发展以社会价值为核心,要求资源定价必须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资源的价格应能反映对后代人造成的外部性成本,但在实践中这一点却难以估计。笔者认为,从稀缺性的角度,有关林业产品价值确定应采取孰高原则,而非现行企业财务会计采用的基于谨慎性原则的孰低原则,防止私人利益最大化影响到社会福利最大化。

关于效率的提高。政府林业目标不应仅侧重于预算管理服务,不应因为其公益性而忽略其效率性。这是政府参与林业发展、林业公益性发挥的重要保证。西方国家受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影响,公共受托责任的内涵由过程评价逐渐转化为结果评价;政府治理的重点已逐步由合规性管理转为绩效管理(张琦等,2008)。笔者认为,这一变化趋势体现了西方在经济实践过程中,人们对于经济规律及会计对于经济反作用的认识,是基于实事求是的态度对过去行为的改进,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当然,政府林业会计目标的由此设定也应有利于国家财产的保护。政府既然存在现实的投入,政府或社会对于这些公共资源的产权就应得到保护(曹越等,2009)。在充分肯定私人所有权的同时不能忘却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在强化私有财产保护意识的同时不能抛弃国有财产和集体财产的保护意识;反之亦然(张雷声,2009)。

结束语

由于林业本身的公益性和其效应的外部性,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所需林业提供相关产品和作为人类基本生存环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林业亟待发展,林业会计问题必须因此展开,本文抛砖引玉,希望能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线索。●

【主要参考文献】

[1] 陈志斌.政府会计概念框架整体分析模型[J].会计研究,2009(2).

[2] 张雷声.坚持平等保护物权与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2).

[3] 陈今池.西方现代会计理论[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4] 訾磊.会计目标:回顾与评述.财经政法资讯,2006(2).

作者:高 岚 蔡 炯 程晋烽

上一篇:历史人物论文下一篇:经验交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