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消费心理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本文一共涵盖5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女性消费心理论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文章以女性的独特视角作为切入点,通过对女性消费心理的研究,对女性消费行为的复杂性和差异性进行剖析,并以此来拓展研究女性消费领域和营销方式的视野,启发设计者找到更加行之有效的广告创意方案和策略,并从中发现更具有针对性的销售策略。

第一篇:女性消费心理论文

年轻女性旅游者消费心理及营销策略

摘 要 年轻女性旅游市场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市场的开发依然处于起步阶段。旅游从业者旅游从业者只有了解年轻女性旅游者的消费心理,打造出契合消费者的需求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并采用一定的营销策略,最终才能吸引潜在的消费者,从而提高知名度并扩大旅游市场。

关键词 年轻女性旅游 消费心理 营销策略

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开发,消费者群体的需求差异化越来越明显,市场不断细分,“年轻女性旅游”市场逐渐崭露头角并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只有关心年轻女性旅游者的心理特征和活动模式,提供优质的客户服务,才能提升旅游产品形象,提高旅游企业竞争力。

1 年轻女性旅游者普遍的消费心理

(1)關注自我形象,具有从众心理。爱美是女性的天性。年轻女性旅游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追求时尚和品牌都是提高自我形象的体现,她们在购买产品时经常会因为选择太多而犹豫不决,这时候她们习惯从亲人、闺蜜、朋友、同事获得信息。她们认为熟悉的人更了解自己,能帮助自己作出最明智的选择,具有从重心理,所以在参加旅游活动时一般会邀请熟悉的人与自己同行。

(2)注重价格,期待物美价廉。女性在选购产品时,对价格十分敏感,期望买到物美价廉的产品,所以在各类消费市场中进行讨价还价的往往都是女性消费者。年轻女性较其他年龄段的女性而言每月的花销更大,特惠降价总是能吸引年轻女性的频频驻足,甚至有的仅仅只是赠送一些价钱并不高的纪念品,比如一个旅游钥匙扣、一本纪念相册或者一套景区邮票。

(3)安全性要求很高,活动量小,参与性强。受女性身体素质、体力等方面限制,女性在出游选择旅游产品时对旅游产品安全性的要求较其他旅游者要高,并且在旅游过程中希望提供专项的安全服务,以保证自身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旅途中长时间的舟车劳顿和行程安排过多都会使女性感到疲惫和痛苦,一些轻松的、参与性强的旅游产品会更吸引她们的注意,可以有时间和精力结交群体中的陌生人,产生归属感。

(4)关注细节,注重服务。由于年轻女性身体易疲劳、心理较脆弱,所以都倾向于做低风险的事情。为降低风险并且能追求完美,她们经常会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收集旅游行程中各个环节的信息,绞尽脑汁地考虑每一个细节,期望自己得到最优质的服务。例如年轻女性到餐厅吃饭不仅仅会关注菜品是否外观精美、味道可口,也会关注餐厅的整体环境是否优雅、服务人员是否具有较好的能力与素质。

(5)购物欲望强,且易受媒体影响。女性天生爱购物,因为在购物过程中她们会感受到服务人员的尊重、他人羡慕的眼神带来的优越感、拥有自己喜欢东西的满足感。很多年轻女性参加旅游活动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购物,同样购物也花掉了她们大部分旅游预算。年轻女性喜欢新奇的事物,往往易受媒体影响,网络媒体、户外媒体、自媒体等各种媒体无形中引导她们的消费理念及其行为,她们在看到某个广告宣传某种产品时,经常会产生购买的冲动。

2 针对年轻女性旅游者消费心理的营销策略

2.1大力发展休闲体验旅游

目前我国旅游市场上的的旅游产品大部分属于观光游览型,这类产品大多缺乏吸引力,因为游客只能单纯欣赏自然风光而不能亲身参与体验,失去了很多体验的乐趣。现今社会的年轻女性思想活跃,自我意识比较强,反对观光型单一性的旅游产品,喜欢体验式旅游。因此应大力发展休闲体验旅游,使年轻女性在旅游活动中能自由地释放自我、发现自我、肯定自我,更自信、愉悦地享受旅程。不同年龄的女性对于体验旅游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应针对性地设计旅游产品。年龄小于25岁的女性大多数为单身,有着充沛的精力,喜欢挑战,敢于冒险,可以设计漂流攀援游、探险巡幽游等产品;25 岁~30 岁的女性多数是高学历的职业女性,她们有着一定的经济基础,喜欢浪漫和享受,可设计美容温泉游、浪漫海岛游等产品。

2.2 制定价格运用价格的心理功能

女性旅游者在消费时,既希望用最低的价格买到最好的产品可以向其他人炫耀,同时又希望自己的社会地位和文化修养能通过所购买产品的价格向他人表明,所以旅游开发商应重视产品价格的心理功能,制定合理的价格满足女性消费者的需求。首先,对于市场上已经发展成熟的旅游产品,潜在的旅游者已经很少,在营销时应主要针对传统的年轻女性,她们大多勤俭节约,用季节折扣、数量折扣等低价策略可以激发她们产生购买意愿。其次,对于已经形成品牌的旅游产品,特别是独一无二的旅游产品和项目,品牌知名度高,产品的生命周期长,在制定价格时采取高价策略,主要针对收入高的现代年轻高学历的女性。她们对新生事物有着较强的接受能力,旅游产品在营销时可以利用“好货不便宜”的价格心理进行促销,并在服务上别出心裁,使消费者体验到品牌产品的优越性。

2.3 提供优质的服务

年轻女性在购买旅游产品和服务时比较挑剔,会挑选多家对质量、安全、个性化服务等各个方面进行反复比较,通过理智的分析和思考才会做最终的决策。作为旅游线路的设计者和旅游产品的生产者需要对旅游行程中的各个环节做到尽善尽美,提高总体的服务水平。例如在住宿安排上,尽量将相熟的团友安排在同一楼层附近房间,让其相互之间方便照顾,可以串门、聊天,女性游客的安全感会大大增强。另外酒店可以提供满足女性需求的个性化服务,例如在女性的客房内放置香薰用品、玫瑰花、粉色拖鞋、瑜伽垫、简易化妆工具等,为她们创造浪漫、温馨、舒适的环境。年轻女性感情色彩丰富,注重心理感受,一旦对某一旅行社产生偏爱,便会在较长时间里成为它的忠实客户,并会促进周围年轻女性对该产品和服务的认可。因此以年轻女性的立场使她们参与、沟通、体验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营销,提供细心、热情、体贴的感情服务会增加年轻女性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好感,旅行社也会引来更多女性旅游者,更好地开拓年轻女性旅游消费市场。

2.4 设计年轻女性的旅游产品

大部分年轻女性外出旅游都热衷于逛街购物,喜欢买一些服装、配饰装扮自己,希望给他人一种较强时尚感的印象,但是普遍的旅游行程并没有安排逛街购物的行程。所以针对年轻女性这个非常典型的爱好,旅行社可以推出购物旅游专线。在开发旅游线路时,可以将当地知名的购物广场、步行街、美食街等全部介紹并推荐给游客,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自由搭配。例如杭州某旅行社开发了“购在海宁”的旅游线路,行程包含海宁中国皮革城、人民广场购物中心、盐官古城,安排擅长形象设计的导游教游客如何为自己搭配服装、配饰,为她们提供参考意见,使她们的形象得到美化和提升。年轻女性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强,心灵手巧,喜欢自己制作一些物件。针对这个特点,旅行社可以开发手工制作旅游线路,让游客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制作过程中欣赏美、鉴别美、创造美,从而产生一定的成就感,释放工作中的压力,激发自己的潜能。例如让年轻女性旅游者到当地手工作坊亲自动手设计、抛光、打磨,完成一件独一无二的首饰或者陶器制品。

2.5 采用新媒体推广的营销渠道

年轻女性易受媒体影响,电视、网络、杂志是她们最常接触并且最喜爱的媒体。旅游产品的开发者可以运用这些媒体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整合在一起,旅游产品的信息可以更直观、更全面地展示给潜在的女性旅游消费者,促使她们作出购买决策。旅行社可以利用无处不在的新媒体推介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如某家酒店、某个景点,某道小吃,通过精准而精彩的推荐,吸引年轻女性游客的注意。例如爱情电影《非诚勿扰2》播出以后,作为外景地的亚龙湾热带森林公园和三亚阳光鸟巢酒店突然火了,大量向往童话般爱情的年轻女性纷纷慕名而至,掀起了海滩旅游的热潮。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旅游景区和酒店借助新媒体进行营销,把游客实地旅游的体验通过美图加美文不断发酵和传播。

3 结语

年轻女性旅游市场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市场的开发依然处于起步阶段。旅游从业者要了解年轻女性旅游者的消费心理,打造出契合消费者的需求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这样最终才能吸引潜在的消费者,从而提高知名度并扩大旅游市场。

参考文献

[1] 詹蕾,赵书妮.西安市女性旅游消费市场分析及开发策略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

[2] 刘荟芳.对女性旅游市场开发的几点思考[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5).

[3] 王奇.女性旅游市场开发研究[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7(7).

[4] 张丽娜.国内女性旅游消费市场的新趋势与营销策略[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1(8).

[5] 张莉萍.女性旅游消费心理研究[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9).

[6] 张丽娜.女性旅游消费特点与市场策略[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9).

作者:司小妹

第二篇:女性消费心理与营销策略

[摘要]女性的消费心理,是基于其内在需要所产生。在当今社会,女性消费者已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军。研究和分析女性心理,并据此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对于企业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女性 消费心理营销策略

 

一、问题提出

 

1、现代女性是消费的主力军

女性消费者是市场的主力军,有很大的市场潜力。根据1999年《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字,截止1998年底,我国女性人口为6.1亿,占总人口的49.02%,其中在消费活动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是中青年,即15-55岁年龄段的女性,约占人口总数的22%以上。消费组织的一项调查也显示,女性是半数消费品、商品的购买者,女性控制着国内消费额的60%,决定着77.5%的家庭购买力[1],远远超过男性和儿童类别。女性消费者不但数量大,随着女性就业人数的增加和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的逐步提高,她们在消费中所起的作用也日渐突出。据统计,中国家庭中,妻子掌握财权的占40%以上,而丈夫理财的只有20%。在时间方面,她们将一部分时间放在工作上,另一部分时间分配在文化活动休闲娱乐上,街头的人头攒动、商店的购买热潮,80%以上是女性。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文明进步,女性的地位、消费品味也将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提高,从某种意义上看,女性消费将主导社会消费潮流,。

 

2、针对女性消费制定营销策略的意义

当今社会,女性消费者已成为消费的主力军,主导着消费的潮流。可以说,谁占有女性消费市场份额越大、谁越能吸引女性消费者,谁将成为消费市场的赢家。因此,女性消费者已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目标和额客群,对女性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进行研究,有助于企业确定自己的市场定位,以进行有效的市场营销决策。抓住女性的消费心理,提供适宜的产品和服务,将会使企业更具有生机和活力。

二、女性消费心理及分析

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的行为都是源于自身的某种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若干个层次(如下图)[2]

 

其中,生理需要是维持人类自身生存的基本需要,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衣、食、住、行、性的需要。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人就会产生安全需要,如避免食物和日用消费品对健康和生命的影响、某些社会保障的需要等。再上一层需要,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如满足归属感,在关爱他人和得到他人关爱中得到好的体验等。尊重需要可分为内部尊重及外部尊重。前者指希望自己有实力、被认可、被赞美等,后者指对地位、威望的需求;认知需要是人的探究客观事物规律的需要;审美需要是人对追求美好事物的心理情感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个人的最高需要,要求实现个人抱负,施展才能。马斯洛认为,上述需要是按次序逐级上升的。当下一级需要获得满足之后,追求上一级的需要就成为行动的动力了。

消费者的需要包含在人类一般需要之中,它反映了消费者某种生理或心理体验的缺乏状态,并直接表现在消费者对以商品或劳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对象的要求和欲望[3]

女性消费者虽然因经济收入、职业、文化、教育水平和年龄性格的不同,在消费上表现出各自不同的行为特征,但总的来说,女性消费的一般心理特点还是十分鲜明的,大部分是基于人的内在需要所产生的。

1、基于安全需要所产生的女性消费心理:主要体现在女性消费时所表现出来的健康、安全心理和从众心理。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基于对生命健康维护的观念也越来越强,因而女性的消费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女性不仅维护自身的健康,同时更注重维护家庭特别是孩子的健康,因此,消费都是以不损害身体健康为原则,表现出来的是购买保健品、绿色食品的愿望比较强烈,比较能够接受专家的健康宣传。在购买家用电器时,更多的考虑产品的安全性能。同时,在消费时,比较喜欢从众,因为,女性们认为,大多数人都会购买的物品应该是安全的。

2、基于归属和爱需要所产生的女性消费心理:女性的性别特征中,最显著的莫过于富有爱心和情感丰富,在消费上所表现出来的就是爱子心理、爱夫心理以及消费的情感心理。美国广告学家施塔奇关于动机强度的调查研究表明,“对子女的爱”这一动机是各种各样动机中最强的一种,它仅次于“食欲”动机,处于第二位。母亲对子女的爱更多体现在关心小孩的衣食、营养和健康环境等有形的方面。也就是说,女性对子女的爱更多地与儿童用品的消费结合起来。丈夫也是女性关心的重点之一,丈夫的衣食起居,女性往往也会有比较周密的安排,而且,中国传统的女性,总是将家庭的重点放在丈夫身上,存在着男人一定要更体面的心理,所以,在给丈夫购买消费品时,女性往往会考虑购买高档和贵重的。

3、基于社会交往和自尊需要所产生的女性消费心理。作为职业女性,他们在社会交往中,希望获得他人的尊重和重视,因而十分注重自己的仪表,希望自己显得青春有活力而又不失庄重。因此,这部分女性在消费时,比较注重产品质地、品味、整体的和谐,同时也比较注重时尚。另外,有一部分女性出于非常强烈的自尊需要,在消费时还会产生攀比和炫耀心理。攀比和炫耀心理是一种向别人看齐并胜过别人为主要目的的消费心理,其核心是“胜过他人”。这种女性在购买某种商品时,考虑的不是商品的实际价值和迫切需要,而是为了超过别人。有的女性为了炫耀自己的高贵、富有,以满足虚荣,专门选购一些自认为别人买不起的金银珠宝来装扮自己,借以抬高自己的身份。

4、基于审美需要所产生的女性消费心理:爱美是女性的天性,她们在挑选商品时,注重外观包装,对于相同用途、相同质量、相同价格的商品,更乐于选择外观包装较漂亮的。女性对色彩特别敏感,对商品注重颜色的搭配,颜色搭配协调的商品更受女性的青睐。女性爱美还表现在女性对化妆品的痴迷上,女性希望自己的容颜青春永驻,不惜重金投在化妆品上。女性由于天性情感丰富,比较喜欢追求意境美,表现在消费上就是喜欢追逐“时髦”和“品味”的心理,这种心理,不是追求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关心商品所包含的“象征”意义,所以,那些表达爱情、尊严,唤起自己的情感、回忆、意韵深厚的物品更易受到现代女性的青睐。

5、女性基于自我实现需要所产生的消费心理。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不仅仅是那些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的实现,有时一些小小的成功,也能让人体会自我实现的喜悦。女性的性别特征就是很容易为小成就而感到愉悦。在消费时表现出来的就是“少花钱,多办事”“好而不贵,真的实惠”的消费心理。这种消费心理多半表现在家庭主妇身上。在购买商品时,如自己所购物品比他人更价廉物美时,女性们往往就会有一定的成就感,就会为自己所体现出来的理财能力而感到欣喜。因此,女性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往往会不厌其烦的挑选,全面衡量其利弊得失。

 

三、面向女性消费心理的营销策略

 

1、制定“女性为本”市场定位

企业要占领较多女性消费市场份额,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市场定位战略,要有“女性为本”的理念,即以女性的各种需求为本,根据女性消费者的职业、年龄、收入情况,确定目标顾客群,进行准确市场定位。对不同女性消费群体的需求特征进行分析,寻找尚未满足的需求,从而为自己的产品准确定位,去迎合现代女性的消费心理和需求。

2、不断创新营销手段。首先,巧妙利用传播渠道,迎合女性“情绪化”心理,开展多种形式的促销活动,例如打折、赠送礼品,以及在“妇女节”、“母亲节”等节假日,推出一系列以关爱女性为主题的节日促销,赋予产品以感情,赢得女性信赖。其次,利用女性消费者的心理特点,灵活运用价格心理策略,比如,对一般日常生活用品采取低价策略,即在广泛市场调查的基础上,产品价格取市场最低价,这样才能保证女性消费者在货比三家时,选中本企业的产品。而对新产品、儿童消费品、化妆品、女性品牌服装、保健品、金银珠宝首饰等采用高价策略,利用“一分钱一分货”、“好货不便宜”的价格心理准则,使其感到所购产品物有所值。

3、体贴入微的情感导入。情感引入可以使消费者产生正面的感情,以激励购买行为[4]。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消费者需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特别是女性消费者,并不为单纯的广告所动,而是需要一种被关心、被理解、被诱导、被个性化服务的体验。商品竞争的关键更多的在于其所蕴含的气氛、情感、趣味和理解。因此,商家要在经营中引入情感方式,商品的设计、包装要诉诸情感诱导,利用明亮的色彩、精美的包装、流畅的造型、巧妙的构思,以迎合广大女性消费者的心理,激发女性的好感,使她们产生美的联想。

4、温馨和谐的服务与环境。营销人员在为女性消费者服务的过程中,要注重经营方式和服务艺术。营销人员要注意语言的规范化,要有礼貌,讲究语言表达的艺术性。尊重女性消费者的自尊心,赞美女性消费者的选择,博得消费者的心理满足感。商品的销售环境要符合女性消费者心理,要创造条件,营造一个相对安静、舒适的购物场所。明朗与强烈橱窗陈列、食品的诱人气味、化妆品的芬芳香味、陶瓷品的清脆声响,以及优美的音乐、明亮的灯光、整洁高雅的环境,这些都能成为一种吸引力,使女性消费者产生先入为主的好感,诱发其积极情感,从而产生购买欲望,直至发展为购买行为。

作者单位:井冈山学院

(编辑 雨露)

 

参考文献:

[1] 娄世娣 我国中青年女性消费市场研究[J] 经济经纬,2000,4:62.

[2] 卢家楣 心理学[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290.

[3] 徐萍 消费心理学教程[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10:70.

[4] 苏亚民 现代营销学[M]. 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2002.1:297.

 

作者:张艳萍

第三篇:基于女性消费心理的平面设计广告创意策略研究

摘 要:文章以女性的独特视角作为切入点,通过对女性消费心理的研究,对女性消费行为的复杂性和差异性进行剖析,并以此来拓展研究女性消费领域和营销方式的视野,启发设计者找到更加行之有效的广告创意方案和策略,并从中发现更具有针对性的销售策略。

关键词:女性;消费心理;平面设计;广告创意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The?Research?on?Graphic?Design?Advertising?Creative?Strategy?based? on?Female Consumer?Psychology

GUAN J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jing 210046, China)

Key words :women; consumer psychology; graphic design; creative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一、女性消费心理

女性消费心理是指女性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活动时的一种心理状态,比如在该活动进行时对产品的认知,购买需要的分析,对产品需求的转变等心理活动的变化。对现代女性消费心理的分析基本可以分为四大类,即爱美心理,务实心理,情感心理和攀比心理。

(一)追求时尚美感的心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句话在女性的身上尤其明显,也是女性的一个显著特点。在消费活动中,女性在追求属于自己独特魅力的同时更希望对自身美进行一种锦上添花的修饰。在商品外在形象方面,她们更加注重商品的包装与造型,是否具有巧思,是否时尚,在外观和色彩上是否吸引人,是否可以显示自身的审美情趣。

(二)务实的消费心理

追求性价比高的商品是一种普遍心理,物美价廉,划算实用是她们的终极目标,这种心理在中年妇女身上显得尤为突出。受我国传统勤俭节约思想的影响,加上我国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计划经济,现阶段的中年妇女或是她们的母亲都经历过这样的时期,此种环境令她们养成了精打细算的消费习惯。

(三)消费的情感心理

情感心理是在消费中以商品的象征意义为主要消费目的的消费表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已经不是女性唯一关注的事情,她们更看重借由商品传达出来的心灵上的抚慰。较之男性,女性更加感性化,情感也更加细腻,想象力丰富,富有创造力,在消费活动进行时常常会对某种商品产生特殊的情感,或者引起自己某种特殊的回忆,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对商品有特殊的喜爱。

(四)消费的攀比炫耀心理

在消费过程中,她们容易受到销售人员、亲戚朋友或广告传达出来的潜在信息所左右,同样也容易受到与自己档次相似的人的刺激产生一种“你有我也要有,甚至更好”的消费情绪影响,以此彰显自身优越感,得到心理上的平衡。为了满足她们的自我意识或自尊心理,显示自己的身份品味,她们可能会购买一些自认为别人买不起的商品来装扮自己,抬高身价。

二、平面广告创意与女性心理消费的关系

(一)广告创意与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关系

消费者的需求动机是广告创意着重关注的一点。广告作为一个信息的传递媒介,它的直接受众者是消费者本身,通过此媒介对受众者心理的刺激来达到影响消费者行为,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的消费动机是极其模糊的,此时我们就需要迎合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唤起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使消费者在一定的情境下或是某些物品与感情的刺激下产生对商品需求的联想,从而实施消费行为。强化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可以影响其消费心理,进而产生消费行为,因此 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是广告创意获得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广告创意的另一个重点是以情动人。丰富感情是人类的重要特质,在平面广告创意中,通过情感的表达来打动消费者,引起她们的共鸣,进一步加深消费者对产品的信赖。比如百丽皮具的广告——“我是百丽,百变所以美丽。”它所营造的已经不是皮鞋本身的使用价值,而是产品给他们带来的个性的展现,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消费者的评价。广告通过对商品情感信息与内涵的传播,影响到消费者的消费态度从而实施消费行为。

(二)平面广告创意对女性消费的影响

优秀的平面广告更容易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引起女性消费者的想象与对产品使用后的憧憬,并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活与消费发生反思,提高自身与家人的生活质量与品味,促使消费健康有序的增长,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平面广告是流行的指向标,女性对美的需求尤为强烈,一切与美有关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引起女性的注意,优秀的平面广告在推陈出新的同时,善于利用流行为产品营造一种时尚,高品质等氛围,并引导女性消费者接受并享受这一氛围,形成新的消费时尚观。由此可见,平面广告创意与女性消费并非一个简单的传递与接收关系,而是平面广告创意对女性消费者有较强的引导作用。设计者应该更多地关注女性视野,对平面广告与女性消费心理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更好地利用平面广告来加强生产销售者与女性消费者之间的交流,实现生产销售者与消费者的共赢。

三、针对女性消费心理的平面广告创意表达

(一)平面广告的生活化

生活情感的诉求是一种极具艺术感染力的诉求方式,它运用带有一定感情色彩的某种物表达主题,使信息在一种情感氛围下被传递与接收,在增加广告表现力的同时,也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消费者商品购买行为的产生经常与情感有关,心理情感活动越强烈就越容易产生购买行为,甚至某种程度上,购买行为的产生取决于个人情感,在这样的心理活动下,情感诉求的广告便产生了。

针对生活情感诉求的平面广告应该善于发掘可以引起日常生活细微情感的情节与素材,让浓浓的情感充斥其中。例如,益达口香糖就一直致力于温馨而又感动的广告拍摄,针对爱情这一永恒的话题,无论是“你的益达”或是“饭后嚼两粒”抑或“不管酸甜苦辣,总有益达”,都在人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男女主人公经历了相识,度过了相知,遇到了误解,得到了相恋的过程中,总有益达见证,无论酸甜苦辣,益达一直陪伴他们。简简单单一句话,就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完美的恋爱场景,浓浓的爱意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平面广告之中,无限的回忆与憧憬更容易让女性产生共鸣,从而达到以人为本,以情动人的目的。

在针对女性情感诉求的广告中,亲情、爱情、友情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它必须从实际出发,从现如今的社会状况和社会文化出发,顺应女性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触碰心中柔软的一块地方,从生活中寻找灵感,为商品塑造丰富的内涵,贴上独特的标签,从而引发女性的联想来实现广告创意的目的。

(二)平面广告的时尚化

无论在哪个年龄段的女性,从未停止过对美的热爱与追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女性对于美的追求较之男性更热切与渴望。美不仅仅是外形上的美,更包括了所有美的事物与形象,美的气息与情怀,这与女生与生俱来的浪漫情怀是不可分的,浪漫是一种感动,而广告人就需要把这种抽象的美具体化,形象化。在广告创意中,注重美的语言,美的画面,美的形象,无论是华丽的广告或是代言人的展现,都在引导着女性的视角,使女性消费者注意到记住并接受产品或品牌。

每个女性都希望自己变得更美,就像辛迪瑞拉的玻璃鞋一样,高跟鞋仿佛成了女性由女孩长大的标志,同时也成为征服异性的利器。Christian Louboutin这一法国顶级的品牌可是拥有众多明星粉丝,不仅是因为那一抹红底,还有一幅幅美轮美奂的广告更是让爱美的女性趋之若鹜。在2014年春夏新品的广告中,摄影师以Peter Paul Rubens的油画为灵感,将商品与静物、花朵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以画面传达出早春的气息,繁花似锦,同时在Rubens的巴洛克风格下让明媚的春夏又多了野性的魔力和仿佛17世纪欧洲贵族般的奢侈与高贵,油画与产品交相辉映,让女性消费者更直观的接收到产品传达的信息,现代与复古的交织,甜美与狂野的结合,产品本身也不再是一双简单的鞋子,而是一件艺术品,让每一位女性在看过这组海报后都怦然心动,想把它收入囊中,犹如自己就是那站在彩色玻璃窗下的王公贵族。

(三)平面广告的个性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女性的工作压力与家庭压力越来越大,消费结构也不断升级,女性开始追求一种个性化的消费,此时她们对商品的选择其实也是自身个性化的表达。因此,那些可以展示个人风格,满足他们个性化需求的广告受到女性的喜爱,透过这些广告,体现出她们的身份地位与生活品质。因此在平面广告创意中应充分考虑到女性的个性化需求,将产品特色与女性的个性化展示相结合是十分重要的。

厄瓜多尔航空的一组平面广告,从女性追逐浪漫,渴望自由,希望享受高品质生活的特点出发,给了每个旅行者一对梦想的翅膀,将西班牙的特色融汇其中,热情的少女,特色的服饰,极具特色的穆哈德式建筑神秘的考古遗迹,浪漫的教堂,美丽的花园……每一项都吸引着女性来一次放飞梦想的浪漫之旅。

四、基于女性消费心理的平面广告创意优化

(一)图形与文字的结合

我们周围的世界以形象的方式呈现在我们眼前。在人类长期的社会活动中,交流的需要形成了约定俗成的文字,与图形一起成为我们基本的交流方式。图形与文字都是平面广告的重要表现形式,图形可以是一种事实、生活的表现,也可以是一种符号和象征,例如雷锋、维纳斯,都附有一定的含义。在平面广告创意中应该充分利用女性的想象力,利用有限的形式营造无限的空间。美国广告学者海普纳说:“广告必须在六秒之内告诉它的整个故事。”用文字描述将是一个相当大的篇幅,而图像的信息容量是文字的900倍,它能更直观、更清楚的传达出大量信息。但是在一些情况下单凭图形人们仍然难以对广告有完全的理解,此时就需要文字的说明。图像与文本有一种互补的关系,图像以形象隐含意义,文本以文字说明思想,图像与文本在板式上形成了有机的联系。

文字与图像的另一种结合就是字体的创意,将文字编排至某种形象或者是将文字字体本身变形再造来传达或者表现某种广告形式。在平面广告设计中,通过字体大小的变换,色彩与字体的组合或是字形的变化,字体缺失的隐喻来展现不同的视觉表现效果。它的优势就是字体本身就是形与意的双重结合,在作为一种信息传递载体的同时表达出文字的符号美。

(二)视觉与色彩的碰撞

“形与色组成了整个视觉世界的外观,就感觉而言,色彩比形状产生更直接,更强烈的影响,色彩往往是先声夺人。所谓‘先看颜色后看花’,‘七分颜色三分形’的说法,都是描述色彩对视觉效应的重要作用。”

在平面广告设计中,色彩不仅可以传达出广告所要表现的主题,更可以引起消费者的共鸣,产生撼动人心的视觉效果。色彩本身具有非常强烈的情感和风格特征,比如色彩间的反差和对比可以使色彩关系引人注目,产生明快、醒目、活跃的视觉效果,而素雅的色调可以满足宁静、朴素、庄重的视觉心理需要。色彩排列有序或是布局均衡的色彩关系会给人沉稳有力的感觉,活泼的色彩则体现出一种色彩的张力。同时色彩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比如红色代表吉祥、热情,绿色象征安全、和平,紫色代表神秘与高贵,白色象征和平。色彩美如果和人的主观情感表达相结合,就会产生无穷的魅力,人的创造性赋予色彩鲜活的情感,色彩的表现力也同样成为人情感的体现,色彩所带给人的感受是文字难以复述的。女性天生有着极高的色彩感知力,平面广告所表现的色彩具有较高的象征意义,更容易引发女性消费者的联想。同时色彩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女性消费者的消费情绪,刺激女性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在针对女性消费者的平面广告创意中,要明确色彩的方向,加深女性对广告的认知度。同时也要结合广告受众者的年龄。经验、生活环境和职业等选择合适的色彩,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三)抽象与夸张的交融

高尔基说过“夸张是创作的基本原则”,对某种表现元素的无限放大可以加深受众者对这一元素的印象,突出产品的特性。就一般而言,具体的事物表现真实的世界,抽象的事物则更能体现虚构的空间,抽象即发挥潜意识对具体事物的再创造,产生一种新的联想与想象。女性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在面对充满夸张与抽象的戏剧性广告时,能更加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在以自身经验为基础的前提下对它们再加工,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广告信息。通过这种抽象与夸张的表现手法,广告更加生动有趣,赋予女性消费者更奇妙的购物体验。

五、小结

随着女性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消费市场的变化,女性消费者的消费诉求与消费心理也在不断调整,本文从现阶段的女性消费心理出发,为平面广告创意的设计提出了建议,也为从消费者心理研究平面广告创意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和参考研究方法,有利于在新时期更好了解女性消费人群,开拓平面广告创意发展的道路,促进平面广告的发展。本文的研究是一个探索性的构思,对消费市场出现特殊消费需求和新思想新浪潮导致的消费心理的变化,还需要继续深入探讨,后续的研究应不断深入,更加全面、准确的把握女性消费者心理,更好的推进平面广告设计和创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萍,陈思达.广告创意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7.

[2]韩湘景.2009年-2010年:中国女性生活状况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论现代广告创意中的情感诉求[D].西安:西安美术学院,2007.

[4]闫杰.“她世纪”女性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6).

作者:管静

第四篇:女性消费心理视角下的平面广告设计策划探析

◆摘 要:在社会高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女性群体的社会地位也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因此,女性群体的需求逐渐增大,甚至在企业的发展中,女性消费者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营销目标。但与此同时,女性消费活动的发生,常常会被消费心理所影响。故而,在平面广告设计策划中,应该从女性消费心理视角出发,对女性消费特征予以精准掌握,保证平面广告产生的效应能够增强,刺激女性消费者产品购买欲望。

◆关键词:女性消费心理视角;平面广告设计;策划

新时期下,女性社会地位在整体提升的同时,女性的消费心理也发生了很大改变。通常,如果平面广告设计效果较为良好,可以很大程度上激发消费者的产品购买欲望。因此,针对女性这一营销群体,企业应该协调好女性消费心理与平面广告设计策划之间的关系,合理的进行设计策划,保证可以在感官上刺激女性消费者,在情感上满足女性消费者的需求,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一、女性消费心理分析

所谓的女性消费心理,具体是指女性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活动时的心理状态。针对现代女性消费者而言,消费心理具体可以体现在追求时尚美感、务实等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追求时尚美感的消费心理。与男性不同,女性对美十分在意。在消费活动中,女性在对自身独特魅力追求的同时,还希望可以借助一些外在的东西来对自身的美加以修饰。并且,在商品外在的形象上,女性消费者对造型和包装也较为在意,考量的因素颇多,诸如:搭配是否时尚,外观和色彩是否可以吸引别人的关注。

第二,务实的消费心理。在对商品进行选择和购买期间,女性消费者对性价比高的商品往往比较热衷,希望选购的商品可以经济划算。针对这种消费心理,在中年妇女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在我国,向来崇尚勤俭节约,再加上我国经历了很长时间的计划经济,因而,很多女性消费者逐渐养成了精打细算的消费习惯。

第三,攀比炫耀的消费心理。对于绝大部分的女性消费者来说,在消费期间,经常被销售人员或亲戚朋友等观点所左右,再加上受到相似群体的刺激,出现了攀比的消费情绪,使得消费者为了谋求心理上的平衡,不能理性的消费。

二、女性消费心理视角下的平面广告设计策划对策分析

基于女性消费心理视角下,在进行平面广告设计策划期间,一定要准确把握当代女性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诉求,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

(一)实现文字与图形的完美结合

在人类长时间的社会活动中,文字是主要的交流形式,而与图形衔接在一起,可以让沟通和交流变得更加顺畅。在平面广告中,图形和文字是极为重要的表现形式。因而,基于女性消费心理视角下,为了可以让平面广告设计策划更加合理,最大限度的满足女性消费者的心理诉求,在实际的设计策划阶段,应该对女性的想象力进行充分运用,借助有限的形式,营造出无限的空间。研究得知,图像与文本属于互补的关系,文本可以通过文字将思想表达出来,而图像则对借助形象的图形来表达相应的含义。所以,在具体的平面广告设计策划期间,可以将图形与文字合理融合,通过转变字体的大小,变换色彩以及字体及的组合,或者改变字形,利用字体缺失的隐喻,将不同的视觉表现效果展现出来。针对这一方法,能够实现字体本身形和意的完美衔接,是信息传递的一种载体,能够将文字的符号美彰显出来,大大刺激了女性消费者的感官,激发了女性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二)实现视觉与色彩的合理衔接

在平面广告设计策划中,色彩除了还将广告所要表达的主题体现出来之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发消费者的共鸣,从而产生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通常情况下,色彩本身的风格特点以及情感就十分强烈。诸如:素雅的色调会给人宁静、朴素等感觉。可以说,若能将色彩与人的主观情感表达合理的融合在一起,产生的魅力则会是无穷的。而对于女性群体来说,天生就具有极高的色彩感知力。故而,基于女性消费心理视角下,在进行平面广告设计策划期间,如果平面广告所呈现出来的色彩具有很高的象征意义,则会很容易有让女性消费者产生联想,从而对女性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加以刺激。当然,在平面广告设计策划时,为了让设计更加合理,应该对色彩的方向加以明确,保证女性对广告的认知度能够加深。此外,要根据广告受众人群的生活环境、年龄、职业等,有侧重点的对色彩进行选择,保证可以获得相对良好的传播效果。

(三)实现夸张与抽象的科学融合

通常而言,一些抽象的事物可以很好的将虚拟空间体现出来。可以说,抽象可以發挥潜意识对具体事物的再次创造,从而让人们产生新的联想和想象。对于女性群体来说,想象力十分丰富,在面对夸张与抽象的戏剧性广告时,想象力会被大大激发,之后,将自身经验作为依据,再次的进行创造和加工,最终获得想要的广告信息。故而,基于女性消费心理视角下,在进行平面广告设计策划过程中,应该合理的对夸张与抽象交融的方法加以利用,让广告变得更加有趣生动,进而给女性消费者更为奇妙的购物体验。

三、结束语

综合而言,新形态下,女性社会地位越来越高,再加上市场的不断改变,使得女性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诉求发生了很大改变。因此,为了可以激发女性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在平面广告设计策划期间,应该从女性消费心理视角出发,对其消费心理精准掌握,合理设计。

参考文献

[1]管静.基于女性消费心理的平面设计广告创意策略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9,2(06):48-50.

[2]郑彧倩,张明宇,李玉婷.现代女性消费心理对平面广告创意的影响分析研究[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9(12):60.

作者:陈珺

第五篇:浅谈现代女性消费心理对企业营销策略的影响

摘 要:在我国,现代女性消费心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了重大变化,现代女性消费倾向几乎成为引导女性市场消费的主要因素。同时现代女性所具有的独特的消费心理特征以及她们在家庭中和社会上所扮演的多种角色,决定了现代女性消费者是市场最为活跃的主角,她们在购买活动中起着特殊作用。因此,分析现代女性消费心理特征对于企业营销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现代女性;消费;消费心理;营销策略

 

女性不仅仅是消费的源泉,她们还掌握着家庭的消费大权,并承担着多种角色,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了解女性的消费心理,尤其是现代女性的消费心理,并采取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从而在现代女性消费市场中占据优势.

 

1 分析现代女性消费心理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女性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可支配的消费资金也越来越多。她们在化妆品、珠宝首饰、食品、保健品等消费领域中支撑着消费市场,成为消费的主导力量,在汽车商业、住房等消费领域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家庭消费中,现代女性往往是消费的决策者和主要影响者。由于承担着母亲、女儿、妻子等多种角色,她们不仅仅对自己所需的消费品进行购买决策,还理所当然地成为绝大多数家庭用品、儿童用品、老人用品、男性用品等商品的购买者。现代女性对购物情有独钟,且乐此不倦。她们之所以具有旺盛的购买动机和需求,其主要原因就是在于潜意识中她们希望通过购物实现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现代女性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他们已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目标和顾客群。但是参与现代女性市场的企业、产品和品牌也是很多的,企业要想取得优异的业绩,必须时刻注意现代女性消费者的消费特征及其变化趋势。

 

2 现代女性消费心理特征分析

 

2.1 时尚心理

现代女性希望尝试不同的生活方式,更加着意于个性化的生活。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在现代女性身上表现的更为明显。现代女性在购买专用商品时,多侧重于外观包装,往往比较强调美的效果,希望能保持自然美和时代美。现代女性购买商品时热衷于追求品牌,信任品牌,甚至具有极高的品牌忠诚度,特别是现代职业女性,品牌意识更为强烈。在现代消费意识 “物质生活高档次,精神生活高格调,生活规律高节奏,文化生活高结构”的影响下,现代女性不断追求商品的流行趋势、新颖、奇特。

 

2.2 情感心理

现代女性感情丰富、心境变化激烈,在购物过程中需求一种被关心、被理解、被诱导、被个性化服务的感觉。反映在消费活动中就是易于在情感的支配和影响下,即时产生对某种产品的喜爱,产生购买欲望,形成非理性消费行为。温馨的广告词也会触动现代女性消费者敏感的神经,使其产生某种情感而进行消费。

现代女性受影响感染的弹性比较大,易产生群体交互和从众心理,引发感染性消费,购买商品时常常关心商品所包含的情感意义,认为某种商品除具体功能外,对自己或朋友还有特别的象征性的意义。如表达爱情、尊严,唤起自己的情感、回忆等。另外,女性消费者在情绪低落或高涨时,易产生突击消费。她们会把购物当作一种乐趣,或通过购物来发泄情绪和释放自己,并且大多数女性不后悔自己为一时的心情好坏所付出的代价。

 

2.3 自尊、自重心理

现代女性具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自我保护意识,对外在事物反映敏感,形成了一种自尊、自重的心理。这种消费心理使她们喜欢独立自主地选购商品,还希望别人仿效自己。常常以自己的购物眼光、标准、习惯和爱好来分析和评价别人及其商品。此外,她们在购物时希望得到销售人员的尊重和认可,销售员的服务态度、广告的宣传等都会影响现代女性消费者的自尊心。

攀比炫耀是现代女性消费者自尊、自重心理的另一钟体现。这是一种以争赢斗胜,或是向别人看齐并要胜过别人为主要目的的消费心理。

 

2.4 方便、实惠心理

现代女性的就业率越来越高,她们将更多的时间用于自我能力的发展,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但由于担任着家庭和职业双重角色,现代女性迫切希望能够减轻生活压力,缩短家务劳动时间,以能更好的工作。所以,她们在购买产品时,对购买过程和使用产品的方便性具有较高的要求。现代女性购物一般愿到超级市场、连锁商店,不仅仅是因为这里的产品价格便宜,还因为这里能使她们一次性完成多种产品的采购,节省时间。

由于女性天生性情细腻,相对于男性来说更会精打细算,要求产品廉价、实惠的心理倾向突出。尤其是在购买各种基本生活用品时,她们非常注重产品的实用性,表现出强烈的求实心理。同时又会不厌其烦的挑选,货比三家,全面衡量其利弊得失,以购买自己认为耐久实惠的产品。

 

2.5 健康安全心理

随着商品种类的丰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在消费中居于突出地位的现代女性越来越关注各种消费品对自己、家人的健康和安全问题。她们喜欢购买绿色食品、自然食品、低脂肪、低胆固醇、多种营养食品等。参加储蓄、保险的现代女性越来越多,以解决生老病死和子女升学、失业等后顾之忧。

 

3 企业针对现代女性消费心理的营销策略

 

3.1 准确的市场定位

市场定位是指对总消费群体中某个特定部分进行产品设计、生产和销售。它可使产品具有一定的特色,树立明确的市场形象 ,以区别众多的竞争对手,从而满足特定消费者的需要和爱好。企业要满足现代女性的消费需求和爱好,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市场定位战略,把市场营销的重点集中在现代女性身上,根据现代女性消费者的职业、年龄、收入情况等,确定目标顾客群体,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

 

3.2 产品策略

消费者对一种产品既有生理性的需要,又有心理性的需要。从某种程度上讲,女性购买产品更多是出于心理性的需求。她们通过购买和使用某种产品,可以寄托自己的某种感情,展示自己的个性,获得某种心理满足和精神享受。这就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品必须从功能、包装、质量、服务、品牌等多方面迎合现代女性消费者。其次,现代女性的消费需求日趋差异化、个性化 ,企业在设计和开发产品时就要突出其个性,推出一系列满足女性个性消费需要的服务形式。

精美的包装能满足女性消费者的爱美的心理,能激发她们对商品或服务产生好感。其次,有些包装具有重复使用价值。所以,企业在产品外观包装上要注意诱发女性消费者的情感,利用精美的包装、流畅的造型、巧妙的构思等激发她们的好感,使她们产生美的联想,从而激发购买欲望。现代女性在购买过程中,既要追求生理满足,又要追求心理满足,对销售服务特别重视。因此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必须提供“细致、周到、人性化”的服务,要努力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坚持作好售前、售中、售后的服务等。现代女性在消费中追求更高层次的欲望日益强烈,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消费的品牌化趋势。她们希望通过品牌来显示自我,展示自己的经济地位、品位和气质。所以企业应强力塑造品牌的个性化。同时,深刻挖掘品牌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品牌价值,全方位培育具有高附加值的高档品牌。

 

3.3 定价策略

在购物过程中,现代女性经常通过联想和想象,把产品价格的高低同个人的意愿、情感、个性等联系起来,以满足心理上的要求或欲望。她们认为通过所购产品的价格,可以标明自己的社会地位、文化修养、生活情操等。因此,企业应注重产品价格的心理功能,使她们通过产品价格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由于日常生活用品的使用量较大,容易耗损,而且难以体现个性化,再加上女性消费者对价格相当熟悉,从而加强了女性消费者对其价格的敏感程度。所以,企业要在保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尽量采用低价策略,给她们一种物超所值的感觉。对新产品、个性商品、儿童消费品等采用高价策略,由于现代女性享受生活和追求时尚的心理,她们愿意高价购买与众不同的新产品,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在现代家庭中,儿童是中心,只要是对孩子有益或是孩子喜欢的东西,再贵家长也会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需要。所以企业采取适当的高价策略,可以利用现代女性消费者特有的价格心理准则,使其感到所购产品物有所值,以达到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满足。但必须加强商品的质量,切不可使价格远离商品的内在价值。

 

 

3.4 促销策略

从心动到行动,这是一个决定性的转变,企业要想使促销策略在实际的营销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效果,就要在研究现代女性消费者心理的基础上,采用她们喜闻乐见、灵活、新颖的促销方式,尽量满足她们的心理需求。

推销人员是与顾客直接见面,长期接触的,可以促使买卖双方建立友谊,易于使顾客对企业产品或服务产生偏爱。特别是对于现代女性消费者来说,她们感情丰富,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企业必须重视对推销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推销员的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及业务素质等,这样才能促进交易的成功。

广告是企业营销策略的一种重要的促销手段,为了打开现代女性市场的大门,抢占现代女性市场份额,一些商家使出浑身的解数,投放巨额的广告费用于电视媒体、时尚杂志及网络宣传上等。企业在广告促销中应注重感性诉求,正确传递商品信息。作为典型感性群体的现代女性,感性诉求对她们是最为有效的方法。

女性消费者购物时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一旦对某一商家或品牌的产品产生偏爱,便会在较长时期内成为其忠实的顾客。因此,采取适当的销售促进手段,增进女性消费者对本企业及其产品的好感,是开拓现代女性消费者市场的重要途径。

 

3.5 网络营销

网络消费所提供的“信息高速公路” 符合了现代女性消费者方便、省时的消费心理。网络消费既给现代女性提供更主动的消费、娱乐机会,同时也使网络商家开拓了广阔的销售渠道。

女性网民网上搜索或购买商品一般多是化妆品、饰品、服装、儿童用品和宠物用品等。通过网络收集商品信息和购买商品这一全新消费方式,使顾客可以接触到相关商品的广泛信息,更大地满足现代女性追求时尚、新潮的消费心理。尽管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但企业网上销售也不能为追求朝夕的营业额而忽视产品内在质量。另外,企业可以借助专门为产品提供信息、金融、物流等配套的服务中介商,来解决提高现代女性网络消费安全感的问题。

建立专门的女性网民社区或论坛网民社区有助于吸引现代女性消费者的注意,促成网上女性消费群体。它不仅能加强企业与消费者建立方便、快捷、有效的沟通,还能满足现代女性通过消费所获得的社交心理需要。注重人性化的网络环境设计能使现代女性在艺术化的享受中感受现代网络的无穷魅力,易培养现代女性网上购物的习惯。所以企业结合现代女性消费者独特的心理,来营造人性化的网络环境,定能不断提高企业的网络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符国强主编.消费者行为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何静.女性消费心理与广告中的女性形象[J]. 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4,(03).

[3]耿黎辉.消费心理学[M]. 西安: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4]卢泰宏,黄启宁. 中国人的购物行为[J].市场与销售 2004,(10).

[5]倪 宁.广告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罗 娟

上一篇:实用管理基础论文下一篇:评职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