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剧教学初中历史论文

2022-04-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历史课本剧是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一种新方法。就“历史课本剧的意义、作用以及具体操作”的问题,谈一些感悟。关键词:课本剧;具体操作;评价阶段通过表演歷史课本剧的形式学习初中历史,是一种新颖而有效的学习方法。这种活动不仅使学生学到了历史知识,而且在改编创作与表演等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课本剧教学初中历史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课本剧教学初中历史论文 篇1:

试析历史课本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观念也在发生改变,课本剧是初中历史教学当中一项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分析了历史课本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历史课本剧;初中历史;应用

历史课本剧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求,以教材资料为背景,学生通过互帮互助的方式收集历史资料并加以补充,形成一个整合型的历史剧本,在课堂上以表演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学生通过编写、协作、演出等方式参与课堂历史课本剧,既加深了对历史人物、事件的理解,实践技能也能得到提升,历史课本剧与教学的结合正是创新教学模式的一种表现。历史课本剧始终将学生作为主体,这点与当前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可广泛应用。

一、历史课本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理念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教学理念将取代以往的教学理念,历史课本剧就是在此时走进课堂教学的。历史课本剧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创建情境,学生通过出演历史人物参与历史课堂,来达到教学效果提升的目的。历史课本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还处于一个摸索的阶段,许多教师不愿改变原本熟悉的教学模式,也会担心历史课本剧的教学应用到底会不会有效,如果没有效果反而会影响教学质量,这样的结果必然得不偿失,于是大部分历史教师会因为这样的考虑而不愿做出变动,继续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来授课。还有部分教师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但由于对历史课本剧接触不多且经验不足,在运用历史课本剧来课堂实施教学时,一开始的确是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氛围,可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而盲目使用历史课本剧,学生对于课本剧也就逐渐失去了兴趣,致使教学效果低下。历史课本剧当中最主要的是还原历史情境,还历史真实面貌,而学生在编写历史剧本时往往缺乏真实性,甚至会出现与历史情节不相符的情况。

二、历史课本剧的编写原则

剧本是舞台戏剧表演的基础和依据。历史课本剧的编写是教师应用历史课本剧开展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决定其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教师要充分了解剧本的特点,遵循以下编写原则。

1.高度集中时间和空间

小说和散文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剧本则与之不同,剧本需要在一个特定的舞台范围之内,充分地展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因此,编写历史课本剧,必须能够高度集中时间和空间,通过幕和场的转换来充分展示故事的发展。

2.重点突出矛盾和冲突

俗话说“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矛盾和冲突是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吸引观众眼球的关键所在。因此,历史课本剧的编写要注重在有限的时空中充分展现故事的矛盾和冲突,将矛盾和冲突贯穿剧本的始终,高潮部分的矛盾和冲突是剧本编写的重中之重。

3.重视剧本语言的创作

剧本语言是展现故事背景、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因此,在历史课本剧的编写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剧本语言的创作,要做到简洁扼要、通俗自然。

三、课本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精选剧本素材,整合历史教材内容

传统的历史教学是一种“模块式”教学,单元与单元之间缺少关联,这是导致历史课不吸引学生的重要原因。笔者在教学中,通过课本剧来串联历史故事,打破模块界线,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历史课本剧要以教科书为基点,严格按照《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对课本剧进行创作与改编。在课标的指引下,对历史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整合与梳理,使其既能够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又符合学生的实际。历史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在历史课本剧中,深入挖掘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时间、历史地点等要素,更有利于使学生在表演中学习和记忆。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一课时,《新课标》要求“使学生了解三国,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历史原因及史实”。这可理解为让学生能够记住重要的时间、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等。在教材中,笔者重点对“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进行了论述,以时间为顺序,对“三国鼎立”的形成进行了剖析。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说,书中的描述过于刻板,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容易,而理解难。这时,就可以利用课本小短剧《三顾茅庐》,从“人物的刻画”方面着手,以人物性格为突破口,编剧、排练、道具制作、问题的设计等环节,基本上由同学们独立策划、完成。学生在小短剧的表演中,展现“三顾茅庐”、“隆中对”等故事及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的性格特点,了解刘备的求才若渴、张飞的鲁莽急躁、诸葛亮的智慧和谋略等。通过学生对人物性格的理解,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了解和学习本课知识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更加理解和固化知识点,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解决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超越“最近发展区”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许多学生难以理解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通过讲解与学生的重复叙述来进行“强化”记忆,使得学生虽然记忆了相关的知识点,但却无法逾越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对于历史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百害而无一益。而通过课本剧,教师将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融入到学生的课本剧表演中,则更有利于搭建学生的“学习支架”,逾越“最近发展区”,使学生从感性认识走向理性认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由于一些课文与前面的课文联系并不密切,学生对课文内容不理解,成为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这时,利用历史课本剧,将前后内容进行有效的串联,让学生扮演相应的角色,学生就可对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从而为课文的学习打下基础。例如,在学习《北方民族大融合》时,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这一课的重点和难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虽然教材中对改革的内容进行了叙述,但是由于缺少改革前后的对比,学生对孝文帝改革的成果仍然较为模糊。这时,可以通过举办课堂“时装表演”的方式,再现北魏统一北方前鲜卑民族的服饰与改革后的服饰,使学生感受服装方面的进步。从这个微小的角度,使学生感受到孝文帝改革对经济、政治、文化的促进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历史课本剧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通过以学生为主体来主动参与课堂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还学会了收集资料、编写与创作、表演等,多方面能力得到提高,使学生在整个活动中喜欢上学习历史。目前,历史课本剧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我们相信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经过对此不断的摸索和学习,终会实现历史课本剧与历史教学的有机结合。

作者:杨凤仙

课本剧教学初中历史论文 篇2:

试谈历史课本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历史课本剧是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一种新方法。就“历史课本剧的意义、作用以及具体操作”的问题,谈一些感悟。

关键词:课本剧;具体操作;评价阶段

通过表演歷史课本剧的形式学习初中历史,是一种新颖而有效的学习方法。这种活动不仅使学生学到了历史知识,而且在改编创作与表演等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一、历史课本剧的意义和作用

1.创作历史课本剧——使学生的历史知识更加丰富

学生要创作历史课本剧,首先要对历史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有所了解,因此,学生为了更好地塑造丰满的历史人物,必然会收集和阅读大量的历史资料,很多的历史知识点就这样被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补充和完善起来。

2.表演与观赏历史课本剧——使学生增强了历史学习的兴趣

历史教学中有很多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比如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影响等,在组织学生进行历史课本剧活动时,可以将易混内容进行反复比较,通过概括历史情节,评价历史事件与人物,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更加清晰地了解事件的发展经过,在加深历史知识记忆的同时,学生会对历史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历史学习当中。

3.组织历史课本剧活动——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在组织历史课本剧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遇到问题或产生分歧时,通过协商讨论,积极发表个人的观点,同时学会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在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历史剧本修改得更加完美,角色表演得更加成熟,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也越来越强。

二、历史课本剧的具体操作

历史课本剧在具体的操作中有以下三个步骤:

1.历史课本剧的创作阶段

(1)历史教师根据教学实施方案,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利用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收集相关的历史资料;(2)对收集到的历史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围绕中心任务与事件开始编写历史剧本,剧本的内容要实事求是、基本切合教材;(3)对初稿进行讨论和修改,理顺故事脉络,突出剧本的矛盾冲突,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2.历史课本剧的排练阶段

剧本定稿之后,先由具有导演才能的学生组成导演组,再结合剧中人物的外形、气质来选择合适的演员。比如历史课本剧《三国鼎立》,根据剧情与人物,我们在班内选出了曹操、袁绍、许攸、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等角色。选好演员,同学们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反复排演了。

3.历史课本剧的演出与评价阶段

历史课本剧的演出一般配合历史教学,可以在本班教室,当然有时也可以在学校大礼堂。演出之后最重要的事情是要让学生谈观后感,谈对相关的历史事件的思考和评价。比如,学生排演的历史剧《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北魏统一与汉化前后的变化,要让学生明白:每一次历史的进步就是人类的进步。

当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历史课本剧活动,虽然还有诸多的不足,但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就一定能够发挥历史课本剧的重大作用,更好地为历史教学服务。

编辑 温雪莲

作者:李丽

课本剧教学初中历史论文 篇3:

试析历史课本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历史课本剧将戏剧元素融入历史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表现力,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形成学习历史的主观能动性。本文分析历史课本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理论依据,并提出历史课本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措施。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课本剧 方法应用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1]近年来,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初中历史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课本剧将戏剧元素融入历史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表现力,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形成学习历史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探析历史课本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历史课本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够更好地挖掘和超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对知识和能力进行意义建构。传统的历史教学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通过历史课本剧,则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教室为舞台、以表演为教材,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把课文中描写人物活动的语句化作具体人物活动的话剧,将历史知识点融入到学生的表演中。

2.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将个体的能力分为“语言、数理、视觉、音乐、运动、人际交往、观察、存在智力”八种智力类型。不同个体的智能倾向是不同的,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这种个体的差异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有些学生善于书本记忆,而有些学生善于逻辑推理,在理解中记忆知识点。课本剧的方式,无疑为各种智力倾向的学生都提供了发挥自己长处的平台,通过语言的复述和改造,可以发挥学生的语言能力;通过历史剧的演出,可以锻炼学生的肢体语言表达能力;通过配乐,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课本剧使枯燥的历史课,成为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重要工具。

3.“元认知”学习理论。

元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在学生能力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起到决定作用的是学生的“元认知”。所谓元认知,即“学生对自己掌握知识过程的理解”。在常规的历史教学中,学生机械记忆书中的知识点,教师只注重教学的结果,而忽视教学的过程,使得许多学生认为历史课枯燥无味。而通过历史课本剧,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表演,诠释出历史人物的性情和故事情节,有助于在自己的大脑中形成历史的“元认知”。

二、课本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精选剧本素材,整合历史教材内容。

传统的历史教学是一种“模块式”教学,单元与单元之间缺少关联,这是导致历史课不吸引学生的重要原因。笔者在教学中,通过课本剧来串联历史故事,打破模块界线,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历史课本剧要以教科书为基点,严格按照《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对课本剧进行创作与改编。在课标的指引下,对历史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整合与梳理,使其既能够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又符合学生的实际。历史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在历史课本剧中,深入挖掘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时间、历史地点等要素,更有利于使学生在表演中学习和记忆。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一课时,《新课标》要求“使学生了解三国,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历史原因及史实”。这可理解为让学生能够记住重要的时间、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等。在教材中,笔者重点对“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进行了论述,以时间为顺序,对“三国鼎立”的形成进行了剖析。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说,书中的描述过于刻板,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容易,而理解难。这时,就可以利用课本小短剧《三顾茅庐》,从“人物的刻画”方面着手,以人物性格为突破口,编剧、排练、道具制作、问题的设计等环节,基本上由同学们独立策划、完成。学生在小短剧的表演中,展现“三顾茅庐”、“隆中对”等故事及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的性格特点,了解刘备的求才若渴、张飞的鲁莽急躁、诸葛亮的智慧和谋略等。通过学生对人物性格的理解,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了解和学习本课知识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更加理解和固化知识点,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解决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超越“最近发展区”。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许多学生难以理解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通过讲解与学生的重复叙述来进行“强化”记忆,使得学生虽然记忆了相关的知识点,但却无法逾越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对于历史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百害而无一益。而通过课本剧,教师将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融入到学生的课本剧表演中,则更有利于搭建学生的“学习支架”,逾越“最近发展区”,使学生从感性认识走向理性认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由于一些课文与前面的课文联系并不密切,学生对课文内容不理解,成为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这时,利用历史课本剧,将前后内容进行有效的串联,让学生扮演相应的角色,学生就可对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从而为课文的学习打下基础。例如:在学习《北方民族大融合》时,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这一课的重点和难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虽然教材中对改革的内容进行了叙述,但是由于缺少改革前后的对比,学生对孝文帝改革的成果仍然较为模糊。这时,可以通过举办课堂“时装表演”的方式,再现北魏统一北方前鲜卑民族的服饰与改革后的服饰,使学生感受服装方面的进步。从这个微小的角度,使学生感受到孝文帝改革对经济、政治、文化的促进作用。

3.引导学生协作,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

新课标要求将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使学生更广泛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传统的历史教学,学生接触的机会少,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地位,与新课标的要求背道而驰。新课改下,课堂教学设计不应局限于教材,要打破历史课本中传统的“条条框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整合课本内容。通过课本剧,为学生提供合作与竞争的平台,适当拓展课本内容,引导学生鉴古知今,关注现实。[2]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理解自己学习历史的“元认知”。例如在学习《美国内战》一课时,重点是学生对美国南北矛盾内容的理解,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在于“奴隶制度”。教师可以通过“模拟国会”的课本剧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扮演美国国会的会员代表,就南北方的“奴隶”的焦点问题展开辩论。通过集聚小组众人的智慧,既使个体获得了表现的机会,又促进了个体在合作中的学习。学生站在不同的视角,用亲身体验的方式,在合作与竞争中分析历史问题,增强学习历史的主动性。

4.再现历史情境,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历史新课标对学生学习历史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看待历史,理解历史规律与进程,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可见学生的历史课更是一门“思想道德”课。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品味历史、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自己的方法论,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浓郁的情境,对当时的历史事件进行再现,将学生的注意力更好的引入到特定的情境中,才能够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情感体验,促进其价值观的形成。在课本剧中,由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相应内容的扮演,让学生亲自创设情境、感受情境,在心灵上受到情感的共鸣与冲击。例如在学习《难忘九一八》一课时,让学生进行课堂剧《西安事变》的表演,从张学良、楊虎城多次劝说蒋介石联共抗日不果到实行“兵谏”,使同学们认识到蒋介石“不抵抗”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危害以及张学良、杨虎城为民族大义而牺牲自我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责任感。

5.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历史综合能力。

学习历史的关键不是学生对课本中每个知识的简单记忆,而应该是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既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有了完整的认识,又对学生的逻辑性历史思维进行整合,在历史学习中方能举一反三,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课本剧是学生告别灌输式学习、做习题、死记硬背学习的重要手段。通过历史课本剧,使学生能够通过分析、比较,形成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既能分析历史事件或人物的利弊,又能提出自己对这一历史现象的见解,通过横向与纵向联合与比对,形成自己的“历史理论体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在学习某一历史事件时,在横向角度,可以以课文中当时历史时代为背景进行课本剧的编排,在纵向角度,可以通过“穿越”的方式,对历史课本剧进行改造,大胆将现代人物引入古代的历史故事中,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背景,演绎古代历史故事。例如在学习《戊戌变法》一课时,让学生对“康有为与顽固派的论战”进行课堂剧的表演,使学生了解新旧势力的紧张和变法在社会上所起的思想启蒙作用,为理解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意义做铺垫。由于条件所限,同学们的表演虽然简单,但他们仍产生了高度的热情和大胆的想象,进行了剧本的创作和表演。在不违背教材主旨的基础上超越教材,将历史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素养。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事半功倍的练习效果,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发展性、独创性。[3]

三、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历史课本剧需注意的问题

当前,初中历史的课程改革正在深入开展,历史课本剧作为一种新颖的历史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所改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读史、学史、评史、用史“的综合历史能力。在历史课本剧的“备、编、排、演、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将学习的主体还予学生,最终使学生形成“有效学习”。笔者认为,在历史课本剧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注重以下问题:

一是每种新的教学方法都有它的利与弊,历史课本剧也不例外。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处理好“历史课本剧与新课标、课堂空间与时间、学生独自表演与集体互动、教师预设与学生自主学习”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必须在遵循新课标的前提下进行,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不脱离课标,又要在课堂中有所创新。要不断拓展历史课堂的空间,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要将历史课本剧作为教学难点的突破与教学重点的延伸。通过历史课本剧的形象、直观、互动,解决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对历史剧的前因、后果、人物进行深入挖掘,创设开放的“教育生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在现实教学中,个别教师为了“抓重点、攻难点”,增强历史课本剧的可读性与趣味性,容易将历史课上成“图片展示课”,将收集的大量的资料交由学生浏览,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完全成了观众,缺少了课堂的互动性,可以说走向了历史课本剧的误区。要上开展好历史课本剧,就必须创设一个师生平等交流的平台,对课本剧进行深入的挖掘,让学生主动地探究和讨论问题,引导学生鉴古知今、关注现实,将历史课本剧打造成学生学习趣味历史的“寄存器”和“集聚区”。

三是历史课本剧的类型应该多样化、本土化。要结合教学实际,大力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即兴表演、角色、游戏、竞赛、讨论等多种形式,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历史课本剧的表演与互动过程中。在历史课本剧的教学中,必须与本地的历史结合、与本地的风土人情结合,使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有利于学生将课本剧引申、拓展,找到“原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增强历史课的实效性。

总之,历史课本剧将戏剧元素融入历史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表现力,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调动学习历史的主观能动性。近年来,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初中历史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课本剧的实施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元认知”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新型教学方式。教师只有精选课本戏剧素材、整合历史教材内容,解决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超越“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竞争与合作,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创设真实的历史情境,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历史综合能力,才能够更有效地发挥课本剧的优势,推进初中历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沈大礼.情景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3,(14):14-15.

[2]毛立功.灵活运用历史课本,师生合作探究问题——浅论探究性学习方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3,(12):26-27.

[3]王先华.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自主高效学习[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12):38-39.

作者:陈国清

上一篇:办公室年度工作总结范文优选下一篇:团支书学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