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stenblot试验方法

2022-06-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westenblot试验方法

电力设备高压试验种类与试验方法

摘要: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科学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电力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了更显著的影响。所以,保证电力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对国家电力安全以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电力设备的高压试验是电力维护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规范的操作、管理、安全的理念和合理的组织对电力设备高压试验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为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重点把握其中的关键点,定期对设备的高压试验,能够保证电力的稳定输送。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力设备;高压试验;试验方法

1引言

当前,我国电网建设速度加快,在容量和电压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升,供电可靠性相对增强。任何设备的运行都要以可靠性和安全性作为基础和前提,因此,维护工作具有核心性的地位。同时,在新的发展阶段,面对现代社会,设备需要紧跟使得发展节奏,积极进行更新换代,与此同时,也要对其相关的指标进行适应性的调整,保证二者的统一性与一致性。要将设备性能进行积极掌握,以此为基础,了解其自身存在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目的是更好地掌握其功能,在使用中发挥对试验的指导性作用。借助试验,实现对设备故障的有效预防,提升其运行的稳定性。

2对电力设备进行高压试验的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电力设备作为电力系统向人们提供电能的重要装置,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对电力设备进行高压试验,不仅能够很好地检测电力设备的工作状态,而且也是确保电网正常提供电能的关键。通过检测所得的信息,才能依照这些信息科学、合理地分析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有利于全面了解电网的工作状态及其安全性,在理论上为后期的安全维护工作进行科学的指导,进而对电力设备进行有效的调整,使它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在我国由于地域辽阔,东西跨度和南北跨度都比较大,在一些长距离的电力输送中,高压输送方式是我们通常采用的输电方式,这就对电力高压设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其发生故障,将直接造成大面积的停电现象,直接影响到人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所以对电力系统进行高压试验,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对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供电具有重要的意义。

3电力设备高压試验的分类

3.1电力设备的绝缘特性试验

在检测设备绝缘故障时,在整体工作中,绝缘特性试验是其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检测诊断电气设备是否存在绝缘故障或绝缘缺陷的关键所在。现阶段,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迅猛发展,应用在系统中的电力设备也逐渐呈现了结构多样化和高电压化的趋势,因此,只有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绝缘测量指标,才能够确保电力设备的绝缘特性试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的采取措施来进行检修和维护,从而为设备的安全运行奠定基础,同时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也会大幅度提高。

3.2电力设备的耐压特性试验

电力设备的绝缘性能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设备绝缘结构进行安排的过程中,势必要考虑到系统的需求,并且在结构中的每一个部位都应该确保其绝缘效果,尽可能的避免出现由于个别部件的绝缘性能被破坏而造成设备绝缘性能大大降低的现象。对电力设备开展耐压试验的最终目的就是对设备可以承受的电压水平进行良好的掌握,同时简单了解设备的绝缘水平。由于耐压特性试验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因此,如果电力系统不具备关键设备或缺乏必要条件,那么在开展绝缘耐压试验时要慎重选择,尽可能的降低由于开展试验而对设备造成的影响。

4电力设备的高压试验条件与方法

4.1局部放电试验

这种试验方式主要是局部的检测,在检测过程中不需要考虑电源等问题,只需要对试验的顺序进行准确核对,就能够对局部地区的电场强度进行检测。局部放电试验主要有2种试验方式:一是使用预激磁电压的Um系统来进行试验工作,由于这种试验方式测的不是电压的延续放电量,所以这种方式并不适合测试变压器;二是将工频电压作为预激磁电压,通过减低工频耐压等处理,可以达到测定局部电压的目的。

4.2电力设备的高压试验方法

电力设备的高压试验包括直阻、绝缘、介损、耐压、局放等,具体可分为以下电力设备高压试验方法:一是将引线依据设备的组合原理图进行正确的连接,并确保控制箱接地与设备之间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二是在进行高压试验的工作前,必须仔细检查好设备的各部位接线与控制箱内的调压器是否达到标准;三是在电力设备的电源接通后,要及时观察指示灯的变化,指示灯为绿色时代表可以按下启动按钮,指示灯为红色则表示等待升压的过程;四是在对调压手柄进行调整时,试验人员必须依据顺时针方向进行匀速转动手柄,还要仔细观察试品的运转状况与仪表指示的变化;五是在电力设备的高压试验工作结束后,必须及时将电压调至零位并按下停止按钮,还要切断电源并解开试验连接的引线。

4.3高频震荡波(OSI)试验方法

1990年,在国际大电网会议中,首次提出了频震荡波耐压试验,该试验多用于高压聚合物绝缘电力电缆敷设后的现场试验与定期的预防性试验。但该种试验多在110kV或者110kV以上的高压电缆的绝缘试验中。优点是可获得良好的高电压,携带方便,源容量小,可及时发现电力设备的损伤、水树类型绝缘缺陷等。缺点是该这种未配备高压电容与高压电抗器,效率一般,无法解决长线路上高频电压波的衰减,技术尚未完善。

4.4操作波试验法

操作波试验法与其他试验法相比,对试验标准以及试验具体过程的要求都相对比较高,这样试验法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很好地测出设备的测试灵敏度以及数据的准确性。它较适合应用于检查电网设备前期的质量安全。此外,由于这种试验法能很好地感知绝缘片之间的实际空气间隙,因此它在检测变压器相间绝缘是否达标上有独到的优势。

结束语

综上,电力设备高压试验技术性较强,同时,伴随着诸多危险,因此,为了提升高效性,需要关注整个实验的操作流程和执行环节,全面进行整个实验的控制和调控工作,强化操作水平,同时,要关注执行力,提升谨慎性,积极应对实验中出现的缺陷,尤其是做好突出状况的解决,促使试验得以顺利进行,切实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靳绪强,丛刚.试析电力设备高压试验的分类以及方法[J].科技与企业,2019(5):179-180.

[2]刘斌.试论电力设备高压试验的分类与试验方法[J].江西建材,2015(1):227-228.

作者:李达 陈占武

第2篇:电力设备高压试验的类别及试验方法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要保障电能的安全输送,就必须确保组成输电线路的各个部分都能够正常的运行。高压试验是电力系统设备运行维护的重要环节,更是整个电网平稳运行的关键因素。因此若要保证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就必须进行高压试验。本文首先简要叙述了电力设备的高压试验,然后对电力设备高压试验进行了分类,接着研究了电力设备高压试验的方法,最后介绍了在进行高压试验时需注意的事项,希望能为电力技术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电力设备;高压试验;类别和试验方法

0.引言

一说到“电”,人们除了会联想到“清洁”﹑“方便”等词汇外,还会想到“危险”。的确,电力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潜在安全风险。虽然大多数时候用电都十分安全,但是高压电流可迅速致命这一点还是让很多人谈“电”色变。每一年都会有一些因电力设备故障而引发的触电事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为了减少电力设备故障的几率,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加强了对电力设备的高压试验工作。

1.电力设备高压试验的概述

高压试验是检测电力设备能否正常运行的一种有效手段,高压试验的对象十分广泛,包括发电机﹑GIS﹑电力变压器﹑高压交联动力电缆和电压电流互感器等等,几乎囊括了电力系统中的所有电力设备。

由于当前我国很多电力设备事故是由绝缘故障所引起的,因此绝缘故障检测便是当前我国电力设备高压试验的重心。可以说,只要涉及到电力设备的检测,就必然会进行绝缘测试,尤其是在以下三种情况下,绝缘检测是法定检测环节。

1.1高压电气设备的出厂检测

高压电气设备制造厂必须对本企业所生产的所有产品,原材料等进行检测,只有合格的原料才能上生产线,未经检测的产品不得出厂,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不得出厂,因为不合格产品导致人身财产损害的,要承担法律责任,这里要注意的是产品合格的标准可以遵循企业内部规定,但是该规定不得低于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1.2设备检修后的绝缘测试

电力设备和其他设备一样,也会老化,需要定时检修,然而在修理之后,电力设备的修理部位可能会和原标准有所出入,为了确保设备在检修后或大修后能够正常使用,必须对其进行绝缘测试,尽量使修理后的部分达到原质量标准,以降低事故风险。

1.3对运行中的电气设备进行的预防性试验

这种预防性试验往往会定期进行,在检测过程中要注意重点设备的耐压试验。因为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被试品的等效电容往往很大,常规耐压设备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所以最好具体分析电力设备的运行特点,参照具体的线路情况,找出最佳测试方式。

当前我国绝缘检测的方法有两种:在线检测、离线试验。由于离线试验只要在停电情况下即可进行,而在线检测需要对系统不断地进行调整,因此当前我国的电力设备绝缘检测大多是离线检测。

以上是我国电力设备高压试验的一些基本情况。

2.电力设备高压试验的分类

根据电力设备高压试验根本目的不同,可以将试验的类型分为型式试验、出厂试验、系统中进行的交接试验以及预防性试验几种,然而在电力设备绝缘故障检测中,最重要的就是对电力设备的绝缘特性试验和耐压特性试验两种。

2.1电力设备的绝缘特性试验

在设备绝缘故障检测过程中,绝缘特性试验是整体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环节,也是诊断检测电气设备绝缘缺陷或故障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电力系统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系统中所采用的电力设备也逐渐向高电压化和结构多样化方面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想要确保电力设备的绝缘特性试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就必须在原有试验的基础上增加绝缘测量指标,提高测量过程的简单性和迅速性,以此来对设备运行状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一旦发展缺陷,便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维护与检修,从而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同时也能够有效促进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2电力设备的耐压特性试验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电力设备的绝缘性能对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根据系统需求合理安排设备的绝缘结构是不容忽视的,同时要注重结构中任何一个部位的绝缘效果,因为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任何一个部位的绝缘性能被破坏都会大大降低设备的绝缘性能。对电力设备进行耐压试验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掌握设备耐受的电压水平,同时,在试验的结果中,也可以对该设备的绝缘水平要求有一个简单的了解。由于耐压特性试验本身具有破坏性,因此,对于一些缺少条件或不具备关键设备的电力系统,要慎重选择绝缘耐压试验的开展工作,从而避免由于试验开展而给设备造成的影响。

3.电力设备高压试验方法

3.1关于工频交流试验的系统

对于工频交流高电压的试验方法的实现是经过电源的控制器、调压器与保护球隙等来实现的,在整个的体系当中,调节工频试验电压的大小和控制电压的改变速度是调压器的主要功能和作用。

3.2关于直流耐压的问题是和交流耐压等同的问题

低频交流耐压试验的系统中存在的问题,顾及到一些电容量比较大的试样品,在工频试验的时候,需要的试验变压器的容量就相对比较大,使得试验设备的负担加重,所以在现场试验非常麻烦。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容性电流是与试验电压的频率成正比,就提出了采用0.1HZ 的超低频试验的设备。所以0.1Hz 超低频试验设备的容量就仅仅是工频时的五十分之一。

3.3关于直流耐压的试验系统

一般来讲,通过工频高压的整流从而实现直流高压发生器的最先作用的方式,虽然这种方式可以检测设施时的耐压力,但因为在实践时体积较大、稳定性较差,所以现在就是被工频倍压整流高压发生器给取代了。而目前最新型的工频倍压整流高压发生器的线路具有简单、荷载能力强的优点,所以在设备的耐压试验当中被广泛使用。

4.进行高压试验时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高压试验时需注意的具体事项如表1所示。

5.结语

综述,电力设备的高压试验是一项极度危险又极度重要的工作,它涉及的范围很广。那么就必须建立一套非常有效的规范用来保证这些试验的正常实施,那试验人员就必须充分了解试验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危险点,注意根据一些相关规程来进行操作。在高压变压器的局部放电试验不仅对变压器的合格程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还为变压器的其他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数据,促进了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云龙.电力设备高压试验方法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6).

[2]杨雅文.电力设备高压试验方法及其安全措施的探讨[J].中国科技纵横,2012.

[3]李长进.浅究电力设备高压试验的分类与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1).

作者:关志柱

第3篇:试论电力设备高压试验的分类及其试验方法

摘 要:在我国经济水平上升的时代背景下,电力逐渐成为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有保证电能的持续供应,才能为人民生活提供便利基础,促进社会的安定安荣。而电能的传输离不开输电线路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电力设备的稳定运行的前提条件就是需要对高压进行试验。本文以电力设备高压试验的内容阐述为基础,对高压试验的分类及试验方法进行了具体分析及探讨,希望可以为保障电力设备的持续运行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电力设备;高压试验;试验方法

电力设备是保障电能不间断供应的首要条件,如果电力设备在运行环节出现问题,导致运行失败,将会无法满足人们对电力的需求,所以电力企业为了提高电力设备运行效率,进行高压试验是必然的。电力设备的高压试验包括较多层面,不仅涉及到电能管理,更离不开对技术的应用,所以高压试验对技术的要求是极为严格的,这是一项具有一定难度的电能保障工程。高压试验需要以相应的规范标准为依据,将电力设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电能及高电压状态进行测量及试验,一旦发现故障隐患,需要及时解决,保障电力设备的稳定运行。

一、电力设备高压试验的内容分析

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离不开电力设备之间的相互配合,而电力设备运行的基础及保障与高压试验的技术检测有着较为直接的关系,因此,高压试验涉及的范围比较宽泛。根据当今我国电力系统运行故障的分析,基本可以得知问题大多来自于绝缘方面,所以对绝缘问题进行检测是目前电力设备高压试验中的重点难题。一般来说,只要进行电力设备的高压试验,绝缘测试就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下列情况:

1.高压电气设备在出厂时的检测

由于电力的传输过程具有一定危险性,因此高压电气设备的出厂检验是极其重要的,而设备制造厂则应当确保出厂的产品是符合国家应用标准的,在电气设备出厂前必须对设备本身及材料进行较为严格的检测,只有质量达标的材料才能投入设备的生产环节,厂家必须做到没有经过检测的设备不能够投入使用,检测不合格的更不能流入电力企业,这是因为质量不达标的设备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旦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将会直接造成人员及财产的大量损失,这是需要厂家承担法律责任。特别说明的是,设备的质量的评判结果可以以企业标准为依据,但是企业的标准设置必须与国家及行业要求相一致。

2.在完成设备检修后需要进行绝缘测试

设备只要运行就会造成磨损及老化,电力设备也是如此,因此为了避免电力设备的老化问题不能够被及时发现,应根据其运行效率及频率,设置规范期间进行设备检修及维护。由于在电力设备在完成检修时很可能会出现绝缘标志与实际位置发生偏离的现象,因此需要对维修对象进行绝缘测试,保证电力设备的正常使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对处于运行状态的电气设备进行预防试验

这种预防性试验往往会定期进行,在检测过程中要注意重点设备的耐压试验。因为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被试品的等效电容往往很大,常规耐压设备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所以最好具体分析电力设备的运行特点,参照具体的线路情况,找出最佳测试方式。

当前我国绝缘检测的方法有两种:在线检测、离线试验。由于离线试验只要在停电情况下即可进行,而在线检测需要对系统不断地进行调整,因此当前我国的电力设备绝缘检测大多是离线检测。

二、电力设备高压试验的分类标准

1.以试验目标为标准

针对电力设备高压试验的目的可以对其进行分类,一般可以将高压试验分为出厂试验、型式试验、预防性试验以及系统交接试验,上述四种高压试验的最终目的,都是确保电力设备的各项参数、功能可以满足电网运行要求,并确保电力设备运行中的安全性、稳定性可以满足其使用要求,使其可以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各领域。

2.以试验对象为标准

根据电力设备高压试验对象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绝缘特性试验和绝缘耐压试验,一般都是在低压或不损坏设备绝缘的前提下进行绝缘特性试验,主要是通过测试绝缘的各种特性来对设备内部情况进行判断。电力设备绝缘特性试验的对象主要以电阻、介质损耗角正切值以及绝缘油物化特性等,而该试验的试验结果准确性相对较高,可以准确的反应出电力设备绝缘内部的各项情况,但是无法通过绝缘特性试验来完成绝缘的耐压等级评判,因此,电力设备在高压试验中要进行绝缘耐压试验。

电力设备绝缘耐压试验的主要内容有工频耐压试验、操作波试验、冲击试验以及感应耐压试验等,电力设备的上述几种绝缘耐压试验具有一定破坏性,在试验过程中可以准确发现一些危险性较大的集中性缺陷及绝缘等级,但是绝缘耐压试验过程中会对电力设备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因此,电力设备在进行绝缘耐压试验前要完成非破坏性试验,如果在非破坏性试验中便已发现设备存在异常,在电力设备异常排除前不能进行绝缘耐压试验,避免电力设备在绝缘耐压试验中发生损毁。

3.以试验条件为标准

根据电力设备高压试验条件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在线监测和离线试验,其最终目的就是确保电力设备运行中的安全性、稳定性,以便于电力设备可以在供电系统中发挥正常效用。

三、电力设备高压试验的方法

1.工频交流试验

工频交流试验系统是电力设备高压试验中常见的试验系统之一,其主要是由电源控制器、升压变压器、调压器以及保护球隙等装置组成,其中升压变压器的主要作用是调解电力设备高压试验中的电压,调压器主要是调节工频试验电压的升降速度和电压高低,球隙测压器在电力设备高压试验中不仅可以用来测量高电压,同时也可以发挥保护被检测设备的功能。

虽然上述多种装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便利工频试验,但是该系统在电力设备高压试验中依旧存在较多问题,由于被试电力设备电容电压需求相对较高,这便对调压器和升压变压器的自身容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满足高压电力设备高压试验的需求则使该系统的一些设备比较笨重,所以该系统在运输、操作过程中的难度相对较高,因此,该高压试验系统并不适用于电力设备的现场测试要求。

2.直流耐压试验

直流耐压系统是基于工频整流技术而成的一種高压试验系统,其在实际运行中主要是依靠工频倍压发生器进行试验,工频被压发生器具有电路简单、承受电压过载能力强等特点,而且工频被压发生器在使用中的故障率相对较低,但是直流耐压试验系统在使用中依旧存在较多弊端,由于该高压试验系统所采用的是功率被压,所以该系统在高压试验中的稳定性相对较差,继电器控制回路的保护动作与其他系统相比相对较慢,在高压试验中无法对电力设备进行最完备的保护。

电力设备高压试验的顺利开展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自身问题,帮助操作人员及时排除电力设备运行中的各项隐患,确保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可以满足电力系统运行要求,排查隐患,使电力系统能够正常运行,更好地为人民的生产生活服务,因此一定要重视电力设备的高压试验工作。

参考文献:

[1] 钟诚.基于电力设备高压试验的分类与试验方法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5(09).

[2] 闵敏.电力设备高压试验的分类与方法探讨[J].低碳技术,2016(24).

作者:侯亮 孙凯 侯连柱

第4篇:金相试验操作方法和试验规程

1. 试样制备:

1.1 试样截取的方向,垂直于径向,长度不超过8mm。

1.2 试样可用手锯或切割机床等切取,不论用何种方法取样均应注意试样的温度条件,必要时用水冷却,以避免正式试样因过热而改变其组织。

2. 试样的研磨

2.1 准备好的试样,先在粗砂轮上磨平,候磨痕均匀一致后,即移至细砂轮上续磨,磨时须用水冷却试样,使金属的组织不因受热而发生变化。

2.2 经砂轮磨好、洗净、吹干后的试样,随即依次在由粗到细的各号砂纸上磨制,可采用在预磨机上进行磨制,从粗砂纸到细砂纸(w1-w6)、再换一次砂纸,试样须转90°角与旧磨良成垂直方向。

2.3 经预磨后的试样,先在抛光机上进行粗抛光(•抛光织物为细绒布、抛光液为W2.5 金刚石抛光膏),然后进行精抛光(抛光织物为锦丝绒,抛光液为W1.5 金刚石抛光膏)•抛光到试样上的磨痕完全除去而表面像镜面时为止,即粗糙度为Ra0.04以下。3. 试样的浸蚀

3.1 精抛后的试样,便可浸入盛于玻璃皿之浸蚀剂中进行浸蚀。浸蚀时,试样可不时地轻微移动,但抛光面不得与皿底接触。

3.2 浸蚀剂一般采用4-8%硝酸酒精溶液。

3.3 浸蚀时间视金属的性质、检验目的及显微检验的放大倍数而定,以能在显微镜下清晰显出金属组织为宜。

3.4 试样浸蚀完毕后,须迅速用水洗净,表面两用,酒精洗净,然后用吹风机吹干。

4. 金相显微组织检验

4.1 金相显微镜操作按仪器说明书规定进行。

4.2 金相检验包括浸蚀前的检验和浸蚀后的检验,浸蚀前主要检验钢件的夹杂物和铸件的石墨形态、浸蚀后的检验为试样的显微组织。按有关金相标准进行检验。

5. 使用金相显微镜注意事项:

5.1 取用镜头时,应避免手指接触透镜的表面,镜头平时应放在干燥器中妥善有效。

5.2 物镜与试样表面接近时,调节时勿使物镜头与试样接触。 5.3 显微镜不使用时需用防尘罩盖起。

金相显微镜操作规程

金相显微镜属于精密光学仪器,为了保证金相显微镜系统正常的发挥功能,特制定本规程。

金相显微镜由专人使用,专人负责日常维护、保养。任何人未经许可,不得调试该设备。 金相显微镜系统的操作步骤及日常维护、保养注意事项如下:

一、显微镜部分

1、去掉防尘罩,打开电源。

2、将试样置于载物台垫片,调整粗/微调旋钮进行调焦,直到观察到的图像清晰为止。

3、调整载物台位置,找到关心的视场,进行金相分析。

二、计算机及图像分析系统

将金相显微镜上的观察/照相切换旋钮调至PHOT位置,金相显微镜里观察到的信息便转换到视频接口和摄像头,打开计算机,启动图象分析软件,即可观察到来自金相显微镜的实时的图像,找到关心的视场后将其采集、处理。

三、日常维护、保养及注意事项

为保证系统的使用寿命及可靠性,注意以下事项:

1.试验室应具备三防条件:防震(远离震源)、 防潮(使用空调、干燥器)、防尘(地面铺上地板);电源:220V±10%,50HZ;温度:0°C—40°C。

2.调焦时注意不要使物镜碰到试样,以免划伤物镜。

3.当载物台垫片圆孔中心的位置远离物镜中心位置时不要切换物镜,以免划伤物镜。

4.亮度调整切忌忽大忽小,也不要过亮,影响灯泡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有损视力。

5.所有(功能)切换,动作要轻,要到位。

6.关机时要将亮度调到最小。

7.非专业人员不要调整照明系统(灯丝位置灯),以免影响成像质量。

8.更换卤素灯时要注意高温,以免灼伤;注意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卤素灯的玻璃体。

9.关机不使用时,将物镜通过调焦机构调整到最低状态。

10.关机不使用时,不要立即该盖防尘罩,待冷却后再盖,注意防火。

11.不经常使用的光学部件放置于干燥皿内。

12.非专业人员不要尝试擦物镜及其它光学部件。目镜可以用脱脂棉签蘸1:1比例(无水酒精:乙醚)混合液体甩干后擦拭,不要用其他液体,以免损伤目镜。

第5篇: 路基路面现场试验检测方法之平整度试验检测方法

平整度是路面施工质量与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指以规定的标准量规,间断地或连续地量测路表面的凹凸情况,即不平整度的指标。路面的平整度与路面各结构层次的平整状况有着一定的联系,即各层次的平整效果将累积反映到路面表面上,路面面层由于直接与车辆及大气接触,不平整的表面将会增大行车阻力,并使车辆产生附加振动作用。这种振动作用会造成行车颠簸,影响行车的速度和安全及驾驶的平稳和乘客的舒适,同时,振动作用还会对路面施加冲击力,从而加剧路面和汽车机件损坏和轮胎的磨损,并增大油耗。而且,不平整的路面会积滞雨水,加速路面的破坏。因此;平整度的检测与评定是公路施工与养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平整度的测试设备分为断面类及反应类两大类。断面类实际上是测定路面表面凹凸情况的,如最常用的3m直尺及连续式平整度仪,还可用精确测定高程得到;反应类测定路面凹凸引起车辆振动的颠簸情况。反应类指标是司机和乘客直接感受到的平整度指标,因此它实际上是舒适性能指标,最常用的测试设备是车载式颠簸累积仪。现已有更新型的自动化测试役备,如纵断面分析仪,路面平整度数据采集系统测定车等。国际上通用国际平整度指数IRI衡量路面行驶舒适性或路面行驶质量,可通过标定试验得出IRI与标准差ó 或单向累计值VBI之间的关系。

二、平整度测试方法 (一)

3m直尺法

3m直尺测定法有单尺测定最大间隙及等距离(1.5m)连续测定两种。两种方法测定的路面平整度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前者常用于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查验收,单尺测定时要计算出测定段的合格率;等距离连续测试也可用于施工质量检查验收,要算出标准差,用标准差来表示平整程度。

1.试验目的和适用范围

用于测定压实成型的路基、路面各层表面的平整度,以评定路面的施工质量及使用质量。

2.测试要点

(1)在测试路段路面上选择测试地点

①当为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测需要时,测试地点根据需要确定,可以单杆检测;

②当为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或进行路况评定需要时,应首尾相接连续测量10尺。除特殊需要外,应以行车道一侧车轮轮迹(距车道线80~10ocm)带作为连续测定的标准位置。

③对旧路面已形成车辙的路面,应取车辙中间位置为测定位置,用粉笔在路面上作好 标记。

(2)测试要点

①在施工过程中检测时,按根据需要确定的方向,将3m直尺摆在测试地点的路面上。

②目测3m直尺底面与路面之间的间隙情况,确定间隙为最大的位置。

③用有高度标线的塞尺塞进间隙处,量记最大间隙的高度,精确至0.2mm。

④施工结束后检测时,按现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调》(JTJ071-98)的规定,每1处连续检测10尺,按上述步骤测记10个最大间隙。

3。计算

单杆检测路面的平整度计算,以3m直尺与路面的最大间隙为测定结果、连续测定10尺时,判断每个测定值是否合格,根据要求计算合格百分率,并计算10个最大间隙的平均值。

4;报告

单杆检测的结果应随时记录测试位置及检测结果。连续测定10尺时,应报告平均值、不合格尺数、合格率。

(二)连续式平整度仪法

1.试验目的与适用范围

用于测定路表面的平整度,评定路面的施工质量和使用质量,但不适用于在己有较多坑 槽、破损严重的路面上测定。

2.仪器设备

(1)连续式平整度仪:

除特殊情况外,连续式平整度仪的标准长度为3m,其质量应符合仪器标准的要求。中间为一个3m长的机架,机架可缩短或折叠,前后各有4个行走轮,前后两组轮的轴间距离为3m。机架中间有一个能起落的测定轮。机架上装有蓄电源及可拆卸的检测箱,检测箱可采用显示。记录、打印或绘图等方式输出测试结果。测定轮上装有位移传感器,自动采集位移数据时,测定间距为10cm,每一计算区间的长度为1oom,ioom输出一次结果。当为人工检测,无自动采集数据及计算功能时,应能记录测试曲线。机架头装有一牵引钩及手拉柄,可用人力或汽车牵引。

(2)牵引车:小面包车或其他小型牵引汽车。

(3)皮尺或测绳。

3,试验要点

(1)选择测试路段路面测试地点,同3m直尺法。

(2)将连续式平整度测定仪置于测试路段路面起点上。

(3)在牵引汽车的后部,将平整度的挂钩挂上后,放下测定轮,启动检测器及记录仪,随即启动汽车,沿道路纵向行驶、横向位置保拧稳定,并检查平整度检测仪表上测定数字显示、打印、记录的情况。如检测设备中某项仪表发生故障,即停车检测,牵引平整度仪的速度应均匀,速度宜为5km/h,最大不得超过12km/h。

在测试路段较短时,亦可用人力拖拉平整度仪测定路面的平整度。但拖拉时应保持匀速前进。

4.计算

(1)连续式平整度测定仪测定后,可按每10cm间距采集的位移值启动计算:100m计算区问的平整度标准差,还可记录测试长度、曲线振幅大于某一定值(3mm、5mm、8mm、10mm等)的 次数、曲线振幅的单向(凸起或凹下)累计值及以3m机架为基准的中点路面偏差曲线图,并打印输出。当为人工计算时,在记录曲线上任意设一基准线,每隔一定距离(宜为1.5m)读取曲线偏离基准线的偏离位移值di 。

(2)每一计算区间的路面平整度以该区间测定结果的标准差表示。

(3)计算一个评定路段内各区间平整度标准差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

5.报告

试验应列表报告每一个评定路段内各测定区间的平整度标准差。各评定路段平整度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以及不合格区问数。

(三)车载式颠簸累积仪法简介

1.目的和适用范围

(1)本方法规定用车载式颠簸累积仪测量车辆在路面上通行时后轴与车厢之间的单向位 移累积值VBI表示路面的平整度,以cm/km计。

(2)本方法适于测定路面表面的平整度,以评定路面的施工质量和使用期的舒适性。但不适用于已有较多坑槽、破损严重的路面上测定。

2.主要设备

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

(1)车载式颠簸累积仪:由机械传感器、数据处理器及微型打印机组成,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测试车的底板上。仪器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如下:

①测试速度:可在30~50km/h范围内选定;

②最小读数:1cm;

③最大测试幅值:±30cm; ④最大显示值:9999cm;

⑤系统最高反应频率:5K Hz;

(2)测试车:旅行车、越野车或小轿车。

3.工作原理

测试车以一定的速度在路面上行驶,由于路面上的凹凸不平状况,引起汽车的激振, 通过机械传感器可测量后轴同车厢之间韵单向位移累积值VBI,以cm/km计。VBI越大,说明路面平整性越差,人体乘坐汽车时越不舒适。

4,使用技术要点

(1)仪器安装应准确、牢固、便于操作。

(2)测试速度以32km/h为宜,一般不宜超过40km/h。

5;注意事项

(1)检测结果与测试车机械系统的振动特性和车辆行驶速度有关。减振性能好,则VBI 测值小;车速越高,vBI测值越大。因此必须通过对机械系统的良好保养和检测时严格控制车速来保持测定结果的稳定性。

(2)用车载式颠簸累积仪测出的颠簸累积值VBI,与用连续式平整仪测出的标准差

ó概念不同,可通过对比试验;建立两者的相关关系,将VBI值换算为ó ,用于路面平整度评定。

(3)通过大量研究观察得出:ó=0.6IRI

(4)国际平整度指数IRI是国际上公认的衡量路面行驶舒适性或路面行驶质量的指数。也可通过标定试验,建立VBI与IRI的相关关系,将颠簸累积仪测出的颠簸累积值VBI换算为国际平整度指数IRI。

关于车载式颠簸累积仪测定平整度试验方法可详见《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95)。

6,报告

(1)应列表报告每二个评定胳段内各测定区向的颠簸累积值,各评定路段颠簸累积值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

(2)测试速度

(3)试验结果与国际平整度指数等其他平整度指标建立的相关关系式、参数值、相关系数。

三、乎整度指标间相互关系的建立 1.

国际平整度指数

平整度测定的方法和仪器很多,相应采用的指标也各不相同。为了使采用不同的方法和仪器测定的结果可以相互比较,需要寻找一个标准的(或通用的)平整度指标,它同其他平整度指标有良好的相关关系。同时,采用反应类平整度仪测定时,为使测定结果具有时间稳定性,必须经常进行标定;而标定曲线的精度取决于标定路段采用的平整度指标同反应类测定系统的相关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世界银行于1982年组织了有巴西、英、美、法等国专家参加的国际研究小组、在巴西进行了大规模的路面平整度试验,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国际平整度指数(IRI)作为评价标准的建议。

国际平整度指数(IRI)是一项标准化的平整度指标。它同反应类平整度测定系统类似,但是采用的是数学模型模拟1/4车轮(即单轮,类似于拖车)以规定速度行驶在路面断面上,分析行驶距离内动态反应悬挂系的累积竖向位移量)标准的测定速度规定为80km/h,其测定结果的单位为m/km。因而,这一指标与反应类仪器的平均调整坡ARS相似,称作参照平均调整坡(RARS80)。

求得每一个位置的变量值后,即可计算该位置的调整坡(RS)。

IRI为路段长度内RS变量的平均值。因此,当每个断面点的调整坡求得后,便可 计算IRI。

上述计算过程已编制电算程序,在量测得到纵断面的高程资料后,便可按抽样点间距利用此程序计算该段路面平整度的国际平整度指数IRI值。

国际平整度指数IRI作为通用指标的效果,可以通过考察不同平整度测定方法的测定结果转换成以IRI表征后的一致性得到证实。

2。VRI与其他平整度指标相关关系的建立

用车载式颠簸累积仪测定的VBI值需要与其他平整度指标(如连续式平整度仪测出的标准差、国际平整度指数(IRI)等】进行换算时,应将车载式颠簸累积义的测试结果进行标定,即与相关的平整度仪测量结果建立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均不得小于0.90。

为与其他平整度指标建立相关关系,选择的标定路段应符合下列要求:

(1)有5~ 6段不同平整度的现有道路,从好到坏不同程度的都应各有一段

(2)每段路长宜为250~ 3oom。

(3)每一段中的平整度应均匀,段内应无大大差别。 (4)标定路段应选纵坡变化较小的平坦、直线地段。

(5)选择交通量小或可以疏导的路段)减少标定时车辆的干扰。

标定路段起迄点用油漆作好标记,并每隔一定距离作中间标记,标定宜选择在行车道的正常轮迹上进行。

1)用连续式平整度仪进行标定

(1)用于标定的仪器应使用按规定进行校准后能准确测定路面平整度的连续式平整 度仪。

(2)按现行操作规程用连续式平整度仪沿选择的每个路段全程连续测量平整度3~5次,取其平均值作为该路段的测试结果(以标准差表示)。

(3)用车载式颠簸累积仪沿各个路段进行测量,重复3 ~5次后,取其各次颠簸累积值的平均值作为该路段的测试结果,与平整度仪的各段测试结果相对应。标定时的测试车速应在30~ 50km/h范围内选用一种或两种稳定的车速分别进行,记录车速及搭载量,以后测试时的情况应与标定时的相同。

(4)整理相关关系

将连续式平整度仪测出的标准差ó 及车载式颠簸累积仪测出的颠簸累积值VBIv绘制出 曲线并进行回归分析,建立相关关系。

2)将车载式颠簸累积仪测定结果换算成国际平整度指数的标定方法

(1)将所选择的标定路段在标记上每隔0.25m作出补充标记。

(2)在每个路段上用经过校准的精密水平仪分别测出每隔0.25m标点上的标高,计算国际平整度指数IRI。

(3)用车载式颠簸累积仪测试得到各个路段的测试结果。

(4)将各个路段的国际平整度指数IRIv与颠簸累积值 绘制出曲线并进行回归分析, 建立相关关系。

第6篇:煤炭浮沉试验方法

浏览次数:687次悬赏分:0 | 提问时间:2010-9-13 17:29 | 提问者:匿名

煤炭浮沉试验方法是什么,急需要,希望有人帮忙解答

推荐答案

煤炭的浮沉实验分两类:大浮沉实验和小浮沉实验;粒度大于0.5mm煤样的浮沉实验是大浮沉实验,小于0.5mm的煤泥(粉)的浮沉实验为小浮沉;两者之间的区别仅仅在于配制悬浮液的药剂不同和操作过程有点区别。

用氯化锌和谁配制不同密度级的悬浮液:1.30、1.40、1.50、1.60、1.70、1.80、2.00g/cm3.必要的时候可以增加1.

25、1.

35、1.

45、1.

55、1.90、2.10g/cm3密度。

1、把个悬浮液的密度调整准确。

2、将干煤样称重后用清水冲洗去煤泥,烘干后放入带有筛网的漏桶中,并把沉淀的煤泥收集烘干称重。

3、从低密度开始顺序侵入悬浮液中,静置一会,待分层彻底。

4、用漏勺将浮煤捞取,漏勺深入深度100mm左右,作为一个级别的浮物,将沉下的部分脱去重介液后再放入高一级别放悬浮液中,如此反复把各个级别的密度实验完毕,把煤样分成n+1份。

5、讲各个密度级的煤样洗去表面的悬浮液后烘干称重,计算百分数及其化验灰分。

6、检验实验误差。 注释:实验开始的时候冲洗下来的干燥煤泥量为原生煤泥,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煤泥为浮沉煤泥。

小浮沉实验的悬浮液用:四氯化碳、苯及三溴甲烷等有机溶剂,实验过程类推。 参考资料: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选矿学》.《选煤工艺设计使用技术手册》

煤炭浮沉试验方法

字体大小:大小 xindayiqi 发表于 11-05-20 12:13 阅读(136) 评论(0) 分类:煤质分析仪器

本方法用于测定粒度值大于0.55mm的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等煤样各密度级的产率和质量。

一、概述

1、煤样可分成下列密度级: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2.00kg/1,有时可增加密度级

2、测定各密度级的产率和质量

3、可参考GB47

7、GB47

4、MT144

二、煤样准备

1、煤样质量按下表规定:

最小质量(kg)

7.5

6

30 25 15

0.5 3

1

2 4 粒级最小质量粒级(mm) (kg) (mm)

>100

100

50

100 150

2、煤样制备应符合GB474

3、煤样必须是空气干燥状态。

三、浮沉试验器具 浮沉试验室面积不小于30平方米,室温不低于10℃ 。

1、重液桶: 可用陶瓷缸或用镀锌铁板,塑料板或不锈钢板制成,桶高不低于500-600mm,容积不少于50升。

2、网底桶 用镀锌板或塑料板制成,圆柱形,桶高比重液高50mm,直径比重液桶小40mm,上口带有提把,桶底用网孔尺寸为0.5mm的金属丝,纺织方孔网制成。

3、密度计:分度值为0.001kg,1

4、烘箱:带鼓风机,自控温

5、台称:称量为500(或200)、100、20、10和5kg的台称各一台,其最小记得度值应符合下表规定,每次过秤重量不少于台称最大称量的五分之一。

最大称量(kg)

500

100

20

10

最小刻度值(kg)

0.2

0.05

0.01

0.005

0.005

6、托盘天平:最大称量为1kg,感量1g

7、捞勺:用网孔尺寸为0.5mm的金属丝编织方孔制成

8、盘子:用镀锌铁板或铝板制成或耐腐蚀,耐热材料制成。

9、煤泥桶:规格与重液桶相同

四、 重液的配制 可选用氯化锌为浮沉介质,氯化锌易容于水,可参考下表配制重液,因氯化锌有腐蚀性,注意载口罩、手套、眼镜及穿胶鞋和围胶皮围裙等。

氯化锌含量,%

58

1.80

46

1.90

68 63 密度,氯化锌含密度,kg/1 量,% kg/1

1.30

1.40

1.5

39 31

1.70 1.6 52 2.00 73

五、试验步骤(以氯化锌为例)

(一)准备

1、配好的重液按顺序装入各重液桶中,每桶中重量液液面不低于350mm,最低一个密度的重液作为每次试验的缓冲液。(密度值准确至0.002kg/L)。

2、浮沉实验顺序是由低向高进行,如果煤样含量泥化的矸石或高密度物含多时,可先在最高的密度液内浮沉,捞出的浮物仍按由低到高的顺度进行浮沉。

3、试验前先将煤样称量,放入网度桶内,每次放入的煤厚度一般不超过100mm,先用水洗净附着在煤块上的煤泥,滤去洗水,再进行浮沉试验,收售同一粒级冲出的煤泥水,用澄清或过滤法回收煤泥,然后干燥称量,此煤泥通常称为浮沉煤泥。

(二)试验

1、先将盛煤样的网底桶在最低密度的缓冲液内浸润一下,(同理,如先浮沉高密度物,也应在该密度的缓冲液内浸润一下),然后提起斜放在桶边上,滤尽重液,再放入浮沉用的最低密度的重液桶内,用木棒轻轻搅动或将网底慢慢地上下移动,然后使其静止分层,分层时间不少于列规定。

(1)粒度大于25mm时,分层时间于1-2min (2)粒度大于3mm时,分层时间为2-3min (3)粒度大于1-0.55mm时,分层时间为3-5min

2、小心用捞勺定方向捞浮物,捞取深度不超过100mm,捞时防止沉物搅起,大部分浮物捞起后,再用木棒搅动沉物,再次捞取浮物,反复操作捞尽为止。

3、将装有沉物的网底桶慢慢提起,斜放在桶边上,滤尽重液,再把它放入一下个密度的重液桶中,用同样的方法逐次进行,直到该粒级煤样全部作完为止,最后将沉物倒入盘中。(注意回收氯化锌溶液)。

4、在实验中经常调整重液的密度,保证密度值的准确。

5、各密度级产物应分别滤去重液,用水冲去氯化锌液(用热水冲好),然后放入漫度不高于50℃ 的干燥箱内干燥,干燥后取出冷却,达到空气干燥状态再进行称量。

六、分析化验和结果整理 将各密度级产物和煤泥分别缩制成分析煤样,测定灰分和水分,当原煤硫化超过定限时,如1%或0.5%时,各密度级均测全硫,按要求增减化验项目。

各密度级产物的产率和灰分用百分数表示(取小数点后两位)

浮沉实验前空气干燥状态煤样质量与浮沉实验后各密度级产物的空气干燥状态质量之差值,不得超过浮沉实验前煤样量的2%,否则应重新进行浮沉实验。 浮沉实验前煤样灰分与浮沉实验后各密度产物的加权平均值的差值,应符合以下规定:

附1:中国煤炭可选性评定标准(MT56-81) 中国煤炭可选性评定标准(MT56-81)

1、本标准适用于粒度大于0.5mm的煤炭。

2、煤炭可选性定为:极易选、易选、中等可选,难选、极难选五个等级。

3、可选性等级采取“分选比重±0.1含量法”(简称“±0.1含量法)进行评定。

(1)±0.1含量按理论分选比重计算:

(2)理论分选比重按指定的精煤灰分确定(限小数点后两位)

(3)当采用的理论分选比重小于1.70时,则以扣除沉矸为100%计算±0.1含量。

(4)±0.1含量以百分数表示,计算结果取小数点后一位。

4、可选性等级的划分标准如下表:

±0.1含量,%

≤10.0

10.1-20.0

20.0-30.0

中等可选

易选

极易选

可选性等级

30.0-10.0

>40.0

5、按浮沉试验规定进行试验 快速浮沉试验

难选

极难选

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时常所致原煤可选性和选煤产品的密度组成,控制和指导选煤操作,煤样制备按有关规定进行。

先检验密度计是否合乎要求,密度值的读数为0.02,每月校正一次。 把未经称量(作一级浮沉可先称量)和经脱泥的煤样(原灯要脱泥)直接放入筛孔为0.5mm网底桶中,先在略低于或等于规定密度的重液中浸润一下(防携带水)再提起滤去一部分重液,再放入试验的低密级重液中(工厂中的快速浮沉常采用两个密度级,一个是精煤的分选密度,另一个是矸石的分选密度)使煤粒扩散,等重液稳定后,作网勺沿同一方向捞取浮物,将其放入水有网底的漏桶中,倾斜在重液桶上,使重液流出入桶中,在网底桶内捞浮物的深度,为距液面100mm内不能过深,捞浮煤时不要搅动沉下物。

重液表面浮煤用网勺捞出大部分后,再上下移动网底桶,使沉下物夹杂高密度重液的桶中,重复在密度重液桶中的操作。

捞尽浮物后,把盛有沉下物的网底桶慢慢提起,滤去重液,将其放高密度重液的桶中,重复在密度重液桶中的操作。

最后捞出高密度重液中的浮物,取邮沉煤、先后得到三个密度极物料,分别在氯化锌回收水池中冲一下,自行脱水后称量,设浮物质量为或间物质量为B,沿下物质量为C,以下式计算各密度的百分数 返回文章列表标签:煤质分析仪器

分享到: 转发到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搜狐微博 转贴至开心网 分享到人人网 推荐到豆瓣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google buzz 转贴到MSN

下一篇:灰分试验测定时的注意事项 上一篇:煤炭化验室检验报告单

第7篇:润滑油的试验方法

在用润滑油试验包括粘度、水分、闪点、中和值(酸值与碱值八不溶物和铁含量等质量指标的测定。

粘度的测定粘度测定的试验方法主要有GB/T265《石油产品粘度测定法及动力粘度计算法》和GB/T11137《深色石油产品粘度测定法(逆流法)》等。

水分的测定水分的测定主要依据GB/T260《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的规定进行。

闪点的测定闪点主要依据GB/T267《石油产品闪点与燃点测定法(开口杯法)》或GB/T3536的规定进行。

中和值测定是指测定在用油中的酸性和碱性组分的中和值,有多种测定方法。主要有;GB/T264《石袖产品酸值测定法,GB/T7304《石油产品和润滑剂中和值测定法(电位滴定法)〉〉,GB/T8030〈〈润滑油现场检验法》等。

5.不溶物测定主要依据GB/T8926《用过的润滑油不溶物测定法》测定正戊烷和甲苯不溶物,依据SH/T0473测定石油醚不溶物。

6•铁含量测定主要依据SH/T0197-92《润滑油中铁含量测定法》或SH/T0077的规定进行测定。

第8篇:路基压实度试验检测方法

路基、路面压实质量是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最重要的内在指标之一,只有对路基、路面结构层进行充分压实,才能保证路基、路面的强度。刚度及路面的平整度,并可以保证及延长路基、路面工程的使用寿命。

现场压实质量用压实度表示,对于路基土及路面基层,压实度是指工地实际达到的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击实试验所得的最大于密度的比值;对沥青路面,压实度是指现场实际达到的密度与室内标准密度的比值。

一、标准密度(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确定方法

由于筑路材料结构层次等因素的不同,确定室内标准密度的方法也多样化,有些方法需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最大干密度是指在标准击实曲线(驼峰曲线)上最大的干密度值,该值对应的含水量即为最佳含水量。

(一)路基土的最大子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确定方法

路基受到的荷载应力,随深度而迅速减少,所以路基上部的压实度应高一些;另外,公路等级高,其路面等级也高,对路基强度的要求则相应提高,所以对路基压实度的要求也应高一些。因此,高速、一级公路路基的压实度标准,对于路床0~80cm应不小于95%,路堤80~150cm应不小于93%,150cm以下应不小于90%;对于零填及路堑、路槽底面以下0~30cm应不小于95% 。

在平均年降雨量少于150mm且地下水位低的特殊干旱地区(相当于潮湿系数≤ 0.25地区)的压实度标准可降低2%~3%。因为这些地区雨量稀少,地下水位低,天然土的含水量大大低于最佳含水量,要加水到最佳含水量情况下进行压实确有很大困难,压实度标准适当降低也不致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在平均年降雨量超过2000mm,潮湿系数>2的过湿地区和不能晾晒的多雨地区,天然土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5%时,要达到上述的要求极为困难,应进行稳定处理后再压实。

由于上的性质、颗粒的差别,确定最大干密度的方法也有区别,除了一般上的“击实法”以外,还有粗粒上和巨粒上最大干密度的确定方法。由于击实功的不同,可分为重型和轻型击实,两个试验的原理和基本规律相似,但重型击实试验的击实功提高了4.5倍。击实试验中按采集土样的含水量,分湿土法和干土,法;按土能否重复使用,也分为两种,即土能重复使用和不能重复使用。选择时应根据下列原则进行: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按击实试验方法种类中规定选择轻型或重型试验方法;根据土的性质选用于土法或湿土法,对于高含水量土宜选用湿土法;对于非高含水量土则选用干土法;(除易击碎的试样外)试样可以重复使用。

振动台法与表面振动压实仪法均是采用振动方法测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前者是整个土样同时受到垂直方向的振动作用,而后者是振动作用自上体表面垂直向下传递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无粘聚性自由排水土这两种方法最大干密度试验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但前者试验设备及操作较复杂,后者相对容易,且更接近于现场振动碾压的实际状况。因此,使用时可根据试验设备拥有情况择其一即可,但推荐优先采用表面振动压实仪法。已有的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砂、卵、漂石及堆石料等无粘聚性自由排水上而言,一致公认采用振动方法而不是普通击实法。因此,建议采用振动方法测定无粘聚性自由排水土的最大干密度。

各试验方法的仪器设备、试验步骤等详见《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 051-93)。

(二)路面基层混合料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确定方法

常见的路面基层材料有半刚性基层及粒料类基层,粒料类基层最大干密度的确定可参照粗粒土和巨粒土的振动法。半刚性基层材料按照《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执行,用标准击实法求得,但当粒料含量高时(50%以上),由于击实筒空间的限制,现行方法就不能得出真正的最大干密度,若以此为准,按施工规范要求的压实度成型,所测得的强度和有关参数大小,据此进行设计,势必造成浪费。同样,如以此为准进行施工质量控制,必然要求太低,不能保证施工质量,因此,需要寻求更科学的方法、下面介绍一种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方法,即理论计算法。

1。石灰土、二灰稳定粒料

根据室内试验测得结合料的最大干密度ρ 1 和集料的相对密度γ ,把已确定的结合料与集料的质量比换算为体积比V1 :V2 ,则可计算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石灰土、二灰稳定粒料的最佳含水量w0 是结合料的最佳含水量w1 和集料饱水裹覆含水量w2 的加权值。饱水裹覆含水量是指把集料浸水饱和后取出,不擦去表面裹覆水时的含水量。除吸水率特大的集料外,此值对于砾石可以取3%,碎石可取4%。 2.水泥稳定粒料

此类材料的最大干密度ρ0 与集料的最大干密度ρG 和水泥硬化后的水泥质量有关。

水泥加水拌匀后,在105℃烘箱中烘干,称试验前水泥质量和烘干后硬化的水泥质量,即可求得水泥水化的水增量。

因水泥中含有水化水,故用烘箱法不能正确测出水泥稳定粒料的最佳含水量。根据对比试验,水泥稳定粒料的最佳含水量w0 由水泥的水化水、集料的饱水裹覆含水量和拌和水泥所需要的水(水灰比为0.5)三者组成。

(三)沥青混合料标准密度确定方法

沥青混合料标准密度,以沥青拌和厂取样试验的马歇尔密度或者试验段密度为准,当采用前者方法时,压实度标准比后者高(详见第二章),无论是用哪种方法,均存在对试件(马氏试件或芯样试件)测密度的问题,在进行密度试验时应根据混合料本身的特点,可采用下列方法之一:

(1)水中重法:本法仅适用于密实的Ⅰ型沥青混凝土试件,不适用于采用了吸水性大的集料的沥青混合料试件。

(2)表干法,本法适用于表面较粗但较密实的 Ⅰ 型或 Ⅱ 型沥青混凝土试件:但不适用于吸水率大于2%的沥青混合料试件。

(3)蜡封法:本法适用于吸水率大于2%的Ⅰ 型或Ⅱ 型沥青混凝土试件以及沥青碎石混合料试件,不能用水中重法或表干法测密度时,应用蜡封法测定。

(4)体积法:本法适用于空隙率较大的沥青碎石混合料及大空隙透水性开级配沥青混合料试件。

具体的试验方法见《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一2000)。

二、现场密度试验检测方法

(一)灌砂法

灌砂法是利用均匀颗粒的砂去置换试洞的体积,它是当前最通用的方法,很多工程都把灌砂法列为现场测定密度的主要方法。该方法可用于测试各种土或路面材料的密度,它的缺点是:需要携带较多量的砂,而且称量次数较多,因此它的测试速度较慢。

采用此方法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2)当集料的粒径等于或大于15mm,但不大于40mm,测定层的厚度超过150mm,但不超过200mm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1.仪具与材料

(1)灌砂筒:有大小两种,根据需要采用。储砂筒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开口,直径与储砂筒的圆孔相同,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斗上开口相接,储砂筒筒底与漏斗之间没有开关。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2)金属标定罐: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罐,上端周围有一罐缘。

(3)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圆孔。

(4)玻璃板:边长约5m~600mm的方形板。

(5)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铝盒存放,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300mm x 500mm x 40mm的搪瓷盘存放。

(6)天平或台称:称量10 ~15kg,感量不大于1g。用于含水量测定的天平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0.01g、0.1g、1.0g。

(7)含水量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

(8)量砂:粒径0.30~0.60mm 及0.25~0.50mm清洁干燥的均匀砂,约2040kg,使用前须洗净、烘干,并放置足够长的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

(9)盛砂的容器:塑料桶等。

(10)其他:凿子、改锥、铁锤、长把勺、小簸箕、毛刷等。 2.试验方法与步骤

(1)标定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

①在灌砂筒筒口高度上,向灌砂筒内装砂至距筒顶15mm左右为止。称取装人筒内砂的质量m1 ,准确至1g。以后每次标定及试验都应该维持装砂高度与质量不变。

②将开关打开,让砂自由流出,并使流出砂的体积与工地所挖试坑内的体积相当(可等于标定罐的容积),然后关上开关,称灌砂筒内剩余砂质量 m5 ,准确至1g。

③不晃动储砂筒的砂,轻轻地将灌砂筒移至玻璃板上,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直到筒内砂不再下流时,将开关关上,并细心地取走灌砂筒。

④收集并称量留在板上的砂或称量筒内的砂,准确至1g。玻璃板上的砂就是填满锥体的砂m2 。

⑤重复上述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

(2)标定量砂的单位质量γ。

①用水确定标定罐的容积V,准确至1mL。

②在储砂筒中装人砂并称重,并将灌砂简放在标定罐上,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在整个流砂过程中,不要碰动灌砂筒,直到砂不再下流时,将开关关闭,取下灌砂筒,称取筒内剩余砂的质量准确至1g。

③计算填满标定罐所需砂的质量。

④重复上述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

⑤计算量砂的单位质量。

(3)试验步骤

①在试验地点,选一块平坦表面,并将其清扫干净,其面积不得小于基板面积。

②将基板放在平坦表面上。当表面的粗糙度较大时,则将盛有量砂的灌砂筒放在基板中间的圆孔上,将灌砂筒的开关打开,让砂流入基板的中孔内,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取下灌砂筒,并称量筒内砂的质量准确至1g。当需要检测厚度时,应先测量厚度后再进行这一步骤。

③取走基板,并将留在试验地点的量砂收回,重新将表面清扫干净。 ④将基板放回清扫干净的表面上(尽量放在原处),沿基板中孔凿洞(洞的直径与灌砂筒一致)。在凿洞过程中,应注意勿使凿出的材料丢失,并随时将凿出的材料取出装人塑料袋中,不使水分蒸发,也可放在大试样盒内。试洞的深度应等于测定层厚度,但不得有下层材料混人,最后将洞内的全部凿松材料取出。对土基或基层,为防止试样盘内材料的水分蒸发,可分几次称取材料的质量。全部取出材料的总质量为mw ,准确至1g。

⑤从挖出的全部材料中取出有代表性的样品,放在铝盒或洁净的搪瓷盘中,测定其含水量(w,以%计)。样品的数量如下:用小灌砂筒测定时,对于细粒土,不少于100g; 对于各种中粒土,不少于500g。用大灌砂筒测定时,对于细粒土,不少于200g;对于各种中粒土,不少于1000g对于粗粒土或水泥、石灰、粉煤灰等元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宜将取出的全部材料烘干,且不少于2000g,称其质量m d,准确至1g。当为沥青表面处治或沥青贯人结构类材料时,则省去测定含水量步骤。

6.将基板安放在试坑上,将灌砂筒安放在基板中间(储砂筒内放满砂质量m 1),使灌砂筒的下口对准基板的中孔及试洞,打开灌砂筒的开关,让砂流入试坑内匕在此期间,应注意勿碰动灌砂筒,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小心取走灌砂筒,并称量筒内剩余砂的质量m4 ,准确到1g。 7.如清扫干净的平坦表面的粗糙度不大,也可省去上述②和③的操作。在试洞挖好后,将灌砂筒直接对准放在试坑上,中间不需要放基板。打开筒的开关,让砂流入试坑内。在此期间,应注意勿碰动灌砂筒。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小心取走灌砂筒,并称量剩余砂的质量m’4 ,准确至1g。

8.仔细取出试筒内的量砂,以备下次试验时再用,若量砂的湿度已发生变化或量砂中混有杂质,则应该重新烘干、过筛,并放置一段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温度达到平衡后再用。 3.计算

(1)计算填满试坑所用的砂的质量mb。

(2)计算试坑材料的湿密度ρw。

(3)计算试坑材料的干密度ρd。 (4)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土,计算干密度ρd。

当试坑材料组成与击实试验的材料有较大差异时,可以试坑材料作标准击实,求取实际的最大子密度。 4.试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灌砂法是施工过程中最常用的试验方法之一。此方法表面上看起来较为简单,但实际操作时常常不好掌握,并会引起较大误差;又因为它是测定压实度的依据:故经常是质量检测监督部门与施工单位之间发生矛盾或纠纷的环节,因此应严格遵循试验的每个细节,以提高试验精度。为使试验做得准确,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量砂要规则。量砂如果重复使用,一定要注意晾干,处理一致,否则影响量砂的松方密度。

(2)每换一次量砂,都必须测定松方密度,漏斗中砂的数量也应该每次重做。因此量砂宜事先准备较多数量。切勿到试验时临时找砂,又不作试验;仅使用以前的数据。

(3)地表面处理要平整,只要表面凸出一点(即使1mm),使整个表面高出一薄层,其体积也算到试坑中去了,会影响试验结果。因此本方法一般宜采用放上基板先测定一次粗糙表面消耗的量砂,按式(6-7)计算填坑的砂量,只有在非常光滑的情况下方可省去此操作步骤。

(4)在挖坑时试坑周壁应笔直,避免出现上大下小或上小下大的情形:这样就会使检测密度偏大或偏小。

(5)灌砂时检测厚度应为整个碾压层厚,不能只取上部或者取到下一个碾压层中。

(二)环刀法

环刀法是测量现场密度的传统方法。国内习惯采用的环刀容积通常为200cm3 ,环刀高度通常约5cm。用环刀法测得的密度是环刀内土样所在深度范围内的平均密度。它不能代表整个碾压层的平均密度。由于碾压土层的密度一般是从上到下减小的,若环刀取在碾压层的上部,则得到的数值往往偏大,若环刀取的是碾压层的底部,则所得的数值将明显偏小,就检查路基土和路面结构层的压实度而言,我们需要的是整个碾压层的平均压实度,而不是碾压层中某一部分的压实度,因此,在用环刀法测定土的密度时,应使所得密度能代表整个碾压层的平均密度。然而,这在实际检测中是比较困难的;只有使环刀所取的土恰好是碾压层中间的土,环刀法所得的结果才可能与灌砂法的结果大致相同。另外,环刀法适用面较窄,对于含有粒料的稳定土及松散性材料无法使用。

1.仪具与材料

(1)人工取土器或电动取土器:人工取土器包括环刀、环盖、定向筒和击实锤系统(导杆。落锤、手柄)。环刀内径6~8cm,高23cm,壁厚1.52mm。电动取土器由底座、行走轮、立柱、齿轮箱、升降机构、取芯头等组成。电动取土器主要技术参数为:工作电压DC24V(36Ah);转速5070r/min,无级调速;整机质量约35kg。

(2)天平:感量0.1g(用于取芯头内径小于70mm样品的称量),或1.0g(用于取芯头内径100mm样品的称量)。

(3)其他:镐、小铁锹、修土刀、毛刷、直尺、钢丝锯、凡士林、木板及测定含水量设备等。 2.试验方法与步骤

(1)用人工取土器测定粘性土及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密度

①擦净环刀,称取环刀质量m2 ,准确至0.1g。

②在试验地点,将面积约30cmx 30cm的地面清扫干净。并将压实层铲去表面浮动及不平整的部分,达到一定深度,使环刀打下后,能达到要求的取土深度,但不得扰动下层。

③将定向筒齿钉固定于铲平的地面上,顺次将环刀、环盖放人定向筒内与地面垂直。

④将导杆保持垂直状态,用取土器落锤将环刀打人压实层中,至环盖顶面与定向筒上口齐平为止。

⑤去掉击实锤和定向筒,用镐将环刀及试样挖出。

6.轻轻取下环盖,用修土刀自边至中削去环刀两端余土,用直尺检测直至修平为止。 7.擦净环刀外壁,用天平称取环刀及试样合计质量m1 ,准确至0.1g。 8.自环刀中取出试样,取具有代表注的试样,测定其含水量。 (2)用人工取土器测定砂性土或砂层密度

①如为湿润的砂土:试验时不需要使用击实锤和定向筒。在铲平的地面上、细心挖出一个直径较环刀外径略大的砂土柱,将环刀刃口向下,平置于砂土柱上,用两手平稳地将环刀垂直压下,直至砂土柱突出环刀上端约2cm时为止。

②削掉环刀口上的多余砂土,并用直尺刮平。

③在环刀上口盖一块平滑的木板,一手按住木板,另一只手用小铁锹将试样从环刀底部切断,然后将装满试样的环刀转过来,削去环刀刃口上部的多余砂土,并用直尺刮平。

④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与试样合计质量m1 ,精确至0.1g。

⑤自环刀中取具有代表性的试样测定其含水量。

6.干燥的砂土不能挖成砂土柱时,可直接将环刀压人或打入土中。 (3)用电动取土器测定元机结合料细粒土和硬塑土密度

①装上所需规格的取芯头。在施工现场取芯前,选择一块平整的路段,将四只行走轮打起,囚根定位销钉采用人工加压的方法,压入路基土层中。、松开锁紧手柄,旋动升降手轮,使取芯头刚好与上层接触,锁紧手柄。

2.将电瓶与调速器接通,调速器的输出端接人取芯机电源插口。指示灯亮,显示电路已通;启动开关,电动机工作,带动取芯机构转动。、根据土层含水量调节转速,操作升降手柄,上提取芯机构,停机,移开机器。由于取芯头圆筒外表有几条螺旋状突起,切下的土屑排在筒外顺螺纹上旋抛出地表,因此,将取芯套筒套在切削好的土芯立柱上,摇动即可取出样品。

③取出样品,立即按取芯套筒长度用修土刀或钢丝锯修平两端,制成所需规格土芯,如拟进行其他试验项目,装人铝盒,送试验室备用。

④用天平称量土芯带套筒质m1,从土芯中心部分取试样测定含水量。 3.计算

按下式分别计算试样的湿密度 ρw 。及干密度ρd。

(三)核子密度湿度仪法

该法是利用放射性元素(通常是 射线和中子射线)测量土或路面材料的密度和含水量。这类仪器的特点是测量速度快,需要人员少。该类方法适用于测量各种土或路面材料的密度和含水量,有些进口仪器可贮存打印测试结果。它的缺点是,放射性物质对人体有害,另外需要打洞的仪器,在打洞过程中使洞壁附近的结构遭到破坏,影响测定的准确性,对于核子密度湿度仪法,可作施工控制使用,但需与常规方法比较,以验证其可靠性。 1.仪具与材料

(1)核子密度湿度仪:符合国家规定的关于健康保护和安全使用标准,密度的测定范围为1.12~2.73g/cm3 ,测定误差不大于± 0.03 ,含水率测量范围为0~0.64 , 测定误差不大于 ± 0.015 g/cm3 。它主要包括下列部件:

① γ 射线源:双层密封的同位素放射源,如铯一137 、钴-60 或镭-226等。

②中子源:如镅(241)一铍等。

③探测器:γ射线探测器或中子探测器等。

④读数显示设备:如液晶显示器。脉冲计数器、数率表或直接读数表。

⑤标准板:提供检验仪器操作和散射计数参考标准用。

⑤安全防护设备: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设备。 6.刮平板、钻杆、接线等。

(2)细砂:0.15~0.3mm。

(3)天平或台称。

(4)其他:毛刷等。 2.试验方法与步骤

本方法用于测定沥青混合料面层的压实密度时,在表面用散射法测定,所测定沥青面层的层厚应不大于根据仪器性能决定的最大厚度。用于测定土基或基层材料的压实密度及含水量时打洞后用直接透射法测定,测定层的厚度不宜大于20cm. 。 1)准备工作 (1)每天使用前按下列步骤用标准板测定仪器的标准值:

①接通电源,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建议的预热时间,预热测定仪。

②在测定前,应检查仪器性能是否正常,在标准板上取34个读数的平均值建立原始标准值,并与使用说明书提供的标准值校对,如标准读数超过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界限时,应重复此标准的测量,若第二次标准计数仍超出规定的界限时,需视作故障并进行仪器检查。

(2)在进行沥青混合料压实层密度测定前,应用核子法对钻孔取样的试件进行标定;测定其他材料密度时,宜与挖坑灌砂法的结果进行标定。标定的步骤如下:

①选择压实的路表面,按要求的测定步骤用核子仪测定密度,记录读数;

②在测定的同一位置用钻机钻孔法或挖坑灌砂法取样,量测厚度,按规定的标准方法测定材料的密度;

③对同一种路面厚度及材料类型,在使用前至少测定15处,求取两种不同方法测定的密度的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应不小于0.9。

(3)测试位置的选择

①按照随机取样的方法确定测试位置,但与距路面边缘或其他物体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30cm。核子仪距其他射线源不得少于10m。

②当用散射法测定时,应用细砂填平测试位置路表结构凹凸不平的空隙,使路表面平整,能与仪器紧密接触。

③当使用直接透射法测定时,应在表面上用钻杆打孔,孔深略深于要求测定的深度,孔应竖直圆滑并稍大于射线源探头。

(4)按照规定的时间,预热仪器。 2)测定步骤

(1)如用散射法测定时,应将核子仪平稳地置于测试位置上。

(2)如用直接透射法测定时,将放射源棒放下插入已预先打好的孔内。

(3) 打开仪器,测试员退出仪器2m以外,按照选定的测定时间进行测量,到达测定时间后,读取显示的各项数值,并迅速关机。

各种型号的仪器具体操作步骤略有不同,可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 3.使用安全注意事项 (1)仪器工作时,所有人员均应退到距仪器2m以外的地方。

(2)仪器不使用时,应将手柄置于安全位置,仪器应装人专用的仪器箱内,放置在符合核幅射安全规定的地方。

(3)仪器应由经有关部门审查合格的专人保管,专人使用。对从事仪器保管及使用的人员,应遵照有关核幅射检测的规定,不符合核防护规定的人员,不宜从事此项工作。

(四)钻芯法测定沥青面层密度

沥青混合料面层的施工压实度是指按规定方法测得的混合料试样的毛体积密度与标准密度之比,以百分率表示。对沥青混合料,国内外均以取样测定作为标准试验方法。 1.仪具与材料

(1)路面取芯钻机。

(2)天平:感量不太于0.1g。

(3)溢流水槽。

(4)吊篮。

(5)石蜡。

(6)其他:卡尺、毛刷、勺、取样袋(容器)、电风扇。 2,试验方法与步骤 1)钻取芯样

按“路面钻孔及切割取样方法”钻取路面芯样,芯样直径不宜小于Φ100mm 。当一次钻孔取得的芯样包含有不同层位的沥青混合料时,应根据结构组合情况用切割机将芯样沿各层结合面锯开分层进行测定。 2)测定试件密度

(1)将钻取的试件在水中用毛刷轻轻刷净粘附的粉尘。如试件边角有松散颗粒,应仔细清除。

(2)将试件晾干或用电风扇吹干不少于24h,直至恒重。

按现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 -2000)的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试验方法测定试件的视密度或毛体积密度。当试件的吸水率小于2%时,采用水中重法或表干法测定;当吸水率大于2%时,用蜡封法测定;对空隙率很大的透水性混合料及开级配混合料用体积法测定。 3.计算

(1)当计算压实的沥青混合料的标准密度采用马歇尔击实试件成型密度或试验路段钻孔取样密度时、沥青面层的压实度计算是芯样的视密度或毛体积度除以标准密度乘100。

(2)由沥青混合料实测最大密度计算压实度时,进行空隙率折算,作为标准密度,再计算压实度。

4.试验检测中应注意的问题

压实度的大小取决于实测的压实密度,同样也与标准密度的大小有关。但目前对标准密度的规定并不统一,有些工程在压实度达不到时便重新进行马歇尔试验,调整标准密度使压实度达到要求,这样实际上是弄虚作假。为防止这种情况,新的检测方法规定了三种标准密度,一种是马歇尔击实试件密度;一种是试验路段钻孔取样密度;第三种是由实测最大密度按空隙率折算的标准密度。在进行检测时,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标准密度。

(五)落锤频谱式路基压实度快速测定仪

落锤频谱式路基压实度快速测定仪是利用落锤的冲击使土体产生反弹力、,并利用低频测出土体响应值的一种不测含水量就能得到路基压实度的测试仪器。检测时,不需挖坑;每测一个点,只需2~3min。该仪器体积小(仪器外形尺寸:320mm ×140mm ×3oomm,冲击架高460mm),质量轻(8.8kg),携带使用方便;既可在施工工地现场使用,也可在实验室土槽中使用。 1,工作原理

在已碾压的路基表面上:使落锤自由落下,接触地面时;土体表面随即产生一反弹力。从理论上讲,土体愈密实,吸能作用愈弱坝,反弹力愈强。反弹力随即使加速度传感器工作,记录加速度值。经过电荷放大器的前置放大;并以电压信号输出、随即又通过低通滤彼器,进入峰值采样保持电路。然后,再由阀值触发电路,进入10位数(精度高)A/D模数转换电路,CPU8098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最后,由LED显示器显示,同时,由16针打印机输出压实度数值。

2.使用技术要点 (1)压实度曲线的标定

路基压实度曲线的标定工作十分重要,应在仪器各部分功能正常的情况下进行。标定工作实质上就是制作标定线,这种工作一般在试验室内进行。标定时一定要选择工程所使用的土类,而且,选择的土类要具有工程代表性,这是确保标定精度的必要条件。压实度标定就是建立压实度加速度传感器响应值与压实度大小的关系曲线。 (2)测点数与测点布置

路基压实度测定以两次平均值作为测点压实度数值。夕瞩两次压实度测值的相对误差超过1%呢,则需要进行第三次实测,利用三次平均值作为压实度最终结果。几次测定测点位置的安排主要取决于落锤的底面直径人以及路基土冲击后回弹恢复的时间t。当t=1min之内,就要将落锤的位置向旁侧移动1.50d的距离作第二次测定;当t=3min时,则可在同一位置测定第二次,这样的安排不会引起误差。

三、压实度检测结果评定

路基、路面压实度以1~3km长的路段为检验评定单元,按要求的检测频率及方法进行现场压实度抽样检查,求算每一测点的压实度Ki 。 压实度评定要点是:

(1)控制平均压实度的置信下限:似保证总体水平;

(2)规定单点极值不得超出给定值,防止局部隐患;

(3)规定扣分界限以区分质量优劣。

计算检验评定段的压实度代表值K(算术平均值的下置信界限) 。 1.路基、基层和底基层:K≥K0 ,且单点压实度Ki 全部大于等于规定值减2个百分点时,评定路段的压实度可得规定满分;当K≥K0 ,且单点压实度全部大于等于规定极值时,对于测定值低于规定值减2个百分点的测点,按其占总检查点数的百分率计算扣分值。

K

第9篇:常用药物过敏试验皮试液配制方法

药物是否须要皮试及所用皮试液的配制方法请按说明书为准则,原则上原药皮试。

1、青霉素80万U/瓶:(50u/0.1ml)

80万青霉素加生理盐水溶解至4ml;(20万U/ml) 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2万U/ml) 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2千U/ml) 取上液0.25ml+生理盐水至1ml;(500U/ml) 取上液0.1ml作皮试(即50U)

2、氨苄西林1g/瓶、氯唑西林1g/瓶、氨苄西林钠、氯唑西林钠1g/瓶、阿洛西林舒巴坦钠1g/瓶:以上所需药物加生理盐水溶解至4ml;(0.05mg/0.1ml)

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25mg/ml) 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2.5mg/ml) 取上液0.2ml+生理盐水至1ml;(0.5mg/ml) 取上液0.1ml作皮试(即0.05mg) 皮试结果判断同青霉素。

3、氨苄西林钠、氯唑西林钠2g/瓶:(0.05mg/0.1ml)

以上所需药物加生理盐水溶解至8ml;(250mg/ml) 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25mg/ml) 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2.5mg/ml) 取上液0.2ml+生理盐水至1ml;(0.5mg/ml) 取上液0.1ml作皮试(即0.05mg) 皮试结果判断同青霉素。

4、美洛西林舒巴坦钠1.25g/瓶:(0.05mg/0.1ml)

以上所需药物加生理盐水溶解至5ml;(250mg/ml) 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25mg/ml) 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2.5mg/ml) 取上液0.2ml+生理盐水至1ml;(0.5mg/ml) 取上液0.1ml作皮试(即0.05mg) 皮试结果判断同青霉素。

5、阿莫西林舒巴坦钠1.5g/瓶、派拉西林舒巴坦钠1.5g/瓶:(0.05mg/0.1ml)

以上所需药物加生理盐水溶解至6ml;(250mg/ml) 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25mg/ml) 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2.5mg/ml) 取上液0.2ml+生理盐水至1ml;(0.5mg/ml) 取上液0.1ml作皮试(即0.05mg) 皮试结果判断同青霉素。

6、美洛西林0.5g/瓶、派拉西林0.5g/瓶、氨苄西林0.5g/瓶:(0.05mg/0.1ml)

以上所需药物加生理盐水溶解至2ml;(250mg/ml) 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25mg/ml) 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2.5mg/ml) 取上液0.2ml+生理盐水至1ml;(0.5mg/ml) 取上液0.1ml作皮试(即0.05mg) 皮试结果判断同青霉素。

7、长效西林(苄星青霉素)120万U/瓶:(50U/0.1ml)

长效西林+生理盐水5.8ml溶解;(20万U/ml) 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2万U/ml) 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2千U/ml) 取上液0.25ml+生理盐水至1ml;(500U/ml) 取上液0.1ml作皮试(即50U/0.1ml) 皮试结果判断同青霉素。

8、普鲁卡因:(0.25mg/0.1ml)

普鲁卡因40mg/支,浓度为0.25%; 取0.125ml+生理盐水至1ml; 取上液0.1ml作皮试(即0.25mg) 皮试结果判断同青霉素。

9、先锋铋1g/瓶、头孢替唑1g/瓶:(50ug/0.1ml)

以上所需药物加生理盐水溶解至4ml;(250mg/ml) 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25 mg/ml) 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2.5mg/ml)

取上液0.2ml+生理盐水至1ml;(0.5mg/ml)(500ug/ml) 皮试时取0.1ml(即50ug/0.1ml)

皮试结果判断同青霉素。

10、头孢拉定0.5g/瓶、头孢呋新钠0.5g/瓶、头孢地嗪钠0.5g/瓶、头孢派酮钠舒巴坦钠0.5g/瓶、头孢唑林钠0.5g/瓶:(50ug/0.1ml)

以上所需药物加生理盐水溶解至2ml;(250mg/ml) 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25 mg/ml) 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2.5mg/ml)

取上液0.2ml+生理盐水至1ml;(0.5mg/ml)(500ug/ml) 皮试时取0.1ml(即50ug/0.1ml) 皮试结果判断同青霉素。

11、头孢曲松1.5g/瓶、头孢曲松舒巴坦钠1.5g/瓶:(50ug/0.1ml)

以上所需药物加生理盐水溶解至6ml;(250mg/ml) 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25 mg/ml) 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2.5mg/ml)

取上液0.2ml+生理盐水至1ml;(0.5mg/ml)(500ug/ml) 皮试时取0.1ml(即50ug/0.1ml) 皮试结果判断同青霉素。

12、头孢他定舒巴坦钠0.75g/瓶:(50ug/0.1ml)

以上所需药物加生理盐水溶解至3ml;(250mg/ml) 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25 mg/ml) 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2.5mg/ml)

取上液0.2ml+生理盐水至1ml;(0.5mg/ml)(500ug/ml) 皮试时取0.1ml(即50ug/0.1ml) 皮试结果判断同青霉素。

13、破伤风抗毒素(TAT)1500 U/支:(15U/0.1ml)

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150U/ml) 取上液0.1ml作皮试;(即15U)

20分钟观察结果,如为阴性可一次性注射,如为阳性者,则行脱敏疗法。 阴性:局部无红肿、无异常反应。

阳性:皮丘红肿,硬结直径大于1.5cm,红晕范围直径超过4cm,有时出现伪足或有痒感,全身过敏性反应同青霉素过敏反应大致相同。

脱敏疗法方法:

第一次:取TAT0.1ml+生理盐水至1ml肌肉注射;

第二次:取TAT0.2ml+生理盐水至1ml肌肉注射; 第三次:取TAT0.3ml+生理盐水至1ml肌肉注射; 第四次:取余液+生理盐水至1ml肌肉注射。

每隔20分钟注射一次,在脱敏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如病人有气促、面色苍白、紫绀、荨麻疹及头晕、心跳等不适时,应即停止注射并从速处理并报告医生。

14、细胞色素C15mg/支/2ml:(0.07mg/0.1ml)

取细胞色素C 0.1ml+生理盐水至1ml;(0.75mg/ml) 取上液0.1ml作皮试(即0.07mg) 局部红肿,直径大于1cm,有丘疹者为阳性

15、链霉素1g(100万U/瓶):(250U /0.1ml)

链霉素100万U+生理盐水至3.5ml(共4ml)(25万U/ml) 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2.5万U/ml) 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2500万U/ml) 取上液0.1ml作皮试(即250U)

(皮试结果判断同青霉素。链霉素过敏性休克抢救措施同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抢救措施,因链霉素可与钙离子铬合,从而使链霉素的毒性症状减轻或消失。故需备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静脉注射)

16、结核菌素 50U/支/ml 取上液0.1ml作皮试(5U/ ml) 皮试时于左手注入试敏液,右手注入生理盐水作对照。48-72小时观察结果 阴性:皮肤硬结小于5mm 阳性:皮肤硬结5-10mm(+) 皮肤硬结10-15mm(++) 皮肤硬结15-20mm(+++) 皮肤硬结大于20mm或局部出现水疱或坏死者为(++++) 应向病人解释结素试验阳性仅表明曾有结核

17、碘过敏试验:(30%泛影葡胺)(凡是造影者须做该试验)

A、取60%泛影葡胺(欧乃派克)0.5ml加生理盐水至1ml缓慢静脉注射。 B、专用30%泛影葡胺试敏剂(1ml)缓慢静脉注射。

密切观察15分钟。如病人有恶心、呕吐、手足麻木感和(或)出现荨麻疹者即为阳性反应。

青霉素过敏试验法:

1、评估:

1)仔细询问过敏史,如有青霉素过敏史则停止该项试验。有其他药物过敏史或变态反应疾病史应慎用。

2)曾使用青霉素,停药3天(TAT7天)后再次使用,或在使用过程中改不同批号的制剂时,需要重做皮试,确定结果为阴性才能继续用药。

2、计划:

1)用物准备:必需备0.1%盐酸肾上腺素,(其他略)

2)病人准备:A、病人不宜空腹进行皮试,因个别人于空腹时注射用药会发生眩晕、恶心等反应,宜与过敏反应相混淆。B、让病人了解注射目的,懂得观察期间不可随意离开;不可搔抓或揉按皮试局部;如有异常随时告知医护人员。

3、实施: 1)配制方法

2)皮内试验:于前臂内侧皮内注射皮试液0.1ml,20分钟后观察皮试结果。皮试结果判断标准:

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红晕、无自觉症状。

阳性:皮丘隆起增大,出现红晕,直径大于1cm,周围有伪足伴局部痒感;严重时可有头晕、心慌、恶心,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

3)皮试结果阳性者不可使用青霉素,并要在病历、医嘱单、床头卡和注射单上加以注明,以及将结果告知病人及其家属。如对皮试结果有怀疑的,应在对侧前臂内注射生理盐水0.1ml,以作对照,确认青霉素皮试结果为阴性方可用药。

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

1、立即停药,使病人平卧。

2、立即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1ml,小儿酌减。症状如不缓解,可每隔半小时皮下或静脉注射该药0.5ml。直至脱离危险期。

3、给予氧气吸入,改善缺氧症状。呼吸受抑制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使用呼吸兴奋剂。喉头水肿引致窒息时,应尽快实行气管切开。

4、根据医嘱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mg,应用抗组胺类药,如盐酸异丙嗪等。

5、静脉滴注10%葡萄糖溶液或平衡液扩充血容量。血压仍不回升,可按医嘱加入多巴胺等。

6、若心跳骤停,则立即进行复苏抢救。

7、密切观察病情,记录病人呼吸、脉搏、血压、神志和尿量等变化。

上一篇:安全口号霸气押韵下一篇:海洋天堂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