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管理与教学管理论文

2022-04-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青年学子是国家实现伟大复兴的后备力量,学生党员更是我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这一伟大理想的优秀栋梁。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二级管理与教学管理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二级管理与教学管理论文 篇1:

互联网+背景下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与创新

[摘 要] 本文就“互联网+”背景之下的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与创新问题进行了讨论,对“互联网+”背景下的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实质进行了思考,从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中三个极具代表性的问题出发,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管理创新点,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 互联网+;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创新

[

一 “互联网+”背景下的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工作

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工作,是在校级教务处以及所属学院两级领导下开展进行的。它主要是为学校、学院、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作用。可以这么说,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是依附于高校教务工作而存在,同时它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效率高效与否直接决定了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展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它在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中也逐渐开始运用。“互联网+”技术能够较好地与教学管理工作进行结合,一方面能够帮助资源共享,另外一方面也能够实现高速传播信息。这对二级学院传统的教学管理方法进行了改革,帮助改变了原有信息传播以及教学管理的方式方法,给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路[1]。那么,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之下,对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整合改革?如何扩展“互联网+”背景之下教学改革的思路模式?笔者将从现状出发,对这个问题进行解析。

二 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工作之中还存在较多问题,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教学模式的陈旧以及管理模式僵化导致的,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已成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务管理是联系学校、学院、学生的关键,使各级各类的教学工作和教务信息都可以很好地进行保证,使其上传下达很顺利。而高校教学质量则是由教务管理工作的水平直接影响的,下文主要针对课程形式、管理机制、存档工作这三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1 课程形式单一

二级学院之中的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就现阶段的情况而言,选修课这一方面来说,大部分的高校二级院校的学生在进行课程选择的时候,都只能够选择本校或者本学院的课程,而且能够选的范围较小,只有很少一部分的专业选修课或者通识选修课。必修课这一方面,基本上都是教师进行课堂讲授,通常几年甚至十几年都是同一个教师进行授课。这两种情况之下就导致了整个模式固化,对于整体的教学管理是十分不利的。一方面,教师因为长年累月的教授一门课程,导致其无法进行专业创新与专业成长;另外一方面,学生因为选择空间较小,课程形式单一,没有足够的条件去接触其他教师的课程以及其他领域的学科知识,这就导致整体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综合发展能力受到极大程度的限制。

2 管理机制不够灵活

教学管理工作实际上是比较繁杂、零碎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才需要一个良好可行的工作机制对其进行规范,将繁杂零碎的工作系统化,进而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教学管理工作正常进行。但是实际上,现阶段的二级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管理机制都是僵化且不便于操作的。例如现阶段的二级院校教学管理工作之中,由于没有一个高效准确的管理系统,很多工作的进行都是依靠教务管理人员进行手工记录,以人手、人脑对信息进行录入明显出现错误的可能性要大很多。比如在安排课程这一方面,传统的方式是教务管理人员对开设的课程以及任课教师进行记录,然后通过纸笔进行反复的调换分配;在安排教室这一方面,也需要與其他学院进行反复的沟通以免出现撞课的情况。在这样的工作模式之下,不仅仅耗费的时间多而且容易出现错误,一旦出现错误影响的就是整个工作,使得之前所有的工作全部无效。且在这样的管理机制之下,信息传递慢,不能够第一时间得到反馈。同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等同于将简单的工作复杂化了[2]。

3 成绩评定方式单一,存档工作繁琐低效

高校学生的成绩评定工作,是教学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传统的二级院校教学管理中学生的成绩评定主要由三方面构成:卷面分数、出勤率、作业。这样的成绩评定方式具有很明显的短板,它对于学生的评定是较为片面的,没有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对于学生的实验课程以及操作课程的考核并不全面。对于纸质考试这样的评定形式,存档工作也难以进行。纸质的存档难以进行保存,对环境要求极高,另外整个保存的期限也较短。如果工作需要对其进行核证的时候,进行查找也是一项大难题。

传统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之中不仅只存在以上阐述的三点问题,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工作伴有时效性差、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以及管理形式较为单一的这些特点。许多工作人员认为这样的问题不过是增加了工作量,只要辛苦一些就能够解决。但是实际上来说,这样的问题不仅仅是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更是会对整个二级学院的教学秩序、教学质量产生影响。工作效率低下带来的必定是教学秩序的紊乱,进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从长远来看,这将会影响整个高校的教务管理以及教学工作,阻碍高校的发展。互联网背景之下,教学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能够将这些“老大难”的问题进行根本上的改变,对高校的管理模式进行革新,让管理工作呈现欣欣向荣之态。

三 “互联网+”背景之下二级院校教学管理创新点

1 资源共享,深化教学改革

在高校教学这一方面,传统的课堂授课已经不再是唯一的教学模式。数字教育资源以及教育服务平台逐渐不发展,这无疑将高校教育的模式推向了网络化。而资源共享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资源共享不仅仅给教师带来了教学便利,更多还是对教学改革的帮助。“超星学习通”“智慧树”这样的系统出现,成功帮助学生突破了学校与学院之间的壁垒,学生们可以通过这样的在线授课系统去对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自选课空间,为学生创造了更大的舞台。

在“互联网+”背景之下,教师对学生进行授课不仅仅只能在课堂之上,而是全方面融入了学生的各个时间段之中。随着高校MOOC与翻转课堂的出现以及普及,教师完全可以做到“线上”与“线下”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课堂授课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这些系统对学生的课后学业进行辅导。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这样的系统进行课后的提问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这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教师的过程指导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信息化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教学改革深化,帮助二级学院突破了传统教学意义上的“单一”与“局限”的缺陷,提高了二级学院的教学水平,同时也对教师自身的水平进行了提高,让学生能够在一个相对自由、广阔的舞台上得到足够的创新空间以及创新发展的机会[3]。

2 信息互通,管理实时化

在“互联网+”背景之下,信息能够得到快速的流通,这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校减少了由于信息无法进行有效互通或者互通较慢导致的教学管理工作效率低下情况。传统的二级院校教学管理工作之中,进行信息发布的时候,教学管理员需要利用给每个教师打电话或者发短信的形式进行,工作量很大。但是随着信息化的普及,二级学院的信息发布可以通过系统、QQ或者微信的形式进行,这很大程度地减少了漏发、误发的情况。同时也将工作量大大下降,节省了工作时间。例如OA系统(Office Automation System)的运用,最大程度地将教学管理工作自动化,精准化。如前文提到的排课问题,传统的人工排课明显工作量大且容易出现失误,效率也低。而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只需要利用教务管理系统,进行开课工作。教务管理系统能够第一时间显示出哪个时间段哪个教室是否有课,这样就不需要教务管理人员进行反复的核对,减少了工作量。在课表安排完毕之后,教师与学生也能够第一时间在教务管理系统客户端对课表进行查看,省去了教务人员进行发布的麻烦。“互联网+”带来的信息互通对于教学管理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传统教学管理由于管理基数较大,信息流通较慢,工作量较大,容易出现失误。而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教学管理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时化”,在各个方面都减轻了教学管理人员的负担。

3 运用科技,服务便利化

二级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之中,不仅仅包括对学生的管理工作,更需要对学生与教师提供优质的服务工作。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在提供服务这一方面较为薄弱,存在许多的问题。例如学生需要对考试成绩或者其他信息进行查询的时候,整个步骤十分繁琐复杂,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从教师方面来说,如果需要对某项信息进行更改的话,首先需要找到教务管理人员进行复杂的手续核对,而后才能够进行信息更改,这无疑又增加了工作量。而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这一切变得简单了起来。科技的运用不仅仅方便了教务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更方便了全体教师与学生。教师不再需要经过复杂的程序才能够查看教学任务,只需要通过教务管理系统进行查询,自己的教学任务以及教学安排一览无遗。同时,教师对自己的监考情况查询以及教学评测等多个项目都可以通过教务管理系统完成;另外,学生也可以通过教务管理系统进行课表查询、考试安排查询以及报名缴费等多种操作。尤其是对教师的评教活动,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之中,评教活动一般难以进行,同时由于是现场评教,所以学生无法表现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而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可以直接进行网上评教,在完全匿名的情况之下,更能够真实地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学生还能够通过教务管理系统及时对自己学习的进度进行了解,这极大程度的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随着科技的运用,教学管理服务水平能够得到一个质的飞跃,高校全体师生能够很清楚地感受到信息技术带给大家的便利[4]。

4 利用互联网引入大数据,促进二级学院进行学业评价多元化发展

在互联网背景之下,产生了许多大数据,而根据这些大数据,能够在学业评价之中融入更多的评价因素和指标。整个学业评价的方式以及评价的呈现以及记录方式将会得到一个历史性的创新改革。傳统模式之下,以统一标准对全体学生进行评价,即便能够得到一定的结果,但是也是属于模糊、不准确的。而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大数据的出现能够将学业评价通过各项数据进行分析,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倾向以及素质水平进行一个综合的分析。可以这么说,大数据之下学生的各项指标能够很清晰地展现在大家的面前。每个学生都是整体之中的一个个体,其能力表现不仅仅只是局限于课程成绩,而是多方面的。例如社会感知能力、职业追求方向、素质道德甚至于身体状况,综合组成了学生的评价标准。在传统的评价模式之中,这样的评价确实是很难实现,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运用大数据,二级学院完全可以将评价的主体和方式进行多元化。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后得出来的评价,往往更加科学、合理,也能够更加真实地反应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这样给出的评价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自我,改变自我;帮助教师实施教学改革,根据学生个体情况进行“因材施教”计划制定。换而言之,大数据能够更好地帮助提高二级学院的整体教学水平以及管理水平,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的运用,二级学院往往能够快人一步地对教学安排以及管理工作进行调整,进而避免出现无法挽回的错误。

四 “互联网+”背景下创新二学级院教学管理的措施

1 培养师生“互联网+教育”新思维模式

《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不仅要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更要转变思想,用互联网思维解决各领域的关键问题,推动各领域改革和发展。”也就是说,高校二级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的创新,首先要转变师生的思维模式,帮助教师形成“互联网+教育”的新思维。传统的教学管理之中,教师是教育的主导者,学生只能够被动接受教育。而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转变“信息利用的共享者”以及“课程加工的合作者与课题开发的合作者”。也就是说,教师已经不再是教育的主导者,而是一个合作者,分享者的身份。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之下,教师应当突破传统模式的限制,跳出课堂之外,积极参与MOOC、微课的建设。利用这些系统,对一些优秀教师的优秀教学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对于学生来说,“互联网+教育”背景之下,学生的培养方向不仅仅只局限于本专业的知识,而是更应当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个性化发展进行追求。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教育”的新模式得到更好的学习环境以及更大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得到综合性的教育。

2 提高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人员能力

“互联网+”背景之下,虽然教学管理工作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便利化。但是与此同时,也对教务管理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高校之中,往往安排有教学辅助性人员,能够辅助与协调教学工作。但是对于这一类的教学管理人员,往往是不那么重视的。从政策以及薪酬待遇上都与专任教师有一定的差距。面对这一点,二级学院必须要及时进行改正,加大力度重视教学管理人员,对其作出更好的福利调整,让教学管理人员能够感受到职业荣誉感以及自豪感,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进而更好地进行教学管理工作。

当然,在提升待遇的同时,也需要提高就职要求。教学管理人员不仅仅要能够更好地掌握教学管理的条例以及专业的知识技能,更要能够熟练地操作教务管理系统,保证能够利用系统做出更快、更准确地教学管理操作。所以,学院方面应当注重对教学管理人員的培训工作,对已在岗的教学管理人员,以二级学院为单位对其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网络管理系统的操作以及对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给出一定的建议。这两方面是优秀的教学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的素质。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能够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二级学院教学管理队伍,能够极大程度的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帮助高校发展[5]。

3 不断完善软硬件建设

“互联网+教育”时代之下,软硬件的建设是重中之重。高校需要根据二级学院各个专业的不同,进而引进不同的设备、系统,帮助各个专业进行教学管理。最先进的软硬件能够帮助专业与世界先进技术进行交互,进而帮助专业更好的发展。“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了高校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所以高校自身必须紧跟潮流,确保信息系统的软硬件建设能够跟上时代要求。高校作为为社会输送人才的地方,应当注重互联网技术的更新换代,让学生能够了解到世界顶尖的技术,更好的发展自我。笔者认为,未来的大学教育可能是全国性,乃至于全世界性的高校融通大数据库,所有的教学资源都是可以共享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更加需要及时对自身的软硬件进行更新,保证能够跟随时代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之下,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已经发生较大的改变,无论是从管理模式、管理方式以及管理内容各个方面都有较大的改变。它为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开拓了一个新的舞台,给出了更多的可能性。但是与此同时,如何更好地在“互联网+”背景之下进行教学管理工作,也是需要研究的一个课题。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我们需要积极学习“互联网+”的知识,努力通过“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更好地去完成教学管理工作,为祖国培养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亓慧,穆晓芳.高校物联网专业网络课程教学改革新思路——以太原师范学院为例[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 35(18):42-43.

[2]耿雪莲.“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7(4):79-81.

[3]李黎,王冠愚.“互联网+”模式下的教育教学管理与改革探索——以北京农学院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6(4):87-90.

[4]张兴旺,李晨晖.当代图书馆遇到“互联网+”[J].图书与情报,2015(4):63-70.

[5]吴旻瑜,刘欢,任友群.“互联网+”校园: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新阶段[J].远程教育杂志,2015(4):8- 13.

(责任编辑:姜海晶)

作者:田玲

二级管理与教学管理论文 篇2:

高校二级党校教学管理与规范化建设

青年学子是国家实现伟大复兴的后备力量,学生党员更是我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这一伟大理想的优秀栋梁。全国第十二次高校党建会议提出:“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中党员发展工作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一代青年人的迫切需要;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的重大举措;是以党建为核心,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最为有效的途径。”如何实现对于青年学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的培养?这就需要极大程度的发挥高校二级党校的作用,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巩固学生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此外,高校二级党校是入党积极分子接受教育和培养,学生党员接受再教育的有效途径。二级党校的成立有效地弥补了上级党校在培训数量和规模上的不足,同时又有利于基层党组织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将学生的党性培养和考察发展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一通过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及管理制度实现二级党校的管理规范化

为实现二级党校的培训目标,高效务实的管理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在开展二级党校培训的实践中我们认为:第一,必须建立起完备的组织机构;第二,要保证师资队伍的稳定;第三,要及时更新教师的理论知识,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首先,分党委要在学院内建立完备的二级党校组织机构。成立完备的组织机构,能够保障组织活动认真有效的开展,并且对二级党校的教学开展进行有效的监督,进而充分发挥二级党校的培养功能。二级党校的培训要制定相关的培训管理机制。二级党校要按照学校要求统一制定教学计划、学员选拔标准,确定合理的培训规模,使得二级党校的培训工作规范合理地有序开展起来。

第二,师资队伍是保证党校培训工作有效开展的重点。要有效且有益地开展二级党校工作,则必须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及教学人员,同时必须辅以其他兼职教学人员。需知,各院系专业不同,教师对于党的理论教育的掌握程度也是有所差别的。二级党校培训教师主要由院系内部党员教师构成,因此,在选拨教师时,我们就必须多方考察,尽量选拔有较高理论水平与丰富实践经验的专职党务干部或离退休老同志来担任,从而保证党校培训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三,定期组织党校教师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保证党校教师理论知识的先进性。时代发展的日新月异要求我们不能固守陈规,必须不断更新自己所掌握的各方面知识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党校的理论知识培训同样不例外,我们必须不断更新知识储备,了解掌握时代发展和时局变革,才能有的放矢地完成好二级党校对于高校大学生的理论素质培养任务。

二二级党校的课程要作为一种常态化的思想教育方式定期开课

实践中,我们注意到目前为止二级党校作为上级党校的基层培养单位,大多更重视积极分子入党之前的教育,而忽视入党后党员的继续教育,所以部分学生入党后反而出现迷茫情绪。因此二级党校不能只注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而忽视入党后的教育管理工作,必须利用二级党校的自身优势,以及对学生的了解和日常的教学活动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工作。从大学生入学之初即开展党员教育的引导工作,一方面端正学生的入党动机,另一方面又可以教育学生离开父母独自生活后更要严格约束自身行为。同时在团的工作中二级党校也可以发挥有效作用,培养学生干部,使其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并形成良好风气,使二级党校的培训实践具有系统性、连贯性。

首先,重视二级党校的引导作用要从新生入学教育的党性培养开始。新生入学之初,对于入党具有较高的热情,却普遍不了解党的基本知识。基层二级党校应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及时向新生普及党的基本知识,保护学生的入党热情,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入党积极性,为培养优秀的学生党员打好基础。此外,新生入学后,大部分是第一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刚刚脱离父母的管束,很多学生在兴奋的同时,容易纵容自身散漫随意的生活习惯。二级党校可以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契机,加强对学生自身行为习惯的要求,同时树立良好的学生党员形象,以学生影响学生的方式加强学风建设。

第二,基层二级党校应较早地通过团学工作掌握的学生动态,提早开展党校培训。在学生提交入党申请后,及时教育端正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可以说社会发展多元化的今天,学生的入党动机也是多种多样,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二级党校应针对团学干部开展教育活动,进而提高组织凝聚力。通过对团学干部及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向更广大的学生传达党的宗旨、党的执政理念等,加强大学生的爱国、爱党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入党热情。党校的培训可以让团学干部更好地开展工作,增强在学生中的影响力,通过团学干部即学生之间的宣传可以更好地带动党组织的工作开展,提高党委、团委的工作效率,为培养党的后备力量做好准备。

第三,二级党校对学生党员入党后的再教育同样重要。学生即使在入党后,其思想及行为方式也并未完全成熟,仍需要继续引导他们在思想上真正入党。很多学生在入党前保持着较高的积极性,做事有干劲,学习有动力,但是在入党后,反而迷茫了,失去了奋斗的目标。针对这种情况,二级党校需对学生党员进行进一步引导,定期开展学习、竞赛、实践等活动,提高学生党员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豪感,在学习和做事的同时提高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我们可以通过党校培训及身为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党员的思想品格加以规范和引导,将道德感、荣辱感真正融入学生党员的思想及行为中。

三二级党校的教育内容及教育模式要与时俱进

党校的主要任务是组织理论教育,普及党的基本知识,但理论教育不能脱离实际,务必要立足现实,与国情、党情、社会现状紧密结合起来,围绕面临的国际问题、国内问题加以分析研究,深入剖析,让学生能够正确面对所处时局,正确认识社会问题。

第一,二级党校的教育内容要尽量将传统方式与当代精神相结合。一方面,不能忘记国史、党史的教育,要让当代大学生了解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懂得珍惜;另一方面要借鉴现代化的工具和手段将传统枯燥的教学与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相结合,力争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在课程开设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课程内容的新颖性,要吸引学生听课,而不是强迫学生听课,更不能让学生对理论学习产生逆反情绪,起到相反的作用。

第二,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大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这里所说的实践,并非仅仅是检验理论的实践,而是增强党员责任感的实践。当代大学生生长于和平年代,且物质资源相对丰富。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他们没有经历过奋斗的过程,在他们的观念里这一切似乎都理所当然,而忽视了成果取得需要的付出,他们意识中更多的是对他人的要求。因此要想更好地增强大学生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就需要为他们提供能够吃苦需要奋斗的环境,进而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爱国、爱党热情。

第三,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载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党校的教育虽然仍以课堂教学为主,但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需辅以其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弥补课堂教学的单一性。除了传统的课堂教育,我们可以占领网络这一有效阵地,通过网页内容的更新或飞信传输的及时与便利向广大同学普及党的知识;此外,我们还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既能够取得普及党建知识的作用,同时还增强了大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二级党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开展的二级党校培训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比较具有共性的问题:

如我们的党校注意经常性的思想教育,但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不够。很多教育者把学生当做灌输的对象,简单地采用统一的教育方式,却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教育者的单向活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没有发挥出来,从而影响了教育作用的发挥。

另外,教育内容存在滞后的现象,无法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展开深入探讨,难以起到答疑解惑的作用。教育者往往重视政治理论和观点的灌输,忽视了大学生对信息的接受情况。且党课形式过于单一,教育内容不能很好地联系学生实际,无法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导致党课的教育内容浮于形式,不能引起大学生的共鸣,大大降低了教育的效果。

此外,二级党校的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在硬件资源上,所有的正规教室首先要安排专业课的学习,因此二级党校一般没有相对固定的教学场所,只能在公共教学场所完成理论课,这就局限了党课教学形式的单一性,缺乏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参考文献

[1]张久献.高校二级党校教育体系建设与实践研究[J].大众文艺,2011(3).

[2]陈丽琼.二级党校教育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今日科院,2009(4).

[3]于周晓.高等学校中二级党校和三级培养体系的探讨[J].高教论坛,2009(10).

[4]宁雷.高校二级党校教育创新思考[J].中国-东盟博览,2012(2).

作者:罗忆南

二级管理与教学管理论文 篇3:

高职院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优化与实施

摘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日益完善,高职院校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由于高职院校承担重要的人才培养职责,在对其开展教育教学管理时,要积极进行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创新,提高高职院校的竞争力,使学校拥有更多生源。

关键词:高职院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优化

引言

近些年来,国家和社会各界人士对高职教育越发关注,各大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这样才能充分适应日益严苛的要求。二级学院要加强对教学管理的改进与创新,这一将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所包含的内容

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高职院校二级学院在开展教学管理时,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秩序,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激发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仔细分析教学管理中存在的规律,制定合理的教学管理手段,有效提高教学水平。在具体管理时,要做到以下两点。

1、教学基本建设

二级学院要重视对教学的基本建设,将专业和基本建设放在重要地位,同时还要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此外,二级学院要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确保學生能够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二级学院还要积极开展教学课程建设,合理设置课程的内容,保证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

2、教学具体运行和教务管理

二级学院要保证各个环节的工作正常运行,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才能确保工作顺利开展。第一,加强对教学的监督,确保广大教师能够严格按照相应的制度和要求开展工作,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第二,为了打造优秀的学风,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与优秀的品质,要加大对教务的管理力度。比如,要重视对学生考试成绩和课程选择的管理,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秉承严谨的工作态度,做到实事求是,才能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二、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管理思想比较落后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并未对教学与管理思想进行更新,而是继续沿用传统模式,导致教学比较僵化,学生学习状态较为被动。在这种情况下,二级学院也无法进一步打造健全的教学管理体系,这将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造成不利影响,还会导致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影响学生能力的提升。

2、缺乏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

目前,二级学院虽然严格按照高职院校的要求开展教学与管理,但现有的管理制度并不健全,内容不完善。在制定制度时,并未考虑到整体的情况,导致现有的制度内容不够合理,更无法对人员的行为形成有效规范,影响教学改革的成效。

4、教学管理队伍比较落后

影响教学管理质量的另一问题是教学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第一,虽然学校的管理者和领导者拥有较高的学历与职称,但许多基层工作人员却并不具备上述的“硬件”条件。具体来讲,基层工作人员缺乏丰富的教育管理知识和实际经验,不能对自身角色进行合理定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第二,缺乏系统、专业的培训,加之工作任务比较繁重,基层人员很难有精力和时间提升自我。基于上述原因,二级学院在开展教学管理时,很难确保其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4、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

二级学院要充分发挥出人力资源的优势,激发人员对工作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确保教学管理水平得到提升。然而,现有的教学管理人员的薪资待遇水平较低,岗位缺乏发展空间,工作人员很难获得晋升机会。在制定薪酬时,并未将这一内容与实际工作和表现相结合,这样就会降低教学管理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由于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难度较大,工作任务繁重,许多教学管理人员经常身心俱疲,因此,学校要充分做到以生为本,打造完善的激励措施,才能真正发挥出人力资源的作用。

三、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优化与改进对策

1、积极改进教学管理思想

通过分析上述问题可知,二级学院若要实现教学管理的改进,打造健全的体系,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思想,融入以生为本的理念,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教学规律,并对广大教学管理人员形成有效激励,使其能够充分配合学校的工作,致力于教育改革与创新。比如,要将各项工作和教学管理有机结合,凸显教育管理工作者的重要性,这样就能真正发挥出这一工作的优势。

2、制定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

二级学院要结合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与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及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对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优化,除了要保证教师和学生得到有效的管理之外,还要对教学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管理,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由于二级院校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在开展工作时,只有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才能进一步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使人才的培养更有保障。

3、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质量,并保证该项工作得到创新,要提高广大教学管理人员的能力,以及对工作的责任感。第一,教学管理人员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爱岗敬业,保持端正的工作态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创新能力,在工作中不断拓展思路,对教学管理创新充满浓厚的兴趣,并将创新落实到实践之中。第二,教学管理人员要掌握先进的教育知识和管理知识,充分发挥出网络技术的优势,搜集与先进教学管理相关的资源,认真进行学习和实践,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工作人员要掌握扎实的计算机技术,善于利用这一技术处理日常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4、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

管理者与领导者要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使其能够有更多机会参与到各种学习和培训之中,提高其综合素质,使其能够在工作中更加积极主动。由于教学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系统性和复杂性,在短期内很难看到成效,因此,二级学院要对该项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采取多种激励方式,使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得到全方位的支持,充分满足其合理需求。在制定薪资待遇时,要考虑到工作人员的业绩和付出,定期对薪资待遇进行调整,这样就能更好的激发其对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还要制定与之相关的惩罚机制,一旦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出现失误,或者态度不认真,就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罚或批评教育。

结束语

总之,为了促进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二级院校要高度重视教学管理的改进与优化,及时解决现阶段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还能使高职院校和职业教育充满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曾荣侠.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管理体制机制研究[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02):53-55.

[2]刘湘国,刘姝蕾.高职学院校院二级教学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思考[J].科技资讯,2020,18(06):105+107.

[3]翁芸.高职院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创新及改革[J].职教通讯,2017(02):46-48.

姓名:高翠,出生年份:1984年12月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云南,学历:本科(教育硕士)职称:高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经济学、客户服务等

作者:高翠

上一篇:医师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烟草分公司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