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教学与高中语文论文

2022-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福建漳州平和正兴学校)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及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教学逐渐在课堂上被运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复习课教学与高中语文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复习课教学与高中语文论文 篇1:

试论微课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微课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介绍了微课的基本概念,并对微课在高中教学中起到的作用和微课的教学方式进行了介绍,旨在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并期望此文能够使微课教学在当前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得以提升。

关键词:微课;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引言: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的语文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在高中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尝试运用新式教学方法,借此提升高中教学的基础质量。在教学中,尝试将微课教学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借此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因此,教师如何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将微课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是当期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是一种长度在10min左右、涵盖了一个或两个重要知识点的教学视频。微课教学的整体过程可以理解为利用视频记录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记录,并将其作为教学的材料帮助学生展开学习的过程。在微课教学中,其最为重要的核心就是教学视频片段,利用将课程精简化、碎片化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利用教师在课堂上的微课随时进行复习、反思。教师则利用微课来进行教学设计、素材准备、课堂练习和点评等工作。微课通过将传统的教学课程进行分割和再重组,使其成为一种半结构化的教学方式,是一种有效利用多媒体设备的新型教学方式[1]。

二、微课教学的作用

1.突出教学重点

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微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课程的重点进行提炼。通过微课强化学生的主观感受,并让其运用视觉、听觉来强化自身的感官体验和情感体验,使其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确认识到教学重点,并强化学习质量。

2.节省教学时间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将教学重点完全融入到教学之中。微课的播放时间仅有10分钟左右,这10分钟既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同时还能给教师整理思路的时间。作为一个完全围绕着教学中心的多媒体材料,微课能够大幅节省教师的教学时间,并将知识点进行集中讲解。

3.培养学习兴趣

高中语文教学课程主要以背诵古诗词,完成阅读理解和文章训练为主,因此其课程较为枯燥,无法引起学生的实际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微课教学,能够通过学生主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的方式,来提升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轻松。

三、微课教学的应用方式

1.教学中合理插入微课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将课程与知识点进行融合的方式,来提升教学的质量,从课程的各个时间点合理插入微课资源。比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教师可以利用电视剧片段以微视频的方式,来为学生们演示教学过程中难以理解的课程点,并利用微课资源来提升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能力,学生在学习时对各个人物的特点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最终对整个课文的内容有一个详细地认识,最终达到使其掌握知识的目的[2]。

2.利用微課导入知识点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微课导入教学知识点是进行情景教学的先决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微课视频进行课程的导入,能够有效提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使教学能够顺利展开。比如,在学习《荆轲刺秦》之前,利用微课视频让学生们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并对其进行简单概述,以保证学生对历史事件发生的前提有所了解,进而提升对课程知识的掌握速度。教师可以利用电视剧片段、动画演示和各种影像资料来对学生展开简短的介绍,以提升其学习兴趣。

3.利用微课进行情景创建

在利用微课进行教学导入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利用微课创建一个学生能够完全融入情境中的教学环境,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和课堂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比如教师在完成《荆轲刺秦》的教学过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课堂情景剧的表演。学生们分组来扮演秦王、荆轲和大臣们,利用情景剧的方式来让自身处于教学情境之中,既能利用教学情境来提升教学的质量,还能让学生更加了解知识点。

4.利用微课进行重难点讲解

微课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嫩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若是没有跟上教师的讲解而错过知识点,则可以利用微课重新对知识点进行理解。语文教师可以在微课的帮助下重点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并利用微课教学总结文章主旨和中心思想,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5.利用微课拓展教学视野

语文学习要求学生拥有较为丰富的课外知识,才能保证其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微课来介绍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课外知识,通过扩充课外知识的方式来提升教学质量。比如在进行各种顾问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历史资料来对当时的社会环境、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特殊的文化活动等进行介绍,以补充和完善学生们的相关知识和历史观,使其对知识的理解速度得以提升,进而更快完成教学课程。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微课教学,不仅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掌握微课的运用时机,并在微课教学的过程中优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进而创建高效的课堂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马龙.微课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11):144.

[2]许晓亮.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2):131+133.

作者:魏家萍

复习课教学与高中语文论文 篇2:

微课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分析

(福建漳州平和正兴学校)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及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教学逐渐在课堂上被运用。新课程改革对高中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标准提出高中的语文教学不仅是为了让学生牢固掌握语文方面的知识,单纯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长学生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并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让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很多教师秉承新课程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其中微课教学受到教师的青睐。结合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来分析微课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

关键词:微课;高中语文教学;分析

微课是指录制教师的精彩教学片段而制成的简短的视频,学生通过观看这个视频学习某个知识点的过程。高中生处在青春期,生理、心理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大脑系统几乎发育成熟,高中语文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在不断探索适合高中生的教学模式。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突破了时空限制,提高了教学资源共享的程度。在教学时,把学生带入由其创设的情境中去,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发挥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方式尊重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教师的教学效率,微课教学模式的优势使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微课概述

微课教学是“微型视频课程”的简称,学生运用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它具有时间短、内容精和自主性等特点。随着新课程改革,教学由以前单一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变为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微课教学的自身特点适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近几年微课广泛应用于教学中。特别是微课教学的“碎片化”学习形式,逐渐成为很多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自己学习成绩的重要方式。但是微课的视频资源丰富,同一个知识点,不同的教学视频可能会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和重难点,所以学生要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视频,通过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促进自己知识体系的完成与完善。

二、高中语文教学运用微课的意义

(一)更加适应高中学习

高中学习与小学、初中阶段的学习相比知识量更大、系统性更强、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更高,与这些大量、具有难度的知识相比,学生能够系统、牢固地学习知识的时间很少,这更要求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微课碎片化的特点可以有效地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加深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高中生能够比较客观地评价自己,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也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因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以完善自己的知识,可以很好地发挥微课教学的优势。微课的这种针对性很强的教学方式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更加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与原有的课程标准相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微课视频时间短,往往只是针对一个教学环节或某个知识点而展开,对知识点进行学习和延伸,促进学生真正牢固掌握知识,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微课的教学设计大都来源于生活,注重理论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熟练地掌握了知识,对生活有了一定理解,还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三、微课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用微课导入教材内容

课堂導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教学导入会在上课之初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他们会对接下来的教学内容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与教师交流互动。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上课前放一些小视频会让学生感到生动形象,对接下来的教学内容感兴趣。而且高中知识量大,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难度,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又面临着高考,学生压力较大,微课的教学方式可以缓解他们的压力,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例如,在讲解语文必修二《我有一个梦想》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文导入时,放一段马丁·路德·金的演讲。听他人演讲比学生自己读课文更有感染力,学生更容易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对课文也会有深刻的理解。这种方法容易被学生接受,满足学生需要的导入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热情地去学习。

(二)利用微课进行知识的总结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微课可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总结,虽然这些总结和归纳教师也可以做,但是高中的语文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微课教学的这个功能大大节约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使其能有充分的时间精力投入到语文教学中。而且,高中生应该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知识的归纳不应单纯地依赖教师,因此微课教学不仅让学生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学生效率,也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如在文言文学习中对其中的文学常识、通假字、古今词汇的总结和归纳。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之后,就可以对其中的通假字“共、厌、阙、说、知”等进行总结归纳。学生运用碎片时间进行复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利用微课进行课外延伸

利用微课进行课外延伸主要有两个途径,即引发学生思考和课外阅读的需求。微课通过视频可以向学生展现更多的内容和信息,这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经常会插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学生在观看视频的时候会产生自己的想法,从而提高自己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与他人进行讨论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学生观看视频也是进行课外阅读的一种形式,观看视频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学生在学习《祝福》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看夏衍改编的同名电影《祝福》中增加的祥林嫂怒砍门槛的片段,让学生讨论这段加的好不好,有的同学可能会回答好,作为电影,这样改编增加了矛盾冲突,使剧情更加精彩,丰富了祥林嫂的形象,增加了祥林嫂的性格闪光点。但是有的同学认为不好,因为文章对祥林嫂的描写,可以看出她是一个软弱愚昧的人,做出怒砍门槛的事情逻辑不通,而且也削弱了作者对其“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这种讨论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对阅读名著和观看由名著改编的电影感兴趣,他们在看的过程中进行比较,并且思考为什么这么改,改得好不好,这就促进了学生的课外阅读。

通过文章对微课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分析,可见微课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对高中语文进行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利用微课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借助微课导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缓解压力;利用微课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总结并促进了学生的课外延伸。总之,科学地利用微课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碧雷.浅析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上旬),2017.

[2]袁芬花.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

[3]杨华贤.“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

作者简介:林丽玙(1980—),女,福建漳州平和人,就职于漳州平和正兴学校,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中学一级。

编辑 温雪莲

作者:林丽玙

复习课教学与高中语文论文 篇3:

高中语文基本课型教学模式内涵界定与构建

[摘 要] 课型教学模式是以一定的教学理论为指导而构建起来的,总是为了把一定的教学理论转变为教学实践才构建起来。它上承教学理论,下启教学实践,教师有必要建设好这座“桥梁”,厘清中学语文基本课型教学模式的内涵,实施建模优模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 基本课型;教学模式; “桥梁”作用;厘清内涵;构建策略

一、高中语文基本课型教学模式内涵界定

高中语文课型教学模式是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发展中形成的用以组织和实施具体教学的系统、策略、方法及流程。它把各种一般性的或者不成熟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明确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在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课型教学模式处于中介的地位,任何一种课型教学模式总是以一定的教学理论为指导而构建起来的,而任何一种课型教学模式又总是为了把一定的教学理论转变为教学实践才构建起来的。由此可見,课型教学模式上承教学理论,下启教学实践。对教学理论来说,课型教学模式是抽象教学理论的具体操作,是将教学理论应用于教学设计,实施、调控、评价教学活动的操作要领和运用程序。如果没有课型教学模式这个桥梁,即使再好的教学理论也不可能便捷而又有效地转化为教学实践。对教学实践来说,课型教学模式是具体的教学实践的方法论,是设计、实施、调控、评价教学活动的操作原理和动作图式。一种具体的教学实践只有在某种教学模式的指导下进行,才称得上是自觉的教学实践,成熟的教学经验才有可能完整而又有效地升华为教学理论。

课型教学模式固有的这种理论和实践价值,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认识和重视。选择恰当的课型是做好课堂教学建模的重要环节。针对当前语文教学实际,我们筛选阅读课、写作课、复习课及活动课四种基本课型进行建模探索。

1.语文教材阅读部分每个单元都分为讲读、自读两类课文。显而易见,编者的意图是通过教师对讲读课的精讲,让学生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学会阅读同类文章的思路和方法。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知识和方法迁移到自读课和课外阅读中去,使所获得的知识内化为能力,最后能够独立阅读,从而培养学生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因此,研究适合学生的语文讲读课型与自读课型就显得十分重要。

2.写作水平是学生语文能力和教师语文教学水平的综合体现,写作能力是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作文教学又是最难操作的一项工作。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形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进而要求“写作有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作文教学要达到解放学生写作“生产力”的目的,就要在上述精神的引导下开展丰富、有创意、有实效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大量写作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从而做到“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我们拟根据高中阶段的专项写作内容和训练要求,将新课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分为作文导写课、作文专项训练课和作文讲评课等基本课型,进行课堂教学探索。

3.复习课主要是通过对复习内容进行合理的系统归纳、梳理、综合、重组,构成知识框架,帮助学生建立知识内在的联系和结构,以巩固语文知识并提高运用语文知识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课型。它是相对新授课的一种课型。“复习”不是简单地重复,不是单纯地做题,复习的目的在于提高。“复习” 是在更高的起点上对过去的知识进行再认识,进一步全面了解概念、规律的内涵与外延,理清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如何让学生跳出“讲时明白,再考照错”的怪圈,如何帮助学生开拓解题思路,找到学习方法,将知识转化为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每一个教师要去思考并努力探索的问题。教师在复习课中关注考纲考点,总结归纳,延伸拓展,让学生总结命题和解题规律,整合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对知识作深度广度的拓展,如此,学生就能形成自我检测、自我评估、自我消化、自我补偿的良性循环,从而提高复习的成效。研究一种高效的操作性强的复习课型,是很有必要的。

4.语文活动课是语文课改的一个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它强调学生自身在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中进行语文学习,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发展语文素养,达到知识积累与思想情感锻炼的有机结合。语文活动课就是一种指导学生进行语文综合学习活动的课程,它是以学生体验为特征的,在时间和空间上有很大的开放性,打破了以往的课程常规,给学生很多学习自主权,极强地满足了学生读书成长和积极实践的欲望,具有优越性和时代意义,同时也是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和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教学渠道。面对这一全新的课型,一线语文教学工作者,围绕如何上好这一类活动课,必须进行认真深入的探索。

依据课标及教材编配来划分课型,高中语文基本课型可分为阅读课、写作课、复习课、活动课四种,每一种基本课型又可以不同的标准分为若干子课型。据此,我们把研究的焦点集中到上述四种语文基本课型上,对四种基本课型进行实证研究,从微观操作层面入手,着力于科学的、可行的、校本的、有效的、有价值的课型教学模式构建,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践性和操作性。

四种基本课型及其灵活多变式课型如下图所示。

二、高中语文基本课型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探索角度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建设“轻负高效”的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旨在构建一系列操作易行、行之有效的符合课改精神的中学语文课型教学模式。每种课型都建立基本的导学模式,形成操作的基本流程,让语文课堂更灵活、更有效,从而提升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质量。

(二)建模方法

课型建模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建模的途径很多,教师可借鉴查有梁先生的建模理论和建模方法,拟采用如下两种方式。

1.从已有经验出发建模

一线语文教师积累了大量课例资源,筛选其中一些成功的、有代表性的课型课例进行案例分析,提炼理性的东西,磨砺教学板块,梳理教学流程,形成新的模式;再在同类课文上进行实践,对课例反复分析,从流程中选择最突出、最鲜明的特点为之命名。这种从已有教学经验出发进行建模的方法可以概括为“原型——模式——新型”。

根据已有经验“原型”来“建模”需要一个过程:其一,开始是从经验中提炼的“粗坯型”的模式,就是对实际经验或研究成果进行加工、提炼,升华为教学模式;其二,是动态建构“修改型”的模式;其三,是最后建构成相对“稳定型”的模式。

2.从问题出发建模

针对“问题”来“建模”也需要一个过程:其一,从具体的教学问题出发,依据结构、类型、解题思路,建构“个别的模式”;其二,分类抽象概括“特殊的模式”;其三,推广拓展为“普遍的模式”,从而展示问题的解决策略。

模式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其解决问题的过程,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思维的过程。我们解决教学问题的一般过程是:有了问题,往往应用直觉思维、猜测假设、法则、原理方案去尝试解决问题,抽象概括建构一个解决问题的模式;一旦建立了一个尝试性的模式后,我们往往应用逻辑思维去求解这个模式,進而应用于一个具体实例上,得到结果再去证实、修改、检验。这一过程同样不是单向的过程,而是循环往复的过程。

应用以上方式,我们研究分析每一节典型课例,就可提炼建构一个如下图的教学模式。

课型研究既带有一定的理论色彩,又有很强的实践性,研究课型教学模式设计的意义主要在于规范“课”的形态,丰富“课”的种类。我们研究语文阅读课、写作课、复习课、活动课的课例特征,通过“备课——磨课——上课——评课——再上课——再评课——总结提炼”等一系列环节,对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进行反复探索、研究、反思、总结,逐步形成操作性较强的有效教学模式,用来指导教学活动,并在教学中不断印证,不断完善。

[ 参 考 文 献 ]

[1] 查有梁.新教学模式之建构[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2] 吴立岗.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3] 高文主.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 黄 晓)

作者:刘志宏

上一篇:院内感染工作总结下一篇:新农办年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