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笔记

2022-03-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课堂笔记

初中生化学课堂笔记调查报告

摘要:通过对初中生化学课堂笔记的现状调查,了解初中生化学课堂笔记的共性与差异,分析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化学教与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化学;课堂笔记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1.027

课堂笔记是课堂中传统的教与学助手。编码-复习模式理论认为,课堂笔记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课堂呈现的内容进行编码,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知识的储存;二是运用笔记于课后或考试前的复习,有效地帮助学生的课后作业及测试成绩的提高。新课改十余年来,课堂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媒体辅助等方面都有了不少的改变,课堂研究也从关注教师的教更多转变为研究学生的学。伴随着课改的推进,初中生的化学课堂笔记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笔者进行了相应的调查。

一、研究目的

调查初中生化学课堂笔记的现状,了解现阶段化学教师对学生课堂笔记的观点与管理,解读初中生化学课堂笔记的共性与差异,为化学教与学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1.问卷法

笔者设计了学生问卷,涉及化学课堂笔记的价值、态度、形式、用途等13个问题,问卷调查对象为江苏省扬州市直四所初级中学的学生,调查时间是在教学内容全部完成的中考前答疑阶段,共发放学生问卷629份,回收有效问卷612份。

2.访谈法

对9所20位初中化学教师进行访谈。内容涉及化学课堂笔记价值、要求、评价、改进等。我们还选择了不同性别、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进行课堂笔记比较和个别访谈,内容涉及对笔记的态度,最喜欢的形式,如何用笔记等。

三、调查分析

1.课堂笔记的形式

通过对扬州市直学校的普查,我们发现初中学生化学课堂笔记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见表1)

2.学生反馈

笔记必要性调查:根据一学年的学习体验,认为有必要记笔记的学生占91%,7%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约2%的学生认为无所谓,而持后两种观点的基本都是男生。

笔记内容调查反馈:只有约2%的学生认为笔记内容应只是教师黑板上的板书或是教师课件上的内容,6%的学生认为只要记教师强调的,10%左右的学生认为笔记应该记录自己觉得重要的内容,82%的学生认为笔记应该包含板书及自己觉得重要和教师强调的内容。在习题讲解时93%的学生会在习题留白处记录注意点。

教师对笔记的要求:调查数据显示48%的学生反映教师对笔记有明确的要求,而52%的学生表示教师对笔记没有明确要求,有9%的学生表示教师曾经查过他们的化学笔记,调查发现这与教师性别和教龄没有关系。

课堂笔记利用调查:能坚持每天作业前主动复习包括看笔记的学生人数较少,约11%;更多的是在做作业遇到麻烦时查课本和笔记;绝大多数学生表示在提问或考试前会翻看笔记。

课堂笔记整理调查:69%的学生表示会对课堂笔记进行二次整理,如将个人的理解备注在课堂笔记相关内容处,将作业或习题上出现的知识点理解偏差或难点剖析在课堂笔记上进行概括和分析,31%的学生则表示不对课堂笔记进行再处理。

课堂笔记形式意愿调查:46%的学生表示自己课堂上有专门的笔记本,28%的学生将笔记记在书上,9%的学生则喜欢将笔记记录在导学稿或学案上,约17%的学生表示以上记录地址都可以,没有什么优劣之分。

课堂笔记价值调查:84%的学生认为记笔记对他们的化学学习有较大帮助,但他们更多的是从知识复习和记忆角度考虑;少有学生从课堂效率和学习品质角度认识笔记的重要性;也有约16%的学生认为化学课堂笔记对他们的学习无明显帮助。

课堂笔记与教材比对:31%的学生表示每节课自己在做课堂笔记时都会有意识的浏览教材,50%的学生则表示有时会翻看,说明这部分学生自我学习的意识已经比较明显。也有19%的学生表示自己做笔记时从不看教材。

学科笔记相似调查:调查显示46%的学生认为化学笔记与英语笔记最相似,其次是物理,有27%的学生认为很相似。

对教师指导预期调查:绝大多数学生表示希望教师对笔记的记录和使用给予指导。

3.教师反馈

笔者走访了扬州市直学校和一些外省市的教师,专门就初中化学笔记进行了相应的调查,老师们主要持三种观点和操作方法。

化学笔记应以拾遗补缺为宗旨 持该观点的教师往往要求学生采用注解补充式的笔记形式,即根据教学将相关注释或拓展部分记录在教材空白处,重点内容做上记号(如画波浪线)。通过询问和调查,这些教师所在的学校往往学生素质较好,而老师们认为要学好化学关键在课堂上的理解,过分详细的笔记耗时较多并不有助于初中化学的学习。

化学笔记需要完整系统记录 部分教师特别是来源于生源薄弱学校的化学教师则强调化学课堂笔记的重要性,往往要求学生备有专门的化学笔记本,课堂上教师也会示意学生按部就班的记录,模式基本是复制教师板书、口述或课件上的重点知识。其优势是学生的笔记比较系统,特别是到复习阶段,教师授课的脉络和整理的相关知识网络都有明确的记载,便于学生复习。

化学笔记应与校本学案一体化 学生笔记形式为填充关键式,主要是一些编写学案类的教师采用的方法,教师在学案上留白,给予学生笔记的空间,学生会沿着老师的精心预设将相关知识点、混淆点、提高点系统的罗列并加以关注,较之第二种方法无疑节约了时间。但也有学校因学案类学习资料编写周期短不够成熟而存在学案、笔记共存的现象。

调查中还发现有些老师在新授课与复习课期间会采用不同的笔记形式,如有些学校在新授课期间采用注解补充式,到了复习阶段则自编讲义采用填充关键式。

四、相关结论

学生基本形成化学课需要课堂笔记的共识,这与初中化学学科特点是相关联的;化学课堂笔记呈现的形式除传统的课堂笔记本外还增加了学案(导学稿、活动手册)填充、教材空白处的注释等,反映了教学方法的多元;笔记来源除传统的板书、口述外还增加了课件播放,反映了电教媒体的进步;对课堂笔记的价值、态度、形式、用途、处理等观点和做法有差异,以此为切口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个性化的化学学习方法。

调查发现,在同一所学校的平行班级,不同教师可能会有不同的笔记要求,而学生的中考化学成绩并无明显区别,说明化学课堂笔记的记录形式要求是教师个人教学风格的一个具体表现,与学生的化学卷面成绩并不相关。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于化学笔记的意义主要都是从防止知识遗忘和帮助复习的应试角度出发,关注课堂笔记形式会对学生学习方式产生影响的教师少,也少有教师利用学生的课堂笔记反思自身教学行为。

五、教学建议

1.走出笔记记录的误区

调查中发现,不少教师将需要学生记录的内容全部设计在课件上,弱化了板书,显然这是个误区。首先该形式淡化了教师的垂范作用,须知教师的板书和学生的记录实际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对学生的严谨学习习惯养成有着潜移默化之效。其次,课件播放时往往室内光线较弱(特别是投影老化不够清晰时),易造成视觉污染,引发学生的各种眼疾。

2.重视课堂笔记的定位

教师应准确定位课堂笔记功能,不能狭隘地认为课堂笔记是知识点的备忘录。研究表明:学生记笔记会刺激产生,增加学生觉察课堂呈现信息的潜在结构的可能性,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和自我监控的学习过程。

3.加强笔记方法的指导

建议教师要加强策略指导,如对于注解补充式课堂笔记,补充的重要知识点、化学方程式或注释可以建议记录在指定的页码,特别是在复习阶段,书本上没有专门的复习章节,相关的规律总结、方法技巧等的记录应加以指导,

4.鼓励笔记的二次处理

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渐学会选择和执行个人的课堂笔记策略,实现对笔记建构的自我监控。应鼓励学生进行课堂笔记的留白和及时的课后再处理,特别是在温习功课时对课堂笔记进行个性化的零散补充或结构重整,因为这是学生重构知识网络的过程。

5.尝试课堂笔记的评价

不管采用何种形式的课堂笔记,建议教师要用适当的方式对学生的课堂笔记进行评价,评价可以是教师对学生,也可以是家长评价,更可以是学生互评,以此形式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互相借鉴与自我反思。

6.反思自身教学的资源

学生的课堂笔记是教师教学留下的真实痕迹,也是反思自身教学的宝贵资源,也许仅是被简化成了一些简明的术语和提纲,但课堂笔记本身仍能反映教师上课的程序和课堂结构,值得教师重视和研究。教师要学会利用学生的化学课堂笔记反思自身的教学,无论是从教学风格还是教学方式、教学程序乃至学生的感受等。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孙继民.记笔记研究的理论模式与实践[J].外国教育研究,2004,(8),26-29

作者:鲁向阳

第2篇:替代课堂,还是超越课堂?

摘要:学界对在线教育长期存在争议,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开展的大规模在线教学将这一争议进一步放大。争议的焦点是在线教育的质量,其本质在于对技术与教育关系看法的差异,体现了不同的教育信念和价值取向。开展在线教育不是特殊时期的权宜之计,而是时代需要和历史必然。信息时代知识载体和媒介的变化,导致知识的内涵、结构、生产方式、呈现方式与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必然导致学习和教育的变化,在线教育恰是这些变化的必然体现。这即是大力发展在线教育、推动教育变革的底层逻辑。同样,化解“人才培养悖论”、赢得大国竞争和培养创新人才也是发展在线教育的现实需求。在底层逻辑和现实需求的支持和推动下,发展在线教育不应以替代线下课堂为目的,而应满足时代和现实的迫切需求,实现推动教育变革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更高目标。在后疫情时代,线下教学应该向线上教学看齐,采取“双线教学模式”和“线上线下交换授课制”,进而打造混合式教学的“新常态”。

关键词:在线教育;停课不停学;新知识观;人才培养悖论;T型人才培养模式

学界对在线教育的看法,一直存在争议。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导致全球190多个国家停课,15亿多学生和6300万教师受到影响(央视财经,2020)。這一严峻现实迫使人类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在线教育大试验,同时也将对在线教育的争议推向前台,引发全民关注。我国是最早开展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的国家之一,对于在线教学的看法有较大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在线教学质量不高、效果不好,只能作为非常时期不得已的权宜之举,疫情过后就应尽快恢复线下教学的常态;另一种观点认为在线教学是未来的大趋势,本次疫情为在线教学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有利于推进教育教学变革,即使疫情结束之后,也应该继续发挥在线教学的优势,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新常态”。这两种意见各有支持人群,孰是孰非,值得深入讨论。

一、围绕在线教育的主要争议

围绕在线教育主要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是否定或批评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本次疫情期间为“停课不停教、不停学”而开展的在线教学,总体上是失败的、不合格的、令人不满意的。由于疫情持续时间不确定,全国各地区各学校不得不开展应急式在线教学,在技术和经验都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仓促上阵,难免手忙脚乱、故障频发,一度出现所谓网课“翻车现象”,引发部分家长、教师和学生的吐槽和抱怨(徐上峰,2020)。期间一位有四个小孩的以色列母亲情绪激动地宣称“新冠病毒没要我命,网课先要我命了”的视频,在网络上被迅速转发,更是将对在线教学的批评推向高潮(生命时报,2020)。

如果说民间的吐槽主要缘于疫情期间尚不成熟的“网课”的话,那么学术界对在线教学的批评则起源于对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有效性的质疑。例如,吴刚在梳理国际上一些重要的教育技术应用结果的研究文献后,认为“教育技术总体上并没有给我们带来令人激动的应用效果,更没有从根本上改善教育形态”(吴刚,2018)。李芒等认为:“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根本承受不起人类向它提出的高期待,也根本不具备人类在妄想中赋予它的‘神力’”(李芒等,2017)。“看似绚烂辉煌的‘技术之于学习’神话,实际上只不过是智能技术许下的靠不住的诺言。”“‘促逼技术’并未回应教育技术的基本矛盾,而是走向唯技术主义的极端,缺乏对人的尊重和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导致使用技术反而伤害了学生。”(李芒等,2020a)因此,他寄希望于非教育技术专业学者“跨界”研究教育技术问题,站在哲学的高度认识教育技术,引导技术主体和利益相关者树立正确的价值意识(李芒等,2020b)。

正因如此,作为全面依赖信息技术的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自然也在这类学者的否定或批评之列。例如,吴刚认为,“事实上,如果做一系列的田野研究,我们就会发现,疫情期间在线教育的实验效果令人失望。不仅陪伴孩子的家长疲惫不堪,学生也觉得在校学习更有趣且更有效。老师们把在线学习看作无奈的权宜之计,他们需要付出更多时间却未必能达到面对面教学的效果……正是对照在线教育的贫乏,学校的吸引力重新得以彰显。”(吴刚,2020)李芒等认为,“大规模的、全方位的、过猛之极的、单枪匹马式的线上教学,一定会出现负面效应,暴露了线上教学之短,进而引发了课程与教学之外的社会性消极体验,使得学生、家长、教师对线上学习产生抗拒。”(李芒等,2020c)

另一种是肯定和支持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在线教育是未来教育变革的大趋势,应该充分肯定,紧抓不放,加快推进教育教学变革,实现教育现代化。例如,朱永新认为,对于教育信息化和网络教学来说,疫情也许是一次契机,是一次把坏事变成推进教育变革的机遇(朱永新,2020)。戚耀琪认为,“对公办教育来说,线上教学已经是迟来、却又不得不进行的革命。如果不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公办教育的在线化、视频化还会推后很多年……来自行政安排的网课,和市场上已经高度成熟的机构网课相比,明显非常稚嫩,也有着很多硬伤。”(戚耀琪,2020)尚俊杰等认为,“这次疫情将显著改善人们对在线教育的认知,提高对在线教育的接受度、满意度,在线教育重塑中国教育将成为必然。”(尚俊杰等,2020)针对疫情之下在线教学的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例如高校教师对在线教学的认可度较疫情之前有较大程度的提高(郑宏等,2020)。通过对334所高校师生的大规模问卷调查,邬大光等认为我国首次大规模线上教学达到甚至超出了预期目标,是一次成功的在线教学实践(邬大光等,2020)。对于在线教育质量问题,有人通过自身的实践认为在线教育的质量优于线下课堂;但更主流的看法是,在线学习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例如,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疫情基本结束、学生返校后,针对学生的第一次考试发现,学生被分为五类:一是基础好、自觉性强的学生,是班里的“领头羊”,是名副其实的“学霸”;二是基础好、自觉性差的学生,大多数掉出了班级前10;三是基础一般、自觉性强的学生,成功利用假期做到了“弯道超车”;四是基础一般、自觉性也一般的学生,依旧处于班级中等位置,不温不火;五是基础不好、自觉性还差的学生,成绩惨不忍睹,被戏称为“班级吊车尾”(朗读君,2020)。

二、如何看待围绕在线教育的争议

上述两种观点的本质,实际上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教育主张。一种认为以课堂面对面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体制,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反对进行以技术为引领的“激进”的教育变革,主张恢复“好的”课堂教学。另一种认为现有的教育教学体制,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必须借助在线教育的引入,促进变革的发生,加快教育教学的现代化转型,即使暂时付出某些代价(如卷面考试分数下降)也在所不惜。双方都在为各自的观点寻找支持的理据。

例如,吴刚在《作为风险时代学习路标的教育技术:困境与突破》一文开头就提出质疑:在线教学有效吗?作者在梳理在线教育有效性相关资料时,对支持性的数据和材料提出质疑,指出其局限性,认为“国际上有关教育技术及在线教育有效性的研究数量虽然庞大,但都不是大规模的系统研究,也没有借助控制组实验或准实验方法展开实验探索,且绝大部分围绕成人和高等教育展开”(吴刚,2020)。紧接着作者提出的三个反面例证都是中国疫情期间开展在线教育的问卷调查,其中两个调查只是基于某个学校甚至某个年级的,也不是“大规模的系统研究”和“实验或准实验研究”,第三个例证调查了全国2377名中小学教师,可以算得上“大规模”,但该调查仅仅针对“在线教学中的互动”存在的问题,并不是对在线教学“有效性”的“系统研究”。

对于各种否定在线教学效果的证据,吴刚没有像对支持有效的证据那样进行分析,而是采取基本接受的態度。以作者在文章中所举的2011年美国电话调查数据为例,作者没有对调查问题是否得当、调查方式是否适宜、调查时间是否具有代表性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质疑并指出调查结果的局限性,就简单认定这次调查是“严格的”(吴刚,2020)。可见一个人在遇到与自己的倾向性一致的证据时,接受的门槛就会大大降低。这种情况在支持在线教学的一方同样存在,这是值得教育研究者重视的一个问题。

事实上,吴刚所要求的“大规模的系统研究”和“控制组实验或准实验研究”在教育领域里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验研究,不仅要求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还要求实验组与对照组除了自变量之外,所有的条件都尽可能完全一致。自变量也最好是单一因素,而不是复杂因素。比如要检验一种药物是否有效,必须先把药物提纯,最好是一个单一的化合物,然后选择标准化实验动物进行对比性实验。标准化实验动物一般要求是纯种动物。什么是纯种动物?就是经过20代以上的近亲繁殖后的动物,这样的动物其基因相似度在99%以上,才可能对药物产生同样的反应。而且实验组与对照组除了使用的药物不同之外(一个是实验药物,一个是安慰剂),其他条件都要尽可能齐同。如果是临床试验,甚至连试验的参与人员(医生和病人)都不知道哪个组是实验组、哪个组是对照组(双盲实验),只有到最后数据统计结束后才能揭晓。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排除一切主观因素的干扰,所得出的因果关系才是可信的。

在教育实验中,有可能做到这样的严格要求吗?我们能要求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都是双胞胎吗?能要求授课教师都是同一人吗?能要求教学内容都完全一样吗?能要求考试难度都完全一致吗?能要求自变量只是单一因素吗?能要求参与研究的教师和学生事先不知道自己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吗?这些条件很难同时满足,甚至大部分都难以做到。因此,在教学领域很难进行严格意义上的实验研究。而绝大部分都是不严格、设计中有很多缺陷的准实验研究,其所得结果可能会出现多种解释,因而也很难得出让人完全信服的因果结论。

这就导致了教育领域“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现象。诚然,找到支持你的观点的证据有很多,同样找到反对你的观点的证据也有很多,但这些证据都不具备“一锤定音”的效力。而且对于同一个证据,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解读,很难达成一致性意见。

从另一个角度看,教育教学中的“有效”指的是什么?有效或无效,一定是针对某个具体指标而言的。对某个指标无效,未必代表其对另一个指标也无效。反之亦然。例如,在教育教学中,一种方法对提高考试分数无效,则未必代表其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高阶思维也无效。

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是两种诞生于不同时代的不同教学形态,课堂教学是网络诞生之前就出现的教学形态,在线教学是网络诞生之后才出现的新型教学形态,而标准化考试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评价方式,其未必是在线教学的主要评价方式。以一两次标准化的考试成绩来评价在线教学是否有效,既不合理,也不科学。

笔者在《后疫情时代,教育应如何转型?》一文中指出:“在线教育主要的学习材料是什么?是纸质教材吗?不是。纸质教材只是在线教育学习材料的一部分。网络上有丰富的学习资源,这些学习资源不仅有文本资源,还有丰富的图形、图像、音频、视频、流媒体、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资源等。其中很多信息和知识甚至无法用语言和文字来表达。如果仅用局限于教材和大纲内容的标准化考试来衡量在线学习成果,显然是远远不够的。通过网络学习获得的信息、知识、能力,远远超过教材和大纲所规定的范围,除了知识之外,还包括网络检索、信息的快速获取、甄别、选择、加工、整合、重组、传播、在线交流、合作、创新、创造等多种能力,这些能力都是今天这个时代所必需的,是信息时代的核心素养和能力。仅仅考查对书本知识的掌握,在线教学确实不比课堂教学更具优势,但如果把所有这些方面都考虑进去,在线教与学的收获显然比单纯的课堂教学要丰富得多、有用得多。”(王竹立,2020)因此,在线教学主要的评价方式应该是多元化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标准化考试只能占其中的一小部分。

由此可见,笼统地讨论“在线教育是否有效”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只能讨论在某个具体情境下,基于某个具体目标的有效性,而不宜笼统比较在线教学与面对面教学谁更有效。李芒认为,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会出现四种情况:一是绝对有效;二是有效,但可被其他手段代替;三是无效;四是负效(李芒等,2017)。这一分析框架同样可以移植到对在线教育有效性的讨论中来,虽然在线教育不等于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但在线教育确实离不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全程参与,它是信息技术最典型、最全面的教育应用领域。

三、在线教学的优势和劣势到底在哪里

与课堂面对面教学相比,在线教学的优势是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劣势是互动与监管比较困难,难以保证教学质量。由于在线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分处于不同的空间,时间上也不要求同步,因而互动起来没有课堂教学中那么直接、便利与高效。在线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看到每一个学生的表情和动作,也感受不到课堂的氛围,难以适时调整教学策略,或进行针对性提问;也很难组织学生开展分组活动,实现生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完成作业或参加考试时也难以实施有效监管,防止作弊现象。这些确实是在线教学不如课堂教学之处。互动与监管困难是因,难以保证教学质量是果。

然而,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在线教学在互动方面也并非一无是处,它也有线下教学所不具备的优势(见表1),而且其缺点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也有望得到改善。

从表1可以看出,线下课堂互动的优点是无需借助技术,而且容易形成一种有现场感的集体交流氛围,既可开展师生互动,也可进行生生互动;而线上教学互动由于依赖技术的中介,受限于技术的条件与水平,在直接性、便利性、多向性、集体氛围形成等方面目前确实比不上线下课堂互动。例如,利用视频会议系统,虽然也可看到彼此的表情和动作等,但在一对多的情况下,不仅互动比较困难,而且还容易发生网络卡顿等问题,但这些问题随着技术的进步将得以改善。当5G通信普及后,网络卡顿问题将被彻底解决;而且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全息技术和视频会议技术的进步,真实课堂中的场景有望被虚拟出来,从而让大家真切地感受到在线教学就如同线下教学一样逼真。届时,线上互动的大部分劣势都将不复存在。

而线上互动的优点却是线下互动无法替代的,例如突破时空限制、方便文字交流、可记录可回放等。有调查发现,在线教学中学生的提问率及互动频率明显高于线下课堂教学,55% 以上的学生对线上教学师生交流互动的效果表示满意。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教育技术带来突破时空限制的便利,使在线教学互动方式多种多样,而且互动无所不在,无时不可;二是学生心理及表达方式的变化,在线教学的互动主要靠书面语言,相对而言学生有思考和组织的时间,不必面对集体压力等(刘振天等,2020),这说明在线教学互动与线下课堂互动各有千秋,到底孰优孰劣,不好一概而论。

至于在线考试监管难的问题,也有望通过技术进步加以解决(彭湘华,2020)。目前市场上已有多款基于手机和视频监控的在线考试监控系统,不仅可以通过人脸识别确定考生身份,还可以通过考生的面部表情、眼球移动判断是否存在作弊可能。对于平时学习的监管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更多地采用形成性评价来实现。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手机APP学习平台,对学生发起通知、签到、提醒、提问、选人、抢答、投票、测验、问卷调查、主题讨论、布置任务等活动,而且可以通过学习平台实时记录并长久保存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这些学习情况数据可作为教师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的客观指标,从而使形成性评价更加有据可依。另外,利用手机记录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要比传统课堂教学仅凭观察更加科学、客观、合理。

四、争议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对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和在线教育价值提出质疑的学者,大都持有这样一种观点,那就是坚持认为技术只是教育教学的辅助工具和手段,人与技术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人可以用技术,也可以不用技术,完全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决定。教育自有其内在的本质和规律,不会因为技术的发展而改变。他们捍卫人性的尊严,反对技术对人性的扭曲与异化,坚持一切活动应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

然而,历史上每一次具有革命性的技术进步,都引发了人类社会形态的巨变。例如,种植技术的出现导致农业社会的形成,蒸汽机的发明让人类进入工业时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诞生催生出信息时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开启了智能时代。时代的改变使得社会对人才的类型和能力要求也发生了改变,教育也必然因之改变。技术的进步不仅能改变教育应该培养具有什么样知识技能与价值观的人这个总体目标,还能改变如何培养人所需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王竹立,2018)。技术与教育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技术不仅仅是教育教学的工具和手段,还可以是环境与生态,并最终与人构成学习伙伴关系,甚至有可能成为超级人类自身的组成部分(王竹立,2019a)。今天,虽然大部分技术看上去好像还是作为教育教学的工具和手段在使用,但有一些革命性的技术已经悄然成为人类生存的环境和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如电、网络,乃至我们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机。我们与这类革命性技术的关系不仅仅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还存在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简单说就是人类已经离不开这些技术了。人类所有的活动包括教育教学活动,都处在这种环境的包围之中,都必须主动适应这种新的环境,而不能背离它。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和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技术及其产品甚至可能“侵入”我们的大脑和肌体,成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从而与人类构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事实上这种情况已经到来。如果我们还用以前的思维看待技术与人类的关系、技术与教育的关系,势必落后于时代。今天很多论者举例证明技术并未对教育教学产生实质性影响,皆因所观察的时间段较短,如果拉长所观察的时间,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几乎是不言而喻的。从长远来看,人类未必永远是天之骄子、宇宙的中心,我们也许不得不学会谦卑,学会与大自然、以及我们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包含技术在内的“第二自然”和平共处。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意识到或认同这一观点。技术对教育的不断渗透,在很多人心中产生强烈的压迫感和抵制情绪。技术发展得实在太快,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到不适应。正如邬大光所言,“除了教育观念影响教育技术之外,真正影响教育技术‘倒逼’教学改革的主要原因是教师业已形成的‘教学惯性’或‘教育记忆’。这种‘惯性和记忆’已经被模式化和固化,且进入了集体无意识状态。这种‘记忆’在教师与周围教学环境的互动过程中,自然达成某种‘默契’的心理场。无疑使用一种新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就要改变原来的教学习惯甚至行为习惯,突破多年形成的‘心理场’。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师尤其是老教师对新技术使用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感和排斥感。所以,从人的自然心理而言,这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鄔大光,2020)。郭文革直言“今天关于教育信息化的很多争论,本质上不是关于技术与教育关系的争论,而是站在印刷技术环境下的教育的立场上,对互联网时代教育探索的质疑和批评。”(郭文革,2018)

平心而论,李芒等人的观点代表了许多具有人文情怀的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某些现象的反思与担忧,其中不乏深刻的见解和高度的道德责任感。例如,对教育中无目的地滥用技术的批评,对一味追求复杂、昂贵的高精尖技术产品导致巨大浪费的痛惜,对在线教育照搬线下课堂导致的种种乱象的剖析,对资本和技术霸权下人性异化和自由丧失的警惕等,笔者都深表赞同。事实上,在发展在线教育、推动教育变革的过程中,如何避免上述问题,如何防止“穿新鞋、走老路”,如何“拒绝把线下教学的‘恶’带到线上来”(李芒等,2020c),李芒等学者的观点可谓鞭辟入里、振聋发聩。但笔者也不赞成因此而因噎废食,低估甚至否定技术推动教育变革的正面意义和强大动力。

五、发展在线教育是时代需要和历史必然

表面上看,疫情期间开展在线教学,是特殊时期的权宜之计,是对线下教学的暂时“替代”,实际上并非如此。在线教育从来不是什么权宜之計,而是形势所迫、大势所趋。在线教学的目标从来不是为了替代课堂,而是为了超越课堂,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之所以要抓住疫情这个契机,主要是为了减少无谓的争论,降低变革的阻力,通过这次实践经历快速提升社会对在线教育的认识程度。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时代不同了。过去知识主要存储于纸质书本之中,并通过纸质媒体传播扩散。现在信息和知识主要存储于网络和数字媒体,并首先通过网络和数字媒体传播扩散。纸质书本已退居次要位置。由于人类记录、存储、传播信息与知识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难以被语言文字表达和记录的信息与知识,几乎可以事无巨细、毫无遗漏地被数字媒体记录下来,并通过网络快速复制、分享与传播,人类的知识生产方式因而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往知识生产是专家学者的专利,因为用文字符号表达、整理各类知识是一项专门技能,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需要依靠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才能完成。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与知识的表达和分享有可能不再必须通过文字符号的中介,而可以通过音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直接实现,并在传播过程中不断被众多网友共同加工成型。于是一类新的知识类型出现了,这种新的知识类型被称为“软知识”。软知识是正在形成过程中的知识,是未被完全结构化和系统化的知识,是通过多种媒介(而不仅仅是文字符号)共同表达的知识,是产生快、更新也快的知识。与软知识相对应的是传统的被专家学者加工整理过、被结构化和系统化、以文字符号形式写进各种教科书和经典著作中的“硬知识”(王竹立,2017;王竹立,2019b;王竹立,2019c)。

在这样一个软知识层出不穷且快速更新的时代,只学习书本中的“硬知识”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书本知识的形成过程、书籍的编撰发行周期,相对于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已经越来越显得滞后、落伍、与现实脱节。今天的很多信息和知识,甚至必须借助多媒体、虚拟现实、混合现实等新型媒介才能很好地表达,而无法单靠语言文字和简单图形就能表达。因此,仅仅以纸质教材为主要学习对象的传统教育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要,人类学习需要从读书为主,向读“网”为主转变。

虽然目前实体课堂中的面对面教学,也经常采用多媒体辅助形式,但毕竟没有直接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来得便利。传统学校和教师倾向于在课堂中限制使用网络和移动终端,更凸显了学校教育的保守与僵化。信息时代的知识结构,不再是书本中那些静止不变的线性与层级结构,而是在网络中奔腾不息的“河流”,是三维立体的动态结构。信息时代的学习过程,也不再是对前人总结出来的文字符号与图形的理解和记忆过程,而是对以多媒体形式呈现的立体“模型”的共同设计与建构过程。正因为如此,在线学习是必不可少的途径,网络是学习的最重要场所。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知识的内涵、结构、载体、传播方式等发生变化,这就必然要求学习的目标和方式也发生相应的转变,学习目标和方式的变化又进一步要求教育教学目标和方式发生相应的改变。只有基于互联网的教与学才能适应这些变化,单纯的线下教学做不到这一点。未来的教育教学体系将围绕互联网这个中心而重新组建。在线教育本质上是教师带领学习者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与知识的选择、加工、整理、交流与交换,并共同建构新的软知识的过程。这就是今天我们必须大力推动在线教育的底层逻辑。正因为如此,在线教学不必追求与线下课堂教学完全等效,也不仅仅是为了与线下教学优势互补以实现传统的知识传承目标,而是应该实现课堂教学所无法实现的更高的教育目标。“为创新而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对学习的创新”应成为在线教学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在线教学不是为了替代课堂教学而生,而是为了超越课堂教学而生。评价在线教育的成效不能仅仅看考试分数,更应看学生多方面能力和思维的发展;不能仅仅看学生理解和记住了多少知识,更应看学生完成了多少任务和作品、解决了哪些问题。同样,评价一位在线教师的教学能力,也不能仅仅看他(她)讲课有多好,更要看他(她)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等。

那么,线上教育是否有可能或有能力实现超越课堂教学、促进教育变革这一更高层次的目标呢?这是另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质疑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影响的学者,往往举信息技术对教育改变较小的例子来证明信息技术引入教育后的“无效”。但实际上教育正在悄然发生巨变。网络与在线学习早已渗入学校,甚至深入课堂,单纯的课堂教学已难以为继。一些人不赞成在线教学,除了认为在线教学不能保证教学质量之外,还因为在线学习会对传统课堂教学产生潜在的“威胁”。传统课堂教学主要采取的是班级授课制,班级内的学生在年龄、前期基础水平、对教学的需求等方面比较接近,有利于教师开展统一的以讲授为主的教育教学活动。在线教学鼓励学生开展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对学生监管大幅降低,更依赖学生的自律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学习者的差距可能会显著拉大。即使疫情结束后恢复线下课堂教学,也会给教师的授课与管理造成困扰。由于学生的学习状况不一,教师很难像以往那样从“零起点”开始,采取按部就班的讲授方式;学生从网络中获得多元信息和知识,也将对教师教学和应变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些都是持传统教育观念的教师所不愿看到的。

在线课程的开展将推动课程教学目标从教材大纲中的知识目标,扩大到包含信息素养、自主学习能力、自我规划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在内的能力目标;教学材料将从单一学科的纸质教材,扩大到包含网络中的多媒体学习资源;教学方式将从讲授为主,扩展为直播与录播授课、微课和慕课自学、在线研讨与交流、任务驱动的自主学习等多种形式的有机组合;学习流程将从传统的“预习+听课+复习”,发展为“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线上交流互动协作+学习成果展示与分享”;教学评价将从单一的标准化考试,转变为多元化评价与过程性评价,以及从重视学习的输入(即知识的理解记忆),转向重视学习的输出(即知识的迁移应用)。

虽然大多数教师在涉足在线教学的初期,会采取将线下课堂教学向网络简单“搬家”(即所谓“上网课”)的做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累积、对线上教学规律认识的提高,势必会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流程、教学评价等方面,对传统课程进行改造乃至彻底重构。这一趋势在笔者近期多次评审广东省部分高校在线教学优秀案例过程中已得到初步证实。

必须指出的是,在线教育的大发展,并不会全面取代线下教育,而是将知识的传递、信息的交流、学习活动的发起和推动、软知识的建构等更多地放在线上进行;一些必须在线下完成的知识与技能学习、实验实习实践活动等仍然会在线下进行;即使是疫情期间的完全线上教学,也离不开线下学习活动的参与,例如教师布置很多学习任务,需要学生自己或在身边人的帮助下在线下完成,然后再在线上提交。只不过此时他们的学伴由原来课堂里的同学,更多地变成了家长、兄弟、姊妹、朋友,以及他们可以求助的任何人。新的学习生态将逐渐形成,这种新学习生态对于基础教育而言,将是由“教师—家长—学生”三方构成的学习共同体(宋灵青等,2020)。学校与社会的区隔将被完全打破,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界限也将逐渐消弭。未来在线教学与线下教学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不过会以线上教育统领、整合、带动线下教育而已。

六、开展在线教学有助于消除“人才培养悖论”

“人才培养悖论”是笔者最近的一个新发现(王竹立,2020)。它指的是大学按照专业口径培养人才,与当今市场上职业需求的快速变化之间的矛盾,即人才培养需要按专业口径培养,然而越是专业化的人才,越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这可以从大学毕业生专业—职业匹配度不足30%、年轻人跳槽比例高、绝大多数毕业生将在灵活多变的小微企业工作等事实中得到印证。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学校唯有经常调整专业设置作为回应。教育部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公布新增和撤销专业名单,如2019年度教育部就新增高校备案专业1672个,撤销专业367个,这表明高校专业越分越细,而且变化很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0)。即便如此,计划还是赶不上变化。市场需求瞬息万变,一个专业的开设和撤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单靠对专业设置的调整根本满足不了现实的需要。传统高校根据市场职业需求决定专业设置,再结合学科规律和专业需求确定专业课程,这样一种办学模式已捉襟见肘。今天的人才,不仅要掌握某门专业知识,更需要具有应对变化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创造的能力。

高校显然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通过加大本科通识教育力度,试图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了解更多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常识。但近年来又发现这类课程中“水课”较多,质量不高,于是又开始大幅减少通识性课程,强化专业教育。这种现象本身就是“人才培養悖论”在课程设置方面的一种表现。如何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这一矛盾,已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挑战。

笔者认为,当今高校应该教给大学生的,不仅仅是某一个专业领域的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将自己从某一专业领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快速迁移到另一个领域的能力。为此,笔者提出一种“常识+精研”的“T”型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即让大学生在掌握一般的人文社科、自然科学、专业领域常识的基础上,采用教师指导下的研究性学习方法,在某个专业领域的某一两个具体研究方向上进行深度学习。

这种“T”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的“金字塔”型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它不主张按照从一般基础知识到某个专门知识的阶梯式顺序,开展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式学习;而主张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结合个人兴趣与未来发展需要,在某个专门领域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和协作性学习,完成一个或多个深度学习项目,并写出相应论文或提交相关成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项目,指导学生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重点掌握该领域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技能,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掌握该领域的专业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经由这种研究性学习所获得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远比从书本和教材中获得的专业“硬知识”,更具有可迁移性。在未来需要转换工作领域时,学生也更容易尽快适应。以笔者的个人经历为例,笔者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学习的都是医学专门知识,后来转专业到教育技术领域,发现原来学过的大量医学专业知识都不再有用,但在医学院学习和工作期间所形成的科学思维方法和严谨务实习惯,却发挥了重要作用,完全可以迁移到不同领域。

在线教育在培养“T”型人才中大有用武之地。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在线开放课程更适合通识类课程,而不是专业类课程。专业类课程还应以线下教学为主。但在线学习培养出来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等,则对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非常重要。因此,笔者建议,大学应多开展通识性在线教育,通过线上教学和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广阔的知识视野、信息素养和自学能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参加各种专业领域的项目式学习、合作式学习、研究性学习,通过这些学习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尤其是掌握专业的思维和研究方法,以为未来应对各种挑战做好准备。

七、开展在线教育具有现实性与紧迫性

当今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期,不仅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的政治经济竞争也已达到白热化阶段。中美两国在各个领域全面脱钩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全球化运动进入反思与调整阶段。在这种大背景下,试图通过中美两国紧密合作,实现在科技、教育、经济领域的共赢,已经变得越来越不现实,它迫使我国在科技教育领域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2020年1月14日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简称“强基计划”)就是国家应对这一最新局势的重大举措之一。实施强基计划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摆脱应试教育的掣肘,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挑选出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

众所周知,我国基础教育长期受应试教育困扰,高考的压力从高中一直延伸到小学乃至幼儿园。“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已从口号变成全国中小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实际行动。这种以争夺优质教育资源为目的开展的大竞赛,不仅加重了我国青少年在学习和精神上的压力,也加重了中小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样可能由此而制约我国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发展,对培养创新创造型人才极为不利。尽管教育部为减轻中小学生负担采取了各种短期与长期措施,发出一个又一个禁令,但基本上都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究其根由,无非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相对匮乏,以及在地区和校际之间的分布不均衡,而考试分数仍是这场资源争夺赛中保证最基本公平的不可替代手段(王思懿等,2012)。由此可见,如果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与分布不均的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应试教育就不可能真正被放弃。

在线教育的普及有可能成为打破这一魔咒的最有力手段。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互联互通,突破时空限制,实现信息与资源的充分共享。名师大家的讲课通过网络可以让万里之外的学习者受益,优质的课件、资料、试题可以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师生共同享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秀的管理措施可以迅速传播到全国各地区各学校,移动学习让随时随地学习成为现实。本次疫情期间很多地区实施的“双师模式”,即组织中小学名师线上讲课,各校组织教师对自己的学生进行答疑辅导,在保证在线教育基本质量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当然,技术不是万能的。仅仅将名师的教学通过网络“送”到薄弱地区和学校,并不能保障与发达地区和先进学校同等的教育教学效果,有时还可能扩大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硬件方面的差距相对容易解决,观念、文化、习惯与学习氛围等方面的差异则非短期内可以解决。但这些困难不能构成反对推广在线教育的理由,相反它提示我们应该调整战略,将教育信息化的重心从发达地区和重点学校向薄弱地区和学校转移,加快推进城乡在线教育一体化建设,即不仅仅强调硬件设施的一体化建设,更强调教育理念、教学管理、教学模式与评价方式等“软件”建设的一体化。唯此,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与分布不均的问题将得到根本解决。

如前所述,在线学习的效果更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能做的主要是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化师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开展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建立共同的学习愿景。在线教育中,学校和教师将较少依赖对学生学习的“监管”与“督促”,而更多地采取“吸引”和“诱导”策略。教学的有趣性和“娱乐性”将成为在线教育的重要特征。这里的“娱乐”一词是中性词,而不带有贬义。正如马和民等指出的那样,娱乐性广泛地渗透于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体现为信息化课堂内容的丰富性、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教学设备的新奇性、设备操作的简捷性等方面。教学与娱乐密不可分的现象已成为信息时代的教育事实(马和民等,2019)。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不应该视“娱乐”“有趣”为洪水猛兽和教育大敌,而应该有意识地将教育的生产性与娱乐性结合起来,打造新型的教育教学体系和模式。从创新教育的角度来看,游戏化情境更有利于激发创新创造。

从另一个方面看,我国发展在线教育正当其时。据介绍,我国慕课的数量已稳居世界第一(人民网,2018),各级各类网络教学资源与硬件设备也一直在建设,这为开展在线教学打下了一定基础。由于以前不太重视实际应用,资源建设存在量多质低现象,出现了不少“数字废墟”(王竹立,2015)。只有发展在线教育,强化数字资源的教学应用,才能产生“提质增效”的效果。在当前国际形势日趋紧张、疫情走向扑朔迷离、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的背景下,打造能够随时应对各种突发状态、线上线下教学自由切换的新型教育教学体系迫在眉睫。而要打造这种新型教育教学体系,笔者认为不仅不能要求线上教学向线下教学看齐,追求与线下教学实质等效;反而应该让线下教学向线上教学看齐,追求与线上教学在理念、方式、评价等方面的一致。因为由线上转线下比较容易,只需将线上的直播互动课转为课堂教学活动即可;而由线下转线上则困难较多,需要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评价方面都做出相应调整。笔者发现,本次疫情背景下的在线教学,已经在以下几个方面推动了教育教学变革:一是教学观念由知识传授为主向多方面能力培养为主方向转变,二是教学管理上由刚性管理向弹性管理方向转变,三是教学方式由以教师讲授为主向灵活多元的自主学习活动方向转变,四是教学评价由单一评价(标准化考试)、终结性评价向多元化评价、形成性(过程性)评价方向转变。薛成龙等也认为,后疫情时代,线上教学改革将可能发生四个方面的转变:一是教育资源从分割向共享转变,二是学生学习从线性向非线性转变,三是课程改革从结构化向非结构化转变,四是教育技术从辅助手段向与教学深度融合转变(薛成龙等,2020)。如果这些变化持续下去,那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差异将会越来越小,两者之间的转换与衔接将会更加自然方便。如果说以前人们观念中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以线下教学为主、线上教学为辅,那么“新常态”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以线上教学为主、线下教学为辅。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线教育应该与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一道,列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加大力气普及推广。在推广过程中努力克服在线教育的缺点,促进课堂教学变革。

八、后疫情时代开展线上线下教学的具体建议

后疫情时代,各级各类学校都面临着如何在疫情尚未完全终结、随时都可能再次暴发的背景下开展教学的挑战,为此,笔者提出以下两点具体建议:

第一,采取双线教学模式。鉴于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后疫情时代的教学应该遵循十六字原则:线上保底、线下刚需、双线教学、随时切换。即以线上教学作为基本教学形式,作为教学的保底措施。线下教学主要满足一些面对面教学的刚需,如实验、实习、见习、社会实践等活动,这类教学还应该以线下教学为主,力争在线下完成。双线教学是指学校应该同时做好线上与线下的教学安排,以线上教学为主线,线下教学应向线上教学看齐。随时切换是指根据疫情缓急决定采取哪种形式的教学。疫情缓解时,主要采用线下教学,同时不放弃线上教学,以培养师生在线教与学的习惯与能力;疫情紧急时,立即切换到完全的线上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笔者建议将各学科理论性质的教学尽可能多地改造成微课、慕课和私播课,外加必要的直播课作为补充;实验类课程也应多开发一些虚拟仿真实验、数字模拟实验,或制作成实验录像,以供需要时采用。当然,有条件时还是应以线下真实实验为主。这种双线教学模式的图形化描述见图2。

第二,采用线上线下交换授课制。即使在疫情缓解阶段,也应该加强校园防疫措施,保证课堂上师生之间安全的社交距离。为此,可采用线上线下交换授课制。具体做法是:将原来在一个课室里上课的班级人数分成两半,一半同学到课堂里上课,保持安全距离就坐,同时对课堂教学进行直播或录播;另一半同学留在宿舍或其他安全的地方,观看上课直播或录播。下一次上课时,让两部分同学对调,即原来在课室上课的同学留在宿舍或其他安全的地方看直播或录播;原来看直播或录播的同学到课室里上课。以后依次交换。若课室里人数减半后仍然达不到安全距离要求,还可考虑将一个班分为三个大组,每组轮流到课室上课,其余同学在宿舍和家里观看视频。这样做的好处除了能保证安全的“社交距离”、减少感染机会外,还能保障正常的教学进度,缓解课室安排的压力,避免教师重复讲授之苦。另外,这种授课方式在疫情突发时切换起来也比较方便。当然,具体采用哪种方式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有无需要来确定。

参考文献:

[1]郭文革(2018). 教育变革的动因:媒介技术影响[J]. 教育研究,39(4):32-39.

[2]朗读君(2020). 教育部:在线教育将成常态!网课学习成果公开,学生被划分为五类?!你家孩子是哪一类?[EB/OL]. [2020-06-27]. https://www.sohu.com/a/397094185_263510.

[3]李芒,孔维宏,李子运(2017). 问“乔布斯之问”:以什么衡量教育信息化作用[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3):3-10.

[4]李芒,石君齐(2020a). 靠不住的诺言:技术之于学习的神话[J]. 开放教育研究,26(1):14-20.

[5]李芒,段冬新(2020b). 历史的会师点:教育技术的学术繁荣[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32(2):3-10,19.

[6]李芒,张华阳(2020c). 抗疫之中话教学[J]. 中国电化教育,(4):8-15.

[7]刘振天,刘强(2020). 在线教学如何助力高校課堂革命?——疫情之下大规模在线教学行动的理性认知[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38(7):31-41.

[8]马和民,王德胜,尹晗(2019). 信息技术时代的教育学是一门“娱乐学”[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37(5):56-66.

[9]彭湘华(2020). 人脸识别技术在高职院校课程在线考试中的应用研究[J]. 高教学刊,(1):185-187.

[10]戚耀琪(2020). 停课不停学在线教育质量监管不可忽视[J]. 人民之声,(3):40.

[11]人民网(2018). 中国慕课数量世界第一 在线可听院士讲课[EB/OL]. [2020-06-27]. http://edu.people.com.cn/gb/n1/2018/0119/c1006-29775311.html.

[12]尚俊杰,张优良(2020). 在线教育与中国教育的未来[J]. 人民教育,(6):50-52.

[13]生命时报(2020). 以色利暴躁妈妈在线吐槽网课:新冠病毒没要我命,网课先要我命了[EB/OL]. [2020-06-27]. http://k.sina.com.cn/article_1774057271_m69bdf73703300qbcr.html.

[14]宋灵青,许林,李雅瑄(2020). 精准在线教学+居家学习模式:疫情时期学生学习质量提升的途径[J]. 中国电化教育,(3):114-122.

[15]王思懿,胡耀宗(2012). 论高考制度的公平价值[J]. 考试研究,8(5):42-46.

[16]王竹立(2015). 网络教育资源为什么存在“数字废墟”——中国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之难点剖析[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1):46-53.

[17]王竹立(2017). 面向智能时代的知识观与学习观新论[J]. 远程教育杂志,35(3):3-10.

[18]王竹立(2018). 技术是如何改变教育的?——兼论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J]. 电化教育研究,39(4):5-11.

[19]王竹立(2019a). 论智能时代的人—机合作式学习[J]. 电化教育研究,40(9):18-25,33.

[20]王竹立(2019b). 再论面向智能时代的新知识观——与何克抗教授商榷[J]. 远程教育杂志,37(2):45-54.

[21]王竹立(2019c). 新知识观:重塑面向智能时代的教与学[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37(5):38-55.

[22]王竹立(2020). 后疫情时代,教育应如何转型?[J]. 电化教育研究,41(4):13-20.

[23]邬大光(2020). 教育技术演进的回顾与思考——基于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高校在线教学的视角[J]. 中国高教研究,(4):1-6,11.

[24]邬大光,李文(2020). 我国高校大规模线上教学的阶段性特征——基于对学生、教师、教务人员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38(7):1-30.

[25]吴刚(2018). 从工具性思维到人工智能思维——教育技术的危机与教育技术学的转型[J]. 开放教育研究,24(2):51-59.

[26]吴刚(2020). 作为风险时代学习路标的教育技术:困境与突破[J]. 开放教育研究,26(3):11-25.

[27]徐上峰(2020). 网课吐槽声一片,老师和家长都说被逼疯了[EB/OL]. [2020-06-27].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8430693200989534.

[28]薛成龍,郭瀛霞(2020). 高校线上教学改革转向及应对策略[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38(7):65-74.

[29]央视财经(2020). 全球停课中!15亿学生受疫情影响,全球停课模式何时结束?[EB/OL]. [2020-06-27].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4852586924549817&wfr=spider&for=pc.

[30]郑宏,谢作栩,王婧(2020). 后疫情时代高校教师在线教学态度的调查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38(7):54-64.

[3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0). 教育部关于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EB/OL]. [2020-06-27].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3/t20200303_426853.html.

[32]朱永新(2020). 疫情下的在线教育:最大挑战不是技术,而是“教育”[EB/OL].[2020-06-27]. https://www.sohu.com/a/375376859_484992.

收稿日期 2020-07-17 责任编辑 刘选

作者:王竹立

第3篇:高中化学学生课堂笔记特点及其策略的调查研究

摘要: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课堂笔记作为高中生学习策略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学生学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高中化学课堂上,学生做笔记的特点及策略存在一定的误区和不科学性。本研究通过自编问卷,调查了高中生化学课堂笔记的现状,比较分析了男、女生、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笔记策略上的差异性,进而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好课堂笔记,提高笔记的策略水平,提升化学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化学;课堂笔记;策略;调查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1.01.026

在当代中国,做课堂笔记是学生从小到大在课堂听讲和课后复习中普遍使用的一种学习策略,课堂笔记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高中阶段的化学学科知识容量大,体系冗杂,逻辑思维要求更高,有着理科严谨抽象和文科隽永细腻相统一的特点。通过做笔记,学生可以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内容转化为书面记录,留下思考的印迹,促进学习的记忆和理解。然而,在实际的化学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于化学课堂笔记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使用上也存在很多务虚不务实的现象,课堂笔记的作用正变得越来越苍白。为了摸清高中化学学生课堂笔记的实际特点及策略情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笔者展开了此次调查工作。

一、被试选择

本次调查研究的被试来自我校2009级高一平行班和理科特长班的学生,发放问卷130份,回收125份,经筛查实际有效问卷118份。

表1被试样本构成

二、问卷的编制

本调查参考学习策略的界定及相关资料,自编“高中学生化学课堂笔记策略调查问卷”。在测量工具上,结合化学学科的具体特点,设置了态度动机、时间管理、焦虑、信息加工、选择要点、考试、笔记辅助手段、意志力(注意力、自我测试、自我指导、自我帮助)8个分量表,共60题。以期评估出影响学生化学课堂笔记思维与行为过程的因素,特别是与学生课堂笔记策略相关的且可以通过外加教学干预而得以改变的内隐或外显的各个因素。

问卷采取等级计分制,每个等级赋予相应分数(3、2、1)。其中焦虑分量表题为问卷反向题。

三、数据处理

对118份有效问卷进行编号,使用SPSS 13.0 for Windows进行数据管理、分析,进行数据处理工作。

四、结果分析

根据分量表的结构,不同类型被试对象各分量表得分如下:

1.问卷的内部一致性检验

问卷的信度检验中,Cronbach's alpha(克朗巴哈系数)为0.822,标准化Cronbach's alpha为0.776,表明问卷信度较高,很可信,即本问卷量表具有获得真实分数的较高能力。

各分量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如表3所示,可以发现时间管理、焦虑、选择要点和考试与其他分量表间的相关程度都较密切。

2.问卷总体平均得分情况

(1)各分量表得分的平均值

其中,态度动机分量表得分最高。表明大部分学生明确认可化学课堂笔记的行为,做笔记是认真的,动机较强。但是,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笔记与课堂内容对应程度低等,反映出学生做化学笔记的方法存在某些共同的误区。而选择要点是得分最低的分量表,这说明对于多媒体技术已经普及的化学课堂所呈现出的大量信息,学生还是普遍不易区分出其中的核心内容。同时,在笔记的进一步整理过程中,对于寻找关键信息,梳理出内部逻辑关系,并加以运用到实际解题中,学生做得还不是很好。

(2)男、女生化学课堂笔记策略的比较

男生与女生在态度动机(P≤0.01)、焦虑分量表(P≤0.05)上有显著性差异。男生在时间管理、考试、焦虑、信息加工、选择要点分量表上的得分高于女生,而在态度动机、意志力、笔记辅助分量表上的得分女生要高于男生。

(3)平行班与特长班化学课堂笔记策略的比较

对被试中的平行班和特长班两组各分量表的平均值进行显著性检验(z检验)。

特长班与平行班在意志力、时间管理、信息加工、选择要点各分量表上都存在着极其显著的差异(P≤0.01)。特长班的学生在意志力、时间管理、信息加工、笔记辅助、选择要点各分量表的得分都高于平行班,并且某些得分间的差距很大。平行班只有在态度动机、考试、焦虑几个分量表上的得分略高于特长班。

3.分析与思考

(1)学生课堂笔记策略水平的分析

表4的数据说明了学生主观上对化学课堂笔记行为的认可并能够进行相应的自我指导,但对化学课堂笔记进行信息的加工、有效信息的选择、创造或使用某些技巧与材料来完善充实笔记、对自己笔记行为的评估能力还相对较弱。一方面,学生没能充分运用类比、迁移等方法去把握笔记中的核心与实质,无法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对知识只是毫无消化的硬性接受。另一方面,传统的理科结构性教学模式,也一定程度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得学生缺失了主动建构新旧笔记中的联系点与对笔记中信息进行反思的能力。

2.女生化学课堂笔记策略水平性别差异的分析

表5的数据结果验证了之前对女生在自我教育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方面强于男生的判断,做笔记过程中女生的意志力体现尤为强烈,对支持笔记的辅助手段的使用也好于男生。而男生逻辑思维缜密,综合分析问题的意识强。但也正由于此,男生对笔记过程中的细节把握并不是很好。女生普遍细腻的性格,使得他们更关注笔记行为的结果,因此焦虑程度较高。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际课堂上对男生应加强细节上的培养,提高他们态度与动机水平;而对女生则应培养他们宏观分析笔记的方法,同时加强鼓励,减轻女生对于课堂笔记策略的焦虑水平,实现男、女生课堂笔记策略的完善。

(3)不同层次学生的化学课堂笔记策略水平差异的分析

表6数据证实了学习策略对一个学生的重要影响作用。优秀学生普遍自信,有着较强的意志力,对自身的要求很高,因此对于课堂笔记效果的焦虑程度反而比普通学生要高。他们善于计划自己的时间安排,善于利用各种有效资源对课堂笔记进行完善,很重视笔记中信息的加工处理并能主动向同伴、教师寻求帮助,这使得他们在化学课堂笔记策略上是明显优于普通学生,自然化学学习中游刃有余,高人一筹。对于平行班的学生,化学教师应该进一步加强信息加工策略的培养,培养他们时间管理的能力,从苦学、蛮学的“笔耕不辍”中走出来,实现化学课堂笔记的最大价值。

作者:沈 亮

第4篇:民主的课堂,高效的课堂

新课标规定,课堂要实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我校为适应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需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先进学校的教学经验,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探索性学习方式”理念的指导下,鼓励大家参与到课改实验活动中。在教改实践中,我最大的体会是民主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

一、课例与反思

[课例一]《项脊轩志》教学环节之一:课前预习

师:前两节课我们阅读了李密的《陈情表》,感受了李密对其祖母的殷殷之孝情,现在我们再来阅读一篇与之同类的美文:《项脊轩志》。根据本文的特点,老师列举了如下的一些学习目标,请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和学习需要,选出你那个小组最关注的两个目标告诉老师,还有哪些问题可以提出来。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2)能将课文译成现代文,并识记一些文言实词的含义,理解虚词用法;(3)体会作者所抒发的真挚细腻情感;(4)围绕“悲”“喜”二字,作者写了哪些人和事?通过这些叙写,文章表达了什么样的“喜”“悲”之情?(5)作者是怎样抒发这种悲、喜之情的?(6)如何理解“悲”、“喜”两种情感在文章中的和谐统一?(7)俗话说“景不必奇谲瑰丽,唯幽静能怡性,事无须惊心动魄,是真情才动人”。本文语言于平淡中见深情,你能结合具体语句谈谈己之体会吗?(8)用一段话表达出自己学习本文后的感想和写作方面的一点收获。

做法:课前我集中了各小组的意见,虽然每一目标都被关注,但较集中的是目标(5)、(6)、(7)。学生在预习中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大都不是教学重点,我将其布置给各小组查资料解决。课上重点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关注的问题。

【反思】虽然每篇文本都有预设的教学目标,但因学生的语文素养各不相同,有的教学目标较难实现,有的则较浅显,有的学生不感兴趣。教师应清楚学生的接受水平,课前要详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合学生实际的目标,这样课堂教学才能最大程度的激起学生的求知兴趣,从而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目标由学生决定,这是以前谁也不敢想的,老师按照教参来教,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学,教与学都是件苦差事。观摩了魏书生和李镇西等优秀老师的示范课,研读了他们的教学经验,我们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教学民主氛围之浓,学生上他们的课就是一种享受,“商量着来”是他们课堂教学的精髓,“快乐”是闪亮的精神结晶。

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知识的建构者、潜能的唤醒者、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教育艺术的探索者。师之责是帮助学生审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课堂所需;帮助他们发现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营造和维持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心理氛围,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有效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发展其内在潜能。这就要求教师时刻充满对学生的关注和期待。这样,教学过程就会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学生自然就会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课例二】《我的四季》教学环节之一:拓展延伸

师:由稚嫩到成熟的过程是人生必然经历的轨迹。自然的春夏秋冬可以循环往复,而人生的四季却无法周而复始,相信你读了《我的四季》之后会获得许多深刻的启示,请你就感触最深处,结合自己人生体验谈谈读后的心灵飞跃。

(学生思考,分组交流,结合文本说一说自己的学习体会。)

师:与大家一起品读张洁这篇借物抒情的美文,一起谈论人生,感受大家心灵的巨大飞跃,令人欣喜。优秀文学作品带给我们的收获是丰富的,快乐是无穷的。希望你们热爱语文,热爱书籍吧!

【反思】民主的课堂,要求教师满腔热情地参与教学过程,与学生平等交往,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同时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共同享受获得知识经验的快乐。民主的课堂,要把课堂的时空交由学生,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表达心灵的呼声,相互感染,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和成长。这需要教师设计教学策略时把握每个环节,精心设计问题,点燃学生欲燃的求知火花,催开欲放的思维之蕾。民主的课堂,不是搞精英教育,而是尊重每个学生的权利。在课堂上教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透视每个学生的变化,倾听到他们的心声,感受到他们的情感变化。

【课例三】《项脊轩志》教学环节之一:教学反馈

学完《项脊轩志》后,请按照“知识—能力—情感收获”这一思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简单设计一个小检测题。

做法:各小组相互交流检测题,组长整合出一个检测题,然后老师集中各小组的检测,选择有代表性的检测题进行整合,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反思】以前,我们把检测评价权抓在自己手中,依此分出优劣,不仅不能实事求是地反馈学生学习的情况,而且伤害了学生的积极性。这是很不民主的。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的效益。“没有民主,便没有创造;没有民主的教育,便没有民族的未来”。创建民主课堂,实现课堂的高效,既是我国民主发展的需要,又是我们教改追求的终极目标。

二、教师教学语言的注意点

实现课堂民主,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通过学习和实践,我认为老师的教学语言对于建立民主课堂十分重要。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情感性——充满激情和关爱。传授同样的内容,为什么名师的效果显著?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学语言充满情感性。心理学研究表明,机智幽默的语言最易调动人的情感,最易调和、融洽人际关系,开启人的智慧。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刻认识到:学生之所以喜欢我的语文课,就是因为我的教学语言幽默浅显,表达方式多样,课堂总是笑声不断。记忆十分深刻的就是北师大附中的特级教师朱镇国老师2008年在南京上《差不多先生》一文观摩课的动人情境,整堂课的语言机智、幽默、风趣,民主氛围显得十分浓厚,学生参与课堂的情绪十分高昂,给所有听课的师生留下了永久的深刻印象。这样的课堂怎能不高效呢?

2.启发性——能够引起学生思考。再简单的知识经验,学生掌握都需要一个过程,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和掌握,这是对学生的激励和信任,是对学生的尊重,是民主的体现。教师的一句话能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也能关闭学生心灵之窗。教师应该认真琢磨课堂的导入语,让它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认真思考每一个引导性的提问,让它利于激励学生探究的勇气;认真揣摩每一句点评语言,让它利于鼓励学生的自信心,认真设计每一项练习,让它利于维持和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发展,学生的智慧才能得到提高。

3.激励性——评价要客观公正,发自内心,要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防止伤害学生的自尊。学生的学习教师总要给予评价,每一个学生也期待老师给自己的学习活动以肯定的评价。教师要注意运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哪个人不喜欢听好话呢?尤其青少年学生更为突出。学生进入高中阶段,思想变得越来越保守与深沉,轻易不肯表露自己的观点,我们发现,有的课堂学生热烈举手回答问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有的课堂死气沉沉,叫人感到十分压抑,其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对学生激励不够。有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要么不置可否,要么给予“正确”、“错误”、“还可以”、“坐下吧”等简单的回应;如果有的学生出现离奇的答案,再来两句刺耳的话,所有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就会被消磨殆尽。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快、充满激励的语言利于激发人的激情和创造潜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给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及时、恰当、客观地评价之时,语言一定要带有激励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强烈的期待心理,这样,民主的氛围自然就会弥漫开来。

一句话,没有课堂的民主就没有课堂的高效,希望我们共同创造出更多的民主教学模式。

作者:孟凡强

第5篇:让语文课堂成为“低碳”课堂

前不久,看到《中国义务教育质量检测报告》中写道:“小学语文学科的合格率仅为62.8%,在所有学科中最低,有近30%学生的语文成绩处于基本合格水平,对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不足。”这则报道引起了我的警醒:我们的语文教学怎么了?论周课时数,语文最多;论作业量,语文也不少;论语文教学研究活动,不会比其他学科逊色;论语文教师课堂上的“卖力”,也绝不亚于其他学科教师,还要外加大量的课外阅读等,那为什么偏偏“高耗”之下没有“高效”呢?我想,关键还在课堂,因为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教师还在“一如既往、一厢情愿”地“排放自己的能量”,殊不知教师能量的“高排”挤占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时间与空间,破坏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自然生态,长此以往就必然导致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从这个现状与结果反思,我们必须让语文课堂成为“低碳”课堂。

一、少一些“滔滔不绝”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替代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学的艺术首先是说话的艺术。然而语言可以是强有力的,也可以是软弱无力的。”如今的语文课堂上,教师“讲风犹盛”:整堂课讲,整篇课文讲,每个环节讲,代替学生讲……岂知,这样的“滔滔不绝”耗费了教师的精力,更浪费了学生的时间,结果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教师有情,学生却不动情啊!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少一些“滔滔不绝”,努力做到“三要”。一是导言要精准。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的思维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足见教师导课语言的重要性。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上《普罗米修斯》一课,一开始,王老师说:“今天,我们要学一个来自古希腊的神话故事,请大家一起读题目。”学生读完题目后,王老师接着说:“神话故事,当然是写神的故事。打开课本,快速地浏览一遍课文,看看这个神话故事写到了哪几个神?用波浪线把神的名字画下来。”多么精准的导入语,准确地传递给学生两个信息:一是这堂课要学的是一篇外国的神话故事,二是接下来的任务是快速读课文,找神的名字。这“第一锤”重重地打在了学生思维的兴奋点上,足以吸引学生一头扎入文本,投入自主探究。二是引言要简明。语文课堂是向未知不断挺进的旅程,在这个过程中,很可能出现师生不同步,甚至背道而驰,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适时适度的启发引导,而教师的导课语言要简洁明了,不乏幽默风趣,要直指学生疑惑、心理矛盾、问题处,使学生于“柳暗”处见“花明”。若教师说得越多,就越容易引起学生思维的混乱,听觉的疲惫,学生不知听哪一句好,其效果往往就越差。曾记得一位特级教师执教《小稻秧脱险记》一课,一个学生读遭到除草剂喷洒后的杂草说的“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一句,声音非常洪亮,教师笑着说:“要么你的抗药性强,要么这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来,我再给你喷洒一点。”寥寥数语,便使这个学生很快会心地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地又读了一遍。教师如此简明、诙谐的引导语言,不仅启迪了学生的智慧,更使课堂妙趣横生。三是结语要精当。一部分内容学习结束,或课的结束时,教师都要进行总结,而此时的语言要讲究精当,即精确、恰当,不能空洞干瘪,也不能长篇大论;不能含含糊糊,也不能声东击西;不能南辕北辙,也不能浅尝辄止,要言简意赅却耐人寻味。一位教师在《姥姥的剪纸》一课结束时说:“你们的姥姥、奶奶、爷爷不一定都有一手绝活,也许他们只能做你喜欢吃的菜,只能静静地陪你读书,也许还会不停地唠叨……但这些都值得你们去记忆和感恩,请带着感恩的心走出教室,去搜索,去体验,去积淀,去表达。”这样的结语,是对文本内容精当地总结与提升,情深且意浓。

二、少一些“别出心裁”

现如今我们的一些语文课堂,过分地追求“出彩”,讲求“标新”:导语费尽口舌却不如开门见山,游戏接二连三却使读书蜻蜓点水,课件花哨无比却让学生“视听两模糊”,训练形式创新却过程虚无,模仿名师却落得个东施效颦……这样的“高排放”,“劳民”又“伤财”。诚然,追求课堂教学的技巧,讲求教学方法上的创意,这些都无可非议,但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走极端,不能舍“语文学习”这个“本”,去逐“有亮点”这个“末”,不能为“出彩”而“出彩”,为“标新”而“标新”,要做到“三个实”。一是扎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要上有意义的语文课,读要读得透彻,不无病呻吟,不隔靴搔痒,让读真正成为学生习得语言、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说要说得到位,要让每个学生有说的机会,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声音;写要写得厚实,有充足的时间保证,有扎实的交流反馈,有凝练的评价总结;悟要悟得深刻,重点字词句的体悟要深入,要让学生和文本、和作者进行有深度的对话,感作者“意”,悟作者“情”。二是平实。常听教师们说,公开课好是好,但不实用,只能“观”,不能“模”。缘何?因为学生发言太精彩,教学过程太顺畅,师生互动太完美。显然,这不是常态课,是表演课。有感于薛法根老师上的《爱之链》中的“检查字词”环节:课前,薛老师在黑板上工整地写好生字的拼音,师:“下面检查同学们有没有预习课文,请看着黑板上的拼音写词语,写好后马上举手。”(巡视)师:“有人写两个了,有人还没动笔。写不出可以偷看,别看别人的,要看课文,但以后记住预习要充分。”(有学生翻书)师:“现在写好的有两种情况,有看我的,我不好看;有复查的,这样好,要养成认真检查的好习惯。”多么平实的过程!没有矫揉造作,没有刻意雕琢,然而学生不仅写好了生字,还懂得了课前预习要充分,写好后要检查,不失为“知识与习惯双赢”。三是真实。任何一堂课都是有待完善的课,教师要不怕学生写错字,说错话,读错课文,答错题,不要自作聪明地掩盖“错”,要以平和、积极的心态对待这些“错”,因为这些“错”往往就是学生真实水平、真实能力、真实情感的体现;往往就是课堂有效生成的点,抓住“错”,并加以巧妙处理,就会呈现“别有洞天之景”;往往就是我们有待进一步思考、改进的契机。有错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有错的课堂才是学生学习的课堂,纠错的过程才是学生真正提高的过程。如果课前将不该准备的都准备了,甚至连教师要讲什么学生都了如指掌,学生该怎么回答都“有备无患”了,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除了虚伪的表演还剩什么?长此以往,还能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吗?

三、少一些“深挖广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是新课程改革对语文学习的新要求,

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广博性。然而我们有些语文课堂过于“深挖内容”,过于“广揽知识”:作者介绍非得从小时候开始讲起,背景故事非得讲两三个才过瘾,拓展延伸活动定要几个并举,课文中的句子非“挖文三尺”不可……凡有一丝一毫关联便“紧揽不放”,凡此种种与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的“课堂教学毕竟是一项有明确目标任务,又有严格时空限制的活动”相背离,这样的“深挖广积”就是“高排放”,其结果是削弱教学目标的达到,浪费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最终必然造成师生生命资源的浪费。由此,我认为要落实“三个抓牢”。一是抓牢目标。课堂教学中的深入剖析也好,课程资源的开发也罢,都要紧紧围绕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进行,要为有效达到教学目标服务,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旁逸斜出”太多是一种人为的“高耗”,“高耗”之下未必能有“高效”。教师要善于对占有的教学资源进行筛选,能有效达到目标之处“该深不浅”,“该广必广”,而对于那些无关紧要之处应该坚决予以“砍筛”,大可不必患得患失。二是抓牢重点。“我们的语文教学需要放弃一些与学生学习无关的东西,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必将每句话、每个句子都讲得那么透彻。”曾听一位教师上《船长》一课,前前后后出示的“重点句子”有8句,还要对每句话进行重点字词的品析、感悟,句子一串串,词语一个个,教师、学生忙得不可开交,而结果呢?该细细品读感悟之处却是“蜻蜓点水”,书没读好,词没品透,情没悟深,时间一到,草草收场,如此没抓牢重点的教学必然是“师也昏昏,生更昏昏”。三是抓牢结合。于永正老师说过:“阅读教学中的训练,不应游离于课文之外,要使它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抓牢训练与文本的紧密结合,让训练扎根课文,为达到教学目标服务。比如有位教师上《夹竹桃》第二课时,在学生体会了文中夹竹桃可贵的韧性之后,教师出示了记录季羡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一段文字,然后让学生结合文字,用上文中的“无……不……,无不……”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样的训练由文及人,由物及情,将夹竹桃的韵致和作者的情致都融入其中,学生的理解与鉴赏能力得到了提高,实不失为有效训练的典范。

如果说“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已然成了一种人们追求的低能量、低消耗下的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现代生活方式的话,那么与自然这一大生态紧密联系的我们的语文课堂这个小生态,也应该返璞归真,让课堂回归到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实践这个本真上来,少一些教师的“滔滔不绝”,少一些所谓的“别出心裁”,少一些人为的“深挖广积”,将教师对课堂教学时空的占有进行“瘦身、消肿”,将教师对学生学习进程的干扰进行“削减、排除”,积极构建“学大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探索“以学代教”的新路子,如此,才能减少教师“教”的“高耗”,学生学的“高耗”,建设“低碳”的语文课堂,才能将学习、实践、探究的时空和权利还给学生,才能让教师快乐地教,让学生快乐地学,才能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出“高投入低效率”的尴尬境地,让语文教学的“轻负担高质量”成为现实。

作者:吴芳

第6篇:优化课堂语言,增强课堂趣味

摘 要: 语言是人思想的现实载体,知识信息的载体,是人际之间交流思想情感的主要工具。学术明星现象给社会带来的思考、启示,远远不止于他们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名利。从学术明星到普通教师,在这里,我要谈的是语言风格、语言方式给政治课堂教学语言带来的启示。政治专业术语,构筑学生政治素养坚固堡垒。政治“趣说”语言, 改善学生认知心理内部环境。政治智慧语言,提升学生思辨能力的基础。政治德育语言,坚固学生精神人格灵魂支柱。时代社会语言,建立学生与时俱进现实基础。

关键词: 语言;课堂教学;正说;趣说;妙说

近几年,学术界关于学术娱乐化与学术通俗化的问题进行了不知疲倦的争论,争来争去,最终得出来的结论符合辩证法的一般规律。作为一名在一线的政治教师,我也喜欢看易中天、于丹等人不遗余力的为博得观众关注而接二连三抖出的包袱,一乐之下也获得了一些文史、出世的道理。在批评之声烽烟四起之时,我觉得他们的学术讲座能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够赢得观众的喝彩之声,能够在课后互相之间讨论所学,那么它就有了它存在的必然理由,他们就必然地成功了。从教育的角度来看,他们是成功的教师,能够驾驭如此大的课堂,能够让这么多的学生喜欢听他们的课,并能够实实在在的学到一点儿东西,拿不叫成功叫什么呢?我们众多的在一线的教师大概终其一生也就是在追求这么个效应吧。那么是什么使得他们的课堂产生了这样的“教学效果”呢?我认为在于语言,在于语言的多元化。

语言是人思想的现实载体,知识信息的载体,是人际之间交流思想情感的主要工具。无论是茹毛饮血、石刀石镰的上古时代,还是手机短信、EMAIL频发的现代化信息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无可避免地以语言(话语)作为基础的。在课堂教学中,语言既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手段,又是一种专业化的创造性艺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讲课是核心。讲课效果成败的关键,取决于教师口语表达技艺的水平。语言表达水平的高低,因个体差异而不同,导致的结果就是对于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表述,会达到不同的个体接受结果。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是以语言为载体的,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水平,对教师的教学效果有决定性的意义。

学术明星现象给社会带来的思考、启示,远远不止于他们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名利。从学术明星到普通教师,在这里,我要谈的是语言风格、语言方式给政治课堂教学语言带来的启示。

易中天把自己说史风格分成三个境界:其一为“正说”,也就是以历史事实为依据,不胡说,不瞎说,保持一种严肃的治学态度;其二为“趣说”,即在坚持真实的基础上强调表述方式的栩栩如生,为了达到这个境界,加进去一些无厘头的搞笑语言;其三为“妙说”,也就是在前两说的基础上对历史进行分析,给观众以启迪。

把这这些境界引入政治课堂之中,并进行针对性的改造,势必可以使政治教学语言可以达到独有的美学效果,而不至于使学生听后乏味、课堂空洞了。

一、政治专业术语,构筑学生政治素养坚固堡垒。

政治专业术语,也就是易中天的“正说”。易中天在《品三国》的开场白中指出“没有前因,就没有后果。只看‘名’,不看‘实’,咬文嚼字,死抠字眼,那不叫‘严谨’,只能叫‘钻牛角尖’”。对“历史”负责的谨慎、严肃的态度,也是古往今来治学的根本精神。

引用于政治课堂教学语言,“正说”是指从整体上具有高度的准确性、严密性、简练性,体现谨严之美。对文本的理解有根有据,“不胡说,不歪说”。表达上,语意清晰,遣词得当,造句符合文法,推理合逻辑等。教学语言切忌不顾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过多使用专业性、学术性的陌生化词语而使学生莫明其妙的故作高深的“谨严”。

特别要指出,体现教学语言的严谨之美,这不仅是指少量的词句,个别的片断,局部的亮点,也是指在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驾驭、调控语言,井然有序,环环相扣,前后呼应,巧妙衔接,各语言环节的衔接紧密而自然,浑然一体。从而表现出一种整体的严谨美感,能“帮助学生获得内涵丰富的政治素养,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有效地发挥其作用,能适应需要,继续发展,不断提高”。

二、政治“趣说”语言, 改善学生认知心理内部环境。

“刘备对诸葛亮的好,好到让关羽和张飞觉得就像‘老鼠爱大米’”“韓信,你不是个厚道人”“刘邦在多年征战中风餐露宿,得个风湿性关节炎啥的,那倒也是可能的”易中天把精英文化从象牙塔尖上搬运下来,给传统文化输入新的时代血液,使之变成活的现代文化,深入浅出,化雅为俗,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言语形式、言语内容。正如他所言“加进去一些无厘头的搞笑语言,有时无厘头是必要的,这就像烧菜得加胡椒、味精等调料一样,能极大调动观众的听讲兴趣。”

同样,课堂教学语言首先要考虑的不是雅而是俗,语言也要加进一些“佐料”。要考虑我们的学生能接受什么,喜欢接受什么。深入可以,但一定要浅出,要让他们听得懂、喜欢听。研究表明,学生对所听到的语言是要进行筛选的,只听那些他们能听懂的、喜欢听的话。老师通过“趣说”的语言表述来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引发他们听课的兴趣、探索的热情。德国的学者海因兹·雷曼麦指出:“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接受。”

教学语言的“灵动之美”,即生动、灵活、机智幽默的美感。教师应具有很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对各类语汇呼之既出,信手拈来。使无声的汉字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变得有声有色,使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同时,面对复杂的教学语境,面对课堂上的突发、偶发事件,教师如果能够审时度势,随时随势而变,巧妙疏导,这些场合中的语言特别能够表现出灵动之美。

三、政治智慧语言,提升学生思辨能力的基础。

易中天品三国,有他带有现代幽默感的言语方式之外,更有其将三国纳入胸中“运筹帷幄”的大气。他以现代视角进行个性化解读,品读历史人物和事件背后的人性,让观众、读者获得现代语境观照下的古今历史与政治对比的感悟。在“一点思想,一点启示……”中给我们以思想启迪,以精神享受,以人生领悟。

对一个教师来说,单追求“趣说”,一如只重外表花哨,只有花架子,难免华而不实,我们更要追求语言的“魂”—— 丰富的知识,深刻的思想、独到的见解。老舍对小说创作曾说过“风格与其说是文字的特异,还不如说是思想的力量”,同样,教学语言与其说是语言的力量,还不如说是思想的力量。优秀教师课堂教学有声有色,令学生入情入境、欲罢不能,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那精彩迭出教学语言有宽广的内涵。教学语言富有启迪、暗示、点拨、引导性,既有鞭辟入里的深刻,又有丝丝入扣的联系,这样的语言才会令人耳日一新,才会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产生内在的自我学习要求与愿望。

“这其实并不容易,就像说话既直白又深刻并不容易一样。在这里,真正难的还不是深刻,而是直白;不是雅,而是俗。因为媚俗的结果一不小心就是恶俗,正如直白一不小心就是浅薄。所以,俗而不恶难,俗而能大更难,由大俗而大雅,那就难上加难。但是,不容易并不等于做不到,关键是你愿不愿意做。”(易中天《有话你就直说》)

四、政治德育语言,坚固学生精神人格灵魂支柱。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政治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他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当前的课改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了他的基本精神,使学校教育真正转变到以人为本,以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来。为学生有一个良好的终身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新课标中的德育工作高度重视课堂所起的作用在课堂活动中真正是学生在价值观人生观科学观等方面做到知行统一,得到和谐发展和提高。

一提到德育,人们就想到政教处和班主任,以为这是他们的事。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也是目前未成年人德育教育实际性不强的原因之一。现在的孩子道出了他们的心声;我们喜欢说真话动真心传真请的课堂。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需要互动理解沟通,能激发创造欲望的教育。这就要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传知授法过程中必须把德育融入课堂,他们是相辅相成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因此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的语言是势在必行的。社会在不断进步和发展,道德标准也会发生变化。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不能以以往的经验来衡量,我们必须时时刻刻帮助学生解决心中的疑惑,形成良好的认识,坚固学生精神人格灵魂支柱。

五、时代社会语言,建立学生与时俱进现实基础。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语言也在千变万化。如果还是墨守者以前的语言基础,那么势必要被时代所抛弃。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必须走在时代的前列,要有与时俱进的胆魄,能够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渗透一些时代语言,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接受时代先进教育。

在这方面,一是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关心国家大事,大量阅读报刊书籍,并时刻注意影视广播,从中汲取丰富营养,从发展着的国内外形势中去提炼语言,坚决摒弃陈舊落后的术语,使自己的课堂语言不断升华,进而启迪学生。二是亲自实践语言训练,积极参加各种报告会、学术活动和实践活动;虚心向自己的教学对象学习,从中捕捉新思想、新知识、新语言。三是教师之间要经常切磋研讨交流,互相听课,互相学习,取他人之长,来丰富自己的语言。文学家肖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每人仍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相互交换,每人就有两个思想。这个富有哲理性的比喻,同样适用于教学语言的交流。

通过这些途径,在课堂上运用具有时代特色的语言,一能够使学生喜欢听你的课,认为你的课有特色、生动、有趣味。同时也能够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建立学生与时俱进现实基础。

综上所述,如果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广泛的运用各种多元化语言一定能够激发学生的听课积极性,激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最为重要的素质。把课堂教学语言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发挥得尽善尽美,应成为每个政治教师的至高追求。

参考文献

[1]《品三国》.易中天.上海文艺出版社.

[2] 教师语言艺术的魅力.李斐斐.网络.

[3] 论教师语言艺术.罗婷婷.网络.

作者:沈莲

第7篇:团课课堂笔记

共青团的象征和标志

一、《团章》

1、规定团的性质、奋斗目标、基本任务、组织原则、建设要求、优良作风、党团关系

2、规定入团条件、手续,团员的义务、权利、奖励处分

3、民主制组织原则、组织制度、组织机构、各级代表大会及委员会产生原则和职权范围

4、规定基层团组织任务,团干部的条件、职责,团领导少先队基本要求 5、规定团的经费来源、管理和使用,以及团旗、团徽、代团歌、团员证等团的标志

二、团旗

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胜利。左上角缀黄色五角星,周围环绕黄色圆圈,象征中国青年一代紧密团结在共产党周围。

1950年第一次使用。

三、团徽

内容为团旗、齿轮、麦穗、初生的太阳及其光芒,写有“中国共青团”五字的绶带。颜色为金红两色,象征共青团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下,团结各族青年,朝着党所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四、团歌

歌名: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表明共青团组织在红色的五月里诞生,团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畏艰难,继往开来,坚定地向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迈进。

五、团员证

是共青团团员团籍的证明。封面为墨绿色,象征着青春和朝气蓬勃的青年运动。封面上方印有团徽,象征着共青团是团结教育青年的核心

第一讲 共青团的性质和任务

一、性质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

二、先进性

政治、思想、组织、组织成员构成

三、群众性

党团结教育青年的群众组织组织基础广泛工作内容方式青年化、民主化、社会化

四、任务

教育青年带领青年服务青年

第二讲 共青团的光辉历程

1922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

1922年1月15日 创立共青团机关刊物《先驱》

1922年5月5日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1923年10月 团中央执委会决定出版《中国青年》接过《先驱》宣传和斗争任务

1925年1月“三大”把“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第三讲 组织制度与运作方式

《团章》第十二条: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按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 集中制原则: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

团的全国领导机关,是团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团的各级领导机关,除他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外,都由选举产生

团的各级领导机关,应当经常听取并认真处理下级组织和团员的意见.团的下级组织必须向上级组织如实反映情况,及时请示、报告工作。

团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各人分工负责负责相结合的制度

基本制度

一、选举

二、三会一课

三、民主生活会制度

四、民主评议干部制度

五、团员证制度

六、推荐优秀青年入党制度

七、二十八周岁以下青年党员参加团的组织生活会制度

八、团的宣传制度

组织机构

要素

一、共青团员

二、共青团干部

三、共青团组织机构

层次

一、团的中央组织(团五年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及其产生的委员会)

二、团的地方各级委员会

三、团的基层组织

中学共青团与其他机构的关系

学校党组织、上级共青团双重领导

负责指导和帮助学生会开展工作

受党组织的委托领导中学少先队工作

第四讲 积极争取加入共青团

一、申请入团基本条件

1、符合年龄、国籍要求

2、承认团的团章

3、愿意参加团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

4、执行团的决议

5、按期交纳团费

二、以实际行动争取入团

1、端正入团动机

献身共产主义事业,更好的为人民服务而入团

2、按照团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努力学习,掌握文化科学知识,为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好准备

三、入团的程序和手续

1、基本程序

递交入团申请书→确定积极分子→培养和考察→吸收入团

2、具体程序

入团志愿书→支部大会讨论通过→上级团委批准→入团宣誓→张榜公布

四、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合格团员

1、必须符合的标准

信念坚定认真学习品德良好团结同学

2、正确对待团员权利和义务

权利是共青团组织依据《团章》赋予每个团员的权力加利益,一般同学享受不到;义务在许多方面也是一般同学应履行的社会责任

3、符合时代需要

4、在团组织中锻炼成长

用社会理论武装自我树立正确的学习志向做勤奋工作的表率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组织纪律观念

第8篇:数学课堂笔记

第八周10月18日~10月22日例题

例1. 解方程: (系数化1) (1) 3x6 (2) 5x2 (3) x6 (4) x10 (5) 0.3x1.1 (6) 15.8x0

4512

例2. 解方程: (等式的性质) 例3. 解方程: (合并同类项) (1) 2x35 (2) 0.21x0 13x15xx4

例4. 解方程: (移项) 3x204x25

例6. 解方程: (去分母) (1) 2x1x1xx33327 (2)

绝对值方程

例1. 若|x|3,则x . 例2. |x1|3

3例5. 解方程: (去括号)

3x7(x1)32(x3)

23x1x33x50.10.04x22510 (3)

0.5x0.230.6

例3. |x1|23 例4. |x1||x2|5 (利用“零点分段法”分类讨论并化简)

含参数的方程

例1. 解关于x的方程:axb

例2. 解关于x的方程:mxn2xm (m2)

补充练习:

(1)如果13x12x2,那么x (2)如果x1y1,那么x

(3)如果a3b13,那么a ,那么a (4)如果a3232(5)判断 A. 如果mn,那么aman. ( ) B. 如果aman,那么mn. ( ) C. 如果mn,那么

mana. ( ) D. 如果

mana,那么mn. ( )

1a E. 若xyy,则x1. ( ) F. 若ax1,则x(6)下列各式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有_______________

. ( ) ①5a30;②x1;③6m2m3;④x2y4;⑤abc4;⑥5xx1;⑦(7)按要求填空,并写出计算过程: 4( )3( )14. (1)括号内两数相同;(2)两数互为相反数;(3)两数之和为4.

1x5;⑧x1. (8)已知关于x的方程2x1xa的解是x4,则a=______. 方程3xa1与方程2x4的解相同,则a=______. (9)若关于x的方程3x4n7517是一元一次方程,则n_____. (10)解方程: x1x214xx0.50.01x

14

364

(11)解方程: |2x1|5 |33x|0

(12)解关于x的方程:

mxnm(2xn) (m0)

已知公式us1s20t1(u),求t

0.20.03|x3|12 |x1||x2|7 2m(mn)x(mn)x

已知公式

111RRR1,R2为正数),求R1R(其中2

上一篇:家访记录下一篇:课件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