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区体育教学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农牧区村小与教学点经过20年的合并、布局调整过程,历史与现实证明不符合农村牧区发展的规律与体系。振兴乡村发展战略,是恢复和重建农牧区村小教学点的机遇。恢复和重建农牧区村小教学点,要转变农牧区教育观,培养青少年健全人格,充分利用农牧区资源条件办出特色教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牧区体育教学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农牧区体育教学论文 篇1:

浅谈农牧区小学体育教学影响因素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高原农牧区小学体育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革,虽然在观念上有所改变、角色也有所转变、内容上也得到更新,这些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给高原小学的体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影响高原小学体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对高原小学体育教学的影响尤为突出。影响农牧区小学体育教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和大家共同探讨:家长的不支持、场地设施、体育器材、教师、气候条件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中小学体育教学。

关键词:农牧区;小学体育;影响因素

第一,现在的家庭基本上都是一个孩子,有些家长对体育课认识不足,认为那是浪费学生的时间,认为把孩子们放到课堂上才是正确的。练习体育又苦、又累、又脏,更何况现在练体育的,出名概率太小了,所以家长们认为学生应该以学习为主,体育只是空时练一练强身就行。

另外,家长们有余暇时间就让孩子们学习音乐、舞蹈之类的课程,总认为练习音乐和舞蹈比体育强百倍。对于我们高原的孩子来说,恶劣的气候条件影响得最为严重,剧烈运动会导致缺氧等。所以,家长就是应付。

第二,一个学校开展体育教学场地设施是必备的硬件,但对于我们高原上的学校来说,场地设施不是很理想,田径场不足200米,篮球场只有一块,没有乒乓球室、没有舞蹈室、没有排球场、没有标准足球场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开展。大城市都有塑胶跑道、草坪足球场、室内篮球馆、游泳馆、乒乓球室,但我们高原学校只是土场地或碳渣跑道,遇到下雨刮风天根本无法上课。

如,上篮球课一个班有50名学生,练习单手肩上投篮动作,场地的缺少导致孩子们只能徒手练习,根本没办法持球练习。还有,如,练习乒乓球接发球,比篮球课更严重,因为学生人数多、乒乓球球桌的数量缺少,所以无法开展此课程。在高原学校中普遍存在着类似情况,所以场地设施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开展。

第三,开展好体育课,体育器材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体育器材是老师上课中传递动作的直观因素。如,篮球、足球、排球、跳绳、单杠、双杠、技巧等等,我在上课中深深感受到体育器材的缺少影响学生学习,因为人数多器材少。如,上引体向上课时一副架上要4名学生同时进行,我知道这样上课是很不合理的。因为,第一不能同时纠正错误动作,第二互相影响,第三安全系数增加,但如果不这样进行一节课下课有的学生练一次的机会都没有,所以在我们高原学校器材的缺少也影响体育教学。

第四,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中最重要的,因为体育教师技术动作、行为语言、肢体语言等等都是学生模仿学习的。但在我们高原学校教学班级多、专业体育教师少,体育老师不够,学校领导把非专业体育稍微好的老师直接任命为体育老师,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体育技术动作也是不完全正确的,甚至是错误的。

体育课和其他课程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体育课是唯一一门室外课,如果技术动作不对会导致学生一生,错误的动作一时无法改正的,也很难纠正过来,造成这样的结果就和非专业教师传授有着直接的影响。我也在平时的上课中发现学生做的最简单跑步姿势都是不正确的,动作五花八门啥样的都有,我深思这与教师有着直接关系,所以专业老师的缺少也影响着体育教学。

最后,在我们高原上每天的日照时间长、氧气缺少、紫外线强、风沙大,这些恶劣条件直接影响着学生室外体育锻炼。平时小学生是非常好动的,反而上体育课大家都不愿意出去玩耍。因为,就做准备活动而言,跑几圈大家就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都不愿运动,都想找阴凉的地方乘凉,所以,高原气候直接影响体育锻炼。

总之,为了开展好高原体育课,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是多方面、多渠道的,不仅仅是家长的不支持、场地设施、体育器材、教师、气候条件几个方面。还有提高专业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是关键所在,有了数量充足、思想上进、业务过硬的体育师资队伍,体育教学质量才会有保证,否则再好的体育硬件设施也是枉然。

在随着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大力实施新课标的背景下,作为一名高原体育教师一定要克服场地、器材等不利因素,深入挖掘、充分利用、大力开发各类体育资源,立足课堂,精心设计组织教学,备好、上好每一堂体育课,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宗旨,为西部高原孩子的健康成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 青海省格尔木市江源路小学)

作者:陈晨

农牧区体育教学论文 篇2:

恢复和重建农牧区村小教学点是振兴乡村的关键

摘 要: 农牧区村小与教学点经过20年的合并、布局调整过程,历史与现实证明不符合农村牧区发展的规律与体系。振兴乡村发展战略,是恢复和重建农牧区村小教学点的机遇。恢复和重建农牧区村小教学点,要转变农牧区教育观,培养青少年健全人格,充分利用农牧区资源条件办出特色教育。

关键词: 恢复和重建 农牧区村小教学点 振兴乡村

十九大报告曾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多办利民实事、多解民生难事,兜牢民生底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指出“三农”问题是国家文明发展的关键。

一、恢复和重建农牧区村小教学点意义

首先,农牧民在经济上减轻负担,农牧民将财力投入自己的生产生活,不再分散经济力量,真正感受到国家义务教育的获得感。其次,子女在身边、眼前接受教育,父母精神放松,不再担心子女的学习和生活,不误生产生活,专心于自己的生产生活。第三,孩子在父母身边,是感情的纽带。一家人其乐融融强化了情感纽带,年轻父母多了家庭责任心,教育子女的责任感。第四,恢复或重建农牧区村小与教学点,农牧区年轻父母及家庭少一些危险。恢复或重建农牧区村小与教学点对促进农牧区家庭和睦、社会和谐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第五,恢复和重建农牧区村小与教学点有利于乡村文明建设。在父母的呵护下,孩子在村小读书学习生活,父母对孩子的爱有的放矢,孩子可以自由放松、撒娇。父母与子女面对面沟通交流,相互之间没有陌生和代沟,家庭成员精神愉快,生活井井有条。父母在生产生活中以身示范文明说话、与人友善、教育子女,尊敬长辈、勤劳勇敢,呵护幼小历历在目。学校开展各项活动父母家人参与其中,增进了父母与子女、社会与家庭的互动,增进了感情和了解,互相监督共建文明。子女在父母身边了解父母的辛苦劳作,了解农牧区生产生活,力所能及帮助父母劳动学习是最好的学习方式,愉快地成长,少接触手机游戏,在户外活动,农村有了精气神。父母顾忌对孩子的影响,会收敛平时的不良习惯。恢复或重建农牧区村小与教学点,增强父母对子女和家庭的责任感,有利于农牧区孩子健康成长,符合人的成长规律。第六,恢复蒙汉合校。在内蒙古地区蒙汉合校,能够增进民族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了解,增进感情,爱护主体民族,学习蒙古族语言文字历史文化,实现民族团结,各民族建设和谐北疆的最佳途径。恢复农牧区村小,恢复蒙汉合校,降低学习成本,提高学习效率。第七,恢复或重建农牧区村小与教学点、村小学是振兴嘎查苏木发展战略的关键。农牧区教学点、村小学是农牧区社会的主要结构,是农牧区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通过历史演化积淀形成完整的系统发展,即农村经济、文化、教育三位一体,缺一不可,互相支撑、互相推动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建设的直接载体是十九大提出振兴乡村发展战略步骤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农牧区学校在农牧区的环境中,接受的教育资源是城镇不可替代的教育资源,也是无法模拟的天然型教育资源。农牧区扮演着特殊的教育身份,是让人愉悦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在生活中、玩耍中建立人的生活能力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父母长辈身传言教和社会影响丰富了受教育者内心情感的教育。振兴农牧区发展要振奋农牧区人的精神,恢复或重建农牧区学校教学点、村小学是振奋精神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学校建在嘎查,大大缩减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支出,增长农牧民的收入。农牧区对未来农牧民的要求是了解农牧区生产生活、有感情的人。农牧民教育子女学习知识,更应该培养子女热爱农牧区、热爱家乡的接班人,农牧区学校是这个教育的担当者。第八,恢复或重建农牧区教学点、村小学稳定农村发展。

几十年的计划生育国策的落实,农牧区夫妇按照政策要求,少数民族最多两个孩子,为数不少的夫妇只生一胎。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的需求是家庭的最大需求。在農牧区子女入托,上学都成为家庭头等大事。入托入学完全实现了寄宿的情况下,孩子到哪里入托入学,家就安置在哪里是农牧区普遍现象。目前,农牧区夫妇陪读或外出打工,家处于漂泊状态,心自然不能稳定,农牧区夫妇不能安心于农村牧区生产生活。使农牧区部分年轻夫妇陪读弃农,一部分进城打工弃农。一方面,农牧民几代人辛苦建设的固定财产闲置,土地低价出租或给亲戚免费使用。另一方面,他们还要在城镇租房子经营家庭,或两地生活经营两个家,负担过重。同时,导致农牧区劳动力短缺,制约农牧区经济发展。恢复或重建农牧区学校,稳定农牧区社会是乡村发展战略不可忽略的环节。

振兴农牧区发展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牧区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二、转变农牧区教育观,培养青少年健全人格

“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是大事,无论从国防、人才竞争力、国家竞争力、社会持续发展来说,还是从个人成长、生活质量、家庭幸福等角度看,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要性都显而易见”[1]。

2014年8月19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南京青奥会举办期间做了一次题为“让体育回归教育”的演讲,“在很多国家,体育在教育体系中应该扮演的角色没有受到重视,体育的作用被很多教师和家长所低估”[2]。改变这一观念,首先,需要改革评价人才体系,这是关系到社会需要继续培养“高分低能”还是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问题。在学校层面对体育教育与其他“主科”同等对待,使这些课程平衡发展。普及体育教育,突出体育教育才有保障。“教育的最终目的应是培养精神、身体、道德充分发展的人,体育应被看成高尚的、与科学知识教育并重的教育内容”[3]。体育不仅仅是增强体质,运动过程中锻炼身体、塑造身形、磨炼意志、结交朋友、享受快乐,是培养青少年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农牧区中小学应借力足球改革的东风,转变体育教育理念,重视音体美劳教育,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三、充分利用农牧区资源条件办出特色教育

自2013年以来,通辽地区学校条件均有所改善,但多数乡镇苏木学校条件仍然很差。以库伦旗芒汗苏木中心校为例,由16所村小学合并,直到2016年初,校舍条件仍是合并当初的简陋条件。冬天,冰冷的砖瓦房,老师难以备课。753名学生全部寄宿,拥挤在18间瓦房,每间40㎡的宿舍,用两张上下层双人床拼对住10人,每间宿舍住30名—36名学生,拥挤不堪。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滞后,102名教职工,年龄结构不合理,其中,30岁—40岁的教师22人,40岁—50岁的教师35人,50岁以上45人。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音体美学科教师数量较少,音体美教师各2名。体育教学保持最原始的状态,利用本地资源——沙漠在校园建沙堆,供学生课余时间玩耍。一个简易琴房和十把四胡,组建校四胡演奏队;简易的小蒙古包博物馆,记载着校史,展示着学生多年创作的绘画、手绣、多种木器、勒勒车、柳编等作品,还有部分民间工艺品、生活用品(勒勒车、马鞍等)。

该校条件极简陋,但管理却井井有条。每个宿舍都安排24小时值班老师,学生早晨5点起床,打扫室内外卫生、洗漱、早操(安代舞),不论是低年级学生还是高年级学生,每天3次打扫室内外卫生,生活完全自理。校园生活充满农村牧区特色与情趣,学生养成了文明礼貌、勤劳勇敢、积极向上的好习惯,教师对学生表现评价非常高,称呼学生“豁日慧”(非常可爱之意)。该校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创造出优质的人文育人环境,各项比赛及体育成绩均为全旗第一,在通辽市地区小有名气。2015年6月1日,课题组特别邀请该旗电视台用3天时间录制校园生活专题片,记录了师生真实的校园生活。

蒙古族聚居区农村牧区中小学领导及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条件,开展成本低、趣味性强的游戏活动。在活动中强健体魄、开启智力,培养学生团结、友好、诚实、拼搏、向上、健康和有愛心的良好生活习惯,实现培养中小学生健全人格的预期目标。

2018年4月11日,习近平考察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规划馆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经济要发展,健康要上去,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离不开健康,要大力发展健康事业,要做身体健康的民族。”[4]要做身体健康的民族就要从家庭抓起,从娃娃抓起,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喜欢体育运动的好习惯,培养青少年的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2]钟秉枢.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196.

[3]杨剑锋.最优秀学生在运动场上[N].光明日报,2015-4-14.

[4]习近平.要大力发展健康事业做身体健康的民族[N].学习时报,2018-4-1.

基金项目:201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蒙古族聚居区农村学校合并后的社会问题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BMZ083)。

作者:刘艳华

农牧区体育教学论文 篇3:

略论现代化进程中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摘要] 文章通过对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的研究,指出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是随着藏族的发展、变迁而产生的一种民族文化现象,是以形体活动为表现形式的文化,在文化的流变中成为藏族文化的重要标识。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使西藏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社会相结合,构建有生命力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系,发挥全新的社会功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现代化进程;西藏民族传统体育;藏族文化;发展

[文献标识码] A

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与藏族文化相适应的民族传统体育,如射箭、跑步、跳跃、摔跤、体操与技巧(杂技玩耍)、游泳、举重(抱石)、棋弈(藏式围棋)、赛马(马术)、马球、武术、养生和藏密气功等,为中华体育文化增添了绚丽的色彩。但是,在与现代体育的碰撞中,在不同的文化交流和传播中,西藏民族传统体育也难免存在与现代化不相适应的内容。因此,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推动西藏民族传统体育不断发展与创新,发挥其在构建和谐社会、增强藏族人民体质等方面的作用,系本文探讨的主旨所在。

1、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与藏族文化特质

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是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世俗文化和下层大众文化为载体,随着藏族的发展、变迁而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以形体活动为表现形式的文化,在文化的流变中逐渐成为藏族文化的重要标识,具有其独特的内涵与民族文化特质。

首先,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的形成、发展不仅是一种自然行为的结果,而且是人们社会生活中文化行为的凝练,是藏族社会文化在体育表现形态中的必然结晶。

其次,西藏民族传统体育与藏族文化有着互相依存的紧密联系。西藏民族传统体育之所以能在西藏获得发展,其原因就在于其核心得到广大藏族群众的认同。而民族文化中的某些符号成了民族认同的象征,如插箭节上的“箭”、雪顿节赛牦牛的“牦牛”、赛马节上的“马”与“哈达”等,使人们在传统体育活动的交往中,产生民族认同、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等功能作用,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最后,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自始至终都不是一种孤立的文化现象,它的发展是藏族文化象征的综合再现。

2、现代化进程中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分析

西藏和平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西藏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发展,把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发展藏族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西藏民族传统体育被赋予反映藏族人民新生活和社会发展新需要的时代内容,并得到不断弘扬和发展,逐步形成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的开放和发展态势。以下我们就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展开分析。

(1)藏族群众对民族传统体育与健身作用的认知还比较低 关于藏族群众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知状况,我们通过对100名藏族群众参加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原因、活动状况满意度、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制约因素和改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态度4项指标的调查分析得知,藏族群众参加传统体育活动的原因按样本总体比例排序为:参与程度:经常参加占48%,偶尔参加占40%,从不参加占12%;参与原因:以娱乐为目的的占53%,以健身为目的的占29%,其他目的占18%。调查还发现,在西藏民间藏族群众喜欢的传统体育项目一是赛马,二是藏式摔跤、吉韧、抱石头和放风筝,三是登山,分别占48%、28%和24%。对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满意度,人们也有着不同的认识,认为受到社会环境影响的占27%,体制因素的占43%,其他原因占30%。从总体来说在西藏农牧区农牧民群众对体育的认知水平较低。

(2)传统体育项目实践水平还有待提高 近几年来,有的学者开展了对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研究,从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纵向历史研究到横向的文化分析等方面,均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对西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实践研究不够,仍存在不少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竞技项目实践还比较弱。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大多以民俗休闲的形式为主,很少有与现代竞技体育相类似的成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体育的不断引进,西藏部分竞技和表演类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经过不断努力和完善,已经走进了较为规范的体育运动会,有的项目已成为全国和自治区少数民族运动会的项目。如从2000年开始的西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押加(大象拔河)、抱石头、射弩、北嘎(藏式摔跤)、吉韧、马上三项和速度赛马等列为竞赛项目并制定了竞赛规则,逐步走向以量化评判比赛成绩的发展模式。但竞技项目实践仍较弱,以竞技和表演为主的藏族传统体育项目,参与者主要为有比赛任务的或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区运动员,且人数较少,使民族传统体育水平提高受到一定影响。由于地理位置、历史发展等各方面的原因,西藏农牧区人口占全区人口的80%以上,农区大多是单家独户,居住地海拔高、交通不便、信息封闭,以畜牧为主的牧民有的还居无定所,因此,文化体育生活对他们来说还是一种奢侈,更无条件进行竞技体育锻炼。

二是藏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普及性不够。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多为节日的点缀。据调查,在西藏农牧区,群体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一般都在全年举行1—3次,基本上仅在民族重大喜庆节日或其他很少的特殊时间内举行,如“望果节”、“雪顿节”、“达玛节”等。全年进行5—10次的不到10%,而全年进行10次以上的更不到5%。另外,西藏大多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所用器材简便,许多项目甚至不需要器材或不需每人自备器材,大多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就地取材临时制作,极为方便,故平时家庭仅保留少数较常用或不易制作的器材。据调查,西藏藏族家庭用于开展一般性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传统器材,在半农半牧区家庭大多有弓箭、射弩、赛牦牛的牦牛等,牧区家庭大多有赛马和抛“古朵”器械,城镇家庭一般拥有吉韧、藏式围棋、骰子、风筝等活动用具。但这些家庭“器械”多处于原始化,只能作为一般性的表演之用,技术含量和开发率低,无法形成市场化和产业化。

三是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开展不足。西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简单易行,同时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特色,具有很好的娱乐、健身和教育功能。但西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尚未列入学校体育教育内容,有的虽然在学校开展了一些传统体育活动,但由于体育教师对传统体育知之不多,学校体育教学仍然以竞技体育为主,导致了西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体育教育方面的严重不足。

这一现状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其中主要有:

(1)西藏经济水平低制约了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文化的发展是以经济的发展为条件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文化发展的地区差异,这使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处于相对的劣势。(注:袁华亭:《如何从弱势中走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之保护探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131、132页。)西藏经济发展水平低,导致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竞技体育相比处于相对的劣势。改革开放以来,西藏经济社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与东部和中部地区相比,经济发展水平低,工业欠发达,城市化水平低,难以为西藏的工业化、第三产业发展提供舞台。2007年西藏在西部地区的综合竞争力指数为31.81,排在西部12省市区第12名;地区生产总值指数1.11,排在西部12省市区第12名。(注:资料来源:《华西都市报》2008-1-23。)

经济基础的薄弱影响了社会资本参与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市场和资源的开发,而政府也不可能在培育民族传统体育市场、提高体育资产存量、优化项目结构、增加传统体育场地与器材的供给等方面加大投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2)宗教意识不利于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向现代化的转化。西藏广大藏族群众普遍信教,因此,在一些民俗体育形式上难免带有宗教色彩。如在江孜的“达玛节”上进行的拔河、武士习武、跑马射箭等传统体育活动均伴有一定的宗教色彩,不少运动员是寺院僧人,且头戴各种宗教面具参加比赛。沿袭至今的望果节、插箭节、萨嘎达瓦节等的体育内容具有祭祀目的。这些与现代体育不相适应的内容,不利于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向现代化的转化。

(3)体育设施不全和师资水平不高制约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西藏与中东部地区相比体育教育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尤其是西藏农牧区学校无论是体育设施,还是体育师资,均处于落后状态。调查显示,在体育设施方面,西藏全区除地区所在地中学、拉萨市重点中学建成了400米田径场地外,地市所在地中小学场地达标的不到35%,不少县以下小学无场地和体育器材,西藏农牧区学校的运动场地达标率为13.1%,器材达标率为0.9%(见表1)。

体育师资方面:西藏农牧区学校体育教师缺额数字较大,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也不尽合理。其中中专以下学历的教师占71.5%(见表2)。

3、现代化进程中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对策

要实现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就必须立足于我国和西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明确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的目标,大力弘扬其优秀的内容,同时又要善于借鉴和吸收外来体育文化的优点,促使西藏民族传统体育自我更新。为实现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发展创新的理念。目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创新,才能实现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2)要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促进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向产业化发展。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使以登山为主要内容的西藏民族传统体育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并成为西藏体育产业中的支柱。(注:柳伯力:《中国西部体育旅游开发——理论探讨与对策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4页。)但是,从整体来看,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在推动西藏经济发展方面还相当有限,仅靠登山是不够的,为发挥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在推动西藏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应加强整个民族体育的市场培育,形成规范、良好的体育市场环境,促进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成为农牧民群众增收的有效途径。

(3)构建以健康为价值取向的理念。以健康、娱乐为价值追求的发展模式是现代化进程中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大趋势,西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摔跤、抱石头、射箭、赛马、藏棋、吉韧、掷骰子等具有“气势”、“神韵”、意境“刚柔”等优点,具有强身、健体,修身养生、自娱娱人的功能,应加以大力推广。

(4)因地制宜,建设好农牧区民族传统体育设施。应根据西藏高原特点,在政府引导下,因地制宜地由自治区政府和地方财政出资金,农牧区投入劳动力,各方共同努力,建设一批简便适用的农牧区民族传统体育设施,供广大农牧民群众使用。

(5)将民族传统体育引入学校体育课堂。为更好地使西藏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教学相结合,可选择有关大中小学作为试点,普及推广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一是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提到课程内容的突出位置,合理安排;二是树立现代民族体育观,坚持体育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及趣味性的统一,重视体育课的民族化和乡土化;三是各级有关教育职能部门,应编写区域性民族传统体育教材,补充教学大纲,完善体育教学内容;四是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要将现代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紧密结合,并互为补充;五是充分利用学校体育竞赛活动,大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注:芦平生、杨兰生:《民族传统体育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33页。)

(6)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的挖掘与研究。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国家和自治区体育部门应重视和组织体育工作者,挖掘、抢救、整理西藏民族传统体育,为提高藏族体质和促进西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对民族传统体育内涵的挖掘,应以服务当代体育建设为目的。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进程中,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与健康价值取向,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才能在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发挥积极的功效,从而实现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责任编辑 黄维忠]

--------------------------------------------

[作者简介] 丁玲辉,西藏大学科研处处长、教授。(拉萨 850000)

作者:丁玲辉

上一篇:优秀班主任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安全性土木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