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断奶计划书

2022-04-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人生的每一阶段,我们总是有着不同的目标与期望,有着生活的目标,也有着工作的目标,还有人生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些目标与期望,就需要具体的计划,在拟定计划时你是否会感到迷惑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宝宝断奶计划书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宝宝断奶计划书范文一:

要不要和宝宝分床睡觉,或者宝宝什么时候该拥有自己的房间,过早分床会不会造成伤害,太晚分开是不是会很麻烦……父母们都没有了自己的主张,眼看天气越来越暖和,可以开始锻炼小家伙独自睡觉了,妈妈们就不要犹豫不决了。

分不分床,何时分,其实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对宝宝来说,培养独立性的前提是安全感和依恋感的满足。有专家认为,非剖腹生产以及母乳喂养的孩子,3个月到6个月后就可以考虑实施分床计划了。

但以下两种情况不宜分床。

1.剖腹产的孩子在3岁之前不宜分床

胎儿在自然分娩过程中是个经受锻炼的运动过程,是顺应自然的结果。剖腹产的婴儿,由于没有经受这一系列的锻炼,缺少从孕育到出生前的最后一搏,“先天不足”,生命机体综合抵抗力相对低下,孩子不但容易患病,而且性格上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后天”再纠正就困难了。如:胆小、多动、固执、内向、独处和适应能力差、交往能力差、解决问题能力不强等。宝宝 1至3岁是和妈妈建立安全依恋的特殊时期,如果剖腹产的宝宝这个时候与妈妈分离,可能对将来健全人格的发展不利,过早的要求他们独立,其实是对他们的伤害。

2.未经母乳喂养的孩子不宜过早分床

0岁至1岁半是婴儿的“口欲期”阶段,母乳喂养是满足婴儿口欲的重要方式。如果没有被满足的话,孩子长大后需要补偿,会出现咬手指、吸烟、酗酒、爱吃零食等问题。这时候,父母与婴儿同眠时父母的爱抚与亲吻,会通过满足婴儿皮肤饥渴来补偿他在口欲期所未能满足的那一部分匮乏。

小贴士:

做好分床前的过渡

孩子可以先被放在父母大床边上的小床里,便于观察孩子的睡眠情况,如遇孩子哭闹等可以及时安抚孩子。有些父母会担心孩子夜里孤独,寒冷、害怕等。大人自己也要有个过渡期来调整孩子不在自己身边的焦虑。在父母与孩子分床睡的第一个阶段,夜间屋里最好留有一盏朦胧的常明灯,一来孩子在半夜醒来时看到有光线不会过分害怕,二来也便于家长起夜时观察孩子,帮助喜欢蹬被子的孩子重新盖好。但不要长期使用,会影响孩子的生长激素分泌。

好妈妈支招:

1.经常让宝宝听到你的声音

陈女士 中学老师

安全感是宝宝自己睡的前提。无论父母在家里的哪一处,都要让宝宝听见你的声音,让他知道你就在附近;对宝宝的情绪反应随时做出响应,只要让宝宝有充分的安全感,他就会乐于单独睡自己的小床。不放心宝宝单独睡的父母可以先把宝宝的小床放在大人的卧室,观察一段时间,感觉没问题了,再让宝宝睡自己的房间。

2.给宝宝布置一个他喜欢的“窝”

姜女士 糕点师

宝宝3岁的时候,我们把宝宝的房间装点得色彩斑斓、明亮有趣,墙上贴一些宝宝的照片和他喜欢的动画人物。比如把小床布置成小船、军舰、大汽车或胖胖熊等有趣的形状,周围挂上卡通小动物、带有悦耳声音的小玩具、漂亮的贴画等做装饰,再把宝宝平时喜欢的玩具摆在床边,告诉他,小动物是他的保护神。童趣弥漫的温馨小屋,可以给宝宝自己睡的勇气和信心。

3.睡前故事加晚安

孙女士 企划人员

和宝宝分床的最初阶段,我们会在宝宝睡前多陪他一会儿,讲些好听的故事或读孩子喜欢的书,也可和宝宝一起听配乐童话故事,或放一段轻松、优美的音乐。之后,平静地和宝宝互道晚安,再和宝宝一起向娃娃、玩具、宠物说晚安。

第1提醒

不论孩子什么年龄,都要防止出现跌落事故,选择带有护栏的床;

如果婴儿期分房,听见孩子哭闹不能听任孩子哭,因为孩子可能会发生碰撞或其他事故;

床上用品要注意,被子不宜过厚,孩子踢都踢不开,容易发生窒息事故。

当孩子出现尿床或者其他负面行为时,不要立刻假设是分房(床)造成的。也可能是孩子在幼儿园受到批评或其他事情,要具体分析。

平时不要用鬼怪故事吓唬孩子,以免他独处时害怕。

链接:西方分床观点

西方育儿观点:越早分床越好,最好从婴儿期开始就让孩子有自己的房间。

主张理由:

1.有利于孩子独立性的养成。

宝宝虽小,但也是一个有自我意识的独立体。应该有自己的空间,父母不应该剥夺他享受自我空间的权利。

2.大人小孩都能睡踏实

和大人一起睡,宝宝容易有窒息或被压住的危险,而且空气流通也不好。过于敏感的家长在孩子稍有动静就会醒来,影响自己的休息。

3.不影响两人世界

宝宝的降生有时会改变家庭的格局(爸爸成为了第三者),甚至会影响正常的夫妻生活。■

(责编 时光)

宝宝断奶计划书范文二:

你的宝宝超重吗?

小儿体重计算公式(千克):1~3个月:出生体重十月龄×0.7(千克)4-6个月:出生体重+月龄×0.6(千克)7~12个月:出生体重+月龄×0.5(千克]1岁以上:年龄×2+8(千克)

为什么我们的宝宝越来越胖?

在所有的胖宝宝中,只有5%是由于遗传因素造成的,而其他宝宝大多是由于进食过量造成的单纯性肥胖。主要原因是:

1 饮食不均衡,食入热量过高的食品

很多儿童除了正餐以外,经常食用零食、油炸食品、甜味饮料等高油脂、高热量的食物。有的甚至用点心、糖果等零食取代正餐。这样长期下去,会造成不必要的脂肪堆积。

2 活动量太少,脂肪不能很快被消耗而存于体内

而今,尤其在城市中,我们为孩子们提供的活动场地比较有限,加之有些父母总是担心孩子会发生磕碰,所以,尽量对孩子的活动加以限制,这些都大大降低了孩子室外活动的时间和强度。另外,调查显示,在我国儿童当中,长时间看电视的比例已经高达12.7%。这也是我们的小胖子越来越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3 饿不饿都吃

很多年轻父母的工作压力比较大,孩子都是由爷爷奶奶隔辈喂养,很多老人都觉得能吃是福,胖孩子身体好,所以从小就让孩子食用大量的食物,从而养成了孩子饿不饿都吃东西的习惯。

4 缺不缺都补

很多家长生怕孩子营养素缺乏,所以在正常饮食之外经常大量给孩子补充各类营养素,从而造成孩子营养过剩。而实际上,只要孩子不挑食不偏食,保证膳食平衡,基本上就能保证每天所必须的营养。而且,大部分补品从功效上来说,远远不如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丰富、平衡。

5 父母不良的饮食习惯

胖宝宝的产生跟父母及家庭的饮食习惯有直接关系,如父母是否吃零食、是否吃早餐以及父母口味等,都能影响孩子体重。可以说:父母的饮食习惯造就了孩子的身体状况。所以,若想孩子身体好,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调整好自身的饮食习惯。

小贴士:

目前.6岁~6岁半的男孩的过重及肥胖率为10%,女孩为25%。据研究,12岁以前若是肥胖.将来仍然肥胖的几率男性为86%,女性为88%。此外.对上百名胖宝宝的统计分析显示:60%的胖宝宝血脂高,70%的胖宝宝患有脂肪肝,53%的胖宝宝同时出现血脂高、脂肪肝的症状。

胖宝宝饮食3项原则:

由于儿童正值发育期,需要适量的蛋白质、钙质、维生素、矿物质和热量的供应,所以对胖宝宝们进行饮食治疗之前,首先要想一想家庭中平常有哪些不良饮食习惯,并记录下孩子近一周的饮食情况,请营养师为你分析。避免由于营养摄取不平衡,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1 科学控制孩子热量摄入

孩子每天需要的热量,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

1岁以内婴儿每日每千克体重约需100千卡路里,后来每增加3岁减去10千卡路里。

2 掌握好三餐摄入比例

一日三餐中,每餐的营养总量的比例应当是3:4:3。

3 一定不能缺少蛋白质

一般说来,按照体重计算,每千克体重需要1~2克蛋白质。

胖宝宝饮食7个贴心建议:

1 尽可能自己做着吃

如今,为了节约时间,人们更喜欢在外面就餐,或直接购买半成品或成品食物。此类食物一般热量及脂肪含量较高,在制作过程中造成大量的营养素流失,从而易造成人体营养素不足或营养过剩。所以,我们提倡有规律的家庭饮食,一天三餐中,争取能有两餐在家解决,从而既能让孩子们更多地享受愉快的进餐氛围,也能改善其健康状况。

2 吃饭要定时、定量

一天三餐或四餐的时间要相对固定,进食量也要相对固定。早餐一定要吃好、吃饱,并摄入一定的新鲜果蔬,食入的总热量应为一天的30%。同时适度减少晚餐的进食量,如孩子睡前有饥饿感时,可让其喝一杯鲜牛奶,这样既不会加重肠胃的负担又有助于孩子的睡眠。

3 替换零食种类

对于已经习惯吃零食的孩子,可将其常吃的糖果、巧克力、口香糖、汽水、蜜饯等高糖、高热量的点心、零食更换成牛奶、酸奶、水果等低脂高纤维类食品,同时减少其饮料的摄入量。口渴时尽量选择白开水,因为白开水才是人体最健康、最经济的水分来源。

4 烹调口味尽量清淡

食物烹制时,尽量少加入刺激性调味品,食物宜采用蒸、煮或凉拌的方式烹调,让宝宝减少食用油的摄入。

5 放慢进食速度

细嚼慢咽有助于孩子细细品味食物,并提高对饥饿的忍耐性和食欲敏感性,找到吃饭的自然停止点,避免饮食过量。还可以用游戏的方式,比如我们比一比谁咀嚼的时间更长,来培养宝宝细嚼慢咽的习惯。

6 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入量

有些妈妈认为小宝宝减肥要先从主食减起,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因为主食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会转化成糖分,可以供给大脑发育的需要。每餐的主食只要不超标就可以。最好从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入量入手。有些妈妈认为,让宝宝少吃肥肉就可以了,当宝宝吃瘦肉的时候会丝毫不加以控制。实际上,100克瘦猪肉含蛋白质16.7克,而含脂肪却达28.8克。所以,瘦猪肉其实并不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瘦猪肉吃得太多,动物性脂肪的摄入量也会大大增加。

7 每餐必有汤或粥

先吃些蔬菜,再喝汤,最后吃主食。要让孩子养成每餐必有粥或汤的习惯。饭前喝汤不仅可以促进消化吸收,还可以有一种铺垫的作用。

温馨提示:

胖宝宝,动起来!

对于胖宝宝来说,不仅需要从饮食上进行调节,还需要多运动。规律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长跑、散步、游泳、踢球、跳绳、接力跑、骑自行车都是比较适合胖宝宝的项目。由于胖宝宝自身的体重较大、心肺功能差,所以运动强度、运动频率不宜过高、过大。孩子锻炼的时候父母最好一起陪同,家长的积极参与将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坚持性。

上一篇:室内设计策划书下一篇:奖学金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