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实训教学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从儿科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为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微视频技术、信息资源的处理加工、信息方法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突破了一些教学上师资问题、时间和空间问题,促进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职业技能的提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儿科护理实训教学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儿科护理实训教学论文 篇1:

中职儿科护理实训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摘 要】目的:通过改革中职儿科护理实训的教学模式,加强护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将2010级中职护生265人设为实验组,采取新的教学模式进行实训;对照组为2009级护生253人,采取传统的实验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对两组护生的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然后对考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护生理论考试成绩无明显差异,而操作考核成绩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儿科实训教学模式可以大大提高护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关键词】教学改革;儿科实训教学;教学模式

《儿科护理学》是中职护生一门重要的临床专业课程,而注重培养护生实践能力更是中职教育重要的教育目标,因此儿科护理实训教学在《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缩短学校教育与临床实践距离的桥梁课程,也是儿科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如何通过改革,探索出一条适合中职儿科护理实训教学的新模式呢?通过对实习护生及在校生进行调查问卷,我们对2010级中职护理专业的儿科护理实训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探索,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1.对象

对象为本校2009级及2010级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共518人。将2010级253人设为实验组,采取新的实训教学模式,2009级设计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两组学生年龄,文化层次,平时学习成绩无明显差异。

2.方法

2.1 对照组

按照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授课。首先是课堂上将实验所需的理论内容进行讲解,然后到实验室,按照操作示教-模拟练习-学生演示-教师归纳总结的流程进行;而应用护理程序制定护理计划部分通常采用:大班课讨论-教师讲解-写出整体护理计划-批改反馈。

2.2 实验组

采取改革后的新的教学模式授课。

2.2.1 培养目标

儿科护理实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熟练动手实践能力、零距离上岗的实用性人才。

2.2.2 教学目标

根据护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层次制定适合中职护生实践技能培养的教学目标,力求科学合理、切实可行,有合适的评价机制,保证护生能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锻炼护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细化的教学目标为:1)热爱儿童,有责任心;2)接受新知识的能力;3)熟练掌握儿科常用护理操作技能;4)能理论联系实际,处理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2.3 课程安排

传统的儿科实验教学课时少,以演示为主。改革的主要措施首先是加大实训课时的比例。对2010级中职护生的理论与实训课时比由原来的2:1调整到1.5:1,由原来的实验课调整为实训课。主要区别是实验课为上了理论课后直接到实验室上实验课,而实训课为将所有理论课教授完毕后,儿科护理实训操作的内容集中进行。其次,对实训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对内容进行优化时,遵循的原则为:1)针对性:儿科护理的群体具有特殊性,年龄小,以独生子女为主,家长特别关注小儿疾病的预防保健和康复护理等方面的知识,针对这种需求,在儿科护理实训教学中,我们将护理措施的重点由原来偏重疾病的护理逐渐转向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方面,并将之作为实训考试的内容,从而提高了学生以人为本的服务意思。2)实用性:根据儿科临床的实际,将《儿科护理学》教材中的儿科护理操作项目进行筛选,对临床常用的“婴儿沐浴法”、“约束法”、“更换尿布法”、“小儿头皮静脉注射法”、“股静脉穿刺法”、“暖箱、蓝光箱使用法”六项内容作为实训的重点,增添了临床常用的小儿“体格测量法”以达到结合的临床,学以致用;3)前瞻性:在实训教学中,将最新的护理技术和思维方式引入课堂。例如在进行“婴儿沐浴法”操作实训教学中,引入目前医院广泛进行的“新生抚触法”,又如在进行“小儿头皮静脉注射法”操作实训教学中,将临床目前广泛使用的静脉留置针介绍给护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2.4 教学方法

改变以往实验课上“教师演示-学生模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三段式实训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实训教学。通常采用的方法有:

(1)思考-推进教学法:对操作难度较大的如“头皮静脉注射、暖箱、蓝光箱的使用”等操作常采用该方法。以新生儿蓝光箱的使用操作为例:将整个实训过程分思考-推进两个阶段。首先,思考阶段:首先播放蓝光箱使用的录像,然后教师进行讲解与演示。让学生仔细观察整个操作过程。然后教师质疑:为什么退黄疸要用蓝光进行照射?进行蓝光照射前需要准备哪些用物?蓝光照射前、照射时、照射后的护理要点有哪些?从哪几方面来观察蓝光照射的效果?蓝光照射有哪些副作用?我们应当如何处理呢?带着这些问题,安排护生分组进行实践,通过个性化练习,亲自体会、思考操作技能。其次,推进阶段:学生演示-师生点评、小组交流-学生自我评价、完成实训报告-教师批改反馈。该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强调了师生的互动和合作,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及学生的主体作用。

(2)讲评并进法:对一些较为简单的实训操作,如“体格测量法”、“更换尿布法”可采用此方法。先将学生分组,由学生根据教学项目的操作标准进行边熟悉边演示,教师巡回点拨辅导。讲评并进,有利于培养护生的自学能力,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3)案例讨论法:理论课每上完一个系统,教师将整理好的典型病例发放给学生。讨论前先由学生独立思考,查阅相关资料。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6~8人,从病史资料的评估、存在的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包括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方面进行讨论,提出小组的护理方案。讨论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组派代表来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教师进行归纳和答疑。最后完成书面作业,教师进行批改反馈。案例讨论教学法使师生处在一个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学习的潜力得到发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4)角色扮演法:在每一个疾病进行健康教育时或者体格发育测量法的操作训练时均可采用角色扮演法。例如对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患儿家长进行健康宣教,将学生分为二人一组,一人扮演责任护士,另一人扮演患儿母亲,要求“护士”对患儿母亲进行宣教,要求“家长”提出咨询。形式自由发挥,扮演后由师生共同评价。角色扮演法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学习激情由感而发,不仅掌握了已学内容,而且熟悉了护患沟通的技巧。

(5)PBL(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教师根据实训教学大纲的要求拟定教学提纲。拟定教学提纲时,注意把实训教学目的问题化,设置疑问和创造悬念,以激发护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按照提纲学习,指导护生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实训课堂上教师向护生提问,学生作答,最后教师总结。此法可提高护生自学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调动护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对于中职护生来说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2.2.5 教学设施

根据专业特点儿科护理实训室,购置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如保暖、光疗合二为一的婴儿恒温箱、婴儿头皮静脉注射模型、静脉留置针等,建立了模拟新生儿沐浴室为护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训环境和学习条件。建立实训室开放制度,实验设备的管理采取实训组长登记负责,没有实训课的时候完全开放。

2.2.6 评价制度

为了保证儿科实训教学质量和检验实训教学效果,我们编写了每个项目详细的百分操作标准,作为实训考试的评分依据。编写了供中职护生使用的《儿科护理实训实习报告》,从而提高了实训教学效果。

3.结果

为客观评价改革实训教学模式前后两组护生的教学效果,我们对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进行了对照。结果显示:两组护生理论考试成绩无明显差异。而操作考试成绩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4.讨论

改革后新的儿科实训教学模式,在实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特别注重师生互动,整个实训过程贴近临床实际,不仅可以激发护生学习的兴趣,参与的热情,而且在实训过程中还潜移默化地对护生进行了德育渗透,培养了其良好的医德和护患沟通能力。对中职护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今后要继续不断改革和完善这种儿科实训的教学模式,将中职护生培养成临床不可缺少的实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绳杰清,冯子维.自主设计实验教学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6,20(3):739.

[2]周银玲,宋丽华.《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2005,6(2):82-83.

作者:段慧琴

儿科护理实训教学论文 篇2:

微视频技术下儿科护理实训教学的实践研究

从儿科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为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微视频技术、信息资源的处理加工、信息方法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突破了一些教学上师资问题、时间和空间问题,促进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职业技能的提升。

微视频 学科整合 儿科护理实训

一、问题的提出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实训是深化理论课的重要手段,是培养高等应用性护理人才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护理操作技能是护士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事护理工作的必备条件和基本功。

儿科护理教学具有整体性、复杂性、实践性和社会性都比较强的特点,婴幼儿不能或是不完全能用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或痛苦,体格检查不能合作,病情变化迅速,经合理的整治后疾病恢复较快,家属代诉受到其文化程度、与小孩密切程度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因此,使得儿科护理的教与学存在较大的难度。

在儿科护理教学的实践中,仍主要是理论介绍和教师的操作示范。一个教师指导10~20个学生,由于受空间和视觉的限制,学生很难全方位地看到教师的操作,对教师和学生都非常辛苦,且教学效果很差,并易引起医患关系不协调或医疗纠纷。

而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微视频技术能将动态影像、图片、文字、声音等各种信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对护理的情景再现和护理操作的生动形象演示,化静为动,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突破婴幼儿的医患矛盾,可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学习资源高度共享、独立自主的学习方式、信息查询利用等,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性和高效性,最终有利于促进护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

二、微视频技术下儿科护理实训教学模式构建

基于上述思考,本课题致力于以我校护理专业的儿科护理实训教学过程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一,设计和制作适合中职儿科护理实训教学的微视频资源、学习资源等;第二,微视频技术下儿科护理实训教学案例设计与实施;第三,探讨微视频技术下中职儿科护理实训教学模式;第四,儿科护理实训教学中融入微视频技术的效果研究。本课题研究的教学流程和资源生成设计如下:

三、微视频技术下儿科护理实训教学效果评价与分析

(一)实验对象

本人和课题组的成员在中职护理专业分别担任是信息技术教学和儿科护理教学工作,此次课例整合研究选择了所教中职社区护理专业的班为实验对象,在教学中使用微视频技术与《儿科护理实训》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影响。

(二)目标设定

本研究利用微视频技术与《儿科护理实训教学》课程整合,进行实践探究,通过优化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儿科护理能力素质的提高。本研究提出以下目标:培养学生利用微视频技术来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与人交往和合作的精神和能力。进一步想通过微视频技术与儿科护理实训教学课程整合的教育实践,提高实训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儿科护理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效果评价与分析

在本次整合课程结束后,笔者向参与实验教学的学生发放了微视频技术与儿科护理实训教学课程整合效果和《学习目标》调查问卷各38份,收回有效问卷各38份。

下面分别从学生儿科护理实训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与参与度分析、学习方法分析、教学目标分析四大方面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的统计分析。

1.课程的整合对提高儿科护理实训能力的作用

在调查对提高儿科护理实训能力的作用是否大时,选择作用大的占65.8%,不确定的占21.1%,没作用的占13.2%。可见在调查者中大多数学生认为利用微视频技术手段的确有助于儿科实训能力的提高。

2.学生兴趣与参与度

在调查是否喜欢微视频技术与儿科护理教学整合模式选项时,71%的同学选择了肯定,这说明在此混合教学模式中,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教法上,教师没有满堂灌,满堂教,同学们不再做被动操作的机器人,他们主动学习,自主探索,发现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3.学习方法分析

微视频技术应用于班级教学实践后,从调查“更注重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微视频技术或视频信息处理能力是否提高”“自学能力或实训操作能力是否提高”三个问题中,86%的同学们都得到了肯定的回答,都认为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和能力和自学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微视频技术与《儿科护理实训教学》整合有利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

4.学习目标分析

在调查“是否达到了《儿科护理实训教学》课程目标”时,选择是的76.3%,不确定的18.4%,否定的7.9%,可见应用微视频技术整合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兴趣,达到了预期。

(四)结论

通过实践研究证明微视频技术与《儿科护理实训教学》课程整合能优化儿科护理实训教学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通过实验,我们充分认识到在《儿科护理实训教学》的课堂教学中,整合微视频技术的教学方式,能将传统的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有机地联系起来,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充分发挥各自的教学功能,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儿科护理实训》教学中,应用微视频技术进行教学,能增加教学容量,提高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能力,利于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四、问题与思考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劳动,课程教学中数字资源的开发和运用的研究更是一项长期任务,我们在总结课题研究的同时,也在认真反思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一是受教师信息素养的制约,大部分教师停留在文字处理、上网搜索、PPT课件制作等较低层面上,涉及到微视频也主要是录制,这就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教学数字资源;二是受教师教学观念的影响,尤其是实训课,重点放在亲自示教和小组练习,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三是受学校教学条件的影响,学校的计算机主要供教师和信息技术课程使用,我们只能利用有限的时间并且借助机房进行微视频资源的设计和编辑实践。

参考文献:

[1]谢晓华.操作演示的微视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4).

[2]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教育技术2005,(2).

[3]汪军英,史丽荣,樊海珊.视频影像在《儿科护理学》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OO8,(12).

[4]吴祥恩.移动学习背景下微型视频案例与其创新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2,(6).

作者:蒋华英

儿科护理实训教学论文 篇3:

儿科护理综合实训教学方法探讨

【摘要】儿科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培养儿科护理实用型人才的重要专业。本文对当前儿科护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儿科护理综合实训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儿科护理实践型人才培养水平。

【关键词】儿科护理 人才培养 综合实训 教学对策

【基金项目】2014年河南省卫生厅青年项目,项目编号:WJLX2014203。

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学校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在儿科护理教育过程中,综合实训教育是一个基本要求,也是该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在儿科护理教育过程中可以积极开展综合实训教学,建立实训基地,加强学生的实习训练,将实践教学的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创新性体现出来,培养创新型生命科学人才。

一、儿科护理专业综合实训教育的重要性

实践教学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教学环节,也是现代教学理念的实践,是深化综合实训教育、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以及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综合实训教育与传统的理论教育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为学生提供练习和实践操作的机会,也能发现自己专业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例如在儿科护理专业中,有的学生认为该专业就是掌握各种专业的儿科护理技巧,并且能够将这些技巧应用到儿科护理过程中,提高儿科护理水平。综合实训教育的方法有很多,例如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實习的岗位;在校内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实践练习的机会。

二、儿科护理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第一,理论教育大于实践教育。在现代化教学过程中,传统的理论化教学理念对现代教学创新改革造成了严重影响,尤其是在一些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中,理论化教育只会让学生成为理论人才,缺乏实践经验,不利于在以后的工作中开展护理工作。

第二,学生的基础能力较弱。在儿科护理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基础能力比较薄弱,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吸收知识,而且知识难点长期累积,久而久之导致学生对儿科护理知识的学习比较浅显,没有掌握专业护理技巧。

第三,缺乏儿科护理实训教学基地。在当前教学过程中有的院校不注重对实训基地的建设,即使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实践教育,也主要以案例教学为主,对儿科护理人才的培训工作产生影响。

三、儿科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一)改进儿科护理实训课的教学方法

儿科护理专业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学生掌握娴熟的护理技巧,能够在实践工作中加以应用,提高护理水平。比如第一,加强对实践教学理念的应用,例如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前以问题导入,或者在课堂上模拟儿童护理的场景,让学生在课堂情境中学习如何护理。第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强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学生可以首先进入一体化教师观看多媒体短片,然后进入实训室,由学生准备具体的操作器材,由学生分组练习,然后教师要观察学生在实践练习过程中的表现,给每一个小组打分,小组成员也要开展自评,每组要派出代表人员对护理技巧进行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各种知识的记忆能力。第三,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真实的操作氛围。在课堂上可以开展角色扮演,缩短课堂与临床实践之间的距离,例如在儿科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十分重要,使得患儿可以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从而更积极地接受治疗。

(二)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是学生开展实践能力的场所,实训室的环境、操作设备等对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很大影响。由于护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所以在实训室中应该要加强对现代化教学设备的配备,在实训室中尽可能模拟儿科病房,病房中挂上精美挂图、操作流程等,模拟真实的儿科病房环境,使得学生能更好地融入到实训学习过程中。另外,仪器设备也是实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基础,是开展实践教育的基础,比如多媒体教学设备,实践练习时所需要的各种护理设备等,为学生实践练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还应该要配备一直高素质教师队伍,并且定期对教师的技术操作情况进行考核,将其培养成为双师型教师,不断拓展知识领域,更新教学观念,促进护理专业实训教学一体化发展。

(三)加强医校合作

医校合作是儿科护理专业实践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综合性人才的方法,加强医院和学校的合作,也能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实习岗位,让学生跟着有经验的儿科护理人员学习最新的护理技巧以及护理过程中的要点,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护理水平。在实践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进行培养,还要对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进行培养,使得教师能够成长为双师型教师,对各种实际的护理过程有所了解,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在对学生开展教育的时候也能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

(四)加强实训考核

考核与评价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进行测试的重要环节,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也必须要对护理技能考核方法进行改善,强调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定,而不只是评价学生掌握知识、记忆知识的能力。要对传统期末考试的方式进行改进,提高日常表现评价在考核评价中所占的比重,考试的内容应该包括用物准备、操作程序、心理辅助能力、与患儿和家长的沟通能力等方面。

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综合的实用型护理人才是护理专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校内开展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学校与医院的合作力度,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赵君丽.儿科护理综合实训教学方法探讨[J].心理医生月刊,2012(12)

[2]刘迎,贾俊红,马冬梅.儿科护理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训教学方式的探讨[J].科技视界,2016(01)

[3]马洁.提高儿科护理实训教学质量的探讨[J].中华护理教育,2011(01)

作者:郭萍

上一篇:入会申请书三篇下一篇:社区学习计划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