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论文

2022-05-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战略任务,这对于在大学生中推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高校迎来了“90后”大学生,他们的独特的心理特征和思想观念给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9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9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论文 篇1:

刍议增强9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实现路径

摘 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服,是对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前提。增强90后大学生对馬克思主义认同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党和政府、社会以及大学生自身等相关方面的共同努力。新时期不断探索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任务。

关键词:9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路径

90后大学生是指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是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的主体。因为90后大学生个性张扬、叛逆,有人称之为垮掉的一代,又因为90后大学生的坚强与执着和对祖国的热爱,有人说他们是富于希望的一代。但不论怎么说,90后大学生身处我国社会转型的特殊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凸显,他们肩负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历史重任。因此,政治信仰是否坚定,如何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这些问题才是关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理论工作者要不断推动理论创新,以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

面对来自不同层面的挑战,尽管我国针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最主要的不足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强大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之间的不对称性,导致大学生感受不到这种理论在解决自身实际问题过程中产生的作用。此外,大学生们通过各种方式得知或者感知我国社会存在贫富差距悬殊的问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差距,加之90后大学生缺乏政治辨别力和基本理论知识,他们不能够站在“两个绝不会”角度理性思考,这就使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必然”产生了怀疑,他们只是简单地从感官上做出了马克思主义脱离现实的主观不正确的判断。因此,在上述复杂的背景下,要根据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新变化,丰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加快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使之由高端走向群众,由国家必备变成人人必用,引导广大高校学生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党、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增加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度。

二、宣传部门要强化传播渠道的引领作用,以增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力

正确的宣传导向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关键,宣传工作就是要教育大学生认同马克思主义,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行动,进而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当下,实现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最佳途径是宣传引导。充分利用信息化时代的各种新媒介,因为它们所传播的信息已成为影响人民生活、社会舆论、大众心理的重要因素,这些传播渠道既可被非马克思主义所用,来挑战、攻击马克思主义,也可被我们所用,来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我们要利用90后大学生最喜欢的新媒体加大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力度,让我们的教育方式与时俱进,要让互联网、电视、报刊、广播、手机等大众传媒坚决批判背离马克思主义的行为和舆论,让全社会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舆论氛围。积极宣传我们的国家在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下取得的伟大成就,宣传党和国家的政治立场、政治主张,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使得大学生接受媒介传播的正能量、明白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通过这种渗透,在潜移默化中达成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三、高校要加强辅导员队伍和学生党员自身建设,以提升马克思主义的感召力

辅导员和学生党员是大学校园中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倡导者,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线,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传播者,是党联系大学生的纽带和桥梁,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认同马克思主义的榜样性力量。

从辅导员队伍建设看。首先是要加强辅导员的政治素质。辅导员必须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定政治立场,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具有较高的政治敏感性,做好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其次是要加强辅导员的业务素质和形象建设。当前,一些高校出现了辅导员为了晋升、评职的需要忙于学术、疏于学务工作的现象,还有个别辅导员利用职务之便,在学生入党和评选干部时“暗箱操作”等,大学生对辅导员乃至社会产生了信任危机。与此同时,一些高校的学生工作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值得推广。例如,针对互联网在我们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尤其是90后大学生每天都在同网络打交道的现实情况,辅导员队伍认识到了90后大学生群体是中国网民的主力,100%的大学生都会上网,喜欢上网,于是他们主动研究探索,如何通过网络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想道德水准,进行教育,推出新做法,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当下时尚的博客、微博、飞信、微群、微信等全新网络教育手段拉近与大学生的距离。辅导员通过使用新媒体让学生感觉到了一种亲和力,辅导员老师一下子变成了自己的好友,学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接受教育,这种具有隐蔽性的教育方式,较之以往传统的课堂灌输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更易被学生所接受,教育效果也明显增强。他们在班级的QQ群、飞信中及时发布各种信息,对学生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评价,受到广大学生的普遍欢迎,辅导员被他们称为“知心哥哥”、“知心姐姐”。从学生党员自身建设看,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首先是加强和端正大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教育。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较之以往发生了变化,部分学生将入党作为提升毕业竞争力的砝码,深化和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教育,使其端正入党动机,坚定理想信念,认同马克思主义,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党员成为可以信赖的力量和广大普通学生的榜样。其次,避免学生党员特权化、官僚化,鼓励学生党员发挥模范先锋带头作用。大学生对社会上的官僚腐败问题深恶痛绝,学生党员的官僚、腐败的反向示范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学生党员要为大学生树立正向的示范作用,鼓励大学生向榜样学习,提高学生党员质量,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认同、发扬。例如,目前一些高校开展了一个党员一面旗帜活动,即,为了时刻标识自己的党员身份,每名学生党员都按照要求佩戴党徽,还有的高校,在寝室设立了党员责任区,在学生公寓大厅,学生党员的照片悬挂在墙上,明确标识出每名党员所在寝室,以及他的分摊区域,通过这种方式同学们可以随时找到学生党员,方便了学生党员与普通同学的联系,还可以让普通同学监督学生党员、向他们学习,这些做法树立了学生党员的正面形象,也提高了党组织的吸引力,进而提升马克思主义的感召力。

四、高校要注重解决学生实际困难,以提高馬克思主义的亲和力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不同分数、不同层次的高中毕业生考入大学、实现了接受高等教育的理想。然而对于一些来自偏远落后地区、家庭贫困的学生来说,无法交齐学费,随时面临辍学危险,顺利读完大学、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却成了一些大学校园弱势学子的梦魇。有知识却无背景、无关系、无门路的大学生往往不能顺利找到理想工作,有背景的人,不管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都很容易找工作等等,“两极分化”问题在高校学生中凸显,容易引起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不满,与马克思主义相违背。要实现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广泛认同,既要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又要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就必须在现实学习、生活、娱乐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大学生的根本利益,让大学生切实感受到马克思主义不是虚无缥缈的,不只是反映全人类发展规律的定律和公理,更是反映自己利益和合理诉求的,这是从本质上提高马克思主义的亲和力,达到使大学生自觉主动认同马克思主义的目标。因此,高校只有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帮助贫困家庭学生解决经济困难,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为高校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好务,才能获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为了让大学生们体会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带来的优越性和幸福感,国家会全力推进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运行,加大对品学兼优的贫困家庭学生的助学奖励力度,确保高校收入的一定比例用于资助贫困生,建立规范的勤工助学制度,推进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量身定做的职业培训,国家、社会、高校和学生共同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就业机会,帮助更多大学生找到理想工作。

五、高校要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以提升马克思主义的向心力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普遍表现出重灌输、轻自主的倾向,也就是说,只有他人教育,忽视自我教育。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就是首先要认清自我,学会体验自我,进行自我调控,善于进行自我评价。大学生自身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教育的客体。自我教育是在社会中进行的个体发展和完善,不是孤立进行的,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实现其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大学生自我教育实现的认同是内因,他人教育是外因,内因是实现认同马克思主义的决定性力量,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使得大学生自愿认同马克思主义,由此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不断提高和完善自我教育的层次和方法,高校要改革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克服当前高校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弊端,真正有效实现素质教育,营造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环境,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和建设过程,营造和谐民主气氛,让大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Z].2004.

[2]顾晓英.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7,(1).

[3]聂立清.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作者:常利国

9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论文 篇2:

实践视角下在“90后”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

【摘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战略任务,这对于在大学生中推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高校迎来了“90后”大学生,他们的独特的心理特征和思想观念给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针对新的形势,加大推进在“90后”大学生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显得尤为重要,而实践则是在“90后”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好手段。运用实践是在“90后”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最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90后”;实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高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程度如何,关系到中国共产党是否拥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关系到社会主义观代化事业的成败。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使大学生能够普遍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普遍具有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修养,夯实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基础。而当前在高校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的主要手段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其主要对象则是“90后”大学生。

“90后”大学生是指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一代大学生,他们出生和成长在中国社会经济改革发展最快、成就最大的时期,这个时期也是社会结构转型最为激烈、科学技术发展最为迅猛、人们思想观念最为解放、价值观最为多元化的时期,他们思想活跃,独立自信,敢于挑战,政治参与热情高,人生观念上开拓进取、积极主动、灵活务实,求知欲强。然而,自2008年以来,越来越多的“90后”走进了大学校园,个性张扬,独立务实的思想特性使他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有所减弱,甚至提出了质疑,这对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第一,面对市场竞争的压力和利益关系的复杂多变,90后大学生更加务实,关心实际,而非抽象的哲学理论与精神信仰,因此,他们更关注具体实践能力的锻炼,追求个人的物质利益;第二,“90后”大学生大部分信仰和崇拜的是科学知识,而对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不十分坚定,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有弱化的趋势,除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多元文化的侵蚀外,大学阶段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由于“三观”未完全确立,他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极易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就从客观上增加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接受的难度。因此,加大推进在“90后”大学生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显得尤为重要,而实践则是推进在“90后”大学生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好手段。

一、实践是在“90后”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好手段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践出真知;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它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样要经受实践的检验.要防止离开正确理论指导的盲目实践和脱离实践的空洞理论两种错误倾向。离开了实践,就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人类历史上实现的伟大变革,就不能科学地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本质。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进一步发挥其理论实效,就必须使其理论为人民大众接受。当前,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国际竞争加快,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社会问题与矛盾也日益凸显。这也使得青年学生中的思想与心理特征不断变化,对个人利益的实现愿望非常明显。从“90后”大学生的普遍心理特征上看,由于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当代大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承受了巨大的负担,使他们将主要的精力投身到自身的前途和利益问题,而对社会与人类发展问题关注较少。这也使得90后大学生更加务实,凡事讲究实效。具体表现有:

(1)学习中,大多数学生把主要精力投身于关系到以后工作能力的专业课学习当中,轻视思想政治等一些课程的学习,认为这些课程对于以后的找工作没有直接关系。

(2)在入党动机上,许多“90后”大学生表示入党是为了个人荣誉或为以后的就业提供方便。

(3)在思想方面.民主意识与维权意识增强,对很多社会政治问题上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常以怀疑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事物,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些现象都一定程度的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丰富的物质生活的追求,因此,当他们在进行政治评价与价值衡量的时候,常常是以利益作为衡量的标尺。当代大学生更加讲求实际效果,只有观点而没有实践证明的理论是无法令人真正信服的。

因此,提高当代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大学生就业,学习,生活等直接关系到自身利益的因素连接起来,消除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大而空泛,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错误观点。针对大学生的务实性,功利性的心理特征,在实践中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真正发挥其在指导发展中的问题的作用,进而更好的引导大学生投身实践,通过实践课堂的锻炼,把科学的理论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把党的地位与国家发展联系起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了解,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

二、运用实践手段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高校作为“90后”大学生学习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阵地,应当发挥其作用。要使“90后”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与价值观。具体来说,高校应在理论教学方式和社会实践两方面加以改革,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突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丰富“90后”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能力。

1.在教学模式上,由理论式教学转向理论式教学与实践式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参与程度。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方法:

(1)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构建立体的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一个“听、看、读、议、写”(听即听老师讲课,看即参观、调查研究、观看电视录像资料,读即读教材、原著及其他参考材料,议即讨论,写即写以心得体会为主要内容的小论文)全方位的立体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能够达到“动情、动心、动脑、动口、动手”的“五动”状态。在这个立体实践教学模式中,通过制作精良的课件,历史影像史实资料,选取适当的电影等,充分利用电子技术,还原历史本来面貌,以事实为依据,使学生更易于接受。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撰写的许多小论文在公开刊物发表,在各类征文竞赛中获奖。这种模式一方面最大限度的减小了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主观因素,充分利用客观因素,迎合了当代大学生的务实心理。另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听,视”多重感官,大大加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

(2)在教学内容上,多结合当下最热门的,最为关注的事件作为素材,运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方面引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以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最重要的是使学生体会到马克思主义运用于实践的重大指导作用。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即运用网络打造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交流平台。在信息化的今天,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越来越成为大学生了解政治事件,政治参与的重要手段。因此,高校应充分结合时代发展,以网络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渠道,提高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性。如对于教学成果较好的课堂可以进行实况录制,并将之发布至校内网上,打造“网络课堂”。同时开设学习心得交流平台,供学生以发帖、电子邮件、集中讨论区等形式进行同学之间的学习心得经验交流,教师亦可以参与学生讨论,及时了解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利用一些重大事件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纪念活动。结合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的具体实践活动及取得的实际效果,论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和实践价值。在教学中,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建党90周年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纪念活动,如举行全校范围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竞赛、“学习十七大,宣传十七大”演讲比赛、‘我看改革开放三十年’演讲比赛、“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征文比赛、红歌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这些教学实践活动,激发了大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的兴趣,极大增强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情感和理论认同,从而促进大学生自觉将理论的“认知”与实际的“践行”结合起来。

(5)组织学生参观考察,进行体验式实践教学。可以选择一些处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单位,作为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学习,并与领导干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进行座谈,使学生受到了改革开放大好形势的教育和工人阶级优秀品质的教育。同时,还可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毛泽东在武汉创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施洋烈士墓,以及武汉市周边的湖北红安革命纪念馆、韶山革命纪念馆等,使学生受到了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为了增强实践教学的效果,在每次实践教学开展前,任课教师可以明确要求每位学生实践考察的具体要求和思考问题,实践结束后提交一份实践报告,并通过海报、展板等形式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进一步的宣传和展示。

(6)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这项活动,首先由任课教师拟定调查报告若干选题,在放假之前向学生进行布置,并提出具体要求。下学期开学第一周上课时,以课堂为单位选出代表进行交流,之后让学生将修改好的调查报告交给任课教师,由教师进行评阅和讲评,并将评定成绩记入平时成绩。学生通过假期做调查报告,不仅开阔了视野,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而且使他们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了解国情民情,从感性体验中得到启迪,增强了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课外,应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观察社会、理解社会、分析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这里所说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指涵盖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勤工助学、教学实习、挂职锻炼、社区共建等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立实践基地,推进大众化载体实体化。多渠道宣传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努力寻求地方政府和社会的认可和支持,为进一步强化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把社会实践基地与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学实习基地、科学研究基地、科技推广基地、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相联合,真正把学与用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由此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同度,不断提升青年学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性。社会实践阵地为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可靠载体,有利于建立巩固的长效的大众化工作机制。

(2)拓展实践路径,切实开展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仅是寒暑假的社会调研活动,而应该拓展实践路径,拓宽实践领域,切实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勤工助学、教学实习、挂职锻炼、社区共建等各类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并将这些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体系,使过程规范化,推进大众化工作合理化。大学生通过参与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了解了党情国情民情,增强了对党的方针政策和社会的认同感,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活动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塑造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

(3)加强队伍建设。组织专业人员对社会实践作出实时指导。在整个社会实践过程中,指导教师应积极担负起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使命,发挥高校教师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主导作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占领学术阵地。这就要求在加强队伍建设的时候,要特别重视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指导教师头脑。同时教师要具备应对当下大学生在职业规划,求职面试、就业咨询等诸多问题的丰富应对经验,能够给予学生具体实际的指导。

(4)完善评估机制。学校要和社会实践单位联合制定完善的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机制,通过实践小组成员互相评估,实践对象如企业,社区等单位对其评估与指导员的综合评估三方结合起来,既考察了实践小组的完成情况,同时也磨练了小组成员的团队协作能力与诚信的品质。并且学校要成立相关部门专门对学生社会实践进行管理,开展定期与不定期检查评估活动,将教师参与实践育人活动作为其职称评定和年终考核的必要条件,把实践育人活动的组织开展情况作为学院工作考评的重要指标,进一步确保学生实践活动的有序、有效推进。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阵地,坚持不懈地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即一方面通过课堂模式的改革以生动的形式、鲜活的内容、大众的语言、科学的手段,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最新理论成果为大学生所理解、接受;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实践这一“第二课堂”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生存与发展的指导作用,使马克思主义真正内化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信仰、思维方式和行为指南。用实践完善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传播手段,用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助于“90后”大学生进一步理解、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改革开放、党的基本路线以及同具体道路之间关系,进一步增强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和信心,最终使“90后”大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自觉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作者简介:

金伟(1972-),女,河南商丘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

钱耕(1966-),男,湖南临澧人,武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职员,主要从事干部培训理论研究。

作者:金伟 钱耕

9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论文 篇3: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中国土壤

【摘要】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开展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在重视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基本原理转化为教学和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同时,应植根于中国的实际,对民族观教育的中国土壤进行多层次、全方位考察,进一步汲取教育的养分和把握教育的脉搏,不断赋予教育内容以鲜明的中国特征和时代特色,这无疑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生动性、实效性获得地利和天时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民族观教育;土壤;中国

【作者简介】韦成功,电子科技大学讲师,博士;戴钢书,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雷琴,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四川成都611731

一、民族观教育的中国土壤其寓意与现实意义

土壤为地理学概念,指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其特征是具有不断供给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养分和水分的能力(肥力)。土壤是在母质、地形、气候、生物、时间等成土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独立的历史自然体。土壤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结合地理环境诸要素的枢纽,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是人类赖以生活和生存的物质基础。民族观教育的中国土壤,即指开展民族观教育的中国本土的民族、历史、文化基础和养分。马克思主义指出民族是历史的范畴,由此,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教育不能脱离民族的实际而存在,不能脱离民族的土壤,也不能脱离时代沉积下的新要素。为此,开展本研究具有如下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挖掘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资源

首先,中国民族土壤孕育着诸多宝贵的民族观思想和素材。他们之中很多是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相一致的,值得挖掘。比如民族平等的思想,孔子提出了一种以文化心理素质为基准、不分族类、一视同仁、兼容并包、共同发展的民族观;他主张各族人民和平共处,友好往来,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取长补短,以求融为一体。孔子的民族观奠定了儒家民族思想的理论基础。在之后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华民族的大融合中,这种民族平等、仁爱的思想不断获得积淀、弘扬和发展,根植于中国人的血脉,彰显出持久的生命力。其次,中国民族土壤孕育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相比于单纯理论的说教,借助融有各民族群众生活的民族文化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具有极大的魅力以及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毛泽东同志指出:“如果我们没有学会说群众懂得的话,那末广大群众是不能领会我们的决议的。我们远不是随时都善于简单地、具体地、用群众所熟悉和懂得的形象来讲话。”“所谓群众的形式,就是群众看得懂并看得有味道的形式。”由此,我们要善于从中国土壤中挖掘出能传递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民族文化素材。

(二)有利于把握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脉搏

新时期。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技、宗教、文化的交融和激荡,我国民族领域出现了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人们的思想、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这些环境的变化及新的因素都在民族观教育的土壤上有所沉积,并对大学生产生耳濡目染的影响。为此,对民族观教育的中国土壤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考察,无疑有助于大学生民族观教育能够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社会实践的变化来优化最新理论成果。赋予教育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时代风格,结合充满时代气息的思想和精神来教育、说服、激励当代大学生,结合新信息的传达、新知识的传授、新观念的传递、新思想的传播,使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富有时代感。

(三)有利于加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针对性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当代大学生接受教育的渠道、方式都发生一定的变换。开展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中国土壤研究,有助于剖析制约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形成的因素。进一步摸清教育路径,找准教育的发力点,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提供支撑和参照。从而促进教育渠道的丰富和教育方法的改善,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针对性。

二、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的中国土壤及其功能发挥

这里所谓的中国土壤,是置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语境之中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土基础,是带有鲜明中国基因、中国印记、中国记忆的元素集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国土壤是当代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教育的重要养分及实践教材。

(一)“土壤”之一,是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历史及格局

“中國者,天然大一统之国也”,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具有很强的内部凝聚力的共同体。并非抽象的概念横空而出。而是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必须了解中华民族的形成历史。加强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关于民族概念和民族实体观的深刻理解与认识。如梁启超所说: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一方面,中华民族是我国古代各族群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整合形成的一元的统一的多民族共同体;另一方面,所谓的“族群”也并非一层不变。族群间血缘关系与人种的融汇是人类发展历史的必然,所谓“血统纯粹”的族群可以说是不存在的。正是经过在生产和生活,由小到大的联合或者战争合并,最终促成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在这过程中,中华文化一直贯穿其中,使“中华”“民族”赋予了文化的烙印和标识,串联和凝聚中华民族各单元体。由此:

一要借助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实体观教育。这有助于大学生认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历史事实。辨析“中华民族”与各“族群”的关系,反对种族主义者抽象的“一族一国论”,进而维护民族和国家统一。

二要借助中华民族的爱国事迹。加强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关于爱国主义精神的领会。“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融合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涌现出了诸多的爱国主义思想、人物和事迹。如民族英雄郑成功,于1662年打败侵占台湾38年之久的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了我国神圣领土;1771年春,东归英雄渥巴锡率领蒙古部族,在“我们的子孙永远不当奴隶,让我们到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的悲壮誓言中,在沙俄围堵中分三路浩浩荡荡踏上了东返归国的征途。他们的名字和所创造的感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热爱故土、维护主权、不畏强暴、反抗压迫剥削与酷爱和平自由的光荣传统,具有极强的感染和教育作用。应深入挖掘民族英雄爱国事迹这个养分,培育大学生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增进对中华民族主权统一的历史认同,增强中华民族对大学生的凝聚作用。

三要借助中华民族平等、包容的民族思想,加强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关于民族平等团结的认同和拥护。在中华民族这块土地上,以仁为国,方有文明在。以此为基础。古代民族思想以“仁”、“德”作为“夷夏之辩”的民族判断标准。经历了从“夷夏之防”、“以夏变夷”到“华夷一家”的大一统民族政策。儒家“天下一家”、“和而不同”,道教“并合为一家,共成一治者也”等从世俗政治到宗教都重在强调仁爱、平等、团结的民族思想贯穿了中华民族的融合过程,并赋予了中华民族长久的向心力和生命力,成为了中华民族的重要标示。无论是汉族封建阶级统治的朝代还是少数民族封建阶级统治的朝代,只有贯彻这样的民族思想和治国政策,才能繁荣发展,否则就会被各族人民推翻和打倒。为此,要汲取中华民族平等、包容的民族思想养分,在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观教育中发挥呼应的作用。

(二)“土壤”之二。是中华民族璀璨的民族文化

经过数千年的洗礼,古代四大文明中唯有中华文明维系至今,并依然蕴涵着强大的生命力。结合中华文明文化开展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对增进当代大学生的民族归宿感、自豪感,增强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和创造力有着重要作用和实际效果。为此:

一要借助中华文化形成的历史,增强当代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归宿感。中华文化是在整个中华大地上共同发生的,是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在漫长历史中各方面共同形成“普遍化特征”的过程。其既包含了各地域统一的共性文化,同时也包含了仅在某地域、族群存在并盛行的特色文化。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中华文明的形成历史中,我国各族人民都参与其中并作出了伟大贡献并受其滋养。加强大学生对中华文明形成的认识,有助于当代大学生理清民族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关系,增强文化凝聚力和归宿感。

二要借助中华文明的璀璨成果,激发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文化吸引力和创造力。宏伟如长城、布达拉宫,智慧如坎儿井、四大发明,精湛如壮锦,丰富多彩如达瓦孜和各类戏曲,古朴生动如各类习俗,从物质文化遗产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东南鱼米之乡到西北塞外边关风情,中华民族在中华大地上播撒和创造着如此之多极富智慧、魅力的文明。加强对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成果的教育和宣传,能极大激发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增进对各区域民族文化的了解和向往,培育出具有发展和创造的民族精神风貌。

(三)“土壤”之三。是党领导下民族复兴的奋斗历程

“9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前赴后继、顽强奋斗,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胜利”,“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㈣这是一段发生在中华大地的、与各族人民息息相关的伟大历程,应在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过程中加以整合、立出新意。让民族观教育和社会主义观教育从局部到整体相得益彰。

一要借助党带领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程,坚定当代大学生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民族自强的信念。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族人民备受奴役。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上升为民族的主要矛盾,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迫在眉睫,中国人民一次次抗争,但又一次次失败。直至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在马列主义理论指导下,团结各族人民不断斗争,才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这些素材,大学生们耳熟能详,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关于“民族问题是社会问题的一部”,“民族问题根本是阶级问题”理论观点一脉相承、相互照应,应深入挖掘,更加具体化,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中赋予新的教育视角与意义,既使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理论思想进入大学生头脑,更带动大学生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刻理解和信心。

二要借助党的民族工作实践,加深当代大学生对党的民族路线、民族政策的理解、掌握与自觉维护。党成立以后,先后批判了“大汉族主义”的民族观、“地方民族主义”民族观,提出了民族平等、团结的民族政策方向,新中國成立后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出了“三个离不开”及“和谐民族观”等重要民族思想,为中华民族处理各个时期的民族问题开辟了理论先导,推动了民族的繁荣和发展。实践证明,拥护和落实党的民族路线和民族政策民族才能和谐、稳定、发展,反之则倒退与落后。应结合党在民族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和实践成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理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生动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与宣传,从而使他们对党的关于民族问题、党的关于民族理论、党的关于民族政策始终保持高度的自信,高度的自觉,高度的坚守。

三要借助党带领各族人民创业发展的历程,激发当代大学生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志向。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发奋图强,在各个区域、各个领域书写着壮丽的篇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一个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中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青年大学生处于人生价值观、世界观成熟的过渡期,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接触较少,对发生在身边、在学校、在家乡的看似平凡的建设滴点。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蓝图和获得的丰富成果缺乏有机串联。应在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过程中结合党领导下的民族发展的丰富实践素材来加深与民族发展理论的链接。进而以民族发展理论激发当代大学生对于民族发展的使命感,激发投身民族伟大复兴的志向。

综合上述。对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在理论教育中把握“土壤”,在实践教育中形成认同。实践将会证明这是可行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有效路径。有了深厚的民族“土壤”。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才能在当代大学生心中生根立足,进而使已有的土壤养分、结构进一步升级和优化,才能使当代大学生汲取动力、掌握理论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旗帜,在世情、国情、党情纷繁变换的时代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始终朝着民族利益、国家目标和民族复兴拼搏前行。

作者:韦成功 戴钢书 雷琴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论文下一篇:加油站竞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