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论文

2022-04-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笔者利用2002年~2009年我国对东盟、欧盟和北美三大自贸区农产品出口的面板数据,建立引力模型,分析当前颇为盛行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东盟、欧盟和北美自贸区施行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出口具有显著的负面效应,弹性系数分别为-0.146、-0.110和-0.087。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论文 篇1:

我国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摘要】如今的世界是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国际贸易作为国际经济一体化主要推动力之一有着很大的发展,各国间的经济贸易往来越发的频繁。中国从2001年加入WTO开始,随之而来的贸易竞争增加,摩擦越来越大,从最初的关税壁垒发展成为如今的非关税壁垒,阻碍了我国贸易的进行。本文通过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述,以及对我国农产品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产品 技术性贸易壁垒 出口贸易

一、绪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WTO成员国取消关税壁垒,随之代替它保护各国贸易的新形式——技术性贸易壁垒出现了。成为阻挡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的屏障,是如今国际贸易中最隐蔽,最难对付的贸易壁垒之一[1]。对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有着很深的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在总出口额中占有很大比重,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所以,对我国农产品遭受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做出分析,从政府和企业方面提出解决对策,以促进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又好又快发展。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述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

1.生产力的发展。由于全球科学技术的发展壮大,各企业生产技术型产品,这使技术成为一种潮流,在国际贸易中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例逐渐提高。发达国家通过对产品严格控制,标准化生产走在时代的最前端。

2.贸易保护主义思想。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开始,都在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主要作用是保护本国经济,任何一项经济政策都可能影响到一国的收入分配格局,会引起不同社会基层或利益集团不同反应,最终导致国家动荡不安,所以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是必然选择。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

1.广泛性。技术性贸易壁垒涉及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进口商在卫生,安全,环保,健康等方面进行控制,在产品方面,从材料采购,生产加工,产品包装,运输,销售等方面也受到控制。

2.隐蔽性。TBT不像传统的非关税贸易壁垒,能够很明显的看出分配上的不合理,从外部来看各国是为了保护本国利益而做出的限制,在不知不觉中产生贸易摩擦。

3.合理性。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生活的环境,卫生健康水平等要求越来越高,技术性贸易壁垒中有很多规定会对全球经济文化发展、环境优化及人类健康、社会秩序等等有益。

三、我国农产品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现状

我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我国又是人口大国,其中农民占有绝大多数,所以农产品的出口对我国来讲是尤为重要,据有关数据统计2015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1686.8亿美元,同比减4.0%。其中,出口628.8亿美元,同比减2.9%;进口1058.0亿美元,同比减4.7%;贸易逆差429.2亿美元。

四、TBT对我国农产品带来的影响产生的问题

(一)农产品安全方面存在隐患

据统计分析,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品种种类混杂,质量相对较差,有毒成分,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这既有农产品贸易壁垒的限制,也有我国农产品企业自身的缺陷。所以我国农产品在出口贸易过程中不被一些国家所接受是有原因的。

(二)我国农产品环保要求不高

技术性贸易壁垒在某种意义上对农产品贸易来说就是绿色贸易壁垒的加强版,进口国家通过保护本国农产品,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增强,进口国家对进口的农产品在质量,包装等标准上增加强度,我国出口农产品初级产品较多,考虑环境保护不周全。

五、我国农产品应对TBT问题所采取的对策

(一)政府部门进行宏观调控

1.建立农产品安全体系。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生产技术推广体系,执法体系,论证体系,监督检测检验体系,市场信息体系等,对花卉,畜牧,蔬菜,水产,水果,烟草等出口产品的安全现状进行全面的追踪调查,制定新的卫生安全标准,并且提供企业参考的国际标准[4]。

2.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培育农产品品牌。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和研发力度,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发展深加工农产品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5]。支持企业培育出口农产品品牌,优先支持农产品出口品牌建设。

(二)农产品生产者不断自我完善

1.发展特色绿色农产品。由于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不同,大气,土壤等生态环境也不同,因此生产出来的东西也不同。我国地大物博,有着各种优势资源和特色资源,所以应该出口我国比较有特色的农产品,这样进口国也会因为稀有產品而放宽进口限制。同时增强农产品的品质监督及管理,发展绿色产品。

2.改进农产品出口包装。如今各个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问题,中国相关企业行业必须密切关注包装相关法律,利用无污染,无公害材料进行包装,做到“绿色包装”,减少对进口国由于包装引起的环境污染,同时也减少进口国家对我国贸易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的存在。

3.积极申请商品合格的国际认证。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增加美誉度,加快和国际接轨的步伐,根据国际最新动向,制定全面的最新标准体系。而且还要积极参与到国际标准的建立和修改当中,要改变由日本,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制定标准一家独大的状况。

六、结论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一把双刃剑,它是发达国家利用其技术优势削弱发展中国家产品,保护本国产品的一种手段,也是发展中国家面对出口的一限制性难题。虽然我国农产品所遭受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较多,处于一种不利状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永远都要落后挨打,只要我们的政府和企业都找到合适的解决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被解决可以说是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肖新越.《北方经贸》2016,(1)40-42.

[2]夏春光.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影响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0).

[3]张喜梅,杨臣.《关于我国农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影响及对策分析》2014.

[4]赵飞.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目前状况、理由及策略[J]经济师,2014(1).

[5]马骥,李亮.科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J]农业展望,2013(12).

作者:张可心

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论文 篇2:

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摘要:笔者利用2002年~2009年我国对东盟、欧盟和北美三大自贸区农产品出口的面板数据,建立引力模型,分析当前颇为盛行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东盟、欧盟和北美自贸区施行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出口具有显著的负面效应,弹性系数分别为-0.146、-0.110和-0.087。在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趋势和影响程度逐渐趋同的情况下,靠“出口市场多元化”绕开技术性贸易壁垒已很难奏效,必须实现正面突破。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农产品出口;引力模型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JL011)。

作者简介:徐维(1981-),女,湖北武汉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产品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研究;贾金荣(1966-),男,陕西泾阳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农产品贸易理论和农村金融方面的研究。

引言

目前,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增多,农产品出口频频受阻,出口额显著下降。从既有研究来看,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加强是我国农产品出口陷入困境的一个主要因素(唐立新,2009;周希,2010;李二敏,2011)。我国农产品主要出口欧、美、日等技术壁垒森严的国家,步履维艰。国内许多学者认为,农产品“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是规避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有效方法之一(申秀清,2009;甄翠仪 等,2009)。2010年元旦,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无疑会给中国农产品出口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东盟、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作为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区域经济体,扩大对其出口对我国实现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具有积极意义。定量分析三大自贸区施行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产生的现实影响,为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而实现规避壁垒和突破壁垒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这对于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持续稳步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一向是掌握技术优势的进口方实施的贸易手段,因此研究的重心一般是研究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影响。Wilson等(2004)考察了11个OECD香蕉进口国和包含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在内的21个出口国的食品安全标准及杀虫剂残留标准对香蕉贸易的影响。Otsuki等(2001)研究发现欧盟的黄曲霉素标准每提高10个百分点,非洲国家谷物与干果对欧盟的出口平均下降11个百分点。但是,出于环境保护和维护人类生命健康的需要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日益盛行,技术性贸易壁垒已不再是发达国家的专利,逐渐成为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秘密武器。以东盟为例,各成员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实施的情况如何,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中国农产品的出口,都有待进行深入研究。

作者:徐维 贾金荣

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论文 篇3:

政府应对农产品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措施

[摘 要]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之一。从宏观角度看,政府应该从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健全技术标准认证和检测体系、建立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机制、完善自身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利用WTO绿箱补贴和黄箱补贴保护农业产业、研究利用WTO/TBT协议中的特殊条款等方面入手突破农产品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

[关键词]农业标准化战略;技术性贸易壁垒;农产品

[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出口一直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来源之一。然而,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的几年来,国际贸易中的传统关税壁垒作用逐渐弱化,以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产品检疫检验制度和措施、包装和标签要求、信息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社会条款等为主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日益盛行,我国出口农产品面临越来越多的来自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挑战。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第一大非关税壁垒。我国农产品出口如何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农产品出口企业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效。本文从政府角度提出了农产品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对措施。从宏观角度来看,政府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农业标准化是以农业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基础,以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及产后的管理服务为对象,运用标准化原理和方法,为使一定的农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从发达国家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来看,农业标准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保护水平。

从长远来看,构建完善的、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技术标准和法规体系,是减少农产品国际贸易摩擦、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扩大农产品出口的根本途径和最佳方法。然而,国际上目前采用的标准、制度、要求等绝大多数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标准、制度、要求等直接衍化而来的,代表了其自身的根本利益,这对于发展中国家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政府应组织专门的人力、物力,认真研究和积极推广国际标准或发达国家技术标准,主动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这不仅会使我们能够实时跟踪国际标准的变化动态,而且还能最终使国际标准反映我们自己的利益。这对于我国农产品出口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是非常有利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农产品贸易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第二,健全技术标准认证和检测体系。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的消费成为当今主导国际农产品贸易的潮流。面对严峻形势,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技术标准、认证和检测体系。目前中国许多农产品的品种已经落后,我们应适应绿色消费的发展趋势,采取可行的发展战略,发展生态农业,及时调整农产品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力开发有益于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的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发展绿色产业、有机产业,并提升农业产业的科学技术水平。

第三,建立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机制。就我国出口产品目前遭遇技术壁垒的情况来看,基本停留在“埋单”阶段,之所以陷入这种被动的境地,主要是因为目前我国缺乏相应的预警机制。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单个企业难以全面掌握所有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因此政府各部门应积极参与进来,相互配合,分工协作,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和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要求成员国公布其技术标准、技术法规等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内容,解答利益当事国提出的问题,确保其技术标准、技术法规等的透明度,各国间应相互提供必需的咨询、资料乃至援助的原则,各成员方在WTO/TBT协议下提供有关技术标准、法规的国家级咨询点。我国政府应建立专门的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信息中心、数据库及咨询机构,为相关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及时收集、整理、跟踪、发布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最新动态,并将信息及时反馈到农业政府部门、农产品生产加工部门、经营单位和出口企业等相关机构,使我国农产品适应和满足国际标准和进口国的技术性要求,避免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赢得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动权。

此外,由于WTO/TBT协议要求各缔约方应定期其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并且建立专门的咨询机构向各缔约方提供资料,接受不定期咨询,我国也应当将所制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及时地介绍给其他国家和地区。同时,应当加强对进口产品的监控检验,当进口方贸然提出限制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时,应及时提出相应的反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

第四,完善自身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我国政府应在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参照采用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法规、标准及合格评定程序等的基础上,适时构筑我国自己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特别是要尽快将我们自己的技术优势嵌入标准体系之中,以更好地保护我们的自身利益。建立我国技术性贸易壁垒保护体系的关键是建立和完善技术法规与认证体系,使保护体系有法可依。由此以来,一方面可以保护国内的贸易环境和生态环境,保证进口商品的质量并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进口国慑于被报复的可能,尽量减少歧视性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只有这样,我国农产品出口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第五,参与双边或多边区域合作和协调机制。中国政府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与在战略性领域和我国技术性贸易摩擦频繁的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谈判,建立双边或多边的技术磋商与调解机制,强化同国外权威认证机构尤其是现有的国际互认机构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争取签署互认协议,建立产品认证、体系认证与实验室认可的相互认证机制,帮助农产品出口企业跨越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第六,利用WTO绿箱补贴和黄箱补贴保护农业产业。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对农产品给予各种补贴(也称为国内支持,Domestic Support),这也是造成农产品贸易扭曲的一个重要因素。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定(Agreement on Agriculture)原则上把补贴分为两大类:绿箱补贴和黄箱补贴。前者包括政府公共服务,诸如农业科学研究、农业技术推广、病虫害控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态投入、自然灾害救济补贴、农业结构调整投资补贴、农业环境保护补贴、粮食安全等12项等不刺激生产的对农民的直接支付内容。后者包括政府对农产品的直接价格干预和补贴、面积补助、牲畜数量补贴、种子肥料、灌溉等投入补贴及农产品营销贷款贴息等内容。协定对绿箱补贴,并没有一概加以限制。

第七,研究利用WTO/TBT协议中的特殊条款。深入研究和充分利用WTO/TBT协议中的多边贸易体系谈判机制、争端解决机制、合理对抗机制、报复措施、贸易救济措施及对发展中国家实行特殊和差别待遇,以维护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易晓娟.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状况及我国的对策[M].国际贸易问题,2001(6).

[作者简介]孟祥飞(1980—),男,山东邹城人,大学学历,职称:经济师从事工作:农技推广。

作者:孟祥飞

上一篇:英语教学计算机英语论文下一篇:中学工会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