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体系建设现状

2022-09-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标准体系建设现状

百合产业标准体系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加强构建和完善百合标准体系,对百合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至关重要。论文在梳理我国百合标准体系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百合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百合标准体系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百合 标准体系 研究

Key words: lily, standard system, research

2017年6月底,国务院办公廳印发了《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计划表明现阶段我们必须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加强营养健康与食品安全标准化建设为抓手,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普及应知应会,提高能力水平,初步实现全民营养健康科学化、标准化。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和医疗开发的深入,百合的食用、保健、药用价值日益受到重视,百合的消费也迅速增加,带动了产业的迅猛发展。在医疗开发上,以百合为原料开发的中药有20大门类200多个品种;在食品保健方面,开发了百合系列食品;百合菜更是盛行,需求量以25%的幅度递增,美国及北欧一些国家也开始从我国购进百合,产业发展迅速[1]。

百合是单子叶植物亚纲百合科(Liliaceae)百合属(Lilium)的总称,全世界约有90多种,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含有蛋白质、多糖、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2],可供药用或食用,是卫生部首批颁布的“药食兼用”珍贵植物资源[3],作为中药材可广泛用于抗疲劳、抗衰老、润肺、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降血糖等方面,作为蔬菜也具有悠久的食用历史。

一个行业要想发展得又好又快,必须从标准化做起。标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更是一个行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标准化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是组织现代化、集约化生产的重要条件。因此,梳理和研究我国百合标准现状,提出标准化研究的新思路和方向,构建百合标准体系,对于发展我国百合产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我国百合标准体系建设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我国现行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五级。根据深圳市标准信息服务平台的数据库统计显示,我国百合标准在1995年前处于空白阶段,1995年后随着百合产业的快速发展,百合标准逐步建立,标志着百合产业进入标准化轨道。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互为补充的标准体系,行业管理不断加强,标准内容不断拓展,科技含量逐步提高,区域特点和地方特色进一步凸显。截至2018年5月,共发布百合相关标准74项,现行有效标准70项,其中食用和药用百合相关标准42项,现行有效39项;其余标准为百合鲜切花的标准。我国百合的相关标准情况见表1。

从标准层次上看,食用和药用百合没有相关的国家标准,国家标准仅有1项关于百合花的标准;行业标准8项,占20.51%(其中农业标准3项、林业标准1项、商检标准4项);地方标准31项,占79.49%。

从标准内容上看,种球生产标准4项,占10.26%;品种及检疫鉴定标准7项,占17.95%;鳞片培养标准2项,占5.13%;地理标志产品2项,占5.13%;生产及栽培技术标准14项,占35.90%;百合记载标准1项,占2.56% ;产品质量标准9项,占23.08%。

从地方标准发布区域看,北京市发布1项,占3.23%;河北省发布1项,占3.23%;河南省发布1项,占3.23%;辽宁省发布1项,占3.23%;江苏省发布2项,占6.45%;安徽省发布4项,占12.90%;江西省发布6项,占19.35%;山东省发布1项,占3.23%;湖南省6项,占19.35%;广西发布2项,占6.45%%;甘肃省发布发布6项,占19.35%。

从标准发布年限上看,最早的标准出现在1995年(已作废),是甘肃省的地方标准DB 62/T 411—1995《兰州百合干质量标准》;1996年江西省制定了第一个百合栽培技术规程标准,DB 36/T 229—1996《百合栽培技术操作规程》。图1显示,地方标准的编写数量集中在2004年、2012年和2013年;行业标准从2012年才开始起步,并逐步增多。标准的数量一直有所增加,但标准结构层次明显不足。

2 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百合产业的迅猛发展,百合标准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国百合产业技术标准体系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标准体系尚未健全、标准结构层次不平衡、标准实施存在缺陷、标准严重缺失、标准研究力度不够等,不能满足产业的发展需求,从而制约着百合产业的高速发展。

2.1 标准体系尚未健全

百合全面的营养和药理作用促使人们进行广泛的产品开发,并取得了重要成果,先后开发出百合干、百合糖、百合饮料、百合罐头、百合粉、百合粥等各种产品[4]。目前,我国现行百合相关标准存在严重的脱节,交叉重叠现象突出,或重复、或矛盾、或空白。如DB 62/T 855—2002《无公害蔬菜 百合生产技术》、DB 62/T 984—2002《金昌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百合》与DB 62/T 810—2002《兰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百合》等生产技术规程的内容基本一致,需要有计划、有目标地建设标准体系,形成更加严谨和科学的顶层设计,从百合产业发展需求出发,设计和构建生产技术、产后处理、加工贮藏管理、质量检测以及产品销售等领域的标准体系,做好规划,为后续标准的制定做好引导。

2.2 标准结构层次不平衡

在标准结构上,生产栽培技术标准14项,占总标准的35.90%,该类标准多且内容同质化严重;产品质量标准9项,占总标准的23.08%;加工工艺标准和基础或通用标准较少且基本上都是地方标准。部分标准针对性不强,操作性不好,推广应用难度大。

2.3 标准实施存在缺陷

由于百合种植农户受传统种植意识和文化水平的制约,标准意识不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小农户”与标准化生产的矛盾,零散的百合种植户在百合种植实现标准化生产管理的难度大。其次,百合标准化专业技术推广人员水平不高,力量严重不足,对推广实施百合标准化工作缺乏具体实施方案和措施,缺少系统的培训和直接的工作指导,制约着百合及产品标准化的深入普及和推广,也直接影响着百合及产品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2.4 标准缺失问题严重

近年来,百合产业发展迅猛,产业范围不断扩大,百合种球跨区域调运频繁,作为产业基础的种球至今尚未制定种球调运检疫规程、统一的种球质量标准,种球管理混乱,严重制约了百合产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全国没有统一的产地环境标准,而适地、适种是发展优质农产品的基本原则。另外,百合终端产品的产品标准目前属于空白。

2.5 标准研究力度不够

百合标准制修订项目的經费少且不持续,难以建立高水平的标准化人员队伍,缺乏核心团队,有碍持续、系统深入地开展百合标准制修订与研究工作。标准储备性研究不够,标准制修订过程中存在缺乏研究基础和数据支撑的现象比较明显;尤其对发达国家和重要国际组织标准研究不深入、不系统,借鉴和采用较少。以上问题严重制约和影响百合标准及其制修订工作的进程和质量。

3 我国百合标准体系建设建议

3.1 建设完善标准体系

以“优化百合产业结构、保障百合质量安全、促进百合产业化经营、增强百合市场竞争力和推进百合产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为基础,按照“有标采标、无标制标”原则建设完善的标准体系,健全百合产业生产环节技术和管理标准,建立富有特色的百合农业综合标准体系。标准层次的确定是标准体系框架研究的首要因素[5]。建议将百合产业的标准体系框架按照从种球生产到最终消费的农产品以及加工产品产业链的环节横向展开,协调好各标准之间的关系,将每一项标准都安排在适当的层次上,搭建一个完整的百合产业标准体系。百合产业标准化体系的建设是一项庞大而精密的系统工程,现阶段百合产业内标准体系建设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就是对标准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分析内容主要包括:标准的数量和质量,标准之间的协调性,标准缺失和滞后情况,适用性和时效性的分析。通过全面的分析,提出工作建议和改进措施,搭建科学合理的百合产业标准体系框架。

构建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要加强百合产业标准体系调研,了解科研的最新动态,掌握配套生产技术及生产条件,洞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急需补充、修改的标准,使百合产业在每个环节都有标准可依、有规范可循,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加大标准宣传贯彻和实施力度,建立健全统一、权威和完善的标准体系,对维护百合产业市场秩序,提高百合产业效益,增强百合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2 建立标准制修订快速通道

由于百合产业标准不在政府重点支持的范畴内,每年立项项目比较少,建议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建立百合标准制修订快速通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标准制修订,将那些不需要国家财政出资,企业或协会愿意牵头制定的标准也列入制修订计划,解决国家财政在标准制修订方面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加快百合产业标准制修订进程。

3.3 标准研制与实施推广

推进百合产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理念谋划的过程,也是农民、科研人员和生产企业的一个认知过程。当前应理清标准编制工作的思路和方向,确定主要范围和重点领域,有效指导标准的制定。建议加大对百合产业标准化建设的投入,用于百合产业标准的宣贯。鼓励和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改善和提高现有的种植和加工技术;要针对农业部门、林业部门、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的各自特点,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法,分层次对基层推广技术人员、标准化技术和管理人员开展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开展“送标准下乡,送技术下乡”活动,通过广播宣传,通过扶持、奖励等政策,提高生产企业、科研人员参与标准化的积极性。深入农村将栽培技术标准化有关读本送到农民手中,指导农民掌握规范的种植标准,切实提高农民理解、掌握和使用标准化等的能力。

3.4 加大监管及宣贯力度

百合加工技术企业,要严格执行百合产品的相关技术标准。依据国家的食品质量监管标准,结合地方法规,制定更加完善的百合产品质量技术标准。不仅要制定标准,更要执行标准,以此来规范和约束百合的种植、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淘汰不合格产品,促使百合产业链健康快速发展。

3.5 完善标准评价反馈机制

标准是经济社会活动的技术依据,通过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实现百合及产品在经济社会活动中的最佳秩序和效益。同时,标准化在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提质增效、服务外交外贸等方面起着积极明显的作用[6]。因此,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百合产业技术体系、各推广技术部门、政府农业网络平台,必须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加大百合及产品标准的宣贯及实施反馈力度。广泛征集和收集百合及产品标准反馈意见,及时整理分析评估反馈意见和标准实施的效果,定期开展技术指标的制修订,从而保证百合及产品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潘建华,唐昌贻,韦葱媛. 遂昌县百合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3(14):316-316.

丁贵平,袁建兴,李利东,等. 药食同源的百合[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4(9):51-5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尹平孙. 百合的贮藏与加工[J]. 特种经济动植物,2006, 9(10):46.

朱旭,王希卓,孙洁,等.中国马铃薯产业标准体系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 农产品加工·学刊,2014 (01):41-44.

王玮,房金岑,王君,等.我国养殖机械设施标准体系建设现状及建议[J] .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1,1(1):51-52.

作者:沈科萍 刘建忠

第2篇: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

摘 要 随着国家对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大力推动,作为支撑农产品流通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也在发展。完善的标准体系建设是农产品冷链物流作为一个复杂网络运作体系的有效保障。目前,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的匮乏和体系的不健全,阻碍了整个行业的进步。通过对现状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对体系建设的思考:标准制定的协调与统一,市场和公众需求的推动,积极开展各项基础研究,以及对国际标准的适当采

用等。

关键词 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体系

我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和消费的大国,却不是一个农业现代化强国。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农业总体水平还很低。分散的家庭式生产模式、机械化生产效率低、投入产出不协调、没有形成产业化这些都是目前我国农业的特点。近年来,随着国家不断深入地对农业的关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也呈现了“方兴未艾”之势,并且,随着不断与世界农业的密切关联,我国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也受到了国际农产品市场非常大的影响。

农产品生产的地域性与消费的普遍性,使得农产品流通成为农产品供应链中最关键的一环。由于农产品的复杂性、季节性、产品易腐性等特点,使得冷链物流成为了农产品流通最有效的保障手段。而且农产品冷链物流作为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运作体系,各环节之间紧密关联,更需要一个完备的标准体系来支撑和维护其有序发展。

1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概念及现状

1.1 冷链和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概念

冷链(Cold Chain),在GB/T18354-2006《物流术语》中的定义是:根据物品特性,为保持其品质而采用的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的物流网络。

农产品冷链物流,则是指肉、禽、水产、蔬菜、水果和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或屠宰、捕捞)后,在产品加工、贮运、销售、直到消费前等各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程度地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一项特殊供应链系统。它是由低温加工、低温贮藏、低温运送和低温销售4个部分构成。

农产品冷链物流主要涉及一些初级农产品,这些产品具有产量大、易腐烂、保质期短等特性。只有采用一个适合的供应链体系来保证其流通,才不会造成无谓的经济损失和浪费。据统计,我国每年仅运输过程中,由于物流原因而导致腐烂变质的果蔬等食品价值就有约1 000亿元。

农产品冷链物流有3大特点。(1)建设投资大,系统复杂。该物流体系是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的供应链系统,因此,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所需的基础设施复杂,对其相应的技术要求更高、建设投资更大。(2)运作时效性。由于货物易腐烂变质,则对系统运作的协调性和时效性要求更高。(3)高成本性。为确保农产品在流通中始终处于低温环境,必须使用冷藏车、低温仓库、并安装温控设备等,因此成本也较高。

1.2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

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历史悠久,也较为成熟。他们的农产品进入冷链流通在95%以上,易腐农产品的冷藏率则达到了100%。而目前,我国每年约有4亿吨生鲜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冷链物流比例虽在提高,但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只达到5%、15%、23%,冷藏运输率也只有15%、30%、40%,易腐农产品的运输率仅为30%。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

在基础设施方面,美国的冷藏库容量达到112×106 m3,为全球最高;荷兰则为人均冷库容量最高的国家,人均冷库容量为1.14 m3。美国的冷藏保温车约有30万辆,日本也有约17万辆。而根据2012年底的统计数据,我国的冷库总容量为

7 608×104 m3,人均冷库容量只有0.057 m3,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冷库容量水平。我国的铁路冷藏车辆约7 000辆,占总运行车辆的2%,冷藏运量只占总运量的1%。冷藏保温车辆约5万辆,在货运汽车中的比例仅为0.3%,而发达国家的平均比例则为10%。这些落后的设施都大大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化程度很高,如,美国几乎所有的生鲜农产品都是冷链物流外包,承运商都是具有实力的冷链物流企业。它们细分市场,并简化流通环节,提高了流通效率,节约了冷链物流成本。而我国,大部分生鲜农产品的流通是由生产商或者经销商来完成的,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所提供的服务非常少。且这些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经营规模小,服务标准不统一。

在冷链技术方面,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不断地通过技术革新来提升整个冷链物流的水平,建立了完整意义上的全程冷链系统。而我国冷链技术水平低,设施落后,管理从制度到人员都严重缺乏,这些都造成整个物流系统能耗高、成本高、安全风险高等问题。

总之,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还在起步阶段,规模化、系统化、现代化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

2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体系的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国务院下发的中央1号文件中反复强调要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的建设,促进农产品的流通。2009年发布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要完善鲜活农产品的储藏、加工、运输和配送等冷链物流设施,提高鲜活农产品冷藏运输比例。2010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又发布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将初步建成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服务体系,使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20%、30%、36%以上,流通环节产品腐损率分别降至15%、8%、10%以下。在政策的大力督促下,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在快速的发展。对于发达国家成熟的发展经验,则需要积极地去学习和借鉴。

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他们冷链物流在不断完善了整个运作体系后,又开始了对系统标准化的研究。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作为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共性连体系,最有效的管理手段之一就是实行标准化。通过标准化来统一和简化每个环节和衔接点,使得流通效率更高、成本更优。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虽然还在起步阶段,但是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和发达国家成熟的经验,都让大家认识到:建设体系标准化是发展的首要环节。

2.1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体系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从国家到地方各环节对物流的重视,物流标准也在不断的完善。2008年,我国成立了在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9)下的冷链物流分技术委员会。委员会承担了冷链物流标准化的研究,参与冷链物流国家标准制定工作。2012年,发布了针对冷链物流的首个国家标准《冷链物流分类与基本要求》(GB/T28577-2012),还有《药品冷链物流运作规范》(GB/T28842-2012)、《食品冷链物流追溯管理要求》。目前,正在计划和研究中的国家标准还有《冷链物流企业服务条件评估》、《水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规范》、《餐饮冷链物流服务规范》、《条码技术在农产品冷链物流过程中的应用规范》、《冷链运输车辆应用选型技术规范》等。

冷链物流作为一个相对特殊的行业,涉及车辆、制冷、农产品、食品、物流等多个不同的产业和部门。目前,我国已有的冷链物流标准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到地方标准,其内容多有交叉。各行业组织协会也会根据各自特点来制定各自的标准,制定和发布的标准也多有重复。

现已发布的冷链物流相关标准仅有200余项,涉及不同的行业。如,《畜禽肉冷链运输管理技术规范》(GB/T 28640-2012)、《药品冷链物流运作规范》(GB/T 28842-2012)、《食品冷链物流追溯管理要求》(GB/T28843-2012)、《冷库运行节能技术规范》(DB33/T 712-2008)。这200余项标准多以产品标准和产品检验标准为主,且主要集中在储运等环节。这些标准中,与农产品冷链物流有关的标准很少,不足百项。

标准体系的不具备和标准的匮乏,直接影响了行业规模化、现代化的发展,甚至阻碍了整个产业的进步。

2.2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体系的问题分析

2.2.1 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各部门缺少统一性和协调性

截止目前,我国在农产品冷链物流方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可供参考和执行并具有约束力的标准体系。在名称术语、运营管理、作业规范、设备装置、冷链能效、温度控制和卫生安全等方面都没有明确和统一的规定。

我国现行的标准化体系是以部门为主,除了国家统一的标准管理部门,还有政府和行业的各职能部门,以及各产业技术组织和科研机构的参与。这些部门都各自为政来制定标准,没有统一的规划,交叉重复的现象不断的出现,这对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交流和配合造成了困扰。

物流是商品在供应链上的流动,各环节需要使用规范一致的名称和术语进行交流,否则会引起歧义,甚至矛盾。现行的多数标准都忽视了这些问题。

2.2.2 对标准化的市场需求和公众需求低

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市场化程度低,大多自行选择标准执行,少与其他环节进行交流和配合,这也使得行业对整体标准化的需求降低了。许多冷链物流企业出于对成本的考虑,忽视了对标准的贯彻,这也增加了环节间的交换成本,阻碍了物流行业的发展。不规范的市场环境使得企业更趋向选择自营物流,放弃了对第三方物流的需求,也降低了对物流规范的迫切性。只有标准化的推行和完善才能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市场化和专业化,才是发展之必然。

公众作为标准化最根本的需求推动者,对标准需求的意识却很淡薄。冷链物流是物流商品质量安全的保障。商品安全地被送到消费者手中是公众对生活的需求。物流的有序运行,需要一系列标准的支撑,因此建设标准体系也是公众的迫切需求。

2.2.3 标准制定缺乏实践经验的支撑,对实际运作的指导意义不足

我国的冷链物流标准化还在起步阶段,缺乏实践经验和基础研究。虽然有国外的成熟经验可以借鉴,但各国的情况不同,不能完全照搬。所以,更需要通过不断研究自身的情况,来推动我国标准的制定和贯彻。

目前,一些研究和制定标准的部门,“闭门造标准”,制定出的标准并不切合实际,甚至与实际产生矛盾,最终使得标准无法使用而被“束之高阁”。标准是应该来源于实践,并指导于实际的。

2.2.4 国际标准采用比例低

随着与世界农业的密切联系,农产品冷链物流也面临着全球化的进程。那么我国的冷链物流标准就需要与国际标准体系的要求相符合。受长期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标准在制定过程中较少考虑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另外,受技术水平的局限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冷链物流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则成为了我国冷链物流与国际冷链物流接轨的壁垒。

3 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建设的解决对策

3.1 建设国家标准体系框架,明确标准化各部门的职能

国家冷链物流的标准体系框架,应作为总指南,它的出台是我国冷链物流标准建设的首要任务。在总框架下制定出的标准,才能做到统一和协调,才能保证供应链网络的有序。

标准体系的建设还需要政府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协作来完成。企业提供实践基础,科研机构进行理论和技术研究,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组织和协调标准的制定和推广。

3.2 发展标准的基础研究,积极引导企业对标准制定的参与

标准的制定涉及到技术、管理和应用等方面,因此需要首先对标准的各要素予以研究。只有在对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的充分认识后,才能为标准制定提供更科学的依据,使得制定出的标准更具普遍性和科学性。

企业作为标准的需求和受益者,也应主动参与到标准建设中来。只有出台的标准符合了实际需求,那么它才能得以贯彻和推广,才能成为行业发展的助力。政府和行业协会作为标准建设的组织和协调者,应采取措施来引导和鼓励企业的积极参与,使得整个行业的发展更规范、更有序。

3.3 推动冷链物流的市场化,提升社会的标准化意识

根据国外的成功经验,要提升冷链物流的整体水平,需要推动冷链物流的专业化和市场化。通过行业市场化,打破地域限制,合理配置资源,建立准入评估机制,加强信息化流通,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和物流网络体系,最终满足消费的需求。

农产品的供应链网络,需要一系列的政策、法律和标准规范来保障其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全过程的质量安全。冷链物流实施标准化是优化了整个供应链网络:减少损耗、降低总成本。

3.4 提高冷链物流的技术水平,积极采用先进的国际标准

目前,我国冷链物流处在起步阶段,与国际冷链物流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要求标准完全与国际标准体系一致,并不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学习国外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与国外标准化领域进行交流与合作,通过这些学习和交流不断提升我国的冷链物流行业水平,才能最终消除贸易壁垒,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冷链物流标准的国际化也是我国物流企业开展国际竞争的必备资格和条件。

4 结语

制定标准体系,应根据供应链的要求来规范,对各环节的资格条件、流程准则、质量控制与监督、服务要求与评价等予以明确。现代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体系的健全会对农产品流通带来积极影响,降低损耗、保障质量和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对促进农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刘昀)

作者:邢芳

第3篇:中国稻谷标准体系现状与发展

摘要:标准的本质就是统一,其任务就是实现规范。稻谷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业作物,其产量与质量关系着国计民生,这就要求有一套科学、完善的标准来对稻谷的生产进行规范。我国稻米质量安全标准体系随经济社会的发展,经历从无到有逐渐形成体系的过程,对提高稻米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文中主要就中国稻谷标准体系现状进行分析,并就未来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稻谷标准 发展 稻米质量

我国稻米质量安全标准体系随经济社会的发展,经历从无到有逐渐形成体系的过程,对提高稻米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1 我国稻米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演变

(1)起步阶段:从新中国成立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主要检测标准:水分、杂质和不完善粒。(2)发展阶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中期,初步形成稻米质量安全标准体系:① 以促进粮食产量为主。② 开始考虑稻米的分级定等。③ 开始与国际标准接轨。④ 形成稻米卫生国家标准。⑤ 初步形成稻米质量安全标准体系。(3) 提升阶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至今,开始对稻米质量和检测方法标准进行全面制定修订,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① 考虑优质专用、优质优价。② 从传统营养向功能化发展。③ 全面与国际标准接轨。④ 质量安全得到重视,经典检验技术向仪器化检验转化。

2 我国现行稻米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构成

近些年来,我国以促进农民增收、促进粮食产业化发展、规范市场管理、保障质量安全、提高行业管理水平为目标,大力推进稻米标准制修订工作,已经形成了包括产品质量标准、卫生安全标准、检验方法标准、仪器设备标准、生产管理标准和技术规范标准等在内的比较完整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3 中国稻米质量标准比

我们具体对2009年与1999年的稻谷质量标准变化进行比较,并就数据对比进行详细介绍及总结。

(1)从指标类型来看,2009年稻谷标准更加细化具体,其中相比1999年稻谷标准,增添了黄粒米含量标准,谷外糙米含量标准,以及互混率标准,1999年稻谷标准仅仅将这三种标准放入表格外补充项目,并没有正式列入稻谷标准表格,显得较为凌乱无序。而对于杂质、水分、出糙率、色泽气味四项标准的规定,2009年稻谷标准与1999年稻谷标准没有变化,这四项规定要求保持稳定。(2)在2009年稻谷标准中,术语及其定义部分明确给出“净稻谷”的定义:除去杂质和谷外糙米后的稻谷“,而在1999年的稻谷标准中,并没有给出这一术语的定义,而是直接应用在其他术语定义中,如整精米率。相比1999年标准,2009年标准更加详尽。(3)在2009年稻谷标准中,第八条明确规定对于稻谷标签标识的要求:“应在包装物上或随行文件中注明产品的名称、类别、等级、产地、收获年度和月份,而在1999年稻谷标准中,并无对此类内容的要求。

4 总结与建议

我国现行稻米质量标准体系在成就之余,与其他发达国家严密的质量标准体系相比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这包括:

(1)制度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有关规定,标准实施周期为5年,即5年后应进行标准复审以决定是否修订或废止,然而自建国以来,在稻谷方面我国仅适用过1978、1986、1999及2009年版的标准,针对大米仅适用过1986、2009年版的标准,甚至还有一部分上世纪80年代制定的标准仍在继续使用,部分标准已经滞后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2)技术方面。现有的实验室配备的稻米质量安全检测仪器效率低下,如一份样品仅检测水分这一项指标就需花费3个小时。且检验员队伍整体面临年龄老化的问题。(3)管理问题。根据目前的相关制度,我国对农业用地的环境卫生、土壤检测由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负责,稻谷、大米的种植与生产活动由中国农业部负责,而对稻谷、大米的质量监督及检测则由国家粮食局负责,即稻谷、大米从种植、生产到流通领域,是由多个国家部门负责管理的,三者在信息交换、问题反馈环节中合作不协调。

5 根据对我国现有稻米质量标准体系现状优势与不足分析,现对中国的标准体系未来发展思路提出一些见意:

(1)加快标准的制修订。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国应该严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及相关规定的要求,每5年对标准进行重新制订或修订,保证标准不滞后,为稻米的质量安全提供最底线的保证。(2)加强基础研究。稻米质量安全的基础研究是稻米检验发展及安全保障的基础。只有对稻米品质进行基础性研究,不断改良作物品种及种植方式,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科学的稻米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稻米质量安全的需要。(3)更新技术性仪器,提高检验人员专业能力。我国应广泛利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研制相应的新型检验仪器和方法,便携化监测仪器,加强各种智能化、速测化、动态化仪器的开发研究并引入实际检测领域。(4)建立系统完善的管理体系。各部门统筹合作,形成良性的沟通和信息交换平台,在出现稻米质量安全问题的状况时,各部门能及时做出反应,不互相推诿责任。(5)建立溯源体系。借鉴日本等发达国家产品质量溯源管理的经验,注重信息技术在稻米生产到流通环节的应用,组织各方面技术力量,研究制定关于稻米信息编码、信息应用技术、物流技术标准,为稻米质量安全体系的建立提供技术基础。这样,稻米质量安全在任何一环节发现问题,都可以及时回溯,尽早解决问题症结所在,避免对农民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双重伤害。

通过研究中国历年稻米质量安全标准变化和各稻米生产大省稻米质量安全标准差异,了解中国稻米标准体系现状,总结发展的成就与不足,从社会、技术等方面分析原因。对中国未来稻米标准发展提出建议。

参考文献

[1]郁伟,魏立立,崔国华.关于提高稻谷标准中谷外糙米含量的探讨[J].粮食与饲料工程,2015,(01):1-2.

[2]周子诚.稻谷国家标准琐谈[J].粮食问题,2009,(04):8-13.

收稿日期:2015-03-05

作者简介:黄惠玲(1967—)女,福建漳州人,大专,工程师,研究方向:食品工程。

作者:黄惠玲

第4篇:浅析中国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现状、关键控制点及对策

姚於康

进入2l世纪以来,中国农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农业国际化日益增强的背景下,农业技术、信息的相互交流越来越频繁,国际贸易技术壁垒越来越苛刻,农产品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农业标准化在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农业增收增效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不仅是中国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也是适应国际国内大生产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举措。

1 农业标准化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农业增收增效的基础和关键 1.1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是规范农业生产、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

现代农业是建立在专业化、市场化基础上,农业标准化是农业专业化、市场化的前提,是数量农业向质量农业发展的腾飞之翼,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动力之源。农业标准化的主要内容就是规范农业生产,形成农产品的开发、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格局,走专业化、市场化发展的道路。没有农业标准化,就不可能改变一家一户一块地的小农经济生产组织形式;就不可能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1.2农业标准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和保障

农业产业化是中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市场化和社会化,即按照市场需求,引导农业走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道路。农业标准化就是遵循统

一、简化、协调和选优的原则,制订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生产标准,把农业产业化全过程都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的轨道,指导、规范农业产、加、销等全部活动,使分散的农户生产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促使一家一户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向现代农业转变,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和社会化水平。因此,农业标准化在农业产业化中起协调和纽带的作用,是农业产业化顺利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没有农业标准化,就不可能有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也就不可能有农业产业化。

1.3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纽带和桥梁

现代农业建立在现代科技基础上,如何将农业科技与农业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使农业科技成果迅速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直接影响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纽带和桥梁,通过标准化,可以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一系列农业技术和管理标准,从而使科技成果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中,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1.4农业标准化是降低生产成本,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世界上农业发达国家的每个农业生产环节都实行了标准化,形成了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协作方式、管理方式以及机械化作业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农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国内发达地区推广农业标准化的实践表明,农业标准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是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重要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农民增收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当前农民增收中的一个突出难题是农产品生产成本高,卖不出好价钱,而推进农业标准化正是通过先进实用的技术措施,规范和指导农产品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优质优价,增加收入。

1.5农业标准化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农产品质量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农业标准化是确保农产品质量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邵分,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提高农产品质量最根本的就是通过标准化生产的技术措施,控制农药残留,降低有害物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在市场竞争中,农产品的竞争主要是质量的竞争、品牌的竞争,只有质量高、品牌好,才能赢得市场先机,提高市场占有率。没有农业标准化,就不可能保质量、创品牌、树形象;就不可能将特色农产品的资源优势、生产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商品优势,进而形成竞争力优势。 1.6农业标准化是规范市场、优化农业发展环境和保护农业的有效技术手段

农产品只有具备相关生产、加工、销售及产品标准,才能在检测中有据可循,也就是才能有农业执法的依据,防治假冒的武器,从而有效规范市场秩序,优化农业发展环境。在当今激烈的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中,各个国家和地区为保护本地农业,对进口农产品有严格的标准要求,特别是发达国家利用其繁杂的绿色技术标准、先进的技术手段,对他国农产品设置苛刻的技术壁垒,只有符合其标准的才能进入其市场,从而有效保护了本国农业。所以,农业标准化不仅仅是组织农业生产的依据,而且是规范市场秩序、优化农业发展环境和保护本国、本地农业的重要技术手段。

2 国内外农业标准化建设现状 2.1 国外农业标准化发展现状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农业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尤其是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农业标准化,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经过50多年的发展,目前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都已建立健全了农业标准化体系,尤其以农产品生产环境、农业生产过程与工艺、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等方面的标准化体系最为具体、完善。在这些国家里,农产品从新品种选育的区域试验和特性试验,到播种、收获、运输储藏、加工整理、包装上市等各个方面都实行了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美国《联邦法规法典》包含的农产品标准(含等级标准)中,仅新鲜水果、蔬菜和其他产品的标准就有160个;水果、蔬菜加工和其他产品(冷藏、罐装等)的等级标准143个;欧盟各国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严格依据国际统一标准(ISO 9001)、欧盟统一标准(HACCP)、国家标准(BRC)等,并将这些标准贯穿于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其标准覆盖率达98%~100%。

国际标准化组织(Is0)是农业标准化方面的国际权威组织,在其100多个成员国中,2/3以上的国家实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产品得不到IS09000系列标准认证,就进入不了国际市场。除发达国家外,不少发展中国家都建立了认证机构、制度、标准与标志以解决商品出口的“通行证”。

食物法典委员会也是农业标准化方面比较权威和具有代表性的国际组织,该组织贯彻、实施联合国的食物标准项目,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食物标准,对食物生产、加工、贸易、检查、认证以及物品使用等全过程进行了具体规定。

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的有机农业标准包括了植物生产、动物生产以及加工的各类环节,具体内容涉及农产品生产的所有环节。此外,考虑到特殊农产品的要求和特点,还专门对茶叶和咖啡制订了标准。

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农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健全,有效地促进了各自的农业发展。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自由贸易的发展,各国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一直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和深化,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更好地为农业发展服务。这种趋势在发达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突出表现为:①发达国家利用其健全的农业标准化体系,规范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目前发达国家农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技术规范标准,农产品生产用什么品种、何时下种、何时施肥、施多少肥、何时采摘、如何加工处理、包装上市均有严格的标准,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②发达国家充分利用其健全的农业标准化体系,设置苛刻的技术壁垒,保护本国农业。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西方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农产品进入其市场速度日益加快的趋势,凭借其健全的农业标准化体系和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农业标准化技术、手段,利用其繁杂的绿色技术标准、先进的技术设备,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设置苛刻的技术壁垒,以农业标准化作为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将其当作保护国内市场的“绿色壁垒”,用标准化手段限制国外农产品进口,从而有效地保护本国农业。

2.2 国内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现状 2.2.1发展现状中国自1991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以来,全国各地都加强了农业标准的制订和实施,农业标准化工作取得了较快进展。目前,国内农业主管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部门都设置了标准化管理机构,重点开展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和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方面的农业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2.2.1.1农业标准化体系基本形成20年来,中国已发布农业国家标准1 000余项,行业标准3 300多项,至2010年4月,国家和行业的农业标准总数达到4 400项,其中强制性国家标准700多项,“三品一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总数达到7.2×10 4个。各省市根据地方农业资源特征、农业生产特色和地方优势农产品发展需求,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围绕种植业、畜牧、园艺、林业、水产、水利、农机、农业资源开发等行业;围绕粮油、水产、蔬菜、畜禽、花卉等优势农产品,围绕生产、加工、审定、监测等方面的技术规程和标准规范,制订了一系列地方农业生产和管理标准。到目前为止,共出台了地方农业标准15 000多项,覆盖各类农产品,贯穿产前、前中、产后的全过程,涉及农业基础管理、农业产品质量和安全、动植物保护、检疫和检验、农林机械与设备等各个方面,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国家标准为主体,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相互配套,包括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农业标准体系。

2.2.1.2农业标准化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 国家农业主管部门设有专门分管农业质量标准化的机构(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部门都设有标准化管理机构。在技术方面,成立了全国性农业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和技术归口单位20多个,负责对标准的技术性和实用性进行审查,农业标准化在整个国家标准体系中,成为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2.2.1.3农业质量监督体系从无到有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加强了农业质量监督体系建设,形成了由国家级产品质检中心、部级质检中心和省、市、县检测机构组,初步建成了遍布全国的检验检测体系。

2.2.1.4农业标准化法规逐步建立近年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农业的特点,中国先后颁布了《标准化法实施条例》、《食品卫生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农药、兽药、饲料与饲料添加剂、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等一系列法规和部门规章,有力地促进了国内农业标准工作,规范了农业标准体系的建设,使农业标准化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步人了法制管理的轨道,为依法行政、依法治农奠定了基础。2.2.1.5产品质量认证发展迅速参照国际上质量认证的通行作法,组建了中国水产品质量认证中心和中国农机产品质量认证中心。在认真学习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认证体系,并在种子、饲料、兽药等一系列产品方面进行认证前的试点,摸索经验,扩大认证领域。

2.2.2存在问题虽然近年来中国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由于起步较晚,地区之间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总的看来,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尚处在试点和起步阶段,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远远满足不了农业市场化和现代化的要求。当前制约中国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主要有:①对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宣传不到位,推广、实施力度不大。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还没有真正把这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广大农民群众对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还不了解,实施标准还不能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②缺乏统一规划。制订和实施农业标准还处于自发和分散状态,针对性不强,导致农业标准化的重点不突出,主导产品缺少配套和完整性,且标准制订周期太长,跟不上市场变化的需要,标准水平偏低,修订不及时,标龄太长,满足不了产品更新和产业升级的需要。③农产品质量标准和监测标准尚未与国际接轨,特别是部分农产品的质量分级标准缺乏公正、客观、科学的依据,标准的制订与实施、推广严重脱节,存在着重制订标准轻实施的现象。④农业标准体系不够健全,很多产品的环保、检测技术标准还是空白,缺少农业标准化推广实施体系、检测体系、监督服务体系、评价体系。⑤监测机构和法规体系不完善,监测手段落后,对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兽药残留以及种子、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监测,多数还停留在感官评判阶段,认证不规范,监督检查不到位,执行不严格,农业标准化工作法制化有待进一步加强。

3 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的关键控制点和对策建议 3.1 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的关键控制点

①着眼于优质高效现代农业发展,以保障农产品品质和安全为基础,以提升农业经济效益为目的,按照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特色农产品布局规划》所确立的经济附加值较高的大宗农产品、出口农产品、鲜活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等优势特色农产品,以产品为单元,以种养殖产地环境、动植物种质资源、农业投入品使用、动植物疫病防控、种养殖措施、采收捕捞、加工储运、销售等全过程环节为链条,以服务行政监管和促进产业发展为目的,构建高质量的农业标准体系、农业标准化实施体系、农业标准化监督体系和农业标准化组织体系。②在机制方面,农业标准体系建设要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的作用,将农业标准与行政监管紧密结合起来,将推进农业标准化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引导及协会、企业、技术机构分工明确、互为补充的工作体系,通过项目、资金、政策等激励措施,发挥政府、企业、合作组织等各方面力量的作用,推进农业生产全面实施标准化,形成上下一体、良性互动的农业标准化格局。③强化农产品安全标准化。随着人们环境保护和生命健康意识的增强,对无污染、无公害的安全食品需求的不断增长,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生产的核心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标准化不仅要注重农产品的产前和产中标准化,而且更要注重农产品产后标准化和生产环境标准化,建立健全规范的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④向农产品国际贸易出口国的更高标准看齐,与国际标准接轨,对农业生产加工运销贸易的全过程进行标准化管理,加快修订中国具有竞争优势的名特优农产品标准,并以此进行差异化竞争,突破国际贸易壁垒,构建本国的贸易壁垒,从而掌握国际贸易主导权。⑤围绕农产品质量这一核心,加快制订并完善检验标准、认证标准及管理标准体系,加大农业标准化中的监督力度。农业标准化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规范全程生产,有效保证农产品质量。检验标准体系是产品质量标准的技术手段保证,认证体系是保证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走向市场的通行证,科学的管理标准和有效的管理监督手段是农业标准化实施的关键所在。

3.2对策建议

3.2.1 强化领导,狠抓落实,确保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生产的又一次革命,只有强化领导,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才能搞好农业生产的改革,适应人世后的新形势。①政府各部门要加强对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在人力上、资金上予以重视和保证;②建立健全相应的机构,确保技术有人推,工作有人管;③狠抓落实,健全制度,一级抓一级,形成共识,齐抓共管,确保农业标准化工作体系建设的顺利进行。

3.2.2加快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步伐①加快制订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②加强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③加强国际合作交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④加快农业质量标准的制订和修订工作。

3.2.3抓好农业标准化推广体系建设针对目前存在的重标准制订、轻推广实施的倾向,着力抓好农业标准的实施。①重点抓好“龙头”企业标准化工作,以此带动更多的农户,推进各类农业标准的实施;②加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力度,以示范基地为主,突出重点,抓好关键环节;③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智能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工作,建立起快捷、实用、有效的技术信息网络,迅速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所需的先进适用技术。 3.2.4健全农业监测体系 充实、完善现有国家级、部级质检机构;地方检验、检测机构要结合各地农业生产需要,以贴近农业、贴近生产单位、贴近用户为主要原则,进行完善和补充;消化吸收国内外有关科研成果,重点加强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和快速检测手段的研制,以适应现场快速检验、检测工作的需要;完善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重点围绕农业土壤肥力、环境污染检测、病虫草害、气象及灾情预测预报等方面的工作需要;加强检验、检测机构的管理。

3.2.5 完善各项农业标准化政策①不断完善农业标准化投入政策,按照分层次建立、多渠道筹集的原则,建立起各级农业标准化发展基金;②认真落实并充分调动农业标准化人员的积极性;③加强法制化管理,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清理和修改本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④建立标准化工作督查队伍,加大执法力度,真正做到“有标必依,违标必究”。

姚於康(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 江苏农业学报 2010(4)

第5篇: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

论我国信用体系建设

一、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

中国现正处于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初级阶段,经济体制、法律体系、市场基础,及国情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不同。 就美国而言,美国的社会信用体系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演进,已经相对成熟,它具有完整的组织结构、和谐的运行机制和强大的辐射功能,对促进社会和稳定和市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美国的社会信用体系是以个人信用制度为基础,有完善的个人信用档案登记制度、规范的个人信用评估机制、严密的个人信用风险预警系统及其管理办法,还有健全的信用法律体系。美国居民每人都有一个社会安全号SSN(social security number),这个帐号记录着一生的信用记录。如有严重不良记录,将会在美国寸步难行。

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构建模式以市场为主,政府为辅,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环境。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曾取消其他信用形式而将信用集中于银行,导致商业信用断层,加上我国社会信用环境欠佳等,我国现阶段的商业信用存在规模小、范围窄、规范性弱、失信欺诈严重、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受国人消费习惯影响,现金支付仍是主要形式,信用和信托关系得不到较好发展。再者,我国现在的信用工具并不普及,信用卡等业务不能面向更加广泛的人群。缺乏信用中介体系,我国现阶段还没有建立全国的征信网,各种相关的信用评级机构、金融机构、担保中介机构等鉴证机构不够强大。各种相关法律制度、框架、失信惩戒制度不完善也拖累了我国

信用体系建设的步伐。

随着中国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不断深入进行、信用服务行业在中国服务行业中的立足、各种地方立法工作的推动以及《信用管理师的行业标准》颁布,我国信用体系建设正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进步。

第6篇:企业标准体系建设相关标准:

1、GB/T 13016-2009 《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

2、GB/T 13017-2008《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

3、GB/T 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要求》

4、GB/T 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

5、GB/T 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

6、GB/T 19273-2003《企业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

第7篇:市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为在流通领域贯彻党在农村的“三农”政策,扩大农村内需,方便农牧民消费和农产品销售,从今年5月下旬开始,我们深入到扎鲁特旗、开鲁县、科尔沁区,就**市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下面就**市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提出报告如下:

一、**市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基本情况**市目前有8个旗县市区和**经济开发区,2005年总人口310.92万,其中农牧民223.9万,乡镇苏木165个,嘎查村2757个,农产品批发市场8个,农贸市场17个,集贸市场105个。2004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889元,比2001年的2067元增加了822元。自1999年哲里木盟撤盟设立地级**市以来,随着“三化”(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农牧民收入的逐年增加,**市农村流通体系市场建设逐步完善,农村牧区流通网络已基本形成,农牧民的消费环境和观念有了很大改善,过去农牧民“买难、卖难”的问题,随着市场和经济的发展已得到基本解决。[找文章到大☆秘☆书☆网-/-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一)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扩大了农村的消费和需求。农村商业新型业态发展较快,小超市、便利店等新型业态在我市乡镇地域内较为普及,每一个乡镇、苏木、村、嘎查都建起了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商店、售货点,其中多数以私营为主,经营业态多种多样,非紧密型的农牧区流通网络基本形成。 农牧民的日用品基本上从本村都可以买到,农资产品在乡镇政府所在地也可以买到。

(二)农牧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经过农村消费结构调查,我们发现农村的日常消费过去主要集中在吃、用两大方面,随着农村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心理的成熟和消费需求层次的提高,农牧民消费也从过去的吃喝穿戴的满足,转变到对扩大再生产和教育、文化的需求,用于改善居住条件、购置家具设备和文化教育卫生方面的消费都有所增加,从过去的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到现在的开始追求生活质量和品位提升。(三)农牧区流通市场的不断发展。农牧民生产的农畜产品可以便捷地通过各种交易形式出售,如主产地的各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流通经济人的订单农业、合同收购,以及农牧民通过集贸市场自己交易、小商贩上门收购等多种形式都有效的解决了农村卖难的问题。**市农牧区现有的流通市场形成主要方式,一是自发形成的集贸市场,它是由农牧民自发组织、以乡镇、苏木为集中地,例如开鲁麦新镇的农贸市场,库伦扣河子集贸市场等,都是以镇政府所在地为集中地,辐射周围。据不完全统计农牧区集贸市场达到 105 个,基本覆盖了各个乡镇、苏木。二是地方政府有意培养的有特色的农畜产品市场,如科尔沁区余粮堡牲畜交易市场市场,开鲁的蔬菜批发市场,经过当地政府和商务部门的培育和扩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益显著。目前**市农牧区集贸市场有以下特点,一是交易方式多种多样,有批发,有零售,有易货等,在支付方式上也基本上以对手交易为主,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二是交易时间以定期为主,农牧民自发性的集贸市场交易日期是定期的,即固定在单双号开市,或每隔3天、5天进行交易。三是交易量季节性强,瓜果、蔬菜的大批量交易集中在夏季,牛、羊等牲畜交易集中在秋季(其中育肥牛常年交易),交易集中期的交易量占市场全年交易量的70%以上。过去农牧民买难、卖难的问题,随着农村流通领域消费网点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得到了初步解决。(四)加快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所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积极配合大力支持,形成合力。随着中央连续就农村问题发出“中央一号”文件 ,“三农”问题已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和全社会的关注,我市把解决“三农 ”、“三 牧”问题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如:开鲁县委政府提出了工业富县、商贸活县的经济发展战略。市商务局、发改委、财政局、农牧业局、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供销社等部门密切配合积极贯彻落实自治区有关部门印发的《关子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有关政策法规。二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近年来,**市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知名品牌不断涌现,各乡镇、旗县立足本地优势,把建设农业特色产业和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来抓,通过扶持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自然风险和开拓市场的能力,达到扶持一个企业、致富一方群众的目标。科尔沁牛业公司、蒙牛乳业公司的发展带动了育肥牛业和奶牛业的发展,金锣集团公司的建立和发展带动了养猪业的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不仅有效解决了大宗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而且进一步增强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加快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三是发挥具有资源优势的农畜产品市场的带动作用。我市围绕优势农畜产品集中产区,建设产地批发市场,发挥市场信息相对灵敏的优势,把市场信息、适用技术、管理经验等及时传递给农牧民,组织开展农畜产品购销,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例如开鲁县红干椒市场,就是依托当地优势农业红干椒的种植优势,针对农户缺乏市场信息,资金、技术、销售渠道受到多方限制的现实,建立起以开鲁道德红干椒市场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年吞吐量达到近1亿公斤的红干椒交易市场,由此带动了**、赤峰和辽宁、吉林等周边地区的红干椒到开鲁县交易,提高了其知名度,推动了开鲁县红干椒产业化经营和区域特色经济的长足发展。四是积极引导农村流通经纪人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协会的发展。农村经纪人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的产物,随着结构调整的深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迅速兴起,方兴未艾,它适应了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发展需求,利用经纪人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信息灵通、服务优良,信誉好等优势,在生产厂商和农村之间筑起沟通的桥梁,我们把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市

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来抓,通过整合生产、流通、服务等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引导、扶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共有农牧民经济人8000多人,主要经营瓜果、蔬菜、杂粮、药材、牲畜、皮毛、水产品、农机配件、农资产品等,涉及农、林、牧、副、渔等各行业。多年来,农民由于信息闭塞,对于市场的需求不太了解,农产品产量高,收益反而小的现象时常发生,农村流通经纪人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增产不增收的被动局面。一是经纪人可以及时提供农产品供求信息。二是农产品订单,合同销售,解决了销路问题。三是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农民减少了运费开支,降低了生产成本,确保农民增收。在农村市场流通中,经纪人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商品流通中的买难、卖难和农民增收滞缓问题。如开鲁县的农民红干椒协会、蔬菜协会和科左中旗的葵花仁协会等在连接产销、活化流通、推进农村产业化和促进农牧民增收方面都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二、**市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市农牧区流通网络虽然已初步形成,但与经济和市场发展,农牧民需求相差甚远。主要表现在:

1、农村流通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流通领域是我国率先改革开放的领域,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城市商业网点的改造升级已经跟上了现代流通业的发展需求,甚至存在投资过剩的问题。但是农村市场一直处于自然发展状态,几乎没有基础设施的投入。原因在于:一是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国家对农村流通领域停止了投入;二是投资者追求高回报,对投资农村市场没兴趣。由于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农村流通市场的环境改善缓慢、交易手段落后、信息不灵,影响了农村流通网络的深入发展。基础设施的落后,使农畜产品不能调节季节性销售,加上加工能力不足,影响了产业化的形成和农畜产品的升值,农牧民增收缓慢。如开鲁县红干椒交易市场,由于缺少财政投入和支持,社会资本由于投资汇报率低也不敢进行大规模投资,至使市场的软硬件建设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其作用的发挥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2、缺少支持农牧区流通网络发展的融资渠道。据我们的调查,在农牧区市场的发展中,都存在着资金的困扰。主要原因:一是原有的商业银行网络在收缩,现在工商、建设、中国银行在农村没有网点,农业银行也逐步从农村收缩撤出;是信用社布点少,资金不足,放贷办理时间长,不能适应农村流通业的发展需求。由于资金市场的缺位,民间的“钱庄”黑市盛行,大部分流通经纪人在急需资金时不得不借“高利贷”,抬款以应急用。借“高利贷”的流通经纪人又压低收购价,打压农民利益,以保证他们自身的利润空间,这也是造成农牧民增产不增收的一个重要原因,农牧区流通经纪人和农牧民经济合作组织对资金问题反映最强烈,也是制约他们发展的首要问题。

3、农牧区流通经纪人、经济合作组织还有待加强引导和规范。当前农牧民流通经纪人队伍和各种经济合作组织虽然已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市场发展的需求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一是政府信息引导不够,农畜产品资源与市场需求信息不对称,部分农畜产品仍不能顺畅卖掉,形成积压和价格损失;二是部分偏远地区的农畜产品习惯于经纪人上门收购,由于经纪人不足或经纪人资金不足,使农畜产品错过最佳销货期,加上农畜产品不好储存,造成了损失;三是流通经纪人、经济合作组织的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由于目前经纪人大都是各自经营,经济合作组织的规模也很小,尚不能承担农畜产品市场与大企业的链接作用,应对市场变化的抗风险能力差,对市场发展壮大的推动不足。四是部分经纪人和经济合作组织不能够守法经营,还不同存在着向农村倾销过期食品、劣质价高商品等坑农害农行为。

4、农产品批发、零售集贸市场软硬件档次低、管理水平差。**市农产品批发、零售集贸市场大部分起点低,投入不足,管理水平也大部分停留在卖摊位、出租摊位和收费的水平上,市场的建设和管理还基本处于自发的阶段上。如:**市白音太来果菜批发市场,占地8万平方米,年交易额达1.8亿元,辐射**、赤峰、兴安盟等广大地区。但由于软硬件环境层次低,特别是管理水平差,已经严重制约了市场的发展和作用的发挥。

三、加快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必须站在“执政为民,加快发展”的高度,以为“三农”服务的视角,采取综合配套的政策措施,才能够达到促进农牧民增收,扩大农村内需,提高农牧民消费的目标。

(一)、健全农畜产品交易市场体系,畅通销售渠道,使农产品能够卖的出、卖的好,促进农牧民增收。要抓住国家对农产品市场实施促进市场上规模、促进市场上档次的机遇,大力发展有资源特色的农畜产品交易市场。促进现有农畜产品交易市场提高质量和水平,提升农畜产品市场档次,扩大交易量,促进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和专业化,打造品牌农畜产品市场。发展有资源特色的农畜产品交易市场,其宗旨就是以资源为依托,以特色创品牌,提高知名度,扩大辐射力,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即一个市场带动一片农牧区经济发展,脱贫致富。**市有资源特色的农畜产品交易市场,都是依托当地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其生产条件较好,产品质量较优,产量大,生产地域相对集中,有良好市场发展前景,经重点培育,能进一步提高市场知名度和辐射力,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特色农畜产品交易市场主要有:

1、瓜果蔬菜交易市场:如:白音太来果蔬批发市场;开鲁蔬菜批发市场;开鲁道德红干椒批发市场。

2、粮食交易市场:如:**玉米批发市场,科尔沁区大林粮油批发市场。

3、牲畜交易市场:如:余粮堡牲畜交易市场,舍伯吐牲畜交易市场。

4、其他各类综合农贸市场:如:三角公园农贸市场,金通农贸市场等。针对我市农产品批发、零售集贸市场软硬件档次低、管理水平差的实际,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重点是促进现有农畜产品市场上档次,上规模,提高质量和管理水平上。首先要加强大型重点市场建设,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建设具有一定影响力和辐射力,对农牧业经济有拉动力的大型现代化的农畜产品市场。其次,要加强农畜产品市场的服务管理,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把好市场准入关,提升市场档次;最后,要鼓励农畜产品市场统一品牌,统一包装,实施原

产地名牌战略,大力培育具有市场前景的名牌农畜产品,提高农畜产品的深加工能力,延长产业链,加大附加值,提高科技含量和规模效应,增强农畜产品的竞争力。(二)、创建农村现代消费网络,促进工业品下乡,构筑便民消费平台。要抓住商务部在全国农村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战略机遇,用3—5年的时间,对现有农村商业资源进行整合,逐步形成以大型商场、超市、物流企业为龙头,以物流配送、连锁经营为纽带,镇村两级农家店为基本单位的新型农村现代流通网络。首先要选择信誉好,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农村百货店,采取鼓励措施,对其改造扩建,使其成为符合连锁要求的农家店。其次,对信誉好,实力强的大型商场、超市、物流企业,实施政策引导,鼓励其开拓农村市场,与农家店加盟,采用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的方式,创新工业品、农业生产资料下乡的新网络、新模式。三是以县城和中心城镇为重点,鼓励多条经营渠道、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形式活跃农村市场,积极培育和发展不同形式的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大力发展小型超市、仓储式商店、专卖店等新型流通业态,提高农产品、食品安全性和流通效率,形成生产、消费的良性循环。

(三)、改革和完善农村信贷体制,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随着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的加快,由于农村、农业、农民大都处于弱势的产业和地域,各大商业银行纷纷从农村牧区撤出,农村经济发展遇到了融资难的新挑战。因此,必须要以改革的思维建立完善农村信贷体系,为活跃农村经济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一是要改革农业发展银行的信贷政策。现行的农业发展银行的信贷政策是粮食市场封闭不放开的条件下的政策安排,随着粮食市场的放开和市场化,其信贷政策也要做相应的改革调整。变现在的只向国有粮食企业贷款为同时向国有粮食企业、民营粮食企业、农村经纪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贷款。二是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壮大经济实力,转换运行机制,通过改革使之成为方便农牧民贷款的功能健全,网络完善的农村现代金融机构。三是优化农村融资环境,打击地下钱庄和抬款等高利贷行为,保护农牧民的合法权益。

(四)、积极发展农牧区流通经纪人队伍和各种经济合作组织。要采取政策措施对经纪人队伍和各种经济合作组织予以支持和引导:一是要享受过去国有粮食企业享受的信贷政策,给他们创造公平的信贷环境;二是对从事为农牧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的一些领域给予一定的税费减免优惠,特别是在发展初期和起步阶段,让他们像农牧民免除农业税一样实实在在的得利,使他们在3-5年时间里有一个快速的发展。三是引导经纪人和各种农牧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自己组织内部的收购储备金,吸收组织内的个人股。收购储备金主要用于农畜产品的收购储备,调节余缺。四是对在活跃农村市场中成长起来的优秀经纪人和经济合作组织给予资金政策等支持,对少数不讲信誉、坑农害农的不法经纪人和经济合作组织予以取缔和打击。

第8篇:企业标准体系建设总结报告

标准体系建设工作

总结报告

1

企业概况:

***************************************************************************************************************************************************************************

一、完善机构 明确责任和工作内容

自2010年被并列为企业标准体系试点单位以后,就把标准化工作列入日常议事程序,首先成立了标准化体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标准化管理办公室。其次是在标准体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运作下,配备了标准化专、兼职技术、生产、质检、行政等有关人员,组织编写或修订技术、管理、工作等各项标准,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标准化工作体系。三是为了标准化工作的有效开展,明确工作内容和职责,制订了《标准化管理标准》,规定了标准化工作体制、组织机构、任务、职责、工作方法与要求等;企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复审的工作原则、工作程序及具体要求;实施标准及对标准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原则、方法、要求、程序和分工;标准及标准信息的搜集、管理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实施各级有关标准的程序和方法;规定标准化规划、计划内容、工作程序和要求;规定标准化培训的任务、目标、方法和程序;标准化成果奖励工作程序和要求;采用国际标准的要求。使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得到正常有序地进行。

二、共同协作 完善标准体系

1、以技术为核心 健全技术标准体系

按照企业标准体系工作计划,依据国家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 15496-2003 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GB/T 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等标准规定和要求,对筛管、石油工具和流量计量仪表等机械产品的各项技术工作,规定了技术基础、设计、产品、采购、工艺(操作、运行、维修)、半成品(中间体、半制品、元器件)、设备、基础设施和工艺装备、检验、验收和试验方法、测量、检验和试验设备、包装、

2

搬运、贮存、标志、安装、交付技术、服务、能源、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信息等的技术内容与要求。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资料收集整理,完成了原有**多个技术制度、规范、办法、程序的修订;新编写**多个技术标准;**多个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的收集整理与电子文档的建立。形成了技术基础标准、设计技术标准、产品标准、采购技术标准、工艺技术标准(操作、运行、维修规程)、半成品(中间体、半制品、元器件)技术标准、设备、基础设施和工艺装备技术标准、检验、验收和试验方法技术标准、测量、检验和试验设备技术标准、包装、搬运、贮存、标志技术标准、安装、交付技术标准、服务技术标准、能源技术标准、安全技术标准、职业健康技术标准、环境技术标准和信息技术标准等共***多个技术标准(含采标)。

2、以管理为载体 完善管理标准体系

依据GB/T 15498-2003 企业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的规定和要求,结合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的要求,对管理基础、管理职责、管理内容与方法、经营综合管理、设计、开发与创新、采购、生产、质量、设备与基础设施、试验、检验、测量、包装、搬运、贮存、安装交付、服务、能源、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信息、体系评价、及标准化管理等做出了规定,并为管理内容给出了程序和工作流程,2011年发布了企业管理标准体系,并于2011年10月正式实施。

在各项管理标准制定过程中,首先对原有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 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手册、程序文件和支持性文件;相关管理制度、办法、规程等*个文件进行了整合;新补充制订了*项标准。经过一年半时间,形成了管理基础标准、管理职责、管理活动内容与方法标准、经营综合管理标准、设计、开发与创新管理标准、采购管理标准、生产管理标准、质量管理标准、设备与基础管理标准、测量、检验、试验管理标准、包装、搬运、贮存管理标准、安装、交付管理标准、服务管理标准、能源管理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环境管理标准、信息管理标准、体系评价管理标准、标准化管理标准等*个子系统、*个管理流程和*项管理标准构成的企业管理标准体系,是基础管理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在标准体系中引用流程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创新采用标准化手段,建立了一个适应机械生产企业管理实际、基于流程、覆盖全面、纵横协同、保障有力的现代企业管理标准体系,在*项管理活动内容与方法

3

标准中,都规定了相应的管理流程。随着管理标准体系的实施,促进了企业规范化管理,提高了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3、以工作为切入点 建立工作标准体系

根据技术、管理标准体系内容和GB/T 15498-2003 企业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的规定和要求,结合工作实际,为了明确每个岗位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应承担的工作目标和工作内容,对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人员工作的职责与权限,工作内容和要求,相关岗位的相互关系,岗位的资格水平要求及特殊岗位作业要求做出了规定;分不同层次、不同工作内容制定了通用工作标准和各岗位工作标准;形成了中层以上管理人员通用工作标准、一般管理人员通用工作标准、班长(组长)通用工作标准、基层安全员通用工作标准、服务人员通用工作标准、操作(生产)人员通用工作标准、决策层工作标准、中层管理人员工作标准、一般管理人员工作标准、操作(生产)人员工作标准等*项通用工作标准和*项不同岗位工作标准。基本上明确了最高决策者的工作内容;决策层人员的工作内容做到相互之间不交叉,各负其责,协调接口,互相支持;管理人员做到工作内容不交叉,明确了工作效率和服务的要求;每个岗位的工作标准也规定了职责、职权、资格要求、工作内容与要求及检查与考核。

工作标准体系建设工作与技术、管理标准体系同步展开,2011年6月通过审定、发布工作,10月开始实施,通过实施,使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管理理和工作行为得到了初步的规范,提高了认识。

4、以标准化为目标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表

根据标准化工作要求和GB/T 13017-2008企业标准体系表布置指南、GB/T 13016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为了有计划、有目标、有秩序地开展标准化工作,在制定技术、管理、工作等标准体系建设工作计划的同时,分四个层次编制了企业标准体系表。

第一层次,收集了企业方针和目标与*多项适用的国家、地方法律法规及指导建标的基础标准;第二层次,收集了*多项引用采标的技术基础标准、管理相关术语、图形符号、量和单位、数理统计、网络计划技术、可靠性与价值工程、设计与标准样品、工艺技术、计算机软件工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服务标准化指南、综合管理技术等国家和行业基础标准;第三层次,列出了*多项技术标准

4

(含采标)和*项管理标准;第四层次,列出了*项通用工作标准和*项不同岗位工作标准。

三、注重培训学习 提高标准化工作水平

为了使全体员工认识到企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和标准化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促使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自觉按标准去规范行为,保证各项标准持之以恒地在不断改进中得到完善。近年来,共参加外部标准化相关培训*期*人;在企业内部组织了**期标准宣贯培训,及时组织对标准的宣贯培训,根据标准体系的内容,按职能组织宣贯,使每个执行者及相关人员清楚标准的内容,严格按标准执行,消灭无标生产和作业。各部门在例会、晨会、专业会上对各自相关标准进行了宣贯培训,使全体员工增加了对标准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企业标准化知识。

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标准化工作的主体意识,了解和掌握了标准化体系基础知识;标准化体系构建及要求;流程梳理及工作流程等有关知识,并将化为工作和行为的自觉行动。明确了各自责任,达到了“写我所做,做我所写”的要求。

四、自我评价找差距 持续完善再提高

为了检查标准体系的符合性、规范性、有效性、覆盖面、执行率、实施与改进情况,依据国家GB/T 19273-2003《企业标准体系 评价与改进》标准的要求,注重贯标与应用,促进标准体系在实施中改进与保持,并得到进一步完善,制定了《体系评价管理标准》,规定了企业标准体系及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等管理体系运行状况的评价,明确了评价职责,各种体系实施效果的检查,内部评价方法、评价的程序、频次、目的、范围;评价内容和要求及评价、确认后的改进。

2012年依据《体系评价管理标准》的规定和要求,由标准化管理办公室负责制订了《企业标准体系评价计划》。同时,抽调*名相关部门人员组成评价小组,并编制《企业标准体系检查记录表》,根据评价内容要求,对各部门(岗位)的标准符合性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记录。通过检查与评价,产品标准覆盖率达到**%,技术标准覆盖率达到**以上,管理标准覆盖率达到**%,其中行政管理标准、

5

财务管理标准等的覆盖面,超出了GB/T 15498-2003 《企业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的要求,工作标准覆盖率达到***,每个工作岗位均有工作标准;通过检查,对不符合标准要求进行了整改或改进。

五、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

企业不断推进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有效地促进了规范化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的提升。

1、对采用的标准进行了整理,自觉采用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等进行组织生产,产品质量有较大的提高,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2、通过标准化知识宣传教育和培训增强了员工的标准化意识,促使员工能够按标准化的流程去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3、进一步明确各岗位职责、工作规范、流程等,梳理了各部门执行的管理规范、法律法规等,使各项工作科学化、精细化,规范了管理行为和工作行为。

4、培育了一批具备一定标准化能力的人才,对推动实施标准化工作深入开展进行了探索,积累了经验,为企业今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六、存在的问题

1、标准化工作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工作,由于相应的专业人员不足,给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企业标准体系在ERP上建立查询系统和相关国家、行业标准(含建标、采标的标准)建立电子文档工作量较大。并且,要对标准的修订、更改、新增进行维护和调整,需要增加专业人员的配置。

2、基层员工流动性大,对新员工标准化培训要有时间,需要层层培训,提高岗位技能和业务知识,使每个员工达到各自岗位工作标准要求。

3、标准化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大,全员标准化意识还需加强。需要通过各类会议、宣传刊物、专题培训等措施进行宣传,以提高全员标准化意识。

4、标准化工作的整体性有待进一步衔接、协调。要系统地开展标准化效果自我评价,不断地改进优化,进一步强化标准的执行力度。

七、今后标准化主要工作

为了深入、持久地开展企业标准化工作,建立健全以标准化管理为基础的现代化科学管理体系,明确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发展目标,根据标准化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广泛利用多种渠道,收集标准情报

6

信息;同时要健全和加强标准化的组织工作和活动,真正做到有计划、有实施、有检查、有总结,逐步完善绩效考核,真正把标准化工作与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使标准体系进一步得到有效实施,今后要做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1、加强培训 努力提高标准化工作水平

根据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要有组织、有计划、有措施地开展标准化相关的培训工作,使全体员工认识到企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自觉按标准去规范行为,保证标准化工作持之以恒的动态优化得到逐步完善,使各项标准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作用。同时,要通过培训提高全体员工对标准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企业标准化管理水平。

2、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标准化工作

要发挥标准化工作管理小组的职能作用,根据企业标准体系建设情况,结合生产经营管理需要,制定《企业标准体系实施完善、改进提高工作计划》,并根据该计划分阶段制定实施计划,落实到各部门和个人。要通过标准的实施,发挥标准的潜在的作用,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要将标准的实施纳入管理工作的考评工作中,促进标准的有效实施。

3、持续改进,不断完善和提高

根据企业标准化是一项长期性工作,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的特点,各项标准要随着企业客观环境的不断变化,不断完善修订标准体系,适时地对标准进行审查、修订,保持标准的先进性。一是不断完善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要做好对标准化的运行情况分析、总结、对各项标准进行修订完善。要把贯彻、执行标准情况同考核、考评工作结合起来,作为评先选优的一项重要依据。二是做好标准化的整合工作。充分发挥标准化管理作用,有计划地组织、指挥企业的财力、物力、人力,做到有效地发挥各方面的潜能,完成各项生产经营指标,通过企业标准化体系的有效整合,确保生产经营取得良好的效果。三是进一步提高标准编写水平。有计划地开展标准相关知识的培训班,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培训,切实提高标准化兼职人员的综合素质,使标准编写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四是做好标准实施工作。要标准的贯彻和实施作为关键工作,要求各管理层和全体员工都要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认识,强化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管理行为,严格执行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使管理工作逐步形成

7

制度化、法制化。五是建立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机制。要根据不断完善经营管理的同时,各项标准也要动态地随着持续改进,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总之,管理是企业之基,加强企业标准化建设是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新形式下,我们将在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按照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要求,加强企业标准化管理,重点抓好企业标准化规划的实施,使我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8

第9篇:惠农区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

雷中仁

近年来,惠农区委、区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打造统筹城乡试验区的总体要求,加大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力度,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三新工程”,通过产业化运作,各类流通中介组织蓬勃发展,农村多元化的市场格局已逐步建立,基本实现农村供应充足、产销平稳。2009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6.9亿元,比上年增长13%;按照农业人口所占比重推算,全区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56亿元。

基本情况

(一)传统市场巩固完善,新型市场日渐成熟

1、传统农贸市场布局合理,功能设施水平不断完善。我区现有农贸市场8个,其中:城市农贸市场6个,所销农产品60%来自本区以外;农村集市2个,所销农产品以本区为主。农贸市场的大小、功能、布局与我区人口居住分布及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基本能够适应。近年来,先后对辖区内所有的露天农贸市场进行硬化,建设了农产品销售台,安装了简易大棚,增设了农残检测、冷藏保鲜、价格发布等功能。加强对农贸市场的管理,将春晖市场、康乐市场、一矿批发市场交给私人承包管理,将其他市场交给了乡镇和街道管理,进一步保证了市场的日常经营秩序和各种执法监督工作的到位。

2、以农超对接为主的新型农产品市场发展势头强劲。城乡超市发展速度加快,规模不断扩大。以肉、菜、蛋、奶、粮油为主的农产品也开始从农贸市场和粮油店逐步走进超市,近三年,我区销售农副产品标准化大型超市由原来的1家增加到4家。农超对接便利店达到13家。城市辖区有一定规模的小区都设有农产品便利店,连锁经营已成为发展趋势。

3、农业产业化为农产品的销售开辟了广阔市场。加快调整优化农业和农产品结构,确立了以脱水蔬菜、枸杞、奶牛为主的三大特色产业,基本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链。建成脱水菜加工企业70多家,年产能力达到1万吨;建成枸杞加工企业2个,高标准奶牛养殖园区19个,牛羊肉加工企业1个,生

猪屠宰厂1个。2009年,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引进中粮集团,建成了4.8万亩番茄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3万亩脱水蔬菜基地、7万亩优质枸杞基地以及存栏2万头的优质奶产业基地。同时,共建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0个,吸收会员3675人,带动辐射农户5937户,形成资产达到1236万元,为农产品的销售开辟了新的渠道。

(二)遍布乡村的农资店、农家店是农村供应的主渠道。

我区从2007年开始,分别由中农金合和中邮物流,在农村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农资店、农家店等,目前共设立农资店、农家店146家,其中:农资店77家、农家店69家,组建了3个配送中心,5个直营网点,245个连锁网点,形成区域内上联农资生产企业、中联配送中心、下联零售终端的“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统一售价、统一标示、统一管理、统一服务规范、直营店统一核算”农资经营网络,取代了农村原有的“小卖部”、“窗口店”,覆盖了我区所有的乡村,成为农村生产生活必须品供应的主渠道。

(三)农产品销售渠道畅通,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卖难”问题。我区种植业产品主要有小麦、玉米、蔬菜、瓜类、番茄等。2009年,粮食作物面积达到

1.8万公顷,其中,夏粮面积0.9万公顷,产量5.7万吨;秋粮面积0.5万公顷,产量3.8万吨。小麦除农民自食外,其余部分都被本区及周边的面粉加工厂收购加工;秋粮都被外来粮贩上门收购。蔬菜面积为0.37万公顷,主要以脱水菜和设施菜为主,脱水菜产量15万吨,均被本区的脱水菜加工企业收购,经过加工后销往外地,部分销往国外;设施菜主要销往我区各农贸市场和超市;瓜类面积达到70公顷,以西瓜和温室瓜为主,主要在本地市场销售;番茄面积4.8万亩,由中粮集团自行加工,销往国外。畜产品主要以牛奶为主,奶牛均以园区形式集中养殖,年产鲜奶2.4万吨,主要销往蒙牛和夏进两大知名企业;猪、牛、羊、禽年出栏数分别为1.17万头、1.6万头、10.7万只、98.6万只,主要销往本区及周边屠宰场。林产品以枸杞为主,年产干果7200吨,主要以我区现有的2个枸杞加工企业、3家枸杞合作社及贩运大户为依托,销往成都、上海、北京、哈尔滨等地。

(四)政策措施到位,法制保障健全。积极落实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拉动农村浪费。截至2009年底,共设立下乡产品销售网点19个,销售各类

下乡家电产品3909台,销售额605万元,直接补贴费54万元;农户购买汽车、摩托车741辆,销售额1092万元,直接补贴费109万元。今年以来,国家扩大了补贴对象范围、提高了下乡产品的最高限价,在此新政策的基础上,在全区范围内实行了家电下乡销售网点现金直补政策,进一步简化了补贴兑付程序,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群众,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购买积极性,拉动了下乡产品的销售量。2010年元月份以来,全区销售各类下乡家电产品1981台,销售额288万元,申报补贴1069台,直接补贴费32万元;购买汽车、摩托车159辆,兑付补贴23.7万元,家电销售数量接近上年的一半。积极组织农牧、商务、工商、公安、质监等部门,主动开展农产品食品安全、农资打假活动,严把生产、流通和使用3个关口。2009年,共开展专项检查51次,出动执法人员368人次,共办理各类案件19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万余元,严厉打击了违法行为,净化了农村流通市场。

加快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一)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工作。积极探索农资经营主体诚信体系建设,落实完善农资市场主体准入制度、农资市场巡查等五项制度建设,将农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任务落实到工商所,加强部门合作,建立工商、公安、农牧、质监等部门之间农资质量安全联席会议制度,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形成疏而不漏、监管有力的网络。

(二)加快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三新工程”建设。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积极引导城市连锁超市运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在农村发展农家店,完善农村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以城市连锁企业和超市为龙头,与各农家店签订加盟协议,形成“捆绑式”利益共同体,运用现代流通方式,实行货物配送,建立新型农村市场流通网络,切实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提高商品质量。加强农产品流通企业冷链系统、安全系统和可追溯系统建设,重点做好春晖市场改造和静安市场的建设,积极开展“农超”、“林超”、“粮超”等对接活动,运用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改造和提升农村流通网络,完善农副产品购销体系。

(三)优化农产品市场网络,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在“十二五”期间,力争形成以陆路口岸为平台,以城区大型综合批发市场为龙头,以城乡各专业产地

市场为核心,以各类农产品经销商队伍为主体、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为辅助、供应出口为补充的开放统

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

(四)完善批发市场基础设施,推进市场管理现代化。推广“企业办市场,市场企业化”模式,加大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输、分级检验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市场信息化建设,开发市场内部信息资源,逐步实现市场交易、结算、仓储、运输、配送的智能化管理。

(五)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农产品出口。积极推进以脱水菜、奶牛、有机枸杞等为主的三大出口加工基地建设,打造品牌,适时组织参加各类出口商品交易会,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对外出口的新格局,提高出口农产品的附加值。

(六)发挥农村中介组织作用,培育多元化市场流通主体。加快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鼓励各类工商企业收购、兼并、参股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农村市场建设和农产品、农资经营,培育一批大型涉农商贸企业集团。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发挥各级供销合作社的作用,把供销社真正办成农民自己的合作组织,支持其在农村建立以农产品产销为纽带的各类专业协会、合作社和商会。

(作者单位:惠农区商务和文化旅游局)

上一篇:河南省土地整治网下一篇:企业对社会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