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媒体传播学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为集通讯、上网、支付等为一体的新兴媒体。不断集成化、智能化的手机,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信息通讯工具。手机的普及对新闻传播的影响深远,融合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等传播类型,加深了媒体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对知识沟理论等理论产生影响。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手机媒体传播学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手机媒体传播学论文 篇1:

对手机媒体的传播学思考

[摘要]手机媒体是一种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大媒体之后出现的、以手机为载体的媒体,手机媒体传播的特点是即时的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结合,我们可以称之为“人际大众传播”。本文认为,作为“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重要成员,手机媒体对大众传播的广泛参与,优化了传播过程,弥补了以往大众传播的缺陷,同时也打破了主流媒体原有的传播思路与格局,对主流媒体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 手机媒体;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主流媒体

[

手机媒体是一种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大媒体之后出现的、以手机为载体的媒体。由于手机携带便捷,短信收发方便,加之其功能不断增加,可以拍照、录像、收听广播等,手机已经开始从通讯终端真正走向了信息的接受和发布终端,切实参与到了媒介的传播当中。“媒介即是讯息”[1],从早期的人际传播到后来的大众传播,从报纸到广播到电视到互联网再到手机,无不印证了传播发展的基本理论,即随着媒介环境的迅速变化,人们在媒介的使用上必然“转向较不集中的,用户更大的,传播内容更加多样的和个人使用者更能动地介入传播内容的技术”[2]。今天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手机已作为一种重要的新的媒介传播工具而存在。因此,对手机媒体传播的探讨与思考就显得十分必要了。以下是笔者对此问题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手机媒体传播是一种“人际大众传播”

原始的信息传播方式应该是一对一的,是一种典型的人际传播,人际传播作为人类传播活动的初始形态和典型形式,它的突出特点在于:传播过程中的传者和受者均是个体,没有面向大众,也不涉及到任何组织和团体。后来,到书籍传播时代,才出现了一对多的传播,这是大众传播的端倪。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3]。大众传播真正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其代表事件是“人人都看的报纸”——廉价“便士报”的出现(以《纽约太阳报》和《先驱报》的创刊为标志)。以后,报刊、广播、电视把一对多的传播发展到了极致。

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区别主要在于大众传播是以模糊的受众为前提的,信息面前人人平等,受众之间无差别,受众对传播者的认识比较清晰,传播者对受众的了解则比较模糊;而传统的人际传播则比较明确自己的传播对象,对象之间通常也是有差别的。

较报纸、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体而言,网络是大众传播中速度最快的,但网络的大众传播是建立在人际传播基础之上的,同时,网络还有社区类型的小众传播,比如,“讨论社区”就反映出更多的人类传播的原始状态。“分众传播和小众传播的概念,专业化频道的对象性,都不仅仅是人数的简单缩减,它也在某种程度上显示了大众传播方式的微妙变化”[4]。今天,手机作为新的传播媒体较网络传播而言,它所引发的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关系更加微妙。如果说,网络虽然有了明显的人际传播的特征,但却仍然属于典型的大众传播,那么,手机却因其自身是一种以人际传播为主的媒体,它虽然可能具有大众传播的一些特点,但它却并不是典型的大众传播,当然,它显然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人际传播。鉴于手机媒体传播模式的这种特殊性,本文认为,我们可以将手机的传播方式称为“人际大众传播”{1}。

手机“人际大众传播”的新模式使人们从过去信息的奴役地位中解脱了出来,张扬了个性,提高了个人对于信息的掌控能力。根据一份对上海大学生使用手机短信的调查,大学生们使用手机第一认同的原因是“自由自主控制”,这显示了对个人化社会的一种认同。在个人化社会中,手机短信即时的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结合的优势是个人化实现的重要途径,而恰恰个人化社会也给手机短信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马克思指出,社会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个性不断发展的过程。因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的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5]。传播学者施拉姆也提出:人们选择不同的传播途径,是根据传播媒介及传播的讯息等因素进行的。人们选择最能充分满足需要的途径,而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他们则选择其容易接触的途径。他还提出了人们选择媒介或信息的或然率的公式,即: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选择的或然率[6]。公式中“报偿的保证”指传播内容满足选择者的需要的程度,“费力的程度”则是指得到这则内容和使用传播途径的难易程度。今天人们更看重手机媒体传播的原因正在于,通过手机人们能最大程度地满足自己对于信息的需要,而且丝毫也不费力地对信息进行控制。

而以前的传统媒体,使人丧失了信息控制的自由,即便是互联网,虽然以E-mail、BBS、ICQ、个人主页等形式告别了以广播和电视为主体的电波媒介时代的冷酷而变得亲和,但又因其繁复的功能而削减了便捷性,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个体对于信息的掌控力度。而手机媒体的脱颖而出却真正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的被动局面,顺应了时代的需要。“任何新媒介都是一个进化的过程,一个生物裂变的过程。它为人类打开了通向感知和新型活动领域的大门”[7]。媒介的发展最终应该对人的个性发展与自由有一个成全,手机媒体做到了这一点。

二、手机媒体对以往大众传播模式的补救与优化

由于手机媒体强大的媒介传播优势,加上其典型的“人际大众传播”特征,从而使它天然地具有了对以往传播媒体功能的补救与优化作用。“跨媒体”传播是这个时代传播的基本特征,而这种“跨媒体”传播方式因为手机媒体的存在而革命性地开辟了媒介传播的新天地。传统主流媒介不再是报道的唯一主角,手机短信、网络BBS论坛和网络新闻媒介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手机媒体,它将逐步进入到信息传播报道的中心地带,成为事件报道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本文认为,手机媒体对于大众传播的理论意义可以由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第一,优化大众传播过程,弥补大众传播的缺陷。手机媒体(短信)实现了从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再到人际传播的回归,弥补了大众传播时代单向传播的缺陷,满足了人们发表观点、抒发情感的需求。利用文字传播有自己的优势,从人际传播的角度看,当双方不进行直接交流时,可以克服羞涩心理,更加敞开心扉。据一篇名为《手机短信息使英国人越来越疯狂》的报道说,英国近半数手机短信含浪漫或情色内容,内容非常个人化。37%的用户用短信息来说“我爱你”,24%通过短信息调情,1%的人甚至通过短信息来求婚。调查显示,人们在通过短信息交流时比面对面或电话交谈时更大胆。有的内容提供商还推出了“短信息调情宝典”[8]。使用者借助于这种公共性表达模式,可以同时达到既沟通又隔离,既表达又掩盖的双重效果,实现传播者有限表达和可控沟通的传播意图与目的。

虽然互联网显然先于短信出现和普及,它促进和加速了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的“小众化”趋势,但是互联网的出现并没有能够将人类带入到一个小众化传播时代。首先,由于互联网硬件上的要求及由此带来的不算低廉的费用限制了其普及的范围。其次,上互联网对用户本身知识层面和技能层面上的要求也限制了其受众面,使得互联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可能像电视、广播等传统的大众传媒那样“走入寻常百姓家”,拥有巨大的受众群体,从而也就不可能像电视和广播那样产生普遍而深远的影响。新的小众化传播媒体——手机短信的出现有效地弥补了网络媒体在受众方面的先天不足。

第二,手机参与大众传播,给现有媒介弥补各自不足,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提供了平台。手机短信为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沟通更加方便快捷,尤其是手机与互联网的结合,进一步扩展了手机短信的交流空间,逐渐形成了“点—点”与“点—面”的交叉复合传播模式。手机短信与电脑网络一样具有交互性、快捷性、隐蔽性、多媒体、多界面、视屏化、人性化等特点,与过去传统的媒介传播方式有着明显的分野。

短信被有效地运用于电视广播中,担当着反馈载体的重要责任,同时也促使旧有的大众传媒从形式到内容发生新的变革。“媒介即讯息”,手机短信在带来传播方式突破的同时,也成为广播电视的节目内容。手机短信提供的反馈内容被广泛运用于大众传媒的节目中,使过去节目中的一面之词、两面之词跨越到多面之词,这种媒介与受众的互动带来了内容上的创新,手机短信的可储存性也弥补了语言传播稍纵即逝的缺陷。

由于手机媒体的参与 ,今天的大众传播已经不是从前的大众传播,同样,今天的人际传播也早已不是过去的人际传播了。在“非典”报道中,我们甚至能够看到这样的传播曲线,当大众传播出现某种哑语时,人际传播迅速跟上填补空白,而当后期,大众传播苏醒过来以后,能够安定民心的又成了大众传播。在这种比较特殊的传播案例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共同组合成为一波三折的传播路线,两者之间互有借用,互有补偿,有对立,也有转换,形成了社会传播生态的传播链。在这里,实际上我们发现了一个在当下存在着的传播生态学问题。如今各大媒体都只是这个传播生态系中的一员,谁能更好地发展,谁能更好地取长补短,汲取其他媒体所长,实现各媒体的合作,这成为它们能否更好地生存下去的关键所在。

第三,手机媒体参与大众传播,受众不再只是信息接受的被动者。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传播学家提出“魔弹论”(又称“媒介万能论”),认为大众传播具有子弹打靶那样直接明显的效果,我传播什么,受众就会接受什么。受众总是被动地接受传播者想提供的信息,受众的意愿只能通过各种调查问卷等间接形式来体现。这种理论过高地估计了媒体的影响力,把受众置于从属的地位。事实上,受众并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客体,而是积极的、能动的群体。以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今天,传播技术的发展为受众提供了多元化的媒介消费形式,也因此调动了受众的主动参与性,传播者和受众的界限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了。就理论上来说,每个人几乎都有可能成为传播者,传播机构和个体受众的区别也被缩小了。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中,“把关人”在控制着信息传播,起支配作用,是一种线性传播模式。而互联网及个人电脑的出现与普及却摧毁了这种权力中心,解构了传媒。及至新媒介衍生物——手机短信的兴起,这个解构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短信传播使传受主体呈现出多元交互性,并且在新的传播模式中形成动态的权力分解与集中。“把关人”的权力在这里分解出无数的个人传播主体,这是一种多元而矛盾的主体、分散的主体,具有动态交互性;而且由于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很少第三者介入,信息的传送——接收——反馈的过程十分迅速,双方的地位也是平等的,从而打破了传统大众传播主体的机构性、权威性。

最后,手机媒体的出现,还充分体现了媒体传播的人性化特点。保罗·莱文森在他的多本著作中反复谈到了媒介演化的“人性化趋势”和“补偿性理论”,认为人类技术的开发总是越来越人性化,而人们选择的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又都是一种补救性措施,都是对过去的某一媒介或媒介的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救与补偿。他说:“我们选择的工具是:媒介如何延伸我们交流的范围和能力,却又不扰乱我们从生物学角度的企盼。”[9]因此,手机媒体对于互联网、电视等的突破和补救,具有开创的意义,是媒介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就现状和可以预见的将来而言,笔者认为,只有手机才能把人类从各种不自由中解放出来。

麦克卢汉曾提出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10],是人的感官和中枢神经的延伸。这些实际上都表现了人们对媒体的另一种愿望和需求,希望它更多的向“人”这个角度靠拢。个性化、人性化是所有媒体的最终需求。“电视是家庭信息终端,电脑是办公室信息终端,手机是个人信息终端。只有手机最充分体现了个人的差异和需求,也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在信息需求方面的个人价值。”[11]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在手机这里才得到了真正的体现。

三、手机媒体传播给主流媒体带来的挑战与思考

手机媒体参与大众传播的理论价值与意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手机媒体信息发布的快捷迅速以及个人化的特点,其对主流媒体的传播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威胁到了主流媒体原有的传播思路与格局,尤其是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上,手机媒体正慢慢地将主流媒体逼向尴尬与被动的境地,这一点同样应该引起传媒领域的高度重视。

第一,手机媒体传播在时效性上给传统主流媒体带来挑战。以2003年发生在广州市的非典型肺炎病例的报道为例,在传统主流媒体和网络新闻媒体还没有介入对于此事的报道时,关于此事的各种消息便通过手机短信、电话、电子邮件等传播方式传播开来,部分网上论坛也有了帖子。一时间,众说纷纭,“怪病说”、“医护人员死亡说”、“打个照面就死人说”充斥着各种场所。时至2月10日,谣言愈演愈烈,终于造成了市民排队抢购白醋、板蓝根、抗病毒口服液等相关药品的现象。据广东移动的短信流量数据统计表明,从2月8日到10日,短信的发送量从4000万条到4100万条再到4500万条,明显和事件的发展成正比例关系[12]。直到2月10日,广东各大主流媒体和其他地区的媒体才介入报道。

舆论学者认为,绝大多数流言是无源、无名的,它存在的基础是人们希望对事物有进一步的了解,希望对隐约感到的威胁做出反应,因此,流言是公众在社会生活情境中的一种应激反应{1}。通过广州的“非典型肺炎”事件,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社会的不稳定来源于传言和信息恐慌,而之所以造成如此的局面,主要是源自政府和民众之间信息的不对称,主流媒体报道的滞后对此应该负有直接的责任。

此例显示了对于同一事件的跨媒体传播或“混合”传播的传播特点,但这种模式并不意味着参与事件报道的各种媒体的同时介入,实际上,在这些传播当中,由于网络和手机的传播特点,它们总是占据最早传播的位置。尤其是手机短信,这是最新出现的传播媒介,它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发生的事情传播出去,对于一些突发事件,以短信为基本传播手段的手机媒体似乎更有时效性。一般情况下,主流媒体很难在这一点上与它抗衡。而这种传播方式由于缺乏主流媒体的公信度和媒体管理流程,因此这类传播又最容易产生假消息甚至流言,从而引起社会的恐慌与动乱。

第二,手机不仅在时效性上给传统主流媒体带来挑战,而且就其可以冲破媒体管理层的“信息封锁”控制而言,也对主流媒体的传播与管理构成威胁。在人际媒介、人际大众媒介和大众媒介的监视下,由于人际大众传播方式并不采用传统大众媒介和网络新闻媒介从点到面的单向传播方式,而是先采用点到点最后形成点点结合、点面结合的网状传播方式,这就使得信息控制面临技术上的巨大困难。当社会突发事件出现后,主流媒体或管理部门要想封锁消息几乎不可能,这必将“导致传统主流媒介社会控制力减弱”[13]。

手机媒体传播是摆脱“把关人”的新媒体传播。“把关人”是由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卢因提出的,它是指在“采集、制作信息的过程中对各个环节乃至决策发生影响的人”[14],一般的新闻传播是由传播者担当把关、过滤的职责,“把关人”是对传播及传播效果的重要调控者。在手机短信的传播过程中,能够符合“把关人”要求的主要是短信服务商。然而,现阶段的短信服务商能够做到的短信把关工作还只是简单的按照用户需求采集、筛选信息等,加上短信服务商还要保护用户的基本隐匿权,也限制了短信服务商对传播信息的控制力。另外,一些短信服务商在商业利润的驱使下,也会放松对短信的管理与限制。这样,如果说传统媒体的把关逻辑是“只有……才能发布”,网络媒介的把关逻辑是“只要不……就能发布”,那么手机媒体的把关逻辑却是“只要我想……就可以发布”。显然手机传播几乎完全由个人来设置新闻的议题,很难受到限制。同互联网一样,手机媒体在技术上的设计也是“充分分散”和反控制的。扩散消息是它的优势,控制消息却不是。

鉴于手机媒体传播的这一特点,为了避免“雪崩效应”——当一条消息是为人们所急需的(这一点至关重要)信息时,在始终无法证伪的情况下,手机与网络传播具有对抗控制的巨大的反制力;于是伴随着信息恐慌的流言,便会像雪崩一样愈演愈烈——的出现,我们就只能寄希望于理应具有强大公信力的传统媒体能够始终做到信息的及时化、真实化和公开化。“信息的及时,真实和公开,这是任何负有社会责任的大众传媒所应该葆有的信仰与原则,及时、真实和公开地报道新闻,也可以成为社会抵御突发性社会恐慌的预前反应。并且,从效率的角度看,这样的预前反应是成本最小的控制措施”[15]。但正是这一点恰恰是我们的宣传系统长期难以逾越的理念障碍。

马克·斯劳卡指出:“数字革命在它的深层核心,是与权力相关的。在传统时代,个人试图向大量公众发言,是处处受阻的。在这种情况下,当传媒以虚假的‘民意’来牵引舆论时,公众往往只能被迫成为沉默的大多数。”[16]然而,在一个多传媒势力并存的时期,“沉默的大多数”有了更多的自由话语的空间,因此当“虚假的民意”出现的时候,人们并不会听之任之,而是会通过别的渠道获取他们认为是真实的信息,由此所带来的不实流言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因此,要想消除这种对社会秩序的潜在威胁,最为根本的举措就是重拾主流传媒的公信力,政府管理部门和传统媒体必须在新闻信息的及时、真实和公开上有所进步。从当代社会的传播路径的丰富性上说,已经完全没有了“不透风的墙”,如果传播的飓风足够大,那么,那些笨拙的控制之墙,不仅会被穿越,甚至会归于崩塌。在社会学总体意义上,这类结果可能会是颠覆性的[17]。

第三,手机媒体的存在还给如何维护整个传播的生态平衡提出了新的课题,这一挑战所引发的冲击同样是深层次的。2007年初发生在北京的“病猪肉”事件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新年开始不久,这样一条手机短信在北京地区广泛流传:近期暂时不要食用猪肉,目前部分猪肉携带一种化脓性脑炎病毒,北京所有医院刚开完会。有的短信在时间上说的更详细,说是“12日北京所有医院紧急开了会”。有鼻子有眼,又大都是朋友们发来的,不由你不信。有的短信的末尾又加了一句“这是卫生部内部消息”,似乎更“权威”了,对受众的判断形成了更为严峻的挑战。

13日,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赵春慧出面辟谣:北京没有发生由于食用猪肉而引起的任何疫情,短信内容不属实。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贺雄也驳斥“病猪肉”说,认为医学上没有资料表明食用猪肉会导致人感染脑炎。问题到此似乎可以画上句号了,然而,事情并没有这样简单。15日,网上一则消息提出,北京市虽然对短信辟谣,但并未对京郊是否有猪瘟疫情作任何解释,而此前曾有消息说北京通州地区出现了一批病死猪,死因不明,去向不明。另外,有消费者说,虽然还发现没有猪肉病毒感染到人,但是这并不能证明猪肉没有携带病毒。而同是15日这一天,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曝光:河北省新乐市邯邰镇一些村子的不法商贩将病死猪肉加工后,以低廉价格销往保定、石家庄、北京等地。16日,有媒体报道,北京警方称发“病猪肉”谣言短信最高可判刑5年。然而在接受“新华视点”记者采访时,北京市公安局一位负责人却表示,北京警方并没有作过这样的表态,对于这次“病猪肉短信”事件,北京警方也没有专门追查,因为这条短信只是市民亲友之间的善意提醒,没有明显证据表明有人在故意造谣生事。到了1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协调司司长孙咸泽表示,卫生部门已经对这一事件表了态,认为手机短信内容不符合客观事实,我们尊重他们的意见。此外,没有什么可说的。

不同的部门,说法不一,似乎对“病猪肉”事件一概讳莫如深,这引来了更多的疑点,恐慌根本无法消除。更加让人无法理解的是当有记者私下就北京“所有医院”有没有就防控脑炎紧急开会而向北京几家大型综合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询问时,得到的回答都是:没听说过。然而,据卫生部10日公布,2006年12月,全国报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201例,死亡14人,发病数与11月(46例)相比上升了336.96%,死亡数与11月相比增加了10人。卫生部已要求各地加强监控力度,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18]。如此,医院不开会基本是不可能的,显然,医院的说法与做法也是有矛盾的。

猪瘟的传言和脑炎高发的消息几乎同时出现,口口相传,加上相关部门各说各词,两件原本不搭界的事就这样被自然地重叠在了一起,引起了更多的猜疑。也就难怪记者们提出:“面对新的形势,如何进行有效的信息监管,既不侵犯公民正当权益,又能维护社会稳定,已经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部门面前的一个新课题。”[19]而从传播理论上讲,这件事情的发展过程其实提出了一个传播生态学问题,或者按照布尔迪厄的提法是一个“媒介场”问题,如何处理“媒介场与其他场域之间的关系”,如何应对“媒介场内各种媒介及工作者的占位与关系”[20],这应该引起理论界、媒体管理部门甚至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

手机作为一种新媒体,一种低准入门槛的信息终端,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意方式表达任何内容成为现实,这是科技史和传播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当然,和所有其他的技术发明一样,手机在给人类社会开创了一片新的前景的同时也埋下了许多消极的隐患。卢梭说:“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21]今天,我们既要充分享受手机媒体给我们带来的诸多便捷,同时也要努力探索,切实应对手机媒体给原有传播带来的挑战与问题,净化传播环境,真正使手机媒体走上良好的发展道路,为人类的信息传播事业与人类自身的解放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10]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p33.

[2][美] 沃林·塞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慎之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p12.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p111.

[4]刘宏.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谁改变了谁?[J].青年记者,2006(7).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p532.

[6][美]威尔伯·施拉姆著,陈亮等译.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p114.

[7][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加]弗兰克·秦格龙著.麦克卢汉精粹[C].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p422.

[8]引自魏殿林.手机短信的心理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4(5).

[9][美]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手机:挡不住的呼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p129.

[11]熊澄宇.新媒体与移动通讯[J].广告大观(媒介版).2006(5).

[12][13]周勇.近期我国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混合传播初探[J].新闻界,2003(3).

[14]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p156.

[15][17]杜骏飞.流言止于传媒的公信[J].新闻记者,2003(3).

[16][美]马克·斯劳卡著.大冲突: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杜1995.p5.

[18][19]李柯勇,宋振远,王思海,李舒,张晓松.不实信息为何迅速传播[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01/17/content_5618321.htm.

[20]刘海龙.当代媒介场研究导论[J].国际新闻界,2005(2).

[21]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p4.

On the Communication of Mobile Telephone

Chen Yan

(School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Key words: the medium of mobile telephone; mass communicatio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main current medium

作者:陈 艳

手机媒体传播学论文 篇2:

浅析手机媒体新闻传播学上的创新

【摘 要】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为集通讯、上网、支付等为一体的新兴媒体。不断集成化、智能化的手机,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信息通讯工具。手机的普及对新闻传播的影响深远,融合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等传播类型,加深了媒体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对知识沟理论等理论产生影响。

【关键词】手机媒体;新闻传播学;创新

一、手机媒体的界定

手机,又称移动电话,相对于固定电话,原本是可以跟随人移动的通讯工具,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增加,手机可以实现上网、收发邮件、阅读新闻、拍照、购买商品等服务,是通讯与计算机技术相融合的产物,成为网络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俨然就是迷你电脑。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认为,手机媒体是借助手机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随着通讯技术(例如3G)、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手机就是具有通讯功能的迷你型电脑;而且手机媒体是网络媒体的延伸。随着科技的创新,3G等新的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手机的通讯功能将渐渐被淡化,新闻传播、娱乐游戏、移动虚拟社区、信息服务等附加功能不断增加,继手机上网、手机游戏之后,手机小说、手机报、手机电视、手机电影等新业务都已出现。通过手机收看电视、阅读报纸、浏览小说……手机像一张大网,正在整合众媒体。

二、手机媒体的特征

手机具有高度的便携性,可以随身携带,在有移动网络覆盖的地方随时传播信息,极为方便。传统媒体的报刊、电视、广播的用户反馈过程相对缓慢,邮寄信件、拨打热线,用户反馈渠道匮乏。而在手机媒体时代,微信、微博、短信等方式可以很快的反馈用户意见,传播的互动性强,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声音等随时与传播机构进行互动交流。手机媒体实现了观众主动收看电视节目的要求,可以随意选择收看时间、收看地点,甚至收看内容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这些手机媒体的特点直接给受众提供了新的体验,给受众带来全新的感受。

我国手机网民人数从2007年0.5亿,到2011年的3.56亿,到2014年的5.57亿,可以看到我国手机网民每年都在增长,手机媒体越发成为网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手机媒体的功能多元,手机搜索、手机银行、手机支付、手机新闻客户端等等,手机媒体称为新兴媒体中最亮的一个焦点。

三、手机媒体的创新

截至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增加567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手机视频用户数量超过计算机网络视频用户数量,成为收看网络视频节目的第一终端,近两年用户在PC端收看视频节目的比例在持续下降,而手机端的比例则在持续上升。这也表明,手机媒体作为新兴的媒体,能够很好地给用户提供信息服务,手机媒体正日益替代传统媒体和计算机。手机媒体实践对传媒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新闻传播学上也有创新意义。

1、内容创新:丰富了新闻产品形态

人人都有手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UGC使新闻产品形态和内容极大的丰富,传统媒体报纸可以通过手机报发送简要的报纸图文内容,可以通过移动互联在手机网站上展示音视频内容,也可以通过手机APP客户端推送内容;广播也增加了与受众沟通的渠道,手机广播APP客户端可以随时接受广播信号,并且可以收听任何网络广播电台节目,还可以通过手机广播APP、微博与节目主持人进行互动,也可以关注广播微信公众号;手机电视的发展,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观看电视直播,也可以搜索已播出电视内容,电视传统的线性播出方式缺点得到很好的改进。传统的媒体都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新闻报道形态,打破了传媒界原有的界限,各种传播媒介之间的融合加强,逐渐走向深度融合,现在媒体着手建立的全媒体运营中心,充分调度各方面资源,全新闻形态产品的展现,给受众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感官体验。

从手机网络的2G到3G,到了如今的4G,移动互联网的和手机媒体的发展促使接收新闻信息变得更加方便。“全媒体”、“自媒体”等传播渠道不断出现,专业新闻生产与用户自制将同时并存,共同担当起监视环境的社会责任。

2、传播方式创新:融合多种传播类型

手机的通讯具有人际传播的强大功能,但随着手机功能的增加,手机媒体也具有了大众传播的功能,手机传播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组织传播融为一体,甚至还渗透着自我传播。手机媒体不仅可以提供线性方式传播,而且可以提供非线性方式的点播和下载,实现了实时性传播和异时性传播的共存,人们不仅可以了解正在发布的新闻,而且可以了解过去发布的新闻。

在手机媒体传播中,信息接受者自主性、选择性增强,受众可以自由地选择和发送信息,信息及时互动得以实现。受众可以在线收看新闻、电视、电影等多媒体节目信息,也可以分享给朋友,实现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无缝对接。传受双方可以迅速实现互动,地位平等。互动性的增强,接入互联网的手机十分强调互动性,能够即时实现新闻信息的传播和受众的反馈,例如人民日报微博上发布一条消息,关注的微博用户都可以收到,不关注的用户也可以检索到,并可以点评或转发,极大地提高用户和媒体提供者的互动性。

3、理论创新:缩小“信息沟”

“信息沟”又称“知识沟”,这是由美国传播学者蒂奇纳等人提出的假设,认为随着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传播的信息的日益增多,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将比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这样,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呈现扩大趋势。而此时的大众传播媒介为传统的传播媒介,阅读报纸的文化水平限制、广播电视的线性传播及不易储存性等,无疑限制了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受众。

但随着手机媒体的普及,降低了受众接触大众传媒的门槛,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同时,多媒体信息多渠道的传播,使受众有了自己选择、大量接受新闻传媒信息的可能。这一定程度上可以缩小社会经济地位造成的“信息沟”的扩大。首先,手机的技术特性促进了城乡间“信息沟”的缩小。其次,手机信息的特性促进了城乡“信息沟”的缩小。再次,由于目前一大部分农民拥有功能强大的山寨智能手机,使他们能够依靠这种单一媒体就可获得比传统媒体容量更多的信息。

四、结语

总之,2013年底中国正式发放4G牌照,成为4G的元年。2014 年中国 4G 商用进程全面启动,根据工信部发布的《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截至2014年12 月,中国 4G 用户总数达 9728.4 万户。手机媒体进入4G高速时代,将会更加受到用户的青睐,对新闻传播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让我们一起期待手机媒体带给我们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6.

[2]《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502/t20150203_51634.htm ,2015年1月

[3]陈德年.手机媒介与新闻传播[J].中国记者,2008(10).

[4]袁立庠,尚勤.手机媒体对中国城乡“信息沟”因子的影响作用[J].现代传播,2012(6).

作者:任洪忠

手机媒体传播学论文 篇3:

手机媒体性格探析

【摘要】手机媒体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出现的一种以手机为传播载体的新媒体。本文对手机媒体的发展现状进行概述,并提出手机媒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手机媒体 新媒体 信息传播

一、手机媒体的发展现状

根据信息产业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数已发展到5.46亿户,稳居全球第一。这就意味着,每三位中国人中,至少有一位拥有一部手机,如此庞大的受众群体,为手机媒体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①

二、手机媒体的存在形式及特征

(一)手机媒体的存在形式

1、手机报。所谓手机报,就是把手机当作一个载体来刊登报纸上的新闻内容。2004年7月18日,北京好易时空公司和中国妇女报社推出全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掀开了手机与报纸联合发展的序幕。之后,《中国青年报》《京华时报》等各大报纸,浙江、广东、深圳、重庆等地区陆续开通了手机报。

2、手机小说。2004年,小说家千夫长将手机小说《城内》以18万元的价格卖给了SP。手机小说如今已风靡全国,手机文学已逐渐形成声势,开始走向繁荣。②

3、手机电视。2004年上海文广新闻集团、上海移动和江苏移动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共同开发移动流媒体及相关增值业务内容服务。据推测,到2007年底,中国手机电视业务的用户数已达到505万左右,到2008年底,中国的手机电视用户将达到2356万户,手机电视业务收入将达到92亿元。③

4、手机电影。2005年,由北京圣一门影视策划有限公司发布了一部由手机拍摄并在手机上播放的短片《苹果》。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手机电影诞生。

5、手机搜索。手机的搜索功能是近几年随着手机报、手机小说,手机电视等功能的开发而出现的。2004年,百度推出手机搜索,同时带有贴吧功能,Yahoo也同期推出手机搜索。推出有图片、铃声、本地搜索功能的手机搜索引擎,随后Google、新浪也跟进。此项技术使手机更趋向于向多媒体的发展。

(二)手机媒体的特征

1、手机媒体的保有量大,受众具有广泛性。目前在我国国内,手机数量接近6亿部,为目前数量最大的终端媒体。值得关注的一个事实是:手机市场的发展时间只有短短的十几年,而与发展几十年的电视行业和电脑行业相比,手机保有量的发展速度则是增加最为迅猛的。这是手机媒体形成的基础,也是手机媒体发展的希望。

2、手机媒体的移动性强,信息传播速度快。由于手机具有随身携带的便携性,因此,无论是点对点的传播,还是点对面的传播都可以在动态中完成。同时,手机媒体也打破了前四大媒体固有的信息采集的限制,只要你有信息,你愿意传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从而,手机媒体传播的信息也就更加多元、全面和迅速。无线移动的无限双向交流潜力,使手机成为信息传播最方便的载体。

3、手机媒体的交互性和主动性强。交互性强是手机媒体的最大优势。它不同于传统媒体只能被动接受信息的信息单向传播,而是信息互动传播的过程。它可充分调动用户的参与意识,在传者和受者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的通道,一方面用户可以获取他们认为有用的信息,同时,厂商也可以得到宝贵的用户反馈信息。使受众积极发挥主动性,加强互动过程。这种优势也使得手机广告可以与电子商务紧密结合,马上完成一个交易的过程。

4、手机媒体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手机媒体信息传播的互动性使得受众的主动性增强,调动受众的参与意识,受众可以自由定制需要的信息服务,满足自己的个性化需求。受众的主动参与和个性化满足的过程,使传播效果不断加强。与此同时,手机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可以通过手机用户定制内容,来区分不同的受众群体,定向地向受众推介信息。手机媒体所拥有的信息平台可以提供包括信息定制、信息分类、用户反馈等系统在内的分类信息服务,为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作保障。

三、手机媒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手机媒体的负面信息横行,垃圾信息泛滥。由于社会控制机制还不健全,短信传播“把关人”的缺失,使得各种有害信息在手机上大肆传播,因此也使手机媒体成为各种社会不良信息传播的渠道。例如目前手机短信上充斥着各种垃圾信息,包括低级广告、色情信息、骚扰信息、谣言等。

您的手机是否收到过这些信息

(图表来自人民网手机短信问题调查结果2004.04.07)④

2、技术限制阻碍手机媒体的发展。首先,手机的屏幕小,容量有限,是手机作为信息接受终端最大的局限。能够收发多媒体短信的手机一般一个屏幕只能显示100个左右的汉字,而手机报的内容也只能有7000到10000字的图文信息,同时这种屏幕和容量的限制还影响到了手机广告的多样化,使手机上网、手机电视、手机电影的效果大打折扣。其次,手机上网的技术还不成熟,手机上网的下载速度远远低于所预期的速率,还出现信号中断等问题,容易使受众产生烦闷的情绪,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手机都支持上网功能。⑤

3、缺乏符合手机媒体要求的特定传播内容。目前无论是手机报、手机杂志,还是手机电视、手机电影,原创内容都很少,无非是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上的内容复制到手机上,而新闻、生活、财经类的资讯较少,面对知识水平、消费水平、社会地位都较高的手机媒体受众,复制传播的内容显然很难吸引受众。新闻信息传播还没有真正成为手机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手机也还没有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途径。

4、手机媒体的发展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手机媒体的健康发展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保障,由于新媒体在国内还尚无相关立法,所以作为新媒体重要成员的手机媒体的发展就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目前仅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控制手机“污染”的相关条例,但是相对于目前手机媒体发展的现状,仅有这两部条例的规范还是明显不够的。⑥

5、广告相对缺乏是制约手机媒体发展的重要因素。现阶段相对缺乏的广告是制约手机媒体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手机媒体自身的缺陷——显示屏固定、偏小并且容量有限。这不符合广告商运用大版面,有冲击性的图片、镜头以及有穿透性的语言来打动受众的需求。其次,手机媒体在发展中出现的信息传播不规范现象已经在受众心目中产生了阴影,影响了受众公信力,这些负面影响让用户觉得广告信息难辨真伪,由此产生抵触心理。

6、手机媒体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环境问题。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但目前在国内专业回收处理废旧手机的市场却还几乎是一片空白。一块手机的电池就能严重污染6万升水,因此,废旧手机何去何从的问题确实令人担忧。

四、促进手机媒体健康发展的策略

1、利用法律手段,加快规范手机媒体健康发展的法规建设。法律是调节社会发展的有效武器,手机媒体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媒介生态环境作保障。现阶段手机媒体的迅速发展已经迫切要求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和规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对手机媒体的立法过程,明确传者、受者的权利和责任,规范合法和违法的信息,通过建立起一套成熟的“把关人”管理机制,积聚足够的受众公信力,为手机媒体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2、建立专业化的手机媒体采编队伍,创造自主内容。手机媒体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媒体,必须建立起自己独立的采编队伍,采编体系,找到适合发挥手机媒体传递信息迅速,表现内容丰富等优势,同时又能回避手机媒体篇幅有限等劣势的个性化、差异化内容,致力于在内容上不断创新,从受众出发,与其他媒体相抗衡。将新闻、娱乐、互联网与手机快速、简洁、直接的特点相结合,提高内容的吸引力,彰显手机媒体的个性化和独特性魅力。

3、吸纳其他媒体的优势,在融合中发展。美国学者罗杰·菲德勒认为:“媒介形态变化来源于三个概念——共同演进、汇聚和复杂性”,“新媒介并不是自发地独立地产生的——他们从旧媒介的形态中逐渐产生。当比较新的媒介形式出现时,比较旧的形式通常不会死亡——它们会继续演进和适应。”⑦媒介的发展历程已经证明,任何后来的媒体都无法取代先行者。手机媒体的超强融合性使之可以与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任意一种媒体进行合作,取长补短,所以较以往媒体,它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融合特性。从手机报的发展来看,传统媒体与手机媒体的融合是大势所趋。手机媒体,尤其是手机的电视,3G时代的主要应用之一,能够给广电企业获得新的内容发布渠道,实现新的盈利模式,电信企业也可获得更多的流量费和信息分成费,同时有吸引力的传播内容,能够有效发挥手机终端特有的普及、便捷、及时、互动的个性化特点,使手机媒体的传播价值得到最大发挥。

4、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打造手机媒体品牌。目前手机媒体本身并没有真正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第一选择,除了手机屏幕的限制外,主要还是因为受众的消费习惯还没养成。手机媒体必须充分利用手机的便携性和普及性优势,积极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打造手机媒体品牌,培养受众用手机看电视、听广播、上网,凭借其特有的优势,使手机逐渐成为受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5、加强对手机媒体信息的监控,增加受众公信力。手机媒体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受众的支持。垃圾信息有损手机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形象,影响受众公信力。因此,政府应加强对手机媒体信息的监控,培养相关技术人才,构建手机媒体信息监控网络,对违法和有害信息进行控制和过滤,从源头上堵截不良信息,加强对手机媒体的“把关”机制建设。

注释

①②张友芝:《现代传媒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7页

③⑤胡忠青,邹华华:手机媒体前景展望,《新闻界》,2006.5

④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第111页

⑥侯迎忠,陶杜鹃:手机媒体传播信息状况分析,《当代传播》,2008年1月

⑦罗杰·费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7级研究生)

作者:马 璇

上一篇:体育行政立法论文下一篇:现实表现材料(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