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劳动教育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劳动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开始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和劳动素养是实现学校教育的社会价值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由之路。小学是提高劳动意识,学习重要的日常劳动,养成劳动习惯并感受到劳动乐趣的重要时期。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渗透劳动教育的一种方法涉及使用数学文化来理解劳动的含义。

第一篇:劳动教育论文

在劳动教育中体现生态文明教育

摘 要: 在中共十九大会议中,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教育任务。”在教育大会上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质教育体系”这一工作要求。劳动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极契合,可以作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渠道,高职院校只有将二者合二为一,才可以为社会发展培养出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此,深度分析在劳动教育环节凸显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策略,供广大相关教育界同仁参考。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劳动教育 生态文明

在“五位一体”的整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占据一席之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新时代,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国基本战略方针,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专业院校,理应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为保证高素质人才培养效率,高职院校需积极开展劳动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机融合,创建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提升的优质教育体系,发挥职业教育的作用与优势,培养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助力。

一、国内外劳动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现状

(一)劳动教育现状。在新时期背景下,高等教育的核心目的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劳动教育作为五育融合并举的重要起点与连接点,应当与其他“四育”区别开来。目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环节现存问题包括劳动实践价值遮蔽、教育内容更新速度缓慢、教育路径堵塞、教育保障机制缺位。为此,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加强劳动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机融合,构建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及劳动教育路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素养及劳动价值观念。在高职院校高素质人才培养环节,突出素质教育的实际要求,创设良好的劳动教育活动及劳动教育课程,充分发挥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优势与作用,不断完善高职院校现有的劳动教育保障。与此同时,应当深化校内教师的核心认知,在高职学生当中大力发展劳动精神,深入开展素质教育,正确引导与教育学生,形成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优质劳动理念及劳动素养,为社会发展培养可靠的接班人[1](79-82)。

(二)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在新时期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当更加重视生态文明教育,明确国际民生与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关联,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丰富高等教育、提高思政教育水平、提高高职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帮助高职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与行为观念。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成为优质的生态人,成为具有生态践行能力及良好生态世界观念的优质型人才。目前,国内对高校开展的生态文明教育非常重视,高职院校开展生态文明的覆盖面较广,且随着生态教育的日渐深入,部分院校积极引入劳动教育载体,积极开展与环境保护相关的部分劳动教育,高职院校的学生环保意识有所强化,但自然观念及生态观念意识相对浅薄,尚未形成完整的生态文明体系。

首先,生态文明课程教学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导致生态文明教育效率难以得到有效保障。课程建设是整个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关键性环节,目前国内一些理工专业院校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课程教学内容,但更深层次的生态文明理念没有充分融入课堂教学环节,导致国内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相对滞后,难以符合国家的教育政策及教育方针[2](54-59)。其次,少数专业开设了生态文明相关课程,但教育模式难以适应新时代高职学生的发展需求,受传统教学模式及教学观念的限制与影响,采用理论灌输式教学,难以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构建困难,很多理解停留在表面,加之实地考察相对困难,导致学生很难对生态文明具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把握。最后,生态文明教育的知识点与教材内容相对陈旧,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标准与要求,部分高职院校采用环保教育方面的教学材料,仅仅停留在理论教学方面,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生态文明教育效率因此受到制约与影响。目前国内环境类教材发展较快,教材体系相对完善,但针对高职院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相对较少,导致教材建设环节发展较慢,难以适应目前的时代发展形势,需要秉承时代发展特征,体现“六新”的教育规划及生态文明教育内容[3](107-108)。

二、在劳动教育环节中凸显生态文明教育实践

(一)构建劳动教育与生态文明融合教育体系。教育体系的构建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核心重点依托,各个学院应构建完善的教育平台,整合高职院校、合作企业及社会的三方育人资源,搭建完善的劳动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融合体系,主要包括编制教学材料、打造课程教学资源及构建完善的教学标准。与此同时,在资源整合环节,高职院校作为三方资源整合的主导方,应当有效融合三方资源,充分发挥三方育人资源的优势与作用、发挥产教研育人模式的优势,在教育体系构建环节,首先通过不同类型的专业群体分析、高等院校学生群体分析,合理分析、合理整合劳动教育环节当中的生态教育内容,探索出劳动教育與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同点及不同点[4](224-225)。其次,科学拟订设计方案为最终教学指导,针对劳动教育环节,凸显生态文明教育的现有症结,发挥产教融合的作用与优势,构建完善的教育体系及考核体系,邀请相关专家展开可行性论证及分析。最后,选取特殊的目标群,发挥劳动教育及产教研办公室的纽带作用,整合高职院校、合作企业及社会三方的育人资源,推动三个一建设工作顺利开展。除此之外,通过目标群建立,逐步完善劳动教育体系及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及考核标准,打造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结合各个专业的育人重点,发挥针对性育人的优势,并且通过完善教学体系的方式,共享生态文明教育资源,为全体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环节融入生态文明教育提供重要的参考与借鉴[5](246-248)。

(二)促进生态文明教育与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首先结合校内资源开展劳动创意类课程使学生通过劳动更亲近自然,同时在劳动环节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由校内师生共同完成学习模式创新。在真实场景中开展课程教学,探究项目主题研究,提高全体高职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及劳动能力。为此,高职院校可以尝试开辟生态墙,尝试利用泡沫塑料瓶及其他废旧物品作为花卉蔬菜培植器具,使学生通过体验生态劳动发现农业发展规律及农业发展魅力[6](42-45)。其次围绕种植项目开展模块教学,分年级设计不同难度的劳动主题,如校园环境清洁、开展校园种植等劳动活动,在劳动活动开展环节,全体高职学生体会劳动的乐趣,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真正意义。最后基于社团开展探究式学习,由教师展开专业性指导,学生集体讨论后得出具体的研究课题,自主收集资料、自主小组研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探究精神,使学生通过回收利用等方式逐渐养成良好的绿色生活习惯,让生态文明成为校内师生的自觉行动[7](79-80)。

(三)激发生态文明与劳动教育的共融共生。在新时代背景下,高素质人才培养必须创新教育思路,推行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问题式教学、合作式教学等优质教学模式,再配合走班制教学组织及选课制教学组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实践能力,通过多学科融合,有效促进生态文明教育与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促进素质教育的高速发展。首先,高职院校应当开设劳动教育课程,结合教育部门要求,劳动必修课程应当与三级课程有机融合,结合地方特色国家政策开展劳动教育,在综合性活动中落实劳动技术及劳动职业体验等活动,确保课程教学以劳动教育为主,合理分配劳动教育资源及教育时间[8](32-33)。其次,在学科教育环节,如大学语文、大学历史及道德与法治等环节,加强学生的劳动态度及劳动观念,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素养。在专业课程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有效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劳动创新意识,在活动环节融入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使高职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学习到良好的生态知识,积极开展烹饪、手工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活动,以课堂教学为基础,深挖潜藏在教学体系当中的教学资源,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达到教学相长的优质教育效果。

(四)积极开展公益劳动活动,强化全体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目前,国内对高职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高度重视,高职院校可以组织社会公益类活动,增强高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生态文明意识,在劳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及劳动素养。首先,引领高职学生积极参与环保类活动,结合《生态环境行为保护》分析,目前国内人民群众已经对环保类活动具有一定的参与性及积極性,一半以上的受访者在过去一年当中参加过类似的环保活动,频率为一次到两次,生态活动类型通常为垃圾清理及生态文明宣传,因此,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开展公益类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优势。如在社区垃圾分类活动环节,号召并且督导全体社区居民展开垃圾分类,促进可回收垃圾再利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优质家园。其次,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服务,积极服务整体社会。生态文明是服务意识培养的重要核心,通过多要素的有机融合及多途径的教育环节可以得出,生态文明教育应当从全局出发,深化并且实施多方合力教育机制,由各级院校乃至各个班级形成自发服务队伍。

三、结语

在新时期背景下,生态文明素养及劳动素养都是高素质人才的必备素质,应当成为终身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家庭层次、学校层次、社区层次、社会层次展开一体化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崇尚生态文明及保护环境的理念,践行绿色生活的美好观念,使学生生成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助力国家开展高职院校的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黄庆斌,陈政,苏靖辉,等.生态文明视野下林科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以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5).

[2]杨维国.生态文明教育在普通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体现——以沪科教版教材“生物与环境”模块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2021(1).

[3]王永红,李辉,白志峰,等.基于“课程思政”的高职高专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路径研究——以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散文百家,2021(6).

[4]李绪友,尹晓蛟,闵浩,等.农林类高职院校生态文明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探析——以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绿色科技,2021,23(1).

[5]尹晓蛟,闵浩,白琳,等.农林类高职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实践教育的模块构建——以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绿色科技,2020(19).

[6]汪清蓉,陈忻,徐颂,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实践与反思——以《餐饮管理实务与运营》课程改革为例[J].高教学刊,2021,7(12).

[7]王继康,李晓清.大学生劳动教育助力脱贫攻坚的长效机制研究——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为例[J].文存阅刊,2021(13).

[8]赵乾琨.劳动教育从1.0升级为2.0,探索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劳动教育——以建筑学院“新时代劳动教育2.0提升工程”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1(3).

作者:郝志刚

第二篇:新时代劳动教育环境创设:高职院校有效开展劳动教育的保障

摘 要: 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环境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深入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环境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立足于新时代背景下学生教育立场与教育环境的整体关系,创造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劳动教育环境,探索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劳动教育 环境创设 高职院校

1.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特点

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并非单纯地进行体力劳动,而是要让学生在劳动教育中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成长、学会创新,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幸福观、使命观、价值观。强调创造性劳动教育,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态度,使学生持续性热爱劳动创造的习惯,实现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以“00后”为主,他们富有朝气、充满活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但是容易好高骛远、好逸恶劳,缺乏劳动、生存基本技能的问题教育作为当代学生最缺乏的根本教育,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必须加强和创新劳动教育方式、方法,创造优化劳动教育环境,增强高校劳动教育效果,为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的复合型人才。

2.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环境的构成要素

随着时代发展,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环境的构成要素不断增加,在诸多方面都会影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本文将高职院校教育环境的诸多构成要素在形式上分为显性和隐性环境因素,在内容上分为物质、文化、制度、网络及人际关系等因素。为确保开展劳动教育的实效性,高职院校管理者应加强劳动教育环境管理构成要素的管理。

2.1显性环境因素

2.1.1物质因素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环境中的基本构成要素就是物质因素,主要包括教学、实训等场所的设施完善程度,教育者获取信息的科学化水平和线上网络环境等。一些高职院校在学生实训场所设施方面管理不到位,需要高职院校管理者加强对显性环境因素的调控,营造良好的教学、实训场所环境,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

2.1.2制度因素

制度建设和学校管理者对整个劳动教育起导向性作用,劳动教育制度建设是高职院校创新劳动教育的根本,应以学生为中心完善劳动教育制度。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内容单一,无法激发学生对劳动的情感、兴趣,尚未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与态度,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劳动技术、技能的兴趣。学校应加强劳动教育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策略,构建劳动教育体系,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教育者队伍的整体素质,开展劳动教育专项课程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学习与教学能力,根據时代要求因材施教,制定科学的劳动教育内容,将劳动教育作为课程纳入成绩考评,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兴趣。还要开设劳动技能课堂,举办劳模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习惯。

2.1.3网络环境因素

网络的便捷性和即时性大大减少了劳动者的体力与智力的消耗,充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高职院校要想有效开展劳动教育,就要营造与优化当前校园网络环境,帮助学生利用网络学习劳动技能提高劳动能力,利用网络进行劳动量化反馈,完善劳动教育网络建设。与此同时,更好地利用数字校园、抖音、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平台,设计具有劳动性质的网络LOGO,传播劳动知识,传授劳动技能,消除对学生发展有阻碍的消极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端正劳动态度。

2.2隐性环境因素

2.2.1文化因素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环境的隐性环境因素指的是学校的劳动文化、氛围等精神层面的因素。主要包含校风、班风、氛围、线上文化等。它们是影响学校劳动文化形成的心理机制。校级管理者只有全面支持劳动教育各项发展,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才会积极配合劳动教育的开展,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和班级氛围。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和谐有趣的劳动氛围,帮助学生体会劳动的乐趣,在无形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劳动的意识,使学生逐渐认同劳动带来的种种益处。

2.2.2人际关系因素

人是社会的人,要想在社会中生存,首先要学会劳动。现在社会劳动方式多样化,个人劳动成果与集体挂钩,只有在团队中相互合作才能产生更多的劳动效益。只有创造融洽和谐的校园交际环境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参与劳动、热爱劳动、体会劳动带来的乐趣。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最基础的人际关系,其中师生关系具有双向性,不仅需要学生尊师重道,还要求教师与学生在建立人际关系时秉持相互尊重的原则,亦师亦友。这种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有助于形成强大的教育力量,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劳动教育,更有利于劳动教育的开展。

3.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3.1校园物质建设所体现的劳动内涵缺失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职教育工作,高职院校招生规模大幅度提高,生源质量得到了提升。高职院校更加注重技术技能教育,但是在校园物质建设中劳动内涵未能齐头并进。教学场所、实训设施陈旧,设备缺乏,图书馆藏量少,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物质规划和建设方面缺乏人文关怀,学生遍布全国各省市地区,有不同的种族与背景,学校在进行物质文化建设时没有赋予差异化、个性化的劳动内涵,将劳动教育贯穿校园文化物质建设始终;校园景观设计方面未能结合劳动教育的要求,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融为一体,增强环境与人之间的和谐性,也未能充分体现劳动精神。

3.2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缺位

高职院校生源整体素质不如普通高等院校,在行为文化中体现较突出的是学生学习氛围不浓厚,学习态度不积极,个别教育者存在不担当、不作为等现象。都会影响校风建设和劳动教育环境的创设。部分学生没有因接受劳动教育而改变和提高。学校较重视教学业务和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教育却流于形式,没有针对劳动教育环境的构成要素综合分析、对症下药。

3.3教育者劳动教育理念滞后

在劳动教育中很多院校没有顺应新时代的要求,存在一定错误认知和薄弱环节,没有因势利导,没有根据时代背景及学生实际环境改变劳动教育策略,存在学生劳动观念与态度出现偏差,以及个别学生不爱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没有根据当前“00后”大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被传统劳动教育方式束缚。在工业信息4.0时代背景下,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与差异化,仍完全采用填鸭式教学,缺乏互动,没有交流,久而久之就会制约学生的发展,直接影响学生劳动观的树立,学生普遍存在对劳动认知不够甚至态度消极的现象。

3.4劳动教育制度建设不健全

目前,高职院校缺乏对学生劳动教育的制度保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劳动教育制度,没有把劳动教育列入考核范围,没有将学生的劳动教育成绩作为教师的评价指标,教师对劳动教育重视不够;二是没有将学生劳动成果和综合测评挂钩,未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三是没有建设“以人为本”的劳动教育制度,没有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制度建设。优良的制度文化环境具有强大的合力,能够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到劳动教育中,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在此方面缺乏民主性。

4.全方位立体化创设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环境

4.1以课堂教学环境创设为重点

教学场所设施是课堂教学环境的基础,高职院校应加大教室及实训室环境的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各项教学设施,满足现代化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化的革新需求,适应不同类型的学生。教务部门应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劳动教育机制,鼓励教师加强对劳动教育的研究,引起对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视;教育者应强化对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利用VR技术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让学生体会不同劳动的特点,丰富学生的劳动体验,提高劳动技术对学生的吸引力。多媒体的合理运用会极大地推进劳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将VR技术引进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堂,可以结合我国劳动人民的历史、劳动创造带来的影响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既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又能开阔学生的眼界。学生通过观察、参与劳动,敬畏劳动、体验劳动,完成劳动教育,使劳动精神、劳动情怀、劳动境界的培养在依托后勤服务领域开展的劳动实践、劳动锻炼中自然而然地完成[1](61-64)。

4.2以校园劳动文化环境创设为基础

校园劳动文化是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点,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劳动文化环境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沃土。在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中,劳动教育无处不在,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真切感受得到,能对学生产生深刻持久的影响,具备陶冶功能、导向和激励功能、约束与规范功能。

影响学生劳动教育的环境分为两种:一种是物质文化,一种是精神文化。基于物质文化的校园劳动文化创设,团委和学生工作处可采用广播、报纸、英语角、宣传栏等方式加大对劳动教育的宣传力度,吸引学生与教师的注意力,通过普及宣传加深学生与老师对劳动的理解,并融入劳动思維。还可以发挥设计校徽、院徽及校内雕塑等形式的导向功能,影响学生对劳动的观点与态度。在精神文化环境创设中,应明确党和国家对劳动教育的指导方针,强化对教育者劳动教育的理论素质培养,定期开展培训,满足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革新要求,与时俱进,将新时代劳动教育及思想内容融入教师管理中,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4.3以社会实践环境创设为关键

在高职院校育人体系中,社会实践属于多重教育,是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社会实践环境是营造劳动教育环境的形式之一,但不等同于劳动教育就是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将社会的外在要求与学生的内在需要相结合,搭建社会实践平台,改善实习实训制度,掌握岗位实践要求,不仅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还可以使他们进一步熟练掌握专业技术。高职院校教育者应鼓励学生走出去,参加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与企业和各机关事业单位联合举办结合各学院专业的劳动技能比赛,充分挖掘学生劳动潜能,不断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4.4以线上网络环境创设为保障

网络环境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数为“00后”,思想开放,创新性比较强,运用互联网技术能力较强。当前,网络已经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的学习、生活无不受网络的深刻影响。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网络拓展劳动教育,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劳动文化与家长教育这些空间维度中把学生劳动教育与专业技术融为一体,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劳动教育学习平台,创造校园劳动教育网络环境。通过对受教育者的年龄、思想和生活的综合分析,整合劳动教育资源,通过数字校园、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营造劳动氛围浓厚的网络环境,使受教育者将学到的劳动教育理论与技能灵活运用在学习及生活中,帮助学生由他律转变为自律,利用网格化构建自我管理体系,最终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学习,养成爱创造、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5.结语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根基,是新时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劳动观在教育领域的主要体现。高职院校将劳动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的任务,势必要先优化与营造良好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劳动教育环境。在现阶段劳动教育革新中,应该通过对课堂教学环境、校园劳动文化环境、线上网络环境、社会实践环境、校园劳动文化环境等的完善创新,创设适合新时代要求的劳动教育环境,为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水平打下良好基础,为国家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赵丽云,张雯.新时代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实效性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1).

[2]张佳文.高校劳动教育的真善美意蕴及其实现路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9(52):55-56.

[3]汪欢.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四条新路径[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9(4):130-133.

[4]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认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19(2):82-84.

[5]曲政.新形势下劳动教育策略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5):134-136.

[6]张庆亮.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9(6):35-40.

[7]曲霞,刘向兵.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辨析与体系建构[J].中国高教研究,2019(2):73-76.

[8]刘向兵.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新内涵与新要求——基于习近平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的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8(11):17-21.

作者:徐昂

第三篇:如何在小学数学教育活动中渗透劳动教育

摘要:劳动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开始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和劳动素养是实现学校教育的社会价值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由之路。小学是提高劳动意识,学习重要的日常劳动,养成劳动习惯并感受到劳动乐趣的重要时期。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渗透劳动教育的一种方法涉及使用数学文化来理解劳动的含义。通过数学活动来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利用数学之美来认识劳动的价值并创造美。通过将劳动教育渗透到数学教育中,还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智慧,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活动渗透劳动教育

前言:如今,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时,劳动教育被人们视为重要的位置。但是,我们的教育部门并未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劳动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如果究其原因,那么重要的只有两个:首先是对指导思想的误解。错误的认为学生只需要学习文化知识并考入大学就可以了,获得劳动技能是社会参与的问题。简而言之,应试教育的概念源于,一个是措施无效,只有一种教育方法。如果纯粹是理论讲道或者是纯粹的实际劳动,这样的话,学生们会很难接受它。

一、借助数学文化,理解劳动的意义

在北师范大版一年级学生教科书“古人计数(11-20数字的认识)”中,改版后本节的主题从原来的“捆小棒”更改为“古人计数”,增加了“古人计数”的主题情境图。经过摆数后,利用学生的现有经验,当认识比10多1的书的时候,鼓励学生一起阅读数字11至20,提出了以下问题:这些數字是如何创建出来的?让我们从“古代计数”说起。通过自然干预“古人计数”的文化历史,学生可以模仿古代人并用手指数羊。数到10后,手指还不够。从这个角度来看:新的计数单位是如何诞生的?不仅知道10后面的数字是11。体验到了,“数(shù)源于数(shǔ)”,而感受十进制系统的起源,渗透了数学文化。

我们认为这传达了观念上的变化。教学不仅要认识数字11至20各数这一知识的结果,而且要通过“古人计数”的故事渗透自然数字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从“基本数觉→数数阶段→实物计数→手指计数→符号数目”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了文明。人类的全部进步都与劳动创造密不可分,在艰难的劳动过程中也彰显了人类的智慧。

二、通过数学活动,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

适应社会是所有学生成长的必要过程和要求。只有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使他们能够进行社会实践的劳动教育,他们才会切身感受劳动的辛苦和不易,并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产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将劳动教育渗透到数学活动中,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劳动问题,自行解决,在此过程中积累经验并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在北师大教科书的一年级上册“整理房间”一课中,教育目标是首先了解分类在观察,比较和交流等活动中的意义和方法,以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并获得意义,获得分类的数学活动经验。第二个是能够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初步体会对物体进行分类的过程就是找到通用属性的过程。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一些生活上的经验,因为有自己的房间和书包。但是,大多数学生在对物品进行分类时没有获得完整的分类,或者他们不了解分类标准。甚至更多的学生对分类的作用经验很少,因此难以形成分类意识,在这一课中,我们首先比较了笑笑和淘气房间的照片。在了解整理房间的必要性之后,观察一下笑笑房的物品是如何摆放的,以便学生获得间接整理房间的经验。再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物图片整理自己的房间,体验分类的方法,在独立的探索和练习过程中进行整理,积累分类活动的经验。这对于学生来说,一温暖的家庭充满了学生做配对和分类游戏的机会。最后,添加了在课堂中加日常生活中进行配对与分类的环节:1.让学生准备餐具以便在餐桌上吃饭。2.请学生将要放入洗衣机的衣服分类。3.调查笔架中的很多笔。不知道是否仍然可以使用它。如何拆分它们?适时的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将数学教学与劳动教育有机的结合,可以实现协同增效,促进劳动习惯的养成,进一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发展学生的数学智慧

智慧的数学绝不能仅仅是从解释到接受和精通的过程学习过程。启迪智慧需要与活跃的数学思维过程紧密联系。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的潜力。重要的是为所有学生提供适合课程内容和发展机会的材料。数学教育渗透到劳动教育中,努力提供各种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思想,通过交流丰富数学思维,并鼓励学生发展数学智慧。它使学生充分感觉到劳动和智慧是密不可分的。从不同角度思考分析问题不仅可以解决问题,而且可以提高数学知识。

结语:综上所述,劳动教育的形式多样,完全可以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

从人类进化过程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劳动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劳动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世界。数学老师将劳动教育合理地渗透到了实际的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改变了劳动教育仅依赖于过去的劳动阶级的观念,并使劳动教育成为日常教育和教育的真正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高宝芹.家庭教育活动中渗透小学数学文化的探索研究[J].中华少年,2019(34):137-138.

[2]郭萌,王宁.在家庭教育活动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探索——基于《小学数学文化丛书》的应用[J].数学教育学报,2015,24(04):92-95.

[3]朱军年.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学周刊,2015(28):29.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万安福和希望小学校 赵晓军

作者:赵晓军

第四篇:浅谈劳动教育对小学教育的意义

摘要:教育管理体制是一个国家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教育事业进行组织管理的各项制度的总和,教育管理体制是整个教育体制得以构成和运行的保障,它对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方向,速度,规模有直接的影响。劳动教育作为一个新概念,各级教师对它的定义模糊而笼统。劳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劳动教育 学校教育 学生 学科

1、劳动教育的管理体制

1.1.劳动教育管理体制的含义

涉及教育系统的机构设置、职责范围、隶属关系、权力划分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其外延包括以教育领导体制、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为核心的一系列教育制度。劳动教育就是其中的分支,指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学校领导各级分工,由点及面层层递进的管理结构层。

1.2劳动教育管理体制的相关培训

任何教育的开展都是知识的堆积以及培训的补充,劳动教育也不例外。只有加深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各级管理层才能更好地将这一教育落实下去。劳动教育的培训往往是由学校内部决定,作为学校的地方课程结合实际来开展。学校管理层设立劳动教育的主要职员,统一进行培训管理,再由其对班主任进行进一步传达,由班主任进一步落实到位。

2、劳动教育的课程设计开发

劳动教育是校风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同学们参与校风建设的途径之一,并以此可以培养全校同学的集体荣誉感和高度的责任感。为了让全校学生积极有效地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培养其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其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的实际本领,学校、班级决定开设劳动教育课,劳动教育进行设计和开发时也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2.1劳动教育与卫生问题的关系

卫生公共区是学校划分给各个班级的卫生区域,由各个班课余时间安排打扫。卫生问题作为学校的重中之重,也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进行卫生打扫时产生劳动感,打扫过程中,学生明确分工,相互合作,进一步体会劳动的意义。在打扫完卫生后学生产生自豪感,慢慢养成爱卫生、爱劳动的好习惯,从而达到劳动教育的第一层含义。

2.1.2劳动教育的课程设立

每周学校都有开设专门的劳动教育课,在劳动教育课上,教师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劳动教学,有游戏教育法、角色扮演法、视频分析法,在课后教师也会布置一些劳动任务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想进一步得到升华。

2.1.3多学科融入劳动教育

做任何事都要学会抓取关键部分,劳动教育也不例外。我们必须要抓好劳动教育的关键环节,落实劳动教育的相关课程,各地各校可结合实际在地方和学校课程中加强劳动教育,就农村小学而言,可根据已有条件开设简易的家政、烹饪、手工、园艺相关课程。同时,其他学科也要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如在德育、语文、道德于法制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和态度的培养,在数学、体育、科学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必备技能的培养,在其他学科教学和相关教育活动中也应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使学生认识到劳动教育无处不在,从点到面,一一渗透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与课程之中。

2.1.4学校也要开展校内劳动

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分配给每个班相应的任务,开辟專门区域种植花草树木或农作物,让班级、学生认领绿植或“责任田”,予以精心呵护,有条件的学校可适当开展养殖,在种植过程中体会到劳动的意味,也从中体会到生命的无限奥妙。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同时,学校可组织校外劳动、鼓励家务劳动,也可以组织学生清扫学校附近街道,保持学校校外环境的同时,也给街道上的居民带来了一定便利。

3、劳动教育的教育模式

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必须强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教师在这一方面应付出更大努力,进一步开发龙劳动教育的新模式,开创新的劳动教学。以此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结合多方面的力量创造劳动教育的新模式,让其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从中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在实施劳动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并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劳动教育的模式也包括时间的分配,在劳动教育时间上,学校主要从两个方面作出规定:一是利用上课的时间进行。即要开设专门的劳动课程,让劳动教育作为课程形式开展,并规定一定时间,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这一课时也应安排到位,适应整周的课时安排,确保学生有足够精力进行劳动课程。学校还需专门进行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专题教育,在讲座中熏陶学生的劳动情操。在教室也可设立有关劳动教育的名言警句,在学习时作为细节培养。二是在课外校外安排。中小学要对学生每天课外劳动时间作出规定。小学每学年设劳动周,在那一周内开连续性的劳动教育,也是在课外集中安排。在课外时间需安排必要的劳动实践,旨在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小学生在家可以做做家务,养成生活好习惯,也为家长减轻一定负担劳动教育的内容创新。现如今,劳模精神已归为中国精神,我们也可以用“劳模工匠进校园”为载体,以课程设置为中心,将工匠精神融入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中,改变传统劳动劳动模式,让劳动教育随时代进步而进步,适应当代发展需求。

4、劳动教育的意义

学校开设专门的劳动教育者,作为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的专业教师,在做好工匠精神研究的基础上,要充分把握学生年龄特点、专业特色和心理接受程度,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教学,适用因材施教的原则,灵活运用集中讲授、分组讨论、心得分享等授课方法,点燃学生对工匠精神的向往,增强学生劳动能力培养。在做好这些工作的同时,学校要协调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不仅要在课外开展劳动教育,也要注重课外劳动教育的相关培养。在课堂之上,要创新教育教学方式,让学生有兴趣去学习劳动教育,教师应尽到教师应尽到的最大责任。课堂之外,要充分运用各种现代传播方式如微视频、公开课以及灵活多样的互动交流、活动和比赛,构建课内学习与课外延伸学习共同体,同时积极与家长沟通,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结合,开展更好的劳动教育。

作者:聂欣欣

第五篇:韩国教育体制:公平教育,英才教育,文化教育

韩国首先从农村、渔村、岛屿等条件不利的地区实行免费教育,继而从边远农村逐步向中心城市扩展。韩国政府采取的这种“从农村包围城市”的做法,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相对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实现了教育均衡,弱势群体真正享受到了教育福利。——毛建国

韩国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家。韩国有句古语:“即使是老师的影子也不能踩”,这句话生动形象地反映出韩国人自古以来尊师重教的程度,也是韩国民族长期以来兴办教育的一个原则。过去韩国人称大学生是“牛骨塔里的人”,因为在过去,即使是再贫苦的人家,父母宁肯自己挨饿也要将子女送到学堂读书,许多农民为了送孩子上学将耕地的牛卖掉也在所不惜。在韩国人看来,再苦再累送孩子读书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韩国是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

韩国的教育部是中央政府机构,负责有关学术活动、科学及公众教育的政策方针的制订和执行。各道和广域市设有教育委员会,在各郡、市也有教育委员会下属的专员,负责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教育活动。政府对委员会进行有关基本政策方面的指导并提供财政支援。

教育资金由中央统一筹措,政府拨款占学校预算的绝大一部分。教育部的预算虽然年年不同,但是通常占政府支出总额的23.9%,1997年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8%。学前教育并非义务教育,但是从1953年起,6年小学教育已成为免费的义务教育。1992年,在乡村开始实行3年初中义务教育,其目标是在不久的将来将这套义务教育制度推广到全国各地。近年来,学龄前儿童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教育部已经制订了学龄前儿童教育发展的长期规划,要求增加幼儿园的设施。

一、韩国别具特色的教育类别

(一)学校教育

韩国的学制分为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学院旨在培养博士的研究生课程的大学4年,另外还有两年制的专科大学及职业大学。

韩国有5,721所小学,在校学生有378万名,教师总数则达到138,670名。小学的基础课程由8个主要科目组成:伦理学、国语、社会学、算术、科学、体育、音乐、美术和实用美术。在一、二年级时,有些课程混合编排教授,从三年级起增设英语和实用美术。小学教师必须是4年制的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小学毕业后,年龄在12岁至14岁的少年允许进入初级中学,学习七年级至九年级的课程。在过去的30年中,小学毕业后进入初中学习的学生比率大幅度增加。

自1969年废除初中入学考试以来,韩国初级中学招生便改为按区域抽签分配的制度,不给学生选择学校的余地。这一改变旨在消除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之间的差别,从而使所有的初级中学都能给学生提供同等质量的教育,并免除学生入学考试的压力。初中课程包括11门基本的或必修的科目,若干选修科目以及课外活动。技术及职业课程包括在选修科目之内,以供那些毕业后准备谋职的学生学习。

高中入学制度也于1974年实行“平准化教育”,高中通过推荐、书面材料、区域配置等方式招收学生。经国家会考合格的学生可以按区域通过抽签办法决定自己就读的高中。这种修订废除了每个学校自己主持的考试,以使高中教育具有同等的质量。结果初中毕业后升入高中学习的学生比率也随之增加。有234万名学生在1,892所高级中学上学,在职教师总数为104,404名。高级中学大部分分为两类: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全国共有774所职业高中。申请进入职业高中就读的学生必须具备初中毕业条件,并须参加道一级的预试。职业高中的课程通常是普通课程占40~60%,职业课程占60~40%,而且理论与实践并重。

韩国高等院校分以下几类:4年制综合大学和单科大学(医学院和牙医学院为6年制);4年制的教育大学(师范学院);2年制的专科、广播函授大学和电视大学;以及2~4年制相当于大学的各类学校,如护士学校和神学院等。

韩国教育法及有关法令规定,所有公立或私立高等院校均须接受教育人力资源部的监督。教育人力资源部负责处理学校招生名额、师资审核、课程设置、学位审议以及规定统一课程等事务。大学校长和董事会董事的任命亦须经教育人力资源部批准。教育公务员法对教师基本资格也作了具体规定。并且,韩国政府于1998年制定《英才教育振兴法》,并先后修订和制定了这一法律和相关实施法令。2000年1月28日,韩国颁布了《英才教育振兴法》,正式确立了英才教育的国家法律体系和教育体系。2002年11月29日,教育与人力资源部发表了由7部委联合制定的《英才教育振兴综合计划》。2006年6月12日,以总统令第19513号颁布修订的《英才教育振兴实施令》。

(二)非正规教育

韩国于1961年颁布了《非正规教育促进法》,第四次修改后于1979年公布,使非正规教育制度化。韩国的非正规教育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为那些没有受完正规教育的青年或成年人提供继续教育的课程;另一种则是用来对那些在职人员或非正规学生提供短期的技术或进修课程的教育。初期,非正规教育多强调读写的普及、大龄儿童的教育、农业知识推广课程以及成人教育。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非正规教育也变得更加多样化。目前,技术训练成为非正规教育的主要推动力。主要的非正规教育机构包括公民学校和商业学校。公民学校和高级公民学校为那些期望提高或恢复初中正规教育的人提供一至三年不等的相当于正规小学和初中的课程。商业学校和高级商业学校和高级学校则对小学毕业或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的人传授一至三年的职业教育课程。广播和函授大学为在职青年和成年人提供高中之后的四年课程,包括家政学、商业管理、农业、教育学以及公共行政等课程。该大学播放14个30分钟的广播节目和1个30分钟的教育广播公司的电视节目。此外,还通过开放大学网的有线电视频道每天自上午6时至午夜共播放18个小时的节目。修完了所要求的学分的学生可以获得正规高等院校毕业生同等的学位。另外,还有中学的广播函授节目。学校以外的非正规教育包括由政府机构与私人组织提供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训练课程。设置的课程范围为特殊的职业技能训练和各种技艺。在乡村地区,还开办各种青年班或妇女班,作为社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这些班通常是在晚上利用学院的教室或村民活动中心进行授课。

作者:晓晓

上一篇:林业保护论文下一篇:经济信息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