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技术自动化电力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其不仅可以促进电力系统运行中生产和运输的发展,还能够降低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基于此,本文通过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相关应用进行全面分析,从而进一步为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IP技术自动化电力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IP技术自动化电力论文 篇1:

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研究(2)

【摘 要】我国电力工程的快速发展使我国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电气自动化技术是维护电力系统健康运行的重要手段。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仿真技术、监控技术和集成技术几个方面阐述了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方法,旨在发挥自动化技术控制目标运行、提高运转效率和及时维护检修的重要作用,为电力系统的运行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运行;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电的需求越来越大。电能是驱动经济建设的重要能源之一,保障电力系统生产和运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利用电气自动化和计算机技术,有效确保了电力系统运行稳定,实现数据采集、运行状态监测自动化。电气系统的发展也由此进入新的时代,逐渐走向智能化、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1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现状

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是指对电力二次设备的功能和技术手段进行创新,使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实现自动化监控,它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了设备的运行成本,使电力系统更加稳定、可靠和安全。提升运行设备自动化管理效率,使得电力系统运行数据得到合理的分析越来越重要。同时,电气工程自动化在电力系统运行数据处理方面,具有强大的处理功能。如在电力系统的信息数据统计时,可以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统计,从而提高了数据统计的准确性,与人工统计方式相比,大大提升统计工作的效率。此外,在电力系统运行当中,可以利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进行故障维护,对运行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时找出解决处理方案,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重要性

(1)控制目标运行。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电力领域的管理工作也发生了转变,而且在现代化技术的支持下,电力智能化平台也获得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与此同时,市场经济水平的提升为自动化技术提供了资源上的支持,而其在电力系统中可以起到控制目标运行的作用,通过连接集成系统对目标的运转情况进行监控,确保电力设施的正常使用,避免了传统人力管理流程中的低效情况。(2)提高运转效率。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想要确保用电的安全和稳定就需要利用自动化技术的高效性和实用性,完善电力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降低过程中资源浪费现象,提高供电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其经济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除此之外,还能有效提升用电管理的工作效率,对于反窃电技术的发展具有实际意义,工作人员可以实时监督客户的用电情况,一旦发现异常使用能及时寻找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电力仪器损坏,另一方面是客户有违法窃电现象,用电管理人员可以针对这两种假想对用户进行排查,确保用电环境的健康稳定。(3)及时维护检修。网络技术与电气自动化的结合增强了电力系统维护检修工作的实效性,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系统的反馈情况了解到故障的发生位置,再通过诊断体系获取到先进检修知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运用到故障排除工作中。除此之外,电力系统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而加速老化速度,要定期开展维护工作,延长其使用寿命。

3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

3.1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计量中的应用

随着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电力系统中应用逐渐推广,成为电力系统中的必要技术支撑,对于提升电力系统管理和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逐渐从单一的技术应用向多样化的技术应用方向发展,目前,由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发展而来的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在提升电力计量工作准确性和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通。为了确保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正式上线后现场终端数据正常采集,很多地区都在积极开展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省移动通道切换更换SIM卡工作。目前,多地电网公司就关于计量自动化系统的统一建设作出一系列的工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双轨运行之后,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已具备正式启用的条件,为做好地区电网省级集中计量自动化系统的上线使用工作,落实新系统使用的相关要求,提升业务人员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能力,提高系统的使用效率,确保省级计量自动化系统上线后能够满足供电所、客户服务中心的抄表等日常工作的开展要求,地区供电局要积极组织各供电所、客户服务中心计量班开展省级计量自动化系统建档推进工作。推进省级计量自动化系统建设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对系统运行的切换,切换工作由省市场部牵头组织,地区供电局应针对系统切换期间抄见电量、算费结果等数据应用结果的比对、营销管理系统客户档案维护等工作,以及系统档案维护,组织各供电所自动化运行责任人,参加地区供电局组织的集中办公,集中对省级计量自动化系统档案进行维护工作。

3.2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系统故障,为了及时排除故障,需要人们对电网运行中各个环节进行检查与维护,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且这种方式有可能不能及时解决问题。而在系统故障排除中,通过采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利用馈线安自动化终端FTU对电力系统故障问题进行分析,通过DTU终端与串485相互连接,再利用通信基站将信息经路由器传至发电场,在发电场检测中心内,可以及时发现电力系统问题,并及时对故障进行维修,从而确保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节省了电力企业的成本,且减少了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3.3仿真技术

以往的电力系统运行前要先进行模拟操作,检验其是否符合运行条件,但是模拟流程过于繁复,且手段不够先进,很容易出现偏差。以电气自动化原理为基础生成的仿真技术可以代替传统的检验环节,只需要在计算机系统的支持下达成TCP/IP协议利用网络将数据信息传递到供电单位的接收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核对各项指数,发现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可以及时采取改进措施,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而对于供电单位来讲,仿真技术的全面应用也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对即将投入使用的电力系统起到了质量和安全的把控作用,间接性的降低了维修保养的成本。

3.4電力自动化监测系统

电力自动化监测技术是应用于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通过它能及时发现电力设备绝缘故障,实现供电现场设备数据采集、数字通信,便于设备维护人员管理信息。随着我国近些年对自动化监测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实现,在电力系统中实现了信息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和处理的功能,进一步缩短了处理系统信息数据的时间,有效降低了供电单位的运营成本。

3.5集成技术

集成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满足了新时代的要求,由于其本质是多个学科知识的结合,所以融合了多种技术的优势。在电力系统故障的诊断、维修和保养工作中能实现一体化的运行模式,还能在日常工作状态下检验其是否满足使用要求,使电力系统的管理趋于多元化,为各地区各领域的用户提供用电保障。

结语

总而言之,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所以相关工作人员要重视自动化技术在电力领域的使用,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确保故障诊断、模拟检验、用电监控等环节的优质高效,为用户提供更为周到的服务。

参考文献:

[1]谷剑基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8):15

[2]王璐,刘钰柱试述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工业,2015(49):182

[3]孙聪,张尚,王涛,等一种改进的电力系统静态安全预防控制方法[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4(1):24-30

(作者单位:华润电力郑州航空港智慧能源有限公司)

作者:赵闯

IP技术自动化电力论文 篇2:

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中的应用

摘 要: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其不仅可以促进电力系统运行中生产和运输的发展,还能够降低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基于此,本文通过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相关应用进行全面分析,从而进一步为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应用

1.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产品的质量更加重视。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计算机水平的提升,电气自动化技术也愈加的先进与成熟,并且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有效的确保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与可靠。伴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电气系统的发展也步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有效的实现了电气系统的智能化运行,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本文重点分析了电气自动化就似乎的发展状况,并且详细的探讨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特点,为以后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概述及其发展现状

2.1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概述

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主要是指对电力企业的二次设备的功能和技术手段进行改革创新,使其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实现自动化的控制和监控,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促进了电力系统的发展。

2.2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运行中。在工业生产中采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生产系统稳定性,保证产品质量,还能够降低人员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进而全面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将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合理有效的应用到电力系统当中,是目前电力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举措,现主要被应用于对电力故障模型建立、对电力设备的运行控制以及系统运行数据收集处理中。该技术的发展有效的带动了电力技术的发展,体现在信息化程度高、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容易进行维护以及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本身较容易控制等方面。

3.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

3.1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人工智能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通过对程序运行方式进行优化,从而让计算机实现对数据的智能化收集与分析,通过计算机来模拟人脑的反应与操作,从而实现智能化运行的一种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最主要的核心技术还是计算机技术,其在运行的过程中依赖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数据处理技术,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水平。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中,大大提高了设备和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实现了对电力系统运行的智能化、自动化和机械化的操作和控制。电力系统中采用人工智能技术主要是对电力系统中的故障进行自动检查并将故障信息进行反馈,从而使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够得到及时的维修。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后其主要工作方式是电人工智能技术中的馈线安装自动化终端会通过对电力系统故障进行进行分析,并将故障数据信息通过串口232或485和DTU的终端进行连接,然后在3G或2G基站的作用下通过路由器上传至电力系統中发电场的检测中心进行检测。最后检查中心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故障数据信息进行检测从而发展发生故障的原因,进而能够及时的对电网系统进行维修。人工智能技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电力故障所带来的损失,从而提升了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降低了电力企业的成本,促进了电力行业的发展。

3.2仿真技术的应用

仿真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需要诸多技术的支持,其核心技术是信息技术,以计算机及相关的设备作为载体,综合应用了系统论、控制论等一系列的技术原理,实现对系统的仿真,从而实现对系统的仿真动态试验。应用仿真技术能够有效的对不同的环境进行模拟,从而在正式的试验之前预先进行仿真试验,进一步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与可靠。通常情况下,仿真试验会作为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的试验,只有确保仿真试验通过以后才能够正式的进行实验室试验。采用仿真技术,电力系统就可以直接通过计算机的TCP/IP协议对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信息和数据进行采集,然后通过网络传送到发电厂的数据信息终端中,具备一定仿真模拟技术的智能终端设备就可以快速的对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各项信息数据进行审核评估。通过将仿真技术应用电力系统运行当中,电力系统在运行性中可以直接的采集运行的信息和数据并做出判断,确保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及时的发现故障。

3.3电力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应用

现阶段,我国的电力自动化监测系统已经被广泛运用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不仅能够对电力系统运行中设备发生的故障进行及时判断,还能够对电力系统现场设备进行数字通信、设备维护和数据采集等方面的信息维护和管理,缩短了电力系统处理数据和信息的时间,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3.4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的应用

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的简称为SCADA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分布控制系统与电力自动化监控系统,在电网系统生产过程实现调度和控制的自动化系统。其主要是对在电网运行过程中对电网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进而实现对电网系统的采集、信号的报警、设备的控制和参数的调节等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电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在电网系统中加入SCADA系统,不仅能够有效的保障电力调度工作,还能够使电网系统的运行更加的智能化和自动化。SCADA系统的应用,能够有效的降低电力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从而促进电力行业的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运用到电力系统中,不仅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保障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仍需要以电气工程自动化为基础,不断的改进和完善电力系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可持续的运行和发展。

作者:吴磊

IP技术自动化电力论文 篇3:

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的应用分析

[摘 要]电力自动化设备是整个电力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保障,对这些设备进行综合性的监控管理有助于整个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转。文章结合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首先简单阐述了电力自动化设备运行维护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接着对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的应用以及其功能的实现进行了全面的探析。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设备运行;监控管理;应用

[DOI]10.13939/j.cnki.zgsc.2015.45.073

现阶段,计算机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社会中的各行各业,电力系统中电力自动化设备在不断更新发展,促使电力行业的业务量在不断增加。当前电力机械设备种类繁多,所具备的网络结构较为复杂,不断提高整个电力自动化设备的综合管理水平迫在眉睫。

1 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概况

在经过不断的改革及长时间的发展后,电力系统的功能在不断完善,电力自动化机械设备的种类在不断丰富,相关的网络信息技术也得到了更有效的补充。这对于电力企业来说,能对现有的业务量进行很大程度的增加,必须要保证好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状态,这也就是电力企业长期有效发展的基础力量。这需要结合电力自动化设备所具备的不同性能,不同设备的结构构成,制定综合监控管理电力系统的有效措施,不断缩减处理故障的时间,培养具备实用工作技能的人员,不断提高整个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的水平。

现阶段,在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主要运用的设备类型有:交换型、数据采集型、电源型、安全防护型等其他类型。在这些不同设备类型中,自动化交换系统中主要包括进行调度的交换设备和中兴行政交换设备;自动化采集系统中主要包括一次SCADA数据采集装置器和二次电量数据采集装置器;自动化电源系统主要包括电源的分配屏、逆变电源、不同设备的输入输出电源、蓄电池等;自动化安全防护系统包括不同区域之间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利用的网络隔离装置UPS等;其他自动化系统还包括门禁系统、电力机房动环系统、负荷预测系统、主站五防系统、一体化计算机平台等。[1]

2 电力自动化设备运行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设备运行维护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较高

在电力系统不断扩大规模、相关电力自动化设备不断增加的现状下,对于相关设备的维护更需要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只有在充足的时间条件下相关维护人员才能准确地掌握到电力系统中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实际业务的情况,这对于维护工作人员来说,所需要的时间投入和精力投入度都有所增加。

2.2 设备运行维护工作的连续性不强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越来越多,相关维护工作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由于对电力自动化设备故障问题的定位需要一定的时间,为了保障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可能需要暂停电力系统的运转,所以恢复整个电力系统有时需要很长的时间,从而对电力业务的连续性产生了阻碍。[2]

2.3 对设备故障维护处理的质量较低

对电力自动化设备故障问题的出现缺乏事前的预防措施,基本上都是在问题产生之后进行相关的处理,导致实际处理质量并不高。加上在开发商、厂商、业务部及集成商等不同主体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协调,从而增加了设备维修处理的难度。

3 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的应用

对于整个电力自动化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保障,必须实施全面的监控管理。只有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中产生良好的管理效用,才能避免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电力事故,促进整个供电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对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的应用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3.1 电力自动化设备的综合控制

在电力自动化设备正常运转的过程中,一旦任何设备出现问题,综合监控管理系统就会自动发出报警,这时值班人员可以根据报警的情况进行及时的处理,在短时间内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控制,从而保证整个电网系统的运转正常。所以电力自动化设备的综合控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对电力系统中各个机房的不同设备运转的安全性进行集中管理,能随时掌握机房运转的动态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保证整个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转。

具体来说,对电力系统中不同设备的监控需要对安全防护设备及交换设备在正常运转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和监测,接着促使相关数据在IP网上进行传输,过程中需要依据服务器的自动保护功能和一定的处理功能,最终将相关数据传输到综合监控系统中,对电力自动化设备进行综合性的管理及有效的控制,保证所提供的信息是及时的、全面的,为电力企业运维人员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电力自动化设备的监控

在采集到相关信息之后需要进行有序的整理,在实际工作中相关机房人员可以在机房图纸及报警信息上进行充分的分析比较,全面的在操作界面上显示出相关的报警信息,包括一些颜色和声音,这些信息对电力企业监控工作者的工作具有重要的帮助,能及时了解到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在得到一定告警越限数据之后,利用数据交换设备、机房环境设备及调度数据网等,可以实现有效的监视,保证设备的有效运转,不断提高整个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稳定性,另外还要降低设备发生故障的情况,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性。[3]

4 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功能的实现

4.1 电力自动化设备中监控功能的实现

(1)监测中压配电柜:监测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利用微机综合保护装置,利用通信方式,并借助网络电力仪表,实时监控微机综合保护装置、真空断路器等,完整地记录这些仪器产生的数据及其他信号。除此之外,在电力企业工作的管理者、操作者、工程师以及相关的浏览者,对其具体的操作权限进行了细致的划分。监测过程中涉及的参数有:电压、电流、电能、功率、频率等。监测过程中涉及状态信号发出的设备部件有:断路器和复合开关、储能弹簧等。产生故障的状况有:接地故障、跳闸故障、内部故障、控制回路断线故障等。位置信号的发出主要有断路器的位置、接地刀的位置、隔离手车的位置等。

(2)监测变压器:监测过程中主要利用的通信接口是RS485,在实时监测变压器恒温器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固定的现场总线,利用通信的方式,另外需要将监测过程中得到的参数及信号传输到监控计算机上,进行合理的处理。在监测过程中主要的参数是三相绕组的温度变化,主要监测的信号有超温报警信号、故障报警信号、冷却风机停止及运行信号。

(3)监测直流屏:对直流屏的监测方法类似于对变压器的监测,也需要保证实时监测。监测过程中涉及的参数有:输出母线电压、过电压、储电池电压、电流、内阻等。主要涉及的监测信号有:失电报警、单体电池失效告警等。涉及的报警信号有:浮充、均充、预告警等。涉及的故障信号有:系统阶段故障、直流故障、控制器故障、高频开关电源模块故障等。

4.2 电力自动化设备中管理功能的实现

(1)监控界面的实现:通过有效地利用人机界面,能帮助相关人员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及时做出合理的处理,保证整个系统运行状态的正常。对于断路器等其他配电设备实际的运行状态,还有一些设备故障的状态显示,都可以在监控界面上清楚的观察到,借助不同的颜色进行了区别,不同用户可以对相关参数随时进行查阅。

(2)用户管理的实现:具体的用户通过分级进行管理,主要有三个级别:系统管理员、一般操作员、工程配置员。其中系统管理员主要对相关运行人员的操作权限进行限制,具体利用用户名和一定的口令进行确认,最终实现整个操作过程的安全及可靠。[4]

(3)事件报警的实现:通过实时监测相关的报警信号,准确记录报警信息的内容,能及时对开关运行状态、设备运行中的故障、通信状态的异常进行合理的处理,在不同方面问题出现的时候报警系统会自动弹出相应的报警提示窗口,或者产生一定报警图形。在相关维护人员对故障进行有效的处理之后,这些故障图形才会消失,在整个监控画面上表现正常。

(4)报警信息查询的实现:对相关报警信息进行有效的查询,能促使相关工作人员全面的了解到报警问题的类型、报警的对象、报警的具体内容、报警的实际时间、报警的相关状态等,依据这些信息能帮助工作人员对故障产生的事故进行分析,对整个系统进行高效的维护。

(5)对故障细分管理的实现:在电力系统中涉及的故障类型多种多样,在开展实际的管理之前相关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对故障的级别、类型、报警的具体方式等信息进行分析,依靠实际监控所得的信息,结合不同用户的需求进行合理的筛选工作,对故障问题进行准确的定位,帮助工作人员做出合理有效的处理。除此之外,对故障进行细分管理能够帮助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一定的消缺分工任务,直接传达消缺分工任务到系统管理人员,减少了中间环节中浪费的时间,能促使故障处理效率的提升,保证了整个维护工作的主动性。

5 结 论

综上所述,在电力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的现状下,提高对电力自动化设备的综合监控管理质量,保证电力系统中设备的安全运行迫在眉睫。在今后电网系统的运行过程中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技能,有效地利用一些通信设备,在保证一定监控管理成本的基础上实现整个电力系统的有效监督,努力消除电力自动化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电力企业运行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晓硕.某基地附属设备综合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D].北京:北方工业大学,2010.

[2]王秋平.综合监控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4.

[3]李胜国.电力电缆及其管沟在线综合监控系统的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4]吕俪俪.NTP在电力自动化设备时钟同步中的应用分析[J].硅谷,2013(24):103-104.

作者:尹涛 张雪梅

上一篇:乡镇干部总结优选3篇下一篇: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总结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