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文化现代设计艺术论文

2022-04-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日本通过对西方进行不断学习,日本现代设计逐渐发展起来。在学习西方设计模式的同时,并没有完全照搬西方的设计模式,而是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种独特的设计风格。本文主要从食器、服装、建筑三个方面来阐述日本现代设计审美,总结出日本现代设计审美对当代中国设计的启示,以期促进当代中国设计的进步和发展。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本土文化现代设计艺术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本土文化现代设计艺术论文 篇1:

艺术设计与西部本土文化资源的现代开发

[关键词] 艺术设计;本土文化;西部开发;创新发展

[摘 要] 现代艺术设计自身具有的文化特质和丰富的实用艺术内涵,使其在开发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积淀丰厚地区特色突出的人文社会及奉土文化资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艺术设计与西部本土文化融合对艺术创新也有重大意义。

[文献标识码] A

[

作者:黄 斌 黄莓子

本土文化现代设计艺术论文 篇2:

论日本现代设计审美对当代中国设计的启示

摘要 :日本通过对西方进行不断学习,日本现代设计逐渐发展起来。在学习西方设计模式的同时,并没有完全照搬西方的设计模式,而是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种独特的设计风格。本文主要从食器、服装、建筑三个方面来阐述日本现代设计审美,总结出日本现代设计审美对当代中国设计的启示,以期促进当代中国设计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 :日本现代设计 ;审美 ;当代中国设计

文章编码 :1672-7053(2021)07-0083-02

作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的现代设计在国际上具有举足轻重的的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驱动和影响着全球设计的趋势,在国际市场上无论是精巧、时尚的 SONY WALKMAN,还是精美绝伦、古色古香的日本传统陶瓷、漆器设计,都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日本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很多外来文化的影响,所以日本文化吸收了不同文化的精髓,加上日本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结构,逐渐形成了日本具有鲜明特点的传统文化 [2]。中国和日本都属于东亚文化国家,日本作为设计强国,它的设计理念对于当代中国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日本现代设计概况

日本现代设计发展迅速,用了二十几年的时间,已经跻身于世界设计大国之列。日本的传统文化,不论是在表面的技术层面上,还是在深层次的民族特性上,都给日本现代主义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3]。从技术层面上来看,禅宗美学思想影响着日本传统的审美思维,注重简约、自然以及神秘之美,特别注重设计材料本身的运用,这种设计理念正是现代设计所推崇的。从民族特性上来看,日本设计在遇到外来文化时能展示出自己的特色,并把外来文化进行分解、改良、吸收,最终运用到自己的特色设计中。

2 日本现代设计中的审美

2.1 食器设计的审美

现代的日式料理备受推崇,它不仅具有独特的味道,而且还给人们提供了愉悦的观赏体验。日本美食与日本人的审美理念息息相关,追求精致、遵循自然等 [4]。他们会把餐桌上的食物进行精心的装饰,体现出日本是一个将审美观念融入日常生活的国家。日本人不仅对食物本身抱有追求精致的态度,而且对于食器,他们也是力求完美。如今的日本食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现代主义的影响,但他们并没有抛弃传统以侘寂美学为核心的设计理念。

日本食器具有高辨识度,就形状而言,大部分是不规则的形状,是根据食物进行搭配 ;就手感而言,无论瓷器、陶器或其它材料,它们通常表现出明显的颗粒状外观 ;就颜色而言,则尽可能多的保持材料的原始颜色,几乎没有复杂的变化 ;就整体视觉而言,一眼看上去日本食器就像一件没有完成的作品,正是因为这样,日本食器同时兼具了美与丑的特质。无论是日本美食还是日本食器,它们都很好的诠释了日本美学质朴、简约的内涵。

2.2 服装设计的审美

在数百年传统禅宗美学的影响下,朴素和简约的概念早已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思想之中。日本人给我们的印象就是严谨,同时,他们的妆容和服饰也会带给人们精致的印象。众所周知,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日本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就像樱花一样,即使生命是有限的,生活中充满无法预见的不确定性,他们也会精致的对待每一天。对外貌的注重催生了日本的时尚文化,其所发行的时尚杂志引领着整个东亚地区的时尚潮流。在服装设计方面,日本设计师也正在尝试融合东西方美学的设计风格,设计出具有独特日式风格但并没有失去现代美学的作品。例如,由三宅一生创建的具有“褶皱”概念的服装,已经打破了西方时尚界对服装平整和挺括的定义,使服装更具有独特的三维质感,并且“褶皱”也成为该品牌的独特标志。

日本人的时尚品位受到文化发展的影响,一方面是奢侈品的消费,由于追求卓越的产品质量,日本人在这方面情有独钟,在各类奢侈品消费榜单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另一方面是琳琅满目的古着店,古着店里售卖的旧衣服都充满着生活的味道,每件旧衣服都是时间的沉淀,反映了日本街头时尚的风格。

2.3 建筑设计的审美

日本的建筑设计根据建造特点,可以从住宅和文化场馆两方面分析日本建筑设计的审美。

日本的住宅,无论是建筑外形结构还是内部空间,甚至整体的装修风格,都体现了一种日本独特的动态美。在地震频发的日本,人们会采用一种看上去不是很牢固的悬挂结构,即地板与地面之间由立柱进行隔开,因此整个建筑看起来像是一个低矮的“空中亭閣”,这种建筑概念反映了日式美学遵循自然并借势自然的独特特征。日式住宅的布局是开放的,室内空间使用推拉门把空间进行分离或合并,房间之间没有具体的功能划分,这种布局为空间的使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相对于日本的国土面积来说,博物馆的分布密度非常高。日本的文化场馆设计将当代艺术与东方美学进行糅合,将传统与现代元素无缝连接,无论是外部的造型设计,还是内部的室内空间设计,都会让人眼前一亮。正如建筑家黑川雅之曾经解释道 :“日本房屋的原型就是树木,像树一样,柱子是它的主干,屋顶是它的枝叶,很多根柱子排列、汇集、再覆上树叶,就像树林一样。”这种设计概念也反映在现代文化场馆的设计中,因此出现了许多创新、独特和富于想象力的作品。

3 日本现代设计审美对当代中国设计的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但工业设计还处在探索阶段,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日本和中国同属于东亚儒家文化圈,在文化深层次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日本非常重视设计教育和设计传承,设计师对待产品的精神,为同样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提供了经验。

3.1 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关系

通过对日本现代设计中食器、服装、建筑三个方面的设计审美评述,可以看出,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关系,将有助于发扬本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一方面,只有了解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发展水平,才能跟上世界设计潮流的脚步 ;另一方面,为了加深世界各国对中国生活和文化的了解,我们必须使自己优秀的东西“走出去”,打破其他国家对中国只有“元青花、明家具”的认识。与此同时,我们应立足于本国国情,充分学习并传承传统设计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在保护本土文化的同时,积极吸收异域文化,对传统文化进行保留并融入现代设计,这样才有利于当代中国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

3.2 重视人文科学理念与产品设计的合一

注重人文科学理念是日本现代设计成功的一大因素,设计本身就是人的“物化”和物的“人化”,中国的工业设计需要体现人文精神,体现对人的尊重和考虑,即是人与产品的和谐统一。人性化设计是现代设计发展的基础与必然,它不仅反映了设计的完美表现,还体现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首先,产品的人性化诉求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社会需求和审美观念。数字化时代的今天,人性化的设计不仅需要考虑产品使用方式的便捷性,还要考虑人、物、环境三者的统一。其次,人性化设计还需要体现在产品的外观包装上,运用优美的造型、和谐的色彩,赋予产品新的品质,给人一种浓厚的人情味。

3.3 强化设计教育与设计批评的作用

设计审美的普及与提高人群包括大众与高校学生,大众的设计审美普及与提高有待于社会的重视。高校的设计审美普及与提高,需要依据不同学校的办学定位、学科背景、学生专业特点,强化设计教育。目前,许多大学将艺术鉴赏列为必修课,在推动设计发展中注重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在“互联网 +”时代下的传承与创新,活化运用与设计,重视度不够。高校要鼓励学生参加设计实践活动,深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探究民族艺术形式。这样才能拓宽学生的设计视野,提高学生的设计认知,促进学生设计水平的提升。同时,发挥设计批评的作用,为大众提供设计批评的场所,探讨设计问题。

高校要为设计批评建立理论立场,积极参与社会设计实践和活动,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考虑开放免费论坛进行设计批评,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这对于加速我国的设计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 结语

日本现代设计正在快速发展,并在全球设计领域得到认可,他们积极学习西方设计思想,将现代设计与传统理念相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这也是西方设计无法取代日本的主要原因。设计不仅仅是单纯的复制,在向国家学习时,我们还需要考虑自己的传统思想。专注于我们的传统文化并将其结合起来以创造独特的设计风格,是未来中国设计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中国的现代设计也需要经历这个过程,只有把握尺度,挖掘潜力,形成有自身特色的现代设计,才能立于世界设计之林 [5]。从日本现代设计的成功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未来设计发展的目标,找到适合的方法,通过把学习的思想与本土传统思想进行融合,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风格。

本文系 2020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规划基金项目)成果之一(项目编号 :20YJA760030)。

参考文献

[1] 朱和平,朱小尧.日本现代设计的发展及特征 [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25(2):48-54.

[2] 赵怡.日本现代设计中的传统美学 [J].湖北函授大学学報,2018,31(4):91-92.

[3] 宋佳佳.浅析日本现代设计的特征――以无印良品为例 [J].艺术科技,2017,30(5):255-256.

[4] 善本出版有限公司.日式设计美学 [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5] 赵娟,郑铭磊.学习交融再创新――日本现代设计发展的启示 [J].美术大观,2014(4):132-132.

作者:刘明明 黄华明 高鑫君

本土文化现代设计艺术论文 篇3:

民间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借鉴

摘要:对民间艺术的价值进行归纳与思考,通过分析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在本质上的相似点,论证了在现代设计中借鉴中国民间艺术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在现代设计中借鉴民间艺术的方法有:从形式上借鉴,如图形符号、色彩搭配、材料工艺等角度;将民间艺术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营养,充实和丰富自己的思想、情感与修养: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进行传承,即民族与文化的基因在自己的设计追求与思维方式上得到全面体现与集成,进而达到—种自由的、出神入化的境界。

关键词:民间艺术 民间美术 现代设计 中国文化 借鉴

1 民间艺术的价值思考

民间艺术,从历史上看,是相对于宫廷艺术、文人士大夫艺术而言的;从现代来看,则是相对于专业艺术工作者的艺术而言的。多是劳动人民在生活生产中创造的,用来美化自身及生活环境、表达思想和情感等,因而带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地方性,表现出了劳动人民的质朴和审美意识。它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承载和表达着各民族最具特征的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念。中国具有五千年历史,民族众多、地域广阔,有着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和财富,这些带有原生态意味的民间艺术作品,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独特的审美享受,更是现代设计创作的思想源泉。

从不同的角度看,民间艺术的价值可以分为五个方面:

1)艺术价值。劳动者的艺术创作,反映出一种率真淳朴的美,表现了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无与伦比的创造力,成为发展专业艺术的基础。

2)文化价值。譬如在思维方式上和表达方式上,其文化底蕴都非常深厚,是研究历史文化的形象资料。

3)实用价值。民间艺术作品中的大多数都是为劳动者的生活需要而创造的,因此可以体现出他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具有实用性。且其体现出的设计意匠和形式特点,能给现代设计以启迪。

4)历史价值。有些民间艺术品的传承,带有某些原始的形态,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

5)经济价值。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它已作为一种地方风物、装饰品、旅游纪念品,显示出一定的商业开发价值。

随着工业文明的现代化浪潮冲击,中国民间社会生活和作为传统文化形态的民间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破坏。我国的现代设计起步较晚,且主要是西学为主的教育方式,如何将中国现代设计本土化,把中国民间艺术有机地融入现代设计成为中国现代设计发展的瓶颈。

如果设计师在进行现代设计的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对其进行借鉴,则非常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我们从小生长在中国,从中国民间艺术中汲取营养、获取灵感,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达到现代艺术设计中国化的必要途径。

2 民间艺术对于现代艺术的可借鉴性

由于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在本质上有许多相似点,这为在现代设计中借鉴民间艺术,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

2.1两者均为大众审美服务

民间艺术的服务对象是劳动者本身,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它并不是为少数权贵服务,因而它不需要刻意迎合当权者的审美趣味,也不会要求观赏者有很高的文化修养。作品通常直白易懂,具有直观外露的美感(如年画、剪纸等)。不同文化层次的人都能体会到喜庆吉祥祈福愉悦的情感,获得美体验。

现代设计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关涉社会的诸多方面,它是一种把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同样是为广大人民大众服务的。现代设计与艺术创作是不同的,艺术创作呈现出来的是艺术家审美理想的物态化,是艺术和个人审美情趣的体现,而设计不仅需要为大众审美服务,同时还可以起到引导大众审美趋势的作用(如时装设计)。

2.2两者均具有实用性

民间艺术作品中只有小部分(如年画、剪纸)近似于纯美术,而绝大部分(如服饰、器具)则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艺术作品。

它们大多数都是为劳动者的生活需要而创造的,因此可以體现出他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具有实用性(如花灯、紫砂壶等)。即使有些物品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生活,但其体现出的设计意匠和形式特点,仍能给现代设计以启迪(如绣囊、水烟壶等)。

现代设计—方面要求具有艺术性、审美性,另—方面要求必须具有实用性。如果一把椅子只能看而不能坐,它可能是一件成功的艺术品,但。已决不是一件成功的设计作品。

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设计不仅具有实用性,还需考虑物质功利性,也就是为人们生活提供尽可能丰富的物质财富,因此其目的就落实到经济效益上,现代设计的实用性较之民间艺术更具经济性。而这一点也正是民间艺术被挖掘吸收运用到艺术设计的一个推动力。

2.3两者均具有广泛的艺术表现形式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具有极其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以民间美术品为例,因其特定的性质、形态、功能所形成的品种、类别及所用材质等,都远远地超出了宫廷美术和文人美术的范围。既有代表精神层面自勺祭祀礼仪、游艺竞技、戏曲表演,也有日常茶酒烟食、服饰卧暖、女红文具;既有建筑陈设中的彩梁画栋,也有环境装饰中的年画、剪纸;既有生产劳动中的竹编藤编艺术,也有商品流通中的包装招幌。

而现代设计的种类也相当多,与美学有关的主要有:平面设计、工业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网站设计、影视动画设计等。现代设计发展迅速,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新的设计手段的加入,设计师在进行设计创作时,往往会使用多种艺术元素、表现方式等,如多媒体形式的应用等。

随着经济全球化,人民大众的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单一的内容和表现手法已无法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这就要求设计师能够从民间艺术这一广泛的沃土中寻求营养,以提高现代设计水平。

3 如何在现代设计中借鉴民间艺术

如何在现代设计中借鉴民间艺术呢?要想在现代设计中合理借鉴民间艺术,就需要首先加深对民间艺术的学习、认识和了解。要下功夫研究民间艺术独特的文化内涵,探究民间艺术的本质和美学特征,分析民间艺术创作者的审美心理。

具体的借鉴方式,大致有三个层面,或者说要经历三个阶段:

3.1形式上的借鉴

民俗艺术的设计要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3.1.1图形符号

图形符号所反映的地域性的特征使得民俗艺术具有很强的可识别性。

具体借鉴方法为:在创作过程中,将民间艺术的图案纹样、造型作为一种创作素材运用到设计实践中去,使现代的设计作品更具有民族性特征。以民间艺术品的图形、色彩尤为突出,这些就逐渐形成了一种图形符号,可以让我们很容易识别,如鱼莲生子、年年有余、祥云图纹等。图形符号来源于人们在创作和使用过程中的思想、意识,民俗艺术的造型观念与中华传统文化体系密切相关。每个地方都有它的文化特征和象征性的符号,我们可以从其外在的造型及其表现的图形符号、艺术形式进行解析,研究这些形态、形式的文化内涵、思想观念和地域性审美意识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取设计元素,为现代设计服务。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的设计中就借鉴了祥云纹样及书卷造型。

3.1.2色彩搭配

色彩是展现民俗风格的最直接的表现方式。

具体借鉴方法为:主要借用色彩的象征性意义,运用图案造型,来表达人们某种意念。色彩的搭配及色彩倾向与社会心理及主体的个性心理有关,不同色彩代表了不同的象征性意义。世人对某一种颜色的喜恶往往源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神话故事或宗教信仰。而每一个民族有不同的色彩喜好,我们中国人偏爱的色彩是红、黄、青、白、黑。在中国人的色彩情感里,红色几乎是至高无上的。它是发达、喜庆、吉祥、辟邪的象征,大到宫殿栋梁,廊柱、城墙,小到年画与剪纸,聚到国家庆典,散到百姓婚礼,红色被广大民眾认可,成为一种民族审美的共呜点。然而在西方文化中的红色则是一个贬意相当强的词,是“火”、“血”的联想,它象征着激进、暴力、危险、紧张等。因此,如何在现代设计中巧妙融合本民族传统元素,色彩在其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在现代设计中借鉴民间艺术色彩搭配,能够快速直观地表现出其地域特性。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采用“中国红”为主色,极具中国特色。

3.1.3材料、工艺等

由于民间艺术具有普遍性,因而其所运用到的材料与工艺也是非常广泛的。我们在现代设计中可以取其精华,加以运用。例如,竹子在民间艺术作品中运用十分广泛,在风筝、竹篓、笔筒等物品中十分常见。相比于木头,竹子具有生长周期短等优势,更为环保。因此在现代设计中,可以加以借鉴。图4和图5是“知竹”2011北京国际三年展中展出的两件作品,一个是日本设计师设计的蘑菇凳,一个是菲律宾设计师设计的佛肚竹自行车。

民间艺术还有许多独特的工艺,如蜡染、刺绣、版画、雕刻等,恰当地加以借鉴,能够丰富现代设计的表现形式。

图6是笔者在借鉴了当代农民画、版画的画面构成方式和色彩搭配后,进行的创作探索。作品名称为“宿舍”,画面中以四个年轻女性为主体,四个女孩举止各异、打扮不同,代表了不同的个性;她们周围围绕着充斥在宿舍里的各种生活、学习用品,展现大学里艺术学院的女生在宿舍的生活状态;背景色彩一分为二,表达宿舍里日间和夜间不同的氛围……

3.2民间文化营养的吸收。

将民间艺术作文一种民族文化的营养,充实和丰富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修养。

现代设计师还应当努力探求民间艺术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不仅仅是对表面形式的挪用、变形。

图7名称为“色涩”。是笔者进行的设计尝试。在运用京剧脸谱图形元素的同时,挖掘其隐藏的内涵,来进行再创作。该男性脸谱为梁太祖朱温,三十多年征战,建立了梁朝,可是却荒淫无度,最终命丧子手,只坐了六年江山。作品中,从脑部的美女处开始产生裂缝,并蔓延至整个画面。以表现“祸从色起”的主题。

中国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始终蕴函着丰富的仁德礼信的儒家思想、通达净静的佛教境界和物我合一的取法自然,这是中国民间艺术能够在历史长河中绵延不绝的基础,因为它激发了广大民众的喜爱、共鸣,才能够交融、发展、传承。中国现代设计要达到真正中国化,必须了解、吸取其文化内涵。

3.3基因的传承

设计者需要将民族与文化的基因在自己的精神追求与思维方式上得到全面体现与集成,进而达到一种自由的、出神入化的境界。

日本设计大师柳宗理也在这一方面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他对日本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民艺精神超寻常的了解和热爱造就了他独特的设计成就。他的作品是包豪斯功能主义与日本民间艺术的完美结合,他将传统文化及民间艺术的精髓运用到了产品设计中,而不是简单地运用艺术符号和装饰。(如图B)

华人设计师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即是成功的示例。他汲取苏州建筑、园林的精髓,并运用借景等方式,以最简练的几何形式概括出苏州印象。他以最现代、最大气的方式,演绎了苏州特色,而不仅仅流于风格和形式。他为苏州博物馆同时赋予了历史感与现代感。

4 总结

民间艺术与设计—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设计本身就是科学与艺术、智慧与创造相结合的表现。民间艺术是中华文化中很重要的—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各族人民的精神财富,它需要我们不断地传承与发展。

在现代设计中有意识地借鉴民间艺术,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的发扬,更是对现代设计的丰富和提高。

我们在进行现代设计时,不仅要学会从形式上对其加以借鉴,学会归纳运用民间艺术中的图形符号、色彩搭配、材料选用和工艺等;而且要将民间艺术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营养,充实和丰富自己的思想、情感与修养。探求民间艺术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并运用到现代设计当中;最终要达到基因的传承,使民族与文化的基因在自己的精神追求与思维方式上得到全面体现与集成,进而达到—种自由的、出神入化的设计境界。

作者:田园 张姣 范慧英

上一篇:争创市文明学校工作总结下一篇:财务风险企业财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