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载体安全文化论文

2022-04-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煤矿区科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向基层区科延伸拓展和做实落地,有利于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有利于完善构建与企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安全文化建设体系。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煤矿载体安全文化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煤矿载体安全文化论文 篇1:

浅谈安全文化建设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摘 要: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在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煤矿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创造一种和谐的安全氛围,对人的思想、观念、行为等形成积极的影响。通过不断改变人的观念,规范人的行为,不断创新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措施构建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一定的控制作用,达到减少生产事故、促进生产安全的效果。

关键词:安全文化建设;煤矿安全生产;重要作用

安全是煤矿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在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煤矿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创造一种和谐的安全氛围,对人的思想、观念、行为等形成积极的影响。通过不断改变人的观念,规范人的行为,不断创新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措施构建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一定的控制作用,达到减少生产事故、促进生产安全的效果。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不断的用安全文化的影响力潜移默化的转变员工的思想观念,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不断提升员工的个人素质,才能打造出安全绿色矿山,建设出和谐、稳定、幸福的煤矿企业。

一、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是煤矿企业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

煤矿安全文化是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思想、作风、意识、行为等凝炼出的规范总和,并成为员工遵循崇尚的准则,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从生产实际出发,经过总结形成,再返回来指导安全生产实际。因此,安全文化建设在煤矿安全生产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夯实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根基

做好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基础是第一位的。要想确保安全文化建设基础就必须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一是煤矿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只有落实了规章制度,安全才能保证,生产才能保证;二是煤矿要完善各类安全设施,加大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岗位的安全设施投入力度。三是加强安全文化基础教育,员工必须掌握基础性的安全知识,只有通过加强安全教育,才能让职工从自身提高安全的能力,从而保证生产的安全。

三、创新思路,分层次落实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作为煤矿安全管理的基础,必须从思想意识上重视起来,纳入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下力气去抓,夯实基础,才能保证成果。突出安全文化教育,层层渗透,从员工、家书、管理者、社会等不同层次落实安全文化建设,扎实工作,落实责任,从学习内容、形式、效果方面坚持创新推進。创新安全文化载体,创新教育形式,寓教于乐,确保安全文化建设的落实,确保安全文化建设能够“接地气”,能够为员工所接受。

四、推进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落实

建设煤矿安全文化重在了落实实施,落实实施要求因人施教。一是要把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的落实作为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重点。二是要把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作为安全文化建设工作重点。三是要把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素质作为安全文化建设工作重点。

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不断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加强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一是面向全体职工,“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始终坚持“三个重点”,即职工素质、生产作业环境、安全薄弱环节重点。二是在安全管理中,理解职工的心理需要,实行人文化的安全管理。三是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使职工经常能听到安全嘱咐和安全广播;井下所有地点能看到安全标语,听到安全宣讲,时时刻刻处在安全文化的氛围中受到安全教育。

六、不断健全和完善安全文化体系

改进和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建立健全煤矿安全文化建设体系是根本保证。一是建立并完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建设完善保证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二是结合煤矿企业的行业特点,不断健全和完善专兼职结合的领导体制、管理体制和监督检查机制,不断完善和更新六个安全生产体系。三要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健全和完善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安全防范、防护措施。

七、持续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安全文化管理模式是一种新的煤矿安全管理模式,与传统安全管理模式不同,是安全管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高级阶段。其安全文化管理模式的特点在于将安全管理的重心转移到提高人的安全文化素质上来,转移到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上来。将加强人的管理贯穿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必须抓好管理机制建设,是安全管理称为一种自觉行为。通过不断的安全文焕建设,最终实现“岗自控”“班组自管”的安全文化状态。

八、将安全文化建设融入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

安全文化建设必须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有机融合,才能更加有效地深入开展。一是把安全文化建设和实现矿井安全生产目标紧密结合,以安全保稳定,以稳定促生产,以生产促发展,确保安全。二是把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精细化管理、班组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做到时时、事事、处处、人人保安全。三是要将安全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党组织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号召力。四是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女工等群众组织的作用,保障和维护职工的安全与健康权益,推动安全生产工作。

因此,煤矿安全文化建设要从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情感、安全品格、安全观念、安全态度等深层次的人文要素出发,进一步通过教育、宣传、鼓励和奖惩等辅助手段,不断营造和谐融洽的安全生产氛围,提高企业和职工的安全素质,最终达到人与物的和谐统一。由外部管理逐渐转变为主体自觉自律,使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方式发生质的变化,最终形成具有企业特色、富有生机和感染力的安全文化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煤矿企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春,唐润生.运用科学发展观抓好煤矿安全生产[J].煤炭企业管理,2005,(08).

[2]马宪亭,尹新爱.建立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探讨[J].山东煤炭科技,2006,(02).

[3]李建荣.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宣传教育“二十法”分析[J].现代企业,2006,(03).

作者:徐勤成 李长波 赵业跃 周庆涛

煤矿载体安全文化论文 篇2:

煤矿区科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摘要:煤矿区科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向基层区科延伸拓展和做实落地,有利于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有利于完善构建与企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安全文化建设体系。推动安全文化建设,要将重心下移至车间、班组和工作岗位,大力推进区科安全文化理念创新、方式载体创新、制度机制创新,加快安全文化建设的优化、提升和深植、固化,为推进区科安全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关键词:煤矿区科;安全文化;重心下移;安全发展

加强煤矿基层区科安全文化建设,要坚持以打造本质安全型区科为“主体”,注重系统地总结以往在安全文化建设工作中的经验做法,紧密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做实理念引领、行为养成、应激调适、环境塑造、制度保障等五大要素,全面推进区科安全文化建设提档升级,为持续保持安全稳定局面奠定坚实基础。

一、加强念引领,为认知认同提供遵循

坚持理念先行的原则,通过“两加强、一提升”,合力唱响区科安全文化建设主旋律的最强音。一是加强安全理念体系构建。构建适合基层区科的区科安全理念、班组安全信条、岗位安全铭言、员工安全警句“四位一体”的安全理念体系,加强宣贯渗透,入心入脑塑形。二是加强安全文化阵地建设。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的开展安全文化宣传教育,充分利用会议室宣传栏、LED电子显示屏、班前电视、微信群等载体,不断加强宣传阵地建设,着力发挥舆论导向的积极作用。同时,在工作面建设区科安全文化长廊及在沿线布置条幅标语,图文并茂地展示安全文化理念、安全文化铭言、安全文化警句及安全全家福照片,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三是提升员工安全意识。立足激发员工主动安全意识,开展“撰写一条保安心得、录制一个保安视频、开展一次亲情嘱安”的“三个一”保安教育活动,激发内在自管动力。

二、加强行为养成,为规范操作划定准绳

让员工行为养成训练真正起到效果,可构建“3343”体系。一是标准制定落实三项要求。按照“一人一标、一事一标、一处一标”要求,如结合当前煤矿井下智能化工作面开采新模式,集中控制、电液控支架、泵站等新设备、新工艺的操作及使用要求,形成新的岗位工序流程标准,引导员工熟知标准、践行标准。二是纠偏管理实施“三层四级”。“三层管理”为区科管技人员、班组长、普通员工;“四级纠偏”为区科管技人员对班组长、区科管技人员对普通员工、班组长对普通员工、员工相互之间的现场行为纠偏,并对纠偏情况进行记录,定期汇总整理,记入台账。三是安全教育培训落实“三法”。班前微视频培训法:有针对性的录制安全教育培训微视频,深化教育效果。井下班组会双向问答培训法:班长提问,员工回答,员工疑惑,班长解惑,促进管理人员与操作员工共同提升。工作现场安全实操培训法:为各班组各工种配备现场安全实操教练员,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现场实操演练,并进行结对重点帮教,直到达标为止。

三、加强激调适,为思想言行把脉问诊

把准员工的思想脉搏,针对各个环节的工作加强管理,是提高员工安全行为可控度的重要前提。一是发挥员工诚信管控体系动态筛查作用。以员工安全诚信建设为前提,以员工增信减信台账为载体,将员工不规范操作、出现“三违”以及发生安全責任事故等情况列入减信记录,将员工现场纠偏、发现安全生产隐患、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及结合自身事例在班前会教育警醒广大员工等情况列入增信记录,同时将员工安全信用记录换算为安全积分,并对员工减信行为进行系统分析,为下步应激调适提供依据。二是发挥重点人员管控体系精准帮教作用。以重点人员管控体系建设为基础,构建实施以“工作时间相近、家庭住址相近、日常关系相近,班组长和党员分组包保”的三相近一包保为主要方式的重点人群网格化管控体系。动态及时掌握员工的工作生活状况和存在的困难,妥善研究谋划处置方案,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四、加强环境塑造,为安全作业创造条件

加强安全环境建设是塑造本质型安全人,建设本质安全型区科的基础。一是坚持“三环”联动排查隐患。“三环”联动即:班前会教育环节、现场安全确认环节、安全隐患排查环节环环相扣,联动落实。值班人员在班前会对本班重点进行讲解,增强当班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进入工作地点后,排查现场安全隐患,确认安全无误,进行作业生产;现场安全隐患排查坚持常态化,深入排查存在的问题,深入开展好隐患排查治理,确保实现区域环境无隐患、设备设施无缺陷、操作管理无漏洞。二是坚持“双查双验”确保达标。“双查双验”即:实施班组自主达标自查验收。每日按照精细管理标准安排工作,班中对每项操作流程监督指导,班末对每个区域、每个环节安全质量进行达标自查自验,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进行自我评价。实施班组互查互评验收。下一班对上一班进行检查验收,并根据具体情况安排人员协调解决。

五、强制度保障之翼,为落实责任加压加力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关键在制度,成败在考核。一是坚持包保到人。建立《区科安全文化建设包保工作实施方案》,每名管技人员包保一个班组,全面掌握包保班组整体安全状况,认真组织开展安全教育、现场培训及隐患排查,督导检查班组安全自主管理工作。二是创新激励机制。进一步创新区科安全绩效奖励机制,如着眼于提升工作的实效性,可探索实行安全生产周期奖励,进一步增强员工自保、互保、联保的安全责任意识和整体协同意识,提高员工的安全执行力。三是细化奖惩标准。建立实施《区科本安型员工考核办法》,结合员工日常工作中“违章作业、伤工事故、责任事故、岗位描述训练、实操培训、文明行为、上站查体、正常出勤”等重点内容,制定本安型员工行为标准,强化日常监督考核,对季度内满足本安型员工标准的人员给予奖励,激励员工在工作中主动提升职业素养,约束自身行为,确保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郭昊天.论煤矿安全文化建设[J].企业文化(中旬刊),2020,(4):13.

[2]程国栋.基于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系统的探索与研究[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5,(4):17-17.

作者:杜鑫

煤矿载体安全文化论文 篇3:

新时期煤矿安全文化问题与优化途径分析

摘要:安全文化构建属于煤矿企业生产达到长期稳定发展的需求,也是其主要工程,是工作人员最大的福利,是加强企业安全管理能力,确保企业本质安全的有效路径。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新时期煤矿安全文化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途径,旨在给煤矿安全文化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新时期;煤矿企业;安全文化问题;优化途径

由于市场经济加快发展,促使煤矿企业格局产生巨大的改变,做大做强主业必须的选择。安全生产属于煤矿的头等大事,想要在根本上达到安全发展,一定要提升煤矿安全文化方面的建设,安全文化构建作为煤矿企业生产以及达到长期稳定发展基础,必须要给予其高度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煤矿企业健康的发展,不被社会淘汰。因此,下面进一步分析新时期煤矿安全文化问题和优化途径。

一、新时期煤矿安全文化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文化建设不足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以及改革持续推进,我国绝大多数煤矿企业接连开始安全文化构建这项工作,全国范围内兴起文化建设浪潮。但是在具体实施的时候,煤矿企业大部分注重安全技术改进层面的工作,对于企业安全文化构建对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另外,部分煤矿企业中层以及表层文化构想相对完善,但是内化给所有工作人员的行为标准以及安全习惯缺乏,也就是深层企业文化安全建设环节十分薄弱。

(二)缺少总体规划

虽然我国大量的学着对于企业安全文化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但是,这样的分析和研究大部分停留在理论和表面层次,安全文化的理论研究成果可操性较低,无法满足生产时间以及社会发展所提出的要求,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的研究工作者大部分是煤矿企业前线工作者,经验大部分是经验式的,忽视了研究结论以及过程的检验性和试验性。除此之外,安全文化建设不具备一个总体的规划,大部分煤矿企业缺少界定合理健全的安全规划和方案,促使安全文化构建的过程变成了普通的安全教育过程。

(三)安全文化建设认识存在误区

简单的讲,企业安全文化实际上就是人们主动形成和自动遵守和坚持的一种良好的安全习惯以及行为标准。但是针对安全文化理念和含义方面,部分人认识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主要表现为下面几点,部分人觉得安全文化构建实际上就是组织一些文艺表演以及安全活动,这样的认知十分浅显,过于表面化,缺少深入感受安全文化构建的真正意义和宗旨。还有些人觉得安全文化建设就是单一的打造一种安全文化的气氛,悬挂警示标语和标识等。还有一些人觉得安全文化构建实际上就是普通的安全培训及教育,这些对于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之一。

(四)安全文化构建不具备科学评估

因为文化软这个特点,很难实施科学的测量以及准确的评估,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属于一项十分复杂,且艰难的任务及工作,其需要一套系统,准确有效的建设方案和计划,其中包含評价结果测量,明确评价的方式,采集评价指标等。目前,我国在安全文化评价指标系统方面的工作还不是十分完善,虽然相关学者针对这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但是始终没有建立一套可以总体评价和系统分析的定量方式,还需要深入研究其操作性和可行性。

二、新时期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策略

(一)坚持党管安全是安全文化构建的基础

安全文化构建不仅关系到工作人员观点和道德以及态度这些深层次的人文因素,并且,还关系到企业生产和经营以及管理,还有培训等多项工作。要求群众必须要积极参加,才能够切实抓好企业文化构建。所以,企业各级党组织一定要扶着起安全文化建设的职责。首先,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效领导。其次,凸显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再次,给安全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保证机制,最后,提升领导的安全意识。

(二)改进安全生产管理机制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

改进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加强机制限制,让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能够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慢慢步入制度化和标准化的路径。要让安全文化构建发挥标准工作人员行为的作用,一定要加强制度的执行力以及约束力,一定要确保规章制度的真正落实,保证制度面前每个人是平等的,使用制度管理人,应该制定一套严谨合理的管理机制,标准工作人人员操作的行为,确保工程的质量,排除煤矿安全工作当中的潜在安全问题。

(三)提升教育培训是安全文化构建的主要方式

煤矿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在某种程度上,根源在于整体从业人事素质不高。所以,一定要加大从业人士安全培训力度,采取人才强企这一战略。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的员工团队。安全教育以及培训属于推动工作人员形成正确安全观念的最基础有效的方式。应该使用灌输的方式实施法律规范教育,采取分层教育的方式进行岗位教育,使用具有针对性的班前教育方式,班前教育属于安全思想教育最佳的方式和载体,因此一定要做好班前教育的工作。

(四)树立安全理念文化掌握好三层关系

煤矿行业逐渐呈现好转的势态,煤炭价格也在持续提升,高额利润十分容易导致盲目增加生产,超出安全能力的生产,这样,煤矿安全监督检查凸显出其重要性,一定要确定下列几个方面的关系:

1. 安全和生产之间的关系,安全和生产二者属于相互依赖存在的关系,安全伴随着生产来讲,缺少生产那么就缺少安全,生产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安全,若不安全将无法顺利的生产。但是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虽然着重强调了安全生产工作,但是却没有真正的落实,一旦忙起来便只顾着生产,而忽略了安全。所以,在目前煤炭市场良好的心事下,煤矿每一级领导一定要深入提升认识,牢牢树立安全第一这个观念,确保能够处于安全的生产环境。

2. 安全和效益之间的关系,针对煤矿企业总体来讲,经济效益属于核心,这也是企业所有工作的目的以及归宿,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安全首位这一原则,若缺少安全工作的保障,生产煤炭将要付出惨痛的代价,进而导致经济效益遭受严重的损失。

3. 偶然和必然之间的关系,在安全生产的过程中经常有人用偶然这两个字去解释一系列的安全事故,如果产生严重的安全事故,就将事出偶然进行开拓,这样的偶然明显和事物发展的规律相符,对于落实安全生产工作十分不利。任何一起看起来偶然的安全事故当中,均能够寻找到几条直接或者是间接的因素,这些因素当中根本的问题就是投入以及教育还有管理的质量,这些方面若没有做到位,那么一定会导致安全问题或者是事故产生。

(五)建立安全文化建设评价体系

针对当前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方面的问题,比如评价主观性过强,评价方法较为简单等问题,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设评价体系。依据我国目前的煤矿企业的安全建设的实际状况,本文提出了以下9个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以供参考:员工素质、一线员工的安全事务影响力、安全行为激励、安全信息传播、安全培训、安全管理、安全环境、安全承诺、资金投入。

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新时期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策略的分析和阐述,使我们了解到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要求煤矿企业一定要给予安全文化建设高度的重视,进而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给新时期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李爽.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系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

[2]余喜军. 我国煤矿企业安全文化体系的构建与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

[3]王哲. 山西国有重点煤矿安全管理执行力评价与提升措施[D].太原理工大学,2014.

作者简介:周晓灿(1967-),男,汉,河南省平顶山市,职称:政工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政治思想与企业管理

作者:周晓灿

上一篇:城镇化示范镇建设论文下一篇:正规化建设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