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青年创业调研

2022-06-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返乡青年创业调研

青年返乡创业及其扶贫带动效应的叙事研究

摘要  在脱贫攻坚战中,激发农村内生增长力是重要一环。在大众创业的背景下,青年返乡创业是扶贫持久有效的选择。以一对青年夫妇返乡创业经历为研究对象,以其创业发展及其扶贫带动为基点展开叙事,分析其辞职下海、艰辛探索创发展之路及其取得的成效,重点分析其在创业及其扶贫示范带动中遇到的矛盾困境,并从政府、社会、企业运行等多维对返乡青年创业及其扶贫带动提出合理化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返乡创业;叙事研究;涉农企业;脱贫攻坚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24.070

Narrative Research on Youth Returning Home to Start a Business and Its Driving Effect on Poverty Alleviation

WANG Yi-xuan1,HE Yun-feng2  (1.Institute of Marxism,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gu,Shanxi 030800;2.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gu,Shanxi 030800)

Key words  Return to start a business;Narrative studies;Agriculture-related enterprises;Poverty crucial

基金項目  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2016313);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AJY016)。

作者简介  王艺璇(1993—),女,山西翼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农村建设与乡风文明。*通信作者,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农业科教管理研究。

收稿日期  2019-06-11

截至2019年2月,我国仍有399个国家级贫困县、1 660万人还未脱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返乡创业已成为助推脱贫攻坚战的有力抓手和有效途径。青年回乡通过创业示范效应催生了农村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新产业、新技术,带动了农民脱贫致富,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蜂产业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综合效益于一体的绿色产业。辞掉省城稳定工作、返乡创业,致力于兴农创新与事农创业,王国峰选择蜂产业进行创业发展,有甘有苦。笔者采用叙事研究方法,与王国峰一起反思探索他创业扶贫的成效及目前的瓶颈问题,从多维度、多视角提出有效对策,助力更多返乡青年通过创业带动更贫困农民脱贫致富。

1  叙事研究方法的可能与可为

1.1  叙事研究方法概况

伊格尔顿说:“叙事是一切人类经验的一种合法的、根深蒂固的模式”[1]。在结构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共同推动下,叙事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文学修辞学中独立出来。叙事学源自对生活世界的叙述,以话语行为故事化再现给受众。但叙事不是单纯的描述世界静态呈现的过程,而是赋予故事、世界的意义,为其产生服务[2]。叙事学发展到第二阶段,受到及海登·怀特、保罗·利科等历史学家和哲学家的重视,将叙事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并将这

种方法向多种领域渗透。

1.2  敘事研究在创业领域的应用

近年来,创业学者将叙事作为一个创业研究视角,并形成创业叙事研究热潮[3]。基于研究需要,他们多数紧扣特定创业者,分析其在创业过程中的行为、过程与绩效中的作用[4]。创业叙事会充分考虑创业过程中的动态性,并将创业者作为关键角色融入研究中。O’Connor将创业叙事分为个人叙事、一般性叙事及情境性叙事[5]。创业叙事强调对创业者行为语言的观察与分析,通过语言本身弥补传统创业研究对创业过程中的语言性忽视。叙事不仅为创业者提供了有效的视角与思路,而且构成研究者观察、剖析创业行为过程中重要研究对象[6]。但国内创业叙事研究相较国外的良好势头,还处于初入阶段,需要学者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探索。

借鉴创业叙事研究方法,通过研究王国峰返乡创业,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助力产业扶贫的事例,深入挖掘分析其所经营的祁县老陈家蜂业有限公司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的有效探索,及其存在困境与问题,进而为更多农企带动产业扶贫提供可复制借鉴的模式与经验。

2  青年夫妇返乡创业叙事

王国峰出生于农民家庭,2011年从山西农业大学毕业后,就职于山西省农业遥感中心。出身于农家,就学农业,使王国峰有天然的农村情结。之后他喜欢上读研农村女孩陈佳琪。陈佳琪父母都是蜂农,日常闲聊时会听他们讲关于蜜蜂的事,渐渐地,王国峰对蜜蜂产生了兴趣。

2.1  辞职下海,探索自主创业发展的“甜蜜”事业

2014年,在农业厅工作3年后,王国峰毅然辞去工作,开启创业之路。他说:“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返乡创业,我想在另一个平台上突破自己。”2015年,新婚的他们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感召下,开始了他们的“甜蜜”事业。

蜂产业的投入产出比同其他种植、畜牧业相比高很多,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好,是“短、平、快”的甜蜜致富产业[7]。创业之初,王国峰对祁县的蜂业进行了调查。祁县有120余户养蜂户,大多是分散经营,生产的蜂蜜在周边销售,渠道单一,销量较低。王国峰说:“我们要转型,就不能走小农经济、各自为营的道路,要把蜂农拧成一股绳,一起做蜂产业。

为了做好山西蜜蜂产业,王国峰和爱人奔赴全国各地了解全国蜜蜂产业发展现状,寻找山西蜜蜂产业做大做强的突破口。经过调研,他们撰写的论文《我国养蜂业转型升级刻不容缓》,观点受到中国养蜂学会副会长的认可,这给他们创业吃了定心丸。

2.2  研制标准,探索蜂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之路

为推进山西蜂业标准化发展,王国峰夫妇经过考察研究,探索出一套蜜蜂养殖、蜂蜜采收、疾病防治等多维一体的标准流程,并长期深入农户进行现场教学、跟踪指导,手把手传授养蜂技术及防病技术等。为将养蜂技术推广到贫困山区,他们深入山西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对当地蜂农免费开展新技术、新理念培训。每到一地,他们都开展特色蜂产品“三统一”的推广,即统一饲养标准、统一采收标准、统一包装形象。为探索养蜂新思路、拓宽新领域,他们先后承办2届“山西省成熟蜜与巢蜜产业发展推进会”,邀请省内外专家向山西省300多名蜂农传授成熟蜜与巢蜜生产技术和最新蜂病防治办法。截至2018年底,他们已累计培训 1 800余人次。标准化的养蜂,不仅提高了蜂农的经济收入,提高了蜂农的积极性,带领了贫困户脱贫致富,还提升了山西蜂业的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由于养蜂技术落后,高端产品较少,品牌带动效应弱,制约了山西的品牌化发展之路。王国峰团队以“成熟蜜、巢蜜生产”为抓手,在全省率先实验生产巢蜜。养生巢蜜在第四(山西)届中国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获消费者青睐,荣获山西省第五届科普惠农特色优质农产品展销会“最具特色农产品”奖。王国峰强调,推动山西蜂业品牌化建设,就要以高品质的优质产品来赢得广大消费者的信任,重新塑造山西蜂业的声誉,提升蜂品牌价值。

2.3  拓宽思路,探索蜂产业多元化全链化发展之路

“不能满足于简单的养蜂收蜜,技术授粉、产品加工等技术都必须跟得上”。王国峰夫妇在他们的甜蜜之路上,不断拓宽思路。他们从单一的坐等收蜜,到把蜜蜂作为一种产品,努力打造农业的三产融合的新业态。借助祁县酥梨之乡的优势,大力推广蜜蜂授粉技术,让蜜蜂代替人工授粉,不仅节约了果农的生产成本,提高了有机作物产量,还拓宽了蜂农的经济来源,提高经济效益。截至2018年底,已培训果农蜂农700余人次。蜜蜂授粉技术的推广,是合作社带给农户最大的福利。2017年王国峰承接山西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梨树蜜蜂授粉配套技术应用”,建立“梨树蜜蜂授粉与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基地”。

“科技含量较低、产业链较短、产品结构单一”,这是制约山西蜂业发展瓶颈问题。王国峰团队,先后于与全国多所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把蜂产业与特色果蔬相结合,研发附加值高的蜂蜜果酒、蜂蜜果蔬饮等功能新产品。2017年2月,他们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合作,共同研发生产具有保健功能的酥梨、蓝莓、桑葚蜜酒和乳酸菌发酵饮料,有效带动山西蜂产品与特色果蔬的产业化发展,助力山西蜂业转型升级。除此之外,他利用发酵技术消化祁县每年至少有30%~40%损耗有损伤、品相稍差的酥梨,加工成果酒,提升附加价值。蜜蜂与果蔬的结合,使所有的资源都被有效利用,实现了绿色可持续的发展,彰显了“小蜜蜂,大产业”。

2.4  辐射带动,探索技术扶贫的共生化共赢化之路

创业之初的调研使王国峰发现,设施落后、规模较小的家庭散养无法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他认为,要想推动蜂产业的发展,就要改变过去单打独斗生产模式,要带动蜂农由分散经营到专业化经营、机械化生产、信息化管理、规模化养殖发展。意识到问题的根本后,他就立刻付诸行动,2015年,成立了祁县永刚养蜂专业合作社,2016年9月成立祁县蜂业协会。3年中他们从家庭养蜂作坊入手,将分散的养蜂户整合起来,构建起了“协会+公司+合作社+蜂农”的产业链。截至2019年初,合作社已经吸纳了344户蜂农。从分散经营到自愿参加组织集体创业,不断发展壮大,推动祁县乃至山西蜂业发展新的希望。2016年他们与山西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担的山西高校人文社科基地项目 “山西特色农业产业科技帮扶力量整合研究”达成意向,合作探索科技帮扶力量整合模式。在2018年7月,合作社承接了1万人次的全民职业技术能提升工程,带领了更多人投入到养蜂大军中。2018年,共青团山西省委与省扶贫办实施山西青年“甜蜜丝路”工程。王国峰和陈佳琪参与了这一工程,并先后深入具有养蜂基础的10个革命老区、贫困山区推广养蜂,为当地蜂农免费开展新技术、新理念培训,累计实现538人次脱贫。

2.5  打通出口,探索信息化网络化的销售营销之路

在电子商务迅速兴起大环境下,王国峰团队抓住机遇,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拓宽蜂产品的销售渠道,在淘宝、京东、天猫等多个销售平台建立了网上营销站点,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销售模式,实现了销量的稳步提升。并通过推广“线上销售+线下体验”的互联网销售新模式,将质优价廉的蜂机等信息通过微信群、“蜂业科技”公众平台等分享给蜂农,减少中间环节,让蜂农花最少的钱买到更好的蜂机具,提高蜂农经济效益。同时,通过互联网、手机、电视等各种渠道,宣传蜂蜜和蜂产品的功效,提高公众对蜂产品的认知与认同,拓宽蜂产业的销售市场,为蜂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导向与市场环境。

3  对青年夫妇返乡创业之困的反思

王国峰创业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在创业及扶贫过程中,也是遇到了重重困难。

3.1  留城就业与返乡创业的矛盾抉择

在城乡二元社會结构下,农村人才的可得性远比城市困难多,留城就业还是返乡创业是多数人的艰难选择。山西省农业厅遥感中心是份令人羡慕的工作,稳定有保障,同其他高强度高压的私企相比,王国峰的工作强度不高。除生活稳定之外,他还得到亲朋师友的认可。但工作3年后,稳定安逸的工作让他感觉乏味。具有挑战性的创业,对他产生吸引力。为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与社会价值,经过再三抉择,王国峰下定决心,放弃省城稳定工作,扎根农村,立足农业,开启了艰辛的创业之路。

返乡创业,并不是王国峰的冲动之举,是他深思熟之后的理性抉择。他认为,他的返乡创业存在“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机遇。国家大力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为王国峰返乡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山西蜜粉源丰富,素有“华北蜜库”之称,这为其发展蜂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同时爱人陈佳琪父母都是蜂农,家人支持他的决定,这又为他创业提供了后勤保障。但是即使如此,创业之初,王国峰仍受到很多人质疑与反对,但他克服了外在、内在压力,坚持了下来,创业之路也逐步走上正轨,并初显成效。

3.2  传统蜂农经验与规范化技术优劣的博弈之困

初与蜂农交往,王国峰团队的新理念新技术与传统老观念之间的矛盾是比较突出的。由于对生产经营的未知风险惧怕,使得蜂农的风险防范意识和保守意识加重。即使在乡亲眼中的养蜂“权威”小陈的爷爷、父亲也一时转不过弯来。他们认为,刚毕业的大学生头脑中都是架空的书本知识,缺乏锻炼,实地经验少,不靠谱,对王国峰团队的最新养蜂技术与经营模式都持怀疑态度,仍然采用老一辈土专家的土技术、土办法。不仅在养蜂技术传播上,在蜜蜂授粉和蜂产品的开发研制以及网上销售方面,蜂户都处在一定的观望状态。直至目睹王国峰夫妇带领的示范户实现了产量提升及收益增加,蜂户才会纷至沓来,接受年轻创业带头人带来的新知识与新技术。

3.3  融资困难与农业天灾风险的双重困境之累  在蜂业业务拓展中,资金短缺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一道难题。虽然,政府有下达的各项关于做好金融服务工作的文件,但涉农小微型企业由于自身实力限制,金融机构为避免收款风险,对小企业的贷款出款制定各种门槛和各种限制,增加了小微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农业的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也导致许多投资企业很少把目光放在农业投资上。由于没有充足的资金保障,老陈家蜂业曾多次丧失与高校农业科研院所合作机会。合作研发前期需要一定资金投入,而融资困难则成为制约其深度合作的难题,这几乎是所有中小微涉农企业都面临的困境。

另外,农业天灾风险,比如2018年的倒春寒期间,几乎所有的花全冻死了,这些不可预料的风险都是影响蜂业发展的致命因素,而农业保险险种单一,不能提供对蜂业经营者的农业天灾保险。可以说,发展中想不到的问题,会一个一个冒出来,让人应接不暇,防不胜防,这也是农业创业的难题之一。

3.4  企业取得经济效益之难与脱贫攻坚任务之重矛盾不好协调

虽然,国家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并给予一些引导性政策和资金,也鼓励建立企业于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但在实际操作中,企业经营与政府需求价值诉求、目标不一致,产生诸多难以协调的矛盾。比如,王国峰带领团队自县—市—省,为山区农户脱贫攻坚做了很多事,将很大精力放在扶贫攻坚上。但政府对企业的支持政策不一定能完全落实到位,虽然也给予了很多荣誉性鼓励,但企业终究要靠效益而活。据王国峰介绍,投身一年的脱贫攻坚,他所经营的老陈家蜂业有限公司扶贫的长期效益无法及时回馈到企业发展上,虽没亏本,但无过多收益,出现了资金链难以为继的问题,这对刚刚起步的企业带来不小冲击。他们意识到,企业单纯参加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是行不通的,必须在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下与产业扶贫和技术扶贫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要树立市场眼光和市场战略,还是要走研发质量兴农之路,带领贫困户生产走市场化发展之路。

3.5  良心生产与市场秩序的矛盾长期存在

现代社会的商业竞争意识非常强,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不免会存在作假售假的质量问题,蜂蜜市场也是如此。由于利益的驱使,很多不法商贩掺假售假,劣质勾兑假蜜,扰乱了市场秩序。大量的假蜜长期充斥市场,导致蜂蜜市场供过于求,从而限制了老陈家蜂业以及合作社蜂农蜂蜜的销售提升。加之蜂蜜在人们心中的信用度降低,消费者对新品牌蜂蜜挑选具有一定谨慎性,这也影响了蜂蜜及蜂产品的销售量。

除此之外,蜂业市场价格也比较混乱。不法商家为了促进销量,采用低价占领市场的战术,恶意竞争,致使老陈家蜂业和蜂农的好蜜销量卖不上去,价格也提不上去。低价假蜜对老陈家蜂业有限公司及合作社的冲击,是王国峰公司及其团队无法解决的根本性难题。正如王国峰说,市场如战场,要推进涉农中小微企业稳步向前发展,就必须转型升级,抓住市场、处理好与市场和消费者的关系,做好小微企业这道综合题。

3.6  企业规模较小与未来长远发展之困

较小规模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老陈家蜂业有限公司基础薄弱,团队与公司规模较小,这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在人才吸引方面,由于传统观念的偏见,大多数人认为农业是低端产业。农企本身的吸引力就较差,加之老陈家蜂业规模较小,农业科技人才都选择资源充足,晋升空间大的大中型农企就业,对老陈家蜂业漠然置之。在资金吸引方面,也存在较弱的吸引力。小规模企业都存在经营风险大,抗风险能力弱,效益不稳定等情况,这都难以形成对投资信贷的吸引力。为了避免风险,投资企业大多会把老陈家蜂业拒之门外。在企业合作上,研究院或其他企业都会选择与占据资源优势的大型农企合作。由于规模较小,老陈家蜂业有限公司也多次失去与其他企业和研究院的合作机会。人才少、资金缺、项目少导致企业难以扩大再生产;规模小又难以吸引人才、资金和项目合作,如此循环往复,导致老陈家蜂业有限公司陷入小规模发展死循环,难以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4  扶持青年返乡创业及发挥其扶贫示范效应的建议

“支持返乡下乡创业作为助推脱贫攻坚战的有力抓手和有效途径”越来形成扶贫共识。在此背景下,观照王国峰夫妇返乡创业初步成效,同时反思他们创业遭遇的困境,以期为更多返乡创业青年及其扶贫带动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4.1  强化“特色、创新、品牌”返乡创业发展模式并对其进行扶持

4.1.1  挖掘特色资源,找准企业发展方向。

王国峰的老陈家蜂业快速发展得益于山西特色地理环境条件,丰富的蜜源植物为特色产业—蜂业发展提供了优质物质基础保障。由此可见,青年返乡创业首要的是做好特色产业的选择,认真分析自身资源优势和人文环境,做好企业的发展规划,因地制宜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比如山西的杂粮产业、特色旱作果蔬、蜂业等的发展,积极探索新的产业发展模式。把农业一、二、三产业相融合,将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发展观光农业与文化产业,推动当地就业,拉动企业与农村经济共增长。

4.1.2  加大扶持力度,助力企业壮大发展。

乡村与城市基础条件的巨大反差,是青年返乡创业并带动扶贫攻坚成效的制约因素。因此,要政策先行,加大扶持青年返乡创业力度,为青年创业营造落地生根的发展环境。首先,政府应积极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加强对青年返乡创业的财政补贴,完善农民创业减贫的专项支持政策,把促进农民创业减贫的保障机制融入扶贫开发政策、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中。同时发挥创业贷款担保,放宽贷款条件,为青年返乡给予资金的支持与倾斜;积极引导社会资金、金融资金对农业产业的投入,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解决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并督促金融机构落实国家关于创业企业的金融服务工作。另外,还要强化政府监管力度,规范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严厉打击非法掺假,禁止使用违禁物品。相关部门做好特色农产品的生产、销售环节的监管,减少假劣伪冒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量,维护健康良好的市场秩序,提高农户、销售商的安全意识。

4.1.3  创新市场模式,强化企业竞争优势。

宣传模式和销售方式是商品能否有效进入市场,赢得消费者关注的关键。在信息化的时代,企业要转变传统销售方式,抓住电商发展机遇,利用互联网传播快、范围广的优势,将农产品销售与网上虚拟交易相结合,建立电子商务交易网站或利用中间平台(例如阿里巴巴、京东或者微信)进行线上交易[8]。同时利用大数据,对市场进行预测分析,了解市场需求,把市场信息及时反馈回企业并传递给农民,降低市场风险,避免盲目生产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在信息流通速度极快的环境下,还要抓住网络信息的即时性与便捷性优势,大力加强对特色农产品的宣传力度,用网络交流平台名、优、特产品推到大众的视野中。

4.1.4  增强创新意识,探索提升品牌路径。

在现代生物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王国峰初尝特色果蔬、蜂业与生物深加工技术的深度结合,实现了蜂农与果农互利共赢的不错开局。因此,要想实现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必须借助科技力量,加强同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合作,加速知识资源的交换流动。增加农产品科技含量,推进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实现产品的多元化发展,打造高效优质农产品品牌。同时,加强优质产品技术推广力度,打造优质产品供应链,解决农业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不足的问题[9],实现特色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企业效益与贫困户收入[10]。在农产品包装上,既要符合规范化,还要注意包装的艺术性,美化商品,吸引消费者,提高产品的销售量,为贫困户实现增收提供可能。

打造品牌是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企业与合作社要依托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以高端、优质、绿色无污染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为着力点,加强农产品生产销环节的监管,推动农产品给标准化、品牌化。充分发挥政府监督职能,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建立行业自律規则和退出机制[11]。推动特色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健康营养农产品。

4.2  构建“互利、共生、共赢”的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及其示范带动效应

4.2.1  提高责任意识,夯实扶贫基础。

创业前期,创业主体应正确认识创业扶贫的艰难,做好长足准备。农业是风险较大、周期较长的产业,创业扶贫工作任重道远。但每家企业都应承担社会责任,尤其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创业企业要在生存、发展、成熟、盈利的过程中,正确处理与政府、与市场、与贫困户关系,创新探索扶贫模式。主动把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发展同产业扶贫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贫困户与企业的良性互动和利益联结机制,立足市场,以雄厚的产业实力和先进产业技术示范、辐射、带动贫困山区特色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强化企业与贫困户的产销对接统合机制,发挥对贫困地区的帮、带、传作用。切勿舍本逐末,避免全面投入脱贫攻坚战而忽视企业自身发展。企业只有在提高经济效益,解决生存问题,实现理想之后,才能更好地回馈社会、服务社会,为脱贫攻坚大业贡献责任和力量。

4.2.2  整合社会力量,探索高效扶贫。

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农业项目资金向贫困山区倾斜力度,助推贫困山区特色农业发展,规范资金的使用,保证按时足额拨付;同时还要注重贫困地区的人才输入,大力引进农业人才与技术人才,为贫困地区输入“新鲜血液”,激发贫困地区的活力。

涉农企业要以自身与农村农民相惜的天然优势。发挥企业的帮扶带动作用,吸引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创业,推动贫困地区资源的高效流动,激发贫困户主动脱贫致富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带领贫困户增收脱贫。同时以优质高端的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销售量推动贫困地区增产与贫困户增收。还要加强与贫困户的合作,建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订单农业[12],改变农产品传统的销售方式,搞活市场,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拓展销售市场,为农民提供生产、加工、销售一系列的服务。推动农产品产业化经营,使农民不仅成为农产品的生产者,也是其成为农产品的销售者。

4.2.3  加强技术帮扶,加快扶智之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王国峰能够带领538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完成了由“输血式”到“造血式”的扶贫关键在于“扶智”。因此,企业要发挥技术示范辐射带动优势,在贫困地区开展各种技术培训活动,带领贫困户学知识、学技能,不断提高贫困户技术水平,带领贫困户进行现场培训,派遣农业技术人员定期驻守扶贫点,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解答技术疑难。除此而外,还可以免费发放农业技术资料、电话咨询、微信交流等形式进行技术服务,把农业生产生活技术等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普及到贫困县区,全面提高贫困户科技素质,使贫困户由普通农民向知识农民、技术农民转变[13]。只有传授贫困户一技之长,将新品种、新技术送到贫困地区,才会为贫困户自主就业创业、致富不返贫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人创业,带动扶贫”的青年返乡创业景象正在形成。通过“产业、创业、就业”的三连模式,发挥了青年返乡创业对贫困户的带动作用,为脱贫减贫提供新的社会力量。创业扶贫不仅能够实现自我价值,还能让贫困民众实现市场对接,助贫困户拥有长久经营的产业,实现物质精神全面脱贫。以青年返乡创业为出发点,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推动企业自身发展壮大。同时利用企业的各种优势,带动贫困地区农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推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农业增产增收,达到涉农企业与贫困地区“共生共赢”。同时还要通过政府、企业、贫困户等多方通力合作,共同推进农村产业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參考文献

[1]李文英.中国人类学纪录片叙事表达机制探微[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11):102-105.

[2]安斯加尔·纽宁,汤轶丽.叙事学与伦理批评:同床异梦,抑或携手联姻[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26-37,60.

[3]BYRNE O,SHEPHERD D A.Different strokes for different folks:Entrepreneurial narratives of emotion,cognition,and making sense of business failure[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15,39(2):375-405.

[4]PHILLIPS  N,TRACEY P,KARRA  N.Building entrepreneurial tie portfolios through strategic homophily:The role of narrative identity work in venture creation and early growth[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13,28(1):134-150.

[5]O’CONNOR E.Storied business: Typology,intertextuality,and traffic in entrepreneurial narrative[J].Journal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2002,39(1):36-54.

[6]张慧玉,程乐.创业叙事研究述评与展望[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7(3):40-50.

[7]唐嗣佩,张祖标,李名忠.养蜂,一个适合农村精准帮扶的产业[J].蜜蜂杂志,2017,37(11):36-38.

[8]陆刚,孙芸莉.电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基于河北省实践的再思考[J].当代经济管理,2019(8):27-33.

[9]董伟欣.精准扶贫背景下的农业产业扶贫机制模式问题与对策:以河北省绿岭核桃产业发展为例[J].河北农业科学,2018,22(6):5-7.

[10]胡洪梅.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J].吉林蔬菜,2017(9):1-2.

[11]张玉强,李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精准扶贫模式[J].重庆社会科学,2016(8):64-70.

[12]张静.B乡特色农业发展困境中政府职能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8(32):12-14.

[13]杨龙,李宝仪,赵阳,等.农业产业扶贫的多维贫困瞄准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29(2):134-144.

作者:王艺璇 何云峰

第2篇:农村籍大学生毕业后返乡创业意愿调研与认知度分析

摘 要: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的就业空间日趋饱和,大学毕业生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而农村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尤为严峻。针对此现象,在此以南昌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样本,以返乡创业意愿为视角,分析了农村籍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的优势及制约因素,并探究了农村籍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途径。鼓励农村籍大学毕业生应用所学知识,转变就业观念返乡创业,打破城乡二元格局,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积极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

关键词: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分析

一、研究背景

据统计,201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突破700万,为史上最难就业季,而社会所能提供的岗位远没有达到这个数字,由此可见大学生对就业岗位的需求之大。但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创业群体人数的缺乏。在高校毕业生群体中,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占总数的10%不到。这表明,我国大学生创业意识普遍薄弱,同时也表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潜力巨大。

随着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差距的不断缩小,农村创业环境的不断成熟。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农村籍大学毕业生毕业后返乡创业,是改变家乡落后的经济状况和提高家乡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有力举措,也是改善当下大学生严峻就业形势的重要举措。

二、研究概况

关于大学生创业问题的研究,当前主要集中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分析与培养和大学生创业所面临的困境与解决对策这两方面。在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分析与培养的研究方面,学者杨金焱, 费世淼(2010)提出了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并指出“所谓创业能力,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 人们发现和捕获商机, 将各种资源组合起 来并创造出 更大价值 的能力。对大学生来说, 创业能力即大学生 在创业实 践活动中的 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能力, 是一种能够顺利实现创业目标的知识和技能。创业能力概念的外延包括三个方面: 专业、职业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综合性能力”。为了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实现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价值,学者王福如(2011)在分析当代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特点与返乡创业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普及大学生创业教育,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和优化政府扶持政策的实施方案。

在大学生返乡创业困境与解决对策方面,学者罗新阳根据要素组合模型和 GEM 模型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农村的特点,把农村创业环境系统分为五个子系统,即经济支撑系统、服务支撑系统、培训支撑系统、文化支撑系统和环境支撑系统。五个子系统相辅相成,只有相互协调,才能最大程度地改善农村创业环境,解决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困境。而学者周宇飞则更为系统地指出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主要困境在于:①高校缺乏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②学生创业者企业管理与市场运作经验缺乏。③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意识不够。④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的立项与资本筹措相对困难。

创业是解决当前就业困难,实现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发现当前大多数学者只是单方面研究自主创业或就业问题,而且多集中于农村创业环境的客观分析和对创业能力的理论性探讨,缺乏对创业主体——大学生的主观意愿识的分析。因此了解和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意愿,以促进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返乡创业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基于南昌航空大学、南昌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和南昌工学院共四所高校在校学生为调查数据,采用实证方法探索当代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编制大学生返乡创业自评量表测度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状况,并采用回归分析来考察影响大学生返乡创业创业的因素。从内外两个层面揭示问题并对大学生返乡创业提出相应的建议,积极倡导农村籍大学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树立求真务实,以创业服务就业的择业观念。

三、研究设计

1.问卷编制

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调查问卷编制涉及查找文献、小组讨论两个主要步骤。第一步是查找文献资料。主要根据现有文献中对大学生创业困境、农村籍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等的研究成果,进行筛选并分类汇总。第二步是小组讨论。通过小组成员的讨论和指导老师的建议,删除部分不合理的问题。然后对少数同学进行初始调查,根据初试问卷调查的因子分析结果,对初试问卷进行修订得到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量表。

2.样本分布

利用调查问卷对位于南昌市的南昌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和南昌工学院四所高校的2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方式以当面访谈和邮件调查为主,抽样方式主要是在图书馆、自习室等公共场所的随机抽样,回收有效问卷233份。

3.数据分析

利用SPSS21软件对调查问卷的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量表进行因子分析和信度、效度检验,对影响农村籍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意愿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

四、研究结论

1.农村籍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意愿分析

1.1因子分析

在做因子分析之前,进行KMO 和 Bartlett检验以检验样本数据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KMO值越大,表明变量间的共同因素越多,也就越适合做因子分析。KMO值若小于0.5,则不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初试量表的KMO值为0.695,提取的两个因子的累积方差解释率达到67.5%,Bartlett球形度检验显著,这表明初试样本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旋转成份矩阵如表1所示,根据旋转成份矩阵,因子1包括创造力、自主能力、适应社会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和教育背景,将其命名为“创业素质”;因子2包括家庭成长背景、农村创业环境、传统就业观念和国家政策,将其命名为“返乡认知”。根据表1因子分析的结果,总结出表2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结构表。

表1因子分析的载荷矩阵

[因子1&因子2&题项&载荷&题项&载荷&创造力&0.851&家庭成长背景&0.889&自主能力&0.773&农村创业环境&0.67&社会适应能力&0.761&传统就业观念&0.594&组织领导能力&0.707&国家政策&0.586&教育背景&0.593& & &]

表2农村籍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意愿结构表

[ &一阶因子&二阶因子&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返乡认知&家庭成长背景&&&农村创业环境&&&传统就业观念&&&国家政策&&创业素质&创造力&&&自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组织领导能力&&&教育背景&]

1.2信度、效度检验

A.信度检验

利用SPSS21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根据量表的信度系数在0.9以上,则表明量表的信度甚佳;在0.6以下,则表明信度过低,量表需要重新修订。从表3可以看到,几乎所有分量表的信度系数都在0.6以上,总量表的信度系数将达到0.9,这表明量表的总体信度较好。

表3信度检验

[分量表一&家庭成长背景&0.707&分量表二&农村创业环境&0.700&分量表三&传统就业观念&0.651&分量表四&国家政策&0.583&分量表五&创造力&0.767&分量表六&自主能力&0.705&分量表七&社会适应能力&0.685&分量表八&组织领导能力&0.586&分量表九&教育背景&0.627&总量表&农村大学生

返乡创业意愿&0.899&]

B.效度检验

通过因子分析结果可以看到,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问卷的因子结构清晰,符合理论构想,因子内所包含的项目在该因子上的负荷较高,对总体方差的解释度也很高。

2.大学生返乡创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2.1回归模型

我们采用OLS回归来实证检验影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因素。其中,设Y为因变量,表示农村籍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的意愿,分为创业素质和返乡认知;X为自变量,是影响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的主要因素,分为个人特征、家庭资源、教育背景和农村环境四类。

X1表示家庭收入,以由低到高的四个等级来刻画;X2表示表示父母学历,以虚拟变量来刻画,虚拟变量1表示父母学历为大专及以上者;X3表示年级,以由低到高的四个等级来刻画;X4表示文科类专业,虚拟变量1表示文科专业。X5表示家乡经济状况,以由富裕到落后分五个等级来刻画。X6表示学生对家乡发展的关注,分为四个等级。X7表示学生干部,虚拟变量1表示学生干部。X8表示性别,虚拟变量1表示男性;X9表示是否为独生子女,虚拟变量1表示独生子女。这两个变量用来反映大学生个体特征。

2.2回归结果

[表4 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与认知影响因素的OLS回归检验& 自变量&因变量& &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外部条件&内部条件& &系数&p值&系数&p值&系数&p值&家庭收入&3.461**&0.018&2.332***&0.002&1.128&0.173&父母学历

大专及以上&4.935&0.248&3.470&0.105&1.465&0.547&年级&-1.450&0.687&-0.834&0.642&-0.617&0.763&文科类专业&-4.852&0.113&-0.978&0.521&-3.874**&0.027&家乡经济

发展水平&8.194***&0.007&3.999***&0.008&4.194**&0.015&对家乡发展关注度&7.137**&0.048&3.011*&0.094&4.126**&0.045&学生干部&3.346**&0.031&2.021***&0.009&1.325&0.131&男性&4.054&0.220&2.217&0.180&1.837&0.329&独生子女&3.018&0.391&1.512&0.390&1.506&0.452&]

注:***,**,*分别代表在1%,5%和10%水平上显著。

表4的回归结果表明,家庭收入对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有显著影响,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随着家庭收入的上升而提高。家庭收入对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返乡认知因变量影响较大且显著,对其创业素质的影响较小且不显著。父母学历对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年级对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没有显著影响。可以看到,家庭背景对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的影响具有不一致性,家庭经济资源对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有正向作用,家庭文化资源对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影响不显著。

文科专业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比理工科专业稍低,且不显著;由于理工科专业学生具有技术优势,理工科专业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更多地体现在创业素质上。对家乡发展关注度和家乡经济发展状况、学生干部这三个变量对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的影响非常显著,其中对家乡发展关注度和家乡经济发展状况变量对创业意愿的创业素质因变量和返乡认知因变量都有显著影响,而学生干部变量则对创业意愿中的创业素质因变量有显著影响。最后,从个人特征来看,男性和独生子女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相对较高,但影响不显著。

本文在查找文献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编制了农村籍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意愿调查问卷,通过因子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等得出了影响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的结构模型。该影响因素包括两个一阶因子。其中,创业素质因子包括创造力、自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和教育背景共五个二阶因子;返乡认知因子包括家庭成长背景、农村创业环境、传统就业观念和国家政策共四个二阶因子。

在对影响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因素进行实证检验时发现,家庭收入和家乡经济发展水平对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文科学生返乡创业意愿低于理工科学生,而对家乡经济发展关注度高和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大学生,创业意愿较强烈。这要求各位农村籍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回报家乡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投身于新农村建设中。

参考文献:

[1]杨金焱.费世淼.新时期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构成与培养[D].2010

[2]王福如.大学生返乡创业问题探讨[D].福建农林大学,2011

[3]罗新阳.农村创业环境评估体系研究[D].绍兴行政学院,2009

[4]周宇飞.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D].湖南农业大学,2010

[5]辜胜阻.洪群联.对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思考[J].教育研究,2010(5)

[6]滕兴才.缪媛.不足7%农村籍大学生首选回乡工作[N].中国青年报,2010(1):26

[7]辜胜阻.洪群联.对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思考[J].教育研究,2010(5)

作者:蓝德富 张国喜 赵世友

第3篇:乡村振兴背景下返乡就业创业青年乡村社会融入研究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国人口流动发生了新的变化,进城务工青年呈明显的“回流”趋势,返乡就业创业青年人数激增。返乡青年呈现新的群体特征,返乡回流后融入乡村社会问题日益凸显。本研究聚焦乡村振兴背景下返乡就业创业青年,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充分把握其返乡回流后的乡村社会融入现状,从工作、生活、经济、交往、社会参与等多个维度,剖析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其背后根源。促进返乡就业创业青年有效融入乡村,应强化政策保障,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社会参与度,建立朋辈互助机制。

关键词:乡村振兴;返乡创业青年;社会融入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传统乡村高速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从“外流”逐步“回流”,他们在乡村就业创业,但随之而来的便是乡村社会融入问题的产生 [1]。由于工作性质、生活习惯、人文环境、收入待遇等发生较大变化,一些返乡青年一时间难以适应,社会融入问题日益凸显,以致于工作生活陷入困境,甚至选择重新“逃离乡村”。社會融入难不仅不利于返乡青年身心健康和事业发展,更不利于乡村振兴的持续发展。为此,本研究聚焦返乡就业创业青年,通过调查研究,深刻剖析返乡青年群体在乡村剧烈变革中的社会融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究青年返乡就业创业的内隐价值逻辑,提出促进返乡就业创业青年有效融入乡村社会的对策建议,进而帮助返乡青年更好地融入乡村,吸引更多青年返乡就业创业,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一、返乡就业创业青年乡村社会融入的现状

本研究采用网络问卷调查和口述史研究方法,对浙江省丽水市16位在城市工作后返乡创业1年以上的青年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从工作、生活、经济、交往、社会参与等多个维度充分把握青年返乡回流后的乡村社会融入现状。

(一)工作状况多样化,主要分布在农业与电商领域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在城市打拼的农村青年在国家政策的感召下返乡就业创业。课题组调查发现,返乡青年在乡土社会中的工作分布较广,主要分布在电商、(新)农业、工业、教育等方面。其中,电商占比35.54%,农业占比24.79%。走访丽水市莲都区、松阳县、缙云县等地,通过深度访谈,结合问卷调查结果,笔者发现返乡创业青年的工作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运用了“互联网+”进行创业,利用网络直播、淘宝店铺、新技术致力于乡村振兴。丽水市某养蜂专业合作社法人YJX(本文采访者均以姓名首写字母代替)自2015年返乡创业为村里的养蜂户拓宽销售渠道,带动乡村振兴。在访谈中他表示自己主要是做电商,由团队收购村子里蜜蜂养殖户的蜂蜜做统一的包装后销售。二是青年们在创业前期积极参加各类比赛为自己提高知名度,这也体现了返乡创业青年观念的一大转变。丽水市莲都区某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FM在访谈中提到:刚开始前期招不到人,因为当地人会觉得年轻人不靠谱,缺乏信任,所以夫妻二人那段时间每天早上三四点起来自己做面条,不停地去参加比赛,获得亮相,这是成本最低的宣传。三是青年多方面创业,在创业的同时也会从事社会公益、教育类活动。FM在采访中提到:她既从事电商卖手工挂面,也是直播讲师,还是丽水市大学生创业讲师,会在外面授课。

(二)生活方式城市化,网络性特征明显

返乡青年在城市生活了一段时间后,他们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消费方式、社会交往方式等方面或多或少带有城市特征,并且这些特征并不会因为他们返回乡村后发生较大变化。接受了大都市价值观念熏陶的青年已经具有典型的城市化特征,其生活消费呈现消费能力强、行为趋势网络化等特征[2]。丽水市某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WYF2012年辞去在杭州的景观设计工作,回到家乡打造多肉花园。在消费方式上,他认为:和乡亲们在消费观念上存在分歧,特别是和村里的老一辈人之间。因为之前在杭州,生活开销会很大,经常网购喜欢的东西,但是返乡之后,老一辈的人就会觉得很浪费、不节俭。问卷调查显示,有25.62%的返乡青年认为与城市相比,乡村的快递物流不及时会对购物产生影响。调查还显示,工作之余,53.72%的返乡就业创业青年选择上网冲浪打发时间。大多数青年在习惯快节奏、消费多样、娱乐多样化的城市生活后,在返回乡村时或多或少都有不适应的情形。但是自己经过调节后,对于乡村生活的融入也是很快的。丽水市某农业基地技术主管YYH曾在杭州、温州等地工作过,他表示:更多还是要靠自我调整,因为既然选择返乡创业就要做好农村是枯燥的心理准备。而且创业地点一般都在比较偏僻的地方,往往交流的也是一些农民工,自己要调整好心态。

(三)经济状况呈向好趋势,由入不敷出转向盈利

在经济方面,大部分返乡青年在创业前期都存在贴钱经营或入不敷出的现象,压力较大。但在持续了2~5年后,收入有了起色。丽水市莲都区某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FM表示:前期因为一直投入资金,看不见回报,也没有成绩,所以家人刚开始也不支持。课题组在走访丽水市莲都区、松阳县、缙云县等各地后,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返乡青年的经济收入有年收入几万到几百万的差距。其中,返乡创业青年返乡的时间在4年以上的占比55.37%,而年收入在30万以上的返乡创业青年占比达57.02%。大多数青年在政府较好的政策支持下都可以在经济逆境中撑下去并实现反转。蜂蜜养殖户YJX表示:开始创业最大的困难,第一个是销售渠道受限,第二个是养殖的问题,不够卖的问题出现后,很多人加入进来才慢慢好转起来。后来出现了网络电商运营的问题,不同时代的销售模式、技巧也会不同,从去年开始做直播电商后卖得越来越好了。

(四)社会交往淳朴,处于遵守规则和维护人情的矛盾之中

返乡就业创业青年在返乡后面临的另一问题便是社会交往。在返乡之前,他们已经习惯了大中城市所表现出来的陌生人社会,树立起现代社会的公共规则意识,熟悉了人与人之间较为默契的契约关系。而乡村属于熟人社会,人与人依赖于关系、人情的维护,这就会使得返乡青年处于遵守规则和维护人情的矛盾之中。25岁的QLH在2017年出于乡愁和孝顺父母的原因选择回到家乡创业,目前从事农场经营。他表示:在返乡创业的过程中,发现乡村的人没有那么多所谓的契约精神,民风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淳朴”。如果再给他一个机会的话,会选择重新回到城市。从调查数据来看,65.29%的返乡青年适应本地人的交往方式,28.93%的返乡青年希望与本地人交往,其中51.24%的返乡青年与邻里相处非常融洽。但是也有46.28%的返乡青年与邻里还是处于见面打招呼型,这可能是因为他们返乡前在城市的居所一般都是以租住为主,所以邻居相当于是陌生人。

(五)社会参与主动,积极投身乡村建设

返乡就业创业青年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积极投身乡村建设,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返乡创业青年能够作为致富带头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丽水市莲都区某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FM,受到乡村创业政策的激励,为了回报家乡,大学毕业在杭州工作两年后返乡创业。她所在的村是做手工挂面的,但是以前很难卖出去。而她之前是从事外贸销售的,于是利用自己所长帮助村民拓展销售渠道,实现增收致富。创业有了起色后,她每年会拿出3万~10万帮助资金薄弱村完善基础设施。丽水某文具有限公司总经理ZK借助自身产业号召力吸引了数十家初创型电商入驻淘宝村,并指导村民加入电商创业浪潮中,如今已发展淘宝电商50多家、淘宝店铺200余家。他在访谈中表示:他们有三个抱团,第一个是对内的抱团;第二是对外的抱团,一致对外,采购抱团、快递抱团;第三是技术抱团。从访谈结果来看,返乡创业青年带着新理念、新技术回到家乡创业,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他们致力于发展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带动乡亲脱贫致富奔小康,以新担当、新作为展现乡村振兴新气象、新风尚,通过创业来挖掘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在带领农民脱贫致富道路上发挥典型表率作用。

二、返乡就业创业青年乡村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返乡就业创业青年一定程度上拥有逾越乡村的视野,处在城市与乡村的连接点上。其选择返乡就业创业的因素,除了个人利益外,还包括情感归属、文化传承、创业就业环境以及政策、制度等多方面因素。但由于其本身脱离乡村时间较长,返乡后与乡村会存在一定时间的磨合期,在其创业过程中比较容易产生诸多不适应乡村社会的现象。返乡就业创业青年的适应过程体现在很多维度上,学者们大多从制度、经济、社会文化、工作生活以及青年自身素质这五个角度来探讨融入难问题[3]。

(一)政策宣传力度较小,政策支持不均等

制度层面上的融入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相关政策宣传力度较小,返乡就业创业青年对其了解程度较低。实际上国家为了吸引青年返乡就业创业、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但是部分政策由于宣传力度较小,难以为返乡就业创业青年所熟知,导致乡村吸引青年就业创业力度不大。部分青年在回到乡村就业创业后,仍对当地相关政策支持不了解,导致其就业创业起步就存在较大的困难。特别是在创业方面,很多青年由于对政府相关政策不了解,在刚开始就投入了自己所有的积蓄,甚至还向父母和亲朋好友借了一定的资金或者向银行贷款,导致其创业的成本大大增加。第二,政策支持不均,难以体现共治共享理念。在针对返乡就业创业青年的制度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一些乡村存在着歧视或者利益分割不平等的现象,使得返乡就业创业青年和当地村民存在着明显的界限,两者难以享受同等的权利,这是导致部分返乡就业创业青年在乡村公共活动中参与度不高的原因之一[4]。

(二)乡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返乡青年融资难、收入低

经济层面的融入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乡村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虽然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三农”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乡村经济快速发展,但是与城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这是我国目前的客观状况。乡村的就业创业机会主要来源于第一产业的农作物种植和农业技术发展等,以及第三产业的乡村旅游和农产品销售、电商等,加上少部分属于第二产业的农产品加工。实际上,无论是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基本上都是乡村第一产业的衍生品。缺少了第一产业的支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难以发展。第二,返乡就业创业青年融资难。虽然国家对返乡青年的就业创业事业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但乡村自身资本较为匮乏,许多金融机构不看好乡村产业的发展,或者认为其风险高、收益周期较长、收益小,资金投入有限。第三,返乡青年收入减少。相对城市而言,乡村的工资水平较低,部分青年认为收入较少是其融入难的原因之一。

(三)城乡文化观念的冲突

社会文化层面的融入难源于城市生活观念与乡村生活观念的碰撞与矛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返乡就业创业青年一般事业心较强,认为自己先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后才会去追求爱情,这与“先成家后立业”的观念有所冲突。第二,经过城市的洗礼后,返乡就业创业青年培养了良好的契约精神和规则意识,但返乡后其内心的期待与乡村社会实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第三,乡村相对城市来说,更加注重人情往来。而调查发现,有将近一半的返乡青年与村民的联系仅仅停留在见面打招呼这个阶段,部分返乡青年甚至对村民很陌生,村民间的人情往来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返乡青年的社会融入。

(四)返鄉青年生活融入困难

生活层面的融入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乡村缺乏归属感。这与返乡时间长短有所联系,返乡时间较长的青年归属感较强,反之较弱。第二,农村的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包括医疗、教育、交通等多个因素。有孩子的返乡青年会更多地考虑子女教育的问题,但大部分返乡青年更在意交通的便利程度。第三,缺少现实生活中的交流。调查发现,一半以上的返乡青年在工作闲暇之余,选择休闲的方式是上网冲浪,而不是与村民进行沟通。加上乡村的年轻人较少,在缺乏同龄人交流的情况下,他们更容易产生迷茫以及前所未有的孤独感。同时就业创业给他们带来较大的压力,也会让他们对自己返乡这个决定产生怀疑。

(五)返乡青年自身因素导致融入难

调查发现,大部分返乡青年的学历为本科或专科,其次是高中、初中,只有极少数人的学历是研究生。由于知识储备不足,他们很难掌握核心技术。大部分返乡青年从事的行业一致,缺少创新,行业难以发展,导致返乡青年生活质量不高,难以融入乡村生活。另外,部分返乡青年认为城市的生活节奏远快于乡村,自己在适应了城市的快节奏生活后很难马上适应乡村的慢节奏生活。也有不少返乡青年自诩为生活在农村中的城里人,从内心深处并没有想要真正融入乡村。

三、促进返乡就业创业青年乡村社会融入的路径思考

(一)强化政策保障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乡村要振兴,关键靠人才。让返乡就业创业青年在乡村社会融入方面更有底气,需要强化政策保障。在问卷调查中,谈及为了更好地融入乡村所需要提供的帮助时,48.76%的受访者选择了“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可见返乡就业创业青年对相关政策保障的需求较为强烈。如今已经是丽水某企业副总经理的ZJJ在访谈中讲述自己的返乡创业融入经历时表示,一开始选择返乡创业有很多担心,除了害怕自己承受不了创业失败的风险之外,更害怕自己的项目、理念在本地无法实施,不知道小乡镇居民跟大城市的差距到底有多大。返乡就业创业青年融入乡村的第一步是返乡,让青年有底气、无顾虑地返乡需要国家不断强化政策保障。一方面是各方面政策要形成合力,比如家庭农场、生态经营主体等资金奖补力度需要更大;另一方面是对于一些创业失败的个体,应该要有包容、帮助、兜底的制度,让他们能够大胆放心地选择返乡创业。

(二)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返乡就业创业青年在面临企业运营压力大、乡村融入困难、人情繁琐等多重复杂环境时,往往呈现出身心俱疲的状态,外在的物质压力使他们不得不忽略返乡融入的情感难题。而事实上,返乡融入难在各个方面都会掣肘创业的发展,积重难返下就直接影响到了返乡就业创业青年的心态。为此,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应把返乡就业创业青年融入性问题纳入乡村振兴过程中企业发展、人才培养等实绩考核,特别是将企业杰出人才的培养和文化建设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结合起来,把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落实到企业、落实到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到返乡就业创业青年的每一个家庭,包括但不限于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心理辅导、压力疏解等服务,加强公益性服务、社会关爱与人文关怀等。

(三)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谈及在融入乡村的过程中遇到的“融入难”问题,23.14%的返乡就业创业青年选择了“子女教育可能比城市稍微落后”,25.62%的人选择了“快递物流不及时”,16.53%的人选择了“信号不好”。谈及为更好地融入乡村所需要提供的帮助时,48.76%的受访者选择了“交通可以更便捷”,29.75%的人希望“网络更流畅”。可见对返乡就业创业青年而言,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因而,为提高返乡就业创业青年的社会融入程度,还需要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加强乡村公路建设,提升快递物流服务水平;加大乡村基础教育投入力度,吸引优质教育资源;加强网络站点建设,畅通与外界的沟通渠道等。

(四)提高社会参与度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晓红指出:“志愿服务能促进青年的社会融入与青年的全面发展。无论是在中国还是从世界范围内来讲,青年都是参与志愿服务非常大的群体,青年可以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完成自身的社会化。”返乡就业创业青年亦是如此。问卷调查显示,经常参与乡村社区活动的受访者仅占14.88%,且对返乡后的工作、生活、交往、心理、社会参与的权利状况(如社会治理、选举权、建议权)感到十分满意的往往是这些主动参与社区活动的人。返乡就业创业青年在融入乡村时,应该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到社区活动中去,通过与村民友好相处、为村庄建言献策、为乡村发展奉献力量等方式拉近彼此的距离,以此更好地融入乡村社会。

(五)建立朋辈互助机制

返乡就业创业青年在经历过大城市的灯火辉煌后返乡就业创业容易产生心理落差。返乡就业创业青年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有了大城市居民的特征,他们追求更加有品质的生活方式,在消费方式上呈现消费能力强、可支配时间多、行为趋势网络化等特征。轻奢、丁克、不婚等在返乡就业创业青年看来无可厚非,可这些较为前卫的思想在返乡后却很难被村民所认同和接受。因而,为减小落差,缓冲城乡间的文化观念差异,建立朋辈互助协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返乡就业创业青年可以在朋辈互助协会中互相吐露心声、分享社会融入经验,彼此学习,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周伟.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回流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20(03):81-83.

[2]王成龙,武晓伟.传统与变革:小镇返乡青年的文化与社会融入[J].中国青年研究,2019(11):22-28.

[3]沈费伟,蔡欣濛,林欣等.城归青年的乡土社会适应性问题研究:进路与反思[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0(01):46-55.

[4]马素琴.返鄉创业青年的社会适应探析[J].山东青年,2019(10):213-214.

[收稿日期]2022-01-20

[作者简介]李茂平(1986—),男,四川射洪人,丽水学院发展规划处副处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青年发展;褚欣逸(2000—),女,浙江台州人,丽水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丽水市2021年度哲学社会科学常规课题(项目编号:LC202103);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1R434018)。

作者:李茂平 褚欣逸

第4篇:外出务工青年返乡就业创业的调研报告

——北平镇团委书记赵林青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摆脱贫困、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下,我镇广大农村青年逐步转变靠山吃山的传统观念,纷纷走出山门。开始自发的或通过各种劳务方式向经济发达的地区流动。但是自2009年以后,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外出务工青年提前返乡趋势愈加明显。为切实掌握我镇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思想状况,妥善就地安置这些接受过外面世界洗礼的农村劳动力。北平镇团委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调查等方式相结合,深刻研究,科学对待,初步掌握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基本情况,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镇外出务工返乡青年主要返乡原因

这次我们从我镇十五个行政村中选取了三个对外输出劳动力人数且返乡青年较多的三个行政村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众多务工青年的返乡原因是由于:一企业遭遇困难。不少外向型、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订单不足、生产不饱和、出口受阻,企业出现半停产、停产、关闭、破产等情况,导致部分外出务工青年工作不稳定或歇岗、失业,从而选择返乡。二务工成本增加。当地物价上涨,生活成本增加,但部分企业工资福利待遇并未相应提高甚至出现下降,部分外出务工青年自动辞工返乡。三农村新政影响。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粮食收购、土地流转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对外出务工返乡青年产生了积极影响。四部分有技术、有资金的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感到农村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选择回乡创业,实现自我价

值。五其他原因。由于天气变冷、过年正常回家或者是个人及家庭原因返乡。

二、分析我镇外出务工返乡青年返乡发展态势

结合我镇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多为初中学历,受教育程度低,文化水平不高,在外多从事劳动强度大,劳动技术含量低的工作。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局势下,他们成为了企业被迫裁减的首选人群。我镇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发展态势将呈现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就业不稳定状况日益显现,可能出现返乡高潮。虽然大规模外出务工青年返乡现象尚未出现,但返乡规模可能进一步扩大。主要是歇岗、失业民工中,只有少部分选择回乡,大部分仍滞留原地等待或流向内地

一、二线城市,继续寻找就业机会,其就业状况不稳定。

二是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务工收入下降,工资拖欠问题日趋严重。由于企业出口产品订单减少、开工不足或停产放假,工资水平较高的沿海企业普遍减薪,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收入大幅降低,甚至出现了工资被严重拖欠的问题。

三是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就业形势变化,就近转移就业比重增加。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持续和扩大,沿海企业用工需求将大幅减少,但随着中西部开发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沿海地区产业向内地转移的力度不断加大,内地和沿海务工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加之就近就业可兼顾家庭,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将回到工源地再就业、创业。

三、我市外出务工青年返乡可能引发的问题

(一)制约农民收入增加。我镇的非农业人口比重较大,外出务工返乡青年人均劳务收入在农村收入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劳务收入成为我镇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支撑。外出务工青年失业返乡和就业不稳定,直接导致工资性收入明显下降。

(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当前,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超强度劳动、被克扣或拖欠工资等问题依然存在,在失业返乡的背景下,极易诱发外出务工返乡青年与用工单位间的利益冲突。新生代失业返乡外出务工青年已基本适应城市生活,没有务农经历,缺乏农业生产知识,返乡后极易成为社会稳定隐患。

(三)增加公共服务压力。目前,我镇失业返乡外出务工青年随返子女较多,大部分需回原籍上学,将给农村义务教育带来新的压力。部分职业病患者、伤残病人返回原籍可能产生新的农村贫困户,给医疗、救济带来极大压力。外出务工青年失业返乡后,可能因土地承包权益、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参加农村医保、住房建设、回乡创业、技能培训、职业介绍等诸多利益诉求,给政府公共服务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四、我镇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基本政治态度和价值取向

(一)对国家的改革发展及自己未来有信心

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改革开放不仅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综合国力,同时随着各级党政及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工作的力度,他们感到自己不再只是城市的匆匆过客,工作、学习、生活上的事情有人管了,心里话有人听了,遇到困

难有人帮了,心理上有了依靠,在就业环境改善、工资待遇提高、政治权利保障、加快融入城市等方面都发生了可喜变化,对改革的成果表示满意。国家现在的困难只是暂时的,他们对国家的发展、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

(二)求知欲望增强,主动学习技能谋发展

调查结果表明,先被裁员的员工多数是因为没有一技之长,只是一般的工作人员,对公司的长远发展起不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返乡外出务工青年普遍表示,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需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力求做到精一招、会两招、学三招,才能为以后的就业增加竞争砝码、为工作的稳定提供技术保障。调查显示,有的外出务工返乡青年进入了技能培训班,有的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向自己的亲戚朋友拜师,学习缝纫、厨师、车工等各种专业技能,打算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在世界金融危机面前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三)对劳动分配制度提出疑问

在入户调查的外出务工返乡青年中,有的说为什么现在直接生产产品,创造价值和社会财富的人不如非直接创造价值和财富的人收入多?为什么他们与文艺、体育明显收入差距这么大?社会分配究竟以什么为尺度?有的说,现在的分配形式还是以按劳分配为主、兼顾公平这一原则,但为什么整天劳动,甚至加班加点还收入不高,有时还开不出工资,造成这种状况是他们的责任,还是政策上的问题?

(四)存在“悲观失望、焦虑郁闷”的不良情绪

有的外出务工返乡青年,特别是年龄接近35岁的,大多打算先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照顾家人,等金融危机过后再外出务工。其中有技术的也打算利用新农村建设之机,利用自己所学技术,就近找一些临时性、季节性工作,赚钱照顾家庭两不误。个别有资金的农村青年还计划利用国家农机补体的机会,购买联合收割机等大型农业机械,打算在农忙季节,进行机械化耕作,在家就能赚大钱。有部分返乡务工者没有很快走出下岗失业的阴影,表现出更多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担忧,成天无所事事,情绪低落。随着在家“赋闲”时间的增长,产生了悲观失望、焦虑郁闷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五、主要应对措施

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的任务,是我镇党委政府、团委高度重视的重要日常工作之一。北平镇团委本着稳妥推进,联系其他相关部门从着力解决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最现实、最直接、最迫切问题入手的原则,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并向上级部门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加强信息上报工作,掌握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思想动态。实行周报制,由县、乡镇、村社三级指定专人对返乡农民工的信息进行收集,建立健全外出务工人才档案,及时了解和掌握全市外出务工返乡青年的基本情况、年龄构成及劳动技能等情况并了解和掌握外出务工返乡青年的思想动态,综合分析掌握外出务工返乡青年的发展趋势。二是联合相关部门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引导外出务工返乡青年转岗从业。充分整合社会资源,瞄准市场需求和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发展需要,邀请专家分批次、分种类、分层次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再

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提升了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实用技能水平,掌握实现再就业的足够本领,实现转岗从业。

三是争取政策资金支撑,鼓励外出务工返乡青年自主创业。加强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工委、县扶贫办、县农业局、县科技局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就业创业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制定《关于引导和鼓励外出务工返乡青年自主创业的意见》,在创业场地、税收优惠、创业服务等方面对外出务工返乡青年给予政策扶持。同时,加强与县工委、农村商业银行、农业银行的联系,开展“小额信贷助创行动”,降低贷款利率,扩大贷款规模,放宽抵押条件,为农村青年创业开辟“绿色金融通道”,解决农村青年创业资金难问题。

四是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外出务工返乡青年轻松就业。利用团县委网站、各镇的劳动保障所等资源,及时发布相关政策及用工信息;联合县人社局等共同举办专场外出务工返乡青年专场招聘会,对企业和求职者开展免费职介;加强与外地关工委、共青团组织的联系,及时掌握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型企业集团的掌握用工需求,并与其签订劳务输出协议,有组织地输出外出务工返乡青年。

第5篇:关于返乡青年农民工就业创业的调研报告

一、调查背景

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外出的青年农民工已陆续返乡,为了及时了解返乡青年农民工的基本情况,笔者对自己所在的XX县返乡青年农民工基本情况展开全面调查,及时了解掌握返乡青年农民工人数、职业分类、技能水平、培训愿望、就业意向等情况,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就业援助方案,分类指导,切实帮助返乡青年农民工及早实现再就业。

二、调查目的

对本县返乡青年农民工的基本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发现返乡青年农民工在就业创业中所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三、调查内容

调查时间:2014年1—2月

调查地点:云南XX县 调查问题分类:

(一)农民工基本情况

(二)返乡前就业情况

(三)返乡后打算,及对就业创业意愿调查

(四)调查对象:XX县各乡镇返乡青年农民工

(五) 调查方式:面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电话调查法

四、被调查的返乡青年农民工基本情况

(一)平均年龄小16岁到28岁的占50%,28岁到48岁的占50%,都属于青壮年群体。

(二)文化程度低,初高中文化程度占90%,高中以上学历只占10% 。

(三)从事的职业技术含量较低,大多数返乡青年农民工从事加工制造、建筑、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四)务工地点普遍为沿海等经济发达的地区,返乡青年农民工基本上集中在江浙,广东地区。

五、青年农民工返乡的原因分析

通过调研,XX县返乡青年农民工大部分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就业,在笔者调查的人员中,青年农民工返乡回流的主要原因有:一是企业停产,由于企业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占用大量的资金,工厂无法正常生产,只有关门停产,工人也只好另谋他路或者返乡,占25%。二是企业降薪,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生产的产品销路不好,不敢大量生产,工人都是计件工资,工资一降再降。由于工资少,难以保障正常的基本生活,只有回家,占30%。

三是企业裁员,由于企业状况不好,只能勉强维持现状,企业只有降低成本缩小规模,进行裁员。裁下的人员无法找到其他工作,

只有返乡休息,占30%。 四是其他原因,其中一是因受今年年初冰雪灾害没回家过春节而选择提前返乡返乡回流,占15%;二是国家最近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如国家1000亿投资计划的出台以及新的土地政策,对农民返乡具有吸引力,让他们感觉在家乡也可能存在发展的机会。

六、返乡青年农民工的特点

一是收入普遍较低。1000元/月以下占29%,1000—1200元/月占30% ,1200—2000元/月占21%,2000元/月以上占10%,而且普遍反映工资稍微高点就要自理生活,负担大,只能维持基本生计。

二是再就业愿望强烈。在与青年农民工交谈了解中,笔者问及返乡后的打算时,有一半以上的青年想在本地找份工作,既能挣钱,还能照顾家庭。还有不到10%的想在家务农,这部分人员主要是文化低,无一技之长,即使在外打工,也是从事重体力活或简单劳动,且收入低下,在家务农心里感到踏实。有25%的想在家创业,这部分人有一技之长,年纪相对偏大,文化程度相对要高一些,多年在外打拼积累了一些经验,回乡后想靠自己的本事立足发展,结束在外漂泊不定的生活。有15%的等待机会再次外出务工,这部分人家庭条件较差,驻地环境落后,比较贫穷,留在家乡也无发展前景,等经济危机过后,还是想外出挣钱。至于到何地去心中没底,只能到时候再说。

三是迫切渴望得到扶持。调研中,大部分青年是因为原企业(单位)受金融危机影响用工减少裁员而返回家乡的,他们根本不知道金融危机是什么,在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面前,他们只能随波逐流。从主观上看,他们并不希望回乡,面对家乡窘境,自己又无一技之长,在家乡创业何等艰难,甚至压力重重,迫切需要再就业以维持基本生计。调研中,有60%的青年希望能得到技能培训,为创业、打工奠定基础;80% 的青年希望政府能提供就业机会,以解决目前无工作、无收入的现状;78% 的青年期望政府能给予创业政策优惠和扶持,为他们解决好后顾之忧,9%的青年希望政府能发放部分救助金,以解决既无资金创业,又无创业技术的实际困难。

七、对青年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对策及建议 通过调研分析,笔者发现此次青年农民工返乡回流会导致增收困难、增大当地就业压力、带来社会治安隐患等突出问题阻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会在国家重视“三农”的情况下给广大农村注入新型活力,发展农业生产;缓解本地企业用工不足和相关行业用人难问题。因此,政府部门应该正视青年农民工返乡回流的弊端,积极应对,吃透情况,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一)制定政策。一是建立农民工返乡监测制度,引导有条件的青年农民工在家乡创业,各部门要加强联系,对有

创业发展愿望和条件的返乡青年,要积极支持他们创办,领办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财政、税收、土地、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以期实现以创业拉动就业。按照三中全会的决定,鼓励广大农民从事农村服务业的发展,也要给予相关政策的扶持,以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地转移转岗,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二是加强信贷支持。不断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措施,提高小额担保贷款额度和扩大贷款范围,降低贷款条件,帮助创业农民工解决启动资金需求。

(二)树立信心。通过宣传来坚定返乡回流青年的信心。一是重点宣传好党的惠农政策,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惠民行动、“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关爱行动、结对帮扶等惠民政策,做到家喻户晓。让广大返乡青年感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感受到共青团组织的温暖;二是要把青年农民工回乡创业扶助行动与春风行动有机结合,并通过制作电视节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大力宣传青年农民工回乡创业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广大青年农民工回乡创业;三是县团委可围绕“回乡创业,我们积极扶助”这一主题,扎实开展青年农民工回乡创业扶助行动,县团委要积极利用团的组织网络、共青团网站、青年QQ群、工作简报、户外墙体标语等阵地,多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党的就业政策,宣传共青团的青年就业创业项目,让返乡青年农民工坚定就业信心。

(三)搞好培训。一是广泛动员和号召返乡青年农民工积极参与劳动、农业等部门开展的培训活动,调整自己的知识技能结构,在本地重新就业,为本地企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持;二是要加大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力度。针对绝大多数回乡青年农民工无创业经历、对政策和市场缺乏了解的现状,积极通过开展创业培训班、创业环境和政策知识讲座等形式,为回乡创业者开展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训,让参训学员产生自己的企业构思,完成自己的创业计划,从办微小企业做起,开始自己的创业行动;三是积极开展返乡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和转岗培训,针对市场需求调整职业技能培训结构,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品牌培训”和“项目培训”,努力提高培训后的转移就业率;四是团市委可利用各级团组织的青年实用技能培训基地对返乡青年农民工进行分类、分层次培训,提升素质,为年后外出务工做好准备;五是可以邀请青年创业成功人士座谈会,让他们畅谈了自己的创业经历,让有创业意愿的青年体验了他们创业路上的苦与乐,同时让更多在创业路上踯躅不前的回乡人员进一步激发了创业激情,增添了创业信心。

(四)做好服务。全县各级团组织要广泛调动各基层团组织和广大团干、团员青年的积极性,共同做好返乡青年的服务工作;要增强责任意识,以身作则,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掌握返乡青年服务工作中的第一线情况。一要做

好返乡青年就业服务和引导工作。积极与当地党委、政府和就业部门密切联系,为返乡青年提供就业信息,其中团市委要号召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为返乡青年捐岗位,让返乡青年就近、就便、就业,切实发挥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服务和引导返乡青年农民工就业;二要做好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工作。结合返乡青年农民工的就业意愿,积极组织返乡青年农民工参与相关部门组织开展的各类职业技能、实用技术、返乡创业等培训,并结合农民工实际需求,开展免费求职登记等服务工作;三要高度重视和关心青年农民工的生活问题,对生活确有困难的青年要协调相关部门及时搞好帮扶救助

第6篇:返乡创业青年座谈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召开“返乡创业青年座谈会”是为了深入青年,真正做到“知青年情、暖青年心、解青年忧、帮青年富”。帮助青年创业者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困难的原因,针对现阶段创业环境的变化,结合创业项目自身的特点,为青年创业谋前景、谋出路。进一步开阔视野,更新思维,提高能力,促进创业青年相互交流与合作,增进创业经验,尽可能实现互惠多赢。使我镇青年真正得到实惠,让广大团员青年更好更快的创业。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出席本次座谈的领导和嘉宾,他们是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到来。

参加今天座谈的还有马桥河镇各直属团支部负责人,他们分别是

下面由团市委王书记为各位嘉宾颁发穆棱市“创业讲师”证书

下面开始今天的座谈的,首先由各位讲师为大家讲述他们创业的过程和经验。

第7篇:返乡青年农民工调研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数以亿计的我国农民基于“穷则思变”的变革激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从农村到来到城市,从内陆到来到沿海,从落后地区来到发达地区,或务工或经商,或就业或创业,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但也正是这种单向性的流动,使得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拉大,同时也产生了诸如“留守儿童”等社会新问题。因此,科学合理地引导和鼓励那些已经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开阔了视眼、掌握了信息的外出农民工进一步拓展自己的技能,对于协调城乡、地区发展,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市场竞争力,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以及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推动这一工作的进展,我们对南充市近5万名返乡青年农民工进行了一次自下而上的全面调研,并实地考察了顺庆区潆溪镇、嘉陵区大通镇、高坪区长乐镇等乡镇,采用座谈会、农户走访、以及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调研资料,并针对现实情况逐点分析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南充返乡青年农民工基本情况

南充市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嘉陵江中游,南北跨度165公里,东西跨度143公里,东邻达州市,南连广安市,北与广元、巴中市接壤,西与绵阳、遂宁毗邻。幅员面积12494平方公里,辖顺庆、高坪、嘉陵三区与南部、营山、仪陇、西充、蓬安五县以及阆中一市。XX年,全市辖有180个镇、302个乡,城市建成区居住人口53.9万,其中非农业人口42万,暂住人口8万,农业人口3.9万。常年都有大量外出务工人员,据统计,今年一共有***万外出务工人员,而其中青年占70%左右的比例。今年的这些返乡青年农民工的大致情况如下:

文化程度与从事工种:

众多的返乡青年农民工的文化程度各有不同,联系他们从事的不同工种,现做一统计表如下,

由以上统计表与实际调研得知,我市返乡青年农民工的文化程度大多集中在高中或中专段,而在类似职业技术学校的学习经历者更多,因而从事技术工人的的青年也相对较多,但从事一般工作人员和一般管理者职位的青年也有一定数目。

集中分布地区:

东、中部大城市,沿海主要经济开发区,以及西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建设规模较大的城市是我市外出务工青年的主要选择地。以上地区的工作机会多,发展前景好等优势是吸引我市青年的主要原因。

我市外出务工青年主要集中分布在环渤海——京津塘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中部工业较发达的城市如武汉、长沙等城市;另外因为就近的缘故,西部重要城市如成都、昆明等也是我市外出务工青年的集中地;同时,像自然资源(主要是煤矿和石油)较丰富的山西、新疆、河南、山东等省份也是吸引我市农民工青年的务工地区。

从我们的调研中可以得知,我市外出务工的农民工青年遍布全国各地,在祖国的各条战线、各道岗位上发挥着优秀南充儿女的聪明才智,也为社会各个行业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到大城市去,到经济发达的地方去,是他们努力改变自己的经济现状的心声。

将来的就业打算:

我们在嘉陵区大通镇与当地青年农民工的座谈会上了解到,大多数青年农民工的意愿是在他所务工的地区或城市扎根生活。也有许多的青年农民工希望能通过在单位上的努力工作并得到晋升,走上本单位的管理层。同时也有一部分青年碍于自己的文化程度和技术知识的有限,抱着求稳定的心态仅希望能留在现单位。

在对高坪区长乐镇几户农民工家庭的走访中我们得知,许多青年农民工由于家中有父母妻儿,自己是全家的经济支柱,所以现今希望能在经济效益更好的企业单位工作,使自己得到更多的经济回报。

二、青年农民工返乡的原因分析

结合我们对本市返乡青年农民工的调研与考察,通过仔细分析,我们得出了我市青年农民工返乡的几个原因。

1、因金融风暴返乡。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导致沿海地区部分企业倒闭、停产、减产、降薪、减员,全市因此返乡农民工达37502人,占返乡农民工总数的41.8%。

2、因季节性等因素返乡。西北、东北等建筑行业受气候影响返乡农民工达20357人,占全市返乡农民工总数的22.7%。从营山县看,返乡农民工2.88万人,新疆、东北回来的约1.06万人,占返乡人数的36.8%。

3、因灾后重建返乡。5.12地震,阆中市农房损毁多,是省级重灾县之一,政府规划重建总户数达1.57万户,12月底完成。灾后重建任务较重,导致农民工提前返乡达18602人,占全市返乡农民工总数20.7%。

4、受中央惠农政策影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如新的粮食收购政策的出台以及新的土地政策对农民工返乡具有吸引力。回乡创业兴办实体13360人,占全市回乡总人数18.9%。阆中市双龙镇的李远志,男,27岁,中专文化,因打工企业裁员回到家乡,利用自己打工积攒的4万多元,贷款5万元,承包村小闲置资产种植茶树菇。

三、返乡青年农民工所存在的问题

农民工经过城市工作与生活的“洗礼”,学到了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掌握了熟练的技能技术,带回了多年积攒的资金,是家乡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股生力军。但仍存在一些不利影响。

一是南充市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受金融风暴影响,经济将持续疲软,企业用工也会减少,对劳动力转移输出影响较大。大量农民工回流,目前只有少量求职者现身人力资源市场求职。由于南充本身就业岗位有限,加之受金融危机影响能提供的岗位也在减少,预计明年初将对南充市人力资源市场构成冲击,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

二是沿海一带的企业受国际金融风暴影响停产倒闭的速度比较快,面比较大,目前在当地观望和处于“半就业”状态下的农民工有可能在后期陆续返乡。

三是许多返乡青年农民工所掌握的技能有限,再就业难度相对较大,需要政府引导。

四是近年来农民工返乡创办的企业,规模小、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不高,面临融资难、人才缺、土地紧张等困境,急需国家出台相关政策给予扶持。五是如不妥善处理好农民工失业返乡后的培训、就业、社保转移接续、随返子女入学、土地经营、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等相关问题,将不利于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关系。

四、对策建议

(一)精心组织,摸清工作实情。针对农民工返乡趋势增强的情况,团市委为及时掌握返乡农民工的基本情况,深入乡镇、村社、车站等开展调查摸底,对返乡农民工的动向、数量进行动态监测和登记造册,做好同期对比分析,对出现的动态新情况及时向有关就业单位报告。同时,各级团组织深入乡镇、村社调查研究,召开返乡农民工座谈会,掌握返乡农民工的动态情况,特别是技能、就业方面的需求,有针对性地为他们开展就业服务。

(二)加强培训,提高职业技能。一是加大返乡农民职业培训力度。针对大多数返乡农民工技能单一的特点,及时将职业培训工作重心转向返乡农民工职业培训,在团省委给南充市分配的第一季度培训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增加4000人的培训计划,主要开展返乡农民工技能培训。以帮助返乡农民工提高市场就业能力,增加技能储备。二是积极开展返乡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和转岗培训。针对市场需求调整职业技能培训结构,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品牌培训”和“项目培训”,积极落实培训补贴,努力提高培训后的转移就业率。三是开展有针对性地创业培训。组织有创业意愿的返乡农民工开展创业培训,在政策上给予扶持鼓励和引导,帮助他们实现创业。四是加强择业观念教育。帮助返乡农民工正确认识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积极主动投入到市场就业中去。

(三)开展监察,维护合法权益。加大维护农民工劳动权益工作力度,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严厉打击侵害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的行为。重点是通过共青团的青年维权岗向全市外出务工青年给予帮助,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继续加大“三法”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工和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法律意识,努力把青年农民维权工作落到实处。

团市委的工作人员在团省委发布的《关于集中力量做好2011年农村青年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和信息服务工作的通知》的指导之下,深入乡镇调研,大量收集信息,得到宝贵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仔细分析,认真思考得出以上调研汇报。南充团市委一定做好相关培训工作,为返乡青年农民工创造更加和谐的就业与生活环境。

第8篇:返乡青年农民工就业创业情况调查报告

08信工孙永礼200840930129

(一) 调查背景

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外出的农民工已陆续返乡,为了及时了解返乡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因此对自己所在村返乡农民工基本情况展开全面调查,及时了解掌握返乡农民工人数、职业分类、技能水平、培训愿望、就业意向等情况,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就业援助方案,分类指导,切实帮助返乡农民工及早实现再就业。

(二) 调查目的

对本村返乡青年农民工的基本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发现返乡青年农民工在就业创业中所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及时寻求解决途径。

(三) 调查内容

调查时间:2011年1—2月

调查地点:安徽省阜阳市

调查问题分类:

(一)农民工基本情况

(二)返乡前就业情况

(三)返乡后打算,及对就业创业意愿调查

(四) 调查对象

各村返乡青年农民工

(五) 调查方式

面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电话调查法

暑假期间,通过返乡青年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我走访了离我比较方便的几个村的返乡青年农民工,在此次抽样调查中,我共发放了10份问卷,通过实地调查,及对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我对青年农民工的生存和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一被调查的返乡农民工基本情况

(一) 平均年龄小

16岁到28岁的占50%,28岁到48岁的占50%,都属于青壮年群体。

(二) 文化程度低

初高中文化程度占90%,高中以上学历只占10% 。

(三) 从事的职业技术含量较低

大多数返乡青年农民工从事加工制造、建筑、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四) 务工地点普遍为沿海等经济发达的地区

返乡青年农民工基本上集中在江浙,广东地区。

二青年农民工返乡的原因分析

通过调研,我村返乡青年农民工大部分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就业,在我们调查的人员中,青年农民工返乡回流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企业停产。由于企业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占用大量的资金,工厂无法正常生产,只有关门停产,工人也只好另谋他路或者返乡,占25%。如大崇乡盘龙村的青年蒋益斌说:“几年过来,都是上半年这个时候最忙,唯一今年2月份就已经接不到活干了。”

二是企业降薪。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生产的产品销路不好,不敢大量生产,工人都是计件工资,工资一降再降。由于工资少,难以保障正常的基本生活,只有回家,占30%。

三是企业裁员。由于企业状况不好,只能勉强维持现状,企业只有降低成本缩小规模,进行裁员。裁下的人员无法找到其他工作,只有返乡休息,占30%。

四是其他原因。一是因受今年年初冰雪灾害没回家过春节而选择提前返乡返乡回流,占15%;二是国家最近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如国家1000亿投资计划的出台以及新的土地政策,对农民返乡具有吸引力,让他们感觉在家乡也可能存在发展的机会。

三返乡青年农民工的特点

一是收入普遍较低。1000元/月以下占29%,1000—1200元/月占30% ,1200—2000元/月占21%,2000元/月以上占10%,而且普遍反映工资稍微高点就要自理生活,负担大,只能维持基本生计。据黔城镇的朱赢说,他在深圳宏通礼品玩具厂务工,月收入一般在1400元左右,但每天必须工作10个半小时,而且每月只能休息2天时间才能拿到这么多,如果按正常工作时间,月工作22日,每日8小时,那么他们就只能拿到月1000元的底薪,而且工厂每月还要扣住宿费等。

二是再就业愿望强烈。在与青年农民工交谈了解中,我们问及返乡后的打算时,有一半以上的青年想在本地找份工作,既能挣钱,还能照顾家庭。还有不到10%的想在家务农,这部分人员主要是文化低,无一技之长,即使在外打工,也是从事重体力活或简单劳动,且收入低下,在家务农心里感到踏实。有25%的想在家创业,这部分人有一技之长,年纪相对偏大,文化程度相对要高一些,多年在外打拼积累了一些经验,回乡后想靠自己的本事立足发展,结束在外漂泊不定的生活。有15%的等待机会再次外出务工,这部分人家庭条件较差,驻地环境落后,比较贫穷,留在家乡也无发展前景,等经济危机过后,还是想外出挣钱。至于到何地去心中没底,只能到时候再说。

三是迫切渴望得到扶持。调研中,大部分青年是因为原企业(单位)受金融危机影响用工减少裁员而返回家乡的,他们根本不知道金融危机是什么,在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面前,他们只能随波逐流。从主观上看,他们并不希望回乡,面对家乡窘境,自己又无一技之长,在家乡创业何等艰难,甚至压力重重,迫切需要再就业以维持基本生计。调研中,有60%的青年希望能得到技能培训,为创业、打工奠定基础;80% 的青年希望政府能提供就业机会,以解决目前无工作、无收入的现状;78% 的青年期望政府能给予创业政策优惠和扶持,为他们解决好后顾之忧,9%的青年希望政府能发放部分救助金,以解决既无资金创业,又无创业技术的实际困难。

四、对青年返乡农民工的对策及建议

通过调研分析,我们发现此次青年农民工返乡回流会导致增收困难、增大当地就业压力、带来社会治安隐患等突出问题阻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会在国家重视“三农”的情况下给广大农村注入新型活力,发展农业生产;缓解本地企业用工不足和相关行业用人难问题。我们应该正视青年农民工返乡回流的弊端,积极应对,吃透情况,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一、制定政策。一是建立农民工返乡监测制度,引导有条件的青年农民工在家乡创业,各部门要加强联系,对有创业发展愿望和条件的返乡青年,要积极支持他们创办,领办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财政、税收、土地、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以期实现以创业拉动就业。按照三中全会的决定,鼓励广大农民从事农村服务业的发展,也要给予相关政策的扶持,以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地转移转岗,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二是加强信贷支持。不断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措施,提高小额担保贷款额度和扩大贷款范围,降低贷款条件,帮助创业农民工解决启动资金需求。

二、树立信心。通过宣传来坚定返乡回流青年的信心。一是重点宣传好党的惠农政策,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惠民行动、“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关爱行动、结对帮扶等惠民政策,做到家喻户晓。让广大返乡青年感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感受到共青团组织的温暖;二是要把青年农民工回乡创业扶助行动与春风行动有机结合,并通过制作电视节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大力宣传青年农民工回乡创业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广大青年农民工回乡创业;三是团市委可围绕“回乡创业,我们积极扶助”这一主题,扎实开展青年农民工回乡创业扶助行动,团市委要积极利用团的组织网络、共青团网站、青年QQ群、工作简报、户外墙体标语等阵地,多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党的就业政策,宣传共青团的青年就业创业项目,让返乡青年农民工坚定就业信心。

三、搞好培训。一是广泛动员和号召返乡青年农民工积极参与劳动、农业等部门开展的培训活动,调整自己的知识技能结构,在本地重新就业,为本地企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持;二是要加大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力度。针对绝大多数回乡青年农民工无创业经历、对政策和市场缺乏了解的现状,积极通过开展创业培训班、创业环境和政策知识讲座等形式,为回乡创业者开展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训,让参训学员产生自己的企业构思,完成自己的创业计划,从办微小企业做起,开始自己的创业行动;三是积极开展返乡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和转岗培训,针对市场需求调整职业技能培训结构,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品牌培训”和“项目培训”,努力提高培训后的转移就业率;四是团市委可利用各级团组织的青年实用技能培训基地对返乡青年农民工进行分类、分层次培训,提升素质,为年后外出务工做好准备;五是可以邀请青年创业成功人士座谈会,让他们畅谈了自己的创业经历,让有创业意愿的青年体验了他们创业路上的苦与乐,同时让更多在创业路上踯躅不前的回乡人员进一步激发了创业激情,增添了创业信心。

四、维护权益。调研发现,大批返乡农民工在原就业单位均未领到工资就返回家乡,又无机构、无人为他们撑腰,导致他们的自身利益受到损害。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的团组织要把维护青年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全市形成关心返乡青年农民工的良好氛围,树立理解、尊重、保护返乡青年农民工权益的意识;要积极做好青年农民工维权工作,了解返乡青年的工资拖欠情况,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解决损害青年农民工权益的问题,提供相关的法律援助,切实做好维权工作。同时,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法规教育,提高他们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五、做好服务。全市各级团组织要广泛调动各基层团组织和广大团干、团员青年的积极性,共同做好返乡青年的服务工作;要增强责任意识,以身作则,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掌握返乡青年服务工作中的第一线情况。一要做好返乡青年就业服务和引导工作。积极与当地党委、政府和就业部门密切联系,为返乡青年提供就业信息,其中团市委要号召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为返乡青年捐岗位,让返乡青年就近、就便、就业,切实发挥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服务和引导返乡青年农民工就业;二要做好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工作。结合返乡青年农民工的就业意愿,积极组织返乡青年农民工参与相关部门组织开展的各类职业技能、实用技术、返乡创业等培训,并结合农民工实际需求,开展免费求职登记等服务工作;三要高度重视和关心青年农民工的生活问题,对生活确有困难的青年要协调相关部门及时搞好帮扶救助

第9篇:返乡女工创业状况调研报告

**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共有人口97.6万人。全县共有农业人口82.3万人,农村劳动力46.3万人。2010年,全县外出农民工达19.8万人。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去年年底以来,我县大量农民工陆续返乡。2010年4月,**县妇联全体干部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和座谈等形式,对近年返乡女农民工就业创业情况进行了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份,走访了5个相关单位和8个典型乡镇的20个村,召开座谈会10次,调查对象达540人,了解了我县返乡女农民工的就业创业的基本情况,现将情况综合如下:

一、 返乡女农民工就业创业现状:

(一)、返乡农民的基本情况:

截至2010年3月底,**县累计返乡农民工8.9万人(其中女性占40%),占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总数(19.8万人)的44.9%,其中,其中珠三角地区就返乡6.6万人,长三角返乡0.8万人,其他地区返乡1.5万人。从地域分布来看,返乡农民工以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为主,达7.4万人,占返乡总数的83%;从年龄结构来看,16—30岁以下民工返乡5.86万人,占总数的65.8%,30一50岁以上民工返乡3.04万人占34.2%,产业熟练工人、企业老员工返乡比例比较低。

(二)、女农民工返乡的主要原因:

在我们调查的返乡女性反映的情况来看,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金融危机的影响。沿海企业受到严重冲击,有的企业甚至倒闭。有的农民工无法找到工作,有的农民工工资普遍降低,勉强能够维持个人生活,不如回家发展产业计划。二是解决留守在家孩子的教育问题。以前夫妻双方在外务工,把年幼的孩子交给年迈的老人照看,造成了这些留守孩子心理上的阴影、人格上的不健全和学习上的欠缺,在社会、家庭和子女的强烈要求之下,很多返乡的女性留了下来照顾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三)、返乡后的就业情况:

我县各级各单位采取积极措施促进返乡人员再就业,通过加强信息服务“找岗”、加强区域合作“保岗”、推进新型工业化“增岗”等形式不断强化职业培训、鼓励返乡创业,解决了大部分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我县将多家教育培训机构进行整合,构建了一个中心(县就业培训中心)、一所职校(县职业中专)、一支团队(全县7家定点社会培训学校)的“1 1 1”县级职业培训网络,形成了集电脑操作、基础英语、车钳电焊、电子应用、驾驶汽修等多项职业技能于一体的就业培训体系。今年来,通过职业培训网络,已累计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513人,开展阳光工程培训400多人,较大地提高了部分返乡农民工的就业能力。截至2010年4月底,全县返乡的8.9万农民工中,已有7.4万人再次外出务工(其中实现省外务工5.1万人,省内务工2.3万人),部分留乡创业、和就地4转移就业,部分仍在观望。

(四)、返乡女农民工的创业现状:

返乡女性积极自主创业:在我们调查过程中发现,返乡女性在家留守责任田和责任山务农的只占到10%,90%的女性回家后用自己在外打工积攒的储蓄作为原始基金发展自己的创业计划。2010年,车湖垸乡高湖村1组的覃晓芳前几年和丈夫在外开餐馆积攒的19万元,作为创业基金,在娘家青林乡开办了大型养鸡场,年出产3300羽蛋鸡,现在已基本实现盈利;该乡长堰村的41岁的覃清香2010年前随丈夫在一家电池厂打工,为照顾临近高考的孩子学习,回乡投资12万元办起了生猪养殖场,年出栏100头生猪,9头母猪。钟家铺乡林场村36岁的徐红群,XX年年冰灾市和老公回家,在朋友的推荐下利用本地林木资源丰富的优势,投资近50万元办起了环保木炭加工厂,销路好,利润丰厚。创业的基本要求带动了她们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近年来返乡的多数女农民工已经接受了劳动部门、“阳光工程”等提供的技能培训和专业知识的培训,掌握了一门专业技术。在我们调查的540名对象中,40岁以下的女性100%接受了补贴的电脑、家政、烹饪等技能培训项目;40岁以上的女性100%接受了畜牧、农业等部门组织的送科技下乡的养殖等专业技能培训;100%的女性希望接受政府组织的收费偏低的技能培训。今年42岁的太平桥乡九桩堉村的张一萍,养殖了80头波尔山羊,一直以来她跟着饲料店的技术员学些技术,在实践中摸索,县畜牧局的技术员到他加上了一堂课后,她深有感触地说:“真正掌握一门技术对养殖业是大有帮助啊!”

政府积极引导和扶持创业:年初县委下发了《关于鼓励全民创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将返乡农民工创业纳入全民创业扶持范围,制定出台了《**县创业引导资金管理实行办法》、《**县创业实体聘用本县从业人员补贴试行办法》、《**县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试行办法》等一系列扶持政策,构建起了以小额贷款担保为主,税费减免为辅,社会保障为补充的农民工创业配套扶持政策体系。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各部门在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特别是对有资金技术和创业意愿的返乡农民工,免费开展创业培训,免费提供创业服务。沙坪镇返乡女农民宋智慧,今年2月在该镇创办牲猪养殖合作社,顺利获得了4万元的小额贷款担保;漳江镇返乡女性伍惠英在本镇创办惠源制衣厂,相关部门齐上阵,仅用时5天就将证照办理、贷款申请、用地划拨、税务登记等手续全部办理完毕,劳动部门还主动为其招满了103名员工,这些激励举措极大的激发了返乡农民工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热情。目前,我县返乡农民工创业潮正在逐步升温,现已相继有819位返乡民工创办了经济实体,实现了从“打工者”到“创业者”的转变。

(五)、返乡女农民工创业过程中面临的困惑与需求:

通过调查走访,发放问卷,被调查的540名女性在创业的要求上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择业上希望得到指点:部分返乡女性带着“落叶归根”的思想和积累多年的心血回到家乡,她们已经不习惯被限制在几亩良田上,她们更想做点能够有较大收入的创业,但是限于对市场了解程度,在选择项目上犹豫不决、举棋不定,她们极想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选择一门前景可观、效益不错、投入不是太大的项目。

2、技术上希望得到指导:调查中,已经在进行自己创业计划的女性普遍反映,自己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是在摸索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希望得到有关部门一对一的技术服务和指导。太平桥乡的孵化大户李志华、钟家铺乡骆松枝,在选择了土鸡孵化和生猪养殖项目后,自己买了相关资料学习,然后遇到困难在饲料供应商的指导下学习了一些防疫知识,基本能够应对一般的疫情和小的病害,但是她们仍然想得到最优质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希望有关单位能够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相关技术的培训。

3、资金上希望得到扶助:返乡创业女性在创业过程中,初期可能会遇到市场了解不够、技术跟不上等问题而出现亏损情况,这种时候她们最期望得到政府在资金周转上的扶助,帮助她们度过难关,缓解因经济上的压力带来的创业积极性的挫败导致最终放弃创业计划。

4、组织上希望得到关爱:创业过程中,这些女性不希望孤身作战,她们希望有协会或者专业合作社这样的组织给予技术、资金、流通上的各项帮助,希望得到组织的关爱和温暖,希望周边产业能形成一个极大的产业链。

1、 加强服务协调,促进妇女就业创业:

1、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妇女创业就业能力。继续积极推进“政府买单、部门领办、妇女受益”的培训模式,依托培训基地,结合当前形势变化,开展具有市场导向性的就业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多形式、分层次开展培训,大力提高妇女的创业就业能力,逐步形成“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新机制。适时举办巾帼创业培训班,帮助有创业需求的妇女学习新知识、引进新技术,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经济效益,有效发挥妇女在促进发展、拉动内需、维护经济社会稳定中的作用。

1、 着力培育项目,拓宽妇女创业就业渠道。

一是大力发展本地工农产业,增加本地就业的吸附能力。要积极探索“离土不离乡”的就业模式,留住返乡农民的智慧和经济实力。太平桥乡中心村1518人,2010年之前,每年外出打工人数为110人左右,2010年下半年以来,中心村周围的中小企业从以前的3个增加到今年的5个,且新增的文源油茶开发公司需要大量劳动力,据统计,今年该村外出人数减至50人(均为常年在外打工者)。二是以家庭致富促进灵活就业。继续发展特色女性就业品牌,通过联系外包加工业务等形式为农村失地女性、返乡妇女创造就业岗位。形成培训-实践-就业模式。

3、搭建服务平台,促进妇女创业就业

一是积极引导农村专业合作社和相关协会的建立,县农业协会组织要继续加大对农村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的指导,形成协会帮助会员实现多赢的服务渠道,让协会成为农村产业大户的娘家和“贴心人”。二是建议加大对中小企业和农村产业大户的金融扶持力度。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相当突出,授信门槛高、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等现实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发展。金融部门要积极出台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降低信贷门槛,放宽评级标准,并适当扩大县级贷款审批权限。对生产项目具有发展前景的创业妇女进行信贷扶持,帮助她们争取贷款、减免税费、简化手续,扶持妇女创业就业。三是联合劳动保障等部门,举办就业专场招聘会,开展春风送岗位就业援助活动;联合女企业家,为更多女性提供咨询、项目、实习和见习等服务;建立妇女创业项目库,推介创业项目。

4、加强宣传,营造妇女创业就业的良好氛围

一是组织政策宣讲团深入农村、社区、企业为妇女分析形势、讲解政策,开展法律咨询、政策援助、法制宣传等活动,帮助协调解决妇女劳资纠纷问题。借助女企业家协会平台,开展专题讲座,引导鼓励女企业家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勇担社会责任。二是继续培植和宣传一批优秀妇女创业典型,通过宣传活动,大力弘扬创业精神,实施以点带面计划,带动更多女性积极就业与创业。三是大力宣传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与劳动部门联合进行督促检查,努力消除用人单位招聘招工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努力推动实现女性与男性拥有同样平等的就业机会;积极关注女农民工的土地权益,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热情关心家庭困难的失业妇女,努力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

上一篇:政风行风评议自查报告下一篇:法制宣传活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