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教育考察有感

2022-05-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台湾教育考察有感

英国科学教育考察有感

2011年9月初,夏日的热浪日渐消退,秋日的凉爽悄然来临,在省教育厅的组织下,江苏省教师一行五十多人踏上赴英科学教育考察之旅。在体验中感受、在感受中思考、在思考中品鉴英国科学教育的内核,自身的课程观、教学观不由得在潜移默化间产生种种激情碰撞以及认知变化。

一、社会即学校

英国博物馆众多,大部分对公众免费开放,极少数需要购票参观,也是象征性的。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我们看到的仅仅是600多万件馆藏的很小一部分,即便如此,也是令人叹为观止。在埃及馆,可以看到镌刻有古文字巨石、巨大的法老雕像、厚重的金字塔大门、生动的守墓神兽、五彩的石壁刻画……在中国馆,可以看到良渚的玉琮、商代的青铜器、唐代的三彩、元代的青花瓷、清代的翡翠……英国是最早发明火车的国家,因而英国被誉为“铁路故乡”,英国国家铁路博物馆很是值得一看。在铁路博物馆内,可以看到古老的二冲程蒸汽列车、大功率的实用蒸汽列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即便是社区博物馆,比如曼城大学博物馆内,也可看到各种动物标本、各种化石骨架,以及弓、弩、刀、剑、盾、枪等兵器。参观者多为家长陪同孩子共同参观,孩子们的好奇心很强,问题很多,家长和讲解员会给予耐心的讲解。

英国的科研机构也有对外开放的内容。如英国的Lovell射电望远镜基站,曾跟踪过前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监测欧洲地区的运载火箭发射及卫星运行、并于1959年最先接收到俄罗斯月球探测器发回来的图片,该机构针对公众科普教育的需要,有部分区域是对外开放的。通过科普讲解员的介绍,结合模型、图片、视频、实验,公众对宇宙光谱红移、恒星的演变、黑洞的时空效应、射电望远镜的工作机理等科学原理通过直观感受产生深刻理解。

二、学校重内涵

英国的中小学分三类:教会学校、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教会学校曾在英国基础教育普及性方面功不可没,在参观一所公立学校时,该校的一位科学教师少年时曾就读于教会学校,学校极为严格的教育、教学至今令他记忆犹新;当然,现在的学校教育与那时有了很大的不同,个性尊重与心理关怀在现代教育视野中的关注度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公立学校由政府出资办学,面向社区所有适龄儿童,并对贫困生提供免费午餐。一般来说,私立学校的师资水平、教学条件、学业成就较高,同时收费也较为昂贵,由于英国家庭有两到三个孩子,所以能把孩子送进私立学校就读的都是中产阶级以上且重视教育的家庭。

英国学校都能把握自身教学的定位和重心,明确学校的办学方向,走自主发展的道路。学校无须应付上级领导名目繁多的评估、考核、验收、回头看等检查,即便是教育主管,也很少干预学校的内部事务,校董事会享有很大的决策权,在事关学校发展的核心项目上,可以做出自己的判断、尝试和调整。

由此,学校的内涵以及特色自然而生,比如THE RADCLYFFE SCHOOL办学风格中,5项尊重无处不在:To Speak Respectfully(言语有尊重);To Behave Respectfully(行为有尊重);To Respect the School Environment(尊重校园环境);To Have Respect for YourOwn Learning(尊重自己的学习);To HaveRespect for All Student’s Learning(尊重所有学生的学习)。对于违纪学生,教师会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到底违背了5项尊重中的哪一条?学校的课堂教学,也有自身独有的文化,THE RADCLYFFE SCHOOL倡导的是简明、流畅、富有探究味道的Learn-ing Circle(学习循环)“Activate-Demon-gtrate-Consolidate-Connect……”(操作-演示及论证-巩固-联系……),基于这一基本流程,各学科、各课堂立足具体教学内容,进行恰当的衍生与丰富,使得课堂教学能够形神兼备。

三、课程有拓展

在英国的中小学课程体系中,科学教育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孩子上大学,有三门学科的成绩是必列考察范围的:英语、数学、科学。在小学,科学的综合性还是很强的;在中学,归属于科学的有生物、化学、物理以及部分地理知识(地球科学、天文学、环境科学),所以,中学科学教材的封面清晰地标有“科学——生物”、“科学——化学”、“科学——物理”、“科学——地理”字样的标识。

既然是考试学科,英国孩子是不是像中国孩子那样花大量时间加班加点用于习题训练呢?这是不可能发生的。在英国,中小学生九点到校上课,下午三点就放学离校了,学生在校时间均统一。提早到校上课、延迟放学时间以延长教学时间用于加班加点的行为是违法的,这在英国根本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同时,英国学生的课后作业普遍很少,一节课上下来,教师一般布置2~3道题,有记忆性的,也有拓展思考性的,操练性的作业比较少见。

关于科学课程,学校普遍重视拓展课程的系列开设和深度实施,在一所以科学教学为特色的学校里,各项拓展课程都能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成:工业设计、电子电路、木工技术、食品科技、电动汽车……很受学生欢迎。以工业设计为例,教室配备操作台以及各项工具,甚至有二维数控机床以及三维模型制作机,学生们把设计参数输入电脑,机器即可自动制作立体模型。再如食品科技,学生可利用各个食品机械加工丰富、健康的食物。某次该校举办展示、交流活动,学校盛邀市长及市政厅官员到场,客人们分享参与食品科技课程学习的学生制作的各类食物,赞不绝口,学生们也很自豪。

四、管理重规矩

教育管理的效能,决定着教学工作的有序性和有效性。英国学校的管理规章比较简洁、具体,具有类似于契约的公信力和约束力。以下是OUR LADY’s R. C.HIGHSCHOOL的校规及班规,对学生而言既直观又现实。

在课堂教学管理过程中,也渗透了“民主不失规范,自由不超限度”这一思想。在OUR LADY’S R.C.HIGH SCHOOL的一堂科学课上,上课伊始,一名表现还不错的学生就被直接赶出课堂并不见踪影,原来他前阵子课堂表现很糟,尚处在“处罚期”尚未解禁,应到其他班级去上课,脱离他为之熟悉并从中捣乱的班集体。上课期间,有一位学生表现很不好,小动作多多,随便叫喊着发言,由于教师把每位学生每次发言的对错,都以钩或叉的方式打在小白板上该学生的名字后方,当教师发现这位学生四次发言都是错的时候,教师把学生“请”出了教室,这个学生只能隔着玻璃门可怜巴巴地“看”其他学生继续上课,直至课后教师才与他谈

话,在认识并承认错误后学生才得以进入教室。课后,关于违纪学生的处理方式,我与教师作了交流,学校规定,对于不安心学习、扰乱课堂纪律的学生,有四种处罚方式:赶出课堂站在走廊里思过;到其他班级去上一阵子课;在学生反思室(类似于禁闭室)独自思考自己的过失;把家长叫来谈话,讨论学生的教育问题。

五、教学较质朴

英国的科学课堂教学比较质朴,具体表现在:①情境简练。教学情境的创设注重时效性,简练、简洁且凸显演示实验在其中的作用;②教学用语淳朴。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富有自然、生成性,智慧型的因子很丰富,教师很少在课前刻意地提炼并在课堂中重复准备好了的精细化用语,更多的是师生共同讨论问题、理解知识要点;⑨探究和讲授并重。适宜学生活动、实验探索的内容,教师都能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有目标地展开研究;适宜讲授的知识性内容,教师讲解、学生倾听也是很自然地展开;④注重过程性评价。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重鼓励、重组织,同时,对于学生的知识达成性表达,教师及时在小白板上学生的名字后方打钩或叉,由此,班级学生学习品质的差异可以说是一目了然;⑤强化班级管理。英国的学生还是比较难管理的,由于“自由”的意识深入骨髓,且学生的种族、宗教、家庭背景的区别较大,学生的差异性很明显,尽管课堂上学生数量不超过25人,课堂还是时不时地显得凌乱,尤其是科学课,因为动手实验的项目很多,所以学生常常借机打闹。课堂上教师给学生发尺子作图,一小半的学生把尺子当武器互相打起来了。所以科学课堂上一般会有两位教师在场,一位负责教学,另一位是“助教”,主要负责收发器材以及学生纪律维护。⑥淡化作业布置。课堂教学尾声,教师会布置作业,延伸、思考性的为主,记忆巩固性的为辅,也就2~3道题,其中,需要笔头完成的不会超过一半,翻阅了一下学生的作业本,真正以练习题的方式出现的作业可以说是屈指可数。⑦条件较优越。因为有粉尘污染,在英国,粉笔和传统意义上的黑板早已踪影全无,取而代之的是每间教室都有的一块电子白板、一块普通白板(有些功能性教室还增配一块小尺寸的普通白板)。教师们普遍都能熟练应用电子白板技术,并结合普通白板,恰当地呈现教学资源性素材。

六、学生有层次

在英国家庭中,只生一个孩子的很少,或者是丁克,或者是生育多个子女。由于膝下有多个孩子,所以“望子成龙”的心态就不强烈,学业成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由于欧洲国家劳动力资源并不丰富,且偏向于“贫困者享受福利、普通收入者缴纳一般税收、高收入者缴纳重税”,所以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志向于“高学历、高收入、人上人”,因为在英国,普通劳动者也能过得不错!高中毕业后,志向于学历深造、学术研究的,可以再读两年大学预科班并申请就读Uni-versity;倾向于技术工人的,可以申请就读College;高中一毕业就打算工作的也可以,根据法律规定,高中毕业后学生就可以工作了!在曼彻斯特市中心的一家品牌鞋店里,看到一名年轻小店员在热情地为顾客服务,满脸的稚气,典型的高中毕业生!

因此,教师并不苛求每位学生都学业有成,毕竟人生成功的道路并不唯一,学生的价值取向也是多元的!所以,学校从不把班级学生的平均分数作为评价教师的依据,更多的是基于学生的发展(从入学到毕业的进步程度)来评价教师,倘若班级学生入学时得A的学生很多,毕业时得A的学生却寥寥无几,那教师的教学就有问题了!同时,学校管理层对教师执教课堂的印象以及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也是很重要的。

几乎没有家长为了孩子能读上好大学削尖了脑袋到大学里拉关系、走后门的!在英国,这是一件极其可耻的事情。尽管是各大学自主招生,照章办事、坚持操守也是不容置疑的,假如两位学生学业水平相近,校董事会一般倾向于家庭文化水平低、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就读,因为这样的孩子取得同样的学习成绩往往需要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唯一例外的是牛津、剑桥,两家大学三分之一的学生来自100家精英私立中学,在英国前五家最好的私立中学中,几乎40%的学生可以进入牛津、剑桥。因为招收了较多的富人子弟,牛津、剑桥也常常受到公众指责!

作者:瞿晓峰

第2篇:台湾地区教育考察引发的思考

2010年,笔者随广州大学带队的“中学校长赴台湾教育考察参访团”赴台湾地区,分别对“国立台中教育大学”“国立屏东教育大学”“台北市立大理高级中学”“高雄市立凤林国民中学”和“国立台中教育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等五个学校进行了为期10天的教育考察,从而对台湾地区的教育现状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将其与内地的中学教育进行对照,发现其中的很多有益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鲜明的办学文化

1.“国立台中教育大学”的文化治校理念

孔夫子堪称一代教育鼻祖,他创立的儒学文化一直是我们文化育人的源泉。在“国立台中教育大学”的操场上矗立着孔夫子的全身塑像,可见这所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大学对儒学文化的一贯尊崇。

已有110年历史的“国立台中教育大学”,其校训表述、巨幅标语以及校史馆的建设均凸显了该校文化治校的理念。“忠、毅、勤、勉”是该校的校训,意即忠敬职守,毅力有恒,勤奋勉行,朴俭实在。校训虽短,却寓意深刻,且涵盖极广。“教育是人们创造幸福的源泉”是该校学生公寓楼外墙的巨幅标语,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联想,教师是启迪学生的导师,即创造幸福之源泉之源泉。此外,该校的“校史馆”也通过大量的史料,反映了其文化发展的历史。例如,校徽的演变和校训的文化内涵等都充分地反映了这一点。

2.“高雄市立凤林中学”的校园文化和教育特色

历史并不悠久的“高雄市立凤林中学”非常注重以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去教育学生。一进校门,就能看见教学楼大厅正面矗立的一个石碑,上面有校长王文霖对校名的诠释:“成龙成凤上林梢,育才泽国众中遨”,意喻每个学生都要有成龙成凤的志向和勇气,而“高雄市立凤林中学”则是他们成才的基地。

从教育特色来看,“高雄市立凤林中学”旨在激发学生的多元发展(与我们大陆所倡导的全面发展意义相通),并创设绿色环保的育人之地。鉴于“高雄市立凤林中学”在绿色环保育人方面的突出的贡献,马英九先生专门给该校校长颁发了“绿色环保奖”,并与他合影留念。

3.“台北市立大理高级中学”的文化治校理念和文化育人氛围

“台北市立大理高级中学”彰显着极强的文化治校理念,充满了浓厚的文化育人氛围。第一,全部校舍均以育人理念命名。这些校舍分别被命名为:“博雅楼”“勤学楼”“诚信楼”“公正楼”,这种文化元素的植入,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品德冲击波,使学生一进校便直接感受到学校的育人理念和办学宗旨。第二,学校的校名与办学理念有机结合。例如,“大未来,理担当”的办学理念,每句的第一个字“大”和“理”构成了这所高级中学的校名,一方面激励学生一入校就树立远大未来的理想,同时要主动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这所当年在国民党军队迁徙到台湾后建立起来的学校,虽只有50多年的历史,但他们的教育成效,通过摆放在会议室背景墙位置看到的将近100多座各类教育成果的奖杯足以说明他们办学的成功。第三,美丽、干净的校园令我们参访团一致感到惊叹,全校占地近五万平方米,包括五幢建筑物(含体育馆),建筑面积达三万多平方米的校园居然没有聘请物业公司的清洁工,全校的厕所及操场各处均由各班学生每周或每月轮流打扫,而教学楼的学生公用厕所的卫生和美化程度可与高档宾馆的公用卫生间相媲美,这使我联想到内地的一些中学,几乎没有哪间学校会安排学生轮流去厕所打扫。这是教育的问题,还是我们的观念有问题?我们的劳动教育、品德教育和爱校教育等是否与当今的教育脱节?我们的教育方向、我们的育人目标到底有无问题,都很值得我们去思考。我想,这就是我们的素质教育与台湾的学校在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上的差距所在吧。

二、国民教育的首要地位

台湾地区的国民教育与内地所谈的德育也有共通之处,并且其被摆在了首要地位。

“台北市立大理高级中学”开展的“全人教育”和“三生教育”相当扎实、有效,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和借鉴。

“台北市立大理高级中学”提出的“全人教育、实践全人”之理念非常有哲理。“全人教育”即完整而全面的教育,包括思想、品格、文化知识和公民意识等;“实践全人”即有理想没文化不行,有文化无公民责任不行,生活富裕而缺少个人品格不行,要实践全人,必须具备“全人”所应有的素质,这和我们提倡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有相通之处。

笔者所在的中学,教学大楼上也用大红字写出了“求知致用,全面发展”“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的标语,讲起来很容易,真正落实起来就矛盾重重。因节假日被冲掉的“文化课”可以用“班会课”来取代,为了增加课时,课余活动的时间可有可无,正常的活动课程都必须为主科文化课让路,最后的教学评估以学科成绩为第一位,毕业班的成绩成为学校划分各类等级的主要依据,等等,这些不平衡、不协调的地方亟待改进。

“台北市立大理高级中学”的“三生教育”,即“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能教育”,这与大陆倡导的“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发展”的育人目标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但我们的课程、课时和师资安排上都有一定的困难,很难落到实处,而台湾的中学由于“教学评估”不与高考、中考的毕业考试和招生录取率直接挂钩,所以学校的“三生教育”开展得有板有眼、扎实稳健,全面开花。在校园内,学生见到师长都彬彬有礼、举止文雅,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和提高生活能力成为学生的追求和理想。

另外,“台北市立大理高级中学”的校园内,其文化宣传氛围也颇具特色。校门左侧大楼外墙写着:“教育是艺术也是科学”“品格是高层次的竞争”;“勤学楼”的中央写着:“负责任的学习行为”,下端写着“大未来 理担当”。这一切都充分反映出学校的育人理念与教育思想,同时也彰显出该校的“文化育人”和“思想育人”的优异成果。

从以上种种见闻来看,台湾地区的学校非常注重学校的文化建设,文化育人的理念特别清晰,确实给学生创设出了真正一流的育人环境,这给笔者所在的中学正在施行的“文化治校”和“文化育人”理念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三、教育评估与指导办学、责任办学挂钩,而与中考、高考招生脱钩

经过认真的参观、听课和校长座谈等考察活动,我们了解到台湾地区的学校在国民教育和品德教育方面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于台湾地区的教学评估制度。

1.学校的教育评估不与中考、高考招生挂钩

学校的教育评估不与中考、高考招生挂钩,即与多少人报考高中、大学,考试的成绩有多高,最后的录取率有多少完全脱钩。他们的校长以一种非常客观的态度解释了这个问题:评估督导应该是教学过程的评价。例如,教学所需的课程是否足够,课时是否完成,教学过程是否顺畅,等等。

2.对于教育质量的综合评价

在台湾的中学评估制度里,对教育质量的评价侧重于:本年度各学科的平均分比较,市区统一考试的成绩在当地的排名,家长的投诉,当地社区居民的口碑,学校取得的各项奖励;校长在责任办学上的业绩,活动课程的完成结果,学生的违规,等等。总之,对于教育质量的评估是采取综合评价的方式。

3.督导部门与学校、校长以及家长委员会的定时沟通

督导部门定时与学校、校长以及家长委员会取得联系,对学校的办学及时提出修正意见,让学校及时整改;对家长的教导提出相关的指导性意见,让家长立刻调整。

以上的评价内容相对于大陆一些中学的评价制度,显得既科学又客观。在大陆的某些中学,应试的指挥棒依然在发挥着核心作用,成绩评估绝对与中考、高考和招生录取率挂钩,评价的结果及排名予以系统内公布,最终导致学校的等级划分,既给学校造成很大的压力,又严重束缚了学校校长的办学思想和办学自主权,也对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造成了限制,严重影响了学生全面而健康的发展。如此一来,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方针,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就难于落到实处。

就成绩评估是否要与中考、高考和招生录取率挂钩这一问题,笔者采访了“台北市立大理高级中学”的李校长。他认为: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坏、教学的过程是否顺畅,这是学校的责任;但学生报考哪类学校,这是学校所不能支配的,也不是学校应该考虑的问题,而是家长和学生应该考虑的问题。因此,把这部分内容与学校办学质量挂钩是不恰当的,也是不合理的。基于此,“台北市立大理高级中学”每天仍维持在七节课内,每周上五天课,总节数在35节以内,学生的学习生活安排得很轻松,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多彩。而笔者所在的中学,每天安排的课时都在九节课以上,平均每周在45节以上,试想,在这样的压力之下,我们的教师还能有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研究和育人工作上吗,我们的学生还能有轻松的课余生活和丰富的社会实践吗?相反,“台北市立大理高级中学”的管理层则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监督和指导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校长也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调控整个学年的办学情况以及平衡学生的学业压力,从而使学校教育始终在一种常态下有序进行,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最终达到育人的真正目的。

四、家长委员会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台湾,每所学校都有家长委员会,并设有家长委员会的办公室,家长委员会的主席(主任)每周都会在学校上班,他们在学校的教育和办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家长委员会严格监督学校的办学过程,监督校长的决策和教师的教育行为

每年,家长委员会都要经过家长大会推选出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家长委员会主任必须出席学校举行的重大活动和仪式,校长的重大决策行为都必须征得家长委员会的同意。此外,家长委员会的委员均由学生家长代表组成,原本他们都有自己的工作,但由于他们的孩子在该校读书,且他们每年均给学校以金钱或物质的支持,所以这些委员对学校的一举一动格外关心。

2.家长委员会的支持促进了学校的良性发展

“台北市立大理高级中学”的李校长说:“家长委员会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尤其是经济上的支持。”确实,家长委员会筹集到的经费全部交给学校使用。当然,家长委员会的成员是不取薪酬的,不过他们筹集到的所有费用均由专人负责,其经费的使用完全在家长委员会的监督下进行,这就确保资金全部用在学校的建设上,有效地促进学校的教育发展。

3.家长与校长经常沟通

校长工作的一部分就是定期与家长委员会进行沟通交流,使学校的办学理念在家长及社会的监督下进行,有助于校长在教育和教学上的决策,及时地调整学校的办学行为,从而促进学校的发展。另外,校长与家长的直接对话成了普通的日常交流的一部分,这也促进了学校发展的良性循环。

反观大陆的某些中学,其家长委员会仅仅是一种形式,很难执行其具体职责。家长们总说有自己的工作,没时间参与学校的管理;而学校的占地及使用面积有限,不可能腾出专门的办公室给家长委员会的委员办公;更重要的是,家长委员会对学校的支持,包括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支持都非常有限。因此,在大陆,就目前而言,家长委员会在学校办学过程中的作用很难突显出来,这就使学校的教育工作与家长、社区的联系脱节。

诚然,台湾的教育也存在不足之处。第一,在教师队伍中,如发现不称职的教师,尤其是公办学校的教师,不太容易解聘他,还得学校自己解决,以至在用人方面,校长很头疼。第二,如果在校长和家长委员会的沟通过程中出现了分歧,校长便很难执行,这对学校的正常发展也有阻碍。

10天的考察虽然时间较短,在每所学校停留的时间多则一天,少则半天,不可能有更深入的了解,但台湾地区的教育制度确实给人以影响和启迪。作为一个有着36年教龄的教育工作者,笔者愿意沿着这样的思路继续深入研究学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学校的文化和发展等问题,只要我们执著,只要我们努力,我们的教育工作就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知用中学)

(责任编辑:梁金)

作者:杨卫国

第3篇:台湾教育考察

独特的教学理念、全新的教育感知

——2011年暑期赴台教育考察有感

在这个炎热的夏天,由北京市几所学校的部分领导和部分教师组成的文教参访团飞抵桃园机场。作为参访团的一名成员的我第一次登上了祖国的宝岛台湾。一小时的车程,参访团来到了台北市。“净”是这个城市给我们的第一印象,不宽的街道上一尘不染,连一个垃圾桶都看不到。之后,我们知道市民们都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将家中的垃圾放到移动垃圾车上,垃圾都被及时运走了,没有垃圾桶的街道也就没有了任何卫生死角。建筑风格还停留在八十年代的亚洲四小龙时期,不宽的街道上整齐的排列着许多小店铺,虽显陈旧但使人感到一种亲切感,101大厦的出现才使我们感受到现代都市的气息。

第二天早晨,我们来到了新北市立永平高级中学。繁华的街市中,不大的校园干净整洁,一排高大的椰子树,一片郁郁葱葱的绿树荫,繁华中一片幽静,炎热中一片清爽。永平中学的校长、老师亲切的接待了我们,我们参观了学校的图书馆,由教师们选出既经典又贴近学生的百本书籍供学生阅读,以阅读量给学生不同级别的称号的“百本经典”读书活动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最使我们感兴趣的是学生制作的书签,书签很漂亮充满童趣,而且书签上书写着学生的读书感受或是对所读书目的看法。校长向我们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也谈及到台湾的教育现状。接着,一位年轻的女教师介绍永平中学的校本课程,高一年级的第二外语课程和百本经典阅读活动,高二年级开展英语歌中剧排演活动和国际交流活动。我们感到学校校本课程渗

透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同时也被老师强烈的教学热情、工作激情感染。如此年轻的一位教师对学校的发展充满希望,工作中投入大量的个人情感和智慧,令人十分钦佩。通过校长和这位老师的言语,我们感到学校的办学理念非常清晰并已成为全校教育者的共识,工作的目标成为教师个人的目标,当然教师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自然也会对学校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第三天的早晨,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后我们到达了台湾最北端的海港城市基隆。在基隆港稍事停留,旅行车爬了一段坡路后来到了一片空地。早已在这里等候的几辆小车将我们带上盘山的小路,显然大型车不能带我们到达目的地,几分钟车程后我们来到了基隆市二信中学。热情的同学们迎接来自北京的客人,二信中学黄校长亲切的笑容使我们感到同胞间的亲情。参访团团长葛保红校长与黄校长互赠礼物后,黄校长向我们介绍了二信中学。通过黄校长的介绍,我们知道了二信中学是一所私立学校,但与内地的许多私立学校不同,二信中学是很多学生向往和家长信任的学校,二信中学的成绩在基隆是名列前茅的。同时,那些就读于二信中学的学生每年的学费与公立学校的学生是大致相同的,政府对私立学校的学生有额外的补贴。二信中学有两类高中生,他们都要参加高考,一部分学生的高考目标是偏向理论研究的综合性大学,另一部分学生以偏向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大学为目标。接受职业教育的高中生也能上一流的高中校并能继续深造于高等学校,显然台湾比较重视职业教育,对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来说也更人性化。

二信中学拥有一个五星级的校园,校园坐落在山上,校舍依山势而建,而整个校园就是一个树木繁茂的公园。我们很急切的开始游览公园了。在黄校长和几位老师的陪伴下,我们惬意的在林中漫步,一边欣赏校园的景色一边和主人交流。我们时常被校园中的人文气息吸引,一张围绕树木的水泥圆桌让我们停留下来,桌面上刻画着一些文字。黄校长告诉我们,这是他和学校老师们亲笔书写的具有教育内涵的文字,这样的石桌有几处是学生小憩的地方。“树叶的家”、“月牙生态池”这些颇具美感的名字是学生们给落叶积肥和蓄水池起的名字。曲曲折折的林中小路蜿蜒向上,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我们登上山顶。透过茂密的丛林眺望远处大海,蓝色的海水、蓝色的天空、绿色的树叶。二信中学,这是一所拥有生态校园的绿色学校。

干净整洁、充满绿色的校园,和蔼、极具感染力的校长,敬业、富有激情的教师,这就是台湾学校给我们的印象。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他们在工作中充满活力和热情。正因为有这样的教育工作者才使学校充满希望富有生机,一旦失去这样的群体,就算是二信中学那样五星级的校园也只不过是一个公园罢了。让我们这些同行共同努力,饱含激情的去完成我们的使命吧!

北京十中

欧庆胜

第4篇:台湾教育考察报告

常德财经学校校长 李华

应台湾海峡两岸商务文教促进交流协会的邀请,2009年4月16至23日,在万承祯副市长的带领下,常德市教育参访交流团一行11人,赴台进行了为期8天的参观访问考察。先后考察了台北、花莲、南投、台南、高雄等市县,拜访了在常德有投资项目的几位企业家和台北常德同乡会会长刘云家老先生。重点在台北景文高级中学等单位进行了参观考察,与景文高级中学许胜哲校长和和部分中层骨干及教师进行了座谈交流,听取了台湾教育现状和学校情况介绍,参观了学校的实验实习场所,走访了部分师生,深深感受了台湾民众对大陆人民的热情,收获颇丰。

一、台湾教育概况

1、“国民教育”普及。“国民教育”分国小和国中两个阶段,其中国小是6年,国中3年,这就是台湾的9年国民义务教育。台湾的小学和初中就读公办学校的实行免费,学生所需费用由政府承担;就读私立学校的学生需交纳学费、书费、补课费等。台湾的高中阶段教育是收费教育,学校性质、条件不同,收费也不同。私立学校的收费较高,公立学校的收费较低。97%的高中毕业生能进入高等学校学习。

2、职教成效显著。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台湾注重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一是专门设立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级职业学校,类似大陆的职业高中。二是在高级中学里设立高中部和高职部(相当于大陆的中职)。三是兴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即科技大学,招收高级职校和高中毕业生,学制2至4年,毕业后授予学士学位。这类学校主要教授应用学科和技术,培养高级适用技术人才。台湾各级“政府”对职业技术教育投入较大,并且每年都要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职校毕业生就业前景较好,呈供不应求趋势。台湾大力推行职业技术教育的成效非常明显,对提高就业人口素质和推动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3、高等教育比较规范。高等教育分为专科学校、独立学院、大学以及院校研究所,办学比较规范。专科学校修业年限依入学资格不同,分2年制、3年制与5年制不等。凡设有3个学院以上称大学,否则称独立学院。正规的高等院校一般为4年学制,但师范、法律、建筑专业等多为5年,医学专业6至7年。

4、办学模式比较灵活。台湾的办学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由“政府”出资办学和管理;二是由民间(教会、个人、民间团体)出资办学和管理;三是由“政府”出资建设,交由民间管理。

- 1 -

二、台湾教育的特点

1、公办学校办学水平高。相对私立学校来讲,从小学到大学,公办学校校园面积大、设备设施先进、师资水平高且收费较低,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就读公办学校全免费。各级学校的学生以考上公办学校为荣,特别是考上公办高中和大学比较难。很多学校都把考入公办高中和大学的多少作为向社会宣传其教育教学成果的重点(就像大陆考上大学或重点高中一样)。我们到的台北市景文高级中学,在校门口最大的宣传广告是“热列祝贺我校国中部(初中)65%的学生考上公立高中”。

2、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设臵选修课程,张扬学生个性。在设臵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各个学校都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开设了许多选修课,如表演艺术、健康教育、综合家政、社会服务等,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爱好、特长进行选修,学校指派老师进行集体或者个别辅导,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充分得到培养,同时为这些学生提供展示自己个性和特长的机会,如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使学生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同时,学校还把学生特长作为推荐升学的重要依据。

3、重视学生的品德培养。台湾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德行教育,并把德行考核成绩作为学生毕业的主要依据,如其《高级中学学生成绩考核办法》就从学生文化成绩和德行表现两个方面进行量化评价,只有两项都达到合格标准的学生才准予毕业。不仅如此,还要求把德行教育的时间前移,认为小学教育不只是启蒙教育时期,更是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非常重视小学生的德行教育,以如何“做人”为起点,围绕礼义、廉耻、诚信等方面进行教辅培养。学校普遍认为:学生的德行优劣不是通过考试成绩来确定的,而是通过养成教育来培养的,是通过学生的言行举止来实现的。因此,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文明诚信、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等。同时,把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次数、时间、表现作为德行评价的主要依据,而且明确规定德行考核不合格不予毕业。为加强对学生的德行教育,台湾提出了一个共同校训,即“礼、义、廉、耻”。

4、重视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台湾的中小学都设有家长委员会,其内设机构比较齐全,有活动组、公关组、服务组、财务组、夜辅组、文书组、爱心义务组等,这些小组在家长委员会会长的领导下,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活动,如课程设臵、教材选用、评教活动、学生申诉与奖惩等。会长由家长委员会成员推荐产生,一般由当地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人士担任,学校的重要活动,会长必须参加。家长委员会委员随时可以参加学校的行政会议,提出意见建议,大到- 2 -

学校的决策,如征地、盖房、购买大型设备,小到作业本的采购数量、校服款式等。家长委员会还可以代表学校对外进行联系、协调等工作,起到沟通桥梁作用。

5、重视社区教育功能的发挥。台湾乡镇都设有青少年活动中心,且活动设施齐备,如游泳池、健身馆、图书馆等,便于学生课外学习、娱乐。城市建有博物馆,一般都将本地的发展变化过程通过图文、影像或其它高科技手段表现出来,用以教育、启迪青年人。此外,台湾的各种文化场馆也在假期主办多种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

6、职业教育办学水平较高。在台湾,职业教育称为“技术及职业教育”,简称“技职教育”。其中,初中毕业后入学三年制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被称为“高职”教育,“高职”教育是台湾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由于台湾工业和商业迅速发展,农业劳动力大量地向第

二、三产业转移,产业类型转轨,需要大量的中等技术人才,这给台湾的高职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始至九十年代,是台湾的中等职业教育的黄金期,在校学生数量迅速增长,职普学生比例在1996年达到最高峰,为7:3,目前仍保持在5:5左右。台湾中等职业教育同行坦言:职业教育的发展对台湾经济的促进作用是台湾实业界、舆论界所公认的,它被认为是台湾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之一”。现在台湾的高职学生就业和升学渠道都比较通畅,职业教育仍很有市场。尤其是有办学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高职)更受青睐。

三、对比与借鉴

由于海峡两同根、同源、同文化,两岸教育在很多方面具有共性,既有相同的成功之处,也面临许多同样的矛盾和困惑。例如,两岸的公办教育都比较发达,办学条件好,水平高,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同时,由于严重的升学主义倾向,致使恶性补习成风,台湾街头补习招生广告随处可见,补习学校遍地开花。对比两岸教育,有四个问题值行我们思考和借鉴。

1、要进一步重视职业教育。通过此次对台湾职业教育的实地考察,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职业教育对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台湾从五十年代仅依靠农产品出口发展到今天以工业、信息等高科技产品出口为主,经济高速发展,创造了亚洲乃至世界有目共睹的奇迹。可以毫不夸张地讲,职业教育是台湾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和助推器。常德“一化三基”实行工业强市,必须优先发展职业教育。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专利技术可以买进,个别专家可以引进,但成千上万的技能型人才不能依靠外援,只能依靠常德的职业院校来培养,因 - 3 -

此常德经济要发展,职业教育要先行,特别是在职业教育的教学、实习设备的投入和学校师资的培养上要有更大的力度。

2、要加大社会教育、社区教育的投入和管理力度。从我们到访的地方看,台湾地方“政府”除了对学校的教育投入以外,在社会教育、社区教育方面也给予了足够人、财、物投入,城市的博物馆和各社区的青少年活动中心都既有其名,又有其实。虽然我们对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在思想上已引起了足够的重视,但是在经费、场地、人力的投入和管理上还远远不够,社会教育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令人欣慰的是常德市已把青少年活动的文化、科技场馆建设列入了建设规划。

3、要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家长委员会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方面能够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目前,我们在这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部分学校还没有建立家长委员会,很多学校的家长委员会形同虚设。如何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让家长更多地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和决策上来,使老师、学生、家长形成良性互动,从而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还需要学校的重视和有效引导,更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远见卓识。

4、规范公民办教育的管理。公办学校在办学条件改善、教育理念更新、师资队伍建设、设备设施完善、社会责任承担等方面应处于主导和主要作用,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学校实行可持续发展,是政府和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同时,政府还要支持办学基础好的民办学校规范管理,提高办学水平,让那些以盈利为目的不愿意增加学校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水平、承担社会义务的学校退出教育序列。在职业教育方面,政府应大办支持公办职业院校做大做强,特别是支持投入较大的工科专业的发展,鼓励民办教育兴办投入较小的文科专业,实行公民互补,文理互补,促进教育的和谐发展。

- 4 -

第5篇:台湾教育考察报告

根据当前国学教育与课程创新的发展需要,增强国学文化地区间交流与合作,2013年7月17日至23日,在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以及中华文教经济发展学会等机构联合组织下,我们作为全国国学教育课题实验地区成员赴台湾进行国学教育交流考察活动。

时间虽短,但依然可以从中追索台湾教育的本真,许多方面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总的说来,台湾国民教育比较完整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教育的思想,注重中国儒家伦理道德对学生的熏陶,把立高远志向、孝敬父母、学会感恩、劝学惜时、做品行修养高洁之人作为国文教育的主要目标。

以下是几点体会和一些反思。

印象一:台湾中小学教育与内地相比同大于异

总的来看,台湾与内地的教育同大于异。台湾现行国民义务教育为九年(小学教育六年,中学教育三年)。办学体制主要分为国立和私立,私立学校约占1/3。教育的多元化和可选择性,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和家长的主观愿望及心理诉求。课程设臵与内地也大体相同,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从我们参观的新北市米仓国小来看,开设有国语(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生活)、音乐、体育、美劳、综合活动等,与内地不同的是综合活动占的比重相对较大。选修课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学校课程,米仓国小为我们展示的有陀螺、皮影、直排轮滑、陶笛队、乡土棋艺、手偶戏团、美术、魔术、手工艺社、剪纸、射箭、少林棍等。而其

后参观的兴福国小,则开设有高尔夫球、手工、折纸、外教英语、陶艺、厨艺等课程,各具特色。

印象二:传统文化在台湾学校文化建设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此次赴台考察,最大的感受是台湾的风土人情与内地几乎没有差别。触目所及,传统文化味道纯正浓郁。就学校文化建设而言,体现了正诚真新的本质精神,某些方面传承得甚至比内地还要好。就拿兴福国小来讲,尽管学校的设计装修非常现代,但学校依然在某些角落巧妙地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除了墙上悬挂的孔论孟语、诸子百谈外,不经意间你会在校园一角发现绿意盎然的农村景色和清影摇曳的窗棂。现代与传统的完美结合,不仅让人感受到时代的变迁,更让人时时回味传统文化的无限韵律。传统文化教育沁润了学生的生命历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细细汲取,努力追寻生命的美丽,这完全是源于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解读。

印象三:台湾的中小学有较先进的办学理念

国内各学校大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但“千校一面”现象十分严重,而且很多是空话、套话。而台湾中小学办学理念则一切从学生成长出发,每所学校都有一个“主轴概念”。

米仓国小的“主轴概念”相当明确,就是希望孩子们喜欢来上学,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专长,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因为他们知道,孩子的童年只有一个,大家希望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一个永恒回忆的童年,要让孩子们在“主轴概念”下去建立“健康、感恩、乐群、上进”的愿景。

兴福国小的“主轴概念”为“活力兴福,绿色兴福”,结合学校与社区所在地特色和学生身心发展,建构学校课程特色,让孩子们的童年时光拥有一个丰富、新奇、多元的美妙回忆。

总而言之,台湾各中小学理念相似之处就是认为教育是为生活做准备,一切教育行为必须为孩子提供“快乐学习”“适性发展”“潜能发挥”等各种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身资源“尽情发展”,以求自我实现,将来为社会贡献所学。

印象四:台湾的中小学综合活动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

台湾对中小学的素质教育非常重视,提法与内地可谓异曲同工。台湾称全人教育、提倡五育均衡。因此,彰显个性教育的中小学综合活动在学校的特色教育中各领风骚。

一是目标统领下的综合活动丰富多彩,主要有班会、周会、社团及社区服务等多种形式。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具备乐观积极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公共服务的习惯及终身学习的兴趣,从而开创成功的人生。

二是田园教学独具魅力。台湾的中小学校园面积不大,但总能巧妙地从狭小的校园辟出一块空间,建臵生态区。兴福国小的生机花园仅占地1400平方米,却成为全校师生进行自然观察与探索的乐园。米仓国小校舍更是依据学校依山傍水的特点将田园教学的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校区建设规划为室内与户外田园教学区。室内有台湾原生动植物、地质与板块运动、昆虫森林等主题情境布臵;户外1.2公顷的保护区用地也规划为田园教学区,建有观景平台、步行道、赏鸟区、射箭场区等,让师生与大自然进行充分地互动交流。

不论大陆也好、台湾也罢,“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界共同探索的命题。目标很重要,围绕目标展开教育行为更重要。访谈中,我们得知:与大陆不同的是台湾的高考压力不大,炒得也不那么热,大多数学生都能找到心仪的大学深造。这或许就是台湾的学校教育能够按部就班地执著于自己制定的教育目标的主要原因。

反观自身,尽管我们提出的目标也很明确:“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但有时我们的行为却很无奈。“说”时容易,“做”有时真的很难。“坚守自己的教育理想,执著自己的教育行为”是教育成功的关键,从台湾同行身上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所以说此次台湾教育考察收获是巨大的,体验是丰富和多元的。在深入比较研究的基础之上,我们找寻到了自己的差距。

教育是不断传承、实践与创新的过程,在面对少子化现象与知识经济时代,学校教育受到市场经济、绩效责任、服务品质与家长教育选择权等多重压力。学校经营必须具有创新理念,才能形成学校特色,彰显学校存在价值,进而促进学校永久和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如何实现学校教育的转型升级,建立学校品牌,的确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课题。

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顾一时更顾一世,开阔了眼界,更要提升自己的境界。让我们今天的所思所为,真正成为坚实孩子未来成长的有力保障!

第6篇:台湾科学教育考察报告

彭晓

2004年11月22日至12月1日,来自中国14个省市的由中国科协工作人员、大学教师和中学教师共21人组成的海峡两岸考察团赴台湾进行了10天的科学教育交流活动。此次活动是由中国科协和高雄师范大学科教中心负责安排的。

11月21日下午,中国科协青少部的蒙星部长给我们全体团员召开了行前的预备会议,介绍了该项目的由来:该项目始于1996年,主要是以学科竞赛为纽带的两岸民间学术交流活动,每2年互访一次,单数年台湾学者到大陆,双数年大陆学者到台湾。在台湾方面,最初是由台湾师大牵头的,现在由高雄师大牵头。大陆方面共去过5次,约100人左右。

为了方便管理和在台湾的学科交流,代表团分成了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四个学科,每个学科有一个召集人。数学学科的负责人是海南师范大学的蔡亲鹏副教授。

旅游公司的汤立民先生全程陪伴着我们,高雄师大方面,除了接风宴和告别宴全体科教所教师参加外,其他时间均由其中2~3位教师陪同。

此次活动的基本安排是环台一周,一边参观一边到一些中学访问、交流,其基本路线是高雄(小港高中、科学工艺博物馆、高雄师大燕巢校区资优教育研讨会)→台南肯丁国家森林公园→台东高中→花莲(太鲁阁国家公园中的天祥和九曲洞、光隆大理石馆)→香格里拉休闲农庄→台北(故宫博物院、建国中学)→途经三义木雕街、日月潭到台南一中→高雄(高雄师大附中)。从表面来看,此行的安排很紧凑,内容丰富多彩,似乎玩了很多地方。但是,因为我们是乘坐旅游巴士游览,每天要急于赶赴下一个目的地,加上中饭和晚饭因饮酒将时间拉长,所以基本上没能好好游览任何一个风景区。常常是披星戴月,每天在车上好几个小时,累得腰酸背疼、睡眠不足,还常常过而不入,留下了很多遗憾。有人说,我们是到处都去了,但又似乎哪儿都没去。

本次访台收获最大的是参加两岸科学教育研讨会。会上,台湾高师大科教中心的教授和副教授们就自己的研究领域做了相关的发言。他们都利用了精心制作的幻灯片,效果较好。籍此,我们也了解了台湾的科技教育和近年来的教学改革情况。从总体来看,他们的发言内容并不限于资优学生。黄台珠教授就提出了在关注资优学生的同时,别忘了关注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大陆的部分教师(事先指定的)也就大陆的课程改革情况、奥林匹克学科竞赛的辅导等进行了发言。从总体来看,大陆方面的发言人几乎都没有用幻灯,又由于讲稿内容被提前印发给了大家,所以他们都讲得比较随意,除了少数发言不错外,多数有准备不足之嫌。此外,由于事先大陆方面的发言者没有勾通,所以准备的内容还有雷同之嫌。这是今后要注意的。事实上,关于学科竞赛辅导的报告由一个人做就好,可事前由不同学科指定一个人提供本学科的情况,最后由一个主报告人统稿,署上大家的名字即可。另外,个别人发言时不注意内外有别,说了一些虽是自己的真实想法、一些真实事实但却有背奥林匹克学科竞赛规则的话,这或许是会造成国际影响的。在后来一些场合,个别人的发言分寸也不太好。个人觉得,在国际交往(包括与港澳台的交往)中一定要不卑不亢,特别注意个人的言行,记住自己代表的是整个中国知识分子的形象。

在台湾期间,除了睡觉和乘车以外,时间支出最多的就算访问中学了。我们先后访问了高雄小港高中、台东高中、台北建国中学、台南一中和高雄师大附中。其中,师资、生源和知名度最高的是建国中学。

建国中学是一所男校,招收的都是资优学生,录取率是考生人数的4.6%。建国中学每年都有多名学生在国际学科奥林匹克和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中获奖,是全世界获奖人数最多的一所中学。参观后,我们发现建国中学的硬件并不好,不但无法与大陆名校相比,而且不如台南一中。建国中学的成就主要缘于优秀的生源(绝不招收分数不够的学生,哪怕是"总统"的孩子,本校教师子弟亦无丝毫照顾),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除了发奋学习外,根本不可能有市场!建国中学拥有一流的师资,拥有一支学科竞赛和科技比赛的优秀辅导员队伍。经过多年积累,已拥有规模陪养顶尖选手的机制和经验。此外,占台湾面积1%的台湾大学以及清华大学、交通大学(台湾最好的三所大学)和大量的科技场馆,如对面的南海学园等也为建国中学提供了一流的科技教育师资和实验设施。

台南一中是台湾南部最好的中学,学校占地面积很大,校园文化搞得很有特色,例如很多教学用楼的大厅里都有校友赠送的浮雕等,还保留了光复台湾时满是弹痕的一面墙,以呈现历史原貌。学校的设备是全台湾最好的。我们了解到,台湾民众崇尚平均主义,结果政府给所有中小学拨款的基本额度标准都是一样的,但是,如果学校提出了合理的立项申请,也有可能获得相关的项目支助。台南一中的校长不象台北建国中学的校长一样,任期最多只有2届,该校长已在台南一中20多年了,其教育理念得以落在实处。他又是一个懂教学、会经营的校长,所以一方面争取到了比其他学校多得多的经费,另一方面又争取到了很多社会支持,例如,游泳馆就是公司出资盖的。上课时间,游泳馆归学校用,其余时间公司对外经营。公司承担所有的建设费用、维护经营费用,每年还要给学校20万左右的台币。此外,校友会与家长会的支持力度也很大。台南一中在奥赛和科展中也取得了很多成绩,学生们全面发展,在艺术等方面也很出色。这所学校的办学理念与人大附中比较接近。这所学校的科技教育主要依赖成功大学。

高雄师大附中硬件也很好,实验室条件首屈一指。单是各种光学显微镜就有100多台,学生在学校实验室就能做部分尖端科学研究,为科展取得佳绩创造了条件。该校的另一特色是有小学(每个年级一个班)、初中(每个年级4个班)和高中(每个年级10个班)。从小学起该校就在高雄名列第一。这支子弟兵起到了冲锋陷阵和传承校园文化的作用。

小港高中和台东高中对我们都异常热情,但这两所学校在台湾都比较一般,更没法与大陆名校相比。所以不再累述。

十天的台湾科学教育考察活动匆匆结束了。其间有遗憾,也有收获。东道主的热情令我们感动,同胞深情更是难能可贵。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台湾这些年的发展速度远不如中国大陆,据称有钱有势的人很多选择了移民海外或香港。只有23O0万人口的孤岛,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方面都无法与大陆抗衡。所以,明智的台湾人都应该不会选择台独。

宝岛的美丽已然留在了身后,而宝岛的未来却令人挂怀。衷心希望台湾早日回归大陆。一个中国,是几代人的夙愿,更是力量的象征,强大的象征。

2004.12.3

第7篇:台湾职业教育的考察报告

赴台访问考察汇报2013-4-16共4页第 1页

台湾职业教育的考察报告

集美轻工业学校庄敏琦

2004年12月12~22日,应台湾省“民雄文教基金会”的邀请,厦门教育基金会 “两岸高中职教育学术交流”考察团一行12人,由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林华明团长带队,赴台湾省学习考察。

在台湾短短10天里,我们参访了台湾嘉义大学、中正大学、嘉义高商、莺歌高级工商职业学校、嘉义高中、民雄高農職業學校、私立协志高中(高职)、嘉义国小以及协志高职的建教合作单位(类似大陆的校外实训基地)小林发廊、曼都国际美容等单位,参观了各个学校的校容校貌、教学设施、实验设备,并和各个职业教育学校的同行进行了比较深入的专题研讨和交流。所到之处,主人体贴入微、详尽周到,浓浓的乡音、乡情,真让人有“宾至如归”感觉!

一:当前台湾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

在台湾,职业教育称为“技术及职业教育”,简称“技职教育”。其中,初中毕业后入学三年制学习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被称为“高职”教育,我们此次考察活动的主要接待单位台湾协志高职就是这样的一所学校;“高职”教育是台湾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由于台湾的工业和商业迅速发展,农业劳动力大量地向第

二、三产业转移,产业类型转轨,需要大量的中等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这给台湾的高职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到九十年代,台湾的中等职业学校处在黄金时间,在校学生数迅速增长,职普学生数比例在1996年达到了最高峰的7:3,目前仍保持在5:5左右。台湾中等职业教育同行坦言:职业教育的发展对台湾经济的促进作用是台湾实业界、舆论界所公认的,它被认为是台湾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之一”。现在台湾的高职学生就业和升学渠道都比较通畅,职业教育在台湾仍有市场。 尤其是有办学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高职)仍能顺利发展,我们参观的几所高职学校情况都还不错,其中协志高中(高职)在学校的学生数将近5000人。

二:台湾职业教育特色明显

台湾的中等职业教育修业方式和教学方式在原来教学模式基础上向着两个平台方向发展:面向进一步升学的“综合高中班”和面向就业的“建教班”共同存在,初步实现“学制弹性化、入学方式多元化、课程多样化,并与终身教育,职业证照制度相互配合”的技术及职业教育体系。

1.在办学理念上:大力宣传“终身教育”观念,强调以“重学力”取代“重学历”,加强学生 “通识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推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各学校普遍开办“延教班”----类似大陆的夜校,为在职学员提供学习机会。

2.在修业方式上:实行学分制管理,有“日间部”、“夜间部”,不同学制及不同学校之间的相互选课已经开展,并将实行春、秋两季招生,使技职学校的学生得以采取“随时进出”和“零存整取”的方式完成学业。

3.在办学方向上:分成“综合高中”和“建教合作班”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

“综合高中” 是近年台湾技职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学安排是:一年级开设统一的文化课,二年级开设少量职业试探性课程,三年级分设学术课程和职业课程。称为“高一统整,高二试探,高三分化”。目的之一是延缓课程分化,满足部分职业取向和兴趣发展较为迟缓的学生的需 1

要;目的之二是强化基本学科知识,加强学生的适应能力,以迎合高科技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为进一步升学做准备。

尤其值得借鉴的是,台湾的“建教合作”教学模式。所谓的建教合作指的是,建设单位、教学单位共同合作,把学生教育好,建设单位提供给学校比较稳定的实习和勤工俭学场所,学校派员协作管理,学生毕业后优先把毕业生推荐到这些单位就业。学制实行“季度学习法”三个月在学校学习理论,三个月到建设单位实训,每六个月进行一次课堂和实训的轮换,学生不放寒署假。

据介绍,建设单位不但为学校提供了稳定的实训场所,还为一大批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了出路,这些学生被称为“建教生”。根据台湾当地的规定,“建教生”每月工作薪资至少为16000台币(约4000元人民币),每位学生工作半年,学习半年,这样他们可以得到约10万左右的台币,除去学费6万,尚有一些零花钱补贴生活之用。

显而易见,这样做,是多赢之举:对学校来说,建教合作这种模式使得校舍、师资等教学资源得到综合利用,每年可以同时招收两个班级,连轴转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有一个学习和工作两不误的路子;对学习困难生(差生)而言,也找到了学分弥补的机会,理论不足的学分,通过实习和考证获得;对用人单位来说,有了一批比较稳定而且素质较好的员工;另外,学生经过三年学习,毕业后他们的学历和高中毕业同级别,但是,由于他们实习的机会多,在通过丙级技士(类似大陆的技能初级证书,台湾高职学生毕业时必备)证照比较容易,就业有明显的优势。

明显的例子,协志高中(高职)的建教合作伙伴-----小林发廊和曼都国际美容,这两家单位在台湾都是有很大规模的连锁经营集团,在中国大陆也有分店,服务的内容主要是美发,美容,美甲以及肌肤护理、美丽指导等等服务,场所布置高雅,面积达到数百平方米,让人耳目一新。

4.在教学内容上,十分重视中国的传统美德教育和技能实训培养:台湾的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品行和操守的教育是十分重视的。我们每到一处交流,各个学校校长们谈论最多是教育愿景,他们通常把中国的传统美德教育放在首位,从所访问的台湾省几所学校看,校内车辆一般都排列整齐,井然有序;校园环境卫生也较为整洁,也看不到随地吐痰、乱扔脏物等不文明现象,学生服饰简洁得体,举止高雅,文明礼貌较好,我们参观了学生宿舍,物品摆设、被子叠放,井井有条,说明台湾的校园管理有方,显示了中国的传统美德教育的直接成果。

在嘉义高商,提出的教育目标是:发扬学校优良传统伦理,建和谐校园,注重学生生活教育,塑造良好校风;在民雄高农,提出培养理想是:培养多元兴趣,注重人生规划、激发潜能;在协志高职,校训是“公、正、勤、朴、真、诚”,教育远景为培养术德兼修,手脑并用的专业技术人才,此外,还专门开设了领袖人才训练营和家庭活动训练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完美的人格,每逢中国传统节日,要求学生回去向父母表示感恩活动;这些做法对学生习懂得待人处事的道理,增强同学的相互信任,认识自我,和谐共处,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在技能实训的重视程度和效果上,我们深有感触。到嘉义大学的花卉培育场,我们看到专业教师采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利用兰花的遗传基因进行品种改良,培育出许多珍贵的新花种;在莺歌高职的陶瓷作品上,看到了不少获得国际比赛作品,都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设计,在自己的窑炉上烧制的。一个直观的感受就是,各校都十分重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协志高职,该校设有电子、资讯、汽车、美容、幼保、资料处理、餐饮管理等7科,该校把职业技术实践技能的教育和培训看成是生命线,不但在实训设备的投入上舍得花大本钱,还争取到了台湾职训局审定的技能检定场地(类似大陆的技能鉴定站),内容涵盖了汽车维修、电脑软件应用、电脑程序设计、工业电子等等专业,一套设备两种功用效率高,学校的实验室 ------按该校创始人何明宗先生

的话讲,这是学校最值钱的地方。

各个学校都非常重视教师的实践技能的培养,在协志高职,办公室主任用很自豪的口气告诉我:该校汽车专业的专职教师中,有一个拥有台湾为数不多的甲级技师(类似大陆的高级技师)的证照!该专业的实训基地是台湾地区最著名培训场所之一;与此同时,学校非常重视厂校联合,共同培养学生,在我们参观当日,恰巧遇到了在大陆开有分店的“葛来美汽车美容连锁店”的一个工程师为协志高职的学生上课。有了一流的设备和师资保证,加上学校的重视,该校的大部分学生在毕业时都获得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技术技能丙级证书,三分之一的学生获得乙级(相当于大专毕业)证书,就业情况理想。

此外,各个学校对各种技能竞赛十分重视,通常提前一年就开始做准备。项目组通常由几个学生组成,一位教师指导。技能竞赛项目都计入学分,在教学计划中列为专题研究(相当于大陆的毕业设计)。由于学校重视,我们看到了各个学校的作品都具有较高的水平,各校把实训投入作为重要的基础建设项目来抓,不仅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场所,也是衡量一个学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

三:台湾职业学校管理方式值得借鉴

在台湾,教师是大家比较羡慕的一个职业,一般没有下岗失业的危机,教师工资按照从教时间逐步递增,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热情比较高。根据我们考察情况看,感觉到教师参与管理力度比较大,主人翁意识比较明显(尤其是国立学校)。台湾的教育主管部门规定,重大的决策必须同时通过两个四分之三,才能生效,一个是类似大陆的教工代表大会,还有一个单独的教师委员会,这两个委员会共同负责审议学校的重大决策。笔者参观了國立民雄高級農工職業學校,校长希望增设综合高中,经教师委员会投票,由于没有通过四分之三,结果作罢。

1.在学校管理上,注重家长参与

在台湾,学校普遍设立家长委员会,并参与管理,发挥很大的作用,家长委员会的职责比起我们现行的家长通气会议,有更大的拓展。据了解,台湾的教育主管部门在这方面有一份指导性的意见,各个学校根据意见制定实施细则,家长委员会的编制根据每一个学校的规模和家长的意愿而定,一般人数在5~21位之间,由全体学生家长选举产生,由他们代表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一般每学期至少开二次会议,一次面向学校,听取学校的汇报工作,另外一次面向全体家长,平时,这些委员随时可以参加学校的行政办公会议,大到学校的决策如:上新专业、征地、盖房,购买大型设备,小到学生的作业本采购数量,学校校服款式,提出见解,还可以代表学校对外进行协调的工作,和社区有关部门联系,家长委员会介绍学校发展的近况,起到桥梁和沟通的作用。

能被选为家长委员会的代表,在台湾被认为是一件光荣而又体面的事。家长委员会设立帐户,接受捐款,该捐款列入学校的帐户,但是使用权利归家长委员会,专款专用。家长委员会向会员收取一定的会费,维持正常的开支。

通过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提高了家长对学校教育管理的认同;家长代表深入介入教育管理后,由他们做其他家长的工作,效果非常好;学校的各项措施由于有家长委员会作为咨询中心,促进规划合理,学校也乐于把重大的事件向家长委员会汇报。

2.在教学管理上,注重因材施教:台湾教育同行认为,在初中阶段,约有15%的学生,其升学欲望不高,就业意向和职业倾向性比较明显,或有轻度智力障碍,或家庭困难等原因无法完成

正常的学业。为充分发挥这类学生的潜能,实行因材施教理念。台湾教育当局决定:除了实施“建教合作班”教学方法、将“延教班”纳入正规学制,正名为“实用技能班”之外,还大力开展特殊教育,以“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为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法,例如:民雄高农试办特殊教育实验班——家政班,教会有轻度智力障碍的孩子生活自理的同时,教会他们料理自己家务,让一个孩子会为父母煮饭,会向父母感恩,事实上,当父母在外打拼,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马上能吃上热饭热菜,得到一个真诚的笑脸,就能得到一种教育成功的认同,这几年,他们这种实验班,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赞赏。

还有,在嘉义县有一个“再耕园”,寓意为通过大家的帮助扶持,让残疾人生命展翅、希望再次萌芽、生活继续转动起来。“再耕园”里有一个专为残疾人就业开设的餐厅,该餐厅接受有各种身心障碍的学生参加“建教学习”,同时号召大家“爱心浇灌,用心耕耘,让残疾朋友的希望之树,得以盎然”,看着各位身心障碍的学生认真点头,一边说懂了懂了,一边却又把饭菜连连送错地方;一边有点笨手笨脚举动,一边却又是满脸笑容,这场景,很自然让人深深体味“再耕”二字的份量!

3.在学生管理上,注重以人为本:在学生管理上,我们特别注意到,各校普遍成立辅导处,它和学务处、教务处、总务处一起,被称为主干处室,负责对学生的生涯规划的设计和辅导,内容包含了心理健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人际和谐相处的技巧等等。对学生的辅导方法多样,设有学生导师(类似班主任)、个人咨询办公室、辅导中心,经常开设辅导讲座。在协志高职,我们看到了学生进入老师办公室必须“整肃仪容仪表、先喊报告,经批准始得进入”的告示牌;在嘉义高商,我们看到了劝导学生不要抽烟的标语“校园无烟,青春增艳、活力无限”,显得很有人情味;在嘉义国中、国小,墙壁上画满了交通标志,把提醒注意交通安全和交通常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班级门口悬挂“卫生竞赛冠军”等等标志,寓教育管理于日常生活中。各校还设立“生涯规划”课程,设立军事教官制度,负责学生的军训和日常生活管理,平时进行严格的纪律督察,评比校园秩序冠军,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美化校园,在协志高中,所有的校园卫生包含厕所都是老师和学生自己动手清洁的,校长很自豪地说:我们学校开办30年来,从没有请过清理卫生的校工。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除前面提到的“建教合作”帮助学生勤工俭学之外,各个学校都有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关怀,例如设立奖学金、减免学费等等,鼓励学生克服暂时困难,搞好学业。与此同时,本次接待我们考察团的“民雄文教基金会”名誉董事长何明宗先生还特别强调,要注意培养和维护受助学生的人格尊严,以平等的心态对待他们,当他了解到集美轻工业学校教职工踊跃捐款设立“爱心基金”帮助贫困学生时,深为赞赏,表示要再次捐十万元给“何明宗—林淑惠奖教奖学基金”专门用于帮助贫困生。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当前,我们的职业教育遇到新的挑战,也面临新的机遇,如何借鉴台湾同行的先进经验,吸取精华,运用到具体的教育改革过程中,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文章的配图共10张,请按需选用,谢谢。

第8篇:他山之石可攻玉-台湾教育考察报告

他山之石可攻玉

——台湾基础教育考察报告

厦门市同安区西柯中心小学吕志评

应台湾“民雄文教基金会”的邀请,在市教育基金会的精心组织下,我市教育考察团23名优秀德育工作者赴台进行教育交流考察。2009年12月15至22日,在张旭红秘书长的带领下进行了为期7天的访问、考察。期间分别走访了民雄国民小学、嘉义女中、国立嘉义高级中学、协志工商等四所中小学。

台湾从1968年起实行九年义务教育,采取按学区就近入学的原则,把德、智、体、群、美均衡发展之健全国民为育人宗旨,重点培养儿童身心、灌输伦理教育及生活教育、以造就人格健全之公民。台湾基础教育基本上分为公办、私立、佛教与教会办学。我们所选取的几所学校既有中、小学,又有公办、私立学校,考察意义重大。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我更关注的是台湾基础教育与社区教育的有效兼容。在台湾,社会教育包括:特殊教育、补习教育、成人教育及负责推动发展社会教育之博物馆、科学馆、图书馆、艺术馆及社会教育馆、文化中心等社会教育机构。传统与现代交织,科学与人文兼容,家、校、社德育系统则更是科学一体化,齐头并进。

深切感触一:传承文明,凸现人文

与大陆相比,台湾的基础教育更加注重弘扬中华传统,强化行为熏陶,在理念上更注重古今中外结合,兼容东西方文明。“传承文明,凸现人文”,民族文化的弘扬渗透于台湾社会的每个细胞中。“至诚”、“至真”、“至善”等大街小巷路名的诉说,万世师表“孔子”塑像在许多学校和寺庙的静静伫立,“论语”在博物馆、文化馆等地的启迪无不彰显着中华优质传统文化的渗透,陪同的学校领导、师生彬彬有礼,校园各角落洁净清新,无不流淌着人文的血液。而走访的4所学校,都是嘉义县较好的学校,建校历史悠久:嘉义民雄国小建校112周年,嘉义高级中学建校85周年,嘉义女中建校87周年,协志工商建校20多年。传统文化积淀和现代人文素养的彰显在走访过程中比比皆是。仅举一例:参加民雄小学102年校庆时看到,当校长介绍到二十位左右的领导或贵宾时, 1

学生都很自然双脚分立,双手放后,大声回应“某某领导好!”学生的礼貌教育相当到位,对文明的传承不禁令人动怀。

浸润在这种凸现人文情怀传统文化中的台湾基础教育,自然处处都展现着“以人为本,弘扬传统”的印痕。

深切感触二:相得益彰,互补双赢

考察中,台湾学校与社区的亲密程度,对社区的开放度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就当局层面而言,台湾教育理念中所涵定的对象是全民的、内容是生活的、场所是广阔的、方式是多元的、活动是多样的、参与是免费的、服务是志愿的(即“义工”或“志工”),倡导“学校社区化、社区学校化”。就学校层面而言,台湾学校的设施都积极向社区和居民开放:学校的操场、体育馆、图书馆不时可以看到社区居民锻炼、学习的身影,有的学校甚至还开放地下停车场,缓解社区停车困难等。就社区层面而言,城区建设统一施行“环境影响评估机制”,绵延几公里的“中央绿廊”和繁星点缀的户外体闲运动场所,在落实人性化理念的同时创造了教育无时、无处不在的实效;而在各种文化场所,均设计了适合青少年需求和活动的教育内容和与场境设施,科技含量和人文知识相当高。我们在民雄国小旁的社区参观书画展,还参观了社区专门提供的让孩子使用的阅览室(因为小学一二年级下午不用上学,很多孩子就在此呆上一个下午),到民雄乡表演艺术中心欣赏了一场协志工商与嘉义县表演艺术中心合办的由胡乃元与Taiwan Connection的音乐会。有的社区专门设置专责单位、编制专任员额,规划、推展地方的家庭教育工作,举办专题讲座、亲子活动、咨询辅导等活动,为父母提供有关家庭问题的咨询、教育与解答在促进与建立社会和谐过程中扮演积极的角色。据我们与参访学校的老师交谈得知,学校的很多基础设施,如校宣传栏、实验大楼等都是家长会出钱捐建的。家长会不仅在经费上给予学校支持,而且还组织家长们为学校做义工。如:早上学生上学、下午学生放学时,家长义务在校门周围做安全爸爸、安全妈妈,帮助学校维持交通秩序;学校的图书馆内书籍的整理、新书的介绍、出借等都有学生家长来为学校义务完成。

一系列的教育理念在学校、家庭、社会完善的德育网络中,有效地得到贯

彻与实施。

海峡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化,两岸教育在很多方面具有共性,特别是台湾学校德育与社区教育的相得益彰更值得我们借鉴。对比两岸教育,我们有了更深的启示。

他山之石可攻玉:学校德育工作社区化

从大陆学校德育现状看,尽管近几年在德育领域实行了多方面变革,但相比之下,大陆学校争取社会的支持可能更多的仅仅停留在召开家长会、到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参观,争取社区各界财力上的支持等。社会生活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借鉴台湾教育,我们应确立“社区德育”思想,提出学校德育应走到社区生活中去,应充分释放儿童的生命潜能,激活儿童的创造精神,努力践行“活动中育德,社区中育人”,突出“社区”与“渗透”,强调“实践”与“体验”,形成学校与社会的互动。

(一)“红绿灯”闪起来,创建社会实践基地,用教育筑起安全长城

社会实践是在学校与社会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有机会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锻炼、亲身感悟个体社会化的时代特点与第一手的感性材料,从而提高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这比我们在校内说教几百遍要有价值得多。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必须有基地做为载体,如果没有这种载体,社会实践就是空中楼阁。如为了从小培养学生的政治观念,学校可以聘请综治副校长等,为师生举办“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犯罪”等专题法制讲座;邀请消防战士给学生讲授交通安全、防火、灭火、火场逃生等知识,丰富了学生的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知识。

(二)“校园之星”亮起来,组织社会服务活动,用榜样带动全体学生 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学校以“传承文明”为内容,以“雏鹰假日小队”活动为载体,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服务活动。深入社区、街道、企业,为社会、为人们做好事,给人们提供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能极有力地激发了全体学生大力弘扬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传统美德。可以说社会服务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造就了一批“校园之星”。“校园之星”在校园闪烁,在各班里呈连锁“裂变”式反应,将会产生较好的激励效应。

(三)“五彩笔”拿起来,描绘社会天地,用诗文书画陶冶情操

大禹治水在疏不在堵,若要让学生免受格调低下的文艺作品毒害,必须创造条件,为学生的精神生活搭建栖息之所。为此,学校发动学生走向社区,积极与社区协办,共同创作诗文书画精品,发挥校园小作家、小诗人、小书画家的特长,让学生们在诗文书画的精神家园中汲取营养,在创作活动中陶冶情操,净化灵魂。这样,既让广大学生体验了创作的喜悦,也让广大群众重新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

(四)“彩虹桥”搭起来,架设社会桥梁,用友谊托起希望

我们应注重搭起学校、家庭、社会的“彩虹桥”,学校不再唱“独角戏”,而是让学校、家庭、社会共造“连心锁”,用友谊托起希望。要求教师与家长互通信息,学校向共建单位征集献言建策,共谋学生发展。除了定期召开家长会外,还采取跟踪家访问题学生,师生陪访,电话信函联系,设置家长信箱等。在学校与家庭之间铺设一条沟通信息的高速路。学校还通过邀请家长、校外人员参加各种活动,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想认识,掌握学生心理现象,共同协商教育学生的新途径,筑起一道行之有效的德育网络,使家校联系真正有机互动起来。

行程虽匆匆,但感触良多,收获甚丰,既是出行的一次愉悦之旅,又是一场精神上的盛宴。民族的才是自己的,于两岸基础教育的考察借鉴,对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教育具有积极的贡献。随着两岸之间越来越多的交流,衷心期盼中华民族紧密团结,教育事业繁荣发展。

上一篇:领导述职述德述廉报告下一篇:wow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