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依恋缺失分析论文

2022-04-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亲子教育的缺失是导致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主要原因。作为影响这一过程的心理社会因素,亲子关系的失谐,父母榜样作用的缺失和父母监控机制的弱化影响了留守儿童道德观念的发展及道德行为的养成。本文旨在探讨留守儿童道德发展出现问题的原因及对应措施,试图帮助留守儿童形成健康的道德观念。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儿童依恋缺失分析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儿童依恋缺失分析论文 篇1:

“隐性”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

【摘 要】“隐性”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儿童群体。虽然生活在家长身边,但也存在家庭教育缺失的现象。本文从“隐性”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的表现入手,对“隐性”留守儿童家庭的教育缺失的影响进行分析,并针对弥补家庭教育缺失提出了几点思考,“隐性”留守儿童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亲子教育观念,要寻求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最后还要多多的进行亲子间的积极互动。

【关键词】“隐性”留守;教育缺失;家庭教育

“隐性”是一个形容词,一般理解为性质或性状不表现在外的。“隐性”留守儿童,相对留守儿童而言是,虽然和家长住在同一城市或同一屋檐下,但家长忙于工作或其他事情,儿童由他人代管或是自我管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低头族妈妈”“周末父母”等新鲜网络词汇的不断产生,也是暗示“隐性”留守儿童的存在越来越多。

一、“隐性”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主要缺失表现

一个家庭现象的产生,原因必然是多元化,但是折射到每一个儿童所接触的家庭教育主导者却是有相似的地方。这样的家庭教育主导者,一般多数分为隔代长辈、亲朋好友和儿童自我三种。

(一)隔代长辈作为家庭教育主导者

隔代长辈教养儿童,是指家长忙于工作,将儿童交由家中的祖辈来教养的情况。祖辈虽然具有丰富的教养经验,但是也存在诸多避免不了的教育问题,如祖辈的溺爱、祖孙间的代沟等。首先,祖辈间避免不了的代沟,祖辈不能准确理解儿童对事物的认知和情感,儿童也并不能完全理解祖辈的角色期望。其次,祖辈避免不了的溺爱儿童。祖辈会因为是小辈而过分疼爱儿童,放纵儿童的一些小错误,从而错过合适的教育时机。

(二)亲戚好友作为家庭教育主导者

亲友好友教养儿童,是在家长忙于工作时,祖辈又无法参与教养儿童的情况下,家长请自己的亲戚好友来代为教管儿童。亲戚好友虽然有时间陪伴儿童,能够了解儿童的想法,但无法代替儿童对家长的那份依恋。同时,在实施教育时,亲戚好友会顾及关系,多数情况会如蜻蜓点水般教育而不会深度教育。

(三)儿童的自我教导

儿童的自我管理,一般是家长忙于自己的工作,或是离不开的手机等事情,忽略了儿童的陪伴和教育问题,幼儿在自我约束中等待家长,渴望家长的关注和陪伴。这样的家庭情况,虽然儿童由双亲自养育,却忽略了儿童的满心等待和本该有的教育陪伴,久而久之,也会使得儿童不愿与双亲交流,更愿意自由成长。

二、“隐性”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影响分析

没有一个环境可以替代家庭,没有一个角色可以替代家长,没有一种教育可以替代亲子教育。每一个儿童都有权利和义务享受来自家长的教育,而作为“隐性”留守儿童,他们的教育缺失,是相对于正常在家长的陪伴呵护和启蒙教育下成长的儿童而言。

(一)儿童受教育层面

1.缺少倾听与表达的机会,影响语言发展

儿童的语言学习与发展离不开模仿,也离不开表达的机会。对于“隐性”留守儿童的家庭,可能儿童想要表达时,家长却在忙碌,可能家长想回应时,儿童却已经长大。家庭作为语言表达的最为温馨和谐畅所欲言的环境,正适合儿童语言发展的心理需求。而缺乏言语间的沟通,一则是缺失了言语发音练习的机会,二则是缺失了通过语言的想法表达。往往会导致“隐性”留守儿童不知道该怎么说话,该怎么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2.亲子互动少,妨碍社会性的发展

没有任何一种相互作用可以代替亲子间的交往。对于由于缺乏亲子间交往的“隐性”留守儿童,儿童依恋的情感得不到回应,容易产生寂寞孤独、胆小和不自信心等心理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隐性”留守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如,对于有着低头族家长的儿童儿童在情感上的鼓励需求,关注需求,只能换回家长的冷淡。久而久之,会导致儿童产生不自信的表现,不敢在外人的面前展示自我,从而影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3.影响个人价值观的建立

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活压力的不断加大,使得部分家长认为先挣钱后教育,认为先有物质生活才能给儿童更好的教育生活。尤其是“隐性”留守儿童的家长,更是忙于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从而忽视了儿童的情感需求,对儿童的物质生活一应具备。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都隐性的影响着儿童对于价值观的建立,会误导儿童对物质和精神的认识。

(二)家长教育层面

亲子间的陪伴时间少, 不仅仅影响家庭教育的受教育者,也同样影响家庭教育的教育者。

因为“隐性”留守儿童家庭的实际情况,家长与儿童的交流互动总会出现时间、方式等问题的阻碍。家长不能真正的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不能清楚的了解儿童的真实想法,由家长实施的家庭教育活动也会因此受到阻碍。

1.家庭角色淡化,家长教育地位低

不管是语言上的,还是行动上的,“隐性”留守儿童家庭的亲子间教育互动都会较正常家庭偏少。陪伴的时间少,儿童对家长的角色意识会变淡,往往容易形成亲子间的冷漠。儿童的年龄和心理发展决定了儿童并不能完全理解家长角色作用。随之,家长不能及时陪伴儿童的每一步成长,不能清楚的熟知儿童的每一个生活瞬间,不能第一时间回应儿童的每一个想法,这些都将成为家长走进儿童内心的阻碍。相比之下,儿童的祖辈或是其他的教育引导者陪伴儿童的时间更长,倾听儿童的妙想更多,对于儿童而言,更像是家长的角色,儿童也会更愿意倾听自己熟悉的祖辈或是亲戚好友的教育引导。

2.深入交流少,缺乏深度教育

因为家庭环境的特殊性,所以家庭教育也是一種个性化的教育,同样也是家长针对儿童的个性进行的不同于其他家庭的教育。但是,对于“隐性”留守儿童家庭的家长,不能够时刻关注儿童的成长变化,不能够准确把握儿童的内心想法,而且没有大量的时间去了解儿童,没有充沛的精力与儿童进行互动。对儿童的教育,不能清楚的根据儿童的兴趣爱好,发展水平,进行个性化的深度的教育引导。

三、弥补“隐性”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的几点教育思考

(一)树立科学的亲子教育观念

1.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思想为行动作引子,理论为实践作指导。首先,“隐性”留守儿童的家长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就认为儿童的早期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成长发展过程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并且人在七岁前,习惯、语言、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打下了基础,而且认为基础打得不好,健全人格就难以建立。所以教育不等待,更不能托付他人。

2.明晰家庭教育的内容

优质的家庭教育不代表给儿童优质的家庭生活。现今,很多的年轻家长,自己还不够成熟,更不清楚应该给儿童一个怎样的成长。家长需要树立以儿童为本位,家长为启蒙引导的教育观念。即家长应该知道儿童内心真正需要什么,儿童的成长真正需要什么,是衣食无忧的童话王国,还是家长的耐心陪伴与引导。同时,家庭教育的内容也不只是智育中的读书识字,而是家庭生活的全部,如良好的卫生习惯,健康的生活饮食等等。

3.注意“隐性”留守儿童家庭的特殊性

对于“隐性”留守儿童的家庭,更应该深刻的认识到儿童的成长具有不可逆性。生活的方式,工作的性质,教育的形式等,都是源于家长心中的一份选择。心中有,自然就会流露出来;放下手机,自然就会看见儿童的笑。同时,针对“隐性”留守儿童的特殊性,家长更应该慎重选择代替家长的教育引导者,可以通过沟通,积极了解儿童的成长,以及教育引导者的教育思想观念。如,在将儿童托付给祖辈之前,告诉祖辈要多一份耐心,做到赏罚分明,不溺爱。

(二)寻求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

当家长拥有一颗想要走近儿童的心时,家长还需要一条走近儿童的路。拥有了思想,不可以没有方法。

1.参与儿童的成长,以身作则

家长需要深入了解儿童的成长发展的特点或是规律。只有知道儿童的发展水平,才会清楚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在哪里,也才会有教育的方向。如,儿童的学习发展的方式以模仿为主。这就需要家长以身作则,从家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针对“隐性”留守儿童的家庭,不仅需要家长的时刻作则,还需要教育代管者的时刻作则。可以和儿童说明,家长外出的工作,是因为答应了别人的事情就要做到;家长认真的工作,是因为做任何事都要认真对待等,以此鼓励儿童发展其自身的学习品质。

2.多方咨询适合的教育方式

家长可以积极参加高校名师或幼儿园组织的家庭教育讲座或答疑活动以需求教育方式。家庭、幼儿园应该进行家园联合,共同承担教育祖国的花朵的责任。其中,尤其是“隐性”留守儿童的家长通过与专业人士的交流,可以尋求儿童发展的教育契机。比如,作为“隐性”留守儿童的家长,可以选择通过语音的形式,视频的形式主动寻求亲子间的交流,并经常向儿童表达自己的爱意,同时渴望儿童用言语的形式回应他们的爱;可以在睡前抽出十分钟,专门作为亲子沟通的专题时间,家长和儿童,一人一句的讲述,既是对儿童成长的陪伴,也是帮助儿童总结一天成长的重要时机。

(三)积极参加亲子活动,增加亲子有效互动

当“隐性”留守儿童的家长,树立一份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方式方法时,可以快速的走进儿童的内心,但是想要留在儿童的内心,想要保持这份教育性,还需要“隐性”留守儿童的家长多一份的陪伴,多一份和儿童共同的时间或事情。不仅仅是参与幼儿园或是社区举办的亲子活动,还可以利用家庭的特殊性,多元化的增加对儿童的关注和教育。针对“隐性”留守儿童家庭大部分时间无法陪伴儿童的情况而言,可以和儿童共同阅读一本书,分次数与儿童讨论如何进行角色扮演。既是一份陪伴,也是在了解儿童的认知、社会性、语言等领域的发展。

儿童对于家长这个角色的期待,总会因为各种原因被家长们所忽视。儿童期待家长能够多一份的陪伴、多一份了解和多一份的关爱,期待家长承担起家长的责任。而这一份期待不亚于家长对于儿童成长的期望。所以,需要“隐性”留守儿童家长树立正确科学的教育观念,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通过多种教育途径走近儿童,进而走进儿童。

【参考文献】

[1]彭小霞.缺损与弥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2]张文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以甘肃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4)

[3]梅纳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4(10)

[4]孙云晓.隐性留守社会发展的潜在危机[J].中国教育报,2016(12)

作者:季宁宁

儿童依恋缺失分析论文 篇2:

亲子关系与留守儿童道德发展

摘 要:亲子教育的缺失是导致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主要原因。作为影响这一过程的心理社会因素,亲子关系的失谐,父母榜样作用的缺失和父母监控机制的弱化影响了留守儿童道德观念的发展及道德行为的养成。本文旨在探讨留守儿童道德发展出现问题的原因及对应措施,试图帮助留守儿童形成健康的道德观念。

关键词:留守儿童;亲子关系;道德心理;隔代抚养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流动规模不断扩大,由此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他们的特殊生活境遇和教育环境除了引发一些诸如安全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等一般性的教育问题之外,也对他们的道德成长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这是一个不容忽视和回避的社会问题,应当引起家庭、学校、社会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

一、我国留守儿童的现状

(一)留守儿童的定义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在户籍所在地,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而由其他监护人长期监护抚养或独立生活的儿童。

(二)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中国教育报》2004年8月报道“按最保守的估计,农村留守儿童不会少于1 000万”。在全部农村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达86.5%。随着近年来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流动规模进一步扩大,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或许远远高于这个比例。

(三)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心理问题现状

道德心理,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亲子教育的缺失往往导致隔代抚养寄养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偏差。据一项调查发现:历年刑事犯罪中近有20%的青少年为隔代抚养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王志红调查发现,农村打工族子女群体常常通过打架来解决纠纷,并时常观看暴力、荒诞和凶杀的碟片。周宗奎等研究指出,留守儿童在行为上的问题主要有放任自流、不服管教、违反学校纪律等。因失去父母的管教,少数留守儿童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在一些地区“二无一未”(无学上、无工打、未成年)青少年犯罪案件中,农村留守儿童占全部案件的40%以上。

二、造成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发展问题的原因

(一)亲子关系的失谐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先接触到的是父母,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和关爱满足了子女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同时,儿童在与父母的互动中相互之间的亲情关系日趋加深,成了其他人际关系很难替代的一种亲子关系——子女对父母的依恋。在整个儿童和青少年期这种依恋关系使他们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支撑力量,能够很好地面对外部世界发生的各种情况,他们的内心始终是安全的、充实的。而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得不到的满足恰恰是再正常不过的亲情需要。有专家曾经说过,没有亲情的教育是一种残缺的教育,而父母的关爱是其他任何亲情所无法替代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尽管儿童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在不断减少,同伴的作用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在不断加强,但是对绝大多数儿童来说,他们仍然会用一种强烈而积极的方式依恋着他们的家庭,与父母在各个方面保持着良好的沟通,父母仍旧是青少年获得忠告和感情支持的重要来源。

亲子关系在儿童的道德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父母以直接的形式向青少年传递道德知识和价值观。另一方面,父母还会以间接的形式扩展家庭生活以外的情感支持,比如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父母除了给予儿童情感支持,尽量满足儿童的情感需要以外还能通过鼓励儿童表达情感让儿童通过社会交往获得社会情感的发展,并通过对这些情感的支持促成儿童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的内化。相反,如果亲子关系不良或被人为剥夺,儿童无法从父母那得到应有的关爱和情感就难以得到归属感安全感,就难以产生良好的感受、自尊心,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一系列问题,如:自卑、焦虑、敌意等。国内外有关儿童亲子关系的研究表明:父母(特别是母亲)的温情鼓励、支持和期望及对儿童的讲道理少用惩罚的行为特征有利于子女形成健康的社会情感,有利于在以后的社会交往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形成正确的道德情感。

而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无法从父母那里得到应有的关爱与鼓励,更不用提与父母进行直接的情感交流,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无法形成正确的道德情感的同时甚至一些留守儿童会对父母、家人、社会产生敌意,认为父母抛弃了自己社会抛弃了自己,变的冷酷、淡漠、缺乏同情心,不与他人交往、自闭,缺乏社会责任感,出现了严重的道德认知偏差,更甚者会出现一些攻击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作为监护人的祖父母或其他亲戚朋友会因为其父母常年在外,感情上对孩子亏欠很多或不是亲生的孩子不敢严加管教,而对孩子往往溺爱有加,对于他们不道德的言行观念往往采取纵容的态度,不利于儿童养成“良心”“移情”等道德情感和利他行为。

(二)父母榜样作用的缺失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可知,儿童道德观念的获得和亲社会行为的出现都是观察学习和替代强化的结果。儿童在社会学习中通过观察他人特别是榜样的行为来获得有关经验,并且通过在模仿榜样的过程中使认知情感变量和自我强化成为其行为的控制机制。在儿童道德发展的过程中,对其影响最重要最初的是父母,父母不仅可以用直接的形式用语言向儿童传递道德观念、道德标准,而且可以用自己的日常行为对儿童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得儿童在对父母的观察模仿中形成道德观念、道德人格。

农村留守儿童的亲子关系在一定时期内被人为地剥夺了,缺少可以模仿的最初且清晰的榜样,难以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加之父母没有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批评奖励,儿童的一些亲社会行为就难以转化为稳定的道德行为。当儿童陷入道德判断困境之中产生强烈的内心冲突时,他们很难找到可以向之咨询的道德知识给予者。他们可以求助的仅仅是年龄已大的祖辈。而祖辈由于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的原因,观念往往陈旧,知识往往缺乏。而且许多儿童不愿向有着严重“代沟”的祖辈倾诉。当然,他们由于自卑感更不愿向老师、同学求助。当在这种孤立无援毫无参照物可言的情况下,儿童的道德判断道德认知会产生偏差,久而久之会使儿童产生错误的价值观、道德观。

(三)父母监控机制的弱化

父母的监控机制在儿童道德成长过程中是十分重要不可缺少的。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父母必须要有一定的控制度。虽然儿童社会化的最终目的是自我控制而非外部监控,但想要儿童在道德发展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能力、健康的道德情感、正确的道德行为,父母必须有一定程度的控制。国外青少年心理研究发现,父母对儿童过失行为的形成有很大的责任。父母如果疏于对儿童的监控,对儿童初期攻击行为不予制止,常常会助长或导致儿童的攻击行为和反社会行为。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由“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的过渡。自律道德是在他律道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由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的发展离不开道德情感的培养和内化,离不开成人的管教和监督。同时,父母对子女的监控作用还表现在对儿童选择同伴和参加何种性质的活动中。在儿童成长过程中,除了家庭教育这一重要影响因素之外,同伴群体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当儿童入学之后。一个良好的同伴群体会引导儿童形成健康的道德情感,而不良群体则会成为促发青少年过错行为的诱因。对于道德判断能力有限的儿童,需要父母一定程度的指导与监控。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中指出父母纪律要求中的认知结构影响着儿童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如果父母使用民主的家庭讨论风格对孩子进行连续性的纪律要求,孩子在道德发展中会出现更多、更成熟的道德判断和更好的自我控制行为。

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其道德行为长期处于放任的状态,一方面由于道德情感缺乏和发展偏差,另一方面由于祖辈的娇惯、缺乏监督和管教的能力,其自律水平很低,道德意志薄弱,容易受社会不良诱因的影响。青少年不仅需要自我的监督与控制,更需要外界的监督与控制。

此外,留守儿童出现道德问题也有一些其他原因,比如:学校教育的不足、社会环境的影响、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忽视等。

三、对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解决的思考

(一)家庭教育

1. 架起父母与儿童沟通的桥梁

父母外出后往往很难与子女进行沟通,当过年时父母即使回家由于长期没有交流,彼此都感到陌生,除过问一些生活和学习上的事几乎没有什么话可说。这种状况使父母和子女均有一种失落感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办。因此教育部门和留守儿童所在学校应当以协调者的身份架起父母与子女心灵沟通的桥梁,让外出的父母有可能多和子女通些电话,子女也经常写信向父母汇报自己的种种情况,不要因为空间距离阻碍了亲子间的沟通。父母的理解和鼓励是其他人所不能替代的。

2.谨慎选择留守儿童的监护人

留守儿童的父母应该谨慎选择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充分考虑到祖辈教育儿童的胜任能力,而不仅仅是选择一个能照顾孩子衣食住行的老人就行。因此,我们建议如果祖辈确实没有教养儿童的能力,父母双方留下一方承担儿童的抚养和教育任务。同时,我们也建议留守儿童的祖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学习教育儿童的新策略、新方法,扮演好教育者的角色,把更多的精力从关注孩子的物质生活转向道德教育上来。

(二)学校教育

留守儿童大部分处于适学年龄,在学校中与老师同学相处的时间较长。学校自身的特点使其对留守儿童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加之有现成的教学设施、教学人员可以利用,学校无疑是对留守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和心理辅导的最理想场所。在对农村学校现有教育资源利用和教育功能的扩展中,可以尝试采用以下方法:

1.要引起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对留守儿童的注意。

在班主任工作中增设留守儿童教育的内容,班主任不仅需要了解班级内留守儿童的一般情况,而且应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增加感情投入,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应有的心理归属,把留守儿童的道德成长作为班主任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

2.定期举办家长学校或留守儿童家长见面会,建立起“孩子—学校—老师—家长”的沟通机制。

留守儿童的道德问题源于家长长期与孩子分离从而导致的家庭教育缺失。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定期的或专题的教育培训,教给他们儿童教育的科学观念和方法。同时,建立起学校与留守儿童家长的沟通机制,定期把留守儿童因亲子关系和道德监控机制缺失而出现的道德问题与家长进行沟通和反馈,使家长的教育更好地配合学校的道德教育工作。

3.注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

留守儿童的道德发展问题只是他们众多心理问题的一个表现。留守儿童有许多心理问题需要各方同心解决,如:学习心理问题、情绪情感问题等。但我们,特别是父母却往往忽视了这一点,而只是关注于孩子有没有吃饱穿暖,从而使得各种问题逐渐滋生。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辅导和咨询老师,为留守儿童建立心理档案和道德发展档案,便于发现问题,及早解决。同时,在校内开展道德心理辅导课程,对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从平时抓起。

4.成立留守“儿童互助小组”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心理特征、日常生活和价值判断上有共性。同时,相同的经历与境遇使留守儿童之间更易于产生彼此心理上的相容,形成感情上的相互慰藉和支持。在互动小组中,儿童可以相互帮助理解并分担彼此的烦恼,交流和讨论他们的道德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疑虑。教师通过对互助小组的关注和有计划的指导和参与,可以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三)政府和地方的帮助

农村的儿童原本就是教育中的弱势群体,留下来隔代抚养或寄养的儿童的处境则更加艰难。许多农村留守儿童所处环境中新的“读书无用论”抬头,致使一些孩子不愿学习而沉迷于网吧、游戏厅中,结识不良同伴,根本无法形成健康的道德观念。作为政府应给予这部分儿童更多的关注,比如:可以成立留守儿童工作委员会、留守儿童教育和心理问题小组等。同时社会也应充分认识到留守儿童的道德问题已成为我们应该积极关注的问题之一了,为他们的道德成长的发展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1]杜鹏.聚焦“386199”现象关注留守家庭.人口研究, 2004.

[2]叶边鱼.留守儿童不应成为父母打工的牺牲品.新华网论坛.

[3]王志红.关于农村打工族子女问题的分析与思考.江苏教育, 2002,(5).

[4]周先奎,孙晓军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与教育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5]Steinberg.L,Adolesence(Fifth Edition) The Mc Cran Inc.

[6]周宗奎.儿童社会化.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338.

[7]迟希新.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心理社会分析. 教师教育研究.

[8]曹加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及策略思考, 科学论坛.

作者:吴 琛 褚 卉 刘婷婷

儿童依恋缺失分析论文 篇3:

如何培养流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摘要:亲社会行为是个体良好人际关系构建和心理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流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相对缺失限制了其发展。培养亲社会行为不仅可提升流动儿童自我认同感,还可影响流动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和社会适应。流动儿童父母积极参与孩子教养,采取积极的教养方式,加强移情训练并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无疑会促进流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关键词:流动儿童;亲社会行为;教育培养;父母参与

一、流动儿童及亲社会行为的含义

流动儿童是指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城市暂住半年以上,且在当地学校就读的6~18周岁儿童青少年,国外一般称为移民儿童。由于政策限制、城乡文化差异等原因,流动儿童一般在城市适应、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有一定困难,阻碍了其亲社会行为习惯的养成。而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亲社会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方面,是个体良好人际关系建立及心理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它能够促进流动儿童较快适应城市生活。一般而言,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是指在人际之间发生的,由个体发出的具有利他性的一切行为,主要包括帮助、分享、合作、安慰和同情等类型。

以往很多研究显示,亲社会行为受到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家庭是流动儿童适应城市的主要依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导师。流动儿童虽与父母一起在城市生活,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父母真正参与孩子亲社会行为教育的很少,这无疑会影响到流动儿童的身心发展。父母参与(parental involvement)即“父母参与学校教育”或“父母参与子女的教育活动”,又称“家长参与”,是指父母基于对子女教育的关心,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子女的学习活动或教育过程。Grolnick等(1994)将父母参与定义为:父母在教育领域内对孩子的资源投资,并认为父母参与包括三个维度,即认知参与(cognitive/intellectual involvement)、情感参与(personal involvement)和行为参与(behavior involvement)。

尽管父母参与对儿童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但是很少有研究者关注父母参与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更少重视父母参与对流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由于亲社会行为不仅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指标,还是社会化的结果,基于父母参与角度,着力流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有助于促进流动儿童的城市生活,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

二、流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积极效应与相对缺失

亲社会行为作为个体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表现,对于个体适应并参与社会有重要影响,对于流动儿童等在社会情境中处于不利地位的特殊群体来说,更是如此。它可以提升其自我认同感,促进其同伴关系的发展以及他们的社会适应等。具体而言,表现如下。

(一)亲社会行为可以提升流动儿童自我认同感

随父母来到城市,随着大环境的改变,流动儿童会受到不公平待遇,导致他们产生自我认同的困惑。有研究表明,流动儿童正处于自我认同发展的关键时期,长期处于流动生活中的儿童,他们的自我认同难以得到顺利实现。强化流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培养,必然激发流动儿童更好地与城市个体的积极互动,使其获得城市个体的有效关注与认同。城市个体的认同不仅会提升流动儿童的自豪感,更将提高自我认同感,而且会提升其“自己是城市人”的认同。

(二)亲社会行为可以促进流动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

除了家庭成员,与流动儿童交往最多的群体是学校中的同伴,同伴交往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研究表明,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与积极的同伴关系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与消极的同伴关系存在负相关关系。有调查者研究发现,儿童最喜欢某位同伴的五个原因里有三个与亲社会行为有关,分别为对人宽厚大度,容易相处;对人友好、合群;有同情心,善解人意等。流动儿童离开农村生活,能否快速融入城市同伴圈,并被同伴所接受,需要流动儿童具有更多其他同龄个体所喜欢的行为表现。亲社会作为一种有利于他人的行为,无疑是其他个体所偏爱的行为表现。因此,基于这点,流动儿童亲社会行为会助推其同伴交往,并为其未来更广、更深层次的社会交往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亲社会行为可以促进流动儿童社会适应

离开熟悉的家乡,来到陌生的城市,面临环境的改变,流动儿童心里难免彷徨无措,难以很快融入城市生活,加上社会歧视严重,难以得到公平对待,他们的身心发展都受到严重影响,社会适应速度较慢。亲社会行为能够促进流动儿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良好的社会规范意识,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提高,让他们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为儿童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社会文化规范视角来看,亲社会行为与社会适应性中的互惠规范、责任规范、平等原则、社会公正规范等有关,个人社会适应性的培养有赖于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对于流动儿童等在社会情境中处于不利地位的特殊群体来说,亲社会行为可以促进他们的社会适应。

根据已有研究表明,流动儿童亲社会行为虽总体表现较好,但仍存在亲社会意识淡薄、亲社会行为相对缺失的状况,如社会公德意识缺乏、助人意识缺乏,不喜与人分享等。对于大多数流动儿童而言,缺乏一个较好的环境去促进他们发展。例如,很多打工子弟学校存在资金缺乏、办学环境较差、师资不强、师生流动性大等特点,不能提供良好的校园氛围;流人地公立学校门槛较高,普通流动儿童很难进入公立学校学习,即使勉强进入了,也容易受到排挤,流动儿童的发展易出现问题。有研究还表明,流动人口家庭教育投入较为匮乏,存在家庭精神生活贫乏、教养方式不良、亲子交流较少等问题。同时,在流动儿童家庭教育中,有一种不容忽视的教育倾向,即家长千方百计把小孩送入城市学校读书,但却疏于对小孩的管理,对孩子的教育投入较少,较少真正参与孩子的教育。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流动儿童亲社会行为缺失。

三、流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形成:父母参与的作用

一般而言,无论父母收入多少或家庭背景如何,只要他们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孩子就可能会表现出更多的积极行为,参与更高水平的活动,能习得更好的社会技能,拥有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等。父母对孩子充满爱心,给孩子以安全感,热情地鼓励孩子的进步与努力,使其体验成就感,能够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好孩子的生活环境,能让孩子积极地适应生活。研究发现,随着社会支持的增加,初中流动儿童会发展更多的亲社会行为,会促进初中流动儿童社会性和身心健康发展;父亲参与教养程度显著,积极地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父亲参与教养的程度会影响到父子依恋关系的质量,再通过父子依恋关系的质量影响到儿童的亲社会行为[7l。还有研究表明,儿童亲社会行为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且与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呈正相关。父母是流动儿童的主要社会支持力量,父母全面参与流动儿童在家里和在学校的教育,对于促进流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父母积极参与流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教育,会促进流动儿童各方面的良好发展。但实际情况却是,大多数流动儿童家庭收入过低导致其子女学习资源匮乏,他们的父母多从事劳动强度大且时间长的体力劳动,根本无暇过问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在这种放任的环境下,青少年很难有较强的自制力和端正的学习态度,难以培养良好的素质,亲社会行为容易缺失,社会形象较差。此外,流动儿童父母大多学历不高,素质较低,无法满足培养教育孩子的要求,无法提供正确良好的示范,再加上无时间陪伴孩子、参与到孩子的学习生活中,对其亲社会行为很难进行及时的评价与强化,容易引发流动儿童的困惑以及内心冲突,使得流动儿童难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质以及形成正确的社会角色认知。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可预知,长此以往流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将难以形成并有可能转化为道德问题行为。Christine Mcwavne对城市低收入家庭的父母参与情况进行研究发现,高水平的父母参与的儿童表现出了较高水平的亲社会行为,低水平的父母参与的儿童则表现出了更多的内外化问题行为。流动人口大多家庭收入较低,父母参与水平较低,流动儿童亲社会行为难以得到正常的引导发展,势必会影响流动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会给社会带来较大负担。

四、流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父母的有效参与

促进流动儿童父母有效参与孩子亲社会行为教育需要依赖外部环境,例如社会支持环境的改善,学校的积极引导等。然而最重要的是,有效的父母参与必须着眼于父母本身,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父母提供良好的榜样

父母作出了亲社会行为的榜样,不仅可为儿童提供表现这些亲社会行为的机会,同时有利于激发亲社会行为。流动儿童父母应积极参与孩子亲社会行为的教育,与孩子一起参加如慈善活动、去养老院做义工等社会活动,给孩子提供可模仿的榜样,同时为孩子选择良好的模仿榜样,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培养孩子帮助、分享等亲社会行为。父母应该适时给孩子提出一些利他行为要求,同时要及时表扬和奖励孩子的亲社会行为、采取适当的措施惩罚不良行为,对行为进行强化,增加亲社会行为出现的频率,形成良性循环。

(二)父母积极的教养方式

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有助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流动儿童父母应采取积极的教养方式,塑造良好的亲子关系,这有助于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流动儿童父母要加强与孩子的交流,适时了解孩子的需要,而不是只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要从心理上给予孩子温暖与关心,给予更多的情感支持,让他们获得更多的归属感与精神力量。在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里,才有利于父母参与孩子亲社会行为教育,才能更好促进孩子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三)父母着力移情训练

大量研究表明,儿童的移情能力与他们的亲社会行为表现存在高度相关关系,移情是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动机源。因此,流动儿童父母应致力于移情训练,通过移情教育引导儿童注意他人观点,使儿童具有内在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够深刻体验到他人的情绪情感,自觉抑制不良行为。一些研究还显示,增强儿童的移情能力,能明显地促进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发展和降低攻击性行为的产生㈣。具体而言,父母可以通过给孩子讲亲社会行为方面的故事,与他们一起看亲社会行为方面的书籍,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行为;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孩子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主动关心帮助身边的人;父母对周围他人所受的伤害事件进行生动说明,帮助孩子进行事件分析,引发孩子对该类事件的情感共鸣。

综上所述,促进流动儿童父母参与孩子教育,最主要的是他们本身要意识到参与孩子亲社会行为教育的重要性并且身体力行。就目前来看,很少有人研究流动儿童父母参与子女教育及其对流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此很难提供很好的流动儿童父母参与孩子教育的策略。所有这些都值得做进一步的考察和研究。

[责任编辑 李经普]

作者:邝娅 谭千保

上一篇:院团委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教务工作总结2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