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选题评议工作总结

2022-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在这时光静走的岁月中,唯有工作留下的成绩,让我们感受到努力拼搏的意义。无论是什么行业的工作,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你可能曾面临众多的困难时刻,那就为自己写一份工作总结吧,勉励自己,吸取经验,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民政局选题评议工作总结二,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民政局选题评议工作总结1

今年以来,根据上级的部署要求,我局将救助管理站作为今年民政系统选题评议工作内容,制定下发了《2014年县救助管理站重点选题评议工作实施方案》,选题评议工作有序开展。现将今年以来选题评议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救助管理站为局下属股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2名,实有工作人员2名。近年来,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救助站对主城区的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流动救助、劝导救助,尽职尽责抓好对救助人员的接待、救助服务、宣传教育等工作。今年以来,全县共救助流浪乞讨和生活无着人员198人次,救助经费支出25.82万元,受助人员得到了妥善安置。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努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上半年,投资近5万元改造救助站办公场所,办公环境有了极大改善,安全隐患基本排除。根据市局的工作要求,我县作为未成年保护中心的试点单位,未成年保护中心9月底已交付使用。

(二)加强救助服务能力建设。为了拓展救助工作,在社区和彩虹社区设置救助点。改变过往“守株待兔”式的被动救助方法,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主动救助工作方法,拓展救助服务的范围。“引进来”是指在人员经常聚集的车站、广场等附近设置救助引导牌,并通过向社会公布24小时救助电话等各种形式,确保社会公众在最大范围内感受救助各种的存在,引导有需要的群众进站接受帮助。“走出去”即通过“流动救助车”上街做好日常巡查的基础上,坚持极端天气下和节假日的救助,及时发现在街上流浪乞讨的对象,提供主动救助、靠前救助、亲情救助。共设置引导牌4面,发放各类宣传材料500余份。

(三)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我县救助站各项制度的制定严格按照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和民政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之规定制定。从站内各项管理制度到其他工作、学习制度;从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到受助人员站内生活制度;从受助人员入站程序规定到离站程序,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先后制定了工作流程图、承诺制度、上下班指纹签到制度、值班工作制度、规范文明用语、学习制度等。同时,加强救助路径指引,在火车站、汽车站设立救助站指引牌,在城区主要街(路)口张贴宣传标语和求助电话,方便救助对象寻找救助地点。

(四)部门联动、密切配合。为进一步做好城市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和管理工作,维护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救助站认真贯彻落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县民政局等部门关于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病人精神病人救治弃婴救助工作预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确定了救助对象和就医地点(县医院、县中医院、县精神病院),明确了民政、公安、卫生、财政等部门职责,并要求加强部门联动、密切配合,确保了救助工作有序开展。

(五)救助管理信息化。为了能有效解决求助人员查询、甄别难等问题,防止受助对象短期重复求助现象,同时也可让上级部门随时了解和掌握救助及资金的使用情况,完善基础数据、基础资料,建立和完善各种统计台帐,特别是建立求助人员数据库,构建信息平台,加快信息技术在救助工作中的推广运用,实现救助工作信息系统网络化。救助站派专人向省、市学习救助管理信息系统,现已能熟练掌握和运用救助管理信息系统。

一年来,县救助管理站在承诺服务、规范服务、文明服务采取了一些措施,做了一些工作,但离上级要求还有一些差距,今后将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开拓创新求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完善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为提升救助行业的行风建设水平继续努力。

民政局选题评议工作总结2

为进一步深化和规范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关注度高的问题,根据《市2013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方案》和《市科技系统2013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评议内容和对象

(一)评议内容:加大服务企业力度,增强项目带动能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

(二)评议对象:计划综合股、科技管理股。

二、选题原因分析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建设的实施意见》(〔2013〕116号),根据我局工作职责,针对我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加大服务企业力度,主动深入企业走访、调研,指导、帮助企业挖掘一批技术创新强、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广阔,对我市的经济发展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的好项目,推荐申报上级科技计划项目,并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做好已申报项目的跟踪,争取更多项目获得立项。同时做好已立项项目实施情况的跟踪、指导、督促、检查,确保项目取得预期效果,督促、指导合同到期的项目承担单位及时做好鉴定(评审)或验收工作。通过加强项目申报与管理,增强项目带动能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

三、预期目标及评议成效

(一)预期目标

1.组织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项目4项;组织申报市科技型企业创新资金项目3项;组织申报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2项;组织申报市科技计划项目6项。争取2个项目获得省科技厅立项,5个项目获得市科技局立项,共争取项目资金达到220万元以上。

2.组织13家企业上报省科技型企业备案,争取10家企业被列入省科技型企业试点。

3.做好2项到期省、市科技计划项目的验收工作。

4.组织3-5家企业申报知识产权试点企业,争取3家企业被确定为市知识产权试点单位,全市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得到较大幅度增长。

(二)评议成效

通过开展选题评议,科技服务企业能力进一步提升,项目带动企业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专利申请与授权比去年有较大幅度提高,切实推动科技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具体措施

(一)积极向企业宣传科技政策,指导企业申报科技项目、争创高新技术企业或科技创新型企业,通过印发项目申报指南、深入企业上门服务及科技服务网络等多种渠道,使工业园区企业切实了解和掌握政策资源的运用及其利益。

(二)积极引进建设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加快专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强化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增强科技中介机构服务能力,推动科技金融紧密结合。

(三)加大专利宣传力度,组织企业专利工作分管领导参加专利知识培训,指导企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提高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对企业发展战略重要性的认识和规避风险意识。

五、时间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6月底前)。通过各种有效的载体,广泛宣传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任务和工作成效,让社会各界了解科技管理工作;广泛宣传选题评议工作的主要内容、预期目标、具体措施、工作要求等,发动全市工业园区内企业积极参与,真心实意地接受广大群众的关注、支持、参与和监督。制定选题评议实施方案。

(二)自查自纠阶段(7-9月)。通过召开专题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书、设立评议意见箱、投诉电话、电子信箱等形式,面向企业服务对象和社会各界群众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深入查找本部门、本单位在政风行风建设上存在的问题,重点是选题评议内容,要认真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三)落实整改和总结阶段(10-11月)。围绕评议内容,根据问卷调查、落实整改、明察暗访、工作考核和纠风部门反馈的意见情况,召开专题评议会议通报本单位民主评议政风行风选题评议工作情况,并请民评代表进行综合评议。在此基础上,针对民评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加以改进,确保实现民评工作年度目标。

六、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选题评议是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重要内容,各股室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担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对职能范围内的政风行风选题评议工作负责,各股室业务工作人员要密切配合,确保选题评议工作的完成。

(二)强化监督检查,着力解决问题。各股室要把解决问题、提升服务质量作为评议工作的重中之重,市科技局将加大督查力度,采取日常检查、集中督查和明察暗访等方式,适时组织民评监督员到各股室检查,推动全局各股室及直属单位民评工作深入开展。

(三)认真总结提高,按时报送材料。各股室要适应新的评议要求,及时报送进展情况、有关信息及工作总结,特别是对查找的问题要建立详细的台帐,确保整改落实。

上一篇:作文教学理论改革管理论文下一篇:审计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