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地区绿色经济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综合绿色发展的国际经验,以自然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四大资本为核心,提出了中国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概念框架。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边境地区绿色经济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边境地区绿色经济论文 篇1:

金融支持绿色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着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发展绿色经济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世界各国也更加注重经济的绿色增长。普洱市作为云南省乃至全国发展绿色经济资源禀赋最好、比较优势最明显的地区之一,更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率先探索绿色发展的成功典范。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液,是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做大做强金融业则是实现经济绿色增长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本文以普洱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为例,对金融支持普洱绿色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金融支持试验示范区建设的对策建议,以此助推普洱在绿色发展中快速崛起,从而为云南、全国乃至周边国家走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提供成功经验和典型示范。

一、金融支持普洱绿色经济发展的实践及成效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和普洱绿色经济强市战略的实施,特别是2012年普洱市正式启动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为普洱经济社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全市金融系统顺势而为,科学战略布局,迅速跟进融入,在增强自身实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的同时,努力策应普洱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助推普洱加快崛起。截至2012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26.4亿元,同比增长18.4%,高于全省4.2个百分点,新增贷款50.7亿元,同比多增7亿元,全年累计发放贷款259.2亿元,同比多发放78.8亿元。其中,绿色产业贷款余额131.9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40.4%;全年累计发放绿色产业贷款89.4亿元,占各项贷款累放数的34.5%,有力地支持了普洱绿色经济的发展。

(一)金融支持特色农业发展迅速,绿色农业品牌逐步树立

普洱是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86.7%,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8.3%,是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发展生态、绿色的特色农业,是普洱建设国家绿色经济实验示范区的重要内容。截至2012年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158亿元,同比增长19.4%,新增涉农贷款24.6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48.5%,全年累计向茶叶、咖啡、生物药、烟草、蔗糖、蚕桑、橡胶等特色农业发放贷款38.6亿元,贷款余额26.7亿元,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支持了普洱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和绿色农业品牌的树立,成功开发出了“帝泊洱”茶珍、“爱伲咖啡”、“佳浩茧丝”等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绿色农业产品。以咖啡为例,普洱市已成功注册了思茅咖啡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思茅小粒种咖啡”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品质最好的咖啡,通过金融机构“公司(合作社)+农户+信贷”金融服务模式的支持,以及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农民种植咖啡的积极性空前高涨。2012年全市金融机构累计向咖啡企业发放贷款8.1亿元,有效解决咖啡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等各环节的资金需求,为普洱咖啡走出普洱、走向世界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金融支持园区经济初见成效,优势产业更加鲜明

工业园区是普洱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快工业园区发展,有利于培植壮大产业经济,形成特色突出、带动力强的产业集群。全市金融机构坚持以支持新型工业化发展为核心,推行扶优扶强策略,努力做大做强支柱产业、骨干产业,支持天士力生物茶科技、福通木业、爱伲农牧、大唐汉方制药、佳浩茧丝绸、澜沧江啤酒等一大批入园重点企业、龙头企业发展,助推普洱茶、林产加工、咖啡、生物制药、蚕桑、绿色食品等绿色产业集聚园区的基本形成。截至2012年末,园区内已建成4个金融机构网点,累计向园区发放贷款3.48亿元,支持园区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园区内企业贷款余额29.4亿元,同比增加8.3亿元,增长39.4%,高于各项贷款增幅21个百分点,支持园区工业发展结构更趋合理,产业链的辐射效能更加明显。2012年前三季度,全市工业园区累计入园企业255户,完成工业总产值63.9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42%,同比增长103.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52.5%,实现利润0.94亿元。普洱市工业园区已发展成为云南省40个重点工业园区之一。

(三)金融支持林业发展方式转变,“森林普洱”建设成效显著

2009年以来,普洱市金融机构围绕建设“森林普洱”,构建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和生物基因库,打造现代林产业基地的发展目标,积极支持低效林改造、特色经济林种植和林下资源开发,形成了以“林纸为龙头,林板林化为两翼,林下资源开发为一体”的林产业新格局,森林产业体系更加巩固,截至2012年末,全市林业及林产加工企业贷款余额27.3亿元,同比增长20.1%,累计发放24.8亿元;林权抵押贷款余额19.3亿元,惠及2281户林农和林企,业务开办以来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51.1亿元,余额和累放数稳居全省首位,有效缓解林业融资难题,使传统林业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7%,森林生态总面积居全省第一,累计完成低效林改造面积101万亩,以茶叶、核桃、橡胶、咖啡为主的特色经济林种植400万亩,以石斛、砂仁、草果、茯苓等为主的林下资源开发10万亩,实现了林纸、林板、林化和林下资源利用的产业化开发。

(四)金融支持文化旅游产业稳步发展,城市品牌效应初步显现

普洱市具有区位、气候、生态、资源、普洱茶文化和边疆多民族文化的比较优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潜力巨大。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普洱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性产业。全市金融机构紧紧围绕把普洱建设成为国际性旅游度假休闲养生基地的战略目标,不断加大对文化旅游产业和重点旅游养生建设项目的支持。2012年,发放文化旅游产业贷款2.6亿元,重点支持了景迈芒景、惠民柏联、景兰等一批景点景区、高端酒店以及广电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成功打造了一批有效益、有知名度的旅游精品项目。近年来,慕名前来普洱观光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各界人士也对普洱的发展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并给予高度的称赞与肯定,为打造“中国著名、世界闻名、世人瞩目”的普洱国际品牌和“妙曼普洱、养生天堂”的城市品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成效显著,政银企合作进一步深化

县域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市经济发展的大局,而融资难问题是长期以来制约县域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深化银政企合作、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是建设普洱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的重要举措。通过积极探索和不断创新,普洱市建立起了“市级牵线搭桥、县级对接搭台、银行企业唱戏、合作共赢发展”的县域经济银政企合作新模式,目前已在四个县(区)成功举办了银政企合作座谈会,共与290余户中小微企业及项目签订意向合作贷款74.8亿元,截至2012年末,实际到位资金65.3亿元,履约率达87.3%;全市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38.3亿元,同比增长41.6%。另外,为推进普洱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普洱市政府还联合省政府金融办成功举办了“金融支持普洱行”系列活动,省市两级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普洱市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五年,将有望为普洱发展投入信贷资金822亿元,为普洱绿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六)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社会诚信体系初步形成

如果说金融是普洱绿色经济发展的血脉的话,金融生态则是普洱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的根基。伴随着金融生态建设越来越成为主流取向,金融生态已逐渐成为检验各级政府执政能力和金融支持程度的重要指标。2011年以来,普洱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关于建立林业金融服务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关于建立普洱市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关于做好企业一套表改革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普洱市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普洱市金融稳定工作协调制度的通知》、《关于印发<普洱市鼓励创业促进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实施细则>的通知》、《关于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建立了金融生态建设的长效机制和工作协调机制,政府、企业、社区、农村和公民“五位一体”的诚信体系初步形成,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截至2012年末,农村信用社已为全市44万农户建立信息档案,占农户总数的80.76%,核贷农户42.3万户,核贷金额78.7亿元。全市共评定信用户32.7万户,占建档农户的74.1%。共评定信用组2939个,信用村221个,信用镇9个。发放中小微企业贷款卡402张,发放基本账户机构信用代码证13524户,发放比例达96.4%。

二、金融支持普洱绿色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普洱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区域、产业、生态、环境、社会的重新优化布局,需要金融资源的大量投入和优化配置。当前,普洱市金融业发展滞后,多元化的金融组织体系、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多功能的金融服务体系尚未建立;金融机构整体实力较弱,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还不够强,与发达地区相比投资收益低、风险大,金融支持普洱绿色经济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亟待解决。

(一)金融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不完善,绿色金融发展受到一定制约

首先,缺乏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绿色产业或低碳产业对资金的需求巨大,该产业所涵盖的清洁发展机制(CDM)、节能环保等产业的发展无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这些项目的回报期通常都比较长,与传统产业相比较绿色产业存在着较多的不确定性。显而易见,绿色产业的发展需要绿色金融的支持、需要一个全方位的创新金融支持体系。从中国当前的情况来看,全方位的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的建立尚未提到议事日程。其次,绿色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尚未建立。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是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当前中国的现状是绿色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尚未建立,政策比较零散且滞后于市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CDM项目审核缺乏一套专业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具体执行标准;二是中国发展自愿减排市场的相关管理办法仍处于拟定之中,自愿减排市场政策缺位;三是绿色信贷推进尚无切实可行的环境评估标准、行业指导目录、信贷披露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四是国家对绿色产业的贷款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政策激励,对金融部门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可能出现的风险缺乏相应的财政贴息等补偿政策,影响了金融部门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容易形成在绿色经济发展支持上的商业信贷缺位。五是国家针对绿色金融尚未制定相应的人才培育计划和人才支持政策,金融从业人员在环保和绿色信贷方面的经验与能力相对欠缺。另外,更为重要的是,在国家和省级层面支持普洱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的涵盖银行、证券、保险等综合性的金融扶持政策缺位,试验示范区建设亟须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信贷审批、发行债券、企业上市、政策性保险、金融创新、人才培育等多个方面给予更多的倾斜和支持。

(二)金融组织体系不够合理,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的能力不强

当前,普洱市的金融组织体系仍然是一个典型的以银行为主导的体系,全市共设立1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含11家地方法人机构),8家寿险公司、9家财险公司、2家证券公司以及21家小额贷款公司。总体上看,一是各银行机构的信贷市场份额分配不均,存在“一社独大”的局面。如2012年末,农村信用社存、贷款市场份额均位居全市首位,分别占全市44.4%和38.4%,四家国有银行占46%和51.9%,其余仅占9.6%和9.7%;二是银行业存贷比较低,资金利用率不高。2012年末,全市银行业存贷比为66.2%,低于全省10.9个百分点、全国2.5个百分点,存款占比较高的农信社、农行、邮储银行其存贷比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资金利用明显不足,闲置或外流现象突出。三是保险业发展不平衡,保险市场滞后。尽管保险机构众多,但发展差距较大,仅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两家机构就占据了保险市场50%以上的份额,且存在保险险种较少、涉农保险覆盖面较低、保险保障功能不强的情况。四是小额贷款公司资本金普遍较低,融资难、税赋重、利率高、信息不对称等弱化了小额贷款公司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支持作用。

(三)金融结构调整步伐缓慢,银行信贷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足

一是现行信贷管理体制约束,基层金融机构支持力度孱弱。由于金融机构总分行制定的各项信贷政策,在客户的选择评估上处于一个较高的起点,未能充分考虑各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这样使得经济落后地区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在当前的信贷产品营销中可操作性空间较小。如商业银行的贷款审批权主要集中在省级,市级授信额度小,县级除抵质押贷款外,普遍没有贷款权,每发放一笔贷款以及收回再贷款需报市行、省行乃至总行审批,环节多、程序繁、效率低。二是创新的绿色金融产品缺失,产品同质化倾向明显。据调查,普洱市金融机构并未针对绿色产业开发新的创新形式的产品,也很少开辟金融绿色通道,对于绿色经济项目融资的业务及服务还停留在一般企业的信贷产品上,绿色信贷产品较少,结构较为单调,且存在明显的同质化倾向,特别是中间业务方面的产品开发滞后,无法满足市场和企业多样化的产品需求。由于绿色信贷产品对于银行业绩的贡献尚小,因而银行在绿色信贷研发方面的投入不足,导致绿色信贷的产品创新迟缓,这一新的业务领域蕴藏着的业务发展机会和市场潜力没有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在绿色信贷的管理上,银行很大程度上还依然照搬传统信贷的那一套做法,没有体现出节能环保企业与项目的特点和差异性。

(四)金融市场发展滞后,企业直接融资规模较小

从国际经验来看,绿色产业融资主要依靠风险投资、企业内部融资、创业板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等融资管道,特别在技术转化阶段、产业化初期和企业成长期更是如此,而传统的银行间接融资模式多是上述融资方式的补充。当前,普洱市经济市场化程度较低,大多数企业不具备上市融资、发行债券的条件,难以从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同时由于绿色化企业商业信用不畅,融资租赁、商业票据、投资基金等间接融资工具使用量小面窄,甚至处于空白。据调查,截至2012年末,普洱市仅有1家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融资;仅发行了1支金额为8亿元的公司债券和2支总金额为20亿元的信托投资产品;票据融资规模3.1亿元,仅占银行贷款的0.9%;风险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处于空白;除银行贷款外,绝大多数项目和产业基本没有其他融资渠道。

(五)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金融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一是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如房产评估费用未按房产评估价值的不同档次区别征收,而按统一比例进行征收;林权评估机构资质较低,专业的资产评估人才稀缺;抵押登记机构分散,登记手续时间长、收费标准高;信用评级机构、会计事务所、第三方核证单位、碳交易结算登记机构等专业性中介服务机构处于空白。二是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支持功能孱弱。一方面,担保机构注册资金规模小,业务开展难。普洱市现有16家担保公司,注册资本5.3亿元,其中56%的担保机构注册资本低于2000万元,注册资本上亿元的只有2家机构,多数机构难以达到与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融资担保业务合作的要求,只能与农村信用社或小额贷款公司开展业务合作,但仍有4家民营担保机构自设立起至今未发生一笔业务。另一方面,担保机构资金利用率不高,目前普洱市融资性担保业务在保贷款余额仅为其净资产的0.95倍,远低于政策规定的10倍上限,担保基金的杠杆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三是银行抵押物权难以得到有效保障,造成部分抵押贷款风险加大。以林权抵押贷款为例,截至2012年末,全市林权抵押贷款不良率达9.36%,农行和建行高达39%和53.4%,由此带来的后果便是农行和建行的林权抵押贷款审批权限被上收到总行和省行,影响了全市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六)人民币跨境流通渠道不畅,人民币跨境结算体系缺位

由于与普洱市接壤的缅、老、越边境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人口稀少、交通不变、金融机构缺失,人民币跨境结算困难。特别是与我市接壤的缅甸掸邦第二特区由于其政治地位的特殊性,双边银行之间难以建立正式的、官方的、长期稳定的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体系,不利于我市边境贸易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老缅越四国边境绿色经济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步伐。

三、金融支持普洱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的建议

(一)健全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和政策体系,为试验示范区建设提供经济金融政策支持

一是从支持全国绿色经济发展的角度,建议充实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或重新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经济促进法》,并同时修订相关的法律或条例,强化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强化绿色化产业政策的规范和引导,明确关于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具体要求,建立激励机制和法律责任追究制度;修改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相关金融法律,将绿色经济、绿色金融理念嵌入金融法律制度和金融服务决策流程,使“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等作为一个变量内生于银行、保险、证券等其他金融活动中,使支持绿色经济成为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活动的内在部分;修改《贷款通则》等相关制度,具体落实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的绿色金融政策,如在信贷操作上可规定:银行在确定贷款额度时,可以确定一个绿色化系数;在对贷款进行定价时,把绿色化因素加进去,给予符合绿色化要求的借款人或借款项目比较优惠的利率,鼓励绿色化的产业、企业优先发展。二是从支持试验示范区的角度,建议对试验示范区内的重大基础建设项目实行总行直贷或给予单独的贷款额度补充支持,中央投资给予支持,实行零配套政策;全面提高各商业银行在普洱分支机构的各类授信业务权限,对符合条件的重点项目建立贷款优先审批快速通道,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增加中长期贷款比例,中央财政给予贴息支持;给予普洱市地方法人银行机构信贷规模倾斜;支持普洱市建立与缅甸、老挝、越南等国家间人民币跨境结算体系;放宽外资银行到普洱设立机构和开办业务的准入门槛等。三是对普洱实施金融人才帮扶计划,在金融人才培养的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支持和倾斜,大力引进、使用、培养发展绿色经济急需的高素质金融人才,通过外派学习、组织培训等方式,使金融从业人员熟练掌握绿色金融、绿色信贷以及周边国家金融法规政策等相关知识和业务,更好地服务于试验示范区建设。

(二)建立支持普洱绿色经济发展的区域政策性金融组织,为绿色化生产提供政策性或廉价的金融支持

一是加大现有政策性银行对绿色经济的资金支持,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资金,改变现有政策性银行单一的局面。政策性金融可利用环保部门和政府部门的平台,形成有重点、有层次的总体融资支持,通过低息贷款、无息贷款、延长信贷周期、优先贷款等方式,弥补绿色循环经济基础项目长期建设过程中商业信贷缺位的问题。二是建立“普洱绿色发展银行”,以财政资金和发行金融债券筹集资金为主要资金来源,对区域内绿色产业、低碳节能项目、绿色环保企业提供长期、低利率的信贷资金和相关金融服务,弱化金融企业的逐利性,降低金融风险,并达到引导商业性机构跟进的目的;还可以与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搭建平台,积极配合项目投资重点和方向的调整,实行有重点有层次的金融支持。三是创建专为绿色化中小企业和项目提供资金融通担保的政策性绿色担保公司。在机构的组建上,由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出资建立;在担保运作过程中,遵循市场规则,保证信用担保机构能够独立、自主地向符合贷款条件的绿色化中小企业提供担保;在相关政策上,各级政府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四是设立绿色经济发展专项基金,建议资金来源40%由中央、省、市财政逐年投入,60%由企业、社会、国际资金投入。该基金主要用于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经济补偿,以及农业技术突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和专业技术人才培育等方面的资金投入。

(三)建立适应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的激励制度和管理制度,提高商业信贷支持试验示范区建设的积极性

一是建议国家对绿色信贷的金融机构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适当降低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项目中的营业税税率以及相关的所得税税率,允许相关贷款拨备税前列支,出台绿色项目的认证规则、机制,为金融机构介入绿色环保项目提供支持和指导,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培植绿色环保项目。二是建立由财政出资的贷款损失补偿机制。对支持绿色经济成效显著的金融机构,应给予必要的政策激励,如在其产品创新、兼并重组、新设机构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对绿色信贷业务,可实行有别于一般贷款业务的差别化监管政策,适当提高该类业务的贷款风险容忍度,将绿色项目产生的风险区别对待,提高银行对绿色项目的长期投入性。三是各级政府部门应根据当地实际,出台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的绩效考评奖励办法,将支持绿色重大产业和重点项目作为衡量辖内各金融机构年度绩效的一项标准,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实现企业与银行效益的双赢。四是商业银行应建立和完善有别于传统信贷且能体现节能环保产业特色的绿色信贷管理制度,积累与绿色经济有关的专业知识,努力提高本机构对绿色化企业和项目的授信管理能力。

(四)推进与绿色经济相关的金融资源创新,满足试验示范区内企业多样性融资需求

一是积极创新信贷业务。通过动态监测、循环授信等具体方式,拓宽抵押担保范围,创新担保方式,研究推动应收账款、收费权质押以及包括专有知识技术、许可专利及版权在内的无形资产质押等贷款业务。二是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结合自身的特点,致力于推出支持绿色产业的金融产品,包括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绿色资产抵押债券等产品。比如可以针对能源利用和污染程度达到一定标准的企业发行票据,以此来鼓励生产节能环保的产品;也可以完善和推广“绿色保险”,由保险公司对投保企业所发生的污染突发事故受害者进行赔偿,一方面可以减轻政府与企业的赔付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发挥市场机制对企业排污行为的监督。灵活运用金融工具,满足绿色产业的多样性融资需求。

(五)培育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绿色经济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而资本市场在有效配置资源的过程中发挥着其他市场无法比拟的作用,因此,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普洱绿色经济发展的支持功能,构建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十分必要。一是建议适当放宽对试验示范区内绿色化企业的上市标准,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核准试验示范区内绿色企业公开发行股票和上市。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积极扶持一批优质的绿色产业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增资扩股,努力打造“普洱板块”;二是建议优先核准符合绿色经济发展要求的企业和项目发行债券。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探索龙头企业与产业链上配套、协作企业之间的融资渠道,利用龙头企业的信用优势和规模效益优势,通过发行短期债券、中长期债券、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等方式解决配套协作企业的资金不足问题。三是建议设立普洱绿色产业投资基金,利用其开放融资、共担调查研究风险的优势,通过基金的规范运作,广泛吸引投资者,积聚起大量的社会资金,从而形成资金优势,给地方重点项目和企业提供直接的金融支持。

(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促进试验示范区内经济、金融的良性发展

普洱市金融系统应以“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助推绿色城市形成、培育金融绿色文化”为长远目标,以建设“生态普洱、和谐普洱、妙曼普洱”为契机,加快形成有利于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绿色金融生态机制。一是以信用评级为手段,大力推进企业和个人信用评级活动,将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等级与其可能获得的贷款金额挂钩,真正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以及“信用好的可多贷款、信用差的少贷款甚至不贷款”氛围,进而推动全社会信用意识的整体提升,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发展。二是鼓励现有中介机构参与绿色金融业务,培育基于绿色金融业务的专业中介机构,如发展本土的第三方核证机构、绿色信用评级机构等,进一步落实资产抵押、评估等收费优惠政策,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维护金融稳定和社会安定。三是保障金融机构合法取得的抵押物权,当发生信贷风险时,确保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司法程序对抵押物进行处置变现,弥补因企业违约造成的资产损失。四是完善经济金融信息共享机制,一方面,试验示范区的主管部门要及时向金融机构提供经济信息,包括资金需求信息、生产经营信息和市场信息等;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要及时向试验示范区主管部门传导金融政策、金融产品和金融信息。建立试验示范区发展项目库,并及时向各金融机构发布,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

作者:白韶红

边境地区绿色经济论文 篇2:

中国西部绿色发展概念框架

摘要 综合绿色发展的国际经验,以自然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四大资本为核心,提出了中国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概念框架。中国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概念框架是以“发展中促转变,转变中谋发展”的良性循环发展原则为指导原则,分析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两个方面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促进和制约的关系,并根据西部地区当前经济资本、环境资本、社会资本以及人力资本数量,通过政府适当干预,如区域规划、区内调整,最终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相协调的绿色发展。该框架综合考虑了中国西部在绿色发展道路上特有挑战与机遇,阐明了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明确了中国西部地区“生态友好、社会包容和内生增长”的绿色发展目标。最后,本文针对该绿色发展框架提出了中国西部地区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提出“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战略”是当前西部地区绿色发展进程中最为迫切的需求,中央政府应当尽快制定和实施“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战略”,同时西部地区政府在省级和地方层面将保护中国西部生态环境与区域扶贫开发相结合,加大对以提升西部地区人力资本为目的的各类工程的投入,强化区域绿色基础建设和生态服务供给,缓解西部地区贫困,提升区域绿色发展进程的速度和质量;开展财政体制机制改革,以提高各级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结合各省发展需求与条件实施以生态城市为发展目标的可持续城镇化发展模式,制定差异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在西部地区重点和限制开发区尤其是贫困集中和区域发展潜力较大地区,鼓励具有区域特色的新型绿色产业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强制度创新以引导长期绿色发展。

关键词绿色发展;概念框架;自然资本;人力资本;内生增长;西部地区

绿色发展是当前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相对落后的中国西部地区更需要走绿色发展道路。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环境和人力资本及其面临的挑战对全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同时,在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式上中国西部地区也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政府财政投入、工业发展和技术革新目标的设定、自然资源利用及土地开发规划的制定等都会对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与经济、自然、社会和人力资本的提升带来重要影响。中国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西部地区坚持“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绿色发展道路。如果西部地区的绿色发展不能实现,中国将付出巨大的经济、环境和社会代价。有鉴于此,本文调研国内外绿色发展理论与方法方面的研究进展,结合中国西部发展的事实,提出中国西部地区绿色发展的概念框架,以期服务于落实西部绿色发展战略。

1绿色发展的宏观背景

1.1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挑战是如何在实现人类发展的同时保持生态系统核心服务功能不被破坏。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发展成果,并正逐渐迈向社会繁荣。但这些经济发展成果是以牺牲环境和贫富差距扩大为代价的。改变当前的经济增长模式[1],实现从“黑色发展”向“绿色发展” [2]、从生态开发到生态建设、从生态赤字到生态盈余的转变对中国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尽管中国已经投入了大量资本用于生态环境整治,并在保育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环境“整体改善、局部恶化”的局面尚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区域绿色发展战略在个别地区(尤其是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中国西部地区)的有效落实及其与区域发展目标的紧密融合刻不容缓。

1.2绿色发展的挑战

21世纪以来,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如何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间的关系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所面临的最主要挑战之一。可持续的“绿色、低碳经济”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是中国在追求“高效、持续、公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战略选择。中国新近出台的“十二五”规划充分体现了这一点[3]。

中国面临着一系列绿色转型的新挑战,尤其在实现均衡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及实施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实现均衡发展的目标就是要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从传统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模式向自然、人力与经济资本均衡提升的模式转变。调整经济结构旨在实现从以投资驱动一、二产业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向以服务业为主、积极扩大内需和提升重点行业现代化水平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施科技创新,就是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其关键在于人力资本建设以及对“研究和开发”的投入。实施体制机制创新的目标是实现经济发展体制机制从以依靠政府财政调控和强制行政手段监管为主向以市场机制为主、政府协调机制为辅转变。中国地域广袤、区域分异明显,这使得中国的绿色转型不能一概而论,具有区域特色的绿色转型对中国至关重要。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建立顶层领导与多层次协调的管理机制,形成区域层面明确的权责分工体制,加大政策执行力度并促进广泛的社会参与。

1.3区域绿色发展

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相融合是21世纪最重要的议题之一,也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挑战。对于类似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的新兴国家,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保护共同发展尤为重要。作为一个全新的发展路径,绿色与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中国寻求高效、可持续与公平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这一政策举措及其一系列具体措施都在中国“十二五”规划中有明确规定,堪称中国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的具体部署。

要实现国家层面的绿色转型,关键是要落实区域层面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区域绿色发展是在环境保护、科学发展和绿色生态的理论基础上,在区域发展过程中,以绿色为核心,以环保、生态、循环、低碳、健康和持续为主线,以人与自然包容性增长为模式,以实现人类发展与自然和谐共生效应为目标,通过区域内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与创造,形成环境友好和绿色生态型区域发展。实施区域绿色发展需要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地区进行区别对待,即需要考虑到特定地区的发展需求以及限制性因素,更为重要的是要识别特定条件下绿色发展驱动因素与机遇。换言之,在国家及区域政策中的“绿色模式转移”意味着需要制定旨在转变观念并强化实践的多元化发展策略。

刘纪远等:中国西部绿色发展概念框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10期2西部地区实施绿色发展的意义

2.1西部地区的战略地位

西部地区在我国社会安定和国家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国西部地区占全国土地面积的71.5%。其中大多省份处于我国的边境地区,而边境安全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另外,西部地区拥有我国50多个少数民族,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事关我国社会安定。

西部地区拥有重要的资源、能源战略地位。该地区是长江、黄河、黑河、澜沧江、珠江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和主要集水区,水能资源丰富,占全国可开发总量的70%,每年分别为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提供46%和64%的水资源。另外,西部地区能源、矿产资源丰富,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储量大,是我国高质量能源和矿产资源的供应基地。目前,西部地区拥有我国所发现的所有矿产种类,共171种。其中,已探明储量的有132种,包括8种能源矿产、52种金属矿产、69种非金属矿产、3种矿泉水和天然气。西部地区的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65%以上。该地区具备45种主要矿产资源的生产能力,其中17个具有国家水平优势生产能力的矿种,45种主要矿产资源储量潜在价值高达44.97万亿元。此外,西部地区一些稀有金属的储量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居于第一位。

西部地区在我国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据统计,西部地区各类保护区面积为1.11亿hm2,占全国保护区总面积的85%以上,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基因库。其中,森林类保护区为0.22亿hm2,占全国的77%;草原荒漠类保护区0.4亿hm2,占全国的99.5%;内陆湿地保护区面积为0.22亿hm2,占全国的88.4%;野生动物保护区面积为0.4亿hm2,占全国的78.6%。我国2/3以上的优质天然林以及近90%的草地、60%的内陆天然湿地分布在西部地区。另外,西部地区生态系统功能齐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大,是我国乃至亚洲的重要生态屏障。该地区森林、草原、湿地、冰雪构成完整的生态屏障地带,具有很多重要生态功能。西部地区森林、草地和湖泊3大陆地生态系统所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占全国总量的2/3以上,是西部国内生产总值的2倍以上。

2.2西部地区发展需要新思路

尽管西部地区经历了十多年的开发扶持,但其经济发展尤其是扶贫方面的任务依然艰巨。该地区大部分省份处于我国偏远和边境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始终处于落后状态,大部分地区人民生活十分贫困。当前,西部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66%,贫困发生率几乎是东部地区的17倍,且95%的绝对贫困人口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偏远地区、边境地区和生态脆弱区。同时,西部地区教育相对落后、人口平均素质不高,15岁以上的成人文盲率为11.4%,高于全国7.1%的平均水平。

新形势下,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急需新的思路。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社会组织程度以及社会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西部地区占有我国70%以上的国土面积,该地区城镇化水平对我国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当前,西部地区城镇化率仅为28.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5个百分点。

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转型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由于能源矿产资源丰富,加之强烈的经济快速发展诉求,西部地区能源产业密集,呈现出高消耗、高排放的产业发展模式,产业结构分布十分不合理。当前,西部地区能矿产业产值占该地区工业总产值的63.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7.2个百分点,但万元工业增加值废水、废气及固体污染物排放量均是全国水平的1.1倍以上。因此,加速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转型,促进西部产业发展,在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在经济结构转型中,内需会发挥巨大带动作用。通过内需带动经济发展,西部地区将是中国向消费导向型经济转型的一部分。

2.3西部地区绿色发展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30 年来,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迅速而西部地区相对落后。据统计,全国大约63.34%的贫困县和一半以上的生态脆弱县位于西部地区[5-6]。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方式,缩短东、西部地区间的差距是中国尤其是西部地区发展的首要任务。随着中国东部地区劳动力紧缺和劳动成本的日益上升,工业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西部地区的转移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将为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然而,如果没有科学战略的指引和规划的合理安排,西部地区加速发展将给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新的压力。

区域发展的环境效应要求我们审慎并及时地在西部实施绿色发展战略。西部地区是中国主要生态服务功能供给区,同时也是中国生态系统最为脆弱、气候条件最为复杂的区域。尽管国家已采取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措施,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状况不但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反而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因此,西部地区发展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如何在确保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持续不断供给的前提下防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西部地区需要差别化的绿色发展战略与政策。西部地区区域生态功能显著,绝大多数的国家限制开发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在西部地区,其发展对整个国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国家在西部地区生态补偿和生态建设方面的大量投入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然而,以往的生态补偿与生态建设投资大多是“针对当下出现的某一具体环境问题或紧急事件而被动采取的措施,如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和已垦草原退耕还草等。这种‘自上而下’的措施效率较低,且极具不确定性。西部地区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更有计划的、更为系统的方案”。要解决西部地区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充分考虑西部地区地域广阔、区域分异明显的特点,因地制宜,既考虑区域特色发展需求和限制,也注重识别和创造区域绿色发展的条件和机遇,实现从观念到实际做法的转变。因此,中国尤其是中国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实践需要构建一个绿色发展概念框架作为理论指导,明确西部地区绿色发展的目标。

3西部绿色发展概念框架

3.1绿色发展概念提出及发展

2008年的经济危机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以自然资源开发和化石燃料燃烧为主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可持续性,同时也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绿色经济”被作为一种充分考虑了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的经济发展方式受到了人类社会尤其是各国决策者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如,“八国集团”、“二十国集团”会议以及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提出“绿色增长”的概念[8-9]。2008年,联合国环境署(UNEP)发出了“绿色发展倡议”和“绿色新政”的动员,号召将全球经济发展重心转移至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和改善自然基础设施上来。许多发达国家(包括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日本和韩国等)结合本国实际相继出台了绿色经济发展措施。201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将“绿色经济”作为其重要议题进行了讨论,包括中国在内的与会国家签署了会议决议——“我们期望的未来”。“绿色转型”已得到世界各国执政者的广泛关注,且关注重点已越来越多地集中于贫困地区的“绿色转型”。

3.2中国的绿色发展

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出版的《2002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让绿色发展成为一种选择》中对中国绿色发展做了深刻的阐述:绿色发展强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统一与和谐发展,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方式[10]。此后,中国政府针对“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以人为本”方针、“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近年来,“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也受到了学术界和政府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机制与政策创新”课题组, 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被认为是中国首个国家级绿色发展规划[11]。该规划正式采用了“绿色发展”一词,并将绿色发展和生态建设从总体设计上分为了五个方面,即: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气候适应型社会和实施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战略。“十二五”规划的一个重要理论框架就是“实现经济社会净福利最大化的目标”,即一方面要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另一方面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成本最小化。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经济社会净福利可用“绿色GDP”来衡量,即将自然资产损失、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成本纳入GDP核算体系中,量化评估经济、社会、人力、自然资本以及环境污染。然而,“绿色GDP”考核制度在中国尚未建立起来。

3.3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核心

根据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西部地区未来发展的指导原则是通过“发展中促转变,转变中谋发展”的良性循环以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为实现西部地区未来绿色转型和跨越式发展,西部地区绿色发展的概念框架需要建立在全新的科学认识上,并服务于迎接资源、生态系统及环境质量的多重挑战,及其通过全面综合的办法获取多重收益,如经济发展、扶贫和创造就业机会等。

西部地区绿色发展应与其他地区绿色发展相兼容,以实现区域间的共同绿色发展。构建西部地区内部绿色发展,应考虑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两个方面的现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现状包括区域发展能力、城市化发展水平、工业化程度、扶贫及农村发展现状等;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条件包括群落结构、生态服务功能、自然、矿产资源条件等。分析这两方面因素对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促进和制约的关系,并根据西部地区当前经济资本、环境资本、社会资本以及人力资本数量,通过政府适当干预,如区域规划、区内调整,以调节这些资本在西部地区的比例,才能最终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相协调的绿色发展(见图1)。

中国西部地区的绿色发展概念框架涵盖自然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并提供服务于四方面资本共同改善和提升的措施与调控方案(图1)。其中,自然资本是所有在社会经济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自然要素的集合。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具有更加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这为西部地区乃至于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西部地区绿色发展的关键在于在确保自然资本的总体质量和数量能满足维持西部、全国乃至亚洲地区未来经济增长和人类生活可持续的基本能源和资源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自然资源过度依赖。经济资本即区域经济资本存量,包括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技术进步、生产能力和可投入经济、社会和人类发展活动以及环境保护的资金。经济资本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基础。它既依赖于自然资本,同时又为自然资本的改善和提升提供必要的投入。人力资本是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经历、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积累。它不仅包括人类的知识、受教育水平、培训水平、劳动技能,同时也包括良好行为习惯以及身心健康状况。

力的西部地区尤为重要。普遍偏低的受教育水平、劳动力技能和居民健康状况是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瓶颈。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组织的特征,诸如道德准则、习俗、以及社会关系等。它们能够通过促进合作来提高社会效率。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理解、共同的价值观以及推动社会协调和经济活动进行的社会共识都属于社会资本。相对于中国的其他地区而言,西部地区具有更为多样的民族文化构成、更为复杂的社会形势以及中国最为严重的贫困问题。这使得西部地区的社会资本的改善难度极大,但却对西部地区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发展方式的社会包容性是西部地区形成“经济强劲增长、环境功能健全和社会公平发展”态势的前提。社会排斥的发展方式可能会进一步削弱社会弱势群体地位、加剧贫困,从而扰动社会稳定之基、影响中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中国西部绿色发展概念框架结合国内外已有的绿色发展经验和西部地区实际,并强调西部地区绿色发展必须与中国其他地区绿色发展进程相协调,亦即西部地区绿色发展应以不危及其他地区绿色发展实现和不损害其他地区经济利益为前提。各区域间绿色发展进程的相互协调将有助于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战略的实现。

3.4西部地区绿色发展的核心特征

中国西部地区绿色发展的概念框架具备环境友好、内生增长与社会包容的鲜明特征。环境友好型增长强调低碳排放、资源高效利用和生产环境可持续“产品”,提倡在追求经济增长同时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的永续性。确保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可持续供给是实现社会经济繁荣、富足的前提。西部地区是中国生态系统最为脆弱的地区,同是也是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的重要生态屏障。这使得环境友好型的增长对于西部地区尤其重要[13]。

内生增长力是指在没有外力推动的情况下,依靠区域经济系统内部作用获取经济增长的动力。内生增长力的培育和提升是当前西部地区最急迫的需求。自1999年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升。统计数据显示,西部12个省份GDP总额已由1999年的4.54万亿元增至2011年的23.20万亿元,增长了4.3倍[14]。然而,这一经济增长成果主要来自于外界资本注入,而非本地技术水平提升和区域人力资本积累等内部动力。一旦国家减少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和政策倾斜力度,西部地区当前的经济增长势头将难以为继。如果不能培育区域经济系统本身的经济增长因子,而是继续依靠国家的大量财政转移支付和外部投资,西部地区是不可能实现长期繁荣的。因此,要实现绿色发展,西部地区必须要强化区域自身的经济、社会、人力和自然资本积累。

社会包容即要消除一切因社会排他性所带来的区域发展不利因素,如,社会贫富差距明显、受教育机会不平等等,是绿色发展的核心特征。社会包容一般可通过建立活跃的地方经济体、改善落后的建筑和自然环境、促进社区参与、保障平等受教育机会、改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实现。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实现社会包容的最大挑战在于协调环境保护、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三者间的关系。尽管近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但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仍在进一步加大。西部农村贫困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并未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获得与其他地区均等的利益。中国仍然约有1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其中大部分分布在西部地区[15]。如果西部地区发展不能很好地克服社会排他性,将会严重制约全国绿色发展的整体水平,并极大地威胁社会安定团结。

4中国西部实施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

本文针对构建的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概念框架并结合当前中国西部发展的现状,提出如下服务于实施西部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

(1)中央政府应当尽快制定和实施“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战略”。明确“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战略”是当前西部地区绿色发展进程中最为迫切的需求。尽管当前已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中国西部绿色发展的政策措施,但仍缺乏一个统筹区域整体推进绿色发展的战略框架。总体战略框架的缺失,使得当前西部地区发展各个方面的目标不能很好的协调和统一,增加了“十二五”规划相关目标实现的难度,并进一步影响未来“五年规划”发展目标的设计。这些无疑会制约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新发展模式的建立以及区域特色资源优势的发挥。

(2)在省级和地方层面将以保护中国西部生态服务功能、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和生物多样性为目的各类生态保护手段(如生态工程建设等)与区域扶贫开发结合起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扶贫开发相关手段的长期有机结合。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工程本身就具有创造新的教育、培训和工作岗位的可能。当前在西部地区实施的生态和扶贫工程项目大多是短期的,且彼此间缺乏联系。这大大削弱了其创造教育、培训和工作机会的能力。西部地区应当更多地将当地居民纳入到这些工程的建设当中,发挥当地人力资本在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工程中的独特优势。

(3)加大对以提升西部地区人力资本为目的的各类工程的投入,强化区域绿色基础建设和生态服务供给,缓解西部地区贫困,提升区域绿色发展进程的速度和质量。经验表明,基础设施(交通、通讯、教育等)建设是有效解决区域贫困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绿色发展所要求的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尤其强调与生态服务供给和保护相关的基础设施水平的改善。无论是西部区域整体还是某一具体地域基础设施的改善都应当尽快推进,而对区域人力资本的关注与提升是确保这些措施顺利推进的根本和关键。

(4)开展财政体制机制改革,提高各级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长期稳定的财政支付促进西部地区绿色发展。当前,中国政府财政投入的重点主要在区域生态环境管理和社会发展方面,且政府财政对这两大问题的财政倾斜在今后仍将继续。不过,当前缺乏统一设计的财政资金使用方式使得这些财政投入的效果尚有提升的空间。鉴于此,要实现中国西部地区绿色发展目标,必须建立绿色发展基金,实行资源税归地方的税收政策以支持地方绿色发展,加速环境财政制度改革。

(5)强化“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牵引作用,将其作为制定差异化区域发展策略并实现区域均衡和绿色发展的重要决策与行动的依据。西部地区是中国的生态功能主要供给区。主体功能区规划设定了不同功能区差异化发展的原则并为西部地区绿色发展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和依据。然而,当前区域分异政策体系的构建还不完善,仍有许多政策的制定并未将主体功能区规划结果考虑其中。因此,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其在执行层面的落实力度,使其在区域均衡和绿色发展道路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不是成为其发展的阻碍。

(6)结合各省发展需求与条件实施以生态城市为发展目标的可持续城镇化发展模式,制定差异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城镇化是保障西部地区绿色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城镇建设可以吸引投资、促进改革创新、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加快农村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然而,如果没有处理好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间的关系,城镇化也会带来集中污染、居民生活质量降低以及区域环境负担加重的问题。

(7)在西部地区重点和限制开发区尤其是贫困集中和区域发展潜力较大地区,鼓励具有区域特色的新型绿色产业的发展。西部地区区域特色与绿色发展相结合能产生巨大的发展潜力。然而这一潜力在当前的区域发展中并未得到很好的体现。当前西部产业发展还是主要集中在有限的几类产业,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有限,产业发展的富民作用不明显。充分发挥区域自然和社会资源优势,培育区域特色产业,对于提升区域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8)加强制度创新以引导长期绿色发展。绿色发展转变的核心在于组织和管理制度的创新,这一观点在中国高层领导人的讲话及国家发展报告中已得到广泛认同。省级和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的缺失以及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的分散,使得体制制度改革对于推进西部地区绿色发展进程尤为重要。以各级政府在横向和纵向协调推进为目的的体制机制创新是西部地区绿色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前提。

总之,如何在确保当前经济增长速度不减缓的情况下,保证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并修复过去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区域绿色发展进程中的最大挑战。这一挑战对作为中国生态系统最脆弱、贫困问题最突出、民族文化差异最显著的西部地区尤为明显。因此,只有遵循西部绿色发展概念框架,制定全新的区域长期综合发展战略,才有可能赢得挑战,实现西部地区的绿色发展。

(编辑:李琪)

参考文献(Reference)

[1]温家宝在斯德哥尔摩+40可持续发展伙伴论坛上的讲话[R/OL].新华网.(2012-04-25).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04/25/c_123036994.htm. [Wen Jiabaos speech in Stockholm 40 Partnership Forum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R/OL]. Xinhuanet.com. (2012-04-25).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04/25/c_123036994.htm.]

[2]国合会.中国绿色经济的发展机制与政策创新[R].2011.[CCICED. Developmental Mechanism and Policy Innovation of Chinas Economy[R].2011.]

[3]亚洲开发银行.迈向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报告[R].2012.[ADB. A Report on The Environment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R]. 2012.]

[4]Balance of Economic Power Shifts[N]. China Daily, 2012-08-24.

[5]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名单[OL].http://www.cpad.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FPB/fpyw/201203/175445.html. [The State Council Leading Group Office of Poverty.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Povertystricken Counties List[OL].http://www.cpad.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FPB/fpyw/201203/175445.html.]

[6]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的通知[R]. 2008. [ The 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Notice On Issuance of ‘the Plan to Protect National Ecologically Fragile Areas’ [R]. 2008.]

[7]亚洲开发银行.迈向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报告[R].2012.[ADB. A Report on The Environment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R]. 2012.]

[8]The Group of Twenty Annual Meetings Summit. Inclusive,Green and Sustainable Recovery[R]. London, 2009.

[9]经合组织.经合组织绿色增长战略[R].2010. [OECD. The OECD Green Growth Strategy[R].2010.]

[10]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2的中国人类发展报告:让绿色发展成为一种选择[R].2002.[UNDP. China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02: Let the Green Development Become a Choice[R].2002.]

[11]胡鞍钢.“十二五”规划与绿色发展[N].文汇报,2010-10-17. [Hu Angang.‘Twelfth FiveYear Plan’ and the Green Development[N].2010-10-17.]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R].2012.[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of P.R. China. Twelfth FiveYear Plan for Western Development[R].2012.]

[13]欧阳志云,郑华.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学机制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2009,29(11):6183-6188.[Ouyang Zhiyun, Zheng Hua. Ecological Mechanisms of Ecosystem Services[J]. Acta Ecologica Sinica,2009, 29(11):6183-6188.]

[1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2012.[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2000,2011[M].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11/2012.]

[15]中国科学院.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R].2012.[CAS. Chin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Report 2012[R].2012.]

作者:刘纪远 邓祥征 刘卫东 李海英

边境地区绿色经济论文 篇3:

广西边境地区民生改善政府作用分析

【摘 要】广西边境地区受历史、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缓慢,边民收入低,贫困范围广,贫困程度深,依靠边民自身能力解决贫困问题难度很大,政府在解决边民贫困、改善边境地区民生发挥着重大作用。分析广西边境地区民生现状、研究政府政策效果、探讨政府政策运用,对改善边境地区民生意义重大。

【关键词】 边境地区;收入;民生;政府

一、广西边境地区民生现状

课题组在2012年8-9月间,对广西中越边境地区八个县(市、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对8个县(市、区)中越边境线0-3范围内的边境居民进行了抽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863份。

1.边境地区居民收入来源和收入水平

边民收入来源排前四位的分别是种植业、养殖业、劳务和边境贸易,2011年家庭平均收入8639元,家庭平均纯收入4641元,人均家庭收入为1842元,人均纯收入为990元,仅为广西平均水平的35%和20%。

2.边境地区居民就业结构

从事种植与养殖等农业生产活动的占53.19%,务工的居民占39.28%。对比课题组在2009年的调查数据,从事种植或养殖等农业生产活动的边民比重下降了23.81%,说明近年来边境地区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等第一产业的边民人数明显减少,从事劳务和边贸等第二、第三产业的边民人数增加较快。

3.边境地区居民文化程度

问卷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边民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占62.92%,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的占22.25%,两者合计占85.17%。边境地区居民大多文化程度较低,是制约家庭增收的重要原因。

4.边境地区居民社会保障状况

(1)医疗保险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有750户,占87.9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在边境地区有较高的覆盖面;在“对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否满意”选项,30.24%的居民选择“非常满意”,21.32%的居民选择“比较满意”,34.41%的居民选择“基本满意”,边境居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满意度较高。

(2)社会保险

边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为86.09%,对当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各项政策满意度为80.36%。

(3)政府补贴

享有“最低生活保障补贴”的居民家庭占35.69%,享有“农业直补”的居民家庭占32.68%,享有“小孩上学免学费及伙食补助”的居民家庭占32.56%,享有“住房改造补助”的居民家庭占37.78%,享有“春节等节日慰问和其他补贴”的居民家庭占9.27%。政府补贴在家庭收入中所占的平均比重为21.61%。

二、政府政策效果分析

1.政府推动边贸发展,使边民受惠

(1)中央政府有关边境贸易政策

1984年12月,国务院颁布《边境小额贸易暂行管理办法》,对边境小额贸易做出了界定,并规定在限额以内免征关税、产品税和增值税。1990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对外贸易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支持边境地区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边境贸易。1996年1月,国务院下发《关于边境贸易问题的有关通知》,规定了边境贸易管理形式。2003年10月,国家颁布并施行《边境贸易外汇管理办法》,对边境贸易的形式、范围、结算进行全面的规范。2008年10月,国家出台6项支持边贸发展政策,加大对边境贸易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2010年3月,国家财政部下发《关于边境地区一般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出口货物以人民币结算准予退(免)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0]26号),规定边境地区采取银行转账人民币结算方式的出口企业,可享受应退税额全额出口退税政策。

(2)广西各级政府边境贸易政策

1996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贯彻国务院关于边境贸易有关问题的通知》,对边境贸易的管理进行了确定和规范。1999年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关于清理规范我区边境贸易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对涉及边境贸易的收费部门、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收费行为进行全面清理和规范。2010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边贸市场建设促进边境贸易发展的意见》,要求培育和建设一批集内外贸一体化的边贸市场,发展边境加工贸易,推进边境商贸物流发展,提升边境贸易便利化水平。2012年5月,为适应边境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了边境经济贸易管理局。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边贸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促进了边境地区边贸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地方财政收入,增加了边民家庭收入。广西统计年鉴显示,广西8个边境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9.12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475.69亿元,翻了5.72番;财政收入从2000年的6.14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52.83亿元,翻了3.12番。广西边境贸易总额从2001年的4.4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75.75亿美元,年平均增速为32.92%,边境8县(市、区)农民平均纯收入从2001年的1685元,增加到2011年的5265元,平均增速为12.08%。

2.政府投资改善边境地区基础设施条件

1999年,国家发起了兴边富民行动,重点解决边境地区基础设施落后、边民生活贫困、边境贸易发展等问题。2000年至2010年的10年间,广西组织实施了两次大规模的边境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中,第一轮大会战从2000年8月开始,历时两年多,投入21.6亿元资金,办了24件实事;第二轮大会战从2008年6月开始,先后投入资金16.2亿元,重点是边境线3-20公里基础设施项目,实施兴边富民行动专项资金项目1194项。

2011年6月,广西开展第三轮兴边富民行动边境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共投入40多亿元,开工建设连接3个边境市、8个边境县(市、区)的5条高速公路,总里程近500公里。

从2000年至今的十多年时间内,政府多渠道筹措近100亿元资金,用于边境地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边境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及边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政府财政政策助推边境地区民生改善

(1)政府加大对边境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2000年,国家实施《全国兴边富民行动规划纲要(2001-2010)》,从财政、资金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边境地区的支持力度。《纲要》规定,以2000年为基数,从2003年开始根据全国经济增长水平,相应增加财政转移支付的规模,连续支持5年。

2007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兴边富民行动“十一五”规划》(国办发[2007]43号),进一步加大对边境地区的资金投入,中央财政继续安排边境地区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主要用于边境事务、边境地区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和加强重点边境口岸基础设施。

2011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兴边富民行动规划(2011-2015年)》,加大对边境地区的资金投入,在统筹考虑边境地区发展的基础上,把民生放在突出位置,采取特殊政策和措施解决边民在生产生活、就业、就医、就学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特殊困难和问题。

2012年4月,财政部出台《边境地区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规定中央财政在年度预算中安排边境地区转移支付资金,省、自治区财政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安排资金与中央财政下达的转移支付资金一并使用,边境地区转移支付资金不要求县级财政配套。

(2)政府在边境地区设立财政专项资金

在中央、边疆省(区)财政设立“边境乡镇建设补助费”,专项用于解决边境乡镇的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的问题,每年每乡镇办好一件事,重点向边境一线乡镇倾斜。

(3)政府扶持边境地区基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高度重视边境地区民生问题,着力改善边境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条件,2010年广西安排3000万元,为边境县的84个乡镇卫生院和1002个村卫生室购置医疗设备;2011年统筹安排2.1亿元,支持边境县的8个县医院、13个乡镇卫生院和1002个村卫生室的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和2013年,分别投入7841万元、8000万元对边境8县的42个乡镇卫生院和114个村卫生室进行标准化建设。

4.政府补贴保障边境地区居民基本生活

(1)最低生活保障补贴

2009年,广西将边境0-3公里范围内8县(市、区)的31个乡镇、192个行政村、1394个自然屯、约34万农村人口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每人每月补助标准为50元(2013年提高至96元,2014年提高到130元);同时,提高对边境0-3公里范围村干部基本补贴标准和困难户家庭口粮补助标准。

(2)医疗补贴

2011年广西财政下发补助资金5140万元,专项用于陆地边境线0-20公里范围内乡(镇)农村居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补助,边境8县约128万农民免费参加新农合,进一步提高边境民族地区农村居民的健康保障水平。

(3)危旧房改造补贴

2009年至2011年,广西共完成边境地区0—20公里范围内5.72万户农村危房和茅草房改造,用于农村危房改造的各级财政补助资金达32.4亿元。

在边境地区,边民家庭收入的近四分之一来自政府补贴,对于贫困家庭来说,政府补贴是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三、政府政策运用及改善

保障、改善边境地区民生,政府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影响,边境地区贫困现象依然存在。完善政府政策,继续扶持边境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边民脱贫致富、民生改善意义重大。

1.加大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广西边境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缓慢,边民收入低,与基础设施落后有很大关系。通过在边境地区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两轮大会战(2000年—2010年),以及从2011年开始的第三轮大会战,广西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有了显著改善,但是依然滞后于边境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尤其以非口岸地区最为明显。

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道路建设,要结合边境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战略和产业布局统筹考虑,具体可以分为四个层次:边境城市、县城和重要边境口岸修通高速公路;一般口岸、边贸互市点修通二级路;乡镇修通三级路;村、屯和边民居住点修通四级路或简易公路。

村、屯和边民居住点道路建设将极大改善边民生产生活条件,国家要从国防建设、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战略高度予以扶持。

2.扶持边境地区发展边境特色旅游

广西中越边境地区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较好的旅游业发展基础。725公里长的中越边境沿边公路及周边地区,风光秀美,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大新县的德天跨国大瀑布、靖西县的通灵大峡谷、凭祥市的友谊关、东兴市的金滩海岸等旅游景点中外闻名。

政策建议:

(1)鼓励社会资金参与边境地区旅游业建设,对开发边境旅游项目、进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单位和个人给予政策优惠。

(2)边境线0-20公里区域内,除保障边民基本口粮的农业用地外,全部退耕还林,在边境地区实施大地绿化工程,消灭荒坡荒山,实现森林全覆盖,全方位保护自然环境,提升生态质量。

(3)边境线0-20公里范围内的工业企业,全部搬迁到工业集中区、跨境经济合作区,保税区。

(4)国家提高对边境线0-20公里范围内居民的补贴标准。

(5)国家对边境线0-20公里范围内基层政府实施财政转移支付,基层政府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工作重点。

通过以上措施,打造边境地区绿色旅游经济带。

3.完善边贸政策,让边民获取更大收益

针对边贸商品批量小、品种杂、附加值低、经营分散的现状,国家要支持边境地区发展地方特色产品和优势产业,提高边境贸易出口商品质量和附加值,把资源优势转化为边贸出口优势;同时,边境贸易是边境地区居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国家应从边境地区实际情况出发,放水养鱼、让利于民,完善、调整边贸政策。

政策建议:

(1)国家适当调整和放宽边贸政策

简化有关进口手续,取消原“三检”重复交叉的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规范收费行为,缩小商品检验范围;鼓励边境地区设立面向毗邻国家的边境出口加工区、保税工厂。同时,放宽进出口经营权的限制,支持、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边境贸易。

(2)给予边境口岸更优惠政策

建议国家提高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的留成比重,大部分用于当地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以增强边境口岸的对外开放力度和后续发展能力;建议国家给予广西边境口岸第三国人员72小时免签证政策,以发展边境旅游业;建议完善国家边民互市贸易政策,不设时间限制,放宽贸易量,简便查验通关手续。

(3)提高互市贸易免税额度

互市贸易的主体是边民,是边民受益最大、最直接的一种贸易形式,对改善边境地区民生、提高边民收入水平、繁荣边境经济有重要的作用,建议提高边民互市贸易免税额度至15000或20000元,并适当放宽边民免税商品品种范围。

4.大力发展边境特色工业

近十年来,边境地区工业发展迅速,工业占边境8县(市、区)GDP的比重不断上升,已经从2000年的14.89%,上升到2011年的41.69%,但目前边境地区工业发展的基础依然十分薄弱,工业分布散乱,缺乏产业配套与协作,以资源开采和粗加工为主,对环境破坏较大。

政策建议:

(1)科学规划工业布局。边境地区所有工业项目要集中在工业集中区、跨境经济合作区,保税区内,政府要严格审批工业集中区,原则上每个县(市、区)批准一个,交通和地理位置条件较好的东兴市、凭祥市可批准2-3个。

(2)明确工业发展项目。鉴于边境地区工业基础薄弱,且缺乏产业配套,因此选择工业项目时,应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型工业项目和利用本地资源进行深加工的工业项目。

5.加快边境地区生态农业建设

广西边境地区多为山区,可耕土地不多且呈零星分布状,不宜推行农业规模化与集约化经营,适宜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生态农业。生态农业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集农、林、牧、副、渔多业于一体,用农家肥增加土壤肥力、用生物方法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维护自然环境生态平衡,其产品被称为“绿色产品”。生态农业将对发展边境旅游业提供强大的支撑。

参考文献:

[1]广西统计局.广西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2013.

[2]广西统计信息网[EB/OL]:http://www.gxtj.gov.cn/

[3]广西新闻网[EB/OL]:http://www.gxnews.con.cn/

作者简介:

熊远光(1962-),男,汉族,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工商管理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民族经济。

作者:熊远光 刘琼秀

上一篇:会计心得体会三篇下一篇:业务员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