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与管理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安全生产与管理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安全生产必须贯穿于电力企业的整个过程,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安全生产,安全管理是电力企业的永恒主题。这样的背景下,对当前供电公司所存在的安全生产和管理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就如何做好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第一篇:安全生产与管理论文

煤矿安全生产与安全管理

【摘 要】我国煤矿安全状况发展很不平衡,国有重点煤矿安全状况良好,国有地方煤矿较差,乡镇煤矿最差1988~1997年10年间乡镇煤矿死亡人数占全国煤矿死亡总人数的73.2%,百万吨死亡率高达10.7。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加大了对煤矿的监管力度,关闭了一批不具备基本生产条件的小煤矿,乡镇煤矿经过了停产整顿,国有地方煤矿深化了安全专项整治,加大安全投入,完善安全设施和装备,增强了矿井防灾,抗灾能力;国有重点煤矿通过国家技改资金扶持以及“一通三防的”,专项检查和重点监控,改善了煤矿安全装备和设施。全国煤矿安全状况有了较大的好转。2003年国有重点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1.080,同比减少了0.17;国有地方煤矿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3.130,同比减少0.7;乡镇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9.620,同比减少2.50。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4.170,同比减少0.83。

虽然近几年来煤矿安全状况形势好转,但与国外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百万吨死亡率较高,重大灾害事故时有发生。其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1、我国煤矿的自然开采条件复杂,井工开采的较多,自然灾害严重。

2、安全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薄弱。

3、受利益驱动,矿井超能力生产。

【关键词】安全法规;灾害处理;救护

第一章 煤矿安全生产方针

一、安全生产方针

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第一”是指在处理安全与生产以及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时,要强调安全、突出安全,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当生产和其他工作与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和其他工作必须服从安全。在计划、布置和实施各项工作时,预先采取有力措施搞好安全;“安全第一”意味着必须把安全生产作为衡量企业好坏的一项最基本的考核指标,并具有否决权;“安全第一”还包含着在矿山生产建设中人是最宝贵的思想,即在一切工作中把职工的安全的健康放在第一位。

“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前提条件,要实现“安全第一”必须做到“预防为主”只有预防为主才能防微杜渐、防患与未然,把事故和职业病防治于形成之前,消灭在萌芽之中。“预防为主”要求预先熟悉并掌握矿山自然灾害因数,预测各种灾害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时空分布,制定矿井灾害预防的处理计划,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同时必须搞好科学管理。文明生产,为职工创造安全,卫生无害的劳动生产条件,消除危害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一切不良条件和行为。

二、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一)、坚持管理、装备和培训的原则

管理、装备和培训并重的原则是我国煤矿安全生产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管理”体现了人的主观动能性。先進有效的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及时装备比较差,只要管理科学,安全生产就有保障。

(二)、推行综合治理的方法

预防事故和危害的一种最佳方法是综合治理。综合治理从系统工程的原理出发,全方位多因素的预防事故和根治事故。综合治理包括改善行政、技术、安全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和采用新技术、新装备以及开展科研和教育培训。

三、落实安全生产方针的标准

安全生产方针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是生产建设和各项工作的指导方针。

1985年全国煤矿工作会议提出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的10条标准:

(1)企业管理的全部内容和生产的整个过程都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任何决定、办法、措施都必须有利于安全生产。

(2)把是否坚持“安全第一”方针作为考核、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标准之一。

(3)把安全工作、安全技术、技措工程、安全培训等列入年度,月份的生产和工作计划。

(4)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落实、尽职尽责,并以履行职责好坏定奖惩。

(5)人、财、物优先保证安全生产需要。安全人员配备齐全,安全物质保证供应,安全资金保证到位。

(6)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执行安全规程、指令和文件。

(7)党、政、工、团一起抓安全生产。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安全生产的全过程。

(8)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之间出现的矛盾,坚持不安全不生产。

(9)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制度化。

(10)坚持文明生产,矿井安全状况保证良好,有安全感。

目前应结合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等新情况、新体质、新要求提出落实安全生产方针的标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方针。

第二章 安全法规

一、法律的基础知识

(一)法律的定义

法律有广义、狭义两种含义:狭义的法律专指享有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我国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广义的法律也就是法,在我国占主流地位的观点认为,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总和。

(二)法律规范的概念

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体行为规范。它是构成法律的细胞,任何法律都是由一个个法律规范构成的。

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应由假定、处理。后果三个要素构成。假定指明适用于该规范的情况和条件;处理指明该项法律规范允许做什么、禁止做什么和要求做什么,是人们行为的标准和尺度;后果指明遵守或违反该规范将受到的奖励或处罚。

(三)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

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也称法律渊源。明确法律规范的渊源,就可以知道到哪里寻找所需要的法律规范,并正确处理不同法律规范之间的关系。我国法律规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1)宪法。由全国人大制定,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国家根本大法,是其他一切法律的立法依据。

(2)法律。包括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如《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下简称《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以下简称《矿山安全法》)、《煤炭法》等。法律的效力仅次于宪法。

(3)行政法规。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由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如《煤炭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行政法规不能同宪法、法律相抵触。

参考文献:

[1]王家廉等.《煤矿安全知识手册》.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2]毕德纯,王子君.《煤矿开采技术》.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

[3]靳建伟/吕志海《煤矿安全》.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2013.1重印)

感谢编者对本次论文做出的贡献

(作者单位: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发展和改革局)

作者:唐宁

第二篇:应急管理与安全管理协作服务企业安全生产

摘要:应急管理和安全管理作为企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范围涵盖了安全生产和火灾、水旱灾害、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从相对单一的生产领域跨越到较为复杂的公共领域,从安全生产事故“可防可控”的管理理念到灾害事故的“防灾减灾救灾”的生存理念转变。管理的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事故易发多发,加之我国很多的企业在应急管理和安全管理相结合体系建设还处于摸索阶段,缺乏成熟管理经验,这些客观条件给当前应急管理带来巨大挑战。本文主要从应急管理与安全管理协作服务企业安全生产进行了分析。

关键字:应急管理;安全管理;协作服务;安全生产。

引言:现如今,很多企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产生的问题还是相对比较多,而应急安全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的最关键部分,可谓是重中之重,而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应急安全管理工作没有顺利的开展,导致生产安全风险加大,本文主要从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应急意识、抓好生产企业应急管理的预防与救援等方面开展应急管理与安全管理协作服务企业安全生产。

一、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制

健全以及完善企业的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制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最关键部分,只有健全并且完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管理人员才能更好对的企业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工作人员才能更好的将工作进行下去,在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制的工作中,一定要注重应急管理,很多企业在设立的时候,都会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制,但是忽略了应急管理机制的建立,导致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不能更好的解决,不仅给工作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风险,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生产风险,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将安全管理和应急管理相结合,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制,以此减少企业的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企业的生产风险,企业在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制时,不能建立太过于广泛或者是书面话的体系,不利于工作人员的履行,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首先,企业可以通过搜集、采访各大一线救援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应急管理专家等等的意见[1],吸取他们优秀的应急管理经验和管理技术,未建立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制奠定基础,从而更好的为企业的安全问题排除隐患,其次,生产企业也需要建立除了企业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制,也要对企业的关键岗位设立相应的应急安全管理预案体系,尤其是对于一些特殊的、高风险的生产企业,可以对那些存在着重大隐患、重大风险来源的产品机械设备等,为其建立专门的紧急管理预案,从而实现每一台产品机械设备一个紧急预案,一项重大隐患一个紧急预案,一项重大危险源一个紧急预案,进而达到了紧急预案的全方位覆盖。最后,要实行"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逐级实行报备管理和审批,以此实现应急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二、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应急意识

应急管理和安全管理的最终落脚点都是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两者目标一致,并且按照上述的层次分析,应急管理涵盖安全管理,安全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在应急管理的很多领域是适用的有效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应急意识,达到应急管理与安全管理协作服务企业安全生产,首先是强化企业员工的应急管理操作实务的培训,将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都纳入企业的培当中,例如:企业人员生产安全技能培训、特种作业人员的资质培训、设备具体操作指导、员工转岗培训等等,让员工不仅能熟练的掌握岗位的生产技术操作,了解到处理应急事件的方式,也能增强自救互救和第一时间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其次,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常识宣传科普工作,把应急管理常识培训列入普法范围之内,通过各种方式给企业的员工宣讲应急预案的主体内涵、紧急程序,并科普事故灾害防范、规避、报警、自救、互救等基本知识,进一步增强企业工作人员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的意识和能力[2]。再者,加强对各级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培养,要把应急管理专业知识作为对党政主干线上的党员干部培养的主要内容,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在应急管理工作的履职能力和管理水平。最后,公司还可通过进行应急演练与模拟,针对公司最容易出现的各类重大安全问题,采取桌面推演、实战演练、仿真模拟等方法进行演习,并在每且年内对公司至少组织开展一次预案演练,并通过演习,进行总结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整改不足,从而增强了预案体系建设的科学性,并通过演练,进一步提高了公司全员反应能力。

三、抓好生产企业应急管理的预防与救援

应急管理是对资源和职责的组织管理,包括事前预防、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处置救援、恢复重建等事前、事中、事后各个环节。因此,企业在应急管理与安全管理协作服务企业安全生产,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一案三制”为基本框架的应急管理体系并逐步深化,强化防管服力度,发挥好应急管理部门的综合优势和各相关部门的专业优势,形成分级指挥、分级防控、分区物资储备,统筹好“总”与“分”关系[3],坚决破除各种不合理的门槛和限制,以应急管理主体责任为中心,督促各主体管理范围内的应急管理责任落实,实现内部风险可防可控不外溢,外部风险可感知可联控。政府部门将预防工作下放给各企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集中力量加强事后救援,构建联防联控机制,打造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立应急救援战备仓库,为企业重大事故救援和社会重大事故救援兜底,“防”与“救”的无缝对接,形成整体合力。另一方面,可以根据管理目标和责任主体划分条块,做到条块结合。政府层面,应该从大安全角度,着重考虑到社会影响较大、危害等级高,涉及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灾难事故方面的管理体制、制度保障、物质支撑和科技支撑等公共安全领域的各个环节的建设与运作;对安全生产企业,实施事前事中落实主体责任,事后实施事故破产退出,并限制进入相关领域。企业事业单位等社团层面,主要根据自身从事行业的特点,严格执行国家法律和法规,为企业内部事故预防负责,响应政府关于企业外部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危害。在个人层面,在履行和行使法定工作义务权利的同时,遵守企业制定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自觉学习[4],提升个人自救、互救与逃生能力,服從企业或所属的社会团体的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的统一安排。另外,企业可以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完胜奖惩机制,做到奖赏分明,以此降低企业安全生产风险。

四、结束语

现如今,很多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都面临安全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影响了工作人员的人生安全,另一方面也关系到行业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企业以及管理者一定要提高对企业的生产安全性重视,开展应急管理与安全管理协作的方式,减少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韩景新. 简析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问题及其措施[J]. 科学与财富, 2019.

[2]岳宇. 应急管理与安全管理协作服务企业安全生产[J].甘肃科技纵横, 2017,

[3]王家强. 生产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对策解读[J]. 科学与信息化, 2019(10):1.

[4]王红汉, 罗育斌, 刘峰,等.生产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2009, 35(9):3.(1):21-23.

作者:吕飞业

第三篇:论供电公司安全生产与管理

摘要:安全生产必须贯穿于电力企业的整个过程,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安全生产,安全管理是电力企业的永恒主题。这样的背景下,对当前供电公司所存在的安全生产和管理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就如何做好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供电公司;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安全管理

文献标识码:A

1 安全生产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安全管理和监管力度不够

(1)欠缺依法治企。有线电视线、通讯线与电力线路同杆架设;项目法人与设计、监理、施工方签订的协议不规范等现象普遍存在。

(2)安全监督不严。由于供电企业安全监察部门人员少,专业知识欠缺,对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经常被一些非生产性事务缠绕,习惯于事故后的调查和责任追究。

(3)近年来,供电企业农村电力设施发生被窃、破坏的情况比较多。窃电给社会和电力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

1.2 安全思想意识欠缺,安全职责落实不明确

目前,电力生产企业都已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制度,也明确了安全生产职责,但存在以下问题:

(1)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只停留在开会讲话,只作一般性、原则性的动员。

(2)分管生产的领导忙于事务性工作,没有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很少分析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问题,没有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3)主管部门将上级转发的事故通报一转了之,既不认真分析,也不提出和落实防范措施。

1.3 工器具使用存在安全隐患

一些使用中的安全工器具质量堪忧,尤其是一些供电所的登高作业器具等安全器具的质量合格率不高。同时,对安全器具的定期检测意识淡薄,报废管理流于形式。

1.4 现场操作不规范

习惯性违章是指定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它包括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有些临时性工作,如某配电修理人员,在没有填写修理票的情况下开始进行修理工作,导致人身触电死亡事故;有些需要停电的作业,在没有停电、验电、挂地线情况下,就开始工作,造成人身触电死亡事故;在处理变压器二次刀闸接触不良故障时,没有对变台停电、验电,未挂地线,严重违章作业而酿成的人身触电死亡事故等等。

2 加强安全生产和管理的策略及建议

2.1 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企业效益的关系

安全生产与实现经济增长是电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两大根本性问题。对企业而言,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既相互矛盾,又辩证统一。在实践中,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矛盾始终存在,合理的安全生产投入,能减少和防止事故的发生,能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从而也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2.2 规范安全制度建设

电力企业应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建立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产工作规定及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制度、教育制度、检查制度、考核制度、监察制度、奖惩制度,以及职业健康监护、女工保护规定等,并定期检查。要用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做到安全监管有章可循。根据国家颁布实施的《安全生产法》《电力法》等法律法规,走依法治安全之路。同时要采取措施确保制度的有效落实,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究。形成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人人关心、共同保障”的良性循环。

2.3 全面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要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管理,不断完善和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坚持一把手负责制,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和计划,将线路、设备划分区域,以线路及配变台区为单位,把安全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实行各级承包。供电企业与农电管理部门,农电管理部门与供电所,供电所与农村电工,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实行《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形成安全生产一级抓一级,一级保一级的局面,将考核指标与部门、班组和个人经济利益挂钩。

2.4 加强设备的综合管理

(1)提高设备的检修质量。合理安排输变配电设备检修计划,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加强设备检修管理,稳步推进输变配电设备状态检修,建立健全输电线路设备状态评估办法。

(2)改善设备性能。增加和完善保证安全的技术手段,加快老旧变电站、输电线路的改造,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和安全稳定水平,提高供电可靠性。

(3)加强监测与跟踪。对一时难以消除的设备隐患,加强监测和跟踪,制定完善的应对预案,采取果断措施,不能存在有任何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

(4)加强设备的运行管理。根据电网迎峰度夏、防洪、防汛等特殊时期保供电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电网设备各个时期的运行管理,对重要输电通道、枢纽变电站定期巡视,重点检查。

2.5 严格分析与控制危险点

危险点不应局限在人身安全方面,应该做到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并重。

2.6 规范标准化作业,杜绝习惯性违章

一是规范现场作业程序,落实现场安全措施,确保现场生产流程的可控、在控。加强现场安全措施标准化管理。保证现场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提高人员失误的防范和控制水平。二是加大人员培训力度。有计划地组织学习现代安全管理知识和安全管理方法,开展安全警示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张蕊.提高安全意识推进电力安全生产[J].安全与健康,2006,(3).

作者:刘晓文

第四篇: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思考与探索

摘 要:近年来,由于我国电力行业的迅猛发展,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因为电力的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电力企业的稳定运营,同时还与人们的人身安全息息相关。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我国经济正在持续、稳定的发展,并且对电能的需求与日俱增,各个行业的正常运作都离不开电力的支持。因此在新形势下,相关电力企业就应该更加重视电力的安全生产,从而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新形势;电力安全;管理

电力行业新形势,指的是在中国当前经济发展下,电力行业发展的新变化与发展。电力企业若想适应经济新常态,则需要科学的认识以及把握电力行业未来的走向,做好基础生产管理工作,合理规划电力企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新能源,扩大非常规油气的应用,提高电力生产的清洁性以及低碳性等,加快智能电网的建设,实现多元化电力生产,以安全生产为中心点,将安全生产管理,作为企业经营与管理的重要内容,做好技术创新工作,以积极的应对新形势的变化。

1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意义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主要是对发电过程、输电过程、变电过程、配电过程等进行管理,确保各个环节的运行安全。电力基本建设安全生产管理,主要是对水电建设过程、变电建设过程等进行管理,从而去确保相关设备的使用安全,以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电力安全生产,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其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收益。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能够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确保人员的操作规范,对于人员安全与企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1]。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对于需要电能支持的行业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交通行业、通讯行业、化工行业等。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对于电网安全具有一定的影响,若是电力安全生产出现问题,会使得电网运行出现故障,从而影响电能的输送。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加强对电力安全生产的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效率,从而去确保电力生产安全。

2电力生产的现状分析

2.1管理观念落后

電力行业发展较快,随着新的电力能源的应用,以及电力生产技术的发展,加快了智能电网的建设,电力生产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使得传统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难以适应现代化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需求,难以确保电力生产安全事故预防以及处理的完善程度。因此,开展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则需要管理者积极的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针对现代化电力生产特点,结合电力企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做好电力生产预防管理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等,落实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责任,采取以人为本的管理措施,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2.2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与正规化没有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

当前的各大电力生产企业对安全管理已经不是很陌生了,但实际工作当中部分电力企业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具体的来说,不仅安全生产管理的总体设计没有策划到位,同时各级的管理人员也存在各自为政,横向协同不足,并没有建立配套的监督管理体制。

2.3企业缺乏对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视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在不断进行更新改革,但是对于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仍然存在忽视的现象。企业普遍重视电力生产的过程,但是对于电力生产管理却相对忽视,没有认识到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未针对电力生产环节制定对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导致电力生产过程的风险增加,严重威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企业缺乏对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视,未将“安全生产”作为电力生产的主要理念,无法实现电力安全生产的标准化、现代化管理,不利于电力企业的发展。企业缺乏对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视,会导致员工缺乏安全生产的理念,容易在工作过程中,为提高工作速度,未按程序进行操作,从而诱发电力生产事故,不仅会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同时还会影响企业的发展。

3新形势的背景下对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探索

3.1加强对于电力生产的维护工作

在进行电力生产的过程中,在其生产安全过多重视的基础上,对其电力生产的维护环节也是其生产管理的一项重中之重。只有质量得到进一步合格,才能够从根本上推进电力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在进行电力维护的过程中,其故障处理、运行调度、技术改进等等都是电力生产的环节,对于相应的电力生产技术管理人员来讲,掌握熟知基本的知识,进一步了解电力生产中对于电力设备如电容器、防雷设置、变压器、隔离开关等都是非常重要的。电力生产操作人员要在掌握了解相应的电力生产基础上,从而不断地将其生产技术运用到生产实践中,才能够进一步对于电力生产安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处理。最终才能够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效果。

3.2要将安全管理制度真正的落实到企业的各部门当中

首先应该在企业当中建立专门的安全生产检查部门,该部门要对企业的各项安全管理的工作进行充分的理解,要保证各项的安全管理措施可以得到贯彻落实,科学的分解各项制度,要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实际的各级操作人员身上。与此同时,还要将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制定比较有针对性的奖励和考核制度,要将安全生产的管理与员工的福利相结合,要利用考核的方法来提升安全管理的工作,促进电力生产制度规范化的有效进行。在整个的电力生产管理的工作当中,基层的操作人员是基础,他们的安全意识以及责任心都直接关系到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因此企业应该对基层岗位的工作人员给予一些补贴,从一定的程度来说,从源头上遏制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潜在有害因素,可以引导基层的工作人员在思想上自觉的形成安全意识。

3.3做好安全文化建设

基于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角度,若想确保电力生产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则必须加强电力安全文化建设,做好管理人员的思想文化建设,使其能够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需要积极的拓展建设途径,做好全面的安全文化建设。加强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文化的宣传,潜移默化的影响员工,使其能够在生产的过程中,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管控。安全文化宣传工作要落实到实处,切不可盲目的开展,走形式化主义,要系统的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向员工传递安全生产知识以及技能。采取人性化管理模式,基于员工的工作实际考虑,合理的分配安全文化宣传的时间与内容,有针对性的培训,譬如对于生产人员,则需要重视加强安全生产技能的培训以及安全意识的培养,对于系统维护人员,则需要做好安全生产原理与生产故障维修等知识的培训,有针对性的解决影响电力生产安全性的各个因素,使得生产的安全性,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3.4引进专业的管理技术人才

为提高企业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效率,需要引进专业的管理技术人才,从而去提高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引进专业的管理技术人才,其具备先进的电力生产安全管理知识,并且拥有专业的电力生产技术,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能够为企业电力生产提供有效的指导,有利于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助于企业的未来发展。引进专业的管理技术人才,能够有效地改善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并且针对企业电力安全管理的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策略,能够有效地规避电力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风险,从而去提高企业电力安全生产的可靠性。

4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行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电力企业就应该对电力安全生产加以重视,从而不断提升我国电力生产安全的管理水平。因此,电力企业就应该将安全制度落到实处,并且加强对安全工器具的管理以及强化员工安全意识,从而使安全生产深人人心,为电力企业安全、稳定的运营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国起.浅谈新形势下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思考与探索[J].化工管理,2016,(35):337.

[2]宋伟.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管理思考与探索[J].电子测试,2016,(1):90-91.

作者:施华山

第五篇:流域水电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实践与管理探索

摘 要:本文针对自然灾害频发特点,从预案衔接、演练方案制定、实战演练、应急物资准备等方面对做好流域水电站应急管理进行了阐述,为水电站应对极端情况下地质灾害事件,确保人身安全,迅速恢复生产,提供了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地质灾害;预案衔接;应急演练;物资准备;演练评估

引子

我国一些区域自然环境特殊,地质条件突出,加上极端天气等不可控因素,发生自然灾害是必然的,且自然灾害突发性强、影响大、救援难度大,如何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尽量减轻或减少损失,一直是国家、地方、企业探索的课题,当前,除运用各种先进科技外,作为企业,研究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如何有效应急,保证人身安全,迅速恢复生产这一重要课题,越来越迫切。

集团公司投运水电站大坝118座,其中四川区域24座,在国家能源局大坝安全监察中心注册大坝58座,其中四川区域占21座,数量居各区域第二位。

狮子坪、泸定大坝风险隐患是国家能源局大坝安全监察中心重点关注的两个项目,且都在四川,尤其是狮子坪大坝性态不良,存在隐患。集团公司领导多次批示要求,坚持预防、治理和应急多管齐下,在隐患治理的同时,把应急放在首要,防患于未然。从汛期极端气候、地震等最不利因素出发,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实战演练,做到有备无患,显得非常重要、非常必要、也非常及时。

一、演练情况

为检验各种突发事件叠加极端情况下的应急处置能力,探索水电站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新模式,华电集团公司在华电四川杂谷脑公司狮子坪电站举行大坝安全及地质灾害综合应急演练。

杂谷脑河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岷江右岸一级支流,杂谷脑河流域洪水年际变化不大、过程变化较为平缓、复峰居多,历年最大洪峰流量的最大值为489m3/s,最小值为171m3/s,洪峰一般为3~7天,单峰历时2~5天,峰顶历时2~5h。洪水过程具有洪量集中、洪峰相对较低、涨落缓慢,峰形偏胖,历时较长的特点。流域的主汛期为6~9月,年最大洪峰流量均出现在该段时期,其中又以6~7月份出现机率最多。

狮子坪水库为杂谷脑流域龙头水库,大坝设计1孔泄洪洞,底板高程2532m,最大下泄流量267 m?/s;底部设有1孔放空洞,底板高程2417.6m,最大下泄流量583m?/s。2020年10月,狮子坪大坝下游侧右岸国道317线沙坝段山体滑坡,存在山体滑坡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风险,可能威胁下游沿岸居民及流域各级电站的安全。理县政府和杂谷脑公司均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并建立联动机制。

此次演练结合狮子坪电站大坝及下游山体滑坡等具体情况,编制洪水、地震、堰塞湖等自然灾害叠加的演练方案和脚本,设置防洪度汛、地震、人身伤害、大坝电源中断、堰塞湖五个演练科目。采用“现场实战+视频展示+解说+点评”演练模式,全方位展示演练过程。主要演练指挥体系运行、各级协调联动、现场应急处置及信息传递等内容。演练经过如下:

杂谷脑公司接收到政府暴雨预警信息后,按预案预警汇报并成立应急指挥部,启动Ⅲ级应急响应;经理县防办同意,狮子坪电站开闸泄洪;随着降雨持续,防汛应急响应逐步提升至Ⅰ级,按预案搭设阻水墙、加密监测、加大泄洪量。在防汛Ⅰ级应急响应期间,狮子坪电站周边发生5.6级地震,现场人员及村民主动应急避险,救治伤员;地震造成大坝电源中断并形成堰塞湖,危及大坝及下游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杂谷脑公司立即进行监测汇报,联动华电四川公司及集团公司分别启动Ⅰ级、Ⅱ级响应,配合政府进行人员疏散、停机避峰、拦蓄洪水等应急处置工作,最终成功处置堰塞湖、洪水、大坝电源中断等突发事件。

二、持续改进

本次演练领导高度重视,全员参与,预案演练模拟各种突发事件叠加影响,情形复杂,涉及现场所有人员、周边村民、四川公司、集团公司、各级政府,实战演练应急指挥、应急响应、应急资源调配等众多内容,为处置同类事件积累了经验。

1.方案策划周密,实战性强。演练方案针对狮子坪电站实际,设置科目多,应急处置复杂,逻辑清晰。叠加洪水、地震及堰塞湖等极端情形,涉及人员多,需协调资源多,事态发展变化迅速,部分内容超出预案,演练难度高。

2.预警研判准确,信息通畅。根据天气及水雨情的变化状况、灾情与险情的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及时进行预警,险情信息传递快速、准确,信息程序报告流程完整、规范。

3.响应机制完善,反应快速。演练响应级别判据清晰,衔接关系科学合理,施策精准根据险情程度及时启动相应级别应急响应,应急响应迅速,措施有力。演练中杂谷脑公司部门与公司防汛办、应急办联络畅通;与区域公司、集团公司响应衔接合理顺畅;与政府防汛办及理县医疗、救援、交通等部门有序配合,协同救援,处置得当。

4.应用科技装备,重点突出。雨水情大数据演算和洪水精确预报,为防洪抢险指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无人机高空观测山体滑坡、堰塞湖及搜寻受困人员,使用无电液控应急操作器在最短时间内启闭底部放空闸门,完成大坝电源中断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操作。针对地震、洪水等灾害特点,对水電站大坝、滑坡体、堰塞体等重点区域或设备进行监测和巡视。

5.创新演练方式,逻辑清晰。采用“现场实战+视频展示+现场解说”的模式,现场解说分工明确,一人负责讲解事件主线,推动事件发展,一人负责背景解说描述,重点突出、层次清晰,全方位展示演练过程。

6.坚持以人为本,中心突出。以保人身安全为首要任务,第一时间撤离危险区域人员,防止次生灾害;履行社会责任,帮助周边村民撤离疏散,及时救治受伤人员。

通过本次实战演练,对预案进行检验,对队伍进行锻炼,对程序机制进行磨合,达到预期目的,但也发现了不足,需要改进完善。

(1)各级预案衔接存在不足。外委单位与基层企业,基层企业与地方政府、区域公司及集团公司的预案衔接条件不够清晰,如基层企业启动I级响应,未达到地方政府II响应触发条件。

(2)信息传递存在延迟。突发事件发生后,事件信息传递方式单一,未有效传递到岗位个人以及周边居民。

(3)极端异常天气频发应对不足。预案中无应对极端天气的预测评估。

(4)观摩手册信息不够全面。电站数量、机组台数、总装机、流域图、应急资源、应急组织机构、预案体系、响应等级划分等内容未在观摩手册中体现。

三、启示与探索

华电集团公司建立健全“集团级-区域级-基层级”三级应急机制,编制有防汛、地震及地灾、垮坝、信息安全、设备事故、大面积停电、厂用电全停、人身事故等应急预案。健全应急组织体系和应急救援队伍,规范应急程序,明确各级应急机构和责任人职责,完善信息报送流程。按照“属地为主,分级管理”原则,以基层企业为主调查企业内外部应急物资、专业队伍、应急装备、医疗等资源,并建立联系协调机制。根据事故性质、危害程度、事态发展和控制能力编制分级响应标准,将外委单位纳入企业应急管理体系,梳理完善外委单位及企业各部门与企业,企业与区域公司、集团公司以及地方政府预案,各级预案有效衔接。对可能涉及到人员开展应急响应流程、信息报送、应急处置措施等培训,开展一专多能培训,在自身熟悉专业基础上,进行创伤、触电等综合培训。完善配备应急救援装备物资。各企业根据自身实际配置有实时监控系统、应急广播系统、人员GPS定位系统、无人机、无电液控操作器等系统或科技装备,配备有防洪沙袋、挡水板,防洪泵,警报器、冲锋艇、食品等物资。

1.各级应急预案必须有效衔接

电力企业要建立“集团-区域-基层”三级分级联动机制,各层级分别设定I、Ⅱ、Ⅲ级响应,且应自上而下设定分级响应条件,集团公司首先要设定好I、Ⅱ、Ⅲ级预警和响应条件[1],预警分级和响应分级标准设置合理,设定时要考虑“区域和基层”预案衔接问题,尽量压边联动响应,设置过高,达不到应急处置的目的,设置过低,区域或基层企业可能出现“越级”响应,造成资源浪费。如集团公司设定100年一遇洪水为I级响应条件,区域公司设定20-50年一遇洪水为I级响应条件,基层企业设定20年一遇洪水为I级响应条件,目前多数水库防洪设计均超50年或更高洪水标准,20年一遇洪水启动I级响应存在“越级”响应情况,还可能出现20年一遇洪水标准达不到地方政府I级响应条件,无法与政府有效衔接。同时,启动应急响应时,应发布上一级响应预警,做好响应准备。

2.应急指挥体系权责必须清晰

为保证应急体系的高效运转,必须实施统一的指挥,形成清晰的指挥链,也就是在某一时间,只能有一套指挥体系发布命令,其他应急管理机构服从指挥。

一些事态发展及应急的扩大,需要提升应急等级,应急指挥权限在企业内部、上级公司或地方政府之间转移。如企业在处置洪水时,由防汛领导小组指挥;洪水叠加地震时,地震应急指挥部对地震、防汛实施统一指挥;达到上级公司应急处置条件,上级公司接管指挥权;如地震后果严重,地方政府统一指挥应急处置,企业服从政府指挥。

事态得到有效控制,在最高指挥体系未宣布解除应急响应或转移指挥权限,各参与的应急机构应继续服从统一指挥,直到响应解除或结束。

演练应遵从预案,在预案范围内的,按流程开展应急处置,预案范围外的,在政府、上级公司领导下进行应急处置。

3.预警、信息报告及发布必须及时全面

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对应急处置至关重要,是能否成功处置突发事件的关键环节。一是根据事态发展情况和设定的预警条件,及时发布风险预警,信息报告和发布时应急处置的关键环节,要“第一时間”将各种事件信息汇总到指挥体系,同时,指挥体系指令需要有效传递至所有受“影响”人员。二是企业内部各值班点应按照流程将人员、设备、受损及影响情况报告至防汛办、应急办等机构,企业须将事件信息对口汇报至政府值班室及各职能部门、省电力调度中心、区域公司,区域公司向能源监管办和集团公司对口汇报。三是信息传递方式应多形式多渠道。通过新闻媒体、广播电台、电话、手机、短信、高压喇叭、手摇式警报器、敲锣、口头通知等各种方式及时将信息进行发布,有效传递到影响人员,并向社会及时发布处置进度,正确引导舆论。

4.应急抢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2]”,应急抢险工作必须以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为首要任务。一是对已有地灾隐患点进行隔离警示,采用无人机对易滑坡路段进行巡视检查,堰塞湖风险消除前,严禁人员进入大坝底部廊道等危险区域,危险区域人员应主动撤离避险,防止发生次生灾害。二是地震、洪水、堰塞湖等突发事件,影响范围大,超出企业处置能力时,应立即将实际情况报告政府,请求政府支持。政府相应启动应急响应,企业应在政府统一指挥下,全力配合政府开展应急抢险工作,提供专家、抢险物资、抢险机具、应急车辆等。三是突发事件情况紧急、复杂问题,成立专家组,为应急决策提供技术支撑,科学处置。使用国内外成熟先进的科技手段或特种装备,如生命探测仪、内窥摄像、机器人等,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5.源头管控风险隐患是关键

后期应急准备再充分,也不如事前预控,源头管控风险隐患尤为重要,所以要将风险隐患防范关口前移,由事后应急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将风险隐患彻底消除在萌芽状态。在基建设计施工阶段,把好设计关,严控施工质量,堵住隐患源头;建立风险隐患“治理-防范-应急”的综合管理模型,一旦出现重大风险或重要隐患,综合分析研判隐患风险,针对不同情况,从最严重的后果考虑,制定应急措施,做好充分的人员、物资准备,开展实战演练。

四、结语

极端地灾情形下水电站应急处置十分复杂,不确定性、突发性、影响范围广等特征十分明显,建立完善应急体系,注重人员培训演练,完善应急资源,开展应急实战演练,及时有效应急处置,是水电站抵御极端情形下地灾事故,降低危害后果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吴宗之,刘茂.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分级、分类体系及其基本内容[C].全国第二次安全科学技术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0:15-18.

[2]任晓明.应急预案以人为本[J].林业劳动安全,2010(1):23-25.

作者简介:刘勇(1980—)男,汉族,四川广安人,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安全生产管理。

作者:刘勇

上一篇:毕业语文论文下一篇:安全科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