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监督管理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安全监督管理论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在煤矿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安全生产的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煤矿安全管理的质量,也不利于我国煤矿产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相关部门需要联合煤矿生产企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的意识,认识到行为安全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减少意外事故发生的概率,从而推动煤矿产业的进步。

第一篇:安全监督管理论文

架构安全管理体系 提升安全管理质量

【摘 要】安全是永恒的主题,如果没有安全防火墙屏障或者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安全事件,就会造成很大的社会负面影响,以致延缓经营发展速度。

国有企业尤其是传统型国有企业安全生产共性风险点为:点多、线长、面广,且系统庞大、人员复杂,消防安全、治安安全、交通安全等重要环节比比皆是,外包队伍参差不齐、管理容易漏管失控,这些行业特点决定了国有企业时刻面临巨大安全风险和不可控因素。比如,天津港特重大爆炸安全事故,就是典型的风险积发。为规避安全风险的发生,则需要着力构建一套“横向全覆盖、纵向全链接、全局一盘棋”完整的网格化安全管理责任执行体系。

【关键词】组织体系;执行体系;督导体系;标准化体系

一、建立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体系

要根据“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组织保障体系,健全强化安全管理责任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安全保障水平。一是健全各层级“安委会”组织。通过安委会组织落实领导责任,党政领导任安委会主任,承担安全生产第一責任人的责任;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承担安全职责;职能部室“齐抓共管”,分担安全工作。二是基层公司“安委会”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安全工作格局。

二、建立安全管理责任执行体系

一是强化“大安全”理念建设,提升全面安全意识。建立健全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大安全”理念体系,并从“两个到位”(第一责任人到位、第一执行人到位),“兩个意识”(全员安全意识、全员维稳意识),“两个包案”(安全工作包案、维稳工作包案),“两个零指标”(安全工作零指标、维稳工作零指标),深入推进安全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意识。二是建立纵向到底,责任到班组、到岗的安全管理责任执行体系,签订各层级安全目标责任书,加大各级安全管理责任执行力度,切实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形成责任体系、环环相扣的“责任链”。三是及时签订《法人授权委托书》,按计划修订《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考核管理办法》《安全考核管理细则》等管理制度,确保思想法制观念到位、安全责任到位。

三、建立安全检查督导体系

1.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明确责任区划分,主要做法是监督基层公司履行各自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职责,在此基础上明确班子成员责任区划分、安全员责任区划分,履行安全职责。

2.履行法律义务,大力强化“红线”意识、“底线”思维,扎实做好各项安全管理工作。

3.推进两个机制化、常态化的建设,通过基层级公司互查与专业组复查以及专业部室集中查和日常抽查等形式,形成隐患排查机制化,督导隐患整改常态化,进一步提高对安全检查面的覆盖和安全会诊的准确度、严谨性,有效强化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整改质量。

4.实现安委会召开与收集子公司班子成员检查记录本同步,依照安全检查技术标准对领导责任区检查情况是否按制度落实、闭环进行审核,并将结果和指导建议进行通报,形成监督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落实安全责任机制化、常态化,为安全管理工作筑牢了坚实的防线。

四、建立安全标准化体系

国有企业安全管理要坚持依法、依规、依标准,逐一落实安全法律有关法条,确保安全管理措施合法、合规、合规范;要依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建立贴近企业实际的安全标准化建设;最终形成企业制度管理标准和企业安全管理技术标准。同时,各层级公司均要积极参与属地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确保标准化推进不脱节。

五、建立岗位安全体系

1.要按照企业特性确立各层级单位“一企一标准、一岗一清单”安全岗位职责工作。

2.要以提高管理人员意识和专业人员及员工安全素质为目的,扎实推进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全员安全意识。主要做法是利用各层级安委会会议与培训同步常态化;法规制度培训常态化;岗位规程培训常态化;外请专业机构培训常态化;知识答卷常态化以及“安全大讲堂”、安全知识常态化。

六、建立安全考核体系建设

为规范安全生产管理,明确和落实安全生产目标及责任,促进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落实,保障企业和人员财产安全,提高管理人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以及居安思危,防微杜渐观念,要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考核办法,明确奖惩要素,做到物质鼓励和约束机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提升安全管理质量,确保企业安全稳定健康运行,为社会主义事业做更大贡献。

作者简介:

王鸿飞(1981—),男,山东省菏泽市人,职务:安全保卫部部长,注册安全工程师,学历:研究生,工作单位:北京金泰集团有限公司东城分公司,研究方向:法学、党史党建、安全管理学。

作者:王鸿飞

第二篇:严格安全管理规范 确保燃气管理安全

2020年9月25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北京市燃气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规定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一部引领首都燃气高质量发展的地方法规。本文详细论述了《条例》修订的背景过程和主要修订内容,以及如何更好地推动新《条例》的贯彻落实。

一、《条例》修订的背景和过程

为适应北京市燃气行业初期快速发展的需要,规范市场环境,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2006年11月召开的北京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第一部《北京市燃气管理条例》,并于2007年5月1日正式施行。

(一)《条例》修订的必要性

《条例》实施十多年来,对加快燃气设施建设、发展首都燃气市场、提高燃气普及率、保障燃气供应、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城市运行对天然气的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燃气市场结构的变化、市场主体多元化和各类用户用气的需求变化等,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供应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使用安全管理薄弱等。特别是近年来燃气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安全管理形势比较严峻。原《条例》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城市发展和城市燃气供应精细化管理的新需要。

(二)《条例》修订的工作基础

北京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高度重视抓好燃气安全管理工作。燃气行业主管部门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聚焦燃气安全管理突出问题,区分轻重缓急,进行探索实践,为《条例》修订奠定了实践基础。一是编制出台《北京市液化石油气发展建设专项规划》,实施液化气气源供应特许经营制度,优化布局全市液化气供应体系。二是与城管执法部门联合印发《北京市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和使用安全管理暂行规定》,进一步明确供气企业和用户的安全主体责任。三是与公安、检察院、法院和城管执法等部门联合印发《办理盗窃燃气、破坏燃气设备设施违法犯罪案件的工作意见》,为严惩违法行为提供了操作性很强的法律制度,积累了有益经验。

(三)《条例》修订的主要历程

为有效防范和应对燃气安全隐患,加强燃气管理,提升燃气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将《条例》修订列入2020年立法计划,并成立工作专班。从1月开始,各项工作紧锣密鼓,环环相扣,有序推进。4月中旬,专班领导带队多次到北京燃气集团、北燃实业集团、北京液化气公司开展专题调研,听取50余个市区相关部门、众多用户和燃气企业的意见;多次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广泛听取修法意见建议,并书面征求了20余个市政府相关部门的意见建议,就重点难点问题与相关部门反复协调。在修订草案报送人大常委会一审之前,即政府调研起草阶段,工作专班对条例的修订思路、核心条款、制度设计和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对主要修改内容达成了共识。经北京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讨论同意,修订草案经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后,2020年9月10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第七十四次党组会议研究了《条例》的立法工作情况,并形成书面报告正式报送北京市委。9月25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

二、《条例》修订的主要内容

新的《条例》由原来的七章五十三条修改为七章七十二条,主要的修改内容包括五个方面:

(一)明确安全监管的总体要求,统筹燃气事业发展

发挥燃气发展规划的引领作用,修订草案明确规定将燃气气源和种类、燃气设施建设要求、燃气安全保障措施和瓶装液化石油气经营管理规范等内容纳入燃气发展规划(第七条);同时,对企业开展燃气经营活动的,增加了应当符合燃气发展规划要求等许可条件(第十六条)。

明确了城市管理、城管执法、应急管理、市场监管和消防救援机构等部门的监管职责(第四条)。

建立燃气供需状况的监测、预测和预警机制,健全燃气应急储备制度,加强对用气供需的整体统筹(第十四条)。

推动减少瓶装液化石油气的使用,授权市政府根据燃气发展和燃气管网建设情况,制定瓶装液化石油气的替代措施,划定禁止和限制瓶装液化石油氣使用的区域,并向社会公布(第十五条)。

(二)明确燃气供应企业的安全管理规范,保障燃气安全稳定供应

创新燃气经营许可实施方式,明确本市对管道天然气经营、瓶装液化石油气气源供应实行特许经营(第十七条)。

规定本市实行瓶装液化石油气实名购买制度,燃气供应企业应当如实记录用户基本信息及气瓶相关信息(第二十四条)。建立瓶装液化石油气直接配送制度,明确非居民用户购买瓶装液化石油气的,由燃气供应企业统一配送、安装气瓶,提供用气安全检查服务。居民用户选择直接配送方式的,燃气供应企业也应当提供用气安全检查服务。逐步推进居民用户购买瓶装液化石油气直接配送(第二十五条)。

明确液化石油气充装企业应当从取得特许经营权的气源供应企业采购气源;销售的瓶装液化石油气应当来源于燃气发展规划确定的服务区域内的充装企业。燃气供应企业应当按照规定逐步建立气瓶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第二十六条)。

明确应急管理、城市管理等部门发现燃气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有权责令立即排除,要求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相关设施、设备(第五十条)。燃气供应企业因故关停的,由城市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指导、督促企业做好相关安全处置工作(第五十四条)。

(三)明确燃气用户用气规范,加强燃气供应企业保障责任

明确燃气用户应当对燃气使用安全负责,由燃气供应企业加强对燃气使用安全的服务指导和技术保障(第五条)。

明确燃气供应企业受理非居民的用气开户申请的,应当对其用气环境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不得与其签订供用气合同,不得供气(第二十条)。

明确燃气供应企业定期实施免费入户安全检查(第二十三条);用户无正当理由拒绝安全检查,或者存在安全隐患且拒不整改的,燃气供应企业应当对其暂停供气或者限制购气(第三十一条)。

明确燃气用户应当安装、使用符合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设施设备、燃气燃烧器具和安全保护装置等(第二十七条)。

明确不得向签订供用气合同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购买燃气等一系列安全用气责任(第三十条)。

对燃气供应企业和用户之间的燃气设施维护、维修责任,以及相关费用承担作了具体规定(第三十三条)。

(四)健全燃气设施保护机制,防范燃气设施安全事故

要求建设单位与燃气供应企业在施工前共享燃气管道安全防护信息,查明地下管道信息资料,组织制定安全保护方案,签订安全监护协议(第三十七条)。

要求施工单位负责落实安全保护方案,监理单位发现地下管道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或者暂时停止施工(第三十八条)。

明确燃气供应企业应当履行施工现场指导等安全监护责任;发现工程施工未签订安全监护协议或者未制定安全保护方案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向执法部门报告有关情况(第三十九条)。

针对盗用燃气和损毁燃气设施,健全了行为认定的技术支持和行政执法机制(第四十六条)。

(五)进一步明确法律责任,加大处罚力度

对本次修订新增的需要规范的内容逐项增设处罚措施,包括燃气供应企业实施安全检查、瓶装液化石油气直接配送和向存在安全隐患的用户供气等(第五十七条、第五十八条、第五十九条、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三条、第六十四条、第六十五条)。

对原条例已规定法律责任的违法行为,包括未经许可从事燃气经营活动和用户违反安全用气规范等,按照国务院《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等上位法,提高罚款额度,加大处罚力度(第五十五条、第六十条、第六十二条、第六十六條、第六十七条)。

此外,新增一条作为第七十条,与北京市街道、乡镇综合执法等相关规定做好衔接,为开展燃气管理基层执法活动预留了空间。

为适应燃气管理重心由注重事业快速发展转向强化安全管理规范的需要,本次修订设计了严格的燃气安全管理制度,以实现以下三个管理目标和要求:

一是全覆盖。将燃气管理规范从管道燃气扩展到瓶装液化石油气,加强气瓶充装、存放、配送和使用各环节的安全管理要求。

二是全链条。细化燃气供应企业的安全供气责任和安全用气服务保障责任,强化燃气用户的安全用气责任,加强政府各部门的安全监管责任,筑牢全链条安全防线。

三是全方位。加强市政燃气管道及其周边范围的安全保护要求,落实建设工程施工各方的地下管道保护责任,明确用户燃气设施的维护、维修责任,全方位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运行。

三、持之以恒推进《条例》的贯彻落实

为更好地推动《条例》走进千家万户,将贯彻落实新《条例》转化成每个居民的自觉行动,按照北京市贯彻落实《条例》动员部署大会要求,市级燃气主管部门制定了工作方案,并陆续制发相关配套文件。

(一)落实各方法定责任

一是进一步细化燃气供应企业承担的供应保障、安全生产和用户服务等主体责任,细化燃气用户承担的用气场所安全、用气设备设施安全、正确操作使用燃气和燃气燃烧器具的主体责任。

二是联合市场监管、应急管理、消防救援、道路运输和城管执法等部门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好各自涉及燃气的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职责。

三是各相关行业管理部门按照《条例》规定,将燃气使用安全纳入各自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管理范畴,细化工作内容,督促抓好落实。

四是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和各区政府进一步规范和明确街道、乡镇承担的燃气监督检查职责和行政执法职责,建立台账,掌握情况,引导居民向合法供气企业购气并形成固定服务关系,发现和打击气贩游商等非法经营行为。

五是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细化查处燃气供用气违法行为的执法裁量标准,确保科学公正执法。

(二)加强普法宣传力度

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条例》宣传贯彻活动,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分期分批组织全市城市管理及相关部门、燃气供应企业、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企业和燃气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进行专题培训,全面细致解读《条例》的章节、条款。通过电视台、电台、官网和纸媒等媒介,向社会广泛宣传《条例》的工作内容,营造安全、科学、节约使用燃气的社会氛围。

(三)及时出台配套文件

《条例》的规范运行离不开各项配套文件的出台实施。市级燃气行业主管部门应该发挥牵头作用,会同各相关部门,加强顶层设计,加快配套文件制发速度。这些配套文件主要包括:修订出台居民和非居民燃气供用气合同,修订出台燃气供应企业对用户安全巡检的管理办法,制定出台瓶装液化石油气实名制购买和配送管理办法,制定出台推广应用智能化燃气计量表和户内安全防护装置的支持政策,制定出台加强出租房屋燃气使用安全管理的措施和强化施工作业对燃气设施的保护措施,等等,切实保障《条例》良性运转和取得实效。

学习贯彻落实《条例》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更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各类燃气企业和广大用户树立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履行法定义务,推动《条例》落细落实,促进燃气事业高质量发展,确保首都能源供应更稳定、更安全,人民群众增添更多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责任编辑:荣荣)

作者:蒋志辉

第三篇:煤矿安全管理中行为安全管理的应用研究

摘 要:在煤矿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安全生产的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煤矿安全管理的质量,也不利于我国煤矿产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相关部门需要联合煤矿生产企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的意识,认识到行为安全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减少意外事故发生的概率,从而推动煤矿产业的进步。行为安全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具重要的地位,不仅关系到煤矿的生产质量,对经济效益的实现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在煤矿安全管理過程中,应该加强法制法规的建设,保证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行为的安全性,从而有效提升煤矿安全管理的质量。本文主要研究行为安全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煤矿 安全管理 行为安全管理 应用研究

1 煤矿安全管理中的行为要素分析

首先,煤矿企业的管理者要结合煤矿产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并针对市场的行情,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目标和管理条例,从而确定安全生产的操作流程和基础应急方案,方便管理人员在生产现场随时监督。其次,管理者也应该认识到安全思想和意识的重要性,为生产人员定期开展必要的安全讲座和培训,加强人员之间关于安全信息的交流,从而使其能够安全操作设备和机器,提升设备使用效率的同时,改革并优化煤矿生产条件。再次,还应该健全建设安全生产和管理的组织机构,明确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之间的权利和职责,分工明确,严抓生产和管理质量。最后,管理者需要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工作的交流会,解决生产和安全管理之间的矛盾和问题,在不断总结工作经验的情况下,加强煤矿生产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从而促进煤矿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确定合理的安全工作政策和管理目标,是保障煤矿生产管理工作顺利展开的关键,也是优化行为管理质量的准则;通过修订安全操作流程,总结安全管理经验,是实现安全管理目标的基础;展开安全培训工作,保证安全管理信息的即时共享,建立激励制度激发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是促进煤矿安全管理的必要条件。因此,各要素之间环环相扣,彼此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发展,不仅构成了煤矿安全生产的主体,也影响着煤矿安全管理质量的发挥,对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作用[1]。

2 当前煤矿安全管理中行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忽视了对行为过程的监管

在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组织规划中,生产人员作为煤矿生产加工过程中的主体,其行为将直接影响到煤矿安全管理的质量,因此,强化对生产人员行为的监管具有重要意义。但实际的情况却是,很多煤矿企业管理者过于重视生产结果,忽视了对生产过程的监管。例如在煤矿开采和运输的方面,仅对矿工的行为严加监管,却没有监督整个开采流程,导致很多环节技术不规范。再加上煤矿企业人员行为和考核之间的关系不紧密,对矿工和生产人员行为进行统计,无法真正意义上反映整个煤矿工作流程。导致的结果就是管理者过于重视对矿工安全的统计结果,却没有及时改进开采和运输过程中不安定的因素,缺乏制度的执行力,也没有对过程控制予以应有的重视,使得煤矿开采和运输人员严重缺乏安全意识,一不小心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2.2 重视检查而忽视了参与行为的重要性

在整个煤矿产业中,安全管理人员需要承担煤矿开采、运输、生产等多个环节的安全管理,其责任相当重大。但是实际的情况却是,很多煤矿企业中的矿工和生产人员都没有积极参与到生产安全管理和行为安全管理等工作中,因此也就无法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制度。与此同时,虽然很多煤矿企业的管理者和行政人员已经制定了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制度和政策,但是这些条例却没有落实到安全生产的实处,也就是在具体的生产工作和安全管理中没有体现,因此很多生产人员和矿工都是在被动的状态下从业工作的,自身的安全责任意识相当薄弱。再这样的管理状态下,不仅无法保障矿工和生产人员的自身安全,同时也严重制约了煤矿工作的有序展开。

3 煤矿安全管理中行为安全管理的应用研究

3.1 行为安全管理的前期准备阶段

首先,应该建立一支行为安全管理小组。煤矿企业需要认识到明确分工的重要性,推举矿长、负责安全生产的管理人员、生产小组的租场以及基础工人等。矿长负责每天工作任务的下达,管理人员负责日常安全行为的监管,并及时督促各部门生产工作的执行情况。其次,煤矿企业的领导小组也应该定期接受行为安全管理的培训和指导,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视察的内容、考核机制的建立和评估等,从而促进有效煤矿安全管理机制的建立。最后,应该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行为进行合理监督和评估,专业人员通过分析煤矿企业的生产数据和企业利润等,对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的不安定因素进行排除,从而为煤矿企业营造安全舒适的生产环境,保障煤矿产业的有效发展。

3.2 具体观察的阶段

首先,应该编制有效的行为安全观察检测表。煤矿企业中行为安全管理小组的各成员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和本部门的经营效益,并依据煤矿生产的行业条例等,对生产中不安定的因素和事故进行调查,从而确定其影响因素。例如调查矿工和生产人员的身体素质是否完善、防护装备是否科学以及操作是否符合规范等。其次,有效下达安全命令。企业中行为安全检测和观察小组需要对安全行为的事实情况进行分析,并将分析后的结果下达给每一个成员,提升其安全意识。再次,对观察员进行培训和指导,培训内容包括使其准确了解生产人员的行为,确定安全行为的种类,并掌握不安全行为的特殊性,从而做好定期的观察和记录工作,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最后,做好数据记录工作。小组中的观察员应该将观察的重点放在安全行为的次数,并将最终结果统计出来,做好数据存储,以便由专家找出其中存在的规律[2]。

3.3 行为安全管理的干预和反馈

第一,对生产人员的行为进行观察。在观察企业安全行为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存在不安定的行为和潜在行为,需要及时采取制止措施,并严格纠正并指导,从而保障员工的身心安全。第二,做好数据的分析和总结工作。利用有效的现代化办公软件等,对观察期矿工的行为进行记录,并整理成数据的形式存储在软件中,深入分析数据的变化发展趋势,从而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改进。第三,及时公布观察结果。观察人员在统计完数据之后,还应该向专家请教数据存在的规律,并将分析结果公布出来,以提升企业上下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为后续的煤矿开采和运输工作奠定安全基础。第四,企业管理者应该定期建立赏罚机制,为了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对表现良好的观察员、管理者以及矿工等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提升其工作的效率,从而不断完善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质量。第五,定期并及时调整生产人员的关键行为。领导小组需要定期汇总观察员手中关于矿工安全行为的数据,针对其关键行为进行必要调整,如技术工艺精准度、设备的操作规范等。同时,针对安全观察表的内容,还应该将事故频发的行为进行纠正,在全面提升企业安全意识的同时,为煤矿安全管理奠定基础。

4 结语

行为安全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煤矿企业管理者应该认识到当前行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市场的形势,做好安全管理的前期准备工作,组建一支高效的观察小组,对安全行为进行分析和预测,及时干预并反馈安全行为,消除煤矿生产中的不安定因素,在全面提升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意识的前提下,维护其安全管理质量,从而促进煤矿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雷鹏灿.煤矿安全管理中行为安全管理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2):68-69.

[2]姚敬泽.煤矿安全管理中行为安全理论的运用研究[J].能源与节能,2015(7):52-53.

作者:秦爱民

第四篇:创新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构建校园安全管理体系

校园安全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热点和焦点,也是教育安全管理工作者的重点和难点,学校的公共安全问题是衡量教育事业成败的关键指标。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安全管理工作者,我将从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心得体会以及创新校园安全管理服务的建议两个方面与大家交流一下我对创新校园安全管理服务,构建校园安全管理体系的一些体会和建议。

一、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体会

1.做好校园安全管理工作需要高度的责任心

学生背后是家庭,学校背后是社会,确保中小学生安全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和谐幸福,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件大事。自2010年以来,每年都会有一类典型的校园学生伤害事故成为社会的热点。据卫生部《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我国每年新增7.6万个失独家庭,全国失独家庭超过百万个。学生伤害事故对社会、学校只是万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概率事件,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百分之百的灾难。失独者的晚年在何处安放,是摆在全社会面前一个沉甸甸的民生问号。校园安全管理已经成为社会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校园安全工作在学校中的重要位置显得更为突出。频发的学生伤害事件促使我国教育安全相关领域标准和制度的出台,同时也使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职责逐年扩大,给校园安全管理工作者带来了更高要求和较大工作压力,做好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具备高度责任心。

2.做好校园安全管理工作需要更新观念

校园安全工作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工作,涉及到了校园的方方面面,既包括学生也包括了教职员工,具体到安全管理工作我们涵盖了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校园专职保安的配备与管理、校车的安全运行管理、校园的消防安全、校园伤害事故的处置、校园安全演练以及校园保险保障与救济等众多领域。当前,许多学校在校园安全管理上的安排都是一些“富余人员”,对校园安全管理的措施也仅仅停留在浮于表面的检查,对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系统性认识不足。经过多年校园安全管理经验积累,我们认为做好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不仅仅需要领导重视,人人参与,更需要更新观念,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做好各项防范措施。

3.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做好防范和救济工作

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警钟长鸣,常抓不懈的工作,树立以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理念和思想,形成校园安全管理文化,抓住不同时期校园安全工作的重点,切实做好校园安全预防工作,是我们校园安全工作者的第一要务。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校园伤害事故是客观存在的,作为教育安全管理工作人员,我们在做好日常安全教育、培训及排查的同时,应该关注校园伤害事故处置与救济工作。校园伤害事故发生后产生纠纷和矛盾的焦点往往是处置程序和经济救济出现较大分歧,在工作中探索形成科学合理的事故处置程序与完善的救济体系,才能使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

二、对构建新的校园安全体系与机制的建议

1.进一步完善校园安全管理机制和制度

目前,学生伤害事故处理主要依据《侵权责任法》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这两部法律法规,一旦发生学生伤残,需要做伤残鉴定就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存在多重标准既又工伤鉴定标准又有道路交通鉴定标准,不同地区在赔付上会带来差异。我们需要逐步完善校园安全立法方面的工作,推动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学校安全问题,创新校园安全管理服务方式。

2.建立和完善以保险为主的学生伤害公共救济制度

长期以来,校园安全工作缺乏专业的人员,校园安全工作一直处于一种“重检查、轻防范,无救济”的状态,忽略了保险在学校安全和师生的风险转移中应有的经济救济和杠杆作用。国家在制度层面也没有明确的学生伤害事故救济资金来源,这对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者来说,在处置学生伤害事故中非常被动和无力,因此建立和完善以保险为主的学生伤害公共救济制度非常迫切。

3.建立系统化、制度化、专业化的校园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机制

当前,校园安全管理更多的是对校园危机事件的处置,缺乏对风险的认知和管理。尽快在教育领域开展专业化的培训工作是校园安全管理由危机处置走向应急储备转变的开始。培训工作可以实现基层组织识风险,会防范,能应对,有准备的良好局面,并全面提升基层单位应急管理水平和公众的安全意识、自救互救能力,打造校园安全管理的专业工程,提升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安全指数。

总之,随着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发展,我们将认真贯彻和落实国家关于教育领域风险管理方面的政策和精神,不断加大校园风险管理工作的力度,不断创新校园安全管理模式,构建和完善校园安全管理体系,促进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安全穩定发展。

作者:马洪亮

第五篇:煤矿安全管理中安全目标管理的运用

摘 要: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各类型产业在经济增速的同时也取得不同的发展。其中煤矿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增速的重要产业之一。然而,社会经济的发展,群众对于安全问题较之前更为重视。现如今,煤矿安全事故频发,对于煤矿产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文章对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了关于煤矿安全目标管理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预防策略。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安全目标管理

前言:煤矿事故的频发,直接表明安全管理中安全目标的管理应用对于煤矿产业的发展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基于此,安全目标管理的加强成为煤矿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而如今现代产业发展迅速、更替性强,传统的思想观念已经不适应现代的产业发展,及时的转变思想观念,提高煤矿管理水平,是促进我国煤矿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预防煤矿企业发生安全问题的最有效措施。

1、煤矿安全目标管理应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煤矿安全目标管理的必要性

煤炭作为重要能源支持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我国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煤矿企业的支持。目前而言,随着群众在关注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安全问题。因此,加强煤矿安全目标管理有利于整体煤矿安全管理质量水平的提高。由于我国安全事故是由发生,因此煤矿安全目标管理的建立在对于事故避免以及对于生产工作的安全保证之上。煤矿的开采业具有特殊性。地质条件以及环境的问题都会对安全存在威胁。加上事故本身存在的紧急性以及突然性的特点。煤矿的复杂性要求煤矿安全目标管理的必要性。

1.2煤矿安全目标管理的重要性

安全目标管理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更注重安全。主要表现在通过部门员工之间通过协作交流,更好的对于管理目标进行具体化,更加准确的对于工作进行管理。保证工作目标分配的具体化、合理化,保证最终结果可以经过有效的审核合理的在规定时间内更好的完成任务。煤矿安全管理目标的重要性还表现在,通过合理的对工作人员安排保证工作运行中人身安全的同时能够更加准确的完成对于工作的安排,这也在一定意义上保证了工作的完成更加高效。着使得安全目标管理不仅实现目标生产,更加高效合理的提升整体煤矿安全目标管理。

2、煤矿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煤矿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效率的提升是煤矿产业中注重的核心内容。效率的重视在带来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常常使得安全问题在不经意间削减了存在性。同时,煤矿安全在开采以及后续的工作中都存在着安全隐患,如果不能够及时的重视,势必会造成工人以及员工的安全威胁。基于煤矿产业存在的安全隐患,需要在工作的分配以及日常管理给于更多的重视。在此之前,我国的煤矿安全管理大多集中在对于对于后续发展的管理。因此,造成事故安全的同时带来人员资源以及财产资源的损失。因此,目前对于煤矿安全管理更多的转换到预防事故以及更加安全的进行生产方面。这样的生产手段的转化,使生产制度以及技术都得到了优化以及提高。更加体系化、合理化、安全化。但是,由于思想观念与当前的时代发展观念不相适应,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对策。

3、现代煤矿安全目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开采环境危险性大

由于煤礦产业开采极具特点,需要通过在不同的地域进行开采来完成工作。然而,我国国土资源辽阔,地形复杂,在不同的领域地质条件也存在不同,我国的煤矿资源丰富,储量多样,但是由于领域以及地质条件具有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为煤矿资源的开采带来危险性。地质条件下同时存在空气等重要环境差异,如果不能够准确的测量,一对煤矿开采中对于瓦斯物质的合理使用,都会对开采人员带来极大的生命威胁。

3.2开采设备的不稳定性

煤矿开采的难度大,对于设备也有很多的要求以及需求。需要机械以及电气的设备完成开采。然而机械设备往往存在许多的不稳定因素而影响开采工作进程,甚至因为不稳定因素而造成威胁人身安全。据调查发现,因为设备的不稳定而造成的不合理使用,是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占比。因此,使用时需要对设备严格的检查,保证稳定性,保护机器的合理使用和人身安全。

3.3开采人员安全意识缺乏

煤矿在开采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劳动力的重要需求使得就业门槛极低,因此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不利于交流的同时不能够保证安全意识的普及性。煤矿安全人员作为前线工作者,直接接触到矿产资源的开采,也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然而,由于地质问题以及人的特殊性。在开采环境中对于遇到问题不能够准确的进行判断做出对策,加上由于自身水平的知识限制,以及与员工交流的缺乏度。同时由于安全意识的缺失,不能够在危险情况发生出做出正确的判断。造成安全事故频发。

3.4制度化、体系化管理缺失

目前,我国煤矿产业涵盖面积广,所需员工人口众多。因此,在管理体制建立上带来巨大的难度。这样也造成我国在煤矿生产上管理水平低,在工作的开采以及实施中由于体系化制度的缺失,在发生问题时由于相应规定的缺失不能够及时的解决问题。同时,在对于生产过程而言,预防工作进行的不合理,涵盖面积小,措施实现不到位。对于员工的培训体系不足、监督体系不够完善,煤矿生产中安全问题监管不到位,导致安全体系进程速度慢。威胁人生安全。也在一定意义上阻碍了产业经济发展。

4、现代煤矿安全管理中安全目标管理的预防策略

安全目标管理在我国的产业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可以对煤矿生产管理有重要的作用。对于煤矿产业而言,煤矿安全管理不仅能够保证人身安全,同时能够通过对于生产目标的合理分配,来实现安全以及效率有效结合。促进体制的高效建立,促进企业的高效完成,保证自身安全同时,完成企业生产的目标。

4.1选择合理的环境,保障人身安全

合理选择矿址、布置矿井生产系统、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前提。生产设备更新与配备满足现场生产需要和工作空间布置合理,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硬”条件。在煤矿开采环境中为了预防出现瓦斯爆炸等问题的出现,煤矿的通风、防瓦斯、防水、防火、防煤尘、防冒顶等安全设备、设施和条件,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在设备落后、老化和损坏等情况下,要有及时的应急处理预案,保证作业人员安全化的作业环境,把人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4.2更新安全技术及设备

由于现代煤矿生产的特殊性以及复杂性,对于设备也存在较高的要求,机械设备以及电气设备的高效投入是保证工作安全进行的基础条件,是预防出现开采事故是重要条件。因此,企业在重视经济效益的同时,应该积极的加大对于设备的资金投入,设备的稳定性是进行安全生产的前提。企业也要加大创新力度,对于设备及时采用新型的设备。对于老化的设备固定检修,制定机器应急方案来预防危险事故的不必要发生。

4.3完善安全管理理念,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

安全理念在煤矿生产的安全中尤为重要。煤矿企业的开采难度大,覆盖程度高。同时因为其极具复杂性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以安全理念为指导是必然的安全管理选择。煤矿企业在制定相关策略的同时,也要将完善安全管理理念作为制度存在的核心内容。制定有效的方针政策、加大对于宣传的广度,使安全管理生产的理念深入人心。更好的保证工作行为的安全性、高效性。重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加大对生产过程的安全技术的投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对于企业作业员工,企业要加大对煤矿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其自我安全意识,培养其对安全隐患的辨识能力及反应能力,增强安全目标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对煤矿的生产和人员等方面来完善安全管理理念可以有效的预防开采煤矿的过程所出现的事故问题,确保人员的安全,减少企业损失。

4.4实现安全本质化,安全技术创新化

要预防物的不安全状态出现。首先,煤矿企业要改善生产条件,保证作业人员安全化的作业环境,消除可以避免的危险源和不安全因素;其次,实现操作对象的本质安全化,使生产设备更新与配備满足现场生产需要和工作空间布置合理,且操作安全简便,装配自动保险或防护装置,将物的不安全状态控制在规定的标准范围之内,实现“人机适宜”的相互协调。通过安全的本质化和技术创新化来解决体系化和制度化管理的缺失。

5、结束语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煤矿产业也在不断的提升发展速度。近年来,随着安全事故的发生,传统的只注重经济而对安全的重视缺失已经不符合时代需求。在新的意义上,人们安全意识的增加,对于安全更加重视。这使得煤矿企业由原来的对于安全目标由事故后续转到预防以及生产的过程中,这一方面保护了人生安全,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安全生产的提高。要想更加符合潮流的发展,跟随时代的脚步,煤矿企业需要增加对于安全管理的同时,建立制度化、体系化的生产标准。对于没有发生的问题要采取预防措施,制度预防方案,而对于已经发生的问题要及时的根据预防方案来施行应对措施。树立安全意识,在生产中采用新型的安全目标管理模式,落实好、发展好安全管理工作,更高效的提升发展进程,为我国煤矿企业以及经济的发展做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景胜. 安全目标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01):81-82.

[2]姜丽. 安全目标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6(11):107-108.

[3]刘海滨,李光荣,黄辉. 煤矿本质安全特征及管理方法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04):67-72+179.

作者:王金平

上一篇:安全社区论文下一篇:本科国际贸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