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科学研究论文(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理论研究与现实应用的凡事异同之辨在过去的十年里,管理科学是一个发展很快的领域,主要体现在理论和方法研究的进展快速、应用领域疆域不断扩大。由此可以得到一个总结性的结论:未来的管理科学一方面是在理论和方法上的研究,另一方面是与现实问题之间有强大而且重要联系的应用。

第一篇:科学研究论文

科学研究不问出身 科学面前人人平等

各位朋友,上午好!

今天在这个民间科技发展研讨会上发言,我觉得有一种亲切感,因此,我想用自己的科研经历与朋友们共同敲击感情的共鸣线。

有的记者在采访时说我是民间科学家的一面旗帜,旗帜之说,我不敢认同,不过,民间科技研究者还是当之无愧。对于一个研究者,回忆过去也是享受美丽。但是,我今天更想说的不是一种回忆,而是一个认识,一个体会:科学研究不问出身,科学面前人人平等,科学只欢迎务实求真。

诚然,科技的种子需要有生长的土壤,科技研究者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许多民间科技研究者经历了种种艰难,民间科技研究者都盼望获得更好的环境和条件,现在这种希望得到了时代的回应,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是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尊重创造、保护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支持人们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其他方面的创新,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充满蓬勃的创造活力。”

本来,在这个会议上讲话,应该讲讲“首届全国民间科技发展研讨会”的意义,应该多为民间科技研究者呐喊助威,我要说明的是,我个人的再次呼吁也只是一种重复,因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强调自主创新的战略决策,将把民间科技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我国的科技工作与其他各行各业一样,在发生重要的转变:即由跟踪模仿转向自主创新,由单向突破转向集成创新,由科技事业转向科技企业,由一般交流合作转向主动开展国际合作。可以说,我国科技政策转变的根本特点就是促进创新。只有推动最广泛的全民创新活动,国家才能发展,这已形成社会共识。毫无疑问,鼓励全民创新的基本政策,将成为民间科技发展的根本保障,有了这个保障,可以预见,民间科技之花,必然争奇斗艳。

最后,预祝“首届全国民间科技发展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并向各位代表致以美好的祝愿!

第二篇: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

【摘要】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研究社会科学的工具和指南,系统科学、先进有效的研究方法利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入探索。雖然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走过来漫长的发展历程,但由于历史原因及其自身的复杂性和变化性,至今仍有许多不足与缺陷。当然,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也呈现出现代技术化、范式本土化、多元化及跨学科化的发展趋势与层次化、联系化及杂糅性等特征。具体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内部,选题方法、写作与论述方法、成果检验方法都需要进行不断发展和完善。

【关键字:发展历程;现状;发展趋势;具体方法

一、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

从历史的角度看,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经历了一个艰辛漫长的发展过程。

近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产生以前,道德哲学是人们研究社会的主流标准,人性善恶等抽象理念是人们惯用的思维,猜测、思辨是当时的主要研究方法,从亚里士多德一直到16、17世纪的各个社会科学领域的众多思想家都是如此。

“自17 世纪后期社会学鼻祖奥古斯特孔德提出建立‘科学的社会学’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经历了经典实证主义、工具实证主义、后实证主义以及非实证主义后,逐渐向批判主义、建构主义发展。”[1]这其中,尤其以实证主义、批判主义和基于建构主义的结构化理论的发展最有代表性,影响力也最大。实证主义:由孔德创立的实证主义在20世纪迎来长足发展并慢慢演化为其他新的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本质上是逻辑实证主义的逻辑分析方法,“所谓逻辑分析,就是把命题的逻辑形式与对这些命题的经验观察结合起来,使命题形式与经验事实相对应”[2];逻辑实证主义摒弃旧有的以直接经验做判断的标准,转而依据陈述直接经验的语言证实为判断准则;实证主义希望所建立的统一的科学体系是以共同的数理逻辑语言为基础的。批判主义:马克思开创了社会学批判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先河,强调其革命的、批判的性质和特点,并重视理论和理论家的改造变革社会的作用;法兰克福学派继承并拓宽了马克思的批判方法理论,而这其中也伴随着对实证主义的不断批判且富于其鲜明的价值色彩;从霍克海默的《传统理论和批判理论》到阿多尔诺基于对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批判基础上的思辨透视思维再到哈贝马斯的语言学转向后融合社会理论形成的批判理论的规范哲学范式,都丰富和发展了社会科学的批判方法论。结构化理论:这一理论的倡导者是安东尼·吉登斯,他基于“结构二重性”的概念在取代传统二元论前提下开创了一条不同以往的“第三条道路”,这条道路融合了传统实证主义和解释学的优点又有时代新意,实现了对传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超越。

有关当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现状,国内一众专家学者都有过专门的研究和论述:有从系统论和层次论角度来论述当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为应该从有机层次构成联系紧密的整体的系统角度来看待当前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持此观点的有朱红文、孙显元、李承贵等;有从学科间交叉与融合的角度来探讨当代社会科学方法创新的,坚持用综合集成思维和实践来创新研究方法,如王雅芬、徐飞、于景元、刘平峰等;还有坚持借助于计算实验的实证方法来完善当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如盛昭瀚、李静、张军等……

毋庸置疑,以上这些分析、探讨和论述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也为我们深入研究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基础与启发。

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现状及原因

谈到社会科学自然不能不谈及自然科学,也正是在两者的比较中才更容易发现社会科学在方法论方面存在的滞后与单一,这也是我们需要不断完善乃至创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动力所在、根源所使。面对自然科学层出不穷的成果与对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我们应该反思问题的根源还在于方法论方面,科学合理方法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容易硕果累累。

社会科学方法单一与滞后的现状有其历史原因,当然更主要的还在于其自身的复杂性和变化性。社会科学研究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研究对象与主体的成分与因素太复杂、太难把握。本身不同的社会规律就难以全面把握,如果再加上研究对象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等因素,想用一种或几种固定的或者万能的模板方法去穷尽研究,无异于痴人说梦;如果再考虑到一些偶然因素或状态,就更没有定式可言。这些都是存在于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难题。社会科学研究的变化性主要体现在其自身及其周围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这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又一大难题。不断变化着的自身与环境就很难有一套固定的模式和方法去研究和把握。“西方经济学研究讲究实证分析,社会科学研究也讲究实证分析,但社会科学研究难就难在实证分析,就是很难建立实验环境。所以,社会科学研究是需要掌握宏观观察能力与微观观察能力的。当然,这些还远远不够,归纳分析,抽象演绎等等也必不可少。”[3]社会科学研究的复杂性和变化性就决定了社会科学较之自然科学很难建立一种或几种易操控、可预测的研究方法,当然也没有自然科学那么易于取得研究成果,即便有一些研究成果也需要很漫长的时间积淀和历史周期的反复验证。正是因为有如此的复杂性和变化性因素,所以社会科学研究也只能遵循既定的几种单一滞后的研究方法和套路。但随着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创新已成大势所趋。

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发展趋势及特征

(一)发展趋势

现代化的大发展大探索为我们的社会科学方法研究创造了了宝贵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经验的积累;信息化与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也助推了我们的社会科学方法研究更上一个新的层次;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的科学合理发展及相互交融更为我们的方法论发展创新提供了动力和源泉……未来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将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

首先,依托于现代网络和通信技术的研究手段和技术将会更加便捷高效高质。相比于传统的资料搜集、整理、分析等耗时耗力的方式和手段,依托于云数据库、云计算等云技术的现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方式和手段显然更方便快捷,也大大缩短了研究成果的周期,而且质量和效果也更高。这一变化目前正在慢慢被学界所接受和掌握,而且这必定是未来的主要趋势。

其次,多元化的研究范式加上跨学科的研究团队也会在未来占有一席之地。“在当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变得越来越复杂,一个社会现象往往被多种社会因素所影响和决定。”[4]这种情况下非一种方法和一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所能及,所以多元化研究方法及跨学科的研究团队的综合运用会慢慢成为大势所趋。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现实所需。

再次,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前体下实现研究范式本土化也是不容忽视的发展趋势。别人的未必适合自己,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马克思早就阐述过这个道理,这之后新中国的领导人们也多次强调这个问题,同样这个道理放在我们社会科学方法研究上也适用。庆幸的是,我们的专家学者也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并积极向这方面努力。“研究者用西方的理论范式对本土概念和现象进行解释,从本土的现象和问题出发,寻求相应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工具,在现代社会科学的框架中建立本土的学术概念、理论和分析框架。”[5]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没有过时,我们的专家学者们正在用实际行动努力实现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本土化。这蔚然成风的立场和态度也将逐渐引领我们科学社会方法研究的潮流和趋势。

(二)特征

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角度出发,其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层次性。“社会科学的各种学科之间在理论上和方法上的关系是彼此渗透、移植、结合的,这种关系推进了社会科学进行研究的新思路、新方向,形成了多层次、多角度来研究同一对象的方法论思想。社会科学的各学科之间出现了一门科学的知识理论体系向多门学科辐射、渗透的现象。如社会学的理论被用来研究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民族学、人类学,形成了如教育社会学、文艺社会学、民族社会学等学科。”[6]

其次,联系性。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联系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与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的关联上。“自然科学为社会科学提供了诸如系统、结构、状态、行为、功能、环境、信息、输入、输出、反馈、控制、调节、组织等具有分析价值的概念和范畴。利用这些概念和范畴来分析各种不同的社会系统已成为一股社会潮流。”[7]而科学技术则贯穿于社会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为社会科学研究选题获取、材料的分析加工及传输存储、研究结果验证提供新技术和新手段的有力支撑。

最后,杂糅性。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杂糅性特征通过其历史发展演变初现端倪,而且随着现代科学体系发展的不断成熟与完善也愈加明显。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发展演变过程中,现象学、解释学、分析哲学、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实用主义等西方哲学思潮都曾在这个舞台上“粉墨登场”并有过“华丽演出”,并且它们在和一些具体学科的“共舞”下形成了一批批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有影响的流派,比如存在主义文学和伦理学、实证经济学、实用主义教育学等,这些流派的研究方法和逻辑思路都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发展起到一种丰富和完善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義、辩证法、能动反映论等观点和方法也一度成为显学并成为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思想与方法并延续至今。到了现在,这种跨学科跨领域的融合趋势有增无减且越发明显,许多新的跨学科跨领域流派也纷纷涌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体系正在慢慢扩大、成熟和完善。

四、社会科学研究具体方法分析

前面从宏观方面谈了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几个方面,接下来有必要深入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内部从微观的视角来具体分析一下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几个步骤与阶段的方法运用。

(一)选题方法

选题的成功与否事关研究的成败,这话并不是危言耸听。所以,确定一个有价值、有意义、值得研究的课题就为接下来整个研究开了一个好头。而这其中,科学合理地运用一些有效的研究方法至关重要。

对于创新性研究的选题方法,横向拓展细分、纵向挖掘深化、理论前沿观点争论都是可以选择的具体方法;“所谓‘细分’,就是把一个研究领域分成很多小的部分,并将这些分割出来的部分当做独立的研究对象。细分不仅仅分一次,可以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细分下去。 ”“所谓纵向挖掘深化,就是对一个很具体的研究对象,别人对它的研究还不够深、不够透,而自己可以对它再进行深化的研究。”[8]理论前沿观点争论就是对于当前理论前沿热点话题和观点进行仔细深入分析后去发现其不足甚至是错误的地方然后展开研究;在对某一具体领域持续关注的前提下,单独或综合运用这几种方法相对比较容易找到一个或几个具有创新性的选题。

对于应用型研究的选题方法,调研是前提,材料分析与加工是手段,形成调研报告框架是结果。在调研过程中,为确保调研材料的真实性、客观性和有效性尽量选择侧面调研和随机调研;在对调研材料分析和加工过程中要遵循“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则对调研过程中真实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及解决对策等方面分析;在分析和加工完材料后可以进行专家学者的专项研讨会,之后在确定正确合理的逻辑起点后层层推进构建一个完整紧密的研究框架体系。所有这些都做完后,研究成果的写作或表述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二)写作或表述方法

在确定研究主题后,写作或表述过程就相对简单很多。除去传统的文本、比较、实证等方法外还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来不断完善乃至创新我们的研究方法。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实践方法不能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也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社会科学研究立足于社会发展实践的现实需要与要求,离开了实践观点和实践方法,社会科学研究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实践方法不但不能丢,更要成为指导其它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南针和引导器。

其次,综合集成思维方法是利器。这既包括对研究相关联学科知识体系的把握,又暗含综合集成多学科多元化逻辑思维、人财智优势这种思维方法的培养和运用。选题如此,写作或表述也不例外。

(三)成果检验方法

在实践中坚持社会科学相对真理性的观点和人民群众的价值导向是检验研究成果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社会科学研究的目的和归宿是其相对真理性,这是大多数专家学者的共识,但这种相对真理性必须经由不断的“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螺旋式上升的循环往复过程才能达到;人民群众的价值导向是指一切社会科学研究都要符合有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一出发点和落脚点,否则,社会科学研究毫无意义。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成色”如何,我们将会一目了然。

参考文献:

[1]王蔚.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评述[J]. 求索,2006,(3).

[2]宋萍.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范式及其演变综述[J].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1).

[3]侯倩. 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J]. 东方企业文化,2013,(23).

[4]牛广甫.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

[5]宋萍.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范式及其演变综述[J].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1).

[6]李晓丽. 社会科学方法论基本特征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0.

[7]周志华.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探析[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3,(5).

[8]白秀伟. 浅谈社会科学研究方法[J]. 东方企业文化,2013,(23).

[9]丁翔,盛昭瀚. 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创新探析[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3,(6).

作者:董杰

第三篇:管理科学研究随想

理论研究与现实应用的凡事异同之辨

在过去的十年里,管理科学是一个发展很快的领域,主要体现在理论和方法研究的进展快速、应用领域疆域不断扩大。由此可以得到一个总结性的结论:未来的管理科学一方面是在理论和方法上的研究,另一方面是与现实问题之间有强大而且重要联系的应用。理论与方法发展的有用性只有通过将其付诸于现实应用后才能做出衡量,合理可靠的理论背景才能保证所运用管理科学处理具体问题的正确性。

不少管理科学专家认为:应用研究不同于理论研究,管理科学的应用研究范式必然不同于理论研究范式。如果说管理科学的应用研究范式可以利用理论研究范式,那就意味着管理科学的应用研究与理论研究十分类似,这是不能接受的。因此,管理科学带有理论研究范式,不适合于管理科学的应用研究范式。如果是这样观点,理论与应用的范式是水火不容,没有必要探索一般管理科学的理论研究范式。但也有一些管理科学专家认为:管理科学只存在一种研究范式,即脱离了经验主义的观察和对管理环境与政策的关心,完全独立于时间和空间,具有普适性。如果是这种认识,只有一种管理科学的研究范式,其研究只要照搬便可,根本没有必要称它为管理科学的理论研究范式。

显然,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简单”与“机械”。科学技术的进步常以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先导。思想解放带来的政治民主和学术自由是科学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文艺复兴造就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思想启蒙运动进一步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进而引发了产业革命。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科技发展对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影响,关注科技的社会责任,关注科学伦理。哲学社会科学落后的国家,不可能有先进的自然科学,更不可能有重大的原始性创新。无论是理论上的突破还是科学实验中的新发现或新科学方法的提出,首先指的是观念上的突破,观念的创新。科学的发展不仅需要物质条件,需要市场和技术的基础,还需要精神条件,需要一种足以启迪思路、预示方向、锤炼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哲学。科学的原始创新性就更需要对旧观念、旧思想敢于怀疑又善于建构新知识的能力。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个民族的思想和大脑,就是这个民族的哲学和科学,就是由这个民族的全部思想家和科学家组成的思想界和知识界。忽视哲学基础的自然科学,决不会取得真正的具有原始性创新的成就。因此,建立高水平管理科学研究队伍离不开管理哲学的繁荣与发展。

从哲学的层面上看,解决问题均涉及的到“立场、观点、方法”。早期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无产阶级;观点:辨证统一;方法:革命。当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场:人民群众;观点:科学发展;方法:和谐。管理科学研究也有一个“立场、观点、方法”的问题,其立场:致用学科;观点:统筹;方法:综合集成。研究者要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管理科学的性质和对待管理科学的理论体系。管理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一定社会关系中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要利用有限资源进行生产与服务的管理实践活动,以理论思维的方式把握人们在这种管理活动中的行为。因此,不论是人与人的关系(人理),还是人与物的关系(事理),以及物与物的关系(物理),其内容都应该在现实中存在原像,它的概念、命题、原理,都应该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逻辑的证明与实践的检验是在一定时空内进行与完成的,同其他科学一样,管理科学因社会历史条件限制,所揭示的规律均是有条件的真理。

管理科学作为一门学科,虽然有着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定的研究对象、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普遍适用的分析方法、共同采取的技术工具。然而,因环境的不同、事物发展阶段的不同,所采取因时因事不同的形态是十分必要的。因此,管理科学研究的实际形态总是刻有时代和发源问题深刻印记的具体研究范式,整个研究范式带有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不同管理问题的主要矛盾与具体解决路径不尽相同,那么,有多少种管理问题,就有多少种管理科学研究范式,或者说具体的管理科学研究范式。其实,即使是共同的问题出现在不同的环境结构中,共同的方法被用于分析不同的管理问题,共同的技术工具在不同类型环境中的作用范围与方式,均将有不同的结果。甚至是面对同一种管理问题,也有多种管理科学的研究范式。当今主流管理科学与诸非主流管理科学的对峙,就是例证。

管理研究评价:科学性和有效性

管理是指管理者在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下,运用人力、物资、设备、信息等各类资源,来达到预定目标的各种活动及过程。从抽象的角度讲是将“人理-事物-物理”有序化。管理是生产力中的软件,只有通过管理才能将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这三个要素合理地组织起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也只有通过管理才能将科学技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管理既有艺术的运用之妙,又有科学的规律可循,还有工程的操作之法。管理科学是研究管理过程中的带有普遍性的客观规律的科学,如严密计划、定量计算、全面评价、优化决策等;但具体管理活动中除了需要运用管理科学理论与工程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求管理者发挥随机应变、周密算计、经验判断、当机立断等能力来具体地解决带有个性的现实问题。因此,对管理科学研究的评价应该是:科学性和有效性。既要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又要认识到它的局限性。

管理科学的局限性在于它难以精确地分析和判断人的行为,特别是一些非理性行为,以及非制度因素的影响;也难以精确地预测环境的变化。因此,管理科学虽然能提供管理的科学理论和工程方法手段,但因受环境和人的制约,并不能保证管理的成功。从事管理科学学者由于受知识、经验、时间、环境等方面的限制,很难保证其研究结论完全正确;又因管理者在视野、价值观、风险性判断等方面与从事管理科学学者有所不同,不可能也不应该要求管理者完全按照从事管理科学的学者的意见进行决策。由此可见,在决策过程中最终还要依靠管理者的智慧、胆识、决心和魄力。何况从事管理科学学者只是支持管理者的决策,并不能代替管理者决策。

管理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各种管理活动的介于哲学、社会科学、数学、自然科学以及工程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是综合运用数学、经济学、行为科学、系统科学及工程方法、社会信息技术来研究社会、经济、工程等方面的管理问题的一门学科。其职责是探寻管理的科学规律与工程方法,以帮助管理得更好地达到其目标,从事管理科学的学者并不一定是优秀的管理者,因此,对管理科学的要求与期望应当恰如其分。

管理科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新兴学科;从本质上讲属于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科学,对管理科学创新的理解既包括新理论、新方法,也包括对其理论与方法的成功实践。于是有人提出要“顶天立地”作管理科学的工作的判断或“学说”。目前,管理科学中所谓“顶天”就是在G. B. Dantzing(1955)、L. A. Zadeh(1965)、Z. Pawlak(1982)首创的随机、模糊和粗糙等概念的基础上,依据管理者的行为特征,对不确定变量进行随机、模糊、粗糙的度量,构筑随机、模糊、粗糙管理统一模型,讨论其广义与恰当有效解,有效性条件,存在性、几何性以及解集的性质;结合Genetic Algorithms、Neural Networks、Simulations等算法,形成新型求解不确定多目标、多层次、多时段管理的方法;在抽象空间上建立管理科学理论体系与一般算法。所谓“立地”就抓准现实中具有实际意义的管理科学问题,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结合具体对象,研究特殊的管理科学问题,如不确定型群决策、不确定交通问题、多效益生产计划、资源的投入产出、不确定作业工序等,研究具体的管理科学,并付之实际应用。

但是,对于一个研究者来讲,既要“顶天”、又要“立地”,实在是难了一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全社会完成的任务。顶天需要综合素质,要炼“轻功”,需要理论积累,需要抽象思维,需要逻辑推理,需要专门训练;立地要有“土囤”,有地心“引力”,或多或少有点办法,看似乎能够办到,其实不然,它同样需要综合素质,只是则重点不同而已,在某种程度上难于前者。两者之间的研究水平孰高孰低难以断定,其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两条路径均有研究思路与范式。在管理中,什么样的逻辑前提通过分析导致什么样的逻辑结论。管理问题的逻辑前提是合理的,其理性分析与逻辑推导是无误与正确的,其逻辑结论在现实意义下是有价值的,满足这样的逻辑所构成的管理科学理论便是科学。

“立地”——应用研究,其研究主题是问题框架,充分利用已有和创造的知识、理论、方法、技术,分析问题框架的结构,运用模型群技术建立必要的集成模型群;通过研究问题框架与模型框架的同构或同态性展开应用基础研究,用计算机模拟来实现具体应用,由实践或实际效果或效率来展示其先进性、实用性来验证应用研究的有效性,同时为形成新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做个案准备。其代表人物:Frederick Winslow Taylor, Л. В. Канторович,钱学森、华罗庚等。

“顶天”——理论研究,针对具体的管理问题抽象管理科学问题,其研究主题是建立必要合理的公理体系,运用已有和创造的知识和理论,定义管理科学的基本概念,根据已总结的原理与原则,建立管理概念模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技术对管理模型展开基础性研究,主要的方法是数学与统计工具,比如解的存在性、算法分析、包括计算有效性,以及大范围的趋势判断等;然后,通过具体模型来讨论实际应用,实现模型分析的现实意义以及算法分析的可操作性;由对比类似模型方法示其先进性、实用性来验证模型有效性。最后形成新的管理理论、方法与技术。其代表人物:V. Pareto,J. von Neumann,O. Morgenstern,Gerard Debreu,K. J. Arrow,A. K. Sen等。

当前中国管理科学研究的根本出路

当前中国管理科学研究的根本出路:中国具体管理问题的研究与管理科学知识的普及。“研在应用、学贵流通”,通过解决中国具体的管理问题来“立地”,在解决中国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抽象管理科学问题,并有效解决它来“顶天”。我们既要有全世界共同关注管理科学的杰出研究工作,更要有具有中国特色管理科学的卓越研究成果。解决好中国的管理问题就是解决世界管理问题,就是对人类管理科学的重大贡献。中国管理科学要有灿烂的明天,必须有伟大的“思想-灵感”,正确的“理论-理性”,有效的“方法-探索”,广泛的“应用-实践”,未来的“发展-创新”。要完成这一切,管理科学知识的普及是社会基础、环境条件,它既是全社会的任务,更是管理科学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

作者:徐玖平

第四篇: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研究机构和队伍迅速发展壮大;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和深化,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党和国家领导重视和政策扶持;哲学社会科学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然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科研实力不强和学风等问题。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应做到:调整科研方向和内容,进一步增强社会科学为现实服务的功能;整合科研力量,进一步增强社科研究的实力;不断完善科研管理体制,进一步强化社会科学展的制度保障;改进科研手段和方法,进一步提高社科研究的效率和效果;不断加强学风建设,进一步筑牢道德防线。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中需要正确处理以下几种关系:正确处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辩证关系;正确处理理论传承与理论创新的辩证关系;正确处理借鉴西方理论与坚持中国特色的辩证关系;正确处理学术研究与理论宣传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科学发展观;理论创新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跨入21世纪以来,由于党和国家对社会科学事业的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获得了巨大发展。在我们看到成绩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的新时代,在我国谋求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面临的一系列新问题、新课题、新挑战,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社会科学研究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一些不利于科学发展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推动社会科学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我国哲学社会哲学研究的现状

1,基本格局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机构和队伍迅速发展壮大。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社会科学院系统、高等院校系统、党政部门(包括地方志)系统、党校系统和军队系统组成的五路社科研究大军。2000年已有研究机构2千多个,专职研究人员3万多人,从事教学并参与研究工作的人员有20多万。

(2)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和深化,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传统的文、史、哲学科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拓展和创新;经济学获得飞速发展;法学、政治学、社会学、人口学、民族学、宗教学、新闻传播学和国际问题研究等学科得到恢复和迅速发展。在河南,全省拥有按国家社科规划办分类划分的16个学科的全部学科,有的领域领先全国,各学科的发展都有坚实的支撑体系和组织机构。在学科研究方面,河南省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区域经济学、逻辑学、古代哲学、古代文学、古代历史、考古学、汉语言文学等方面研究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在科研院所设置上,有河南省社科院等专门研究机构。在学科发展的基础上,河南省已初步形成了一批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其中,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原文化研究、区域经济和特色经济研究等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3)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不论是在基础研究方面还是在应用研究方面,各学科的研究都取得了大量成果,发表了大量著作、论文、调研报告。其中不乏传世之精品,推动了各学科研究的创新和发展。

2,党和国家领导重视和政策扶持

(1)领导重视

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是与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对社会科学重要作用的认识分不开的。

邓小平非常关心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的恢复和发展。1977年8月,邓小平指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明确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思想。1978年4月22日,他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会议根据他的指示,要求:“高等学校的文、史、哲、社会科学各科,也应该认真制定规划,恢复并新建一批研究所(室),积极开展社会科学研究,造就一支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和学术队伍。”80年代,邓小平曾指出,“我们已经承认自然科学比外国落伍了,现在也应该承认社会科学的研究工作(就可比的方面说)比外国落后了。必须下定决心,奋起直追”。“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1991年,江泽民指出,社会科学研究方向正确与否,社会科学发展状况如何,对人们的思想知识和社会道德风尚,对经济建设,对社会稳定和发展,都会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甚至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的命运。在1995年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江泽民再次明确指出,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还对中国社科院的建设给予极大关怀和支持。1991年,中央常委和政治局有关领导听取了中国社科院专家学者对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意见,江泽民亲自主持座谈会,并作了重要讲话;1994年,江泽民为中国社科院亲笔题词;1999年7月,中央常委听取了中国社科院党组的工作汇报,江泽民作了重要指示,要求一定要把中国社科院办好。江泽民先后于2001年8月、2002年4月、2002年7月在北戴河、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三次就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问题发表重要讲话。在北戴河讲话中,江泽民阐明了“四个同样重要”,这就是: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使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使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好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在中国人民大学的讲话中,他进一步提出了“五个高度重视”,这就是:我们要始终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在治党治国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巨大作用,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度重视改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条件,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重大课题的攻关,高度重视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学者们的成就和作用。在中国社科院的讲话中,他又一次明确提出“两个不可替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探索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一支不可替代的力量。在讲话中江泽民还精辟概括了社会科学的20字职责: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这三个重要讲话,非常鲜明地突出了哲学社会科学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也非常重视社会科学事业。早在1999年9月,他在首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颁奖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明确指出:“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二者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同等重要。”并在多次讲话中,就如何发展和繁荣我国的哲学

社会科学提出了指导意见。如2004年5月30日,他在《人民日报》刊文指出:“紧密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创新,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哲学社会科学需要切实担负起自己的历史责任,瞄准学术发展前沿,打开认识视野,拓展思维空间,既立足当代又继承传统,既立足本国又学习外国,大力推进学术观点创新、学科体系创新和科研方法创新,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2)政策扶持

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1977年,党中央决定在原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的基础上组建中国社会科学院,这是新形势下有效推动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1978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正式恢复。1979年,国家教委高教一司首次设立了文科科研处。1980年5月,国家教委印发了《加强高等学校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要求积极恢复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经济管理等中断多年的学科;人口学、民法学、未来学、宗教学、人类学等薄弱和空白的学科要认真创造条件,迎头赶上;要求各院校应建设成教学、科研“双中心”。为创造宽松的学术环境,邓小平重申,要真正实行“双百”方针,要坚持执行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的“三不主义”政策。1982年,中共中央转发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座谈会纪要》,并特别指出,各级党委要充分认识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今后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没有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要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局面是不可能的。1983年成立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社科研究规划。1986年设立了国家社科基金,专门用于资助规划课题。1989年4月,国家教委成立了社会科学司。1994年初,国家教委社科司在南昌召开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会议,作为会议成果的1994年3月国家教委《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若干意见》,成为第二次思想解放的里程碑,高校社科研究从此发生了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重要转向。其后,国家教委又制定了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九五”、“十五”规划及“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1995年,国家教委组织了“全国高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评奖,曾经备受争议的人文社科成果奖成为国家教委“三大奖”之一。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积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于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增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着重要意义。1997年国家教委启动了“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1999年,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计划从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出发,按照优化结构、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兼顾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要求,分三年滚动建设100个具有国家级水平的重点研究基地。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出要“扶持党和国家重要的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

200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颁发,该意见高度而系统地概括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阐明了“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就如何加快中国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可以说,该意见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科学重要性认识的升华,是推动全国社会科学事业大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该文件下发后,各地方省委省政府、高等教育部门也都纷纷制定文件,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2005年,我们国家又专门制定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32”(2006-2010)规划》,明确了“十一32'’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

3,作用发挥

(1)推动了理论创新、经济社会制度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科理论界围绕着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所有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如何深化我国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如何开展并扩大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提出了不少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完全可以说,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本身就是新时期社会科学的最重大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饱含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大量心血。从“真理标准大讨论”到“经济改革”大论战,从“姓资”“姓社”的争论,到发展方式的探讨,广大社科工作者倾注了大量心血。人们大概还会记得“吴市场”(吴敬连坚决主张市场经济)“厉股份”(厉以宁主张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这样的学术绰号,这只是中国社科界理论探讨的一个缩影。人们更不会忘记,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每次出台重大的决策和法律,都要广泛征求和听取有关社会科学专家的意见、建议,特别是一些重要法律的起草、制定或修改,本身就是在专家参与下完成的。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社会科学的深入研究极大地推动了思想解放、理论创新。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在众多有关经济社会改革的社会科学成果的智力支持下,我们国家大胆改革,不断进行各种制度创新,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了党的领导体制和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从而为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

(2)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有正确的治国方略和正确的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先后制定和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以法治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等,而这些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离不开社科界对中国现代化理论、人口理论、产业结构理论、科教兴国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环境保护问题、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等的深入研究探讨,离不开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的参与和论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许多专家学者提出的有关发展战略的政策建议被中央和有关部门采纳。许多专家学者积极参与了国家、地区、行业直至企业等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制定。如复旦大学对上海经济发展战略、浦东开发的研究,中山大学对珠江三角洲经济社会转型的研究等。

(3)在传承人类文明、弘扬中华文化、提高中国“软实力”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研究,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特别是儒、释、道的文献资料整理和学术研究,经济史、政治

制度史、宗教史、哲学史、城市史、社会生活史等领域的研究,空前规模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和语言文学调查研究,中国民族关系史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古代汉语、汉字和现代汉语的研究,中国古代文论和现当代文艺理论研究,中国重要历史文献的系统整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等等,都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领域的研究对于弘扬中华民族5000年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提高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提高中国的“软实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4)在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社科理论界始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通过发表著作、文章,举办会议、讲座,通过社科理论下基层等多种方式多种途径着力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主流意识形态的研究和宣传工作,着力研究和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研究、解读和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在全社会进行社科基本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这些研究宣传,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党员群众和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利于在解放思想的同时统一思想,坚定人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政策法制素质和哲学社会科学素质,有利于提高人们运用社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人们依法办事的能力。

4,目前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

在看到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社科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比如:创新能力不足问题。这主要表现为:(1)注释性研究多,创新型研究少。(2)传播性研究多,原创性研究少。(3)理论落后于实践、脱离实际问题依然存在。科研实力不强问题。学风问题。这也是当前社会上议论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在学术界存在着一些不良风气。浮躁问题: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沽名钓誉,不愿下苦功,不愿做深入调研,不愿坐冷板凳。剽窃问题:有的教授、导师居然剽窃学生的成果,这方面的例子很多。重数量不重质量问题:从数量看,每年发表的论文、著作不少,但充斥着大量粗制滥造的成果,缺少高质量的精品力作,套用经济学术语,这属于粗放型增长方式。当然,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除了一些社科工作者学风、作风存在问题外,也同我国的科研考核、评价体制存在弊端有关。

二、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

新的时代、新的形势,使我们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同时也为我们社会科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新任务、新要求。社会科学界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开创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新局面。

1,调整科研方向和内容,进一步增强社会科学为现实服务的功能

一要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的科研理念。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研究,都是有价值诉求的,都是为人类为社会服务的。“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应该是社科研究工作的理念。我们要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的科研理念,强化社科工作者的责任感、使命感、神圣感,把研究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最密切的问题、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看做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二要进一步强化对当前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的研究。社会科学研究不能“闭门造车”,不能走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怪圈,不能无视或回避当前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

2,整合科研力量,进一步增强社科研究的实力

一要整合“五路”大军的科研资源,发挥好各自的优势。“五路”大军在各自的科研方向和内容上,应突出重点、突出特色,形成比较优势,同时,应加强科研合作,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格局。

二要搞好社科院建设,发挥好社科院的独特优势。与高等院校、党政部门的科研机构相比,社科院是唯一专门研究社会科学的独立事业单位。社会科学院要面向实际,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围绕实践中提出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积极向党和政府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成为政府“用得着、离不开、忘不了”的智囊参谋机构。在这里,我们还要注意地方社科院与国家社科院的区别。2004年中央3号文件指出:“地方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应主要围绕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开展应用对策研究,有条件的可开展有地方特色和区域特色的基础理论研究。”这就是说,地方社科院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研究为主,所进行的基础研究一定要有地方特色和区域特色。

三要搞好学科专业调整,加强重点学科和重点社科基地建设。社科研究机构(包括高校的教学机构)在学科专业设置上,要适时开设社会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适时精减已经过时的社会不太需要的老学科专业;要加强对重点学科的建设,形成各研究机构的比较优势。要加强重点社科研究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不同地方、机构的人文资源、人才资源、地理位置等优势,在各省、市建设一批重点社科研究基地,形成社会科学生产力的强力增长点。

四要搞好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繁荣发展社会科学事业,人才是关键。要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积极实施社会科学人才战略。要高度重视社科人才的培养使用,高度重视社科人才队伍建设。要建立健全公正合理的社科人才评聘使用、激励约束机制,通过良好的体制机制培养人才、吸引人才,不断壮大社科研究队伍。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学贯中西的社科专家。要特别注意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学术功底扎实、创新能力强的青年科研骨干。

3,不断完善科研管理体制,进一步强化社会科学发展的制度保障

一要加大对社会科学的经费投入。政府应逐步加大对社会科学的财政支持力度,尤其是要加大对地方社科院的财政支持力度,并要制度化规范化。

二要建立和完善社科专家参与制度。要建立和完善社科专家参与论证制度,这既是建立现代民主政治,实现政府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需要,也是充分发挥社会科学服务社会、实现社会科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加快社科成果转化应用的有效途径。要建立党政部门主要领导与专家联系制度。要建立社科专家列席党委政府部门有关重要会议制度。

三要建立和完善社科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机制。目前社科研究成果的时效滞后、转化应用速度慢、效益低等问题比较突出。应建立和完善高效的社科成果转化应用机制,使社科成果在产前要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产中要符合社会客观实际,产后能迅速转达决策部门或广泛传播于社会,尽快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改进科研手段和方法,进一步提高社科研究的效率和效果

一要注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社会科学工作者不是“算命先生”,要使我们的研究成果更有针对性、实效性、科学性,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深入社会、深入实际、深入企业、深入社区、深入农村,做深入细致的调

研工作。在调研中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在调研中思考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在调研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二要运用先进的科研手段、方法。当今时代是高科技时代,互联网的运用也为社科研究提供了先进的手段、方法,从而使一些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范围更广、速度更快。我们要学会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灵活多样的调研方法来服务我们的科研工作,提高科研的效率和效果。

5,不断加强学风建设,进一步筑牢道德防线

一要大力倡导科学精神。倡导科学精神,就是鼓励专家学者不断认识真理,发现真理、发展真理,就是鼓励他们敢于探索、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勇于创新,不唯书、不唯上、不媚俗,在尊重客观事实,尊重学术规律和学术规范的前提下,敢于讲真话,敢于发表真知灼见。

二要倡导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良好学风。社科工作者要树立良好的道德修养,大力弘扬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良好学风。要集中精力,专心致志,要博学多思,严谨治学。在科研成果的研究、发表、评比过程中,要坚守学术良知和学术道德,不弄虚作假,不急功近利,不以学谋私。

三要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治力度。要搞好学风建设,仅靠学者的自律是不够的。要通过制定、实施学术道德规范,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治理力度,不断净化学者心灵,不断净化学术风气。

三、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中需要正确处理的几种关系

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又好又快发展,除了在科研方向调整、科研力量整合、科研管理体制改进、科研手段方法创新、学风建设方面下工夫外,在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还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第一,正确处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辩证关系

一要大力加强应用对策研究。这是社会科学研究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现实的必然要求、迫切要求。眼下,个别学者存在着重基础研究轻应用研究的思想倾向,总觉得搞基础研究、出书、写文章才是做学问,而个别科研机构也把发表基础研究论著作为考核科研人员成绩的主要标准。这不利于应用研究的发展。要正确认识应用研究在整个人文社科研究格局中特别是在地方社科研究格局中的重要地位,高度重视应用对策研究。要在资金、人才、职称评聘、成果奖励等各方面对从事应用研究的社科工作者予以关注。

二要充分发挥基础研究服务社会和现实的作用。时下有一种错误认识,就是认为基础研究就应该是“阳春白雪”,基础研究成果就应该是“藏之深山、束之高阁、传之名人”,忽视基础研究服务社会、服务现实的作用。事实上,基础研究完全可以通过其特殊途径更好地为现实为社会服务。要加大对基础研究的选题策划力度,选择大家关注关心的基础理论问题;要加大对基础研究成果的宣传、普及;要搞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对接、转化。

第二,正确处理理论传承与理论创新的辩证关系

一要注意吸收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要继承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传承人类文明;要继承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传承马克思主义真理。要加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同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在交流与合作中,大胆学习、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和一切有益的知识和文化,在交流与合作中,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

二要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在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快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中,我们遇到了前所未遇的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迫切需要理论创新。我们一定要在搞好理论传承的同时,结合实践经验,结合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社会现实,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

第三,正确处理借鉴西方理论与坚持中国特色的辩证关系

一要正确对待西方理论。当今时代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上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相互交融。实行闭关锁国,把西方的一切理论都当做“洪水猛兽”拒之门外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现实的。国际间,各种文化、文明,各种社科知识相互交流学习是历史使然、大势所趋。我们要继续保持对外开放的心态,要在注意坚决抵制西方腐朽、反动的文化思潮侵蚀的同时,大胆学习、借鉴西方一些先进的社科理论。当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也要高度警惕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国际学术交流之机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文化侵略”、“和平演变”,坚决抵制西方一些反动的、落后的文化思潮对我国意识形态的侵蚀。

二要坚持中国特色。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有着特殊国情的发展大国,任何照抄照搬他国的经验、模式、理论都不能真正解决中国的革命、建设和发展问题,这已经被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所证实,尤其是被近30年来巨大成就所佐证。中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应地,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我们决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言必称西方,我们要在继承和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实际,放眼世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力创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社科理论体系,着力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的社会科学大家,着力提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着力提升中国学术界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

第四,正确处理学术研究与理论宣传的辩证关系

一要倡导学术自由。学术研究无禁区。不同观点的争鸣是科学发展和繁荣的正常与必然现象。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学术讨论、争鸣或争论,犹如自然科学中的科学实验,是其发展的基本方法、基本规律,是必经之路。因此,在学术研究中我们要继续坚持和贯彻“双百方针”,创造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鼓励专家学者自由探讨、自由争论。要鼓励专家学者通过深入的学术研究推进理论不断创新,大胆发表那些已经成熟或比较成熟的理论成果。

二要遵守宣传纪律。在进行理论宣传时,要强化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遵守宣传纪律。在刊发、发表容易给社会带来重大影响、对人们的思想产生巨大冲击的理论文章或观点见解时,要与党和政府的正确决策保持一致,要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对群众思想情绪的积极引导,要做到帮忙而不添乱、释惑而不增疑、疏导而不误导。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吴树青,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5)[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张 锐

第五篇:科学研究不问出身

在这个民间科技发展研讨会上发言,我觉得有一种亲切感,因为,我的科研经历与朋友们的感情发生共鸣。

有的记者在采访时说我是民间科学家的一面旗帜,旗帜之说,我不敢认同,不过,民间科技研究者还是当之无愧。对于一个研究者,回忆过去也是一种享受。但是,我今天更想说的不是一种回忆,而是一种认识,一种体会——科学研究不问出身,科学面前人人平等,科学只欢迎务实求真。

诚然,科技的种子需要有生长的土壤,科技研究者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许多民间科技研究者经历了种种艰难,民间科技研究者都盼望获得更好的环境和条件,现在这种希望得到了时代的回应。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是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尊重创造,保障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支持人们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其他方面的创新,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充满蓬勃的创造活力。”

本来,在这个会议上讲话,应该讲讲民间科技发展研讨会的意义,应该多为民间科技研究者呐喊助威。但我要说明的是,我个人的再次呼吁也只是一种重复,因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强调自主创新的战略决策,将把民间科技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我国的科技工作与其他各行各业一样,在发生重要的转变,即由跟踪模仿转向自主创新,由单向突破转向集成创新,由科技事业转向科技企业,由一般交流合作转向主动开展国际合作。可以说,我国科技政策转变的根本特点就是促进创新。只有推动最广泛的全民创新活动,国家才能发展,这已形成社会共识。毫无疑问,鼓励全民创新的基本政策,将成为民间科技发展的根本保障,有了这个保障,民间科技之花,必将争奇斗艳。

(注:本文为袁隆平院士在首届全国民间科技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稿,本刊略有删减)

作者:袁隆平

上一篇:经济研究生论文下一篇:精益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