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疱疮护理论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键词天疱疮护理。天疱疮的病因不明,目前对自身免疫病因的研究较多,认为与病毒感染、紫外线照射、某些药物(如青霉胺等)的刺激,使棘细胞层间的黏合物质成为自身抗原而诱发自身免疫反应有关。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天疱疮护理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天疱疮护理论文 篇1:

大疱类性天疱疮护理新体会

【中国分类号】 R473.5

大炮类性天疱疮: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的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主要特征是,疱壁厚紧张不易破的水疱或大疱,组织病理为表皮下水疱,免疫病理显示基底膜带IgG(或)C3沉积,血清中存在针对基底膜带成分的自身抗体。皮疹好发于躯干,四肢伸侧,腋窝或腹股沟,在红斑水肿性红斑或正常皮肤上发生水泡或大疱,疱壁较厚不易破,尼氏症阴性,疱破后呈糜烂面,愈合后有色素沉着斑,少数患者可在口腔咽喉外阴等黏膜处,发生水疱和糜烂面,自觉瘙痒,烧灼感,慢性病程反复发作[1]。

1临床资料

收集我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大疱类性天疱疮患者,期中男性22 例女性16 例年龄36 -93 岁平均年龄65岁,平均住院23天,身体四肢广泛分布红斑水疱伴瘙痒,水疱呈绿豆至蚕豆大小,疱壁紧张壁较厚,疱液澄清,少数可呈血性,部分水疱破溃露出鲜红糜烂面,其中有 10 例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予以激素雷公藤多甙,氨笨砜等及保护胃粘膜制剂,对症支持治疗,部分患者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及血浆置换疗法治疗。

2护理要点

⑴一般护理:大疱类性天疱疮患者皮肤完整性受损,机体抵抗力相对降低应用激素使用免疫功能下降,且年龄较大者极易发生感染,为减少感染,应将患者安置单独房间,室温保持在22-25℃相对湿度保持在50%,每日空气净化30-60分钟早晚各通风一次,桌椅地面用1:1000含氯制剂每日擦拭两次,减少探视做好保护性医疗,严格无菌操作及规范洗手,床单被套予高压灭菌并根据患者渗液情况及时更换无菌床单,对于渗出液较多不宜经常翻动的患者可在无菌单下铺一次性尿垫,增加渗液吸收能力,减少搬动次数减轻患者痛苦。

⑵严密观察:大疱类性天疱疮患者治疗上主要依靠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足够剂量的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易发生各種感染和消化道出血倾向,因此应监测生命体征,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保持酸碱平衡,注意大便颜色有无血糖升高,夜间加强巡视,了解患者睡眠状态,有无精神症状,经常询问患者有无腹胀乏力防止低钾低钙[2],注意观察皮损的部位,水疱的大小,皮损糜烂面积,以及糜烂疼痛的程度及痂皮脱落,注意观察皮损渗出量的多少,观察水疱有无新出,来判断激素用量。

⑶皮肤的护理:多采用暴露疗法,为减少破损皮肤与床单被罩摩擦引起的疼痛,减少水疱摩擦破溃感染机会应用离被架,对渗出、糜烂面较多的患者应用我院自制祛湿散(主要成分:黄连 黄柏等)淋撒于糜烂面上,每日2-3次有效的减少皮损的渗出同时减少与床单的粘连减轻患者痛苦,其次应用红光治疗仪照射治疗,每日2次每次10-15分钟,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创面干燥修复愈合,中药塌渍药液(主要成分:大黄等),用4-6层无菌纱布浸透中药塌渍药药液湿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两次,具有收敛止痒消炎的作用,对于坏死组织或痂皮不可强行剪除或撕脱,可给予紫草油外敷或涂擦促进其软化后自行脱落,防止感染发生。大水疱(>2cm)应在无菌条件下用注射器在基底部抽尽疱液,用碘伏再次消毒,小疱者保护好疱壁尽量让其自行吸收。瘙痒者禁止搔抓和一切不良刺激。

上臂有水疱或糜烂患者测量血压时应用无菌纱布包裹上臂后再行测量,也可同时测量下肢血压对比以后以测量下肢为主,或用腕式电子血压计减少患者痛苦,保护皮损愈合创面,为避免反复穿刺可使用套管留置针。

⑷黏膜护理 :口腔黏膜糜烂者可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洗分泌物后,用0.9%生理盐水加地塞米松、利多卡因、庆大霉素涂擦或含漱或应用我院中药制剂含漱液(主要成分:双花 公英 生地等 )具有良好的控制感染,杀菌抑菌消炎止痛作用。或每日三餐前后用5%碳酸氢钠漱口,预防真菌感染、促进食欲[3]。会阴黏膜护理可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洗每日1-2次。

⑸营养支持:绝大部分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食物,制定合理而详细的饮食计划,以瘦肉蔬菜水果等为主,多摄入含钾高的食物如橘子、巧克力等避免鱼腥海鲜辛辣刺激的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同时对于有其它基础疾病的患者应考虑到饮食的合理性,全面调配。

⑹心理护理:该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患者长期患病,情绪多不稳定,表现为忧虑、焦虑、烦躁易怒,为减少患者心理伤害,医护人员多倾听并讲解该病相关知识,介绍同病种治愈的例子,解除其顾虑,积极调动患者情绪,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⑺出院指导:向患者讲解皮损的自我保护方法,避免着凉感冒,远离呼吸道传染病的患者。饮食避免过硬、过热、过冷的食物。避免剧烈活动以防造成骨折,出院后定期服药,不能自行减量或停药注意老年人与营养不良者加服维生素D与钙剂,定期门诊复查,一旦有新发红斑皮疹水疱立即就诊。

3.小结:

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是一种重症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护理难度很大,在临床工作中我们采取了精心的观察,细致的皮肤护理、耐心的心理护理、营养指导及中药在该病中应用,为护理该病开创新办法,同时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参考文献

[1] 《临床诊断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出版社 2006年6月的1版

[2] 乐忠玲 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护理《护理与康复》2007年4月第6卷第4期

[3] 陶静 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护理体会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年3月第27卷3期

[4] 赵辨 《临床皮肤护理》〔M〕第3版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806-807.

作者:张雅丽

天疱疮护理论文 篇2:

寻常型天疱疮的护理体会

关键词 天疱疮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1.095

天疱疮的病因不明,目前对自身免疫病因的研究较多,认为与病毒感染、紫外线照射、某些药物(如青霉胺等)的刺激,使棘细胞层间的黏合物质成为自身抗原而诱发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寻常型天疱疮症状体征:①口腔:较早出现病损。常先有口干、咽干或吞吐咽时感到刺痛,1~2个或广泛发生的大小不等的水疱,疱壁薄而透明,水疱易破,呈不规则的糜烂面;留有残留的疱壁,并向四周退缩;若撕疱壁,常一并无痛性地撕去邻近外观正常的黏膜,并遗留下鲜红的创面,这种现象被称为揭皮试验阳性。在糜烂面的边缘处轻轻插入探针,可见探针无痛性进入黏膜下方,这是棘层松解的现象,具有诊断意义。病损可出现在软腭、硬腭、咽旁及其他易受摩擦的任何部位,疱可先于皮肤或与皮肤同时发生。②皮肤:病损多发生于前胸、躯干以及头皮、颈、腋窝、腹股沟等易受摩擦处。早期仅在前胸或躯干处有1~2个水疱,常不被注意。在正常皮肤上往往突然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疱不融合,疱壁薄而松弛、易破,破后露出红湿的糜烂面,感染后可化脓形成脓血痂,有臭味,以后愈合并留下较深的色素。用手指轻推外表正常的皮肤或黏膜,即可迅速形成水疱,或使原有的水疱在皮肤上移动。在口腔内,用舌舐及黏膜,可使外观正常的黏膜表层脱落或撕去,这些现象称Nikolsky征,即尼氏征,具有诊断价值。皮肤损害的自觉症状为轻度瘙痒,糜烂时则有疼痛,病程中可出现发热、无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体温升高,并可不断地出现新的水疱。由于大量失水、电解质紊乱,患者出现恶病质,可因感染而死亡。③鼻腔、眼、外生殖器、肛门等处黏膜均可发生与口腔黏膜相同的病损,往往不易恢复正常。

寻常型天疱疮是最常见表现最重的一种天疱疮。它不仅给病人带来难以忍受痛苦及继发感染,同时给病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困扰。因此全面周到的护理是积极配合治疗的关键。防止继发感染是保证病人康复的基本措施,心理护理和思想沟通是帮助病人克服心理障碍的有效手段。对病人进行全面周到的护理,取得良好效果。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我疗区自1995以来共收治31例天疱疮的病人,女7例,男14例,均为中青年。寻常型天疱疮3例,主要表现口腔及躯干可见大小不等的水疱和糜烂,重者可由于水疱破溃引起继发感染伴有难闻臭味,如不及时治疗症状持续加重,体液丢失而危及生命。

例:患者,男,46岁,于2004年12月6日入院。病人曾于1993年无明显诱因在口腔舌尖部出现水疱,逐渐增多,扩展至面部、头皮、躯干,四肢伴有瘙痒感。曾在我院住院治疗,病理诊断为“寻常型天疱疮”。近半个月来,皮疹逐渐加重、扩展,周身红肿伴有发热、体弱,再次来我院就诊。体温37.4℃,脉搏120次/分,血压90/60mmHg,呼吸20次/分。神志清楚,表情痛苦。面部、眼睑及躯干可见大小不等的水疱,部分破溃、糜烂、少量渗出伴有难闻臭味,Nikolsky 征阳性,尤其面部及背部为重。查体合作,被动体位,心肺正常,腹部平软,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轻度肿大。经过使用激素、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加上精心护理,患者病情痊愈出院。

控制感染

处理使用大量激素和抗生素和控制感染外。为防止交叉感染,应将患者安排在单人病室。采用暴露疗法,保持室内通风干燥,室温保持在18~20℃。病室每日紫外线消毒2次每次30分钟,消毒时应遮盖眼部,防止紫外线灼伤。保持床铺的清洁与舒适,及时更换被褥,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皮肤情况。严格控制探视人员的数量、时间、次数。防止交叉感染。

护 理

心理护理:由于皮肤大面积的水疱破溃使许多患者在心理上出现沉重的思想负担和压力。常常表现出情绪低落,恐惧不安,甚至出现绝望厌世的想法。因此,我们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还需耐心细致地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讲清病情发生、发展以及病愈后的情况。不能因为患者身上带有难闻气味而远离他们,同时让家属多关心患者,以他们的亲情与医疗护理相结合,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和对病痛的忧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皮损的护理:用无菌剪刀剪去皮损部位的毛发。直径<1cm的水疱经消毒后在水疱最低位,用无菌注射器将其内容物吸出。糜烂、破溃的皮损部位,用1‰的雷弗诺尔溶液清洗,祛除表面的分泌物、游痂、伪膜,外涂抗生素软膏,鹅颈灯置于30cm处照射15分钟。尽量不使水疱破溃。对松懈但尚未剥脱的表皮应给予保留及保护。后期皮肤干燥后可用甘油涂患处以润滑皮肤。为卧床患者更换体位时动作要轻、稳,避免拖拉,以防止造成不必要的皮肤损伤。

黏膜的护理:为防止口腔内水疱破溃和感染,每次进食后、晨起、睡前可用3%的硼酸溶液漱口。眼部可用抗生素眼膏。会阴部及肛门周围有水疱的患者,排便时便盆上要垫无菌棉垫,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会阴,防止继发感染。

饮食的护理:注意营养,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多种维生素,低盐易消化的饮食,禁忌辛辣酸冷等带有刺激性的食物。口腔或舌尖有水疱时,给予半流质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如菜汁米粥、鸡蛋羹及软面条等。待病情好转后逐步过渡到软食。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也应给予软食,防止消化道溃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杨丽华,赵秀峰,陈晓华.13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患者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0.

2 陈洪铎,主编.皮肤性病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作者:杨亚萍

天疱疮护理论文 篇3:

天疱疮3例护理体会

天疱疮是一种慢性、复发性、严重的表皮内棘刺松解性大疱性皮肤病,血清中有天疱疮抗体,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正常皮肤或粘膜上出现松弛性水疱。我院自2003年10月~2007年12月共收治3例诊断为天疱疮的病人。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自2003年10月~2007年12月共收治3例病人,其中男2例。年龄分别为35岁、40岁,女1例,年龄46岁,均为寻常型。3例病人平均住院150天,均好转出院。在外观正常皮肤上出现豌豆大至蚕豆大水疱,疱壁薄而松弛极易破裂形成红色濕润糜烂面及黄褐色痂,并不断向周围扩展,尼氏征阳性,有鱼腥臭味,伴有口腔粘膜糜烂。治疗为皮质类固醇(强的松),抗生素应用预防感染,白蛋白静脉滴注纠正低蛋白血症。

2 护理

2.1 皮肤护理 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去污去臭,湿敷有糜烂渗出的创面,用麻油或1%红霉素软膏外涂。渗出少者用氧化锌油剂一日两次外涂,渗出多者用1:1000依沙丫啶溶液冷湿敷。采用开放式湿敷:将湿敷垫浸于室温的溶液中,取出稍加拧干放于患处,使其与息处紧密接触,每隔15 min重新更换一次,每次持续1h,每日两次。每次湿敷要更换溶液及湿敷垫,已用过的湿敷垫消毒后再用。湿敷后给予红外线频谱仪照射,使创面清洁干燥。注意事项:湿敷液应新鲜配制,湿敷垫用6层纱布做成,湿敷时应严格无菌操作。每次湿敷面积不能超过全身总面积的1/3,要注意保暖,湿敷垫保持湿润。紫外线灯病房消毒每日两次,每次30min,消毒时用床单遮盖病人全身,消毒后打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

2.2 粘膜护理 口腔糜烂可用2%硼酸或1%双氧水3~4 h漱口一次,含漱后用1%甲紫液涂抹。疼痛明显者可在进食前涂用3%本唑卡因硼酸甘油溶液。外阴部用中药三黄液(大黄、黄芩、黄柏、苦参、乳香、共煎1000 ml)加减,清除痂皮恶臭,减少疼痛。现清洗后再用干净药液湿敷,一日两次,一次30 min。

2.3 心理护理病 人全身皮肤粘膜糜烂坏死脱落,与平时判若两人,表现出自卑、绝望、沉默寡言,拒绝探视,对治疗护理缺乏耐心等。我们在护理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的情绪变化,采取鼓励性语言,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病情好转前减少探视。待病人皮肤状况好转后允许家属陪护,鼓励病人与其他病友多沟通交流,发挥家庭、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经过病人、家属、护理人员等多方面的努力,病人情绪日趋稳定,主动到室外活动,为重新回归社会生活奠定了基础。

3例病人经过我们的悉心护理,病人全身皮肤基本恢复正常,住院后期病人主动下床到室外活动,不仅战胜了自己身体疾病,而且战胜了心理障碍。我们对病人家属进行了健康宣教,指导其出院后继续用药及护理方法,使其在院外继续为病人进行皮肤护理。

作者:赵林红 张运华

上一篇:宪法修改思考论文下一篇:法律调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