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与形式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内容与形式论文(精选5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摄影艺术是瞬间艺术,也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进行提炼、加工、改造的生活原生态艺术化再现的过程。摄影作品的内容是由题材与作者的思想情感构成的;摄影作品的形式是指作品内容的组织结构和表现形式的总和,包含着作品内容诸要素的组织结构和摄影内容的表现手段,使原生态社会生活达到艺术化的再现。

第一篇:内容与形式论文

艺术作品中内容与形式的思辨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藝术作品的价值与其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为了使论述更加清晰结合了马蒂斯以及皮埃尔·彭贡潘的作品来辅助说明:作品的价值不在于传统美学家一再拥护的内容之中,也不在于与内容抽离的形式中,而是在由艺术家以真切的生存体验为依托实现了“灵”化的具体形式之中。

【关键词】内容;形式;抽离形式;“灵”化;具体形式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15.028

开始讨论艺术的价值之于“形式”还是“内容”之前需要了解何为艺术作品的形式?何为作品的内容?传统美学的观点认为:“作品的内容是它形式的含义,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具体的生动的情感的内涵,艺术作品的内容来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认知和理解,艺术作品的内容是艺术家在意识中创造出来的,精神性的内涵,主要由题材和主题两部分组成。艺术作品的形式是艺术作品内容的具体存在方式,主要指结构、艺术语言、艺术手法等。”在传统美学关于形式和内容概念的基础上,人们把一件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具有某种意义的东西称为艺术作品的内容,它可以是一种批判的思想、一种社会状态的反映,或者是作者的主观情感的表达等。而这一内容的承载物称之为形式,例如,为表达一种观点而选择的艺术方式,假如人们要表达哀伤的情绪,可以选择绘画线条色彩来表达,可以选择富有韵律和节奏的音乐来抒发,也可以写一首表达哀思的诗等,这些为了表现这一主题而选择的方式都可以被视为艺术的形式。另外根据传统美学的划分当人们选择一个具体的艺术门类时,这个具体的艺术门类中存在的各个组织关系即结构也算作为形式的一部分,比如绘画艺术中线条,颜色和形状的组织关系等。通常人们会把艺术要表达和再现的东西归为作品的题材,而这个题材所引发的其他的一些相关部分看作为作品的主题,这两者都属于作品的内容。被作者选择用来阐述这一题材和主题的方式被称之为艺术的形式。

一、被传统美学偏爱的“内容”

以上,根据传统美学对艺术作品的形式与内容概念的分析,可以发现传统美学肯定了内容和形式这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但是传统美学认为:“作品的内容是形式的含义,作品的形式是内容的具体存在方式。”稍加分析不难发现,这里看似辩证平等地对待内容与形式,实际还是把内容放在了第一位。使读者产生了一种潜在的误解即:内容才是根本之所在。艺术作品的形式根据内容做出选择,内容是唯一的,而形式可以是多样的。而且要能恰当地表现内容的形式才是合适的形式。形式的功能主义者认为:艺术品的形式,是能够使艺术品实现其宗旨或者目的的东西。形式因素是一种对确保艺术品的宗旨或目的有贡献的或者可以作为手段的因素。这里把作品的形式理解为功能和内容服务的媒介确实有合理的方面,正如艺术家在阐发其宗旨的方式选择上是多样的,一位想要表达忧伤情绪的舞蹈家在选择舞蹈动作上相对于轻快的动作她更可能去选择缓慢而沉重的动作。在选择伴奏音乐也偏向于选择可以强化动作情绪的音乐。而艺术家之所以确定选择的形式,正是因为它们可以在实现作品的主题和宗旨上发挥最佳的功能。但是把艺术作品的形式看作艺术作品的内容的服务者这种观点似乎有些片面。甚至更为严重的是在人们评价一部作品时,总是希望先找到它的主题,例如观看一幅有再现内容的绘画作品时观众会先找到它的描述性特征,并盲目以为识别出其描述的题材就是解读了作品的全部。读者把作品的主题当成作品的灵魂,认为靠着主题,作品才得以精神存在,才发挥了它的社会功用。无疑这一片面的观点对艺术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试想如果艺术作品的主题思想是其价值所在,那么理论概念更加具有准确性,直接讲出来就行,艺术家更不用多此一举以不同的艺术的形式来表现,这里又有人反驳:艺术形式可以让其表达得更加生动。但是仅仅是为了表达生动这一目的,则不止一个艺术门类可以实现,假如A门类的艺术实现了这一目的,那B门类的艺术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显然这一理由也不能肯定艺术的自律性价值。

下面本文将以上讨论的观点带入马蒂斯的《弹吉他的少女》和王昌龄的诗歌进行论述说明,根据以上传统美学的解释:艺术作品的内容是由题材和主题组成。那这幅作品的题材便是取之两位青春的少女弹乐的生活场景,表现少女弹乐过程中青春活力的愉悦。那么根据传统美学的观点:这幅作品的艺术价值在于采用合理形式表现了以上的内容。接着我们欣赏王昌龄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这首诗描绘的是莲塘荷花盛开,采莲少女的罗裙与荷花相融,少女的脸颊与荷花相应,人景合一若隐若现的蒙眬意境。作者通过诗词的描绘同样传达出了少女天真烂漫,蓬勃朝气的生活情景。可以说在内容的选择上与马蒂斯的《弹吉他的少女》有很大的相似。如果以内容为第一性,诗文也可以表达同样的主题,那马蒂斯的《弹吉他的少女》其价值就可以被诗歌所取代,而事实显然不是如此。因此以内容作为艺术作品价值的根本标准显然不太合理。

二、被传统美学警惕待之的“形式”

——与作品相抽离的形式

以上讨论得出艺术作品的内容不能为其自身的艺术门类确立价值,那是否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呢?的确,艺术的形式自有其独立的价值,比如艺术语言自身的审美性,人们会欣赏一幅绘画作品的色彩,沉醉一首乐曲的节奏韵律,品味一部小说中使用的叙述手法。另外在一部作品中其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也是构成作品的形式因素,同样以马蒂斯的《弹吉他的少女》这幅作品进行分析,这幅画面的整体由三大块背景组成,这三块背景不管是从颜色上还是从符号形式上都构筑出了一个由弱到强由圆到尖锐的节奏声响。从图形的运用上看,各元素之间产生了一个由圆到方的变化节奏。色彩上由低纯度的绿到高调的桃红色也使得平面的图形之间蕴含着丰富的层次关系。只要读者用不去纠结作者画的是地板还是沙发的审美态度去欣赏就能感受到这种丰富的形式之美。

那么是否这种由圆到方的图形,由灰到亮的色彩等形式安排就是藝术作品的价值本质所在呢?如果是这样那艺术岂不是太简单,只要习得这样一种形式规律便可以创造艺术品。需要注意的是,其实在这里所说的形式已然不是作品中的形式了,而是脱离了作品的形式,它类似于一个概念。这也是传统美学一直小心待之的形式。对于形式的研究固然重要,人们可以通过形式使得技艺得以传承,后人也能够通过这种抽离的形式了解到前人的智慧,但这些抽离出的形式并不是艺术价值的根本所在,现在的艺术家并没有被黄金分割比束缚,诗人也没有陷入词语的平仄押韵里,艺术也在形式的不断革新中发展。

三、解读“灵”化之形式——作品中的具体形式

艺术的价值不在于作品的内容也不在于形式,那么作品中还剩下什么可以体现价值。讨论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时人们似乎采取了不是内容就是形式的认知方式,然而有了内容和形式并不能生成作品,而在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艺术主体,艺术作品的创造者。艺术家创造了作品的具体形式。作品中的形式是与作者的生存体验合而为一的独一无二的被“灵”化过的具体形式。关于这一“灵”化之形式,笔者引入一段的清代画家王昱的论述:

自唐、宋、元、明以来,家数画法,人所易知,但识见不可不定,又不可着意太执。惟以性灵运成法,到得熟外熟时,不觉化境顿生,自我作古,不拘家数而自成家数矣。

王昱提倡“以性灵运成法”认为艺术的学习不能沉迷于形式本身,而当以“性灵”运其形式才能化境顿生。化境顿生就是生于具体形式之中。另外,王德峰老师也在其《艺术哲学》一书中指出:艺术形式是从生存体验到“物之灵化”之桥梁:

“物之灵化”是生存体验的吐露,所以它以生存体验为前提。从生存体验到物之灵化,有一个中介或桥梁,这中介和桥梁就是艺术之形式。我们就是如此确立形式在艺术中的地位与意义的。唯其如此,才能划清艺术哲学与传统美学的界限。在传统美学那里,作品的精神品格全然存在于它所采用的形式之上:美在形式。我们只有破除此种观念,才能理解孔子所谓“绘事后素”的真实含意。

王德峰老师所说的“灵”并非纯粹的精神,而是实际的生存体验,是感性的与物相连接的。王德峰老师的观点与传统美学的观点的不同在于,传统美学认为内容通过美的形式得以显现,在就内容而论形式时已经把形式从作品中抽离了出来。而王德峰老师认为美不在于形式本身,而在于实现过“灵”化的形式即艺术作品本身的具体形式。

正如《弹吉他的少女》这幅作品的动人之处并不是在于这些圆形,三角形,曲线本身,如果这些图形符号没有组合在作品中,那么它们只具有物理属性,把这些图形放入数学公式中,它被关注的只有具体的长宽高,自然也算不上绘画语言,但是作者把它们组织于作品之中,这些图形就被赋予了艺术生命。在这里色彩作为造型的功能逐渐被弱化,而作为画家表达情感的功能,却被广泛应用,画家用其惊人的创造力和感受力,为人们创造了一个满怀活力和希望的生活愿景,艺术中具体的形式以作者的生存体验为养料,与之共生。在作品中读者可以通过作者在画面的图形表现中感受到作品人物的情感本质,即使不是具象地再现,读者依然能够通过作品的形式感受其内在的情感本质。正是由于作者以生存体验为依托,人们才感受到画中的图形符号蕴含着一种力量,直击观众心灵,于是在这幅画中作者创造出了图画自身的生命和意义,画中的圆远远大于圆本身,正如一个音符在一首乐曲中也远远大于它本身一样。这里的图形符号实现了“灵”化,与作品融而为一,因此这幅作品才是独一无二不可取代的。

关于“灵化”之形式,笔者借用皮埃尔·彭贡潘的作品进一步说明,他的作品不仅仅是色彩,线条等所组成的物质世界,而是一个超脱物象的审美世界,例如《窗户里的犹太树》这幅画,它虽然由点线面色彩等绘画元素组成,但是呈现在画面整体时却可以调动起读者的五官感受,读者观于此画前如沐浴在温暖的春日阳光中,画中仿佛溢出了春的清香。就这样看似简单的一幅画,读者多看两眼,竟会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虽然画面中描绘了“窗”这一可识别的物象,但是它却让读者的认知不仅限于这画里有两扇窗,而是使读者在生存感上深深地感知到了这些空间的存在,观众随着作者把目光望向窗外,在开满红花的树冠的映衬下,靠着窗台往下探望的妙人把观者又带到了一个更浪漫的审美意境。作者画出了飘动的窗帘,通过窗帘飘动的形状,人们仿佛能够感受到空气的流动,这个窗帘的形式本身并不能代表流动性,是作者基于人们共同的生存认知,通过飘动的窗帘这一物象来表达空间的流通之感,这一感受的传达依赖于人们潜在的理性思维,向左的窗帘在认知上代表着有风从右边而入,虽然右边的空间并没有入画,但是依然给人通畅之意。一张平面的画布,作者通过几何色块却营造出了多层次的空间,可见作者对于生活的体悟之深,以及“以性灵运成法”的精妙掌握。

彭贡潘在他的画中体现了他对活泼世界的感受,一枝一叶都是他心灵之翼的转化,艺术家以性灵入画,用作品的形式语言承接其生存体验,因此即使画面的语言符号丰富,但是如果没有含蓄蕴藉之质,依然会被忘却,在审美鉴赏过程中正是因为形式符号具有蕴含性灵的含蓄性,读者才能与之共感,不断的生发出新的意义,艺术作品才具有生生相续的审美价值。性灵与形式的融合并不容易,它需要艺术家有高度的艺术修养,并且更需要有独到坚韧的品格。正如《窗户里的犹太树》这幅作品节奏和谐,主次有序,繁杂的牺牲成就了整幅作品的品格,看似简单,但是越深入了解,就越是觉得奇妙有趣,它给观者带来了精神上的轻觉,一幅以性灵运之的艺术作品在时间长河的流逝过程中并不会淡然失色,相反经过沉淀它越发珍奇,像一本内容丰富的文学作品一样,次次读都有不一样的感受体会,一幅画也是如此,观者每置身于其前,感受都会不同,这绝不是视觉适应的暗淡过程,而是在日日增辉。

艺术的价值不在于抽离作品所谈的形式之中,单纯的形式美并不是价值的根本所在,也不是在单纯的内容之中,内容本身不具有艺术性,而是在经过作者“灵”化的具体的形式中,而这经过“灵”化的具体的形式才具有永恒的艺术价值,才不是一时的审美的附属物,它就像遇到土壤生根发芽的种子,当它开始新的生命时已然生发了新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

[2]王德峰.艺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

[3]戴士和.画布上的创造[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4]李来源,林木.中国画论发展史实[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

秦文涛,汉族,河南商丘人,宁夏大学美术学院,2020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美术专业,研究方向:油画。

作者:秦文涛 侯昀

第二篇:戏曲内容与形式的双重变革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华剧坛涌现出了一批受到观众喜爱,有着长久艺术生命力的戏曲作品。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电影、电视以及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冲击,戏曲正面临严峻的挑战。戏曲在当代如何闯出一条更开阔的康庄大道,是需要我们戏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课题。

本文试图从内容与形式的变革这一角度对戏曲的现代化进行一些阐述与分析,对当代戏曲如何发展提供一些思考。

 

一、内容变革方面:在继承传统剧目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创作优秀的新编历史剧,同时更好地创作出现代戏的精品,做到两者的协调统一发展。

 

卡西尔说过:“戏剧艺术是从一种新的广度和深度上揭示了生活:它传达了对人类的事业和人类的命运、人类的伟大和人类的痛苦的一种认识。”只有反映生活,反映人性的艺术,才是经久不衰的艺术。《梁山伯与祝英台》如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亦如是。成功的戏曲作品必须能够体现当代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能够塑造出洋溢着本民族优秀品质,闪烁人性光辉的人物形象,能够发掘并突显出时代的伟大精神。今天,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代的戏曲艺术,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必须与广大人民的精神世界休戚相关。

反映现实生活是中国戏曲的优良传统,新时期以来的现代戏创作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诸多大胆的探索,众多戏曲人通过对生活的敏锐感知和思考,试图清晰地把握住生活的深刻内涵。当代戏曲改革,从新中国成立算起,已经有半个世纪,其最终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实现戏曲现代化,而现代戏则是戏曲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和试金石。然而尽管早在1951年5月5日周恩来总理便签署了《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戏曲改革也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但是现代戏无论从剧目数量抑或从总体质量上讲还是不能与传统戏曲相媲美,比之新编历史剧的成就也有差距。这主要是因为,与新编历史剧相比,现代戏在题材选择、主题开掘以及舞台表现方面,都还缺乏更大的突破。故而我们所说的协调统一发展即是说要创作出新编历史剧的精品,同时更应该努力发展现代戏,尤其是要创作出现代戏的精品。

当然,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戏创作还是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这一时期的作品生活基础丰厚,真实感和时代性强。像《榨油坊的风情》《土炕上的女人》《迟开的玫瑰》等一批现代戏都通过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新时代的新变化与新风尚,它们颂扬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积淀之下的美德,在观众心中唤起的是一种共同认可的内心期待,因此取得了社会各个阶层观众的广泛认可。然而,这些作品与时代和观众的要求还显得太少太少。

如何创作出更多的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优秀剧目,使得当代戏曲真正走近民众,笔者以为应该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需要注重戏曲创作的文化普适性,注重凸显戏曲当中孕育着的民间文化色彩。

从戏曲发展的源流来看,戏曲就是反映普通民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生活,所凸显的就是普通民众所普遍认可的道德取向与价值观念。正因为如此,对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创作来说,必须把握一个根本。这就是应该踏踏实实地反映民众的生活与情感。在戏曲舞台上,任何一部具有生命力的剧目,无论题材如何,无论是涉及家庭伦理还是社会问题剧抑或别的题材,只要它是能够真正让观众体会到是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使他们真切体味到人生百态,使他们获得感动,这样的艺术作品就一定是能够立得住的经典剧目。

因此,笔者以为,今天我们弘扬戏曲文化,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尤其是在现代戏的创作中,现代戏可以表现新的社会变迁,可以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社会重大的政治事件以及好人好事、英雄模范人物等新闻时事类的内容,但一定不能够是简单的说教,也不仅仅是把它变成歌颂好人好事的载体。否则一大批以歌颂为主旨的现代戏创作随着时间的推演便会失去应有的活力,最终却难以让观众有真正的亲近感。难以使观众有真正的情感认同。

第二,如何让新编历史剧与现代戏的内容表现更为丰富,应当成为改编的一个重要思路。

每一部传世的名著都有着超越时代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对名著的改编与再创作可以赋予这种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新的生命,使传统焕发青春。在中国戏曲史上有影响的经典戏曲作品,其中不乏是改编之作。

不过,在改编中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简单地移植,要注意一部作品是否适合改编。例如,京剧《雷雨》改编自曹禺的同名话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是曹禺作品中最适宜改为戏曲的。京剧《雷雨》改编的特点是突出创新,然而它并不影响原著如刀刃般在观众心头划落的悲剧精神,它完全没有削弱或者歪曲原著。戏曲要唱,不能不大量缩减原著篇幅。却仍然显耀着原著的丰富内涵。这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改编,京剧《雷雨》改编的创造性还在于没有沦为话剧与唱的简单相加,而是使之成为地道的京剧,该说的地方说,该唱的地方唱,饱含着京剧的风格韵味。这其实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当代戏曲要取得突破,戏曲本身所蕴含的地方文化色彩(从语言到举手投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容易获得观众认同的因素。京剧《雷雨》之所以能达到强烈的艺术效果,得益于剧本的文学内涵与京剧艺术表现形式的高度结合。

第三,在原有的艺术母题中注入新的文化元素,使新时期的观众能够获得更为激荡的生命体验与文化认同。

创新不仅是戏曲艺术发展的标记,更是其存在的理由,戏曲的创新是其生存发展的原动力。

青春版秦腔历史剧《杨门女将》在保留传统的前提下对京剧剧本进行重新加工,凝练精华。摒除繁冗,使剧情更加紧凑流畅,感染力更加丰富,舞台气氛更为浓郁,更加符合秦腔艺术的表现形式。这出青春版的传统大戏以恢弘的气势、曼妙的色彩,不仅为广大老戏迷热烈追捧,同时也征服了许多年轻观众。它不仅仅是一出单纯的新编戏曲,同时也是一次文化实验,是对传统艺术进行现代阐释的努力。

 

二、形式方面:在继承戏曲传统程式的基础上,对当代生活进行戏曲化的新的程式提炼和创造,使观众在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的观看中获取一种新体验。

 

强调戏曲内容的创新。与此相呼应则是戏曲程式上的创新。表现在舞台艺术方面。就是要能够比较自然地运用程式表现现代生活。当代戏曲如何从传统当中汲取表达中国人的情感的方式,使观众获取更多的精神依托,无疑是当代戏曲创作一个应该重点思考的话题。

克乃夫·贝尔认为,美是有意味的形式。戏曲艺术的审美价值就在于其独特的形式美,戏曲是形式与内容高度和谐的艺术,也是中华文化情感性和形象性的完美体现。中国戏曲就是反映中国民众生活的一种感性符号,在这样一种文化符号中,中华文明的精髓得以传达出来,中国老百姓的心态、趣味、对生活的追求得以传递出来。而在这样一种传递的过程中,程式起到重要的作用。戏曲的最大特点是程式化。表演,要求有规范的动作:

唱腔,则有固定的曲调。程式化有易于掌握剧种特色鲜明的优点,但也有形式呆板,千篇一律,内容易受束缚的缺点。许多年轻观众之所以对传统戏曲产生了疏离,就是因为僵化的程式和表现形式与现代生活脱节,与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失调,表现内容缺乏时代感,违背了艺术必须依托生活土壤的客观规律。现代观众对戏曲的审美要求的是节奏更快、感受更直接、心理更刺激的艺术样式。

近年来,虽然在现代戏和新编历史戏当中,都涌现出了一些为广大戏曲观众喜爱,为专家学者赞赏的优秀之作,如京剧现代戏《骆驼祥子》《华子良》、新编豫剧古装剧《程婴救孤》、眉户现代戏《迟开的玫瑰》等等。然而,至今戏曲的现代化仍然在探索阶段,并未实现根本性的突破。

戏曲艺术是一个庞大的、完整的、有机的程式体系,所谓程式化就是这个意思。程式化和程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这个体系中包含着不同层次的程式,它包括:具体的某个程式:程式的共同规范;行当,即演员综合运用程式的规范:还有演员在表演中行当与生活相结合的规律。程式并不是一般认为的只是某几个具体程式,它的内涵十分丰富。我们不仅要继承能够为我们所用的具体程式,而且要继承运用程式的法则、法规、规律。掌握了规律就能更自觉地改造、运用旧程式、旧行当和直接从现实生活中取材创造新程式、新行当。

扫描一个时期以来戏曲对新程式的创造。虽不及旧程式改造运用那么多,但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得到了宝贵的经验。比如,表演舞台上骑自行车,从湖南花鼓戏《张四块》,到豫剧《风流女人》;又比如,在川剧《四姑娘》和花鼓戏《奇婚记》中表现人物不同心理状态的“门里门外”的戏:在评剧《风流寡妇》中创造的齐老蔫赶大车;《骆驼祥子》中创造的祥子拉洋车;《华子良》中的“柴担舞”;还有在《吵闹亲家》中运用程式创造出一系列量衣、裁衣、剪衣、缝衣、烫衣等新动作。除此之外,还有新板式、新唱腔、新唱段等例子举不胜举。当然戏曲现代戏是一个新生事物,它的领域宽阔,潜在的创造性很大,与此相比,我们的创造还很不够,需要进一步地实践和探索,这就提出了一个戏曲现代化的问题。戏曲现代化不应只是一种口号,更应是脚踏实地的行动,好的戏曲舞台呈现方式要体现我国戏曲向现代转型的新面貌。

应该承认,戏曲在反映社会价值观的变化方面,要慢于剧场外社会价值观的变化。这一点在生活节奏慢、变化不多的农业社会显得不是那么突出,传统的戏曲观众也逐渐接受了这一特色。而在工业社会的今天,在电影电视等快节奏艺术形式的比照下,戏曲这方面的“先天不足”无疑就暴露得相对明显了。当代戏曲的发展形态如何变化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党和政府多年来对戏曲艺术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关怀,然而,戏曲在当今社会的影响力日趋衰微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戏曲正越来越远离现代大众的娱乐消遣和艺术欣赏范围。戏曲舞台上多是传统内容的古装戏,而缺乏优秀的反映现代社会人生风貌的现代戏,以致戏曲给人一种缺乏生命活力、时代魅力的暮气,让人不愿亲近。戏曲的传播范围日益狭窄,以地方话为其语言载体的剧种其传播基本被限定在本地区内及懂得该语言的人群中,只有京剧等极个别在全国有影响的剧种能够大规模跨区域演出。大量由地方政府作为形象工程需要所排的“评奖戏”,以及由企业赞助的“服务戏”,也由于投入大、演出少、说教意味浓等原因,丧失了对广大普通观众的吸引力。

面对戏曲艺术的危机和挑战,戏曲不能仅仅依赖政府的保护扶持,而应当要正视、审视戏曲在当代社会的缺陷和不足,以进取的精神积极地从戏曲本身中去寻找走出困境的突破口,运用戏曲独特的魅力塑造符合时代精神的人物,从传统的优秀技法中,吸取营养,加工、提炼适合于现代人欣赏的新程式、新手段,创作出新的精品佳作,以自身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去展示时代精神风貌,去反映大众关注的现实问题,去表现民众情感、诉求,以现实题材、现代剧目来主导戏曲舞台,使戏曲作品充满强烈的时代色彩、人文精神,使戏曲舞台充满时代的朝气和青春的活力。只有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戏曲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创新。创作出观众喜闻乐见,经得起市场和时间考验的优秀剧目古老的戏曲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作者:孙 昭

第三篇:浅谈摄影作品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摘要:摄影艺术是瞬间艺术,也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进行提炼、加工、改造的生活原生态艺术化再现的过程。摄影作品的内容是由题材与作者的思想情感构成的;摄影作品的形式是指作品内容的组织结构和表现形式的总和,包含着作品内容诸要素的组织结构和摄影内容的表现手段,使原生态社会生活达到艺术化的再现。

关键词:摄影艺术 作品 内容 形式

摄影作品的内容是摄影者按照一定的创作意图对社会生活进行选择、提炼、加工、改造而在摄影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以及通过摄影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显示出来的主要思想和体现出来的审美意图。构成摄影作品内容的题材和主题来源社会生活和摄影者的社会实践活动。高尔基说过:“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可是它蓄积在他的印象里还未形成,当它要求用形象来体验时,它会在作者心中唤起一种欲望——赋予它一个形式。”①这说明了艺术作品主题思想产生的过程,说明了艺术作品的主题来自作者的思想及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所以说摄影作品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是摄影者对社会生活认识的思想闪光,也是摄影者对世界、对人生、对艺术的思想折射和思辨,是摄影者审美理想追求的物化表现。

摄影作品的形式是指作品内容的组织结构和表现形式的总和。摄影作品的形式包含两个因素:一是摄影作品内容诸要素的组织结构,即摄影作品画面的构图布局、形体造型等;二是摄影作品内容的表现手段,即摄影画面中线条、色彩、明暗、体和面等视觉艺术语言的运用。摄影画面的构图是对作品形式的整体构思,它关系到作品的内容是否能够充分表现,还关系到作品的内容表现是否感人、突出,关系到摄影画面是否和谐统一。摄影画面中线条、色彩、明暗、体和面等视觉语言的准确运用,关系到作品能否充分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关系到作品是否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摄影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区分一般是指理论上的区分,在具体的摄影作品中它们是不可分割的。形式离不开内容,内容也离不开形式。没有内容,形式是不可能存在的;没有形式,内容也无从显现。正如别林斯基所说:“没有内容的形式或没有形式的内容,都是不能存在的。”②“你要想把它(形式)从内容分出来,那就意味着消灭了内容;反过来也一样:你要想把内容从形式中分出来,那就等于消灭了形式。”③所以,与其它门类的艺术作品一样,摄影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也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的关系。但是,作品中内容和形式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它们在作品中的作用也不是等同的。在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中,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以下我从几个方面来谈谈摄影作品中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

一、摄影作品的内容决定形式

摄影作品的内容决定摄影表现形式的产生。摄影者在创作实践中,因社会生活中的某件事受到感动,而产生了创作的欲望(或创作需要),确定了摄影作品的内容,然后根据内容的需要去寻找合适的表现形式。

1949年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平开进北京城,随军记者高粮以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表现内容,拍摄了著名的摄影作品《入城式》,真实感人地纪录了威武雄壮的入城部队受到北京市民夹道欢迎的热烈场面。为了寻找一个最恰当的表现形式,高粮选择了一个较高的拍摄角度,运用俯拍的形式,使前、后景物在画面上得到充分展现,使远、近景物及其环境特征得到充分强调,从而充分表达了入城仪式的规模和气势,增加了画面的空间感,使整个入城仪式的场面更加壮观。所以要表现气势壮观的大场面,应该选用高角度俯拍的表现形式,这是由作品的内容所决定的。

舞蹈《绿地》用优美的肢体语言、艳丽的戏剧服饰,表现了具有悠久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在自己的这片“热土”上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拼搏精神,摄影家候钦孟以此主题思想为内容拍摄了作品《热土》。为了完美地表现这一感人的内容,候钦孟对表现形式进行了艰苦的艺术创作,作者运用高超的摄影技巧,对舞台上舞蹈者的动作结构运用多重曝光、慢门、变焦等摄影技法进行了重构,打破了原有舞蹈的组织形式,完成了视觉形象的再创造,使原来完整的、简化的舞台形象复杂化,让清晰的舞台物象显现出虚化、模糊与多义性,营造出物象之间矛盾与协调及虚实相生的关系,引发受众在具象与抽象之间的联想,使舞台上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一切完全按照受众的意愿发展,成为自己审美理想的依托。《热土》高纯度的色彩属相和富有动感的线条、虚实相结合的表现形式也是由其内容决定的。

反映西藏民族和谐、军民亲密无间这一主题思想的摄影作品《给藏族儿童理发》,是摄影家蒙紫1959年拍摄的。西藏平叛以后,西藏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各民族团结和睦,社会稳定和谐,这一切激发了摄影工作者创作的灵感。有一天蒙紫下连队采访,正好看到一群藏族儿童找班长理发,这可是踏破铁鞋都难找的好题材啊!为了把这日常的生活内容用新颖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蒙紫专门做了设计,为活跃气氛、丰富画面,作者把理发场地设在屋后的树林里;为了突出主体,作者选用了低角度仰摄的表现形式;为了摒弃杂乱的背景,作者选用大光圈以缩小景深范围,使背景虚化;为了增强画面的空间感,作者选用逆光拍摄;为了细致地描绘人物的面部表情,使人物的真实情感和内心世界得到充分的表现,作者采用了近摄特写的拍摄手法。通过精心的构思和艰苦的创作,作者找到了表现西藏民族和谐、军民团结这一内容的恰当的形式。

通过上述作品的分析,可以认为:摄影作品的内容决定摄影的表现形式是正确的。

二、摄影作品的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摄影作品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于内容,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形式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地、能动地反作用于内容。具体表现在:当摄影作品的表现形式适合内容时,就能深刻地、充分地、感人地表现摄影作品的内容;而当摄影作品的表现形式不适合于内容时,就会损害摄影作品内容的表现。

摄影作品的形式表现内容,有的形式把内容表现得很充分、很感人,有的形式把内容表现得不充分、不感人,那怕表现的是同一内容的多幅作品,由于表现形式的不同而使表现效果产生很大差异。以“雄、秀、奇、险”称誉天下的黄山,激发了无数摄影者的创作欲望,以黄山作为表现对象的摄影作品多得不可胜数,可是有的摄影作品能震人心魄,有的摄影作品却平淡无奇,原因就在于不同的摄影者对黄山的认识角度不同,在拍摄的时间、角度、构图、用光方面也不同,因而造成了表现形式上的差别,摄影作品反映出来的艺术效果当然也就不一样。这种现象充分说明了形式对内容的表现有反作用。

摄影者通过选择不同的拍摄角度和构图来筛选视觉信息,依据摄影者的意愿去组织和干预画面,选取一个合适的表现形式,并通过摄影表现手法上的创新和摄影技巧上的突破来增添摄影作品的艺术魅力。加拿大摄影大师尤素福·卡希拍摄的《丘吉尔》,就是一幅通过强烈的黑白对比来塑造形象的经典之作。丘吉尔性格坚定、沉着、严谨,一旦生起气来像一头暴跳的狮子,卡希很想为丘吉尔拍摄一张表现其性格特征的照片。一次会间休息时,卡希提出为丘吉尔拍照,丘吉尔欣然同意,同时面带微笑、表情平和地面对照相机,卡希为了真实地表现他独特的个性,采用了竖构图的形式,选取了大面积的深色背景,在做好一切拍摄准备后,出其不意地夺下了丘吉尔手上的雪茄,故意激怒丘吉尔,便他产生愤怒的情绪,这时卡希迅速按下了相机的快门,成功塑造成了一个“愤怒的反战领袖”的不朽形象。丘吉尔一生有无数照片,而这张照片选用了与众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画面中大面积的深色背景、强烈的黑白对比,较好地烘托了画面的气氛,充分展现了丘吉尔不屈不挠的性格,深化了形象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运用联想的表现形式常常能使摄影作品突破有限的画面而产生无限的想象空间,真正达到“象外有象”、“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美国摄影家W·斯托尔特运用联想的表现形式拍摄的作品《告别》,就是一幅令人回味无穷的佳作。作品没有采用一般的形式从正面去表现告别时那热烈拥抱的场面,而是用特写的形式巧妙地抓取俩双脚的局部动态,画面中用一双军人的皮鞋和一双踮着脚尖的红色女式皮鞋去调动受众的联想力,使人们的想象突破画面的有限空间,而感受到画外的物象。又如张安立拍摄的作品《喝二两》,摄影画面中没有出现喝酒的场面,而是抓取了店主斟酒的动作,并通过屋外装满物品的背箩等陪体做媒介,诱导读者去联想,使作品中喝酒的主体形象在读者的联想中得到塑造,深刻地表现了富裕起来的农民们过上舒心日子,开怀畅饮的情景。

一幅好的摄影作品可以通过摄影特有的表现形式传递出超越基本内容的尽可能多的信息,这些信息使得摄影图片更具有生机,所以决定摄影作品成功的因素在于形式对于内容的塑造和升华,这就是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

三、摄影作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唯物辨证法认为,内容和形式必须谋求有机的结合,才能实现充实的内容和完美的形式的统一。任何一个艺术门类的作品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摄影艺术也不例外。摄影作品也要求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摄影作品所要表现的内容决定了摄影的表现形式,而摄影表现形式的选择是为了更完美地表现摄影作品的内容,只有将健康的、进步的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创作出既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又有高尚的审美价值的摄影作品。

例如,广告摄影作品的内容是特定的商业信息,其形式是造型、布局、色彩、线条、影调等视觉语言的综合运用,摄影作品中的视觉语言既是商业信息存在的物质基础,也是商业信息传递给受众的媒介,在广告摄影作品的视觉语言中渗透着商业信息,其商业信息通过视觉语言来显现和传递。所以,我们在广告摄影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一方面要反对只追求视觉效果而忽视内容的形式主义倾向,另一方面也要反对只重视内容而不讲究形式的实用主义倾向。广告摄影作品如果片面地强调形式而不注重对内容的表现,就只能得到一个以唯美为中心的静物摄影作品,而失去作为广告的功能性;同样,如果只重视作品的内容而忽视摄影的表现形式,广告摄影作品就会失去审美价值,而不会引起受众的注意,如果受众连看的兴趣都没有,就更谈不上接受作品的内容了。一幅具有高超的艺术水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的广告摄影作品应该是完美的艺术构思和纯熟的表现技巧运用的高度组合。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关于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所作的科学论述:“我们的要求则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

综上所述,我们在进行摄影创作时,既要强调内容的主导地位,提倡摄影作品要有深厚的、健康的思想内容,也要重视形式的能动作用,提倡摄影作品要有完美的艺术形式,我们追求的是完美的艺术形式与进步的思想内容的有机统一。

注释:

①高尔基.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34页.

②别林斯基论文学.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版,第76页.

③别林斯基论文学.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版,第147页.

参考文献:

[1]肖前,李秀林,汪永祥.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

[2]杨琪.艺术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作者:郭民军

第四篇:浅析农村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摘 要: 我国的农村小学,特别是粤西偏僻的农村小学很少甚至从未开展过语文课外活动,主要原因是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均不重视。要改变这种现状,农村小学的领导、教师就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开展语文课外阅读活动,以及结合教学实际组织读书、书法、朗诵等各种兴趣小组活动,提高农村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发展他们的各种能力。

关键词: 农村小学 语文课外活动 因地制宜 课外阅读 兴趣小组

一、农村小学语文课外活动开展的现状及原因

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是指小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以外进行的各种听说读写的具体实践活动。《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加速培养并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開阔视野,增长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特长,发展个性;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但是我国的农村小学,特别是粤西偏僻的农村小学却很少甚至从未开展过语文课外活动。这主要有如下原因。

(一)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有些学校领导、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对语文课外活动不够重视。领导认为学生只要考试成绩好就行了,所以只抓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则认为领导都不强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就不组织学生开展语文课外活动。

(二)农村小学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教学设施简陋,设备不健全,基本上还是处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的课堂教学状态,开展课外活动的条件受到限制。

(三)应试教育在家长心中投下浓重的阴影,他们觉得自己的孩子只要认真听课、学好课本知识就行了,其他的活动都是多余的。多数农村学生家长文化素质相对低下。现在的农村小学生多为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大多进城务工,日常生活由爷爷、奶奶照顾,他们只管孩子的吃饭和睡觉,无法在课外对孩子的语文学习进行指导。

由此导致农村的小学生除了课本知识外,其他语文知识和实践能力非常有限,视野狭窄,作文水平低,口语交际能力不强,学生接触到的事物相对于城镇的小学生少得多,凡此种种,对他们以后的发展非常不利。

二、农村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经过长时间的调查研究与思考,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应从如下方面入手。

(一)更新教学观念,充分认识语文课外活动的重要性。首先,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把语文课外活动正式列入教学工作计划,积极为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支持和鼓励语文教师开展语文课外活动;要向学生家长宣传语文课外活动的重要性,使学生家长成为语文课外活动的积极支持者,确保语文课外活动的顺利开展。而且现在进城务工的年轻家长有些已经亲身体会到知识和能力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只要宣传得当,定能得到他们的支持。其次,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充分认识语文课外活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展特长方面的作用,打破围着教科书转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

(二)农村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基本因素是听说读写,结合农村小学办学的实际情况,开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应着重从听说读写诸方面进行。

1.学校方面。引导小学生从小养成爱看书、爱读报的好习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得少于145万字。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在当今信息量激增的社会里,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刻不容缓。但农村小学经费有限,要办一个像样的图书馆非常困难,所以学校应通过多种渠道充实学校的图书资源,努力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让学生正常开展课外阅读,如动员社会上支持办学的人士和学生家长捐赠图书,还可以采取组织图书角的办法解决,即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存入图书角,组织学生借阅,可以班内互借,班外互借,从而弥补图书馆书源的不足。

2.教师方面。教师是语文课外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但农村小学办学条件差,没有电脑、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因此,教师要因陋就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

(1)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组织一些有益的竞赛活动,可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如针对学生识字基础不牢固,经常写错别字的现象,每学完一个单元,组织一、两次写字竞赛,要求学生把本单元学过的生字准确地默写出来,采用这种竞赛方式,可以克服单纯强化记忆的枯燥性,激发学生竞争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学生的“唱读”现象,组织朗读竞赛,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学生怕写作文,组织作文竞赛活动,可以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

(2)结合课文内容的理解,适当开展一些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范文都是经过有关专家精挑细选出来的优秀范文,不管是哪一篇都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教师可以在教学这些课文之后,适当地组织一些主题活动。如在教学《桂林山水》这篇课文之后,为了强化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可以在课后让学生自行搜集有关描写祖国各地美丽景色的语段、图片,带到班级交流汇报。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更可以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之后,可以把学生带出校门,让学生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亲自观察家乡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不少农村小学坐落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而大自然就是语文教学最广阔、最好的课堂。粤西地区属亚热带丘陵地带,这里群山连绵,终年苍翠碧绿,四季瓜果飘香,高州有“全国水果第一县”的美誉,出产的荔枝、龙眼、香蕉等享誉海内外,信宜的三华李、山楂闻名全国。此外,粤西的乡土文化也非常丰富,如茂名的冼夫人文化、民俗文化—年例、传统的民俗文化艺术(高州的木偶戏、化州的跳花棚、电白的高脚狮、信宜的飘色)、荔枝文化等,这些都可以成为语文教师开展语文课外活动的材料,是学生作文、演讲、办报的素材,更可以使学生了解家乡,激发他们的自豪感,从而更热爱家乡。教师应充分利用农村广阔的大自然和生活天地的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动手能力。

(3)结合学生的兴趣特长,组织各种兴趣小组,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现在有些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尤其害怕写作文,而兴趣是人积极探索和认识事物的助力。青少年某一方面的特长、才能往往从兴趣开始,而稳定的兴趣又能使人形成能力。学习语文也是如此,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一旦调动起来,将会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加速语言能力的形成,大大提高语言學习的成效。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因此,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如读书小组、书法小组、朗诵小组、写作小组、故事小组、办报小组等,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小组成员在老师的辅导下,有计划地定期开展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到自己喜爱的活动小组里参加活动。这样可以调动他们的自觉能动性,发挥各自的潜能,发展个性特长。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做贴心人,经常暗中提示指点,给他创造“一鸣惊人”的机会,从而促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都得到较好的发展。写作小组可以利用节假日,到学校附近某个村庄采风,拜访老干部、老农民、民间艺人、民歌手、故事大王等,搜集民歌、民谣、民间故事、传说、革命故事,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的新人新事新风尚;还可以把平时认为较好的习作修改装订成册,汇集成“优秀作文选”,自题书名,如《绿叶集》、《小草》、《小花》等。可办报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办墙报、黑板报、手抄报。墙报、手抄报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语文专刊。综合性的内容可以有:一句话新闻、光荣榜、知识窗、新书介绍、优秀作文、数学趣题、校园新风、想一想、小小发明与制作等。语文专刊,可开辟作家介绍、古诗欣赏、字谜、格言集锦、读书方法介绍、习作选登、文章病院等栏目。墙报和小报也可以举办征文活动,择优发表。还可以在班上分小组出墙报,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而小组每个人的分工,如何设计、材料的准备则全部由学生完成。

兴趣是活动的内驱力,是创造才能的催化剂。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很多,但最好的方法则是在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不仅能激励学生更积极地参加课外活动,而且能使学生终生难忘。通过活动,学生既深化知识,又增强参与能力,更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所以,教师在每次活动后要做好总结评比工作,及时表彰,积累经验,展示成果,鼓励先进,推动后进。

农村小学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学校教学设施简陋,这确实制约了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但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均不能以此为借口不开展语文课外活动,而要因地制宜,为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积极创造条件。总之,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语文课外活动的重要性,充分利用农村独特的人文自然资源,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

[2]晏永萍.浅谈农村小学语文课外活动与综合素质的培养.

本文为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课题论文,批准号08JT046。

作者:卢惠平

第五篇:道德决策理论视域下师德培训内容与形式探究

摘要 教师职业道德是评价教师素质高低的第一标准。从道德决策理论视角可将师德决策分为师德认知、师德判断、师德意图和师德行为四阶段,为教师师德培训提供新的内容维度和开展形式。内容围绕提升教师道德敏感性、强化教师规范性师德推理能力和运用道德动机作出正确选择三个维度进行设计。通过开展自我研究、进行真实情境案例研究和构建教师师德学习共同体为师德培训提供新的形式,最终提高师德培训有效性。

关键词 道德决策理论;师德培训;道德敏感性;内容;形式

作者简介 高雅茹,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教育系统中工作的有效开展,协调教师职业活动人际关系,提升社会各界对教师职业的满意度,吸引卓越人才进入教师职业。我国为全面推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基地支撑和落地实践。师德是责任,也是思想和行为的习惯。师德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随着教师的终身学习和行动反思而改变。因此,需要加强对师德培训的重视与实践。目前,我国中小学师德培训内容主要以讲授师德制度和相关法律政策规范为主,多以传统主题讲座、师德演讲、集中研讨和系列活动等形式展开,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也出现诸多现实困境,比如条条框框的理论型培训虽然可以改善教师对师德的认知和理解,但是无法从行为角度使教师失范行为得到根本纠正;传统师德培训形式费时耗力,缺乏与真实情境结合,导致理论与现实两张皮的情况出现,很难为教师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道德两难问题时提供及时有效的解决办法。创新师德培训的内容和形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升师德培训的质量和效率。文章结合道德决策理论,尝试对师德培训的内容和形式设计进行新的探索。

一、道德决策理论四阶段的内涵与关系

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教授雷斯特于1986年提出道德决策过程模型(Ethical Decision-Making),以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和吉利根关怀伦理理论等为基础,在道德决策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目前已广泛运用于金融从业者培训、医生和护士培训、商业管理者和员工培训等领域。该模型认为道德决策大体经历了道德认知(MoralAwareness)-道德判断(Moral Judgment)-道德意图(Moral Intention) -道德行为(Moral Behavior)四阶段,前三个阶段为个体心理决策过程,最后阶段为外显结果。

道德认知是指个体需要意识到在日常生活或者工作情境中存在着道德两难问题。简言之,只要个体行为会影响到他人,那便会存在道德问题。当个体遇到道德问题时可以准确地识别,谨慎对待。道德判断是个体面对道德问题时,对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作道义上的评价,即是否具有道德合理性,或者是否可以综合权衡的心理推理过程。道德意图是个体主观上针对多种行动方案作出选择,最终决定以一种道德或是不道德的方式行动。个体针对一个道德问题有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方案可以提升自身权力和财富,但是从道德维度考虑,这种行为并不可行;另一种方案具有道德正确性,但对自身提升并无帮助。在这种情况下,个体选择道德价值胜于资源价值的决定关乎道德意图。道德行为是指个体行为,与勇气、承诺和作出道德决策的能力等相关。该理论揭示了道德行为产生过程的本质,不仅重视行为发生之前的认知和判断过程,还特别重视意图与行动过程。雷斯特认为四阶段是相互独立的,并且相互影响、遵循内在的逻辑法则。任何一个阶段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个体无法作出正确的道德决策。

结合道德决策理论,教师职业道德决策也可以分为以上四阶段。教师是一个自治的道德主体,师德决策基于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考量,是教师能够践行良好师德品行的核心。师德行为是认知结构和心理过程的结合。师德认知是师德培训的起点,师德判断和师德意图是师德培训的重点,改善教师道德行为是最终归宿。

基于道德决策理论的师德培训,不仅有助于教师对外在的专业标准和职业道德规范等进行学习和吸收,更有助于教师内在师德心理机制建设和德性的培养,从而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规范教师行为,并促进当前社会中存在的部分教师师德失范的问题的解决,保障学生和教师的权益,加强教师和利益相关者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道德决策理论视域下师德培训的内容设计

师德培训内容可以根据道德决策理论四阶段进行层层递进的内容设计。认知信念是在敏感情况下才拥有的相关知识,师德认知需要在师德培训中提升教师道德敏感性。道德判断以道德推理为基本路径,提高教师师德推理能力能够增强教师对师德规范的深入认识,并且减少教师受不良情绪的影响。师德意图必须能够使教师切实地产生指向实践、改善自身行为的坚定念头。基于道德决策理论的师德培训在内容设计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提升教师道德敏感性

道德敏感性是指識别道德问题并能够预测作出决定所造成的后果的能力。教师师德敏感性需要教师提升对教育情境的领悟和解释能力,察觉与师德相关的情境元素,并预测自身的道德行为是否会影响到他人。教师首先必须能够将抽象的规范文本与现实情境相结合,增强教师师德敏感性,识别与师德相关的元素。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对师德内容进行了规范,明确中小学教师在教育领域中的角色和关系,强调教师与学生、同事、家长和国家关系的道德敏感性,要求教师能够成为一名专业人员和好公民。2018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对教师不当行为的具体表现和处分等级进行界定,要求教师能够恪守底线,创造健康有序的教学环境。因此,教师师德培训在教授中小学教师相关法律和政策知识时,更应该提高作为教师责任、教师主体体验和关涉自身发展的道德敏感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教师能够以学生为出发点,并以合乎规范的方式处理教学事务;关注和识别他人的情绪表达,保护学生免受任何形式的伤害;用适当方式表达自身情绪和管理愤怒;接受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关怀他人;处理人际和群体差异,识别、理解、积极应对和控制社会偏见;预测自己的行为产生的后果;等等。改变教师师德敏感性钝化问题,有利于教师从他律向自律转化,养成师德内在规约素养。

作者:高雅茹

上一篇:论坛系统毕业论文下一篇:教授评职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