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调控分析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国家发改委属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调控的政策与行政机构。作为国家经济管理机关,无论他们在纵向经济管理中以不平等的主体资格出现,或者在横向经济关系中以平等主体资格出现,他都是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对发改委的宏观经济调控权分析有助于减少过多的国家干预,同时集中精力抓好宏观调控,明确其具体权能。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宏观经济调控分析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宏观经济调控分析论文 篇1:

后危机时代宏观经济调控策略分析

【摘 要】随着经济金融危机的发展,现有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府部门应当认识到后危机时代给我国经济带来的深思,要积极的调整经济结构,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抑制通货膨胀,加强金融市场的监管。本文就后危机时代宏观经济调控策略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宏观经济调控;策略

一、引言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开始探索国际合作道路,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然而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在这样的世界经济环境大背景下更好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宏观经济调控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经济干预的主要形式,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后危机时代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也暴露出来许多不足,而要想推动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针对宏观调控政策选择的价值取向、方向以及具体政策的制度都必须结合时代背景不断加以完善。

二、后危机时代的概述

所谓的后危机时代就是指在危机缓和后出现的一种较为平稳的状态。由于危机之时出现了缓和,造成危机的根源没有得到消除,危机也没有结束,从而使得经济依然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经济危机还有可能会再次发生,从而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故此,在后危机时代里,我国应当居安思危,深刻保持清晰的头脑,要审时度势,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健康、稳定的发展。

三、后危机时代宏观经济调整策略

1.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在我国当前社会里,民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后危机时代里,政府要加大和支持对民生和社会事业领域的保障力度,要改善民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要建立和健全社会社保法律体系建设,加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执行力度,真正的让群众享受到国家的福利,让人们对未来有较为明确的预期,安抚民众,从而争取民众的力量,公共致力于经济建设,促进经济的增长。

2.加强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

就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众多原因中可以看出,房地产调控的不合理是造成次贷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政府对房地产调控不到位,造成了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直接引起了危机的爆发。在后危机时代里,我国政府部门应当认识到房地产宏观调控的重要性,对房地产行业进行科学、合理的、有效的调控,制定科学的宏观调控政策,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政府部门要重视对房地产抵押贷款市场的监督,针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有效的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其次,要完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加强风险控制,加强贷前审查,降低风险。另外,国家应当征收房产税,通过征收房产税来抑制投机倒把的行为发生。

3.加强金融市场的监管

就金融危机问题来看,金融危机的发生与金融监管工作的不到位有着直接的关联,在后危机时代里,我国政府部门就应当重视金融市场的监管工作。作为政府部门,要对金融市场进行严格、科学的监管,要定期对金融市场进行排查,了解金融市场发展状态,及时发展问题,及时解决,促进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要成立专业的监管机构,负责金融市场的监管工作,为了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要加强对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

4.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政府为转变外贸出口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启动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中央银行从2008年9月开始,连续下调基准利率,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然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实施对于拉动内需效果并不明显,而且出现了全球性的通过膨胀。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就必须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对货币政策进行适时、适度、科学的调整,由自由宽松的货币政策调整为文件的货币政策,同时要处理好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抑制通货膨胀的关系,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可以控制信贷规模,环节通胀压力,调节经济结构,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从容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的更好发展。

5.加大教育领域的投入

在后危机时代里,人才显得越发重要,而人才的培养主要途径就是教育,要想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政府部门就必须加大教育事业的投入,要严格办学条件,加快九年义务教育向十二年义务教育的转变,加大职业教育和就业培训的投入力度,从而为我国培养更多的人才,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更好发展。

四、结语

后危机时代里,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策略也暴露了许多的不足,要想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后危机时代里,就必须居安思危,不断完善宏观经济调控战略,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要加强房地产行业的监管,加强金融市场的监管,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只有根据时代形式来对宏观经济策略进行调整,才能推动经济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春雷,费利群.全球金融危机治理背景下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策略选择[J].东岳论丛,2010,03:53-56.

[2]方平.后危机时代宏观经济调控策略研究[J].西部金融,2010,07:23-24.

[3]中国经济增长與宏观稳定课题组,张平,刘霞辉,张晓晶,李成,常欣.后危机时代的中国宏观调控[J].经济研究,2010,11:4-20.

[4]胡冬梅.后危机时代我国宏观政策选择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1,05:95-96.

作者简介:

顾程远(1977—),男,山东省烟台市人,工作单位: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改革和经济信息化局,职务:计算中心主任,研究方向:经济类。

作者:顾程远

宏观经济调控分析论文 篇2: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调控权法律分析

【摘要】国家发改委属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调控的政策与行政机构。作为国家经济管理机关,无论他们在纵向经济管理中以不平等的主体资格出现,或者在横向经济关系中以平等主体资格出现,他都是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对发改委的宏观经济调控权分析有助于减少过多的国家干预,同时集中精力抓好宏观调控,明确其具体权能。

【关键词】国家发改委;宏观调控;微观干预

发改委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应该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部门。说熟悉,是因为每次的煤价、油价及各种物价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发改委便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说陌生,是因为人们对发改委的具体职能,如何行使宏观调控权不甚了解。

国家发改委的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国家计划委员会,之后经一系列改革将原国务院体改办和国家经贸委部分职能并入,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是综合研究拟订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进行总量平衡,指导总体经济体制改革的宏观调控部门。至今,发改委内部一共设立28个职能机构,除了外交和军事之外,发改委几乎无所不能,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全能政府”的一个缩影。在以自由经济为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发改委充分行使宏观经济调控权,对价格和资源进行管制和调配。

一、发改委宏观调控行为的法理分析

(一)市场失灵使发改委调控行为成为必然

当前,大部分坚持干预论的部分学者认为经济法的主要目的是克服市场失灵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市场失灵需要国家干预,因此存在一定的内在逻辑:“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市场机制是迄今为止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但市场机制并非总是高效率,相反,市场失灵内生于市场机制,市场失灵使市场运行的结果呈现出明显的配置上的非效率和分配上的非公平性,而市场自身又无法克服市场失灵,这就必然产生对外力介入的需求,国家也就因此以其特有的优势成为介入主体,乘虚而入进行干预,而干预的基本法律形式就是现代经济法。”

因此,宏观调控行为就能充分体现国家干预理论,确保现代市场经济有效运行,但是法律的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其可以有效地控制宏观调控行为,并且帮助宏观调控权发挥其作用。

(二)发改委调控行为的可行性

发改委,作为国家经济管理主体,它的主要职能就是对国民经济宏观上的决策与管理,对国民经济总体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进而保证社会生产正常有序的进行。发改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通过行使宏观决策权、经济调节权、经济监督权、经济处理权,有预见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施行办法。

二、国家发改委宏观调控存在的问题及法理分析

(一)宏观调控权治标不治本

国家发改委作为国务院的职能机构,统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然而在网上却出现对“发改委”大吐口水的现象,着实让人深思。譬如有微博网友戏称:“发改委”,以后就改名为“罚改委”吧,你老是在惩罚无奈的百姓啊!发改委管工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发改委抓医药,害得人民看不起病;发改委抓物价,医药上的小白菜等成百倍的上涨;发改委抓生产,假冒伪劣毒越演越烈。发改委对社会出现的各种现象运用宏观调控行为进行解决的同时,却忽视了问题产生的本质所在,即所谓的治标不治本。

发改委的这种调控行为,从性质上讲,是一种经济管理行为。以稳定物价,促进充分就业,保持经济适度增长,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为目标,从不同程度上运用经济、法律及行政手段调控国民经济的运行。然而有时候仅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老百姓对这样的调控行为不认同,反而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二)宏观调控政策具有滞后性

市场经济活动复杂多变,由于法律法规具有滞后性,国家政府部门就会制定出各种应急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来解决问题,然而这种宏观调控政策具体实施起来也会产生一系列问题:政策从制定出台到实施再到产生社会效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这段时间里市场经济是会发生变化的,此时的宏观调控政策并不一定能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同时市场经济运行本身也不会对政策立刻做出反应,从而导致宏观调控权在行使时会受到阻力。

(三)宏观调控权多以行政手段为主,过多干预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体制下存在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两种有效地资源配置方式。国家发改委主要通过法律法规政策计划命令等方式来实现宏观调控权,运用这种行政手段调控的前提就是要对市场运行状况有一个准确判断,制定调控政策。可是,发改委在实际操作中却以行政手段为主,没有充分遵循市场调节这一基础性的资源配置方式,过多的干预市场经济,不利于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

三、完善发改委权能,达到利益均衡

在政府经济职权中,宏观调控权作为宏观经济领域的具体体现,其行使的效果直接关系到经济是否健康有序的发展,人民的利益是否得到充分实现。因此,要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二者的关系,要坚持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宏观调节的力度过大会使市场机制丧失部分职能,任由市场经济自由发展又可能会导致经济发展偏离健康的发展轨道。

在宏观调控中,发改委不应该直接通过权利和义务来规定市场主体可以或是不可以从事什么交易,而是应该较少微观干预,通过运用宏观调控工具,如制定财政税收政策来积极引导市场主体。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权能,转变职责,使发改委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提升管理效率。积极发挥发改委的职能,认真研究和规划行之有效的产业发展战略,正确引导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昌麒.论经济法语境中的国家干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2]沈刚毅.试论加强我国宏观调控法制建设[J].现代法学,2000,(6).

[3]程宝山.经济法理论的新思考[J].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

[4]张守文.宏观调控的法律解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

[5]刑会强.宏观调控运行的法律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孟昭君 蒋伟业 何玲

宏观经济调控分析论文 篇3:

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效果的辩证分析

摘 要:各级党和政府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首先体现在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把握和调控上。“加大宏观调控,预防经济过热”,成为近两年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工作的主旋律,同时,也是近几年我国经济的基本走势和政策取向。我国政府采取宏观调控的方法和措施是:调整汇率,解决、推动经济转向;调整利率,适当加息,遏制投资和贷款的过快增长;调整产业结构。宏观调控中存在的问题,从调控的手段上看是“三多三少”。

关键词:宏观经济;调控;产业结构

一、宏观调控的背景和目的

从2005年5月开始,房地产升温、石油价格暴涨导致国内大量上游产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由此引发了全国的物价上涨和经济过热。特别是因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各级政府投资热的刚性冲动导致大量重复建设,部分产业产能过剩,长此以往,将会出现通货膨胀的危险。这些问题引起了我们党和国家的高度警觉,并主动采取有力的经济调控措施。

目前经济形势表现为“四过”:一是投资增长过快。按照经济学原理,一个国家的经济要靠三驾马车来拉动,即外贸出口,投资和消费。2006年上半年我国GPD增长10.9%,然而,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靠投资来拉动的。投资偏强,消费疲软,这是经济结构失衡的表现。究其深层次原因是政府投资过多,民间投资不旺,投资内在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二是信贷资金投放过多。银行贷款规模的不断扩大,激发了企业的投资膨胀欲,贷款的增长导致国内经济的过热。三是产能过剩。由于投资的拉动和信贷的刺激,很多产业出现了生产过剩的局面:一是钢铁,我国是世界第一钢铁大国,钢铁生产能力在3.7亿吨,是美国和日本两国钢铁生产总和,钢铁生产过剩1亿吨;二是水泥,基本建设的膨胀带动了水泥产业兴起,目前我国水泥生产过剩6000万吨;三是电解铝,全国过剩2000万吨。此外,电力和汽车业也露出生产过剩的苗头。这些产业产能过剩是地方政府为了拉动地方GDP增长速度取得政绩,长期重复建设,盲目攀比速度,刚性扩张的结果。四是宏观经济过热。一则反应在物价上,二则反应在GDP增长速度上。从去年开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过快。2006年年初预计GDP的增长速度为8.9%,实际上半年增长10.9%,高出两个百分点,是继1994年之后的第一个高增长点。经济增长是欲慢不能。经济增长过快,增长质量偏差。这是现行干部管理体制落后带来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调控措施显得苍白无力。

国内经济专家对我国的经济是“冷”是“热”,说法不一,尚在争论之中。笔者认为,这个问题需要辩证地分析,不能笼统地判定为“过热”或“过冷”,而是“有冷有热,冷热不均”。具体地说:

一是生产环节热,消费环节冷。产能过剩的行业包括钢铁、水泥、电解铝、汽车、电力等。今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长3%,只是GDP增长速度的1/3。我国居民消费不热,内需不足,购买力低下。例如,今年的粮食价格偏低,大豆1.10元/斤,秋菜2005年是0.23元/斤,2006年是0.12元/斤。由此可见,居民消费偏冷,消费不旺加剧了生产过剩,并导致企业库存增加,产品价格下跌,从而影响了经济发展。

二是上游产品热,下游产品冷。上游产品,即第一部类产品,如煤、水、电等能源产品物价增长较高;下游消费品。即第二部类的生产偏冷,日用消费品价格偏低。上游生产资料的涨价带动了整个第一部类产品的价格上涨。例如,石油涨价波及很多行业,农机具需要柴油,“的哥”要靠汽油和收入的差价来获得利润,等等。而石油价格却跟涨不跟落,这种做法从某种程度上说,损害了民众的利益。

我国经济的“两冷两热”病,体现在居民消费价格上是通货紧缩的趋势,体现在上游产业产能过剩上是通货膨胀的趋势。中国经济既有“虚冷”,又有“实热”,冷热不均,结构失衡:在这种经济形势和背景下,我们党和国家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集中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四个字”问题:即“快”——经济增长过快,“旺”——产能过旺,“多”——信贷资金投放太多,“热”——宏观经济走势偏热。

这次宏观调控的目标归纳为六句话十五个字:减速——调减GDP增长速度,压贷——压缩银行贷款规模,降耗——降低能源和资源的消耗,调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软着陆,稳发展。这次宏观调控就是要按照这个目标,使我国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保证“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

二、宏观调控的方法和措施

1.调整汇率,解决“三高”,推动经济转向。从2005年7月1日开始,我国主动放弃固定联系汇率,放弃盯住美元的单一价值取向,实行一揽子货币政策,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人民币开始缓慢升值。从1:8.20起步,2006年3月突破了1:8的大关,随后继续升值,到11月下旬基本升到了1:7.8,现在还在缓慢地小步升值,这是必然趋势。

我国固守30年的汇率一夜之间放开缓步升值,这里既有外在的压力,又有内在的需要。归纳起来,主要是为了解决“三高”:一是外贸顺差高,2005年,我国的出口价值总额是7600亿美元,进口是6600亿美元,顺差1000亿美元。二是外汇储备高,2006年3月份,我们的外汇储备达到8000亿美元,超过日本,lo月份超过了一万亿美元的大关,成为外汇储备的第一大国(外汇储备前四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中国、日本、香港、台湾,这些亚洲国家都是靠外貿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外汇储备高有喜有忧,喜在增加外汇储备量,特别是进口偿还能力增强,是我国财力充沛的表现;忧是大量本币外币化,国内资金流动不足,造成国内经济贫血。此外,我们把一万多亿美元拿出了一半来买美国国债,因为美国国债比较坚挺,风险小。美国对此举很高兴,因为美国人既使用中国廉价商品,又借中国的钱花。但是一旦美元贬值,我国的外汇储备就会跟着缩水,蒙受损失。如2004年美元贬值,我国的外汇储备缩水300亿美元。再者,中美倘若翻脸,美国会先冻结中国的资产,这样,美国的国债就如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了。当年美国制裁伊拉克就采取这种做法,我们不得不防。三是外贸依存度高。2005年我国外贸依存度是63%,也就是说,我国经济增长的63%是靠外贸拉动的。经济外向度太高,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格局下,一旦国际风云有变化,先受影响的是中国,正是“外国打喷嚏,中国先感冒”。

解决“三高”的重要经济杠杆是调整汇率,人民币升值适当减少出口,增加进口,减少“三高”,推动中国经济由外贸依赖型转向扩大内需型。“十一五”规划集中体现了这个精神。用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才是健康的、平稳的、良性的发展。

2.调整利率,适当加息,遏制投资和贷款的过快增长。贷款的利率越高,企业贷款成本越大,增加利率,可以遏制企业

谋求贷款的盲目冲动,使银行信贷规模缩小,解决物价增长过快和大量重复建设等问题。可见,利率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经济杠杆。利用利率的调整,解决我国经济增长过快,投资过旺,信贷规模过高,经济过热等问题.使经济拥有正常的“体温”,才能有健康的体魄。2006年8月19日,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增加了0.27%。有专家预测,国家将于2007年3月份实行第二次加息。加息不是一次能完成的,需要小步慢走,形成一个加息的通道,这样最终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

3.调整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不合理的外在表现是速度过高,内在表现是结构失衡,而结构失衡首先表现在产业结构上。为了压缩五大产能过剩的产业规模,中央出台了若干调控文件。例如,2006年5月17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六点意见》,即“国六条”,之后,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九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的“国十五条”,在土地审批上严格把关,坚决叫停过剩行业。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提倡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新的发展观提出“绿色GDP"理念,即经济增长不能光强调数字GDP,还要强调绿色GDP。绿色GDP就是把数字GDP减去三个因素:固定资产折旧、资源能源超耗和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我国2006上半年数字GDP增长10.9%,若减去这三个因素,绿色GDP的增长量在5%左右,这个数字才是真实的、客观的、没有水分的。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能搞数字GDP崇拜,而是要真正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和发展。

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反思

这两年宏观经济调控中存在的问题,首先从调控手段上看是“三多三少”:

第一,从调控方式上看,政府行政命令多,在宏观调控上,我们还是由于计划经济的行为惯性,喜欢下红头文件,令行禁止,而运用税收、财政等经济杠杆少,市场调控手段运用的不足。

第二,从调控范围上看,调控民营企业的多,而调控国有垄断行业企业的少。如政府叫停部分产业使在建的民企项目蒙受了巨大损失,另一方面,政府庇护国有企业垄断产业,排斥公平竞争,如听从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等大型垄断企业的意愿,实行汽油涨价,引起全国民众舆论的一片哗然。

第三,从调控的层次上看,调控地方政府的多,频频刹车关闸,而对上层各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调控措施少。调下不调上,不利于政府转变职能和根治行政审批问题。

再从调控效果上看,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经济降速欲慢不能。我国的经济现在上了快车道,想慢慢不下来,其背后的原因是我国干部管理体制有问题。我国干部体制强调以GDP论英雄,造成部分干部患上GDP狂热症,大搞数字GDP崇拜,大搞形式主义的浮夸风。致使出现了经济增长速度居高,万元GDP能耗不下的局面。有的地方政府陷入了“数字出干部、干部出数字”的恶性循环。如果体制问题不解决,这些顽症很难得到根除,那么想把经济发展速度真正降下来,难度很大。

第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但是转变的效果不尽理想。为什么经济增长方式难以改变?归根结底还是体制问题。我国缺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体制环境和平台,已被历史证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最早是前苏联1936年提出的。那时,苏联的工业化刚刚完成,为了解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苏联经济的盲目扩张型,增强质量提高效益,苏共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其结果是一直到苏联解体也没转变过来,这是因为计划经济体制下很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是在“九五”计划中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十年过去了,我们转变得怎么样?政府还在沿袭计划经济的思维配置资源,导致了大量的重复建设和“四拍工程”。在国有银行拨改贷时期,企业疯狂上项目,例如牡丹江的大VC,哈尔滨亚麻、轴承三次技术改造等,结果是企业走人了不上项目等死,上了项目找死的怪圈。这些项目都是“四拍工程”:从上往下拍,从前往后拍。定项目拍脑门主观臆断想当然;要贷款拍胸脯信誓旦旦吹牛皮;上错项目拍大腿追悔莫及;企业倒闭拍屁股一走了之。我们的干部为了显现政绩,拉资金上项目,上了项目GDP就掺水,掺了水就被提拔,撂下烂摊子走人。如果我们的干部管理体制不改变,政绩导向不转变,权力私有制和责任公有制不对称,那么重复建设“四拍工程”难以根治。笔者前段时间去四大煤城考察后向省长建议,煤电一体化的方向是对的,但是现在产业趋同、产品趋同,势必派生新的重复建设。如果四大煤矿都上坑口电站,看起来是煤能转化为电能,解决了运输压力和环保问题,但是都这么一刀切是不行的。内蒙古的褐煤不能用于工业锅炉只能用来发电,可以建坑口电站,但是我省七台河、双鸭山的煤都是长焦煤和无烟煤等优质煤。如果就地发电,将来国家垄断电价,电价涨的慢,煤价放开涨得快,一旦.煤电价格倒个,那么卖电不如卖煤,谁上的电站多谁赔得多。过去我省曾提出过黑龙江的大豆不出省,就地加工,延长产业链,扩大就业,增加附加值,这在理论上是对的。但大豆你不卖,吉林、辽宁都在卖,夺走了市场,结果却憋死了自己的资源,损害了农民和商家的利益。所以,凡事需因地而宜,因矿而宜。现在我们呼唤经济体制改革,政府转变职能,呼唤政治体制改革和干部管理体制改革,只有这样,才能根除重复建设和“四拍工程”。

第三,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十六届六中全会集中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带来一个深层次的思考,那就是加大政府职能转变力度,加快行政体制改革步伐。

我国政府职能从计划经济沿袭下来的旧胎记表现为“四偏”:一是机构偏大。我国政府机关公务员有1800万人,事业单位2600万人,中国吃皇粮的有近6000万人,行政成本很高,3.2万亿元的财政收入68%解决吃饭财政,搞公共财政无钱可谈。二是职能偏宽。政府是万能审批型,什么事都管,管了很多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情。三是对微观经济干预偏深。投资上项目本来是企业家的事,现在恰恰是政府在干预和指挥。四是行政审批色彩偏重。我们的政府要由审批型转变成服务型政府:多引资少投资,多建环境少建企业,多管服务少管审批。市场经济国家的社会结构是三个角色,分工是很科学的,即配置资源是市场的事,投资建设是企业家的事,维护社会公平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事,三件事由三家办,分工很明确。而我国是“三合一”,三件事都由政府来抓,政府配置资源,投资建设,而公共服务这本应由政府管的事却恰恰没管好,职能既越位也缺位,所以说,我国的市场经济是不规范、不发达的市场经济。政府代替市场配置资源只能导致两个结果:經济的低效率和政治的高腐败。

在调控手段的选择和运用上,政府和市场二者之间相比,哪个更高明呢?我认为因为市场比政府更高明,所以,我们才放弃计划经济搞市场经济,而现在我们的政府还是万能政府,经济调控还靠政府发文件、发指令。政府这只手太强,市场这只手太弱,现在应该倒过来。事实证明,市场这只手更高明,更有效。如1994年就放开物价问题我们曾放心不下,认为中国经济短缺,商品不足,特别是粮价不能放开,民以食为天,中国有13亿人吃饭,如果放开物价,价格飞涨,中国人吃不上饭,会天下大乱。实践证明,物价放开后,市场调节得很微妙、很成功,粮食市场没乱,天下太平。所以,树立这样的价值取向,我们政府才能大胆地下放权力,强化市场这只手,弱化政府这只手来一次真正的主辅换位,中国的经济改革才能引向纵深,宏观调控才能取得更大的成效。

改革三十年进入深水区,笔者总结了三点感悟:一是改到深处是体制。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能过剩、重复建设、腐败等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体制的问题。二是改到难处是产权。产权要民营化,对员工、干部最大的激励是产权激励。我们总是在产权制度改革上纠缠姓“公”姓“私”的问题。若干个国企改革的不成功就是产权没有解决,现在矿难不断也是产权不到位造成的。三是改到痛处是利益。人是自私的高级动物,触犯既得利益谁都会不高兴。改别人的既得利益都是激进派,改自己的既得利益都是保守派,这是人的本性使然,从政府部门到每个人,无一例外。突破这三条防线,我们的改革才能有根本性的进展。

[责任编辑 孙莉艳]

作者:陈永昌

上一篇:销售部门工作总结三篇下一篇:我国经济法律体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