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保护主义形成论文

2022-04-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再度兴起一般来说,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各国政府往往倾向于通过刺激内需、降低外贸依存度来保护本国经济的独立性,而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也确实让人见识了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目前,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日趋加深,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贸易保护主义形成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贸易保护主义形成论文 篇1:

经济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摘要]:经济危机的发生,使得崇尚自由贸易的美国等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呼声和做法不断出现。刺激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扩大内需是否必须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产生的有何理论根据,又产生什么样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经济危机 贸易保护主义 非关税贸易壁垒

以2007年3月12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因出现财务危机,被证交所正式停牌,进而濒临破产为导火索,在美国爆发了“次级抵押贷款事件”,冲击传导至“次级债券”,又引爆了“次级债危机”,从而在美国及世界各地爆发了垒球性的经济危机。该次经济危机影响之大,范围之广史无前例。大量银行倒闭、国际政府间的合作加强圆、大量企业倒闭(不仅包括中小企业还包括世界500强中的巨头),大量工人失业,甚至主权国家出现破产。

为应对经济危机,各国纷纷采取各种各样的刺激经济的措施应对经济衰退,提高经济增长率和就业率。但是在出台刺激措施的同时,也出现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和倾向。各国纷纷反对以美国为首的贸易保护各种的倾向,并拟或已经采取相关措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美国一贯是自由贸易的倡导者,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依据和理由是什么?如果美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

一、经济危机下贸易保护产生的原因

所谓贸易保护主义是指通过关税和各种非关税壁垒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外国商品竞争的国际贸易理论或政策。关税,进口配额、外汇管制、烦琐的进出口手续,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等都是国际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以美国为首国家在此次经济危机中的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做法主要受以下儿个方面的影响:

1、世界贸易组織多哈回合谈判的破产

因各方利益相持不下,2008年7月29日,旨在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发展中国家贫困的“多哈回合”的谈判以失败结束。

多哈回合垒球自由贸易协议谈判陷入无限期中止状态。贸易保护主义将重新被部分国家采用。

2、国内政党之间的权力的博弈

以美国为例。2008年是11月4日是美国的大选日,而11月5日,美国民主党成员奥巴马当选为总统。为应对美国经济的烂摊子(次贷危机演变成一场全面的金融危机,并向实体经济扩散,失业率不断攀升,信贷紧缩,消费不振,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境地)和提高民意的支持率,必须进行变革。而以民主党为主制定的刺激经济的计划在美国参参众两院辩论时遭到了共和党的激烈抵制。在两党的权力博弈中,加入了新的贸易保护色彩的“购买美国货”条款。

3、部分企业集团的利益在国家权力中的体现

根据国际贸易产生的比较利益的理论,一个国家优势产业和比较利益的转移必然会影响到一部分产业和人群。而经济危机的出现更加剧了这种影响。因此,相关产业、企业的利益诉求将会在国家的政策中出现。这不仅包括处于劣势地位的产业及企业为生存空间的努力,也包括处于优势地位的产业及企业为保持和扩大优势地位的努力。

综合以上原因,产生了这次经济危机中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的产生和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出现。

二、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

由于自由贸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潮流。减少非关税贸易壁垒成为国际贸易的必然趋势。因此相关国家采取的以上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必然引起其他国家的抵制或报复。

1、其他国家对贸易保护主义国际的群体抵制和报复

全球化以及自由贸易最大的好处就是使得各国之间更为依存,在文化上互相了解,并且能够帮助各国维持政治稳定。保护主义对经济是一种真正的风险。保护主义不但对就业和社会财富造成损害,还会增加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恐怖主义的风险。贸易保护主义不仅是一个落伍与危险的倾向,也会导致国际间的合作减少,使金融危机进一步加操,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各国、各地区只有加强合作,消除贸易壁垒,才能建立互惠双赢与多赢的世界贸易体系。因此,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国家必然受到国际社会上其他国家的集体抵制。

2、微观经济主体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抵制

此处的微观经济主体主要包括广大的消费者和企业。消费者是理性的,他们总是寻求消费者效用的最大化。即以最小的支出获得最大的满足。因此消费者希望得到来自国外的质优价廉的商品。他们必然会抵制贸易保护主义。

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也是理性的。他们希望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质优价廉的原材料,雇佣高素质的国外工人,以期获得最大的利润。因此,他们也会反对强制性的购买国内商品或服务的保护性贸易的政策措施。此外作为微观经济主体消费者或企业的组合,消费者组织或行业协会也会对贸易保护主义产生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经济危机贸易保护主义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同时,贸易保护主义的实施必然受到其他国家及国内广大消费者和企业的抵制,这两方面力量的博弈,将会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国家政策的执行和变更产生重大影响。

作者:李万里

贸易保护主义形成论文 篇2:

全球金融危机下的贸易保护主义思考

一、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再度兴起

一般来说,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各国政府往往倾向于通过刺激内需、降低外贸依存度来保护本国经济的独立性,而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也确实让人见识了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目前,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日趋加深,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为此,20国集团的华盛顿金融峰会上,各国领导人齐声呼吁抵制贸易保护主义,在未来12个月,将竭尽所能以遏制贸易或投资领域内障碍的形成,坚决抵制各种出口限制诱惑,或其他与WTO精神不相容的贸易刺激手段。令人遗憾的是,世界银行发布的监测数据中指出:从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二十国集团中已有17个国家采取了旨在限制他国贸易流动的政策手段金融危机以来,在各国提出的78项贸易措施中,有66项涉及贸易保护,而其中的47项已最终生效;另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截止2009年3月初,全球反倾销案件总数同比也增加了将近50%。

二、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原因

当全球经济繁荣时,多数国家会主张贸易开放;而当全球经济下滑或萧条时则主张贸易保护。新贸易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保罗•克鲁格曼认为,贸易利益的主要来源为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而不是传统的比较利益;主张国家采取一定的政策措施扶持本国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它通过鼓励有效率企业的更快发展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这样看来,在全球开放的条件下,自由贸易是有利于各国经济发展的。而当全球经济出现危机或萧条时,就会出现更多的贸易保护。事实上贸易保护主义在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不过在经济形势良好时期,各国充分享受着自由贸易带来的繁荣,也使贸易保护主义难有抬头的机会,而危机却会成为孕育贸易保护主义的温床。因为危机下对世界经济的形势、前景判断,比较悲观,认为自己能做得到的、可以做的事情,就是实现所谓的自保。希望自己能够在全球贸易中获得利益的同时却不用经受竞争的压力。因此越是在经济困难时期,贸易保护主义的就越易抬头。

而现行的国际贸易体系及其规则中还存在较多的灰色地带,并不能有效阻止各国采取或明或暗的贸易保护手段。也就是说,现在的国际社会并没有一个真正能够维护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制度或者机制。

三、贸易保护主义将促使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继续恶化

从上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经验看,贸易保护主义往往容易在经济危机时出现,而这却会导致经济危机持续的时间更长,影响更深。面对危机,各国决策者倾向于保护本国制造商并采取严厉措施限制进口,一些国家以为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就能给本国创造就业、刺激消费。假设保护本国市场不被报复,即别的国家都不实施保护主义,在短期确实会就获得切实的利益。但是这只能是个假设,在国际贸易领域,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极易遭遇来自别国的报复,这也是各国心知肚明的事实,但是各国又唯恐落后于他国,先遭遇损失,于是争先恐后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这场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博弈,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的肆虐,即使部分原本并不打算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国家,也只能无奈的加入这场博弈,并采取相同的决策,从长期来看,对全球的经济和生产力都会带来很深的负面影响,不仅无助于危机的解决,只会把世界经济拖进更深的深渊。。

比如上世纪30年代美国在大危机后出台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将2万多种进口产品的关税大幅提高,这样做的结果使美国成为各国的贸易保护报复的对象,也引发各国竞相效仿。每个国家都试图将自己与外部危机隔绝开来,结果反而加剧了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全球贸易额从1929年的360亿美元下降到1932年的120亿美元,缩水25%,两年内,世界工业生产的降幅也超过了30%。这场贸易战的始作俑者更是深受其害,美国本土的出口额从1929年的52亿美元左右,锐减到12亿美元。直到1933年,罗斯福推行新政,推出《互惠贸易协定法案》,并实行“最惠国待遇原则”,才使美国重回自由贸易轨道,世界经济开始复苏。大萧条时期给人们留下的一个深刻教训是:贸易保护主义和经济孤立主义无助于解决危机。

2008年9月24日,在世贸组织2008年公共论坛围绕“贸易的未来”展开讨论时,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表示了他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担忧:“当危机来临之时,通过设置进口壁垒来保护国内生产商无疑是一个诱人的措施,但却并不可取。1930年声名狼藉的Smoot-Hawley法案将美国2万多种进口产品的关税提升到历史最高点,但最后只带来了一场全球贸易大战,

贸易保护主义最终把全球领入了死胡同。”

四、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呈现新的特点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的贸易保护绝大多数是由这个受危机影响比较深的发达国家推出来的,以往一般都是竞争力比较弱的发展中国家为了保护自己国内的产业,制造业,尤其是制造业,要实施工业化战略,对自己的所谓的优质产业实施保护。而这一次绝大多数是发达国家。当然也有少数的发展中国家,比如印度、巴西等。首先,为了使巨大的过剩商品能够找到买主,发达国家往往企图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排斥他国商品的进口,让本国企业独享本国市场。生产能力越过剩的资本主义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动越强。其次,历史的惯性使一些发达国家的政策制定者习惯于强权政治,为了自己的私利,经常奉行双重标准:口头上主张自由贸易,行动上却对别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通过投资或稳定国内市场以降低失业率和缓解危机是许多国家现实的选择。发达国家国内市场非常成熟,增加投资刺激经济的余地不大。政策选择的有限、危机的加深带来的冲击越来越大,贸易保护主义的使用在于缓解政治压力,取悦民心。另外,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它们的依赖性较强,这也是它们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事实上,为了转嫁危机,越是发达国家越是乐此不疲。

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表现为高筑关税壁垒。与以往相比,现在的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主要是采取滥用反倾销、反补贴、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及保障措施等。这些保护主义措施,已经从商品贸易领域扩展到商品生产、劳动力雇佣和金融领域。当然,还有很多国家利用WTO条款的“灰色地带”来做文章,虽并不公开违反现有WTO法规,但却带有显而易见的保护色彩。以反补贴政策为例,补贴是政府行为,有时代表了一国的公共政策,因而对反补贴的界定是非常困难的。它有时不是一个贸易政策,而是演变为金融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其他政策。因而更具隐蔽性。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任何国家要实行贸易保护政策,无论是采取哪种手段,必将会招致他国的抗议、制裁和报复,甚至引起相互之间的贸易战。这非但不能使世界经济早日走出衰退,而且还会使全球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

五、中国应该如何应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回归

危机下的中国已成为贸易保护的最大受害者。我国多年来一直是全世界遭受反倾销等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之一,在此情况下更需要提高警惕。2008年10月,世贸组织在新发布的“2008年上半年全球反倾销案件情况报告”中显示中国仍是全球反倾销调查最大的受害者。原因非常简单,第一,在发展中国家中,中国出口占世界总量的比例最高,极易对贸易伙伴国形成非常大的冲击和影响;第二,中国的产业结构低下,出口的大部分产品是低端劳动密集型产品,竞争非常激烈,容易引发贸易摩擦。又加上我国很多出口企业是中小企业,缺乏运用国际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利益的水平和意识。尤其是我国出口依存度较高的纺织、钢铁等行业更应该提高警惕,防止贸易保护主义使行业受到更大冲击。

这种情况下,中国应首先做好内功,让产品出口质量有保证,符合国际标准。其次,善于利用东亚合作机制,与同属外向型经济的东亚诸国加强合作。再次,应与其他经济大国进行充分沟通,在国际社会争得更多的话语权,遏制保护主义的蔓延。最后,在中国利益严重受损的时候,应该考虑使用一些有效的反制手段。但是无论如何,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出口国,“贸易战”永远是最后的选择。长远来看,重新配置投资、出口和内需这三大经济成长动力之间的比重,大力开拓国内市场,尤其农村市场也是减轻这种贸易贸易保护主义威胁的重要途径。

贸易保护主义向来被称为是一把“双刃剑”,然而在贸易保护主义发挥效力的时候,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国家的受害程度往往更深,要应对这些来自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措施,除了对其施加强大的舆论压力,发展中国家更需要积极自救。发展中国家应该降低自己对发达国家市场过高的依赖性,然后开辟其他的新兴市场,通过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协作发展,来抵消发达国家市场萎缩的负面影响。

六、终结贸易保护主义,让世界经济重新回到公平竞争的环境

各国应该汲取以往的教训,在危机时不是同心协力,而是以邻为壑,这样经济就很可能走不出衰退。要充分认识到在贸易保护主义肆虐的情况下是没有赢家的,反对保护主义实质上就是维护自身利益。因此各国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重视国际贸易领域里的政策协调与合作。改进国际贸易环境和完善国际规范。

2009年4月2日闭幕的G20伦敦峰会就反贸易保护主义取得的成果是将点名谴责违反自由贸易规则的国家。显然就反贸易保护主义的实质性措施并未达成共识。就目前情形来看,金融危机已然发生,阻止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进一步恶化更属当务之急。因此,世界更需要的是应对防止贸易保护主义升级的具体做法,而非仅仅是在共同宣言中再次发出空洞的口号。

总之贸易保护主义不仅伤害了自由贸易的国际准则,对实施保护的国家来说最终也得不偿失。现在对世界各国来说,选择只有一个,在寻求危机的应对之策之时,,改善世界经济秩序,对防止保护主义做出实质性的行动。

(作者单位: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姚晓燕

贸易保护主义形成论文 篇3:

大萧条时期贸易保护主义的历史教训

【摘要】大萧条时期的贸易保护主义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特殊经济现象,其在国际社会形成的群体性经济痛苦记忆,对当代世界贸易体系完善具有历史借鉴价值。在当前国家间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逐渐加深的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以及贸易战会诱发全球性经济危机。中国需要承担起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维护全球自由贸易秩序的责任,促进公平合理、高效有序的国际贸易新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关键词】大萧条 贸易保护主义 经济危机 【中国分类号】F115

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复杂而深远,其产生的股市动荡与金融恐慌、企业与银行破产倒闭风潮、底层民众失业潮、财富缩水与生产力破坏效应等,不仅对当时的国际社会产生直接影响,也是后大萧条时代国际社会的群体性痛苦记忆,成为人们研究与思考社会危机特别是经济危机的重要历史与经验参考。大萧条的出现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出现的各种贸易保护主义特别是关税保护主义紧密相关。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年),西方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是大萧条出现的早期贸易诱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战争需要并维护战略物资的稳定供给,各国纷纷采取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这些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并没有随着战争的结束而消失,而是在战后以不同的形式持续存在,特别是战时各国采取的各种经济统制政策和关税措施。

第一世界大战后至大萧条发生前(1919—1929年),西方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是大萧条出现的直接贸易诱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主要国家进入战后经济恢复與增长阶段,美国甚至出现了“柯立芝繁荣”(1923—1929年),但美国通过关税保护国内市场与产业的行为不仅没有减少,还存在着进一步强化之势。为了应对1921年出现的经济危机,美国国会于1922年通过了《福德尼—麦坎伯关税法》,使得1923年到1929年间美国的平均关税税率上升到38.2%。

大国贸易竞争与政策示范是大萧条产生的根本贸易诱因。无论是战争期间还是战后,大国之间都存在贸易竞争,各国出台的各种经济政策特别是贸易政策会相互影响并形成政策示范效应。如果一国采取关税保护措施,与其存在竞争关系或者利益关系的其他国家便会纷纷效仿,从而在国际社会上形成限制贸易发展的各种政策措施,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与冲突便会纷纷出现。

大萧条时期的贸易战对世界贸易体系的影响

以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为代表的西方主要大国之间出现的各种贸易战,是大萧条时期贸易保护主义的典型表现。贸易战不仅加剧了经济萧条、增加了经济复苏的困难,还严重损害了初步形成的世界自由贸易体系。大萧条时期的贸易战及其对世界贸易体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最强大国率先提高关税、发动贸易战,破坏了当时世界贸易体系的稳定性。在大萧条时期,经济实力最强大的美国率先发动贸易战,大幅度提高关税税率,进一步扩大了贸易保护产品与产业范围。在大萧条发生以前,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主要对农业和农产品进行贸易保护,但大萧条发生后,西方国家扩大了贸易保护的产品与产业范围,贸易保护的领域逐渐扩大到原材料及相关制造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1894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英国成为第一;1910年美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胜国的美国经济实力又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成为主要的贸易顺差国。在大萧条发生后的1930年,美国国会在贸易顺差的情况下通过了《斯姆特—霍利关税法》,美国的平均关税税率从40%提高到47%,农产品关税税率提高到48.92%。美国作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率先提高关税、发起贸易战,掀起了大萧条时期贸易保护主义的第一次浪潮。

第二,次强大国采取贸易报复措施,正式引发大国贸易战,导致当时的世界贸易秩序混乱、动荡。美国1930年通过的贸易保护法案《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实施后,极大地损害了主要贸易伙伴的利益,特别是原来贸易大国英国的贸易利益。英国为了维护自己的贸易利益,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进行反制,在1931年11月实施了《非常进口税法》,试图通过征收高关税的方法对某些进口产品进行歧视性贸易限制。1932年英国通过了《进口关税法》,规定对进口商品征收10%的从价进口关税。英国还通过帝国特惠制对非领地、非自治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商品施行进口限制贸易政策。英国作为当时的次强大国,其发起的贸易报复与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不仅引发了大国贸易战,而且进一步损害了当时的世界贸易体系。

第三,其他国家卷入贸易战,形成波及全球的世界贸易战,破坏了当时的全球自由贸易秩序。由美国和英国两个大国引发的大国贸易战,逐渐波及到其他国家,产生了贸易保护主义的跨国传播效应。大萧条时期,当美国和英国提高关税后,其他受到影响的贸易伙伴国针对美国和英国的进口商品,也采取了不同形式的关税与非关税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比如,法国通过修改关税税则对来自英国的进口商品加征15%的关税;加拿大和南非对从英国进口的商品征收反倾销税;荷兰把进口关税提高到25%;德国为了保护本国产品和产业,也对某些国家的进口商品征收补偿性关税。以征收关税为特征的贸易战蔓延到大多数国家,西班牙、意大利、加拿大、古巴、印度、阿根廷、巴西和中国等也未能幸免。全球性贸易战的最终结果是全球关税税率的普遍上升。如图所示,大萧条时期,除了个别国家,比如日本外,大多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进口商品平均关税税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这是贸易战在国际社会蔓延的产物,损害了世界贸易秩序的稳定性。

第四,贸易战向货币战领域渗透,破坏了国际支付体系,并导致金本位货币体系崩溃。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应对大萧条所带来的经济危机,除了提高关税保护本国产品与产业外,还采取货币竞争性贬值方法促进本国产品出口并抑制外国产品进口,使得贸易战从商品领域向货币领域蔓延。在大萧条时期,英国放弃金本位制并使英镑贬值30%,引发了瑞典克朗、美元、日元、比利时法郎等货币的竞争性贬值,进一步恶化了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贸易战向货币领域蔓延的最终结果是各国之间出现保护主义货币战,国际贸易与债权债务结算中的多边支付体系被各种形式的双边支付体系取代而逐渐崩溃,各国纷纷放弃金本位制,金本位货币体系最终崩溃,严重阻碍了国际贸易发展。

第五,贸易战的集团化与扩大化,阻碍了全球贸易体系的形成。贸易战导致贸易利益分化、贸易利益集团冲突不断,损害了世界自由贸易体系。大萧条时期,关税战与货币战是贸易战的主要表现形式,各国之间因为贸易利益分化而形成不同的贸易与货币利益集团,主要有以英国为中心的“英镑集团”、以美国为中心的“美元集团”、以法国为中心的“黄金集团”、以德国为中心的“德国集团”、以日本为中心的“日元集团”。区域性贸易与货币利益集团为了维护本集团的贸易与货币利益,在贸易领域相互排斥,使得贸易冲突扩大化与复杂化。更多的国家卷入贸易冲突之中,形成集团性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全球性贸易体系的形成。

总而言之,大萧条时期,贸易战最初由当时最强大的经济大国美国发动,英国作为当时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进行贸易报复,从而引发了大国贸易战,其他国家纷纷卷入,最终形成全球性贸易战。关税战与货币战是贸易战的主要表现形式,集团贸易战使得贸易战扩大化和复杂化。大萧条时期的贸易战不仅严重削弱了全球贸易体系,还成为诱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贸易与经济动因,更成为全球性贸易保护主义的早期源头。

大萧条时期贸易保护主义的经验教训

大萧条时期的贸易保护主义及其极端化表现的贸易战,不仅加深了经济危机的程度,严重阻碍了全球自由贸易体系的形成,也对后大萧条时代的国际贸易与全球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事实上,大萧条及其贸易保护主义对国际社会的影响持续至今,并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危机时代国际社会的群体性痛苦记忆,经验教训极其深刻。

第一,贸易保护主义及贸易战最终损害的是国际社会的整体贸易利益和发展利益,试图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或者贸易战获得贸易优势、贸易利益的国家行动与政策措施,必然招致其他国家的贸易报复与反制,最终损害的将是全球自由贸易与国际贸易秩序。

第二,贸易保护主义会诱发各种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并使这种危机传染到整个国际社会。经济大国特别是贸易大国承担着维护国际贸易秩序的重大责任,如果经济大国、贸易大国采取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或者发起针对特定贸易伙伴的贸易战,必然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本国经济利益与贸易利益未必会得到保护,还可能诱发更严重的贸易冲突、贸易战乃至国家之间的战争。举例而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大萧条时代西方主要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战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第三,试图通过贸易保护主义及贸易战谋求单边贸易利益的政策,必然破坏多边贸易体系以及多边支付体系。试图用双边贸易机制替代多边贸易机制,或者试图用双边支付机制替代多边支付体系,都是开历史倒车,会严重损害全球整体贸易利益,阻碍全球经济增长。

第四,贸易保护主义及贸易战所导致的经济衰退与社会危机,会在国际社会形成群体性痛苦记忆,产生贸易冲突与贸易战的历史循环往复与代际更替,将会对国际社会的贸易发展与经济增长造成长久的损害。

事实上,贸易保护主义及贸易战有五个方面值得特别关注。一是经济及贸易大国在缺乏全球担当的领导精英的治理下,更容易产生贸易保护主义,容易通过贸易战的方式谋求自身或者本国短期、局部贸易利益的最大化。二是大国贸易战具有范例影响效应,会向其他领域扩展与演化,贸易战会演化为货币战、金融战与产业战。三是大国贸易战会迅速转化为全球贸易战,最终会诱发全球性贸易危机乃至经济危机。四是对贸易战发起国的贸易报复与全球治理,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紧迫课题。五是新兴大国需要有历史担当,要勇于承担起推动全球自由贸易并维护全球贸易秩序的担当与责任。

大萧条时期的贸易保护主义及贸易战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特殊贸易、经济、社会现象,对当代国际社会,特别是当代世界贸易体系及贸易秩序的演化及完善而言,具有深刻的历史借鉴价值,对于当前发生的全球性贸易保护主义浪潮的國际治理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国之间的贸易保护主义特别是大国贸易战,会诱发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和经济危机。在当前“逆全球化”不断发酵的背景下,中国需要承担起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与贸易秩序的责任,应采取各种措施应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大国发起的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及贸易战,促进公平合理、高效有序的国际贸易新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责编/孙渴 美编/王梦雅

作者:保建云

上一篇:代表团筹备讲话下一篇:作文起步训练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