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修实训总结

2022-03-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时间过得很快,四季轮回的过程中,一年忙碌的工作时间结束。在这一年的工作中,大家通过工作,可学到更多方面的工作知识,也留下了众多的学习回忆。为记录这一年的成长,可编写一份年终总结。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检修实训总结》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一篇:检修实训总结

实训十一转向传动机构的拆装与检修

实训十一

转向传动机构的拆装与检修

学时:2学时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转向传动机构的结构;

2.掌握转向传动机构的拆装步骤及要求; 3.掌握转向传动机构的检查、调整及修理。

二、实训仪器设备

货车转向传动机构2套;轿车转向传动机构2套;常用工、量具2套。

三、内容及步骤

(一)拆卸

1.直拉杆总成的拆卸及解体

拆下转向节臂与前桥左转向节上端相固装的四条螺栓,取下直拉杆,从直拉杆前端抽出调整螺塞的止动开口销,卸下调整螺塞,依次取下弹簧座、弹簧、前球销座、垂臂连同球头销合件、后球销座和止推块,同样方法可分解直拉杆后端并取出转向节臂连同球头销合件,如图11-1所示。

图11-1 转向直拉杆的分解

2.横拉杆总成的拆卸及解体 从前桥左、右转向节的下端面拆下梯形臂与转向节固定的紧固螺栓,取下横拉杆总成,抽出锁紧螺母的锁止开口锁,拧下锁紧螺母,用铜锤敲击梯形臂的球头销锥轴座孔外面,取下梯形臂。依次取下密封圈、防尘罩,抽出调整螺塞中的锁止开口销,拧下螺塞,依次取出弹簧、限位套、上球碗、球头销和下球碗、卸下卡箍的定位紧固螺栓,取下卡箍、从横拉杆的一端拧下横拉杆接头,横拉杆一端球头节分解完毕,另一端球头节分解方法下上述相同,如图11-2所示。

图11-2 转向横拉杆的分解

3.转向节的分解:拧下楔形锁销的锁紧螺母,取出弹簧垫圈,在锁销的螺纹端用手锤敲出锁销,用手锤和铜棒向下冲出主销,从前轴上取下左转向节,止推轴承及调整垫片,以同样的方法取下右转向节的各部件。

(二)检修 1.转向摇臂的检查

(1)用磁力探伤法检查转向摇臂是否有裂纹,若有裂纹应更换。

(2)检查转向摇臂上端的锯齿花键有无磨损、损坏,若有应更换。

(3)检查转向摇臂的锁紧螺母,其螺纹不应有损伤,否则应更换。

(4)检查转向摇臂下端和转向拉杆球头销的连接应牢固、可靠,切不可松旷,否则应修复。

2.转向拉杆的检查

(1)检查横拉杆杆体有无裂纹、弯曲,其直线度误差一般不大于 2mm,否则应校直,直拉杆8字孔磨损不超过2mm。

(2)各螺纹部位不应有损坏,与螺塞配合不松旷,否则应更换。

(3)球头销、球座体及钢碗无裂纹、不起槽;球头销颈部磨损不超过lmm ,球面磨损失圆不大于0.50mm ,螺纹完好;弹簧不应折断或弹力减弱。

(4)防尘装置应齐全有效。 3.转向节臂和梯形臂的检查

(1)转向节臂和梯形臂是否有裂纹,若有应更换。 (2)检查两端部的固定与连接部位不应有松动,要求牢固、可靠。

4.转向臂及横拉杆的检查

(1)检查槽形螺母是否松脱,如松脱应予拧紧。同时,也应检查开口销、盖等的装配情况。

(2)使转向盘从直行状况向左、向右方向反复转过60°左右,此时检查横拉杆、转向臂等是否松脱、松旷。

(三)装配与调整,如图11-3所示:

图11-3 转向拉杆球头销的调整

1-转向拉杆;2-调整螺塞;3-开口销;4-偏置螺钉旋具 1.直拉杆的装配与调整:清洗各零件后,按拆卸的相反顺序装合直拉杆总成。调整方法是将调整螺塞拧到底,再退1/4~3/4圈使锁止开口销对准相应孔,穿好锁止开口销,装合调整完毕,从油嘴处注入润滑脂。

2.横拉杆的装配与调整:先将下球碗的球面涂以润滑脂,放入横拉杆接头的座人,从上向下穿出球销的锥形轴,然后按住球头销,从横拉杆接头下面依次往球销锥形轴上套装防尘罩、密封圈、梯形臂,拧紧锁紧螺母,垫牢梯形臂锥形座孔端,用铜棒抵住球销上端平面后,使手锤用力打击铜棒,以使球销锥形轴与梯形臂座紧密配合,再拧入锁紧螺母插好锁止开口销,依次装上球头销、球碗、限位套、弹簧、拧上调整塞并拧到底,再退回螺塞的1/4~1/2圈,使锁止开口锁能对准相应的孔时,穿好锁止开口销,再将该球节的卡箍套入横拉杆相应端,并插上定位紧固螺栓,拧上其螺母即可,最后将球节合件拧入横拉杆一端。

3.转向节的装配与调整:在主销、主销孔上抹上一层润滑脂,将止推轴承注满润滑脂,将止推轴承、转向节放在前轴相应部位,用调整片调整好转向节上凸耳下端面与前轴主销孔上端面的间隙(不大于0.15mm),然后将主销压入,使锥形锁销重合,将锥形锁销锁紧,装上左、右梯形臂连同横拉杆总成,装下转向节臂连同直拉杆总成,装上右转向上盖,转向节与前轴间隙,调整是通过增减调整垫片厚度来调整的。

四、注意事项

1.转向传动装置的技术状况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因此在检修过程中,一定要细心检查,确保万无一失,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球头销预紧度调整要按规范进行,过紧过松会影响汽车行驶方向稳定性。

五、实训报告

写出转向拉杆球头销预紧度的调整方法。

第二篇:机械设备拆装与检修实训报告

为期两周的机械设备拆装与检修实训转眼就结束了,留给我的印象不仅是严冬下冰凉的金属零件,更多的是机床精巧的内部结构——齿轮相互咬合、轴与套严谨配合、运动的完美传递、零件表面工艺的精细……每一项都使我惊奇。我想,一个小小的机械内部结构就是如此复杂和精巧,那么大型车床、数控车床的结构岂不是叹为观止,所以,机械制造的深度与广度使我们现在远不能企及的。

指导老师都事先料想到拆装的时候会有一大部分同学会“袖手旁观”,那也是多年来现实的问题,但是当我们一件一件拆下外部零件逐渐露出内部零件时,我们都被其内部巧妙而精致的机构吸引,于是精巧机构对我们吸引的热度的抵抗了很脏的机油,我们都变得活跃起来了,生怕插不上手。就这样,一个完整的机械被我们几个人庖丁解牛似的“五马分尸”了,刚开始,面对拆下的一堆零件,我们傻眼了,这东西拆下来容易,想还原可就难多了。此时我深刻体会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内涵——再详细的纸上谈兵也不能保证实践时的得心应手。

于是,我们从机械的工作原理入手,从传动结构开始分析,慢慢理清了各零件的位置,找到了安装的方法后,安装起来就很顺手了。由此可以看出,零件的功能和其机构都是相统一的:有什么样的结构,就会有什么样的功能;反过来,零件的功能给定,其机构也大致定下来了。顺着这样的思路,我们又得出:机器的功能和其内部零件的功能也是相统一的,也就是说某个零件有什么样的机构,它就能完成某项功能,从而它就只能安装在机器中能完成此项功能的位置,举例说明,比如,齿轮能改变运动方向,那么齿轮就能安装在机器中需要改变运动方向的地方,以此类推。

后来,在我们即将顺利完成安装时,我发现有一个齿轮“独自”露在外边,没有“伙伴”与他咬合,并且我们再三检查没有发现装配错误,于是我们大胆断定,次齿轮是多余的(即在整个机床的工作过程中,它并没有参与工作)。这样不就浪费材料了吗?而且,这么严谨的机构中出现这样一个显眼的败笔,制造机床的工程师们就没有发现么?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咨询了指导老师,然而,我们的其中一个知道老师在了解情况后也不能给我们合理的答复,毕竟术业有专攻,我们是可以理解的。最后,在我们指导老师的帮助下,一个更加专业的老师给我们进行了讲解,原来我们拆装的只是机床的一大部分,还有一部分(发动机动力部分)已经去掉了,那个剩余的齿轮应该是发动机部分要利用的……虽然我们的猜想是错误的,但我们还是很欣慰的,因为在此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问题,并且敢于对权威提出质疑,我想,这就是一种进步,一种不能在课堂上学到的进步。

实训后最终要交的作品就是各种操作成绩、齿轮的装配图和汽缸盖的图。老师要求用手工绘图。我们组很快就就绘制的草图,没想到的是,我的下一步就卡住了,大一学年所学的手工绘图要领已逐渐忘记,画图的手感也越发陌生,更让我感到不适应的是,在熟悉了CAD复制、修剪、填充、移动等方便的操作命令后,我竟觉得手工绘图的橡皮擦、线条加粗犹如原始动作,那时我忍不住大呼:“CAD绘图太方便了”。

在这次实训过程中,由于时间较短,没能很熟练的掌握。以后要认真学习,加强操作水平的提高。

总之,本次实训确实比以前提高了水平,尤其在实际操作方面,遗憾的是时间有些短。通过本次实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主要是操作水平以及实践经验方面有欠缺。两周的实训带给我们的,不全是我们所接触到的那些操作技能,也不仅仅是通过几项工种所要求我们锻炼的几种能力,更多的则需要我们每个人在实训结束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感悟,去反思,勤时自勉,有所收获,使这次实训达到了它的真正目的。

第三篇:汽车手动变速器检修实训室安全操作规程

1. 遵守实验实训管理制度和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2. 进实训室,衣着规范,不准穿拖鞋,女生不穿高跟鞋,不准披留长发。

3. 严禁携带食品、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实训室。

4. 熟悉实验实训内容和操作规范要求,做好实验实训前的准备工作。

5. 未经指导教师同意,任何学生不得私自动用实训室的实训台。

6. 汽车手动变速器的拆装、检测作业必须在指导教师的示范、指导及允许下进行。

7. 汽车手动变速器在拆装过程中,坚持做到零件、工具、油三不落地。

8. 汽车手动变速器在拆装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拆装工艺要求进行,绝对禁止乱拆、硬砸、硬撬等野蛮作业。

9. 要正确使用工、量、刃具,避免野蛮操作,以免损坏零部件及工具。

10.在教师指导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否则出现安全问题和设备损坏一律由当事人承担责任。

11.认真执行7S管理,实验实训完毕后,须清点、清理工具,归还到指导教师处。室内卫生打扫完毕后须经指导教师检查合格后方可离开。

第四篇:检修总结

青岛炼化2011年大检修

施工工作总结

北京燕华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2011年8月21日

本次青岛炼化2011年6月大检修是建厂运行以来首次大检修,也是中石化系统中千万吨炼油系统首次将全厂停车检修与改造同时进行,其工程量之大、任务之艰巨,是历次检修项目之少见。北京燕华公司(以下简称燕华公司)在此次检修中承担了延迟焦化装置、聚丙烯装置、储运单元及全厂甩头等项目的检修和改造工程任务。自2011年6月23日青岛炼化正式开始停车检修以来,燕华公司本着“团结协作、严细求实、竭诚服务大炼油”的原则,在青岛炼化检修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在监理单位的大力帮助下,燕华公司紧密围绕检修重点,迎难而上,严细施工,规范管理,克服一切困难,按照大炼油总体统筹计划及相关检修规程要求,顺利完成了本次检修任务。回顾此次检修过程,成绩与不足并存,经验与教训皆在,现总结如下:

一、检修前期准备工作:

面对本次检修改造工作量大、工期紧、难度高的特点,燕华公司在检修前就充分做好各项策划和准备工作,统筹全局、科学部署、精心策划,制定网络计划,细化施工方案,抓住检修改造的特点和关键部位,找准难点突出重点环节,采取得当措施,综合平衡各种资源,确保检修改造有力、有效、有序地实施。具体准备工作如下:

1、健全组织机构,落实岗位职责

为保证青岛大炼油2011停车检修工作的顺利实施,保证检修工作按质、按量、按时完成,我公司于2011年1月就成立了由副总经理姜涛任总指挥、青岛分公司为主体力量的检修指挥部,组成由延迟焦化、聚丙烯、储运及全厂甩头四个检修项目分部,对每个分部的专业人员进行详细分工,做到责任到人、任务落实、层层把关、各尽其责。另外从后勤保障上充分调动各级人员的积极性,有力推动和促进检修任务的顺利完成。

2、技术质量先行,保证事前控制

1)从2011年1月份开始,燕华公司就组织技术骨干对本次检修改造任务进行现场落实,并与青岛炼化机动部及单元就各项目检修计划逐项对接,其中焦化完成检修计划对接141项,聚丙烯151项,储运27项,全厂甩头147项; 2)对消除瓶颈及技改技措项目的图纸进行审查123份、交底53次、提交材料计划134份;

1 3)编制检修及改造的施工组织设计及各专项施工方案53份;

4)针对整个检修工作会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进行重点控制,如焦化装置的C203塔等,每一项均确定专项负责人,对重难点项目的检修方案均经过多轮讨论,从技术上保证了检修工作的事前控制。

5)梳理检修流程,合理制定各项目检修及改造网络计划; 6)细化检修工序,编制检修质量控制点256项;

3、组织人员机具,平衡各种资源

本次计划检修人员643人,实际到岗人数1034人,,其中管理人员93人,占检修总人数的9% 。参加检修改造的有燕华各专业公司及分包单位,参检队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作风,确保了检修改造有力、有效、有序地实施。

本次计划检修工机具281台,实际到位281台,到位率100%。在公司领导高度重视下,优先平衡本次检修资源,其中为保证检修进度,特从北京总部调遣450吨履带吊、130吨汽车吊等大型机具至现场;

4、落实检修材料,力保物资供应

燕华公司一直与大炼油采购部紧密配合,对检修材料的到货情况进行跟踪验证,自检修前一个月每天要求材料人员落实材料的到货情况,未按时到货的及时与大炼油采购部及厂家进行沟通、催促,对已到货的及时进行质量验收,对于关键部分检修物资,采取专人专项负责,在大炼油采购部的全力支持和配合之下,绝大多数的材料均按照计划到货,保障了此次停车检修工作的顺利实施及完成。

5、完善安全体系,制定安全制度

在检修前,明确检修安全体系,严肃分解安全责任,根据各检修项目的具体情况严格制定了详细具体的安全措施,针对重点检修项目和危险性较高的检修项目,都制定了安全措施方案并进行审批。

为确保整个大检修过程安全顺利进行,根据化工生产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特点和石化装置大检修过程中安全、环保事故多发的经验,制定了相关规定,规定中对各个检修环节都作了详细的要求。

二、检修完成工作

本次停车检修计划总项467项,其中延迟焦化141项,聚丙烯151项,储运27项,全厂甩头147项。所有计划检修项基本按照计划执行完成,计划执行率达到100%。

主要完成工程量如下:

 停开车盲板拆装303块;

 加热炉检修2台;塔器检修21台;  换热器检修114台,抽芯试压78台;      空冷器检修66台; 人孔拆装117个; 塔盘检查251层; 工艺设备65台;

阀门更换、检修、定压等共计2589台;

 检修计划中工艺管道为7206 DB,消除瓶颈项目中工艺管道为19359DB;  消除瓶颈项目中新增和改造钢结构为326吨;  压力管道检测约75000m;  压力容器检验194台;

三、检修工作中的亮点

1、检修前期准备工作充分 亮点:

a、组织机构健全,岗位职责清晰; b、人员、机具准备充分; c、技术、计划对接细致;

d、物资跟踪紧密,各项体系制度完善

2、安全、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3、阀门检维修

亮点:量大、效率高

本次阀门检维修完成全厂80%新阀门试压,共计15421台;全厂安全阀定压, 831台;旧阀门试压2589台;旧阀门维修430台;

4、换热器试压 亮点:

a、队伍专业化、施工效率高; b、假帽子、假法兰等规格型号齐全; c、静密封点的施工质量控制较好;

d、在工程量大、工期紧的情况下,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5、焦炭塔的配合检测

亮点:采用新方法,加快进度,提高效率

焦化装置4台焦炭塔直径大(Φ9400mm)、高度高(43413 mm),采用正常的搭设脚手架施工方法很难满足检修工期要求,我公司本着对检修方案优化创新的原则,决定在焦炭塔内采用电动提升装置代替常规的脚手架搭设,最终将配合检测工期提前7天完成。

6、C203塔改造

亮点:优化方案,昼夜鏖战 ,紧抓质量,进度提前

C203塔改造具有“工程量大、作业面窄、质量要求高、工期紧”的施工特点,也是焦化检修最关键的路线和难点。我公司技术人员优化方案,昼夜鏖战 ,紧抓质量,比原检修计划提前两天完成施工,且一次验收通过。

7、预热器的大件吊装

亮点:采用公司450吨履带吊,提高吊装效率

焦化装置余热回收系统中2台空气预热器需要拆除并更换新设备,设备吨位大,吊装数量多,为保证检修工期,特从北京总部调遣大型设备450吨履带吊车;高效高质量完成余热回收系统的吊装工作,比原检修计划提前4天完成安装工作;

8、开展劳动竞赛活动,涌现先进个人

适时开展以“六比六赛”为内容的劳动竞赛活动、以“六优”为内容的党员 4 先锋岗活动、以“安全、质量、工期、文明施工”为内容的青年突击队活动,为大检修改造工程的完成鼓劲、冲刺。

另外检修改造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单位、优秀党员、青年突击队、焊接能手、检修能手和先进个人等。其中焦化项目检修负责人鞠天强同志在检修期间由于过度劳累,数次晕倒在检修现场,每次在医院打完点滴后坚持返回检修现场指挥工作,正是这样拼搏奉献的精神才能赢得检修最后的胜利。

四、检修中不足

1、对检修过程中新增工程量估计不足:

特别是对检修中隐蔽计划的工程量、单元提出的开停工流程梳理的工程量、检修过程中新增工程量及需突发处理的工程量估计不足,造成人员、机具及物资等都比较紧张,施工比较被动。如储运单元的原先检修计划对接时管线检测约7000m、球罐检测为4台,而在检修前管线检测增加到70000m、球罐检测增加到12台,导致前期准备的脚手架材料及架子工人员均有很大缺口。

2、后备支援力量准备不够充分:

由于检修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后备支援力量非常关键。本次燕华公司计划约60人的后备力量,但因各种原因导致实际后备人员只有30余人,造成关键时刻需支援时人手不够。

3、技术、质量、安全等管理人员数量偏少:

本次检修实际管理人员93人,其中技术、质量、安全、材料等管理人员仅为43人,占管理人员总数的46%。因为技术、质量管理人员数量偏少,导致检修前期的质量资料报验滞后,影响检修进度。

4、检修物资的管理流程尚需改进:

本次检修物资管理流程局部还暴露出一些问题,特别是由于材料到货集中、参检队伍多及领料时间紧,导致领料记录整理滞后,与施工队伍的材料对接不够及时,导致有些材料在仓库,而施工单位却以为没有到货的局面,影响施工进度。

5、检修分包队伍的选用还存在问题:

在本次检修中,各分包队伍的施工能力差异较大,良莠不齐。由于检修工期紧,工程量大、工程质量要求高,只有优秀的分包队伍才能经受住考验。通过本 5 次检修,要对分包商进行评审,对其完成项目的管理能力、施工能力及履约情况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对优秀分包商进行奖励,对业绩很差甚至不能履约的分包商采取淘汰机制。

6、安全管理力度还需要加强:

有个别分包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意识淡薄,对检修安全工作不够重视,被动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个别安全员存在侥幸心理,对现场危险作业监督检查力度不够,存在个别区域现场见不到安全员的现象。习惯性违章在检修工作中时有发生,全员安全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五、检修总结

这次检修改造工程任务繁杂、管理跨度大及各种风险多,所有参检人员满负荷昼夜鏖战,集“急难险重”于一体,融“紧脏累”于一身,在检修指挥部统一部署下,顾全大局,团结一心,拼搏奉献,终于迎得了最后的胜利。

总结这次检修的成功,有如下几点:首先,青岛大炼油及公司各级领导重视、关心是顺利完成本次检修改造的基础;二是公司各级单位的帮助、支持是顺利完成本次检修改造的根本;三是精心策划、准备充分是顺利完成本次检修改造的前提;四是严格安全、质量过程控制是顺利完成本次检修改造的保障;五是团结奋战、攻坚克难、和谐检修是顺利完成本次检修改造的关键;六是“创先争优”和劳动竞赛是顺利完成本次检修改造的动力;七是努力探索、持续改进、不断创新是我们为青岛大炼油服务的宗旨。此次检修准备充分,过程可控、结局圆满,正是责任催生动力、精神倾注力量、协作共铸辉煌,也正是青岛大炼油与施工单位 “一家人、一条心、一个目标、一股劲”的有力写照。燕华公司干部职工将总结经验,弥补不足,继续努力,为青岛大炼油服好务,在这片热土上创品牌、树信誉,再展公司风采。

第五篇:检修总结

2016年7月份海科公司的检修,是我入厂以来经历的检修时间最长,改造项目最多的一次大的检修。这次检修我主要是负责空压机房工艺改造的监护工作。

此次空压机房工艺改造我所监护的项目: 1空压机房安装制氮机并铺设氮气管线。

2干燥器更换新的干燥剂,除油器与除尘器更换新滤芯。 3空压机出口加装空气冷却器。 4空压机通风系统的改造。

5空压机房循环水线,排污线的改造。 6空压机冷却器清洗。 7干燥器底部排凝安装电磁阀。

通过这次对空压机的改造,使得三部也可自己产氮气,保证了气压机干气密封的稳定;干燥器的干燥效率提高保证了净化风的质量;空压机房空气更加的流通保证了空压机电机的稳定运行;空压机房更加的整洁干净。

第六篇:检修总结

时间:2011.xxx 设备:4#烧结机48小时检修

检修内容:此次检修主要有-电机解体、配料1#变压器直流电阻检测、绝缘监测,小车抱闸架制作安装,电磁站倒变压器停一段母线。

一、检修前提的准备工作

1、根据检修计划将所需检修备件落实,确保备件完好无损并可以正常使用。

2、拟定检修计划方案,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每一项检修项目,不拖期,不影响生产。

二、检修项目及具体内容

1、 电机解体

转2-1皮带电机解体,前后轴承更换。电机前轴承型号为6317,后轴承型号为6314,由于这次检修电机施工单位为十三冶检修工程部,他们技术水平有限,在解体电机之前没有先松开地脚螺丝,而是先打开后盖。这样容易将电机表面的杂物、灰尘落入清洗后的轴承上,使得轴承内仍残留有杂物,轴承的润滑效果未达到要求。

a、 解体电机之前,必须全部松开地脚螺丝,将电机表面的杂物、灰尘清理干净后在开前后盖,开盖后确认前后盖是否松动。

b、 检查轴承前后轴承的晃动量,听轴承的声音是否安装的标准,不符合标准必须得更换轴承。

c、 检查定子绕组,有无变色,发黑的现象,绝缘皮是否有破损现象,若有破损的必须用绝缘胶布包扎好。再看绝缘皮是否老化,变硬变脆,若出现异常此电机将不能够正常使用,需更换电机。

d、 安装更换的新轴承前,必须将轴承加热后安装,否则易使得轴承变形,缩短轴承的使用寿命。加热轴承时,不能直接在轴承上用强火焰烤,而是将轴承平方在一块准备好的铁板上,在铁板下部均匀加热,通过受热后的铁板将热量传递给轴承,这样使轴承受热均匀。轴承一面加热之后将其翻转180度后继续加热,使得这个轴承均匀受热。切记在加热托轴承的钢板时不能只在一处加热,而是要将整块铁板均匀受热,才能达到效果。

e、 将加热好的轴承安装时,用湿布抓起轴承迅速套入轴内,务必要将轴承上刻有轴承型号的一面至于外侧。

f、 安装电机前端盖时,必须将端盖上两加油孔至于上方,再紧固螺丝。

2、配料1#变压器直流电阻检测、绝缘监测

检测前需做的工作:

a 电磁站1段母线和2段母线通过母联相并联后,停1段母线。

b 1#变压器停电(10KV开关站)

c 1#变压器室断开刀闸开关,确保彻底断开。 d

高压侧、低压侧A、B、C三项母线分别放电,确保接地良好。放完电后拆除地线。

e

用直流电桥分别检测高压侧、低压侧AB、AC、BC三项直流阻值,并做好记录。 f

用高压摇表(大于2500MΩ)分别检测高压端、低压端A 、B 、C三项的项间和对地阻值,并做好记录。

g

所有项目检测完后,合上刀闸,确保各触点接触良好。

h

1#变压器送电(10KV开关站)。

三、检修感悟

此次48小时检修收获颇多,但仍从在太多的不足。主要是工作检修经验不足,导致不能合理的安排检修项目,没能分清主次。检修第一天应该安排主要的项目,刚开始时检修人员精力旺盛,能够高度集中的干好每项工作,到第二天时需把一些检测项目列入检修项目中。检修过程前办理好停电手续, 检修任务单填写合格并危险源告知。

上一篇:检验实习思想总结下一篇: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