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项目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环保项目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PPP,全称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该模式在新时期作为与时俱进的一种融资模式,可以通过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提高项目运营的效率和服务的质量,从而为私人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带來稳定的收入的战略选择。

第一篇:环保项目论文

从“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研究

x

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当下,我国环保事业正呈现出可持续发展态势,全国各个领域对于生态环保事业都调动起了强大的积极性。本文将针对“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的发展意义、“智慧环保”的内涵进行详细分析,结合“数字环保”与“智慧环保”的差异,提出从“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的转型发展策略。

关键词:环境保护;数字环保;智慧环保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20.12.110

From “digit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intellig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Zhang Qian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Team of Taihu County,Anqing  Anhui 246000,China)

 

Key word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Digit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Intellig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在我國科学技术、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当下,科学技术手段也积极运用到了环保事业当中,通过对环保系统大量开发和数据信息采集,实现环保数据信息积累、挖掘、优化,促进我国环保事业的进步发展。“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已经成为我国环保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借助数据采集、处理、传输、存储、运用等各个过程,将相对分散的数据信息进行规范,实现数据信息的全面转化。为了实现“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转化目标,需要结合我国环境保护实际情况与科学技术发展情况,制定出完善的环保事业发展战略,强化我国环保工作管理效率、创新环境保护管理模式,有效实现“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的转型发展。

1 “智慧环保”内涵概述

所谓的“智慧环保”,便是借助现代化科学手段、信息技术手段等,将传感器技术运用到生态环境监控工作当中,借助信息技术来实时传递环境监测数据信息,并且将得到的环境数据信息借助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手段,与当前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进行紧密结合,分析出具备精细化、动态化的环境变化趋势情况,有针对性地明确造成社会环境出现恶化的主要因素,有条不紊地改善并调整相关不良因素[1]。客观来说,“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的发展以及延伸,最为主要体现方式便是在环境保护工作当中融入科学技术方法,以便于起到环境保护、环境改善的作用,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环保的生存环境。

2 “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的发展意义

“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是社会发展必然举措,更是我国当前环保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借助“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转型创新的手段,可以将我国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逐步引用到环保事业当中,切实有效地提升环保工作效率。此外,借助科学技术手段还能够完善我国原有的环境保护管理模式,促使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朝着规范化、标准化的趋势进步,有效优化环境保护管理各项流程,促进我国环境行业健康发展[2]。借助先进科学手段,对科学技术进行利用,可以最大程度上实现环境保护数据信息资源的共享,促进环境保护系统整合与优化,有效避免信息和数据充分建设,全面促进环境信息数据管理和质量,切实展现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动力、促进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创新[3]。从“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建设和完善的过程当中,可以对我国环境进行监控,得出有效的环境保护数据并明确造成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制定出紧急预警机制,不仅可以为环境治理工作提供贡献,而且还可以全面提升环境监控的质量。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科学手段对环境的综合水平进行有效合理评估,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国家发展战略,借助大数据技术手段来开展环境保护综合决策,在提升环境保护服务质量的基础上,确保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稳步、有序开展。

3 “数字环保”与“智慧环保”的差异

3.1 科学技术应用差异

客观来说,“数字环保”与“智慧环保”都使用到了科学技术手段,但是两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针对“数字环保”来说,使用科学技术的领域,主要在环境管理领域。“数字环保”会借助科学手段来实施数据仓库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管理,计算机技术一般会作为一个载体形式存在,为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进行科学部署[4]。但是针对“智慧环保”工作来说,使用科学技术的范围非常广,不仅在环境保护管理当中会运用到科学技术,而且在环境保护决策、环境监测等层面也会运用到科学技术手段。借助物联网技术、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业务模型技术等诸多手段来强化环境保护支撑体系,這样便可以全面将科学技术贯彻到环境保护工作的各个领域当中,最大程度上展现科学技术的优势,促进生态环保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2 环保工作思路差异

“数字环保”与“智慧环保”的工作思路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数字环保”在实际开展环保工作时,更加强调环保决策,并且更加倾向于借助环保决策的相关工作来促进环保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在使用科学技术的过程中,也会更加倾向于借助无纸化、自动化、数据信息采集等诸多管理形式来进行环保,注重对计算机以及GIS系统的使用[5]。但是针对“智慧环保”工作来说,更加注重于科学技术在环境保护工作当中的全面普及,注重借助数据信息采集模式、数据信息挖掘技术、数据信息模型模拟技术、智能综合性决策等手段来促进环保工作的发展进步。例如,在“智慧环保”工作当中,可以借助科学技术手段对环境情况进行分析和预测,并且有效地模拟相关工作,借助科学手段对实际环境情况进行分析,并且制定出完善的环境保护、环境管理决策,切实提升了环境保护的效率。

4 从“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的转型策略

4.1 科学合理规划转型模式

想要实现从“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的科学合理转型,需要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对从“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转型的模式进行合理规划,有效实现对各项业务创新转型发展。创新“数字环保”管理模式并且逐步实现环境监控相关工作,促进“智慧环保”工作科学合理变革,实现单一化的环境保护业务模式到综合化业务模式的转型。在实施“数字环保”转型变革的过程中,应该实现“七个目标”转型,并且借助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来促进“七个目标”实现。针对“智慧环保”七个目标来说,分别是“综合办公自动化目标、环境数据标准化目标、业务管理一体化目标、环境监管可视化目标、环境服务公众化目标、绩效评估规范化目标、环境决策科学化目标”[6]。所以在开展“数字环保”向“智慧环保”转型的过程当中,需要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地区发展实际情况,对整个框架科学合理进行转型梳理,并且构建出标准化、科学化的转型体系,朝着“智慧环保”的目标进行科学合理转型,实现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创新发展。

4.2 逐步促进环境业务工作整合

从“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转型发展的过程当中,其中涵盖了诸多环境业务内容,想要科学合理的实现转型发展工作,就应该对各项环境保护业务进行分析以及整合。工作转化的质量和我国环境质量监督服务工作进行联系,结合我国社会环境管理工作整体趋势出发,最大限度上满足社会环境管理工作需求。我国环境管理以及环境保护部门,应该肩负起从“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转型发展的责任,从环境业务流程作为转型发展切入点,对整个业务系统开展科学合理的全面规划和调整。转变传统环境管理与环境保护操作流程,实现业务流程跨部门、跨时间、跨空间的环境业务操作[7]。此外,还应该结合“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的各个环节,设置不同的业务转型发展目标,明确业务和数据之间的关系,借助科学技术手段、信息技术手段全面实施数据信息优化和资源共享,切实强化环境监测数据的实效性和科学性,为环境管理与环境保护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保障。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GIS、GPS、互联网技术等手段,逐步将环境业务流程开展高效整合创新,真正实现从“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的转型发展。

4.3 加强基础性技术体系构建

结合我国当前“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转型发展的主要任务来看,必须要借助科学技术手段来实施“智慧环保”工作发展转型。坚持正确、客观、科学环境保护管理思想,在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当中引入科学技术手段来实施信息和数据捕捉、分析、处理、应用。切实结合我国环境管理的实际情况,从基础技术设备实现的层次上促使“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的创新与转型工作。构建出完善、完备的环境管理标准技术规范,以元数据、数据字典、信息分类编码、数据交换等诸多形式来构建出完善的环境数据交换平台,有效实施环境数据信息自动化采集工作。将数据信息共享理念融入“智慧环保”系统当中,真正实现传统“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的改革。除此之外,还应该对传统“数字环保”体系当中的科学技术进行创新,转化成“智慧环保”成果,定期优化并且检测“智慧环保”工作各个程序和技术应用效率,最大程度上改善城市生活质量,切实促进我国社会管理各项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5 结束语

“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变革转型已经成为我国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必经之路。为了强化“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转型质量,在政府的引导下,我国各级环境保护部门都应该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借助当前高新技术手段切实有效地促进“智慧环保”战略统筹工作的发展和进步,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大力技术支撑,全面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化。

参考文献

[1]周仕凭.“智慧环保”的创新与实践——访中科宇图天下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中科宇图资源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刘锐[J].环境保护,2014,42(19):57-59.

[2]方涓涓,秦耀民,马海娟,等.北京市顺义区智慧环保建设路径与模式创新研究[C]//201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2018.

[3]周发玲,王琳琳.环保产业与互联网大潮的融合与碰撞——"互联网+"大潮下,环保行业的新变革、新契机[J].水工业市场,2016(7):1-8.

[4]张力.“智慧环保”的建设重点浅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8(1):71-72.

[5]杨涛.大数据背景下环境监测数据共享机制研究——以智慧环保系统为例证[J].改革与开放,2019,504(03):44-46.

[6]刘锐,李红华,王菲,等.智慧环保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2018,10(2):68-72.

[7]胥彦玲,李纯,闫润生.中国智慧环保产业发展趋势及建议[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No.264(07):121-125.

收稿日期:2020-09-10

作者简介:张谦(1987-),男,汉族,本科,研究方向为环境工程。

作者:张谦

第二篇:铁路建设项目环保投资界定

摘要:以铁路建设项目环保投资为研究对象,主要针对如何界定铁路建设项目环保投资展开研究。在系统梳理环保投资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铁路行业特点,对铁路建设环保投资进行定义。同时,总结了目前我国铁路建设项目环保投资的统计现状,结合铁路建设环保投资的定义,建立了铁路建设项目环保投资的界定原则,初步设计了铁路建设项目环保投资统计表,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铁路建设项目;环保投资;环保投资统计表;界定

DOI: 10.14068/j.ceia.2016.01.015

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环境保护已成为一项基本国策。环保投资是解决环境问题、加强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保障,是改善环境质量的有效手段。然而,在我国仍然存在环保投资定义不明确、范围界定不清晰、统计口径不统一等问题,制约着环保投资的发展[1]。

铁路作为我国运输的大动脉,推动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但同时铁路建设项目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目前,我国对铁路建设项目的环保投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铁路部门应在明确环保投资定义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清晰界定,以确保铁路建设项目环保投资能在改善并维持铁路沿线生态环境上起到积极的作用。

1 铁路建设项目环保投资现状

1.1 基本概念

20世纪60年代起,发达国家逐渐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开始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污染治理,并以“费用说”来解释这种环保投资。我国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吸取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教训。我国学者认为,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应属于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组成部分[2],因此对环境支出的定义倾向于“投资说”。目前,国内基本没有关于铁路建设环保投资概念的文献[3]。因此,本文以环保投资的内涵为出发点,结合铁路行业的特点,提出铁路建设环保投资的定义为:为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以及铁路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铁路建设项目各有关投资主体投入一定资金到环境保护各项活动中的一种经济行为,包括治理铁路建设项目的环境污染、补偿生态破坏、保护和改善铁路沿线生态环境、铁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环保科技投资等活动。

1.2 现状分析

由于我国铁路环境保护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而且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铁路建设项目环保投资占建设总投资的比例较小,实际由环保投资产生的效益不高。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成兰铁路、渝黔铁路、沪昆客运专线、织金至纳雍线铁路、广元至达州线铁路(巴中至达州段)、渝万客运专线、遂渝二线铁路、拉日铁路、武广高铁、京沪高铁10条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中的各项环保投资,发现目前我国铁路建设项目环保投资存在以下问题:

(1)未对各项环保投资进行分类,仅将各项环保投资依次列出;

(2)生态方面各项投资的统计较为混乱,可能会导致资金漏算、重算等问题;

(3)噪声、振动、电磁辐射治理措施投资已形成较统一的分类,但仍存在重复计算等问题;

(4)水环境和大气环境防治措施、固体废物处理费用统计存在分歧;

(5)环境管理类投资与生态环境保护多有交叉,如环境敏感区监控;

(6)现阶段的环保投资基本没有按照时间段来统计,不能直观地反映出不同阶段环保投资的金额。

2 铁路建设项目环保投资界定

2.1 界定的意义

铁路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是交通运输的大动脉,在建设过程中对沿线环境保护又有严格的要求,因此,界定铁路建设项目环保投资,从而统一口径,正确分析和决策,发挥资金效益最大化迫在眉睫[45]。此外,也有利于不同铁路建设项目环保投资的比较,为铁路建设环保投资研究提供资料,促进铁路建设项目环保投资及整个环保投资行业的发展。

2.2 界定的原则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有关环境保护设施及投资的章节中明确规定,环境保护设施按下列原则划分:凡属污染治理和保护环境所需的装备、设备、监测手段和工程设施等均属环境保护设施;生产需要又为环境保护服务的设施;外排废弃物的运载设施、回收及综合利用设施、堆存场地的建设和征地费用列入生产投资,但为了保护环境所采取的防止粉尘飞扬、防渗漏措施以及绿化设施所需的资金属于环境保护投资。

根据本文对铁路建设环保投资的定义,结合铁路建设过程中的具体情况,本着便于实际操作的主导思想,本文将按照以下原则来划分铁路建设项目环保投资:

(1)凡属各种污染治理(环境空气污染、水环境污染、声环境污染)和保护环境所需的装置、设备、监测手段和工程设施等属于环境保护设施,其投资应为环境保护投资。具体包括:水土流失生态破坏专项防治和环境恢复工程设施;噪声和振动污染治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废气、粉尘治理设备;振动防治措施;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措施;固体废物储存设备或设施;环境保护专业监测仪器、设备。

(2)为保护各类环境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及费用。

(3)直接为项目服务的环境管理费用及环保相关科研投资。

3 铁路建设项目环保投资统计表

3.1 统计表设计难点

对现状分析发现,目前最为混乱的统计主要存在于生态环境保护投资中水土保持方面,易出现漏算、重算现象。铁路建设项目属于大型建设项目,呈带状分布,工程对沿线的生态环境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包括水土流失,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降低影响。目前水土保持投资统计存在虚高现象,如何将水土保持中的环保投资划分开是一大难点。

通过对《铁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标准》、《铁路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等文件的研究,结合建设中的实际情况,将既能起到水土保持作用,又能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的投资计入环保投资,具体包括路基边坡防护措施;取土场、弃土场防护措施;桥涵及改河工程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河岸冲刷的工程防护措施);绿化工程;防风固沙工程。

此外,若简单按照水土保持措施的投资进行分类,仍会出现重算、漏算现象,如水土保持中的绿化工程与整个建设项目的绿化环保措施存在重复。因此,根据实际情况,生态环境保护投资可划分为工程措施投资、植物措施投资、敏感区环保措施投资。

3.2 统计表内容

铁路建设项目的周期可大致分为建设前期、施工期、竣工验收期和运营期。统计分析各个阶段的环保投资,建立铁路建设项目环保投资统计表,如表1所示。由于运营期主要是后期环境管理及对环保措施补强投资,且铁路建设项目运营后环保投资的主体也发生了变化,变为运营单位,因此,表1不包含运营期的环保投资。此统计表具有一定普遍性,在实际工作中,如采取其他具体措施,应在统计表中找到相应分类进行补充罗列。

3.3 实例分析

将某铁路线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环保投资按本文设计的铁路建设项目环保投资统计表进统计,与原表对比,筛选出具有差异的投资,两者对比情况如表2所示。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原表只能看出各项投资的总计金额,不能直接了解到相关分项投资的具体金额;而依据本文设计的铁路项目环保投资统计表得出的新表则一目了然,明确统计出建设前期、施工期、竣工验收期进行的环保投资项目、金额,可详细了解环保投资的去向,找出已统计和未统计的环保投资项目。然而,由于缺乏已采取环保措施的详细投资数据,所以新表统计的环保投资总额仍偏小。

4 总结及建议

铁路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巨大。因此,在国家政策指导下,铁路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尤为重要,需加强对铁路建设环保投资的研究。

(1)由于资料的局限性,在今后实际工作中,应收集更多的资料和实例,对铁路建设项目环保投资统计表不断加以完善。

(2)本文设计的统计表具有普遍性,对于铁路建设项目遇到的特殊问题,还需根据铁路建设环保投资的定义和界定原则进行界定。

(3)隧道施工对地下水的影响,不仅会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还会引发复杂的社会问题。隧道施工影响地下水,进而造成农田失水、植物干枯等问题,其相应的投资属于环保投资;而造成房屋开裂、影响居民生活等问题,其投入资金是否列为环保投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暂且将其纳入环保投资。

(4)可选取合适的方法对统计表的项目进行量化研究,结合本文建立的统计表形成评价机制,使环保投资的使用结构更为合理,充分发挥环保投资的积极作用。

(5)本文设计的统计表只适用于铁路建设项目环保投资的统计。由于我国环保投资统计口径不一,建议其他类型建设项目建立类似的环保投资统计表,便于环保投资统计,有助于环境保护的发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刘磊, 张敏. 关于我国环境保护投资的界定与思考[J]. 四川环境, 2011, 30(3): 133138.

[2] 吴舜泽, 陈斌, 逯元堂, 等. 中国环境保护投资失真问题分析与建议[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 17(3): 112117.

[3] 彭峰, 李本东. 环境保护投资概念辨析[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5, 28(3): 7274.

[4] 易丹辉, 肖宏伟. 环保投资数据采集方法研究[J].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2, 27(11): 39.

[5] 逯元堂, 王金南, 吴舜泽, 等. 中国环保投资统计指标与方法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5): 9699.

Defini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estment in Railway Construction Projects

HAN Yu1, HAN Peng2

(1.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1, China; 2.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hengdu 610031, China)

Tak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estment in railway construction projects as the object of study, the paper focuses on how to defin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estment in railway construction projects.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documents related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estment at home and abroad, combined with the features of railway industry in China, this paper defines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estment in railway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addi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estment in railway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China. Combined with the defini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estment in railway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establishes the definition principle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estment in railway construction projects, designs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estment statistical table, and proposes some related suggestions.

Key words:

railway construction projec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est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estment statistical table; define

作者:韩瑜 韩鹏

第三篇:环保设施PPP项目风险控制研究

摘要:PPP,全称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该模式在新时期作为与时俱进的一种融资模式,可以通过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提高项目运营的效率和服务的质量,从而为私人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带來稳定的收入的战略选择。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和“一帯一路”战略的不断实施,在政府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的负担不断加重的背景条件下,PPP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将愈发凸显。然而,PPP项目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其风险控制研究。基于此,以合肥市环保设施PPP项目为例,分别构建了微观、中观和宏观的3个层次的风险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从而分析了影响项目风险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风险规避和控制建议等相关建议,对构建适合我国的环保设施PPP项目实施的风险评估框架,以期对我国PPP模式发展提供更加科学指导。

关键词:PPP项目;环保设施;层次分析法;风险控制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环保设施,是使影响环境的物质的各项指标达到合法要求所需的设备和装置,而这些物质主要来源于工业、商业及服务行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目前,环保领域PPP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极高的重视度。根据2016年环保PPP领域各行业入库项目数量汇总的情况,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境污染预防类的项目发起的数量比较多,这显示国家与社会各界对于环境“先治理”模式的认可。此外,因为这些项目投资金额较小,所以更加能够得到社会资本的快速响应。虽然,PPP项目在其创新和优越性上备受赞许,但在实际中PPP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有很多失败的案例。PPP模式不是绝对的馅饼,如果在运用过程中没有适当合理,很可能会导致新的地方债务问题。因此,环保设施PPP项目的风险分析将尤为重要。

2文献综述

针对PPP项目风险管理,目前国内学者已展开一些研究,但是研究多侧重于介绍其运作模式,对其风险既缺乏系统分化又缺乏定量研究。

PPP项目涉及面广,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基础设施PPP项目规模比较大、周期相对长、参与人数也比较多,所以表现出比传统的投资模式更为突出的风险不可预知性和难以控制性。张建雄(2010)利用基于熵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法,针对PPP项目管理人员提供对待风险的正确方法,结合真实案例对具体风险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从而,为我国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风险控制提供了参考意见。孙荣霞(2010)在霍尔三维模型的基础上,按照逻辑维、知识维和时间维的三维结构划分公共基础设施PPP项目,分析和处理了公共基础设施PPP项目在整个生命周期阶段的风险与收益问题,以图保证公共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顺利实施。王盼盼(2011)以高速公路为例针对基础设施PPP模式的概念进行了比较研究,并结合传统风险的概念,展开了PPP模式风险的特征、分类、识别的剖析。此外,鉴于PPP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领域的发展情况,展开原因分析。翟永威(2016)通过构建PPP项目风险分担模型,基于政府部门的角度深入研究了特许协议谈判阶段的风险分担。在对单一承担主体的风险进行分配时,构建风险分担指标体系,通过项目专家及各方代表打分。特别地,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每一参与方与理想风险承担方的关联度,采用几何比较来反映各因素变化特性。

在环保设施PPP项目方面,郭伟,王国栋(2014)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构建投资者和运营商之间的最优风险分担比例模型,这一模型的提出对现实的实际操作来说是一种思路创新。朱园园(2016)在研究大量文献和分析具体实例的基础上,结合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识别并评估了影响污水处理厂PPP项目投资回报的45项风险因素。然后,基于风险分担原则,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32项社会资本应加强关注的风险因素。最后,创新性地构建了项目投资决策模型,结合CAPM和WACC方法,测算污水处理行业的基准收益率水平。以具体污水处理厂项目为例,进行蒙特卡洛模拟分析,探究不同风险因素影响下的项目投资收益率变化情况。

综上所示,国内学者在PPP项目的风险方面做出了已有的贡献,本文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以合肥市国祯集团的环保设施PPP项目为例,分析项目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建议层次分析法下的PPP项目风险评价模型,得出相关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3合肥市国祯环保设施PPP项目

3.1国祯环保公司简介

国祯环保,全称安徽国祯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我国生活污水处理行业的市场化进程中,国祯环保率先提供“一站式六维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目前,该公司已逐渐形成了周期性的完整产业链,人才资源雄厚,拥有丰富的设计经验和业绩,在处理工业废水、固体废弃物等方面绩效高。此外,公司积极地参与建设污水处理工程,运营项目数量和规模均在国内名列前茅。

3.2环保设施PPP项目

为了解决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紧张,以及政府在基础设施管理上效率低下的现状,国祯环保公司也推行了一系列的环保PPP项目,主要是污水处理PPP项目。项目资金来源主要有项目资本金和外部融资,PPP项目一般依靠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来满足资本金的要求。目前,PPP项目融资的方式还比较单一,外部融资仍然以银行贷款为主。而且,因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成立的项目公司,一般资产规模小、现金流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其自身的融资能力。当然,环保项目PPP为公司带来了很大的盈利空间和市场渠道,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使得公司不得不面临一系列的挑战。由PPP项目带来的风险一般分为可控风险和不可控风险,不可控风险主要来源于外界的环境,而可控风险则更多的来源于项目的自身建设和经营管理。总而言之,这些风险包括建运营风险、金融风险、政治风险和法律风险等。其中,金融风险又可以表现在汇率、利率、通货膨胀率和税率等方面。如果这些风险没有得到及时的识别、有效的控制,那么环保PPP项目将承受一系列的压力。由于环保问题的日益严重,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量又不足,因此合理的利用PPP项目对于环保建设来说至关重要。如果能够充分解决PPP项目的风险问题,对环保公司来说获取经营和管理上的高利润是指日可待的。

4基于层次分析法下的PPP项目风险评价模型

4.1环保PPP项目风险种类

结合已有文献对环保项目风险分类,以及合肥市国祯环保PPP项目的案例,本文主要從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研究环保PPP可能存在的风险。

宏观风险,即项目以外的环境因素导致的风险。这类风险主要涉及国家和企业的层面,外部事件的产生对项目本身和其成果产生影响。这里的宏观风险主要包括政治风险、金融风险、自然风险。其中,政治风险是环保项目地区政治环境发生变化而危及项目的风险,金融风险是项目运营期内的汇率、利率以及通货膨胀率变动的风险,自然风险指项目运营期内发生的极大环境污染等不可抗性风险。中观风险,即项目的内在风险,包括项目技术风险和操作风险。其中,技术风险是指环保设备生产和设计得不合理等带来的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环保实施过程中的操作不当,环保设备使用效率低下等原因引致的风险。微观风险,是指由于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根本利益的差异引发的风险。私人投资者的引入,复杂化了项目合作方的关系。因此,组织结构设置的不合理和沟通管理的不善都会带来严重的风险隐患。其中,组织结构不合理风险指项目治理结构以及组织机构内部出现问题,管理沟通不善风险指运营过程中因信息不对称和管理不善因素影响企业的管理水平。

4.2环保PPP项目风险评价模型

4.2.1建立风险评价的层次递阶结构

首先对指标进行分层,将决策问题分为3个层次: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目标层为环保PPP项目的宏观、中观、微观风险;准则层为政治风险、金融风险、自然风险、技术风险、操作风险和组织风险;方案层为12个因素指标。因此可以建立风险评价的层次递阶结构,如图1所示。

4.2.2构造比较判别矩阵

分析准则层对目标层的影响,用相对重要程度取值表示各个下层目标对上层目标影响的比。对于国祯环保PPP项目,通过调查研究表明三大风险对PPP项目的影响程度情况可以表示为矩阵A:

4.2.3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利用MATLAB软件求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3.0441,对正互反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采用T.L.Satty一致性指标CI=(λ-n)/(n-1)=0.02205,根据随机一致性指标,RI=0.5189,得一致性比例CR=CI/RI=0.0425<0.1,即通过了一致性检验。经过MATLAB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标准化特征向量:ω=(044760.27430.2781),即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4476,02743,0.2781。

4.2.4计算组合权向量

根据类似上述计算,可以得出宏观风险,中观风险和微观风险判断矩阵,并得出各自的权重系数,最终均评价指标体系的各权重,见表2。

5总结与建议

5.1总结

根据层次分析法得出的权重,不难看出环保PPP项目的风险重要性依次是宏观风险、微观风险、中观风险。此外,可以发现组织风险的权重系数为0.278,是准则层中权重系数最大的一项。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在环保PPP项目的建设中,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政府的大力支持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由于PPP项目是私人和政府的合作项目,那么组织风险的规避也会是重要的一部分。在方案层中,政府稳定、融资成本、不利气象、设计质量、操作规范和沟通管理均是相对于同一子目标层下权重较大的,这也不难看出政府当局的稳定关系着PPP项目的成败,开拓融资渠道可以为项目带来福利,各种难以预料的气候环境可能会是环保设备在运用过程中的阻碍,因此在设计环节要有大胆的创新和多功能的特性。

5.2建议

结合上述结论,针对环保PPP项目的风险控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完善现有的环保PPP项目法律制度和相应的风险管理制度。此外,构建完整的环保PPP风险管理法律体系,保障项目中政府和私人之间关系的权责对等,公平公正。第二,增强环保PPP项目风险管理意识,逐渐培养成一种企业文化。既要时刻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又要加大内部的风险意识培训工作,增强公司员工的风险意识,形成风险管理文化。第三,加大环保的创新力度,高效率地实现环保工作。技术上的创新和原材料上的创新,都将提高经济效益,为项目带来更大的盈利空间。第四,摆脱单一的融资渠道,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为项目注入丰富的资金流使之长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剑雄.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评价及控制研究[D].成都:西华大学,2010.

[2]孙荣霞.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公共基础设施PPP项目融资模式的风险研究[J].经济经纬,2010,(06):142146.

[3]王盼盼.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控制机制设计[D].南京:南京财经大学,2012.

[4]翟永威.PPP项目风险分担模型研究[D].大连:吉林大学,2016.

[5]郭伟,王国栋.基于环保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分担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06):103104.

[6]朱圆圆.污水处理厂PPP项目的风险及投资决策的研究[D].温州:浙江大学,2016.

作者:孙士元 高志 马奔腾 彭雅丹 周祥云 包大伟

第四篇:绿色发展环保项目投资决策研究

【摘 要】 一个企业的生存价值在于其创造价值,怎样更好地创造价值与企业的项目投资决策密切相关。传统上企业在针对一个项目投资决策进行评价时,往往只考虑其经济效益,但是随着环保产业的持续升温,政府对环保产业的大力支持,环保项目投资的重要性也越发突出。所以,一个企业应该立足于长远,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充分考虑环境效益,作出环保项目投资决策。本文将针对环保项目投资决策作出尝试性的研究探讨,从有效节约环境成本的角度出发,通过NPV法和实物期权法对环保项目投资决策作出评价,意在发展和倡导环境效益的重要性,从而让企业的整体效益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 环保项目; 环境成本; 投资决策; NPV法; 实物期权法

 

2010年山西焦煤集团成功地实现了双亿跨越目标,在快速持续发展的同时,企业所面临的一系列派生问题也随之而来,尤其是环境问题。在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专家工作组第15次会议文件《环境会计和财务报告的立场公告》中要求,企业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将自然环境所接受的80%污染进行综合治理,并承担相应的治污成本费用。所以我们在对每一个项目投资作出决策时要充分考虑到自然环境这一因素,尽量降低或避免环境成本的支出。立足于长远,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应该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结合起来,作出环保项目投资决策,以使得企业整体效益最优化。

 

一、环保项目投资的重要性

 

环保项目投资泛指一切能引起自然环境改善的项目投资,符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环保产业市场的需求,能促进环保产业的结构优化和升级,满足环保治理的要求,生产出经济和环境效益比较明显且均衡的产品的项目投资。随着环保产业的持续升温,环保项目投资的重要性也越发的突出,而且政府也越来越重视环保项目的投资,制定出许多有利于环保项目投资的政策。例如:

1.制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政策标准,规范市场的环境准入条件,为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2.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降低决策的环境风险,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推动科学技术进步,通过自愿协议和责任制度引导和鼓励企业和社会公众实现环境友好行为;4.参加全球和区域环境保护合作活动,履行有关国际环境公约和环境义务;5.运用经济政策手段,培育和扩大环保市场,引导企业和社会公众参与环保市场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活动;6.建立政府环保财政预核算制度,在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预核算科目中建立环境保护财政支出预核算科目,稳步提高政府财政对环境保护的投资;7.制定绿色税收和绿色收费制度。政府应当制定绿色税收和绿色收费等环境税收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当今,环保项目投资是一种国际趋势,在全球引起广泛关注,各国政府都鼓励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同时也积极倡导现代企业的环境效益。所以,在这样好的投资背景下,各企业更应该积极做好环保项目投资,更好地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本文将针对环保项目投资决策进行研究探讨,意在倡导环保项目投资的重要性。

 

二、环保项目投资的决策方法

 

环保项目投资的决策方法就是要从环境成本的角度出发,而环境成本是指: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被要求采取的措施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尽量减少或者避免环境成本的支出,通过运用适当的评价指标对环保项目投资作出评价与分析,在一定的条件下,分析项目投资决策的可行性,帮助企业的管理者作出更可行的环保项目投资决策。

(一)环保项目投资的决策方法

投资决策评价方法,是指用于衡量和比较投资项目可行性,以便据以进行方案决策的定量化标准尺度。从财务评价的角度看,投资决策评价指标主要包括静态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内部收益率以及实物期权在投资决策中的评价等。本文主要采用净现值法即NPV法与实物期权法作为环境项目投资决策的评价指标。

1.NPV评价方法

NPV评价方法也即净现值法,该方法是指在项目计算期内,按设定折现率或基准收益率计算的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的代数和,然后根据净现值的大小来评价投资方案的可行性。净现值为正值的投资方案是可接受的;净现值是负值的投资方案是不可接受的;净现值越大,投资方案越好。净现值法是一种比较科学也比较简便的投资评价方法。

针对环保类项目投资决策而言,净现值法虽然对所有项目投资都遵循简洁、清楚的标准进行评价,评价过程也简单易懂,能精确地量化计算结果,计算结果的经济含义合理,具有可比性,在评价过程中不必考虑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等等,但是却无法从动态的角度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率水平,对于动态的多投资阶段的环保项目显得有些不足,得到的评价结果势必也是有局限性的。所以本文还将考虑另外一种投资决策方法即实物期权评价方法。

2.实物期权法

实物期权指一个投资方案产生的现金流量所创造的利润来自于目前所拥有资产的使用,再加上一个对未来投资机会的选择。也就是说企业可以取得一个权利,在未来以一定价格取得或出售一项实物资产或投资计划,同时又因为其标的物为实物资产,故将此性质的期权称为实物期权。

实物期权法强调了投资是分阶段进行的,投资资金往往并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先投入部分资金,生产销售该产品,同时继续对产品的性能、技术进行研发和改进,这样就可以减少投资者的潜在损失,创造的价值将大于一次性投入的情况。比如说,煤炭企业在进行煤炼焦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焦炉煤气,如果把这些大量的焦煤炉气排放到空气中势必会给大气造成严重污染,后期必然会给企业带来较多的环境成本,如何有效减少或者避免这一成本,需要企业进行环保项目投资,进行技术创新,变废为宝,即将焦炉煤气进行回收利用。如何对这一项目的综合价值进行评价,这就需要作出项目投资决策,针对此项目的环保性能、经济性能进行评价,从而做出准确的投资决策。对于期权定价模型而言,焦炉煤气的利用技术中,可以以焦炉煤气作原料生产甲醇,进行下一步投资,利用甲醇为原料生产甲醛、聚甲醛、醋酸等化工产品。而其他的投资项目成为最终的消费品。

(二)实例分析

某煤矿,矿井工业储量为141.38百万吨,可采储量为94.75百万吨。设计生产能力为120万吨/a,服务年限56.4a,进行财务评价时计算期为25a。矿井建设期为51个月,项目于2004年12月开始建设,于2009年3月建成投产,投产第一年产量80万吨,第二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120万吨。但是,在投资生产时,如果直接单一开发该煤矿,必然会给环境带来较大的承受压力;若从动态角度出发,采用实物期权评价方法,在开发煤矿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变废为宝,将开发煤矿所产生的废弃物进一步回收利用,这样就会分解环境压力,有效地降低环境成本。设计时估算的各年的税后净现金流量如表1所示。

1.NPV评价方法

式中:NPV表示项目计算期内的净现值;CIi表示项目第i年的现金流入;COi表示项目第i年的现金流出;i表示现金流量发生的年份,其中i=(1,25);i0=10%。

将表中的数据代入(1)式中,则NPV=37 817(万元)。

2.实物期权评价方法

实物期权的投资决策模型为:

C0=S×e-it[N(d1)]-Xe-rt[N(d2)](2)

其中,

 

式中,C0表示期权标的资产的当前价值;

S表示标的资产的投入价值;

S0表示标的资产的当前价值;

N(d)表示标准正态分布中离差小于d的概率(在分布表中可查得);

X表示期权的执行价格;

e约为2.7183;

t 表示期权到期日前的时间;

r 表示无风险利率;

δ表示风险收益率;

σ2表示股票回报率方差。

据题意可得S=341 922.43万元(r=4.41%);X=292 749.99万元;t=25年;σ=8.41%;i=0.04。代入(2)式中,可得C0=36 153.74万元,该项目的全部价值ENPV=NPV+C0=73 970.74万元。

由此看出,用实物期权评价分析方法动态看涨,进行延期开发所产生的价值大于直接开发所带来的收益,从而体现了推迟看涨实物期权的额外价值,使得该项目更加值得企业去投资。

所以,这种方法就是针对项目的发展动态过程而言。也就是说后继的商业化过程是在前期成功的基础上实施,是可以选择的。当新的信息不断获取,项目投资回报率的不确定性逐渐消失时,投资者可通过修正最初投资决策提高项目的价值和限制损失。

(三)可行性分析

通过对以上案例的分析表明:通过NPV法对所有项目投资遵循简洁清楚的标准进行评价,评价过程简单易懂。在进行单一的项目评价时,如果考虑的因素不是很多,可以采用NPV方法来进行项目投资的决策分析;但是这种方法又不能摆脱静态性,而实物期权决策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使项目的投入具有动态性,可以提高决策的效果。运用实物期权分析法将环境成本的影响货币计量化,并纳入到分析模型中进行长期投资决策分析,可以促使决策者在兼顾环境效益方面选择更符合企业经济效益的投资方案。

结合案例所研究的环保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方法研究,在对目前比较流行的两种评价方法进行分析之后,通过模型建立,数据支持,实物期权评价方法更具有针对性,更符合环保项目投资决策的评价,从而也更具有可行性。

总之,今后在对环保项目投资做出决策时,努力将技术创新、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联系起来,不光考虑项目的经济特性、也要考虑项目的技术创新性和环境保护特性。充分利用项目评价中的评价方法对项目进行深入细致的评价工作,从而有效的指导实际工作,让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共同发展。

 

三、环保项目投资决策研究对现代企业的启示

 

在2007年“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废物零排放”论坛开幕式上,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马力强在讲话中提到:进入21世纪,能源安全、气候变暖、生态恶化等问题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紧迫课题,也是中国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山西焦煤集团作为国家规划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的骨干企业之一,作为山西省最大的煤炭企业,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应该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在对每一项项目投资作出决策时,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运用正确恰当的财务决策方法,有效降低环境成本。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重点发展与国家环境保护建设重点工作相结合的项目和行业;2.加快环境服务业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提高企业效益,降低能源消耗,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3.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环境保护产业投融资体系和污染治理设施市场化运营机制,健全统一、协调、高效的环境管理和产业运营体制;4.发展循环经济,合理开发、利用、节约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5.重点支持、建设、发展有利于改善重点区域的环境服务业,推动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的环保产业竞争力。

可见,环保项目投资是现代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环境问题的突现,企业环保项目投资不可或缺。为了提高企业的长久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正确做出环保项目投资决策是很重要的,对NPV法与实物期权法的合理评价表明了环保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对现代企业来说有很大意义。所以,煤炭大企业更应该在发展中有效地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强调资源的高效利用,坚持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跨越发展为目标,以打造山西品牌支柱产业、中国优势突出能源企业、国际一流竞争力企业为价值追求,坚持走“安全、转型、绿色、和谐”相统一的发展道路,集中力量构建“健康发展、清洁发展、循环发展、绿色发展”的“焦煤模式”,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追求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为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郭晓梅.将环境因素纳入管理决策中[J].环境管理会计研究,2002(1):36.

[2] 史迪芬·肖特嘉,罗杰·布里特.现代环境会计问题、概念与实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 王京芳,等.关于优化环境项目投资决策的探讨[J].科学管理研究,2008(3):56.

[4] 林万祥,等.环境成本管理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5] 赵旭.试论环境保护投资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企业投资研究,2006(1):29.

[6] 杜栋,等.现代综合评价方法案例精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7] 茅宁.期权分析——理论与应用[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8]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管理成本——投资的实物期权分析[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9] 马三元.期权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06(3):34.

[10] 张秋根.完善环保投资体制[J].中国环保投资产业,2003(2):23.

[11] 王晓宇,等.实物期权在矿产投资决策中的应用[J].化工矿物与加工,2008(10):35.

 

作者:贾小红

第五篇:做好项目管理的“项目管理”

2016年12月15日,中国管理科学学会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在清华大学举办的国际工程建设投融资高峰论坛上,举行了揭牌仪式。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的初衷是什么?未来将开展哪些工作?将对中国项目管理领域带来哪些深远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对中国管理科学学会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教授强茂山进行了专访。

立足本职 聚焦科技

记者:首先祝贺中国管理科学学会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是怎样的一个组织?它成立的目的和宗旨是什么?

强茂山:中国管理科学学会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是由项目管理领域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者自愿组成,依法登记成立的从事项目管理研究、交流和服务活动的专业化、非营利组织,隶属于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受中国科技部领导,中国民政部管理。成立项目管理专委会旨在推动中国项目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促进项目管理在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的交流、分享和实践应用。

记者: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成立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有什么考虑和重要意义吗?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的组织架构是怎样的?将采取什么样的运作方式?

强茂山:当前中国正处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政府在构建和完善项目治理环境;企业通过项目为组织增添动力;个人以项目的贡献建设职业生涯。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为项目管理提供了发展的机遇,这一切都将以项目的形式落地,即项目是组织发展的原动力。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项目管理的战略性思维、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和实践应用都还有明显的差距,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而且需要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做。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正是基于这个背景,在众多专家学者和行业资深人士的高度共识和呼吁下成立的。

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是国家一级学会的下属机构,具备公益属性,将设“顾问委员会”“各领域专家组”“项目学院”和“秘书处”,以发展和服务会员,计划通过为会员提供增值服务获得运营经费,保障专业委员会持续健康发展。

记者:在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下面成立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主要是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又将为其上级学会——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带来哪些价值和影响?

强茂山:中国管理科学学会是中国科技部领导下的一级学会,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设置在其下,能为项目管理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广阔的平台,推动中国项目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发展,助力中国企业的项目管理实践走向成熟,形成中国项目管理理论体系与标准,并向世界傳播中国项目管理经验和思想。

项目管理是管理科学的重要分支,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是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将为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同时,也将发挥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多学科协同的优势,与其他专业委员会一道推动中国管理科学发展。

记者: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的主管单位是科技部,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未来会在科技项目管理和重大科研项目管理方面有所作为吗?

强茂山:是的,科技项目管理和重大科研课题是项目管理重要的应用领域,既具有项目管理的通用性,又有其独有的特征,科技项目管理将成为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研究和应用的重要方向之一。

记者: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近期会开展哪些方面的工作?中长期发展目标是什么?

强茂山: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近期的主要活动包括:(1)发展初始会员,建立会员制度;(2)组织行业专家开发“中国企业项目管理能力模型”,筹备每年一度的“项目管理最佳实践论坛”,选拔和培养优秀的项目管理师资力量,开发线上线下标准化课程,以服务于会员。

中长期发展目标包括:(1)发展企业会员和个人会员;(2)建立会员服务体系;(3)征集、评定,建立中国项目管理案例库;(4)结合中国文化背景和应用环境,发展项目管理理论和实践,为项目管理科学体系做出中国应有的贡献。

点击现在 筑梦未来

记者:美国总统奥巴马不久前签署了《项目集管理改进与责任法案》(PMIAA),对此您有什么看法?该法案的签署会对国际项目管理领域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强茂山:第一,反映了项目管理学科的发展。近年来逐步构建起了由3P构成的项目管理理论体系:单一项目(Project)、项目集(Program)、项目组合(Portfolio)是企业运营和发展必需的三个层级,各层级的管理内容、目的、要点、目标不同。单一项目是以项目内工作间的“逻辑”为管理链,通过资源的调配管理,在既定的进度、费用、质量目标下完成工程(产品);项目集是以客观存在关联的一群项目“项目间的逻辑”为管理链,在满足其前端符合需求和后端获得收益的目标下为组织构建核心能力;项目组合则是将项目和运营统筹考虑,以资源(或狭义理解为投资)为管理链,在满足资源链不断的目标下对项目及运营进行识别、排序和资源配置,实现组织的健康持续发展。

第二,体现了项目管理学科的价值。项目集(program)管理是面向“能力构建”的管理,通过对本身相关的一群项目的启动、执行和管理,构建组织发展的核心能力。这里的“组织”不仅可以指代企业,也可以指代国家,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都非常重视项目集的制定与执行。我国提出的“一五”“二五”直至“十一五”计划中的“计划”一词,用英语表述就是Program(项目集),可见项目集管理价值的普世存在。

第三,适应了组织发展的阶段。任何组织对项目管理科学的应用,都是从强调竞争发展的单项目“单打独斗式”管理,发展到注重多项目间分享共赢的集约化发展。《项目集管理改进与责任法案》(PMIAA)适应了当前发达国家美国的发展阶段,因而能够签署通过。随着世界的发展,各个国家逐步从欠发达到发展中,再到发达国家,项目管理的3P层级管理必将得到广泛应用。

记者:作为布道者,您在工程项目管理教学、研究和实践领域耕耘了三十多年,能否请您谈一下现代项目管理在我国的发展历程、重大里程碑?

强茂山:因为学识和经历有限,不敢对我国项目管理发展历程妄作“断代分析”,个人感觉主要经历了下述重要的飞跃。

(1)学习引进、模仿实践。我国改革开放后百废待兴、需要资金和管理支持,在国家财政部的领导和世界銀行、FIDIC等支持下,从师资培训到通过其对从业者培训,恭敬地学习项目管理知识,并在国际专家顾问指导下模仿实践项目管理,典型的实践工程如云南鲁布革水电站和四川二滩水电站等。在国际管理模式下的项目管理进度、费用、质量、绩效惊人,当时被称为“鲁布革冲击”。

(2)法规治理、建设业普及实施。基于国际项目管理模式在中国实践中的巨大成效,中国建设系统提出了系统的“业主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度”,并以法规的形式在行业内普遍实施,极大地促进了项目管理在中国的实践和学习提高。

(3)项目管理在多应用领域的普遍实践。随着项目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应用绩效的共识,逐渐从建筑工程领域拓展到IT、通信、制造、金融等各个应用领域,形成了广为认可的“一切都是项目”“一切都将按2Too+a6AhhU+Dqer3ZyjZjXjIvwgqGgeGFZpTg3z1PA=项目管理”的局面,实证了“项目管理是能最有效地整合资源,从而最高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理念和技术”,所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和普遍应用。

(4)单项目管理走向组织级项目管理,着力点重在项目治理。项目治理是给项目营造健康执行的制度环境,确保项目管理正确、顺利进行,它包括以合同为方法对参与单项目中的多组织(设计、施工、监理、设备供应等)治理;和以制度为方法对单组织中多项目的治理,由此确保以项目为引擎,动态借用多方资源,助推组织持续化发展。

记者:目前项目管理国际认证,如PMP、IPMP、PRINCE2等,都已经引入我国,其中PMP认证人数已经超过15万人,您认为项目管理可以为职业人士带来哪些价值?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下,您认为项目和项目管理对我国企业和经济发展具有哪些推动作用?

强茂山:你说得对,项目管理相关的持证人数与日俱增、迅猛发展。这证实了项目管理的价值,也揭示了社会、组织、从业者对专业化和规范化的挚爱和追求。但业界(特别是实战界)也不要过分迷信各种证书或当持证者不能作为后又极端地认为其一文不值。大部分证书仅能证明持证者在理念和知识方面成为“专业人士(Professional)”,但可能因其缺乏经验和与实际文化、制度融合的经历不一定能做到正确或有效的作为。

不同认证资质的要求为从业者提供了其职业生涯建设的知识架构和成长阶梯。以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的资质认证为例,如上述问题所答,3P层级相应的资质PMP、PgMP和PfMP分别塑造了管理者从管好自己完成任务到管理一个团队来完成产品;到管理多个团队的项目为组织打造核心能力;再到将项目与运营联合协同管理以实现组织的持续发展。事实证明项目管理资质为从业者的职业发展和组织能力构建提供了坚实基础。

在当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切都是项目的环境下,项目成为一切组织持续发展的原动力。项目是一系列创新活动,需要以“临时组织”的形式集成组织内外拥有“先进成熟组件”的资源;运营是周而复始的日常性工作,所以以不变的“永久组织”形式达到“熟能生巧”。实践证明,以这两种组织形式协同管理的项目和运营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最高效且持续化地实现组织目标。

记者:在您看来,项目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强茂山:第一,在理念与框架层面,丰富和完善3P层面组织级项目治理;规范基于单项目的外部多组织治理(合同模式和采购机制)和基于组织的内部多项目治理体系(制度)构建;发展项目“商业论证”的理念和方法论,确保项目从“择事”的源头正确。

第二,在理论和实证研究层面,探索单项目管理模式、机制、方法和绩效间的机理关系,构建针对临时项目组织的微观管理模型;探索基于项目的企业管理中资源、能力、治理和竞争优势的机理关系,构建针对项目导向型企业(永久组织)的宏观管理模型。

第三,在方法论层面,基于互联网、物联网管理的创新日新月异。一是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人机位置和行为感知技术;二是基于大数据的收集、分析、决策系统;三是以过程知识为核心的使能(enablers)积淀与管理;四是智能化、智慧化的多业多目标协同发展的生态链构建。

作者:赵静蕊

上一篇:民生证券论文下一篇:矿产勘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