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智力资源文化发展论文

2022-04-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键词:古籍修复;人才;智力资源;管理摘要:随着社会文明不断进步,技术逐渐革新,中华古籍破损日益严重,急于呼唤优秀的古籍修复人才,如何提高古籍修复人才智力资源管理效能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关键。文章从古籍修复知识转化机理入手,提出了人才专业化、智力资源共享化、智力资源配置合理化等古籍修复人才智力资源管理建议策略。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人才智力资源文化发展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才智力资源文化发展论文 篇1:

广西“十二五”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思考

[摘要]人力资本是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及贫富差距的决定因素,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国际国内大量的实践经验表明: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为广西“十二五”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支撑和人才智力保障,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广西所必须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

[关键词]广西;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作者简介]刘波,广西社会科学院区域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广西南宁530023

一、战略支撑:人力资源开发成为广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一)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是广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和关键

广西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发展水平比较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据广西统计局对广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状和进程分析显示:2007年,广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达到67.2%(广西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仅为27.1%,全面建设小康难点仍然在农村),其中,“经济发展”实现程度为49.5%,“文化教育”实现程度为61.1%,分别排6项指标的倒数第1和第2位(其余4项指标分别为:“社会和谐”实现程度为62.4%,“生活质量”实现程度为74.9%,“民主法制”实现程度为94.1%,“资源环境”实现程度为86.1%);而在“文化教育”一项中,广西平均受教育年限实现程度为75.8%,比全国低2.3个百分点,离目标值差距较大。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广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重道远。分析表明,加快全面小康建设,关键是要大力发展经济,壮大经济实力;重点是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和人民生活质量,缩小二元差距;核心是改革创新,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提高科技和教育水平。因此,发展教育和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使经济更快发展,是广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和关键。

(二)加快人才培养是适应广西开放发展新形势的迫切需要

当前,广西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快建设、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从共识走向实践,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北海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拓展功能和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相继获准设立,构建起完善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保税物流体系,凸现了广西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开放合作大局中的地位。面对广西新的发展形势和新的历史任务,需要高水平的人才与之匹配,要求为之加大开发力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目前,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外向型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影响广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人才数量的增加、质量的提升,会为广西经济发展提供难得的、重要的智力支持。广西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新形势,亟需高素质的公务员人才队伍(党政人才队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广西扩大对外开放和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势,亟需一大批熟悉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专业人才、具有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管理水平、熟悉和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管理人才、熟悉东盟各国经济社会状况以及从事会展业等专门人才。

(三)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是推进广西工业化、信息化的必然要求

“十二五”时期,广西面临加快推进工业化、信息化进程,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历史重任。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广西“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优化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大力发展有色金属、汽车、食品、石化、冶金、机械制造等千亿元支柱产业,促进产业链向精深加工延伸,打造知名品牌,建设全国重要的糖业、有色金属、石化、钢铁基地。加快发展建材、造纸、修造船、茧丝绸、服装、木材加工、林产化工、医药等优势产业,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发展以壮药为重点的民族医药产业。推进行业结构调整,淘汰冶金、造纸、化工等行业的落后产能。鼓励大型企业集团联合重组,加快培育一批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要实现这一历史重任,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但是,广西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相关的人力资源水平极不理想,教育的人才培养数量、规格、层次、类型以及质量都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目前,广西人才分布存在结构性失衡,专业技术人才中70%集中在非物质生产部门,第二产业仅为16%,居全国倒数第3位,西部倒数第2位;高层次人才比例偏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关键核心技术的人才奇缺;高技能人才存量不足,仅占产业工人的2.8%;引才聚才载体综合竞争力不强,成为广西工业由“广西制造”向“广西创造”转变主要的制约因素。因此,发展教育和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提高第二产业专业技术人才的比重,成为广西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

(四)加快人才培养是推动创新型广西建设的战略选择

从未来发展趋势上看,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面对世界日新月异的创新热潮及对国内发达地区的经济追赶,广西提出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广西”,它是广西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实力的关键,是破解发展难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从建设创新型广西来看,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对广西发展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与发达地区相比,广西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集中反映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关键设备受制于人,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缺乏世界知名品牌,缺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制约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人才严重不足。目前,广西人才队伍建设滞后。2007年广西每万人高中阶段在校生292人,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3%;每万人高等学校在校生126人,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8%。高科技人才严重缺乏,全国179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1308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广西分别仅占7个和28个。创新能力不强,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不到0.4%,远低于全国1.2%的平均水平。在近2000人的“两院院士”群体中只有一人在广西,至今为止广西还没有培养出一名院士。从长远来看,只有把推进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加快创新型广西建设,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切实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机制,完善人才政策,优化人才环境,加快培养、吸引和集聚各类创新型人才,才能使创新成为驱动

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为推动广西科技事业发展,为构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打造中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五)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是加快广西城镇化进程的客观需要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工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一个区域工业的存在和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集中稳定的消费群体和市场、需要形成合作紧密的配套产业链、相当规模的经济总量支持和一定规模的经济效益,城镇化就是这种需要的结果,也是这种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的条件。根据国际比较,目前广西尚处在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迈进的关键阶段,城镇化水平并没有快速跟进,明显地低于世界上同等收入和工业化水平的其他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广西城镇化发展进程属于滞后型。“十二五”是广西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关键时期。未来10年,随着制约广西城镇化进程的制度性障碍的消除以及广西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广西的城镇化进程会产生一个迅速追赶的过程。按广西城镇化发展规划,到2020年,城镇化水平要达到50%。相应地,到2020年,广西平均每年要有87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其中绝大多数为转移来的过剩农村人口。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的非农业部门,一方面需要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和增强农村技术培训方面的人力资本投资;另一方面,需要拓展城镇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以及职后教育功能,以确保农村转移人口的受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使之完成行业、职业的人力资本梯次跳跃。

二、战略重点:新阶段广西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新选择

(一)确立人才开发新思路

根据广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锐意改革、创新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不断推陈出新,适时出台人力资源开发的新政策,以制度创新实现人力资源开发与广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及时调整体制机制,在理顺职能中实现人力资源开发与广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在推进民族地区人事制度改革和人才队伍加快建设中实现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广西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实施人才开发新战略

围绕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思路,广西“十二五”人力资源开发新战略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战略重点:

1、人力资源开发优先战略。自然资源具有不可再生的特点,物质资源和资本的投入具有折旧性,唯有人力资源具有存量和增量的可再开发性,且可转化为其他社会财富。因此,必须确立人力资源“四个第一”的思想,即人力资源是广西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全面开发人力资源是广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任务;全面开发人力资源是实现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第一战略;全面开发人力资源是广西各级政府的第一责任。

2、人才结构优化战略。“十二五”期间,必须采取措施从战略上进行人才结构调整,以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新的要求。要围绕广西重点产业、行业实施重点发展、重点投入,大力开发人才资源,使这些产业、行业的人才资源总量以高于其他行业的速度稳步增长,素质结构不断优化,集聚和培养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综合实力较强,在全国同行业中具有较强竞争力,在西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的高层次人才集群,通过人才集群开发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促进产品质量明显提高、产业结构明显改善、经济效益不断增强。在此基础上,同步或分步向广西其他各个行业、各个领域拓展,向各个层次、各个水平的人才延伸,带动各产业、行业的人才资源整体性开发,为广西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充分发挥社会科学人才作为党委政府的智囊作用,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3、人力资源能力发展战略。要在实现“三大转变”——战略重点布局从注重物质性基础建设向注重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转变,人才培养目标从满足传统工业化需求向满足新型工业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求转变,学习制度从以教育者为主体向学习者为主体转变——的基础上,实现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从学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以提高全民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教育培训的能力建设,使教育与培训成为解决人民群众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手段,成为全体人民实现全面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

4、人才市场化战略。实行人才市场化是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人才资源开发利用上,必须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推进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进程,强化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具体包括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人才服务机构的市场化。

5、人才环境优化战略。创新机制,加强管理,改善服务,优化人力资源生态环境,构筑集聚人才的平台。营造重才高效的公共服务环境,建立关心人才、爱护人才、尊重人才的人才关爱制度。创造有利人才成长和发展的法制环境,研究制定符合民族自治特色的地方人才工作法规,认真梳理现行各类人才政策法规,完善人才法制监督机制,加大人才法规执法检查力度,建立健全各级人事仲裁机构。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进一步加强人才战略研究、人才资源开发理论与应用研究,注重开展切合广西实际情况的区域人才发展公共政策与方法研究,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

(三)构建人才开发新体系

广西“十二五”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应以国际化、法制化、信息化、市场化为基本原则,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培养人才为手段,迅速构建起一套完整的目标保障体系,主要包括政策、市场、环境三大部分。

1、政策体系。一是培养政策。加快培养引进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培养造就高素质、职业化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培养高素质、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抓紧培养适应现代工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抓紧培养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村实用人才。二是引_进政策。进一步完善引才引智政策,落实鼓励留学人员来广西工作的有关规定,鼓励各类人才来桂创业。完善人才居住证制度,建立亟需紧缺人才调查制度,定期发布年度人才开发目录,引导人才合理流动。建立健全留学人员服务机构,建立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三是用人政策。加快制度创新,完善人才录用、晋升、考核、奖惩等用人制度。深化党政机关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改革和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选拔任用方式。四是激励政策。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各类人才特点,科学反映能力与业绩水平,有利于激励人才的多元化收入分配制度。五是保障政策。建立重要人才安全保护制度和保障机制。实施重要人才风险防范制度,对涉及国家机密、国家

安全并掌握核心和关键技术的重要人才,制定保护、激励政策和规范流动办法。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对重要人才和领军人才实行政府投保,有效防止重要人才流失。

2、市场体系。一是教育培训市场。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为各类人才的继续教育提供广阔的学习平台,建立自治区、市、县、乡四级远程培训教育网络。二是专门人才市场。加快建立完善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指导监督有力的人才市场体系。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共同办好人才市场的格局。消除人才市场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联网贯通,加快建立覆盖城乡、服务各类人才的统一的人才市场体系。逐步实现人才市场一体化。三是风险投资市场。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加大政府投人,设立投资创业基金,破除严重制约国内外创业型人才来广西创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四是信息服务市场。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发展和规范各种专业性职业介绍机构、劳务派遣、职业咨询指导、就业信息服务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全面推进以人为本的就业服务。

3、环境体系。一是创业环境。健全创业支持服务体系,千方百计留住拔尖人才。二是生活环境。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绿化率,构建现代立体交通综合体系,提高生活舒适度。三是社会环境。加强宣传报道,真正形成尊重人才、争当人才、重奖人才的社会氛围。四是文化环境。弘扬传统文化,创新文化发展,加快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步伐。积极开发、整合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资源,加大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提升文化内涵,增强文化特色。五是法治环境。制定符合民族自治特色的地方人才工作法规,重点完成人才市场管理、人事争议仲裁的地方立法。认真梳理现行各类人才政策法规,对不完善的进行修改,不适用的及时废止。完善人才法制监督机制,加大人才法规执法检查力度,建立健全各级人事仲裁机构。

三、战略举措:以人力资源开发推动广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而人类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决定着对物质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物质资源作基础,更需要人的知识和能力作支撑。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阶段为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出的新的重大战略目标,对于新形势下广西人力资源开发具有重大的意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要求我们着重抓好战略思想研究、总体规划制定、重要政策统筹、创新工程策划、重点人才培养和典型案例宣传等方面的工作。我们一定要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根据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的需要,对人才队伍建设进行科学分析和预测,确立清晰的战略目标、重大举措和实现途径,这既是加强党对人才工作领导的重要体现,也是更好地为党育才、聚才、用才的重要保证。

(二)高起点、商标准编制人才发展规划

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配合广西“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高起点、高标准地编制广西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在修改完善中长期规划的同时,研究制定广西“十二五”人才规划,特别是要积极协调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分别制订各自的人才专项规划。在编制规划中,要坚持以促进科学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广西重大发展战略和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认真谋划今后十年更好实施人才强桂战略、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目标和实现途径,提出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框架、基本任务、目标要求、政策措施和重大举措。以高层次人才、重点产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及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着力解决突出问题,研究谋划战略措施,引领人才队伍建设向纵深推进。同时,使《规划》能够与广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基本目标相协调,与广西“十二五”规划等重大发展规划以及已经出台的有关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划相衔接,增强规划的全局性、战略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为实现广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三)紧密围绕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加快人才培养

2009年12月7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批准实施,这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国家从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布局的高度出发,为促进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社会进步而制定实施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文件,必将对新时期广西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意见》的出台,为广西“十二五”人力资源开发指明了方向。广西“十二五”人力资源开发必须按照《意见》的要求,紧密围绕广西“打造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构筑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培育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民族地区”的战略任务,加快引进和培养一大批熟悉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专业人才、具有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管理水平、熟悉和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管理人才、熟悉东盟各国经济社会状况以及从事会展业等专门人才和适应国际国内区域经济合作的高素质人才;进一步深化国际区域间人才资源开发合作,研究制定引进高素质人才的优惠政策;引进和培养有色金属、汽车、食品、石化、冶金、机械、电力等七大支柱产业(“七大千亿元产业”)和建材、造纸、电子信息、造船、纺织服装皮革、木材加工、医药制造等七大优势产业以及交通基础产业、桑蚕农业特色产业等重点领域的人才。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要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新型农村实用人才、文化宣传领军人才、新世纪十百千科技人才、外向型人才、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建设。

(四)用好人才政策

一是增加人才发展投入。要通过政府投入的增加和导向性作用,引导社会、单位、个人等主体共同参与人才投资,形成新的多元化投资格局,从而从总体上提高广西教育科研等人才发展投入水平,实现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各级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必要的资金,确保人才发展资金投入适度增长。整合现有用于人才工作的资金,优先保证高层次领军人才培养引进以及人才开发重点项目的实施,提高人才工作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在重大建设和科研项目经费中,要有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人才开发。鼓励各类社会组织设立人才发展资金,支持和引导人才进行自我设计、自主投入。二要大力推进亟需紧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开发。特别是要精心组织实施“八桂学者”

工程,指导推行“首席专家”制度,大力加强自治区、市两级人才小高地建设,形成一个以“八桂学者”为引领、“首席专家”为骨干、小高地人才团队为支撑的高层次人才开发格局。充分利用中组部、团中央“博士服务团”赴桂职锻炼的有效载体,加快“引智工程”步伐。三要做好人才服务工作。特别是要探索服务人才的新办法新措施,创新人才发挥作用的新平台新载体。

(五)完善教育培训体系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知识、技术和人才的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扩大教育供给,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抓住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目标的契机,进一步提高人口受教育水平。积极进行教育体制和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以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人才教育模式,大量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综合管理人才、高级技工等广西经济发展紧缺人才。区内各高校要对准广西重点发展的产业和行业,积极调整专业设置。要以高校学科结构对接地方产业结构,以学科链对接产业链,以学科群对接产业群,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积极发展新兴学科、高新技术学科以及能够引导新兴产业发展的学科。要对准广西加快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需要,特别是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以及广西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推进广西高校区域、层次和科类布局结构调整,千方百计扩大高教资源,达到巩固存量、扩大增量的目的。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稳步发展本科教育,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扩大留学生规模,提高广西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层次。

(六)进一步抓好重点区域人才工作

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契机,创建北部湾经济区人事改革综合试验区。要主动服务北部湾经济区优先发展战略,成立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开发协调机构,支持鼓励北部湾经济区开展各种类型人才工作试点,鼓励北部湾经济区创新人才体制机制,完善人才开发政策,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根据北部湾经济区对人才的需求,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的领军人才和学术、技术带头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党政管理人才,扩大对外开放合作需要的外向型、国际化人才,港口物流发展需要的规划建设和物流管理人才,引进与通道经济、海洋经济建设相配套的紧缺人才,重点集聚现代物流、法律贸易、金融投资、海洋资源开发等专业紧缺人才以及发展能源、林浆纸、石化、钢铁、修造船等沿海现代工业急需的技能人才。大力发展人才服务业,加快要素市场建设,推进人力资源市场体制机制创新。创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引智合作示范区,建立引进国外智力的长效机制,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发展和创新多种形式的科技人才国际化培养模式,合理开发两个市场,配置两种资源。进一步破除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开发的体制性障碍,打造人才竞争优势,推动人才资源开发,不断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与引进、选拔使用、激励分配、评价机制,把北部湾经济区打造成为广西人事改革试验区。同时,积极开展西江经济带、桂西资源富集区人才支撑研究工作,为广西“十二五”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支撑和人才智力保障。

[责任编辑:舒 生]

作者:刘 波

人才智力资源文化发展论文 篇2:

古籍修复人才智力资源管理研究

关键词:古籍修复;人才;智力资源;管理

摘要:随着社会文明不断进步,技术逐渐革新,中华古籍破损日益严重,急于呼唤优秀的古籍修复人才,如何提高古籍修复人才智力资源管理效能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关键。文章从古籍修复知识转化机理入手,提出了人才专业化、智力资源共享化、智力资源配置合理化等古籍修复人才智力资源管理建议策略。

收稿日期:2014-01-17

作者简介:丁学淑(1980-),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王晓霞(1980-),辽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馆员,副馆长;马如宇(1981-),辽宁省教育技术装备中心中级,科长。1背景与意义

1.1中华古籍破损严重 需培养修复人才

2007年有统计显示全国有馆藏古籍3,700万册,截至2012年,统计显示全国馆藏古籍量超过5,000万册。[1]这些古籍中超过30%不同程度的破损情况。而目前全国古籍修复人员约有720人,并且现今的古籍修复人员年龄偏大,年轻的极少。照这种情况发展下去,不仅不能挽救破损古籍,更不能延续和发展古籍修复技艺。

1.2中华民族文化发展需求古籍修复人才

社会的发展,需要经济和文化共同发展,那么延续传统文明,发展现代文化,古籍资料是必不可少重要的文献信息资源。如何保护修复古籍,向世界展示我国历史的文明和辉煌,让更多的文明成果被世人分享,让历史文化臻品不断延续,这为古籍修复专业技能型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和发展空间。[2]

1.3信息技术的发展 使智力资源管理成为可能

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为古籍修复工作的知识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开发古籍修复管理系统,可以方便建立古籍修复技术数据库,能够将古籍修复技术完整地保存和记录,其中包括修复流程、使用的材料、古籍破损情况及修复后的变化都可以积累起来,以便继续学习和研究。又可以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或者网络与其他古籍修复人才进行交流,彼此共享修复经验。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古籍修复工作相关知识库,让古籍修复技术得以发展和研究。因此,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实现古籍修复技术和人才的共享,大大解决了当前古籍修复专家较少且分布不均衡的现状,同时也能较好地把握古籍修复质量标准。

2古籍修复知识转化机理

2.1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

所谓的隐性知识间的转化是指属于个人的经验,在无形中的传递过程,古籍修复知识的隐性转化主要靠古籍修复人才之间的交流和自我的领悟与提高。古籍修复工作是一个以实践为主的工作,而且修复技术大多以经验形式流传,这些修复经验就是古籍修复人才的隐性知识。在古籍修复人员彼此地交流和学习中,这些修复经验也主要是通过实际观察、模仿的方式来获取。在这个获取过程中,不同的人就会产生不同的想法和技术,再把它应用到古籍修复工作中,这就是古籍修复技术的进步、发展与完善,也恰恰就是古籍修复人才的隐性知识间的互相转化。

2.2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外化

隐性知识显性外化,也就是对隐性知识进行显性描述,将其转化为别人容易理解的形式。在当今古籍修复人才短缺时期,将隐性的古籍修复技术显性化是古籍修复知识转化的一个重要的机理,因为培养更多的古籍修复人才以满足当前古籍保护和收藏的需要势在必行。将修复技术隐性知识显性化写成文稿、书籍,以作为培训教材和参考资料等文字材料,通过课堂或者讲座等传授形式分享给愿意学习者。现今的智能技术,如知识挖掘系统为隐性知识显性化提供了手段,使古籍修复技术的隐性到显性的转化更加容易获取和被接受。

2.3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融合

这是古籍修复技术知识扩散的过程,将零碎的显性古籍修复技术进一步系统化和条理化,将这些技术进行整合并用专业语言表达出来,修复人员的个人经验就上升为组织技术,从而更容易为更多人共享修复技术和创造更新的技术。通过构建的交流平台,利用网络技术、各种会议,将修复人员或机构存储、整理的相关数据、资料,利用分布式文档管理、内容管理和仓储管理等工具实现显性知识组合,并进行系统化的集结和普及。

2.4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内化

这意味着古籍修复技术的显性知识转化成为了修复人才的隐性知识,也就是修复技术在修复人才中传播,并将其用到工作中去,摸索创造出更先进的修复技术的过程。修复人员可以通过共享平台、培训、学术会议、座谈及E-Learning等方式学习修复技艺,提高个人修复技术水平。

丁学淑,王晓霞,马如宇:古籍修复人才智力资源管理研究丁学淑,王晓霞,马如宇:古籍修复人才智力资源管理研究3古籍修复人才智力资源管理建议策略

3.1人才专业化

3.1.1政策保驾护航。古籍修复作为一项特殊技术,需要国家大力扶持,尤其是修复后的进一步保护环境。例如: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修复标准研究室;大型文献修复中心,包括古籍、特藏、线装书,脱酸等修复工作室;成立保护修复人才培训中心。

3.1.2实现持证上岗。为保证和保护古籍修复质量,古籍修复工作人员需要建立资质证书准入制度。虽然在2003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委托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图书资料业务人员(文献修复师)国家职业标准》。[3]国家图书馆也不定期的举办古籍修复培训班,但是这个标准并没有在大范围内得到接受和落实。同时也由于传统古籍修复理念的影响,人们对于标准的要求不够重视,以致现在多数古籍修复人员资质不够,古籍修复专业技术证书得不到认证,与普通的文献修复师没有任何区别,并没有得到重视,因此应该重新制定古籍修复人才考核标准。在经济飞速发展、现代技术突飞猛进、社会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和公众信息迫切需求的时代,要考虑到古籍修复事业未来的发展和影响、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学历水平等多方面来进行规范化、标准化要求。要有标准可依,才能使古籍修复人才认识自己的位置,才能促进古籍修复事业的稳步发展。

3.1.3完善高层次教育系统。古籍修复作为一门特殊工种,需要培育和选拔专门人才。我国古籍修复行业从业人员学历偏低,隐性知识转化难,期待高水平、高学历、具有研究能力的人才加入这一行列。[4]古籍修复作为一种特殊技艺,培养人才应该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各地图书馆应该为他们创造实训条件,重视古籍修复人员。

我国古籍修复教育应该说起步比较晚,目前开设古籍修复的专业院校也比较少[5],目前尚不能够像西方国家那样有一个高学历、高水平的古籍修复人才团队。古籍修复要求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古籍修复教育应贯彻落实国家提出的分层次培养古籍修复人才的精神,努力提升教育层次,扩大教育规模,完善本科学习系统,逐渐开设硕士点、博士点,培养高文化、高素质的修复人才。

3.2智力资源共享化

古籍修复人才智力资源管理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实现显性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平台,将存在于古籍修复师脑中的经验和知识挖掘出来让大家共享, 运用集体的智慧来丰富古籍修复技术,扩大知识范围, 提高智力资源的利用率,避免人才闲置或浪费。古籍修复人才的智力资源的共享, 是将具有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古籍修复师的智力资源聚集起来, 通过相互的交流、激发、响应来共同完成古籍修复和科研任务。

3.2.1人际智力资源交流。人际智力资源交流是隐性知识共享的有效方式。虽然说面对面的交流属于非正式传授, 但在隐性知识传播上是其他方式所不能代替的。交谈者可以借助语气、形体动作交流信息, 进行智力资源共享[6],对高水平古籍修复人才的隐性知识的挖掘与传播尤为显著。通过聚会、报告、沙龙、座谈或与高水平古籍修复人才协同工作, 促进隐性知识更好地传播;通过拜师学艺等形式挖掘与提取古籍修复师头脑中的隐性知识用以解决技术问题、提高研究效率等,都属于智力资源共享。

3.2.2建立智力资源网络地图。显性知识是可以标识的,将经过显性化的隐性知识和已经存在的显性知识进行标识,形成一个由无数个节点组成的解决问题的标准和网络,也称为“专家地图”流程图(见图1)。将古籍修复人才的显性知识进行标识形成智力资源网络,当产生问题时候可以在地图查找问题答案,同时也可以通过地图找到相关专家,以便在这个问题上做更深的研究,创造出更先进的修复技术。同时智力资源网络地图,也可以反映修补技术的联系及修补人才之间的关系,提高组织内外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

图1智力资源网络地图(专家地图)系统流程3.2.3整合智力资源协同管理。古籍修复人才智力资源共享的关键是把人组织在一起,利用修复人才的集体的智慧形成智力资源优势,所以既要组织又要打破组织界限。所谓的打破组织界限就是接触智力资源的单位所有部门、所有的传统模式。古籍修复智力资源整合可以交相关专业学科进行,也可以交相关文博单位、图书馆进行,打破把古籍当做古董藏起来怕别人知道的理念,挑选高水平修复人才,古籍相关单位可实行古籍修复人才交流的形式,从而有效提高智力资源的利用率。

3.3智力资源配置合理化

以市场机制调配智力资源。人才资源的配置机制主要有两类: 一是市场配置机制;二是行政配置机制。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配置机制不利于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只有在市场配置机制的作用下, 古籍事业相关单位才拥有了用人的自主权, 才能根据自己发展的需要,灵活调剂和使用人才资源。也只有在市场配置机制作用下, 古籍修复人员才能拥有自主选择权, 才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专长,从而激发他们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而古籍修复事业也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智力资源效能。

市场机制调配智力资源最显著的手段就是激励机制。合理的激励措施能促进整个科研群体古籍修复知识共享, 加快隐性知识的交流和传播。量化的报酬和适当的精神激励构成完整的激励措施,对古籍修复人才隐性知识显性化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从而提高了管理效能。

4结语

古籍修复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行业,它强调对修复技艺和修复理念的把握。古籍修复实践中涉及多个学科知识,而且这些知识多是存在于人脑的隐性知识和经验。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在于对知识密集型行业表现卓越的隐性知识的开发,例如:使得工作经验、操作手法、甚至潜意识的心理反应、条件反射和直觉等方面可意会而难言传的修复技术知识显性化而容易被接受。将人才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技术引入古籍修复行业,所能带来的变化和进步将是不可限量的。

参考文献:

[1]许卫红,王阿陶.古籍修复工作中的知识管理[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2):45-48.

[2]葛怀东.古籍修复人才的培养[J].图书馆论坛,2007(27):146-148.

[3]钟小宇,钟东.图书馆古籍修复人才需求与古籍修复人才就业需求[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1):110-116.

[4]杨敏仙.简述隐性知识在古籍修复工作中的作用[J].云南档案,2012(11):38-39.

[5]林华.古籍修复现状堪忧[J].东方收藏,2012(3):106.

[6]张宛艳.科技创新环境中古籍修复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1(3):12-14.

(编校:马怀云)

作者:丁学淑 王晓霞 马如宇

人才智力资源文化发展论文 篇3:

地方高校服务“文化强市”建设战略研究

[摘要]地方高校已逐步成为“文化强市”建设的主要力量,其优势体现在人才、智力、科研与技术支持、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目前,校地共建缺乏政府主导和统筹规划,互动发展和文化引领都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加强城市政府文化建设的主导作用,加强工作联动,高校需要在自身服务地方的能力和水平上下功夫,夯实校地合作的基础,构建互动提高、资源共享、合作发展的机制。

[关键词]地方高校;高校服务;文化强市;建设战略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709005

当绿色GDP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之时,“文化强市”的建设愈发显现出其重要性。当前,在我国转型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特别是近几年,从“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转变已经成为政府改变城市格局的共识。早在2011年,浙江省宁波市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就提出要加快“文化强市”建设,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推动宁波市从“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的跨越。这既是全市上下共同的目标和任务,更是文化部门与广大文化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地方高校集聚了大量的人才资源,是城市的文化高地和人才摇篮,如果地方政府能充分利用地方高校人才,高效整合城市与高校资源,对于城市建设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以宁波大学为例,作为地方综合性大学,宁波大学人才密集、知识密集,学科门类齐全,技术优势突出,创新能力较强,可以说宁波的发展与宁波大学在人才和科研上的有力支撑关系密切。学校以“服务、合作、共赢、发展”为宗旨,坚持依托地方、融入地方、服務地方,已经成为宁波市建设“文化强市”、推进“六个加快”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

一、地方高校服务“文化强市”建设的优势

(一)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文化强市”建设是城市更高层次的发展需要,它离不开大量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地方高校依托地方资源而建,符合地方发展所需,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也是“文化强市”建设的生力军。一方面,地方高校是地方政府的智囊库,“积极地为地方政府及其部门排忧解难和提供决策依据,真正成为了地方政府不可缺少的‘帮手’,为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1];另一方面,其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走入社会,他们从高校获取文化知识,完成了成为一名优秀社会工作者的基础教育,为城市发展作出了贡献。以宁波大学为例,每年有60%的本科毕业生和50%的硕士毕业生在宁波就业,直接服务宁波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宁波大学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现已初步形成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非学历教育培训体系,为宁波市加快打造国际强港、建设生态文明、提升生活品质服务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二)提供科研和技术支持

“文化强市”建设需要大量的理论、技术和科研作为支撑,需要对宁波的文化现状进行细致地了解和深入地分析。地方高校是科研和技术的先锋,每年有大量的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为地区发展作出了巨大貢献。宁波大学依托现有的政府合作平台,组建跨学科研究院,加强协同创新,在海洋文化、浙东文化、宁波帮文化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有50%的文化类成果与宁波城市文化建设有关。此外,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交叉的优势,在国家、省、市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背景下,主动对接海洋经济国家战略和省市海洋经济发展战略,为宁波市全面提升海洋经济实力、建设“三位一体”的现代国际化港口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市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和基本保障。地方高校作为文化服务机构,拥有较多的文化资源,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公共文化服务和公共文化体制建设咨询、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等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宁波大学拥有30 000㎡的图书馆和120TB的电子书籍,拥有独立的小剧场等文化基础设施。同时,教师还在文化交流、文化普及、文化创意、体育艺术等方面开展交流和服务,在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和社科研究与普及方面成果颇丰,为宁波市加快构筑现代都市、建设“文化强市”做出贡献。

二、地方高校服务“文化强市”建设的现状

宁波的“文化强市”建设起步较晚,2000年《宁波市“十五”文化发展规划》出台后才全面拉开文化大市建设的序幕,但发展较快,目前已基本形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活动与文化交流方面有了明显进步,在与高校的对接上也展开了大量的合作。以宁波大学为例,政校互动频繁,正逐步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从“随机化”走向“长效化”。在评价体系方面,学校各院系服务地方考核占优,宁波市对地方高校在城市服务中的重视程度也日渐提高,形成了良性发展的局面,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升。

(一)缺乏政府主导和统筹规划

随着文化发展大趋势的到来,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充分意识到高等教育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在推动地方高校支持和参与城市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然而,政府的主导性不够、统筹规划能力有待加强,导致在合作中遇到障碍或需要政府协助解决时不够及时、有效,合作困难甚至中止。其中有多种原因:有些地方高校行政级别相对较高,地方政府在与高校沟通时缺乏优势,使其更愿意对外引进;有些政府因为换届原因着眼于短期业绩,政策的持续性不强,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和长期的统筹规划;有些地方政府往往更多地重视 “985” “211”重点院校,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都放在了引进这些院所的分支机构或分校上,忽视了地方高校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些都影响了政府在制度规划、顶层设计、资金筹措、设施建设等方面主导作用的发挥。

(二)校地间需求结合度不高,互动发展有待提高

受计划经济背景下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各高校在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方面权力有限,所以对市场变化产生的新需求的应变能力差,往往呈现滞后现象,且设置专业的宽度和深度均不足,在结合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实际和各高校自身办学优势下设置专业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宁波各高校在“文化强市”建设中人才培养方面的结合度普遍较高,围绕经济发展的特色,外贸、服装、海洋产业等专业有明显的特征,但仍不平衡,现有的专业设置与宁波市文化发展需求的契合度不高。如,宁波市“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重点发展创意设计、文化智造、文化休闲等三大文化产业,而从目前宁波高校設置的专业情况来看,虽然第三产业的总体比例超过了50%,但具体到文化创意类,能够实际转化应用的不足5%。可见,高校专业设置与地方发展特征尚不完全匹配。

同时,在校地合作的大背景下,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仍需进一步健全。尤其是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机制不够完善,在协同育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方面还不够成熟,高校对文化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不够,对文化创新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不够,加之人才培养需要一定的周期,往往还没形成较好的氛围,文化人才就已经流失了。因此,高校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和人才培养摇篮,需要进一步打开行政壁垒,开放创新,进行更高层面的互动合作。

(三)地方高校文化资源丰富,但缺乏整合和共享,文化辐射和引领不够

作为“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一环,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十分重要。目前,城市文化资源受财政预算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快速实施,现有的城市文化设施、文化场所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而高校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在没有大量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快速、有效地为城市文化建设作有益补充。但高校的文化资源缺乏与社会共享的管理机制,一方面考虑到校园安全等管理问题,高校的开放程度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源的共享、整合;另一方面,在开放到共享的推进过程中,还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平台来为民众提供可开放的“资源共享菜单”和保证资源共享的长效机制。因此,高校人才资源、物质资源等无法进行有效传播,影响力不足。

地方高校作为先进文化的策源地,在人才培养上没有最大化地贴近区域发展的需要来设置相关专业,如宁波市要发展動漫产业,但没有相关的动漫人才培养,产业扶植困难。在文化宣传上,没有形成与当地宣传、文化主管部门协调合作的长效机制,不够体系化,点对点的居多,呈现出临时性、突发性等特点。因此,目前地方高校尚未形成有效的辐射和文化引领,也未形成校地互利发展,不利于城市文化氛围的营造和文化土壤的滋生。

三、地方高校服务“文化强市”建设的策略

(一)加强地方政府文化建设主导作用,健全合作发展机制

把高校服务文化提升到战略高度,实施高校服务“文化强市”工程,“地方政府应当是校地互动合作共建的主导者、地方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决策参与者、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持者”[2]。第一,地方政府可设立专项基金,重点支持一批有影响力的专家和项目,深入开展“文化强市”战略研究和政策咨询。第二,加快推动文化创新和文化成果的输出和转化,以高水平科研支撑创新人才培养。第三,立足于长远发展,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形成大学辐射、带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城市为大学提供良好社会服务的新格局。此外,高校也要转变行政思维模式,进行市场化运作,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出击,与政府达成双赢模式的合作,共同提升地方文化建设。

(二)突出“问题”导向,发挥“地方”特色,健全校地互动发展机制

从“问题”导向出发,找准功能定位,以城市发展面对的问题、需求为导向,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大学的价值在于服务地方的贡献度和契合度。地方高校要成为城市文化资源的开发中心、城市文化的整合中心、城市文化的传播中心,整合历史文化、人力智力、教育培训等资源,坚持“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方针不动摇,积极为“文化强市”建设作出贡献。

第一,加强学科体系建设,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建设走向,创设市场急需的,诸如文化产业经营、文化规范与传播、公共文化事业管理等相关专业。同时,学科与科研布局要紧紧围绕“地方”特色,如宁波大学围绕海洋经济布局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学科布局,新成立了海洋学院。2003年以来,宁波大学已投入1亿多元经费用于重点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一批前沿性的科研成果很快就脱颖而出。学校不断助力海洋经济发展,为宁波创造直接经济效益逾10亿元,成为浙江海洋科研的一个重镇。

第二,不断加强校地合作,进一步开放办学。开放办学要解放思想,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通过合作办学或引进专业主题教学机构进行针对性的稀缺专业培育,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通过民间或政府资本实现在其他区域的教育资源植入。例如,2014年11月,宁波大学与宁波市委宣传部、宁波市教育局合作共建新闻传播学院,携手培养一批高质量的新闻传播人才、传媒产业经营人才;2015年,宁波大学宣布在梅山筹建海洋科教园,充分融合地方海洋科技特色合作共赢;同年8月,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迁址慈溪办学……这些都是为服务宁波、服务浙江而作出的努力,自然有极强的市场需求,也能为特色产业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一举两得。

(三)提升地方高校文化引领的质量和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资源共享机制

以人才强市为支点,深化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人才优势最大化。教育的第三职能是服务社会,建立在合作共赢基础上的人才培养是文化引领的关键。第一,突破现有的教育固化模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关键在于培养地方急需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高校要不断深化改革,在学科设置、教学模式、师资管理等方面进行调整,创新体制机制,采取多元化办学模式,多层次、多途径的教育方式,培养更多的符合城市需求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人才,提升城市文化人才素质。第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平台。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加强产学研的协调与合作,在文化企业和文艺团体建立实践、科研和科技成果推广基地,加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瞄准“细” “小”领域,拓宽服务内容和形式,开展微观层面的交流和互动。地方高校要进一步打开隐形的围墙,开放办学,充分吸纳社会资源,拓宽服务内容和形式,开展多层面、深层次的合作。例如,以“党建共建”“科技园区”“校区合作”作为服务地方的切入点,从社区、企业、基层政府各个层面深入开展地方文化建设服务,送教到“一线”,实现双向交流和沟通。

通过共享资源、扩大服务半径等途径,扩大高校本身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提高开放交流的能力。高校拥有的图书馆、实验室、体育、文化等文化设施及文化交流平台,若尽可能地向社会开通,诸如流通大学图书资源,多途径地提供公共教育交流平台,城市文化资源便会得到更加合理、有效的配置,实现互利共赢。大学 “要为提高整个地区社会的品味格调,特别是文化的品味格调作出贡献”[3],在潜移默化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下实现品味引领,培养具有先进文化的市民,深化文化引领城市发展的内涵。

参考文献:

[1]雷兵,张勋宗.地方高等教育对文化强市起支撑作用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8):337.

[2]何根海,张勇.校地合作共建视野中政府与高校的角色定位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9):63

[3]周远清.人才源·智能源·文化源—地方高校如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J].重庆高教研究,2015(4):5

Research o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erve the “Strong Cultural City” Construction Strategies

——Take Ningbo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LIU Yingnan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Zhejiang 315211, China

)

Key words: local universities; university services; Strong Cultural City; construction strategies

(責任編辑:申寅子)

作者:刘英楠

上一篇:外经贸工作会议政务演讲稿下一篇:人大经验交流会演讲稿